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新市徐公店》优秀10篇
《宿新市徐公店》 篇一
设计理念
学习古诗重在诵读感悟。但仅有感性的认识会使古诗感悟陷入臆想的泥沼。古诗教学中,让感性悟与理性学相结合,让学生先自读自悟,借助文字想象诗中的画面,联系已学诗句,明析必要语言知识,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定能使古诗学习理趣并存,从而感受诗、画、话、语的魅力。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正确书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理解古诗所描绘的美丽景色,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学习根据诗句说故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初夏荷塘》画面;课文放大插图;适合配古诗朗诵的相关乐曲。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复习引入解诗题
1.看图说话。出示《初夏荷塘》图。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的景色。
2.看图背诵。图上的景色让你想起了哪一首诗?请你背诵给大家听。(学生背诵《小池》)还记得写这首诗的诗人是谁吗?(杨万里)
3.揭题。今天,我们要跟随南宋诗人杨万里去欣赏暮春时节的乡村景色。(板书:宿新市徐公店)
4.认读“宿、徐”。(注意指导把“宿”的平舌音读正确)
5.解题。你在哪里见过这两个字?知道它们的意思吗?(预测学生在招牌上见过“宿”,引导理解“宿”就是住宿、投宿,这里的“店”就是住宿的客店,就是现在的旅馆、酒店。学生在同学等人的姓名中认识了“徐”,引导理解“徐公”指一位姓徐的老人。)请你说说这题目的意思。(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
6.读诗题。现在请你根据明白的意思把诗题读正确。(指导根据意思停顿,读好诗题)
【设计意图】古诗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让学生回忆原有知识是一种快乐的展示过程,从这样的兴趣点出发引入新诗的学习能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而让学生把诗题生字的学习与生活经验相联系,利于激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培养能力,同时也降低了诗题理解难度。
二、看图初读知大意
1.故事入诗。那一天,杨万里吃过午饭,走出客房,漫步来到徐公店后门外,欣赏周围的自然景色。他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呢?请小朋友们自己去读读课本中的诗句,把生字圈出来,把诗句读正确。(读后交流,把生字“篱、疏、未”读正确,把诗句读正确。指名读,齐读。)
2.了解景物。自由读,杨万里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在诗句中做上记号。再看看图,说说图上有哪些景物。
交流。(预测学生能从诗句里发现写到的景物有“篱”“树”“花”“儿童”“蝴蝶”;从图中还能看到田边小路。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指导理解:“篱落” 指的就是篱笆;树头是指树枝上。小路就是诗中所写的“小径”,联系《山行》中的“远上寒山石径斜”。)
3.再读诗句,读通顺。
【设计意图】故事导入为下一步的学生编故事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与情境营造,也为学生打开了学习古诗“欣赏风景”的小窗。从诗中找景,再与图对应,能使学生快速把握诗的主景,领略诗中风光,在潜意识中形成一定的学习方法。
三、难点理解明诗意
1.这些景物分别是怎样的呢,看看图,说一说。
( )的篱落
( )的小径
( )的儿童
( )的蝴蝶
( )的菜花
( )的树
2.读诗句,诗句分别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说一说。(交流:指导图文对照了解“疏疏、深;指导联系“花落知多少”理解“花落”;看图并根据语境强调“走”在古时指的就是跑。)
“无处寻”用你自己的话该怎么说?在学过的哪句诗句里也有“无”指“没有”的意思?(回想诗句:荷尽已无擎雨盖、泉眼无声惜细流、乡音无改鬓毛衰。)
3.再读诗句,读好节奏。
【设计意图】诗句的感悟必须以正确的字词理解为基础,在理解过程中,摒弃教师的独白,让学生联系前几学期所学的诗句,并辅以画面帮助,在联系中发现古诗理解的规律,在一定程度上梳理了知识,掌握了语言规律,使学习有规律可循。
四、吟吟诵诵入诗境
1.我们读着诗句,就仿佛跟随诗人杨万里欣赏到了田园风光,请你把欣赏到的景色说给大家听。(交流说诗句的大意,不求统一: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深长的小径,树上的花儿谢了叶子还没成阴。儿童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蝶儿飞进菜花丛中没法找寻。)
2.看着这样的景色,这样的情景,诗人杨万里会想些什么,有什么感受?把最喜爱的最有感受的诗句读一读。(预测学生有个性化的理解:色彩明艳,景色美丽;儿童天真,蝴蝶活泼,生机盎然;径深人少,田园清幽。)
3.配乐读诗。(播放古筝曲)这是诗人的感受,更是大家的感受,请你随着音乐把诗诵读一番,读出自己的感受。
你能看着图吟诵给同学们听吗?(指导有感情背诵)
【设计意图】入诗境、悟诗情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行为,在交流中强调情感的激发,让学生与诗人的情、诗句的境形成共鸣,因此安排了说诗意、入诗境、抒诗情环环相扣的步骤。
