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案模板 >

高二生物教案(优秀8篇)

众鼎号分享 124163

众鼎号 分享

因为高二开始努力,所以前面的知识肯定有一定的欠缺,这就要求自己要制定一定的计划,更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相信付出的汗水不会白白流淌的,收获总是自己的。下面是众鼎号为大伙儿带来的8篇《高二生物教案》,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高二生物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并说出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多方面的影响。

2、设计并完成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影响的探究实验。

3、能够开展课外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

教学重难点

1、知识方面:掌握调查和收集资料、科学探究的方法;设计两个探究实验的方案;开展课外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2、科学方法、能力方面: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3、科学价值观方面:充分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及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树立环境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分成四组,明确组长及组员名单。

2、布置调查任务:

①人类破坏森林的实例。

②人类活动引起沙尘暴的实例。

③各种野生动物被捕杀的实例。

④结合广州珠江水的污染状况,收集我国河流、湖泊被人类污染、破坏的实例。

⑤空气污染的原因及实例。

⑥生物入侵及其危害的实例。

⑦酸雨、废电池产生危害的实例。

⑧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

小组讨论:这些现象的后果是什么?面对这些问题,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我们应该怎样要求自己的行为?

3、每组选两个标题(彼此不重复)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做成幻灯片(最好图文并茂),在课堂上汇报。小组讨论内容每个同学都要做好发言的准备。

设计意图:

考虑到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因此将下一课时的调查内容也纳入本节课,每个小组选做其中两项内容,负担不会太重,再通过堂上的汇报交流,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这里将课外阅读也纳入查阅范围,一方面拓展学生的视野,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当前生态环境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以及有关科学研究的新进展。

教学引入:

通过大屏幕展示组图:

青山—绿水—蓝天—小鸟天堂—繁华的都市—拥挤的人群—密集的厂房—高高耸立的排污烟囱—荒山—污水—灰蒙蒙的天空—垂死挣扎的小鸟

教师:美丽的青山绿水没有了,带给我们的是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画面。人类在制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课前同学们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有了充分的准备,我们看看哪一小组做得最好!先请出我们第一组的代表来发言。

学生堂上展示阶段:

学习活动:由每组选派发言人x人,用ppt展示资料收集结果。

第1组汇报:人类破坏森林的实例,空气污染的原因及实例。

第2组汇报:人类活动引起沙尘暴的实例,生物入侵及其危害的实例。

第3组汇报:各种野生动物被捕杀的实例,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

第4组汇报:结合xx的污染状况,收集我国河流、湖泊被人类污染、破坏的实例,收集酸雨、废电池产生危害的实例。

师生互动:教师可向学生发问,学生也可以向老师提问。

生生互动:一个小组汇报结束后,不同小组成员之间可提问。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是学生课前资料收集整理成果的展示,也是这节课的主要环节。学生学生将课外查找到的资料,以制作的演示文稿进行汇报,在课堂上同其他同学共同分享,互相交流。组内可以分工,每人交流一个方面,其他同学给予补充,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小组中的位置,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堂上教师要提醒每组发言时间控制在8分钟以内。

学生在汇报的同时,其他小组也要认真聆听,并对汇报的小组作出质疑或提问,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教师也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将一些重要的内容点出,引起学生的关注,或者将被学生忽略的内容加以补充。

无论是学生的展示环节,还是师生、生生间的互动环节,均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兴趣引导着学生,使他们自觉地参与到调查问题、收集资料、准备发言的活动中去。学生在课堂上参与交流可以促进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收集资料和信息,达到了课标要求的“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师生讨论阶段:

讨论内容:这些现象的后果是什么?面对这些问题,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我们应该怎样要求自己的行为?

学生:各抒己见,具体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或感想

教师:与学生一起平等地发言,参与其中,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作起。

设计意图:

给学生提供自由宽敞的舞台,让学生尽情地展现自己,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教师完全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与学生一起平等地发言,拉近师生关系,有利于创造学生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

结束:

表扬各小组成员作业完成得很好,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下次做得更好!

播放“地球之歌”的MTV,在歌声中结束本节课。

高二生物教案 篇二

知识目标:

理解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

描述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过程,了解其原理和条件。

了解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能力目标:

(1)通过对书中插图、照片等的观察,学会科学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

(2)能利用课本以外的资料和信息解决课内学习中发现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通过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科学方法的正确理解和掌握,逐步形成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具备能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评价和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4)对于基因工程操作实例做到能理解、能介绍,从而培养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及良好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现代先进生物学技术,让学生了解到生物技术给人类带来的贡献,通过把现在所学知识与社会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生物的重要意义。激起学习的'热情和愿望。

教学策略

教材处理

在教材处理上,本节课按照课本知识的编排顺序来进行教学,在过程中通过问题探究和问题情景的创设来合理过渡,并递进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以问题为主线,探究过程环环相扣,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

教法学法

教法:主要以多媒体演示法、问题启发式教学法、情景创设启发式教学法、知识迁移比较教学等方法。

学法:观察、理论推导、对比学习、总结归纳、课外延伸探究等方法。

媒体选择

(1)用flash软件制作的基因文库建立过程的三维动画

(2)用flash软件制作的PCR技术过程的三维动画

(3)用PowerPoint制作的演示文稿

高二生物优秀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会区别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2、学习掌握一些安全用药的常识。

3、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

教学难点: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搜集药品的使用说明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 提问的方式,小组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免疫,知道人体有一定的免疫功能,但每个人食五谷杂粮,还是免不了会生病;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一些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面对这些你首先想到的措施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第二章《用药和急救》。请同学们看两个有关用药的资料,我们再下结论。

资料1:据统计,我国每年5000多万病人中,至少有250万人入院治疗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其中50万人是严重不良反应,因此致死的人数每年约有19.2万人,比传染病致死的人数还要高出许多倍。

资料2:据调查,我国现有的180万聋哑儿童中,有60%以上是由于不合理用药造成的;我国1000万聋哑人中,60%-80%也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

教师:当我们遇到一些小病时,如果家长有一定的医学常识,对轻微病症的诊断和用药方法正确,这样做是可以的。同时又起到节省时间,及时治病的效果。但,俗话说得好,“是药三分毒”,在自己用药的时候,怎样选择药物、如何服用,才能充分发挥药物的效果,避免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或危害呢?我们这节课来探讨有关“安全用药”的知识。

二、讲授新课

一、安全用药

教师: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方面都要恰到好处,充分发挥药物的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或危害。所以了解一些安全用药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首先,我们了解药物的分类。

(一)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1、学生分析小活动: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些常用药:草珊瑚含片、阿司匹林、黄连素、红药水……它们都是用来干什么用的?

