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反思优秀8篇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亲带来了8篇《化学教学反思》,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化学教学反思总结 篇一
本学年,笔者担任初三年级2个平行班的化学教学任务,在校长室、教导处的领导和关心下,在相关班主任老师和同班其他科任教师的支持配合下,在全体同学的努力下,本学年的化学教学工作已圆满结束,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学年初,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目标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中,本镇不少特别拔尖的优秀学生转到了婺源一中、高砂中学等学校。针对这种优生大量外流、生源素质普遍低下的这种情况,笔者确定了“以赛促考”的教学思路,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对近半数的学生进行竞赛辅导,在竞赛辅导中加强学生对基本知识的学习,以期大多数学生的化学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二、教学中,采取适当奖励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今社会环境下,精神鼓励固然重要,但笔者认为,适当的物质奖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本学年来,笔者对在化学竞赛获奖的学生、月考中成绩进步较大的学生和中考成绩优秀的学生分别给予不同档次的物质奖励,从目前已知的结果来看,收到一定的效果。
三、训练中,对题型和知识点的把握上要有针对性
无论是化学竞赛辅导还是平时的化学教学过程,对习题的训练一定要有针对性,要与正式考试相接轨。
习题的选取要精,解题的步骤不能随意,规范二个字记在心里,挂在嘴边。对知识点的把握上要恰到好处,既不能青蜓点水,也不能节外生枝。这样良好的训练习惯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稳步提高。
四、一点困惑
本学年,笔者任教的两个班,出现令人困惑的两个问题,其中一个班的好几个中等程度女生,化学成绩无法提高,另一个班的好几个男生自始至终不学化学,其严重程度是笔者教学多年中首次遇到的,在此,恳请智者帮助,给予解惑。
化学教学反思 篇二
化学方程式是学生在学习元素符号和化学式之后,并且熟练掌握前面所学文字表达式的基础上,又要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化学用语。通过第一课时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为本课化学方程式的教学做了理论准备。本课在复习质量守恒定律的基础上,通过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这个事例,简单明了地叙述了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使同学们知道化学方程式能提供很多有关反应的信息。化学方程式不仅书写方便,同时它把质和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最后通过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巩固并检查了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本节课教学特色有以下几点:
一、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
本课通过回顾: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2、从分子和原子角度看,为什么化学变化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守恒的?3、关于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的问题?以及符号H 、2H 、H2O 、2H2O各具有什么意思?既巩固了已有知识,又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达到了温故知新的目的。
二、注重启发学生参与:
在教学中学生参与活动程度的关键,取决于教师的启发引导是否到位,此课中充分利用了启发式教学优势,使教师的主导和学生主体有机结合,让学生自觉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较好的地落实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三、注重了直观性教学:
本课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尤其是将水通电分解的反应通过动画演示,大大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又加深了学生对化学方程式所提供信息的认识。
四、注重了学以致用,当堂评价与反馈:
通过巩固练习:题型一:能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题型二:能用质量比来推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题型三:能看懂图中的化学反应。进一步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并及时检测了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突出了学习兴趣培养:
通过课尾设置的判断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1)4Fe+3O2 2Fe2O3 (2)4P+5O2 2P2O5
(3)H2+O2 H2O (4)2H2O== 2H2+O2
向学生提出了如何正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如何判断方程式的正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为下节课
做了思想准备。
本节课教学不足有以下几点:
一、由于学生对化学式掌握的不好,不能真正的理解化学式的含义,所以在完成本节的任务显得比较吃力。
二、对学困生的关注度不够。
化学教学反思 篇三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在实际教学中,我通过在三个不同阶段对教材的理解、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设计等多方面进行不断的思考和更新,使我在理论和实践经验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
一.教学前反思:
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教师大多关注教学后的反思,忽视或不做教学前的反思。其实教师在教学前对自己的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不仅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再次查缺补漏、吸收和内化的过程,更是教师关注学生,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的过程。
在本次授课中,我第一步是让学生回忆什么是鉴别,以及鉴别的依据是什么,进而提出物质在溶液中存在的微粒,使学生把鉴别的实质理解清楚,即物质的鉴别归根结底的是离子的鉴别。这样的设计使培养了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在接下来的教学设计中,我设计了分组讨论,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还安排的学生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另外在一道题中安排多种解法,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在接下来的练习中我采用由易到难的手法,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
上课前,我认真地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手段的应用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上可能有的反应做了充分的反思。
经过课前的反思与调整,教学内容及方法更适合学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教学中反思:
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以及达到的效果,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设计思路和方法,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在前面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当学生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并要求用实验验证,而且很多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来评价其他同学的设计方案。同时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思路和热情,我及时调整自己的教案,一起到更好的引导效果,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在我精心设计的问题的引导下,学生思路清晰了,课前预期的目的基本达到。
根据课堂上的具体情况,经过我适时地调整、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能够结合实际高频率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的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三.教学后反思:
教学后的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在课堂教学实践后及时反思,不仅能使教师直观、
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而且是将实践经验系统化、理论化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认识能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通过反思《物质鉴别的复习课》,对这一课进行全面反思后,我认识到要善于处理好教学中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巧妙地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及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的过程,我受益非浅,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在教学中及时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会使我逐渐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通过不断地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化学教学反思 篇四
历届学生对于《酸碱盐》知识部分的学习,都显得比较困难;每一次上完这部分,我都感到效果很不好。
今天先在二班上完《碱的化学性质》,按照教材的设计思路,第一部分先通过做NaOH、Ca(OH)2与Fe2O3、Na2CO3、CuCl2的反应实验,然后总结出碱与部分非金属氧化物CO2、SO2、SO3,部分盐,酸的反应情况;第二部分学习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教材意图是通过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总结出什么是复分解反应,学生在下册第六章中再详细学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这种认知,符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即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但是学生对于理解NaOH、Ca(OH)2同样是碱,为什么前者不能和Na2CO3反应,后者却能够发生反应;也不能在深层次上理解Fe2O3为什么不能与它们发生反应。于是将在下节一班的课做了调整:先抽学生书写稀盐酸与Mg、Fe2O3、CaCO3、AgNO3、NaOH的反应方程式,然后以此引出什么是复分解反应,并初略讲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接下来学习碱的化学性质,先通过理论分析,预测判断反应是否能够发生,再通过实验验证,完成了这部分知识的学习;然后我还引申了酸和碱与其他一些化合物的反应,判断其是否可以发生。
通过我对两个班学生的了解,以及学生的作业情况来看,一班的学生觉得这样的方式比较容易接受,效果也要好得多。后来我进一步分析教材第五、六章,我认为这样调整是十分必要的,而且还应该再提前讲解,最好的是在学习完本章第二节《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之后,就详细学习复分解反应的概念以及发生的条件,我的理由是:
一、适度调整优化教科书中的素材,是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的关键。