五、图文对照编故事
1.这虽然只有二十八个字。但在诗人眼里不仅仅是一个镜头。你仔细看,你能看到这个追蝶的孩子脸上的表情吗?黄蝶停停歇歇又是怎样的情景,那孩子会怎么想怎么做?展开想象,说给同学听听。
(附片断:这时,从小路的远处,跑来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他正在追赶一只黄色的蝴蝶。黄蝶儿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好像故意与他捉迷藏。追了一会儿,黄蝶儿大概也飞累了吧,它停了下来,歇在路旁的篱笆上,小男孩也停住了脚,眼睛紧盯着蝴蝶,一边用袖子去擦脸上的汗珠。诗人这时仔细地打量起眼前的小男孩:圆圆的脸上嵌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透出他的天真和可爱。淡紫色的短褂,蓝色的长裤在暮春的田野里显得更加艳丽。说时迟,那时快,小孩双手一拢,猛地朝蝴蝶扑去。可是还没等他把手合拢,那蝴蝶已机灵地扇动翅膀,飞进油菜花丛里去,再也找不到了。看着那一片金黄的菜花。小男孩非常懊恼,满脸的不高兴。他瞅了诗人一眼,便蹦跳着跑开,去寻找新的快乐。)
2.课外作业:这一句诗,就是一幅画,就是一集故事,请你先把诗背给爸爸妈妈听,再把诗句编成故事说一说。
【设计意图】诗句的学习并不只是掌握一首诗,以诗为媒介开展听说训练,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又深化了诗的意境,使诗境丰满,境入人心。同时,课内的指导使得课外作业难度降低,利于学生真正落实。
六、学习生字做诗卡
1.指导书写“未、追、店、菜、宿”。
2.摘写“诗画卡”(诗一首,画一幅,制作成随身可携带的“诗画卡”)。
【设计意图】制作“诗画卡”是一种综合性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并与美术学科相整合,强化诗的美育功能。这一过程还重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形成自主学习古诗的习惯。
【特别建议】
本设计强调古诗学习的理趣结合,在教学中要讲求“自然”。学习中的“自然”形态从何来?从教师尊重学习规律中来,尊重学生的个性中来。
1.读得“自然”。诵读的自然在于各个学习时段安排不同形式的读,读出质量。初读时要读,指名读,听读,齐读,把字音读正确,把诗句读正确;理解诗句时要读,默读,落重音读,把停顿读正确,把节奏读正确;吟诵时要读,配乐读,看图诵读,把诗意读出来,把情感读出来。
2.悟得“自然”。联系旧知讲求自然,让学生在学习中自然地想起学过的诗句,在自然而然中享受知识的魅力和学习的快乐;图文结合讲求自然,切忌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在需要帮助时引导学生看看图,在部分学生关注时一起分享“成果”来看看图学一学;感受诗情讲求自然,诗人有诗人的情,读者有读者的情,时空不同,老少有异,只要个性的理解来自于对诗意的正确把握,来源于学生的心灵深处,一切情皆可融入那明艳的“暮春扑蝶图”中。
《宿新市徐公店》 篇二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初探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诗句
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
3.有感情朗读、背诵这首诗
4.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张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景的古诗?《咏柳》、《绝句》、《春晓》,这些古诗都从不同侧面、角度向我们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美丽。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有关描写春景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2、以前学习古诗理解诗句时常用哪些方法?(释、调、连、补、留)
3、今天也用这“五字法”理解这首诗。范读。同时大屏幕打出背景图。配乐范读、齐读
4、介绍诗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他一生为官清廉,为*相所害,被罢官闲居十五年。他的诗大量吸收民间语言,描述细腻,形象鲜明,平易自然。因为他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就更加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5、下面光看题目意思:
宿:过夜新市:地名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作者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二、小组自学,初读理解。要求:
1.不理解的字、词划出讨论,初步理解每句诗意。
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指名读,检查读的情况。
2.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一起讨论、交流。
3.齐读一、二句:
a.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
篱落:篱笆疏疏:稀疏径:小路深:深远
理解时“调”一下: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深向远方。
板书:篱笆一径
这句诗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远望到的。紧接着作者收回视线,从远望到近观,又看到了什么呢?