(生分组讨论尝试回答)

这些药物我们可以在哪些地方买到?

生讨论答出:医院、药店、医药超市等。

2、处方药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疾病,仅凭我们所掌握的一些医学常识,不能够做出病情判断,也不能决定用何种药物,这时我会怎么办?

需要医生给我们开出药方,然后按照药方去抓药,按照医生的要求服用。这类药和我们刚才学的非处方药不同,我们称为处方药,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照医嘱服用药物。

3、了解什么是非处方药

上述这些药我们可以不用医师开药方,直接去买到,按照说明书使用即可,这一类药称为非处方药,简称OTC,非处方药用于治疗一些消费者容易诊断,自我治疗的常见轻微病症。比如,同学们有时觉得自己在发烧、流鼻涕等症状,就判断自己患感冒,便自己去购买一些感冒药,这种现象在生活中经常发生,也体现了非处方药的优越性,质量稳定,疗效好,使用方便。

(二)药品的服用

1、教师: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前都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确保用药安全。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自己的那份儿《使用说明书》并进行交换阅读。解读说明书中的各项信息,然后对教材88页的问题进行讨论,并选一名记录员记录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

(1)哪些是中药,哪些是西药,你是怎样分辨的

(2)药物的使用说明中有哪些信息对于安全用药是十分重要的?

(3)你能否从使用说明中概括出一些药物保存的基本要求?

(4)关于安全用药,你还有哪些希望与大家讨论的问题?

教师:请每小组的记录员根据本小组的情况向大家汇报讨论的结果。

学生1:我们小组的中药有……,西药有……,我们是根据药物的主要成分来分辨中药和西药的。

学生2:《使用说明书》中的作用与用途或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规格、有效期、批准文号、制造单位和注意事项对于安全用药都是十分重要的。

学生3:药品的保存大多需要放在干燥、避光的地方,而且要密闭保存,避免受潮,药物受潮后有效成分可能分解,甚至发生霉变,影响疗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给予鼓励性评价,同时及时纠正某些不正确的观点,归纳出讨论题的参考答案。)

2、对照同学们搜集的药品说明书,寻找在药物说明书上有没有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和用量、药片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批号等。

教师补充讲解:一般来说药品的有效期为1-5年,没有规定或表明有效期一般按5年来算,失效期指药品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其质量不符合国家认可的质量标准和要求,不能继续使用的日期。

举例:1、“有效期为1999年7月”指该药可用到1999年7月31日。

2、“失效期为1999年7月”指该药可用到1999年6月30日。

我们掌握了以上的常识也是安全用药的必备,我们购买了非处方药必须严格认真阅读说明书,按照要求进行服用,而处方药则必须在医师的具体指导下方可使用。

二、家庭小药箱的配备

在生活中,有时候会突发性的出现一些小毛病,如感冒、腹泄等,这时候如果家中早已准备好了那就方便多了,因此家中配备一个科学的家庭药箱或旅行药箱,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现在请你设计一个家庭药箱,在设计时,你首先要考虑家庭中常备的药物有哪些?家庭成员中是否有特殊情况,这些药物的保存方法你了解吗?如何将这些药物摆放?

学生进行小组设计,设计完成后小组交流。

三、巩固练习

看谁选得对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的药物

B.非处方药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因此这类药物可以随意服用,不会对身体引起毒性或副作用

C.中药和西药是根据其有效成分的不同来区分的

D.无论何种药物,在使用之前都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

答案:B

2、当你的家人因腹泻需要服药时,你应该选择下列哪种非处方药

A.感冒冲剂

B.牛黄解毒片

C.阿司匹林

D.诺氟沙星胶囊

答案:D

3、下列药物已经过期不能使用的是(假设教学时间为2003年6月1日)

A.生产日期为2001年6月,有效期:三年

B.生产批号为020601,有效期:二年

C.有效期至2003年6月

D.失效期至2003年6月

答案:D

高二生物教案 篇四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实验)

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与联系

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2、1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2、2讨论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2、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3、能力方面

3、1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3、2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三【教学难点】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实验)

四【教学方法】练习法和讲授法相结合

五【教学工具】学案、PPT

六【教学时数】1标准课时

七【教学过程】

1基础知识梳理

1、1从生物圈到细胞

1、1、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无细胞结构,它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

1、1、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1、1、1共分为9个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1、1、1、2植物没有“系统”层次。

1、1、1、3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2、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方法:首先在低倍镜下对光、观察清楚,找到物像,然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通过调节反光镜和光圈来调节视野亮度,再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规律:①总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②物像与实物移动方向相反。

1、2、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1、3细胞学说

1、3、1细胞学说的创立者主要是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

1、3、2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1、3、3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1、3、4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1、3、5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本单元应重点关注: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排序,种群、群落等概念的内涵及与后面知识的联系。

2、显微镜操作方法。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及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辨别。

2水考真题体验

2、1生命系统的结构具有层次性。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属于下列哪个层次( )

A.个体 B.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

【解析】 根据种群的概念,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由同种生物——大肠杆菌组成,属于种群。【答案】 B

2、2(下列属于真核生物的是( )

A.大肠杆菌 B.乳酸菌

C.青蛙 D.蓝藻

【解析】 大肠杆菌、乳酸菌和蓝藻均是由原核细胞构成的原核生物;青蛙是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真核生物;真核生物主要包括动物、植物和真菌等。【答案】 C

3、3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叙述错误的是 ( )