教科书不是静态的,它经过老师在大脑中的再理解、整合之后,结合学生实际,就有了教师心得解读,赋予了新的灵魂。酸碱盐的知识本身就具有容量大、系统性强的特点。前边已经学习了O2、CO2的化学性质,探讨的方式是通过该物质与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映状况来总结其化学性质。基本反应类型,已经接触了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那么,中和反应应该属于那一类呢?如果不及时加以归类,学生在分类方面就会混淆。换句话说,提出中和反应的时候不得不提到复分解反应。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大多又是复分解反应,因此,学习了中和反应之后,就有必要理解这种反应形式。
二、实验可以推出结论,也可以验证结论。
鲁教版的特色之一,就是用化学实验让学生得出相关结论。酸的化学性质部分,编者意图是通过稀盐酸与Mg、Fe2O3、CaCO3、AgNO3、NaOH的反应得出结论,这里除了与Mg的反应外,都是复分解反应;而碱的学习方式也大致相同。如果在中和反应完成之后,学习了复分解反应,学生在掌握了这种反应形式的特点以及发生的条件的基础上,就可以先通过理论判断,再用实验验证,印象会更加深刻。
三、要深刻领悟课程标准的要求。
在课标上,要求“知道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酸碱的腐蚀性”。如果只是局限于教材的稀盐酸和稀硫酸,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这几种物质的话,不去以此为代表进行总结酸碱的通性,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举一不能反三。在解决系统性较强的推断性习题的时候,就会无从下手了。
四、这样调整是提高学生进一步学习能力的需要。
从某种意义上,初中化学相当于一种启蒙学科,给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普及一些最基础的知识,以及获得化学知识的基本方法——实验。但是酸、碱、盐的学习集中在教材的五、六、七章,占据了教材的三分之一的容量,同时在各类考试中,这部分的比重远远超过三分之一。为此,如果不加强系统性知识的训练,是不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的。
化学教学反思 篇五
教师要自觉深刻反思自己:不是新教材不好教,而是自己观念方法太陈旧。明明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仍要滔滔地讲,以致“不把学生讲烦不罢休”,“不把学生讲睡不罢休”!司空见惯,并非耸人听闻!甚至我们不得不注意这样的事实:尽管教师讲的枯燥乏味,学生竟然仍能在教室里一节一节安静的端坐着,一晌一晌安静的端坐着,一天一天安静的端坐着,学生这样的修养,难道不值得我们愧疚和钦服?教师在师范院校接受的仍旧是这种灌输式教学模式,自然对这种教学方法得心应手,而对自主、合作、探究新课改学习方法陌生和抵制。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如何实施?全国各地,都有了很好的探索。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杜郎口“提纲引领、自学展示”,西峡“三疑三探,运用拓展”,张熊飞“诱思探究、流程三段”等,都是体现新课改精神的很好的探索。这些先进典型对国家新课改的实行,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在学习这些先进典型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和问题,导致效果不理想,这些主要问题有:
一、质量意识偏差。
没有树立面向全体,没有全面质量意识,而仍然是面向少数尖子生,南辕北辙,应试教育,挂羊头卖狗肉。
比如就面向全体的重要方式分组合作教学来说,一般四人一组,异质分组,组内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都要有,就这就难如上青天。什么难以管理了,什么影响优等生学习了等,没有认识到合作学习同时对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团队精神、思想品德的重要价值,不是积极进取,不是积极想方设法如何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感化教育转变学生,而是选择退却和放弃,无所作为,导致学困生依然继续被边缘化。
二、责任心不强。
责任心是一个教师教好学的最重要的基本条件。责任心不强,课改成为花样,常规课偷工减料,例如该做能做的实验找种种借口不做。
三、没有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定位不准:教师只是引导者而非主体者,教师是伴郎而非新郎,伴娘而非新娘。表现在独霸讲堂,忘记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主人,要教会学生走路,要让位讲堂与学生,而非一味的教师在堂上表演走路。
四、不能反思。
教学效果不好,不自我反思,反而埋怨学生“没有配合好”,奇谈怪论!学生配合什么?难道课堂教学是演戏?如此本末倒置,不是学生配合教师,而是教师服务学生。
化学教学反思 篇六
2006年高考已落下帷幕,面对学生取得的成绩既有欢喜也带有点滴的遗憾。
成功之处:1。 首次担当高三的化学教学,我通过听市、区的高三研讨会、交流会把握好高考试题的特点和趋势。更新了教育教学理论,开拓了思路,树立以课本,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为高考复习依据,抓住素质培养和能力提高为主线,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增强综合应用能力,具备了自己认为最好的复习战略战策,以及一定的化学教育理论水~平。2。回顾高三复习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分章复习;第二阶段:分块复习;第三阶段:综合训练,冲刺高考。目的是:帮助学生对已掌握的零散的化学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网络化;对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思考、总结、处理,从而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为扎实,更为系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知识的运用能力。使学生做到:总复习全面抓,普遍的知识规律化,零碎的知识系统化。3。 认真学习和领会了高考《化学考试说明》,明确化学考试内容和能力要求,特别是力图反映出考生能够初步运用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各类有关化学问题及综合应用的能力。其次认真分析了高考理科综合试卷,以明确高考的命题方向和对能力的要求。从而制定总体的复习计划。4。从对理科综合试卷题型的分析,可以看出所考的知识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即使是综合题也是双基知识进一步融合而已。所以在高三总复习过程中本着紧扣教材和教学大纲及考试说明,对基础知识进行系统化梳理和归纳,引导学生对每一部分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将学科知识通过点、线、面连成系统网络。5。 在复习的最后阶段更要体现出个性化,不同的学生会暴露出不同的问题,这时引导学生对自己所犯的错误作一个再认识,而这一个再认识不能只满足于会作了,而是要知道错在哪里?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 这样做,能使学生进一步发掘知识的内涵,少犯甚至不犯类似的错误。6.注重学生心理状态的调整:在五月学生容易出现松懈,厌战,怎么也紧张不起来,恨不得明天就考试。对学生的这种情绪,我有意在五月中旬给学生安排了一节错题知识竞赛课。我将学生平时常犯的错例搜集起来,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抢着说出错题的原因,正确的答案,与之 联系的知识点。学生争先恐后解答问题,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中改正饿了自己的问题,而且也暂时忘记了高考的焦虑。教学中多鼓励学生,给他们一信心。 我班学生禹忠心我经常鼓励他不要气馁,要有野心,高考理综正确拿到学校第一名,经过努力高考他以三分之差,获得了理综的第二名。而且总分以530夺得了平行班的第一名。