b.齐读第二句,又抓住了什么景物?
板书:树头
理解:树头:树枝头未:没有阴:树荫
为什么没形成树荫?(因为叶子未长大)。理解时应“补”枝头上的花已经落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这一点,可见这一天天气怎样?(丽日当空,地面上有斑驳的树影,星星点点的光斑。)
c.同桌对说这两句诗意——指句说——齐读这两句(多媒体出示画面)
d.这稀疏的篱笆,长长的小路,叶儿不浓密的树,构成了一幅清新、质朴的农村景色图,你们看画面,这叫静态描写(板书)。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又看到一幅更为活泼生动的图画,那就是后两句所表达的。
多媒体出示后两句画面(齐读三、四句)
4、理解三、四句:
a.抓住哪些景?板书:儿童黄蝶菜花
走:跑急走:快跑
诗意: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追到没有?
b.女生读第4句:
处:地方寻:寻找为什么无处寻?
诗意:黄色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c.两句诗意连起来,指名说诗意
d.再看图(后两句动画图)这两句写儿童捕蝶的情景。“跑、寻”这叫动态描写(板书),儿童奔跑、扑蝶……读来使我们倍感亲切、耳目一新。
e.自由读全诗,体会诗人心情?
f.检查:指名读全诗,齐读
板书:喜爱
一、重点赏析,体会情感。
1.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呢?(多媒体出示)
填空:诗中通过----------、---------、----------、----------这些情景来说明是----------季节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2.诗中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全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充满了春的气息,特别是后两句,儿童捕蝶的画面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仿佛就是眼前。说说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听到了什么呢?[想象练说]
(几个孩子在丽日当空,花香扑鼻的大好春光中,正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奔跑着,追逐着黄色的蝴蝶……,仿佛听到了孩子们的嬉笑声、欢呼声、失望的叹息声,……)
作者看到这一切感到多么富有情趣,多么富有诗情画意(板书)呀!
3.边想象画面边背诵。(配乐)
二、绘幅彩画,深化理解。
1.这首诗有静有动,有声有动,情意盎然,充满童趣。如果我们把这首诗画下来,要画哪些景物?(篱落一径枝头儿童黄蝶菜花)
2.在这些景物中,要用上哪些颜色?
板书:黄(绿)(黄)
补充板书,完成板书。
3.自由动手绘画。(配乐)
(我们学了这首诗,看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村童扑蝶图,感受到了诗人对春天和乡村生活的爱,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真是诗中有情,诗中有画啊!想画下来吗?)
4.评析学生作品(实物投影打出)
三、课外延伸,引导练笔
按这首诗的三、四句的意思进行改写,描写捕蝶这一场面,写时要注意动态描写,扣住“急走、追、寻”等词语去进行想象发挥。题目为《捕蝶》。
四、板书:
诗 宿新市徐公店
情 喜爱
画:篱落、一径、枝头 (静)
画 追入
儿童黄蝶菜花 (动)
意 色:黄(绿)(黄)
教学要求:能读懂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并能教学课本p40~41结合诗句理解“疏疏、未成荫、急走”等词语的内容意思。
教学要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教具准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巩固练习
1、指出背诵《绝句》
2、指名说说绝句的意思。
二、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三、指导学习《宿新市徐公店》
1、(继续运用“四步法”学懂古诗。)
(1)题。板书后,“宿”,住。“新市”是地点,在现在的湖南省攸县。“徐公店”,姓徐的人开的客店,“公”,是对人表示尊敬的称呼。
(2)介绍作者。
2、学生自学古诗。
(1)自由读。自学6个生字,查字典理解词语。读古诗看插图想想哪些地方能自己读懂。完成《作业本》第1题
(2)检查自学效果
〈1〉认读生字
〈2〉检查
〈3〉指名读古诗,交流自己哪地方读懂了。
3、指导学习古诗
理解词语,读懂词句。
(1)理解第1句:
“疏疏”是稀稀落落、不密的样子。“篱笆”、“径”“深”各是什么意思?