A.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创立者

B.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C.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D.细胞是构成动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解析】 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内容的要点主要是: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③新细胞可能从老细胞中产生。【答案】 A

3水考试题模拟训练

1.某池塘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生物共同构成( )

A.细胞 B.组织 C.种群 D.群落 【答案】 D

2.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

A.牛 B.羊

C.马 D.蓝藻

【解析】 牛、羊、马都是哺乳动物,肯定属于真核生物,蓝藻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答案】 D

八【3课堂演练】

1、下列哪项不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的结构或物质( )

A.细胞膜 B.细胞质

C.内质网 D.DNA

【解析】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二者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遗传物质都是DNA。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答案】 C

2、下列关于H7N9禽流感病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H7N9禽流感病毒不是真核生物

高二年级生物教学设计方案 篇五

知识目标

理解由各种化合元素组成的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核酸等各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特点,在细胞和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和各自具有的生理功能;初步了解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是体内各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和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协调合作、共同作用的结果。

能力目标

通过对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分析,培养学生理解、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不同化合物的组成、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学习和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化合物的学习和分析,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各种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的学习,认识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通过各种化合物的功能的学习,认识生物体的物质性和生命活动需要物质基础的观点;使学生初步学会抓住知识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用抓住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观点分析事物、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

重点分析

1、组成生物体的六大类化合物的元素组成,该六大类物质在生物体内和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

组成生物体的六大类化合物虽然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但组成的各类化学元素的种类、数量、组成的方式是各不相同的,教师应指导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比较,使学生了解各种化合物的组成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其功能;另一方面该部分的知识又是学习以后知识,如新陈代谢、遗传和变异的重要基础。所以必须作为重点指导学生学好、学扎实。

2、四类有机物的结构和功能

四类有机物是生物体特有的化合物,了解这四种化合物的结构和在生物体生命活动中的功能,特别是四种化合物在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功能的侧重点,利于学生深入理解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糖类物质主要作为生命活动的供能物质,脂类物质主要作为生命活动的储能物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而核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者,核酸对生命活动的控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来实现的。教师在教学中应重点引导学生对四种化合物的功能进行区分。

难点分析

1、组成蛋白质的结构单位——氨基酸的化学结构特点,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及其与功能特点的相互关系。

蛋白质的结构单位以及蛋白质的化学结构特点及空间结构特点等,是有机化学的知识,由于学生还没有开始学习有机化学,因此是学习上的难点。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化学知识进行讲解,讲清楚氨基酸的结构通式,通过氨基酸的缩合反应引出蛋白质的化学结构,并直观演示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模型),帮助学生理解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的相互关系。

2、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的结构特点,核酸的种类、结构特点和主要功能。

核酸的知识虽然简单,但知识繁多、琐碎,对于学生来讲学习和记忆都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是教学的难点。教师教学是一要注意与蛋白质的结构单位(核苷酸)区分开,二要区分核酸的不同种类(DNA、RNA),三要区分不同种类核酸的核苷酸,为后面遗传的物质基础的学习奠定基础。

高二年级生物教学设计方案 篇六

一、知识方面

1、使学生理解矿质元素的概念,了解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的种类和来源

2、使学生理解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过程及其与植物根细胞呼吸作用之间的密切关系

3、使学生理解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与根吸水的联系和区别

4、使学生了解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运输方式和利用特点

5、使学生了解合理施肥、无土栽培原理和实用。

二、能力方面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过程与呼吸作用的关系以及分析影响根吸收矿质离子的环境因素,训练学生分析实验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通过在教学中介绍合理施肥、无土栽培原理和实用,增加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培养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对学生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主要讲述了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矿质元素的运输和利用、合理施肥以及无土栽培的基础知识。

1、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教材在第一章中已经学习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基础上讲述了:

(1)什么是矿质元素

将植物烘干后充分燃烧,植物体中的C、H、O、N元素会以二氧化碳、水分、分子态氮和氮的氧化物等气体形式散失,而矿质元素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于灰分中,所以矿质元素元素也叫做灰分元素,它们主要是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氮元素虽在燃烧过程中散失,不存在于灰分中,但是氮与其它矿质元素一样,也是植物从土壤中以无机盐的形式吸收来的,因此,也将氮归于矿质元素一类。

(2)什么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目前,科学家确定的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有13种,其中N、P、S、K、Ca、Mg等6种属于大量元素,Fe、Mn、B、Zn、Cu、Mo、Cl等7种属于微量元素。

(3)简要地讲述了确定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的方法

在人工配制的培养液中,除去某一种矿质元素后,植物的生长发育不正常了,而补充这种矿质元素后,植物的生长发育又恢复正常的状态,就说明这种矿质元素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2、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

教材主要从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器官、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部位、矿质元素的存在形式、矿质元素被植物吸收的形式、根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几个方面介绍了植物对矿质元素离子吸收,其中根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是重点,也是难点,这个过程教材概括为两步:首先矿质元素离子通过交换吸附到根细胞表面;然后吸附在根细胞表面的离子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内。

教材特别强调了根对矿质元素离子吸收与根细胞呼吸作用的密切关系。

3、矿质元素的运输和利用

(1)矿质元素的运输

教材简要讲述了矿质元素进入根毛以后如何最终进入导管和矿质元素如何被利用的知识。教材还通过列举科学家所做的实验强调了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与根对水分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即植物运输水分和运输矿质元素是一个同一过程;而植物吸收水和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不是同一过程,因此蒸腾作用能促进水的吸收和运输,也能促进矿质元素的运输的道理,但不能促进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

教材还提到了植物体除了根以外、叶片等部位也能吸收矿质元素离子,及其在农业生产实际中的重要意义。

(2)矿质元素离子的利用

教材介绍了矿质元素离子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与其能否被重复利用之间的关系。

4、教材注意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概括地讲述了合理施肥的基础知识,并且简要讲述了无土栽培这一新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以及优点。此外,本节还在“课外生物科技活动”栏目,鼓励学生利用无土栽培技术培养植物。