不足之处:由于初次带高三所以还有很多的不自信,心里也知道一定要抓基础,不做怪题、难题,可有时试卷上有了就有不讲不放心的感觉,结果就有了一节课费劲将一道题,学生还是晕晕乎乎,浪费时间。还好本人醒悟较快,出现一次后马上改正。由于高三的经验不够丰富,对学生答题的巧法,妙法肯定传授不够,有待进一步充实自己。
感激: 带着很多的疑惑,很多的新鲜初次进入高三的我感谢本组葛个宁,杨宝英,李振玲高三前辈的支持、帮助,没有你们有不可能这么顺利的完成高三教学。尤其感谢师傅葛纪宁手把手带我走完高三。忘不了你刚上完自己的课又赶来听我的课,并为我指出教学中不到位的地方,让我在高三的教学中越来越有自信。记得二班学生邱凯的话说:您讲的课越来越好了。让我心里甜甜,告诉自己我没有耽误了孩子们,在他们人生的重要时期我帮助了他们。
展望未来: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做到:多进修,多看书,多听课,多反思。
化学教学反思总结 篇七
今年我依然担任九年级的化学教学工作。化学是初三新开的学科,是学生跨入化学科学殿堂的启蒙阶段,又是中考的必考学科,短短一年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有关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需要培养学生探索化学科学的兴趣,还直接影响学生的升学问题。因此这一年对学生至关重要。
回首一学期的工作有得有失,在此做一个总结。
一、思想方面。
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力争在思想上、工作上为同事做好表率,为学生树立榜样。除对自已严格要求外,还利用一切合适的场所,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德育教育,教育学生热爱班级,团结同学,学会合作,懂得感恩、学会担当。本学期,积极参加区、市组织的各类学习和教研活动,努力提高自己业务水平。
二、教育教学方面。
1、备好、上好每一节课。
为了备好课,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熟悉“新课标”的要求;钻研教材,熟悉教材的基本思想、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不随意拔高或降低难度,怎样才能把课堂效率最大化。
(2)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我应该采取哪些相应的预设。
(3)考虑教法和学法,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师生活动、小组活动。为了上好每节课,我做到了:
(1)、关注全体学生。不仅关注优生,更关注学困生,做到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不仅关注学生的作业,更关注学生的上课状态,做到及时察觉学生心理状态,防止学生走神和掉队。
(2)激发学生的情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让更从的学生参与,有更多的收获,在新授课中,培养学生课前5分钟带着问题预习的好习惯,在练习课、复习课和试卷讲评课中,把学生共性的问题按量分配到各组,组长按能力大小分配任务到各个组员,然后再班级集中交流,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表达能力,还避免了学生不听课的现状,更提高了课堂效率。可谓一举多得!
(3)课堂上讲练结合,作业少而精,确实减轻学生了的学习负担。作业的批改基本上做到了在课堂当堂练习,当堂讲评,当堂纠错,当堂完成。
(4)考试及试卷分析:认真出每一次考试题,认真做好每一次考试质量分析,用数据说话,让每一次考试的功能发挥到最大:不仅检测学生的掌握的知识程度,更是通过学生的答题来审视自己前面的教学,从而做为改进今后教学的依据,真正把这项工作当作检测、反思、提升、改善自己教学的有效工具。
2、扎扎实实打好基础,不拼命赶进度。
根据这么多年的带毕业班的经历,知道考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与他们平时没有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关系,因而在平时的教学中非常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分层布置作业,尽量降低落后面,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为了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尽量创造更多给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体验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过程和乐趣,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那种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
3、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我没有为了简单省事“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是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
化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这几年化学中考试题中出现科学探究内容,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做到了认真学习、把握课程改革方向,以课本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周围环境为参照对象,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主动学习,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本学期使大多数学生对化学很感兴趣,基本上注重全体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程度地上升,努力提高了合格率,争取到了较高优秀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不足:
(1)对于优生过于相信,检查的力度不够,课堂的关注度不够,导致高分率太低;对于后进生,由于面过于大,帮抚力度不够。
(2)对学生的辅导力度不够。
(3)对学生的耐心不够,交流太少。
四、下一步措施:
1、进一步转变观念,开动脑筋,吃透钻研教材,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
2、加强跟学生的情感交流,让优生更优秀,让后进生的思想和行为得到有效转化。
3、合理安排辅导学生的时间,充分利用小组加分机制,加强对学生的检查力度。
4、合理有计划地安排明年的复习计划,力争明年的中考成绩更上一层楼。
化学教学反思 篇八
一、对教学主体的反思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并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能够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俗话说:“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例如,雕刻家应对一块石头,他肯定不先忙着下手,而是细细的琢磨,这块石头像什么,质地是什么,有什么缺陷等,然后再雕刻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同样,我们应对的学生,在教学前,我们也要对他们细细的琢磨反思,然后才能因材施教,培养出人才。就像一位军事家战前观察作战地形一样,我们了解学生的过去和现状,才能明白把学生培养将来的什么样的人才,我们能够经过分卷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比较法等,了解反思学生,使一切都了然于胸,才能找到适当的解决途径。
如:学生中普通存在的一种心理障碍叫“习得无助”,是指人在长期的持续紧张或失败后,对自我丧失了信心,即便是解决困难的方法就在面前,或问题十分简单,也不能经过自我来解决问题,事实上已经有些麻木和机械了,在化学教学中,异常是高一化学,由于在体系上和学习方法上与初中化学有较大的差别,一开始高一新生普遍感到化学异常难,如果教师不加以及时的引导,经过一段时间困难学习后,许多学生都感到学习化学的期望没有了,放弃了,这样,化学中再简单的题目,他们也感到异常的难,难怪有的教师抱怨:“我讲的已经很简单了,但学生还是不懂”这怪不得学生,是教师没有及时去反思学生的心理障碍。
二、对教学资料的反思
作为教师而言,这是我们课前反思的重点,我们的教学资料无论从形式还是资料都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仅凭熟悉远远不够,我们需要反思揣摩的地方很多,这就是为什么同样一个知识点,不一样的教师领悟不一样,当然最终的结果也不一样。教材,历来被作为课程之本。而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只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本,而是以一种参考提示的性质出现,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同时,教师不仅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因为本次课程改革中的一些改革理念仍具有实验性质,不是定论,不是新教条,不是不允许质疑的结论,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发展和完善。所以,我们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时,能够在“课后反思”中作为专题资料加以记录,既积累经验又为教材的使用供给建设性的意见,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课程中和谐的统一体。
三、对教学模式的反思
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种教学模式,每种教学模式都有理论依据,都有专家论证,能够说各有千秋,每一种教学模式的成功运用,都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但反过来,无论选用何种模式,都是缚住了自我的手脚,教学资料的不一样,学情、校情的不一样,怎能用一种或几种教学模式解决,人常言“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句话有深刻的含义,它告诉我们不要被传统的刻板的模式所束缚,在抓住核心资料的前提下,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同样能够帮忙学生开启知识的大门,就象木偶剧的演员那样,手中的成就这样几根,但经过他们能够做出成千上万种的造型。在例题讲解的过程中,我能够毫无准备地与学生同步思维,共同审题,共同试探解题,共同得出正确答案,要明白如果教师有准备,学生无准备,而教师无论是知识还是本事都比学生强的基础上,怎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总之,教学的方法是多样的,无固定的模式,我们能够有多种的尝试,在必须的大框架下,我们应追求教学的不拘一格,不限一法,把教学的多样性、稳定性、灵活性与独特性有机的结合和统一。
四、对课堂教学的反思
那里包括两方面:
1、教师要引导和注意学生对知识的反思,帮忙学生从原有知识模型的基础上,反思新知识→提出问题→讨论探究→解决新问题→建立新模型。经过教师提问,分段检测测试学生学习情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要相信学生,舍得放手,舍得留给学生时间,避免教师滔滔不绝的讲。但要讲究效率,把重点放在关键地方,及时调控,防止学生出现钻牛角尖的情景,让教学处于最优状态。
2、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于不经意间产生出“奇思妙想”、生发出创新火花,教师不仅仅应在课堂上及时将这些细微之处流露出来的信息捕捉、加以重组整合,并借机引发学生开展讨论,给课堂带来一份精彩,给学生带来几分自信。更应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提炼,既为教研积累了第一手素材,又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总之,经过反思,促使教师主动地将与教育教学行为有关的因素纳入到自我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来,慎重审视自我教育教学活动所依据的思想,并进取寻找新思维、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教师将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自觉而有效的反思者,从而不断促进自我的专业成长。
以上内容就是众鼎号为您提供的8篇《化学教学反思》,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众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