回答后。教师讲:篱落,指篱笆;径,是指小路;深,远,很长的路。这句意思是:菜园边的篱笆稀稀疏疏,有一条小路伸向很远的地方。
(2)理解第2句:谁能说说“枝头”、“未成荫”的意。
枝头,指树枝上,未成荫,树叶长得还不浓密,不能遮盖地面而为树荫。这句诗的意思是:树枝上的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不很茂密,不能遮盖地面成为树荫。
(3)理解第3句:
谁能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教师讲述:“急走”是奔跑的意思。这诗句的意思:
儿童奔跑着追逐着黄色的蝴蝶。
(4)说出第4句,让学生说说这句的意思后,教师讲讲:
蝴蝶飞进黄色的菜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4、说出诗意,感受意境。
(1)自由朗读,试说说古诗的意思,同桌相互练说
(2)集体朗读,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
5、体会感情,背诵默写。
〈1〉讨论:这首诗描绘了怎样一幅图画面?作者表达怎样的感情?
〈2〉讨论后,教师小结:
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春夏这交儿童们在菜园里天真活泼地捕蝶嬉戏的生动画面,作者也受到感染,童心萌生,非常高兴。全诗充满欢乐。请大家用活泼、向上、欢乐的感情读,背诵诗歌。
〈3〉、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四、布置课堂作业
《宿新市徐公店》 篇三
教材分析:
这首诗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所作。题目由一个动词“宿”与一个地点“新市徐公店”组成。“宿”为住宿之意;“新市”是今湖南攸县;“徐公店”指姓徐的人开的店。题目的意思是诗人在客店住宿时看到的景色。古诗中用这种方式命题的有很多,如我们熟悉的李白的《夜宿山寺》,孟浩然的《宿建得江》,六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等等,都是在写住宿某地的所见所闻。
教学理念:《宿新市徐公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之作。诗中描写的是春末夏初诗人在店内所看到的儿童嬉戏的天真活泼,以及菜花开放、遍地金黄、彩蝶飞舞的自然景色。在诗人的笔下,有动有静,人景交融,是著名的田园佳作。本诗的重点和难点是: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要求:
1、学会两个生字,理解诗句
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
3、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4、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一、导入揭题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 春景的古诗?(学生汇报,《咏柳》、《绝句》、《春晓》)
师:这些古诗都从很多方面写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个美丽。今天,让我们再学习一首有关描写春景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板书课题,师读课题)
师:宿--住宿, 新市:地名
公: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徐公,是姓徐的男人开的店
题目的意思在新市姓徐的 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 齐读课题
2、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你是怎样知道的?