高二生物教案 篇七

伴性遗传(第一课时)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伴性遗传》这一节,是新课标教材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内容。它是以色盲为例讲述伴性遗传现象和伴性遗传规律。它进一步说明了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基因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遗传上的作用。同时也为第五章第三节《人类遗传病》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节内容中化学家兼物理学家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内容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材料。使学生体会到科学家不放过身边的小事,对心中的疑惑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对问题研究的认真态度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品质之一;道尔顿勇于承认自己是色盲患者,并将自己的发现公布于众,这种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也是科学工作者的重要品质之一。

同时“问题探讨”、“资料分析”等内容也能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和方法,培养学生交流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获得研究生物学问题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学生以学过分离定律,减数分裂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相关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同时,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完成知识上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以XY型为例,理解性别决定的知识。

2、以人的色盲为例,理解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

(二)能力目标

通过红绿色盲患者与正常色觉间的婚配后代色觉情况的学习,学会分析性染色体上基因传递的特点,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性别决定及伴性遗传的讲解,认同有关近亲婚配的危害;

2.通过性别决定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色盲这一伴性遗传的学习,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四、重点难点

1、重点:1)XY型性别决定方式

2)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伴X隐性遗传的规律

2、难点: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伴X隐性遗传的规律

五、教学方法

观察、讨论、阅读、讲述

六、教具:ppt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问题1:同是受精卵发育的个体,为什么有的发育成雌性,有的发育成雄性?问题2:为什么有些遗传病,男女的发病率不同?)要很好回答这些问题,就让我们学习探究“伴性遗传”。

[二]讲授新课

一性别决定

通过男性和女性染色体组型推进:

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分析相同和不同,体现常染色体的相同和突出性染色体的不同。

(1)常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

(2)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染色体。(介绍:XY这对同源染色体结构;无性染色体:

玉米和蜜蜂)

(3)性别决定类型

XY型:XX为雌性,XY为雄性

(举例:所有哺乳动物,某些种类的两栖类,鱼类、很多种类的昆虫,果蝇)ZW型:与XY型相反,同型性染色体的个体是雄性,而异型性染色体的个体是雌性。(鸟类、蛾蝶类)

注意:性染色体的活动规律与常染色体是一致的,也符合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问题2:为什么有些遗传病,男女的发病率不同?

二、伴性遗传

1、伴性遗传的概念:

伴性遗传:位于性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表现出与性别相联系的遗传方式。例如:红绿色盲、血友病、抗维生素佝偻病等(初步理解课本中的问题探讨讨论1)2、色盲的遗传:

(1)红绿色盲的发现过程:学生阅读故事;

总结:一种先天性的色觉障碍,患者不能分辨同样亮度和饱和度的红色与绿色。

(2)学生分析家系图谱,思考课本34讨论1和2;教师引导得出答案:

家系图中患病者是什么性别的?说明色盲遗传与什么有关?

一代中的一号把色盲基因传给了二代中的几号?

一代中的一号是否将色盲基因传给了二代中的二号?

这说明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还是Y染色体上?

为什么二代三号和五号有色盲基因而没有表现出色盲?

师:色盲基因(b)以及它的等位基因——正常人的B就位于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的相应位置上没有什么色觉的基因。那么:既然在X上,女性有两个X,会不会得病机会更多呢?男性的Y上没有b,那么说不定男性得病的该少啊?

我们分析一下:绘制版图:板画男女性染色体对应图,标注色盲基因及其等位基因的位置。

分析填写:引导讨论,推出男女基因型及表现型,填入表格。

由此可见,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男性只要他的X上有b基因就会色盲,而女性必须同时具有双重的b才会患病,所以,患男>患女

(3)色盲遗传的几种情况(课件展示6种婚配方式)

例1:P:XBXB(女性正常)×XbY(男性色盲)

配子XBXbY

F1XBXbXBY

表现性:女性携带者男性正常

比例:男性的色盲基因只能传给女儿

例2:P:XBXb×XBY

配子XBXbXBY

F2XBXBXBYXBXbXbY

表现性:

比例:男孩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母亲

学生练习:女性携带者与男性色盲婚配的遗传图解(女患父必患)

女性色盲与男性正常婚配遗传图解(母患子必患)

批改学生的书写情况,之后以课件形式展示结果,并进行相关计算、分析特点。

(4)遗传途径:组合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解释隔代交叉遗传

3、伴性遗传的研究应用

举例:遗传病的预测,为优生服务;指导生产实践

八、总结、习题巩固

九、板书设计

第三节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一性别决定

1、常染色体

2、性染色体

3、性别决定的方式

二伴性遗传

1、伴性遗性的概念

2、人类红绿色盲伴性遗传特点(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

(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男:7%,女:0.5%

(2)隔代交叉遗传(一般地说,色盲这种病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不病)遗传给他的

外孙子)

3、研究应用

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一教案 篇八

学习目标:1.遗传学中一些基本概念的含义

2、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成功的原因

3、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4、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内容

5、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6、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7、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材梳理]

一、遗传、变异与性状

1、遗传:子代与亲代个体之间相似的现象。

2、变异: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出现差异的现象。

3、性状: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基因的分离定律

1、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相关概念及符号:

①显性性状:F1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

②隐性性状:F1没有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

③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亲本性状的现象。

④常见的遗传学符号及含义

符号PF1F2×⊗♀♂

含义亲本子一代子二代杂交自交母本父本

(2)实验过程:

2、孟德尔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1)在卵细胞和花粉细胞中存在着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2)遗传因子在亲本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F1体细胞内各自独立,互不混杂。

(3)F1可以产生数量相等的含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配子。

(4)F1自交时,不同类型的配子(花粉和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

(5)决定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称为等位基因,它们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6)遗传图解:

3、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模拟实验中,1号罐中小球代表2种雌配子,2号罐中小球代表2种雄配子,红球代表基因A,绿球代表基因a。

4、分离假设的验证

(1)方法:测交,即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2)测交实验图解:

(3)结论:测交后代分离比接近1∶1,符合预期的设想,从而证实F1是杂合子,产生A和a两种配子,这两种配子的比例是1∶1。

5、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成对的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当细胞进行减数_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三、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1、恰当地选择实验材料。

2、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研究方法。

3、应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4、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的程序。

四、分离定律的应用

1、有助于正确地解释生物界的某些遗传现象。

2、预测杂交后代的类型和各种类型出现的概率。

3、指导动植物育种实践和医学实践。

[牛刀小试]

一、相关概念辨析[判断正误]

1、凡子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即显性性状,子代不能表现的性状即隐性性状。(×)

2、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亲本性状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

3、同源染色体上控制同一性状的两个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4、基因型相同时表现型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时基因型也一定相同。(×)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举例说明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关系,如何判断_状是否为相对性状?

提示:例如:身高是性状,高和矮是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是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可以根据此定义来判断_状是否为相对性状。

2、根据相对性状的概念,对下列实例进行分析判断,并说明理由。

(1)狗的长毛与兔的短毛。

提示:不是。狗与兔不属于同一种生物。

(2)玉米的早熟与晚熟。

提示:是。早熟与晚熟是玉米成熟这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结合教材P27图3-1豌豆1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请思考:

(1)在自然状态下,图3-1中的紫花和白花两亲本能实现杂交吗?

提示:不能,因为豌豆是严格的自花受粉植物。

(2)在杂交过程中,若选紫花作为父本(提供花粉),白花作为母本(接受花粉),请讨论应如何操作。

提示:开花前(花蕾期)剪去白花的雄蕊→套袋→待雌蕊成熟后,授以紫花的花粉→套袋,防止其他花粉的干扰。

(3)若F2共获得20株豌豆,白花个体一定是5株吗?说明原因。

提示:不一定。样本数量太少,不一定完全符合3∶1分离比,孟德尔实验中的比例是在实验材料足够多的情况下得出的。

(4)紫花和白花豌豆杂交,后代出现了紫花和白花,该现象属于性状分离吗?为什么?

提示:不属于。因为性状分离是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亲本性状的现象。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根据纯合子、杂合子的概念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1)纯合子自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

提示:正确。纯合子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相同类型的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一定是纯合子。

(2)纯合子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

提示:错误。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全为杂合子。

(3)杂合子自交后代一定是杂合子。

提示:错误。杂合子自交,后代中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各占1/2。

2、假如雌雄配子的结合不是随机的,F2中还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吗?

提示:不会。因为满足孟德尔实验的条件之一是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等,即任何一个雄配子(或雌配子)与任何一个雌配子(或雄配子)的结合机会均相等,这样才能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1、结合教材,思考下列问题:

(1)为什么用测交的方法能证明F1产生配子的类型及比例?

提示:因为隐性个体所产生的配子中的遗传因子为隐性,它不会影响F1产生的配子中所含遗传因子的表达,所以测交后代决定于F1所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根据测交后代就可反映出F1产生配子的情况。

(2)测交实验除测定F1的遗传因子组成外,能否测定其他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

提示:能。

2、结合教材中自交、测交、杂交等方法的描述,完成下表。

目的方法

确定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

判断显隐性

提高纯合度

判断纯合子和杂合子

提示:测交杂交、自交自交测交、自交

3、连线

4、农户种植的玉米和小麦,能否自行留种用于来年种植?

提示:农户种的小麦是纯种,子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所以可以连年留种。而玉米是杂种,子代会发生性状分离,所以不能留种。

5、某多指患者为防止生出多指患儿,婚前特意做了多指切除手术,他(她)能否达到目的?

提示:不能,切除多指并不能改变其基因型,后代仍有患病可能。

[重难突破]

一、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及适用范围

1、细胞学基础:减数_中随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分开,如图所示:

2、适用范围:

(1)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细胞核遗传。

(2)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二、遗传规律相关概念辨析

1、性状类

(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显性性状:杂种F1中表现出来的亲本的性状。

(3)隐性性状:杂种F1中未表现出来的亲本的性状。

(4)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亲本性状的现象。

2、基因类

(1)相同基因: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同性状的基因。在纯合子中由两个相同基因组成,控制着相同性状,如图中A和A就叫相同基因。

(2)等位基因:生物杂合子中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图中B和b、C和c、D和d就是等位基因。

(3)非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有两种,即一种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如图中A和D;还有一种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图中A和b。

3、个体类

(1)纯合子: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如DD、dd、AABBCC、ddeerr。

(2)杂合子: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如Dd、AaBb、DdEeRr。

(3)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4)表现型: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4、交配类

(1)杂交将不同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得到新品种显隐性性状的判断

(2)自交连续自交可提高种群中纯合子的比例可用于植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

(3)测交验证遗传基本定律理论解释的正确性高等动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

[特别提醒]

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在不同环境中,即使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也未必相同。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基因分离定律常用解题方法归纳

1、由亲代推断子代基因型、子代表现型(正推型)

亲本子代基因型子代表现型

AA×AAAA全为显性

AA×AaAA∶Aa=1∶1全为显性

AA×aaAa全为显性

Aa×AaAA∶Aa∶aa=1∶2∶1显性∶隐性=3∶1

Aa×aaAa∶aa=1∶1显性∶隐性=1∶1

aa×aaaa全为隐性

2、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逆推型)

方法一:基因填充法。先根据亲代表现型写出能确定的基因,如显性性状的基因型可用A_来表示,那么隐性性状的基因型只有一种aa,根据子代中一对基因分别来自两个亲本,可推出亲代中未知的基因。

方法二:隐性纯合突破法。如果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存在,则亲代基因型中必然都有一个a基因,然后再根据亲代的表现型做进一步的判断。

方法三:根据分离定律中规律性比值来直接判断(用B,b表示相关基因):

(1)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双亲一定是杂合子(Bb)。即Bb×Bb→3B_∶1bb。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Bb×bb→1Bb∶1bb。

(3)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即BB×BB或BB×Bb或BB×bb。

(4)若后代只有隐性性状,则双亲一定都是隐性纯合子(bb)。即bb×bb→bb。

四、杂合子Aa连续多代自交问题分析

1、杂合子Aa连续自交,第n代的比例情况如下表:

Fn杂合子纯合子显(隐)性

纯合子显性性

状个体隐性性

状个体

所占

比例12n

1-12n

12-12n+1

12+12n+1

12-12n+1

2、根据上表比例,绘制出的纯合子、杂合子所占比例坐标曲线图为:

五、区分自由交配与自交

自交是指相同基因型个体的交配;而自由交配是指一个群体中的雄性和雌性个体随机交配的方式,两种交配方式中概率求解方法不同,如:同样为13AA、23Aa的群体,自交时隐性类型所占比例为23×(14AA、24Aa、14aa)得23×14aa=16aa。而自由交配时隐性类型应为23Aa×23Aa×14aa=19aa。

[考向聚焦]

[例1](海南高考)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

A.抗病株×感病株

B.抗病纯合子×感病纯合子

C.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

D.抗病纯合子×抗病纯合子,或感病纯合子×感病纯合子

[解析]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的方法有:(1)定义法——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个体进行正反交,子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对应的为隐性性状;(2)相同性状的雌雄个体间杂交,子代出现不同于亲代的性状,该子代的性状为隐性,亲代为显性,故选C。

[答案]C

相对性状中显隐性判断(设A、B为一对相对性状)

(1)定义法(杂交法)

①若A×B―→A,则A为显性,B为隐性。

②若A×B―→B,则B为显性,A为隐性。

③若A×B―→既有A,又有B,则无法判断显隐性,只能采用自交法。

(2)自交法

[例2]某学校生物小组在一块较为封闭的低洼地里发现了一些野生植株,这些植株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茎秆有绿茎和紫茎两种。同学们分两组对该植物的花色、茎色进行遗传方式的探究。请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第一组:取90对亲本进行实验第二组:取绿茎和

紫茎的植株各1株

杂交组合F1表现型交配组合F1表现型

A:30

对亲本红花×红花36红花∶1

白花D:绿茎×

紫茎绿茎∶紫茎

=1∶1

B:30

对亲本红花×白花5红花∶1

白花E:紫茎

自交全为紫茎

C:30

对亲本白花×白花全为白花F:绿茎

自交由于虫害,植株死亡

(1)从第一组花色遗传的结果来看,花色隐性性状为______,最可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组。

(2)若任取B组的一株亲本红花植株使其自交,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B组可以判定,该种群中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约为________。

(4)从第二组茎色遗传的结果来看,隐性性状为______,判断依据的是________组。

(5)如果F组正常生长繁殖的话,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是________。

(6)A、B两组杂交后代没有出现3∶1或1∶1的分离比,试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A组中“红花×红花”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可以判定白花为隐性性状。(2)B组亲本中的任一株红花植株,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因此自交后代出现的情况是全为红花或红花∶白花=3∶1。(3)B组中的白花个体为隐性纯合子,因此F1中5红花∶1白花就代表了亲代中的所有红花亲本所含显隐性基因的比为显性基因∶隐性基因=5∶1。如果设显性基因为R,则RR∶Rr=2∶1。(4)第二组的情况与第一组不同,第一组类似于群体调查结果,第二组为两亲本杂交情况,由D组可判定为测交类型,亲本一个为杂合子,一个为隐性纯合子;再根据E组可判定紫茎亲本为隐性纯合子。(5)杂合子自交,后代将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6)亲本中的红花个体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因此杂交组合有多种情况(如A组可能有RR×RR、RR×Rr、Rr×Rr三种情况;B组有RR×rr、Rr×rr两种情况),所以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分离比。

[答案](1)白花A(2)全为红花或红花∶白花=3∶1(3)2∶1(4)紫茎D组和E(5)绿茎∶紫茎=3∶1(6)红花个体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因此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分离比

——————————————[课堂归纳]———————————————

[网络构建]

填充:①豌豆②性状分离③测交④分离定律

[关键语句]

1、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自花传粉和闭花受粉;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2、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F1未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为隐性性状。

3、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亲本性状的现象。

4、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

5、分离定律的实质:在进行减数_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6、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相同环境条件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即表现型=基因型+环境。

知识点一、孟德尔分离定律实验的科学方法

1、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发现问题和验证假说所采用的实验方法依次是()

A.自交、杂交和测交B.测交、自交和杂交

C.杂交、自交和测交D.杂交、测交和自交

解析:选C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先让豌豆杂交获得F1,再让F1自交得F2,发现问题并提出假说,最后用测交实验验证其假说。

知识点二、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2、(全国高考)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解析:选A验证分离定律可通过下列几种杂交实验及结果获得:①显性纯合子和隐性个体杂交,子一代自交,子二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②子一代个体与隐性个体测交,后代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③杂合子自交,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由此可知,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并不影响实验结论。验证分离定律时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应易于区分,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应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3、下列各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克隆羊的黑毛和白毛

B.眼大和眼角上翘

C.桃树的红花和绿叶

D.豌豆的高茎和水稻的矮茎

解析:选A眼大和眼角上翘不是同一种性状;C项也不符合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的要求;D项不是同一物种的性状。

4、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F2(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

B.F2性状分离比是3∶1

C.成对的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解析:选C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指体细胞中成对的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

知识点三、分离定律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5、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每次抓取统计过的小球都要重新放回桶内,其原因是()

A.保证两种配子的数目相等

B.避免小球的丢失

C.小球可能再次使用

D.避免人为误差

解析:选A小球重新放回,能保证每次抓取小球时,成对的、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分离,形成数目相等的两种配子(小球)。

知识点四、分离定律的应用

6、豌豆花的顶生和腋生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表中的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判断显性性状和纯合子分别为()

杂交组合子代表现型及数量

①甲(顶生)×乙(腋生)101腋生,99顶生

②甲(顶生)×丙(腋生)198腋生,201顶生

③甲(顶生)×丁(腋生)全为腋生

A.顶生;甲、乙B.腋生;甲、丁

C.顶生;丙、丁D.腋生;甲、丙

解析:选B③的结果说明腋生为显性性状,顶生为隐性性状,则甲是隐性纯合子,丁是显性纯合子。①和②子代表现型接近1∶1,说明乙和丙是杂合子。

7、已知豌豆种子子叶的_与绿色是由一对遗传因子Y、y控制的,用豌豆进行下列遗传实验,具体情况如下:

请回答:

(1)从实验________可判断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___是显性性状。

(2)实验二_子叶戊的遗传因子组成中杂合子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一子代中出现_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其主要原因是_子叶甲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________。

(4)欲判断戊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是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于实验二中出现了性状分离,所以后代出现的新性状绿色子叶是隐性性状,_子叶为显性性状。(2)实验二中_子叶丁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自交后代的比例为YY∶Yy∶yy=1∶2∶1,所以在_子叶戊的显性个体中杂合子占2/3。(3)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其主要原因是亲本中的显性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4)在鉴定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的方法中,测交和自交均可以,但自交不用进行去雄、套袋、传粉等处理,操作较为简单。

答案:(1)二_(2)2/3(3)Y∶y=1∶1(4)让戊自交

(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面对有关概念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型决定了表现型

B.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

C.杂合子自交后代没有纯合子

D.性状分离是由于等位基因分离

解析:选C杂合子自交的后代有纯合子出现,如基因型为Dd的个体自交,后代有1/4是显性纯合子,有1/4是隐性纯合子。性状分离的根本原因是等位基因分离。

2、孟德尔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作亲本杂交。结果是()

①高茎作母本、矮茎作父本时,杂交后代全都表现为高茎

②高茎作母本、矮茎作父本时,杂交后代有的表现为高茎,有的表现为矮茎③高茎作父本、矮茎作母本时,杂交后代全都表现为高茎④高茎作父本、矮茎作母本时,杂交后代少数表现为高茎,大多数表现为矮茎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选A用高茎作母本、矮茎作父本时,杂交后代全都表现为高茎,子一代表现出显性性状;用高茎作父本、矮茎作母本时,杂交后代全都表现为高茎,子一代也只表现出显性性状。这两组实验过程实际上是正交与反交实验的关系。

3、关于测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测交测定F1的基因组成来验证对分离实验现象理论解释的科学性

B.测F1的基因型是根据F1与隐性性状个体杂交所得后代表现型逆推的

C.之所以选择隐性性状个体与F1测交,是因为这样可以使F1中的所有基因都能表达出来

D.测交时,对与F1杂交的另一亲本无特殊限制

解析:选D基因决定性状。性状大多是人眼所能见到的,而基因是人眼直接观察不到的,所以研究基因传递规律是根据测交后代的性状表现逆推的方法来进行的。要推知F1的所有基因组成,就必须让F1的所有基因都表达出来,所以与F1测交的另一亲本必须对F1无任何遮盖作用即显性作用,也就是说另一亲本必须是隐性的。

4、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出了假说,下列不属于该假说内容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遗传因子在体细胞染色体上成对存在

C.配子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D.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解析:选B孟德尔解释分离现象时提出的假说的内容: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②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③配子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5、一株基因型为Aa的玉米自交,F1种子胚乳的基因型可能有()

A.2种B.4种

C.6种D.8种

解析:选B基因型为Aa,则可产生两种雌配子,两种雄配子。胚乳是受精极核发育而来的,受精极核是由两个极核和一个精子结合形成的产物。若极核中含A,精子中为A,则胚乳的基因组成为AAA,精子中为a,胚乳的基因组成为AAa;若极核的基因是a,精子中为A,胚乳的基因组成为Aaa,精子中为a,则胚乳的基因组成为aaa。

6、山羊黑毛和白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遗传因子控制,下列是几组杂交实验及其结果:

亲本后代

杂交母本父本黑色白色

Ⅰ黑色白色8278

Ⅱ黑色黑色11839

Ⅲ白色白色050

Ⅳ黑色白色740

如果让组合Ⅳ的黑色雌羊亲本与组合Ⅱ的黑色雄羊亲本交配,下列4种情况最可能是()

A.所有后代都是黑色的

B.所有后代都是白色的

C.后代中的一半是黑色的

D.后代中的1/4是黑色的,或者后代中1/4是白色的

解析:选A根据杂交组合Ⅱ,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黑色)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可判断黑色是显性,且亲本黑色全是杂合子。根据杂交组合Ⅳ,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后 www.1126888.c www.1126888.com om 代只表现一种性状(黑色),判断亲本中的黑色雌山羊是纯合子。杂交组合Ⅳ的黑色雌山羊(纯合子)与组合Ⅱ的黑色雄山羊(杂合子)杂交,后代全是黑色。

7、一对双眼皮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那么这对夫妇再生两个孩子,两个孩子都为双眼皮的概率是()

A.1/4B.3/4

C.1/16D.9/16

解析:选D该夫妇均为双眼皮,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可推知双眼皮对单眼皮为显性,且该夫妇都为杂合子(设为Aa),双眼皮孩子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或Aa,这两种遗传因子组成为互斥事件,AA出现的概率为1/4,Aa出现的概率为1/2,则双眼皮孩子出现的概率为1/4+1/2=3/4,两个孩子均为双眼皮是两个独立事件,应用乘法原理计算,为3/4×3/4=9/16。

8、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表示长食指基因)。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S在男性中为显性,TL在女性中为显性。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中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

A.1/4B.1/3

C.1/2D.3/4

解析:选A因TS在男性中为显性,TL在女性中为显性,该夫妇均为短食指,则女性的基因型为TSTS,男性的基因型为TSTL或TSTS;如果该男性的基因型为TSTS,则子代基因型都为TSTS,全部为短食指,与题干信息不符合,因此男性的基因型为TSTL,则其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别为男性:TSTS(短食指)、TSTL(短食指),女性:TSTS(短食指)、TSTL(长食指),比例都是1∶1,因此再生一个孩子为长食指的概率为1/4。

9、喷瓜有雄株、雌株和_植株,G基因决定雄株,g基因决定_植株,g-基因决定雌株。G对g、g-是显性,g对g-是显性,如:Gg是雄株,gg-是_植株,g-g-是雌株。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Gg和Gg-能杂交并产生雄株