师:是的,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因为他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别有风趣。
那么,杨万里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二、赏读古诗
1、学古诗之前,同学们能不能给自己提些要求,你觉得应该学些什么内容?(学生汇报)师总结,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弄清不懂的词语,能背诵古诗。
2、自主学习,课件显示《宿新市徐公店》全诗内容
师:自由朗读古诗,圈画出不认识的字词,借助拼音把古诗读熟。
3、谁能叫出这些字宝宝、词宝宝的名字。他叫对了,就请全班同学齐读。(出示课件:“花、”为红色,指名领读,课件2:“篱落、疏疏、急走、黄蝶、菜花”,指名领读、齐读)
4、再读,要求正确流利的朗读
师:和你的同桌互相读一读,比一比看谁读的好
三、赏析古诗,有感情的朗读
1、课件第一、二句闪烁,谁愿意来读一读前两句,
师:谁能试着来说一说这两句话中的词语是什么意思(学生汇报)师补充:篱落--篱笆,疏疏--稀疏,径--小路,深--深远,未成阴--还没有成为树阴。
谁能来说说这两句诗写的是什么的意思?(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深远的小路,数头的花已经落了,树叶不是很茂盛,所以还没有形成树阴)
读了这两行诗,你眼前仿佛出现什么景象?课件显出春末初夏图,这给你怎样的感受?课件显出“静”。
你觉得怎样读能显出它的幽静?(学生回答,师范读),请你根据老师的停顿画出节奏,(出示课件节奏)请你们也试着读一读(小组比赛读,男女生竞赛读,指名读,生评价)
2、课件第三、四句闪烁,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学习后两句
(出示幻灯片)这两句诗讲的是什么?读了这两行诗,你眼前又出现怎样的景象?划分节奏
3、学生汇报学习方式和收获,不足之处教师补充(孩子们使劲的追赶黄色的蝴蝶,飞到菜花当中怎么也找不到了。)其他小组评价
4、提问:寻,寻找的意思,为什么说寻找还无处寻?(黄色的蝴蝶飞入黄色的菜花中,颜色差不多)
5、这两句写了儿童捕捉蝴蝶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喜爱的心情。汇报划分的节奏,再请这些同学读一读。
三、创新练习
(一)1、我说诗意,你对诗句(同桌练习)
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的欣赏古诗(出示课件,显示诗文和景色图,欣赏配乐朗读。你眼前仿佛出现什么景色?)学生汇报(几个孩子在丽日当空,花香扑鼻的大好春光中,正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蝴蝶飞入了菜花中,只听到了孩子们的嬉笑声、欢呼声、失望的叹息声……)
3、在打开课件中的音乐,学生配乐朗读。
(二)1、这首诗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情意盎然,充满童趣。如果我们把这首诗画下来,要画哪些景物?(篱笆、小路、儿童、黄蝶、菜花)
2、在这些景物中,要用上哪些颜色?(绿、黄)
3、学生动手绘画
4、评析学生作品(实物投影打出)
四、课外延伸
按这首诗的三、四句的意思进行改写,描写捕蝶这一场面,写时要注意动的描写,发挥想象。题目为《捕蝶》。
今天这堂课(指板书)同学们学会了读诗读会了诗,还朗读好了诗,并且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给古诗配上美丽的图画,你们学得真好。让我们一起将这首流传千古的名篇牢记在心吧。配乐集体朗读古诗。下课。
《宿新市徐公店》 篇四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诗意,能用自己的话说出 两首诗的意思。
3、能说出课后练习3中带点词和 诗句的意思,想象并说出《游园不值》这首诗描绘的景象。
4、积累描写春天的古诗或名句。
学习过程:
一 、 自主预习:
1、搜集描写春天和田园风光的古诗或名句。(整理在读书笔记上)
2、搜集有关叶绍翁和杨万里的资料以及以前学过的这两位诗人的诗。
二、自主读悟,合作探究(8分钟自学,5分钟合作交流)
同学们,自学古诗时可以借助资料、也可以问同伴,但最好的方法是自己通过反复的诵读来品味诗句的意思。
1、自己试读古诗,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注意停顿,读出节奏感和使得韵味。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理解诗意。
方法指导:
(1)解题: 不值: “游园不值”的意思是:
;“宿新市徐公店”的意思是
(2)抓词语,明诗意。
读古诗,从重点词语入手,试着理解每一句诗的意思。(重点词语可记在书上)
应: 怜: 屐齿: 苍苔: 小扣: 柴扉: 篱落:
疏疏: 一径: 深: 急走:
(3)看画面,想诗境
结合课文的插图,想象“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一幅怎样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3、悟诗情,巧诵读
《游园不值》一诗表现了作者
《宿新市徐公店》表现了作者对 的赞美和
对的喜爱之情。
在小组内有感情地诵读,比比谁背得既快又有韵味。
三、交流展示(7分钟)
四、做一做,看看哪个小组正确率最高!(7分钟)
1、默写古诗。
《游园不值》 《宿新市徐公店》
2、解释带点的字,说说诗句的意思。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应: 怜: 小扣: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走:
4、描写春天的古诗名句。(3到5句)
五、快乐积累:(8分钟)
描写春天的诗: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晚春》 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春游湖》 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描写田园风光的: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宿新市徐公店》 篇五
教材分析: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诗篇为七言绝句,前两行写春天景色的特征,后两行写儿童的活动,描绘了幽静安逸的田园春光和儿童在菜地边追逐黄蝶的生动场面。
教学理念:
1.以读为主,注意诗文的声调、节奏,体会诗意及情感
2.注重体验,尊重学生对诗文理解和体验的差异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背诵
2.学会诗中的生字,理解诗句
3.通过理解诗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诗句的理解,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
师: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景色,为什么?