B.一株_植株的喷瓜最多可产生三种配子

C._植株自交不可能产生雌株

D._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产生的后代中,纯合子比例高于杂合子

解析:选DGg和Gg-都是雄株,不能进行杂交,A选项错误。_植株的喷瓜的基因型为gg或gg-,因此能产生的配子种类最多为两种,B选项错误。基因型为gg-的_植株自交,可产生g-g-的雌株,C选项错误。_植株的基因型有gg或gg-,在群体内随机传粉的情况下,群体中的交配类型有:gg×gg;gg×gg-;gg-×gg-,因此产生的子代中纯合子比例高于杂合子,D选项正确。

10、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现进行两株高茎豌豆间的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若后代中的全部高茎豌豆进行自交,则所有自交后代中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比例为()

A.3∶1B.5∶1

C.9∶6D.1∶1

解析:选B两株高茎豌豆间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则说明亲代的高茎为杂合子,后代中的全部高茎豌豆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1∶2,后代高茎豌豆进行自交时,只有杂合子的自交后代才会出现矮茎豌豆,比例为2/3×1/4=1/6,则自交后代中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比例为5∶1。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11、(10分)在豌豆中,高茎与矮茎的有关基因为A、a,将A、B、C、D、E、F、G七种豌豆分四组进行杂交得到如下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杂交后代

杂交组合高茎矮茎总植株数

①A×B21070280

②C×D0250250

③E×F190190380

④G×D3000300

(1)豌豆性状遗传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遗传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细胞是________。

(2)上述实验中所获得的高茎纯合子占高茎植株总数的________%。

(3)豌豆G、C、A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

(4)①、②、③的交配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高茎与矮茎基因的遗传符合________定律,其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性状遗传的实质是亲子代之间遗传信息的传递,主要是亲代将遗传物质复制后传递给子代,配子是亲子代之间传递遗传物质的媒介,起联系亲子代的桥梁作用。(2)表中所给四组杂交组合都属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表中第一组杂交,后代高茎∶矮茎=210∶70=3∶1,由此判断,属于杂合子自交,矮茎属于隐性性状。同理可判断其他三组亲本基因型:②aa×aa,③Aa×aa,④AA×aa。所有子代中高茎纯合子=210×(1/3)=70,占高茎总植株的比例为70/(210+190+300)=10%。(3)由(2)推知,G、C、A基因型分别为AA、aa、Aa。(4)①②③④的交配方式分别为杂合子自交、隐性纯合子自交、测交、纯合子杂交。(5)高茎与矮茎基因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其实质是减数_时成对的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答案:(1)亲代将遗传物质复制后传递给子代配子(2)10(3)AA、aa、Aa(4)杂合子自交、隐性纯合子自交、测交(5)分离减数_时成对的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12、(10分)如图为人类白化病遗传的家庭系谱图。6号和7号为同卵双生,即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两个个体;8号和9号为异卵双生,即由两个受精卵分别发育成的个体。请据图回答:

(1)控制白化病的是______基因。

(2)若用A、a表示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则3号、7号和11号个体的基因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号是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_,9号是杂合子的概率为______。

(4)7号和8号再生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为______。

(5)如果6号和9号结婚,则他们生出有病孩子的概率为______,若他们所生第一个孩子有病,则再生一个孩子也有病的概率是______。

解析:同卵双生的两个个体的基因型完全相同,异卵双生的两个个体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从遗传图谱看,7号与8号无病生出了有病的11号,则白化病基因为隐性。3号表现正常,又生出了基因型为aa的10号,所以3号的基因型是Aa,同理7号的基因型是Aa。因7号的基因型是Aa,而6号与7号同卵双生,所以6号是纯合子即AA的概率为0。9号是杂合子即Aa的概率决定于其父母的基因型,因其父母生了基因型为aa的10号,又表现正常,则其父母的基因型均为Aa,生出来的9号正常,则无aa的可能,所以9号是Aa的概率为2/3。根据遗传图解可知,基因型均为Aa的7号与8号,生出aa的概率为1/4。如果6号和9号结婚,他们都是Aa才会生出有病的孩子,他们都是Aa的概率分别为1和2/3,所以他们生出有病孩子的概率为1×2/3×1/4=1/6,若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有病,说明二者的基因型一定都是Aa,则生出aa的有病孩子的概率为1/4。

答案:(1)隐性(2)AaAaaa(3)02/3(4)1/4(5)1/61/4

13、(10分)牛的毛色有黑色和棕色,如果两头黑牛交配生了一头棕色子牛,请回答:

(1)黑色和棕色哪种毛色是显性性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B与b分别表示牛的毛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写出上述两头黑牛及子代棕牛的基因型情况:________。

(3)上述两头黑牛再生育一头黑色子牛的可能性是________。若上述两头黑牛生育了一头黑色子牛,该牛是纯合子的可能性是________。要判断这头黑色子牛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选用与其交配的牛是________。

(4)若用某黑色雄牛和多头杂合子雌牛交配,共产20头子牛,若子牛全是黑色,则此雄牛基因型情况最可能是________;若子牛中有14头为黑色,6头为棕色,则此雄牛基因型情况是________。

解析:在判断显性、隐性性状时,常用假设法来推断。例如,本题黑牛×黑牛→棕牛,假设棕牛为显性性状,则亲本中至少应有一头为棕牛,这种假设与现实不符,因而棕牛是显性性状的假设不成立,则黑色为显性性状,棕色为隐性性状。从杂交情况:Bb×Bb→BB∶Bb∶bb=1∶2∶1可知,再生育一头黑牛的可能性为3/4。黑牛有两种基因型(1BB∶2Bb),因此,后代黑牛为纯合子的可能性为1/3。在判断某黑牛基因型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时,一般采用测交法,使其与异性隐性纯合子(即棕牛)交配,也可与异性杂合子杂交,但为保证统计的后代数量较多,待测的黑牛应与多个异性杂合子或隐性纯合子交配。

答案:(1)黑色(2)Bb、Bb、bb(3)3/41/3异性棕色牛(4)BBBb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整理的8篇《高二生物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众鼎号。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珍珠鸟》教案7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