生:我最喜欢冬天,因为可以堆雪人、打雪仗。
生:我喜欢春天,树绿了、花开了,很好看。
……
师: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一年四季确实季季都很美,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进入这样一个季节去领略大自然的美妙[课件出示:春末初夏图——未成阴的树、小径、蝴蝶、菜花]猜猜看,这是什么季节?(春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我是从树的样子,叶子长的还不茂盛。
师:面对这样诗情画意的景色,此时,你想怎样?
生:我想把它画下来。
师:面对这样诗情画意的景色,南宋有个诗人杨万里就诗情大发做了一首诗叫《宿新市徐公店》,同学们想学这首诗吗?
生:想……
板书课题《宿新市徐公店》,齐读。
二、知诗人,明诗意
1.师:你们知道杨万里吗?他是南宋诗人,我国古代写诗最多的诗人之一,以写山水、风光、自然景色为主。
2.师:你知道题目的意思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生汇报
(住宿在新市姓徐的人家开设的旅店里看到的景象)
师过渡:诗人住在这家旅店里看到了什么呢?
3.自读,要求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读后检查:出示生字,读准音,记住形
⑴说说你记住了诗中的哪些字?都用了什么方法?
⑵指导书写、描红、临写
⑶指名朗读、正音
三、解字词,明诗意
师: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读这首诗,注意听准发音、节奏。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看谁读的又快又准确。
生:自由读。
师:现在请你和你的同桌互读,如果他读得好就给他画个(微笑的表情),读的不好就画个(难过的表情)。
师:请得(微笑的表情)的同学举手,看来你们读的很认真,,你没有得到(微笑的表情),请站起来,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指读),画(微笑的表情),没有得到(微笑的表情)的同学都站起来,老师给你们一次机会(齐读)话(微笑的表情)。
师:同学们读的很好了,愿意读的站起来,齐读。
师:你觉得这首诗大概写了什么?下面让我们认真学习,从而对这首诗了解的更清楚。
1.自由轻声读诗,边读边划出不懂的词或句。
2.分小组交流。
有哪些地方你不懂?不懂的地方请别的同学帮帮忙,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师:同学们讨论得真热烈,那么对刚才的问题,你弄懂了哪些 呢?我们来学习前两句(课件显示前两句诗)(齐读)。
师:你弄懂了什么?
生:篱落:篱笆。
生:疏疏:稀疏。
生:径:小路。
生:未成阴:树叶还不茂盛,还没能形成树阴。
师:我们把这两句话再读一遍,读完之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物?
生:在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树头上的花已经落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下面就请同学们再去读读后两句诗(课件显示后两句诗),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吗?
生:“急走”是很着急的走吗?
师:“急走”在这里指的跑的意思。
师:为什么黄蝶飞入菜花就无处寻了呢?
生:因为黄蝶是黄色的,菜花也是黄色的,所以黄蝶飞入菜花地就找不到了。
师:你能看图连起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吗?(出示课件)
生:在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枝头上的花已经落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黄色的蝴蝶飞入金黄的菜花,再也找不到了。
师:带着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再朗读全诗,读出感情。
四、入诗境,悟诗情
师:这么美、这么有趣的画面你们想亲眼看一看吗?下面请同学们微微闭上眼睛,静静听老师读,在脑海里浮现画面,跟老师进入这如诗如画的新市徐公店。(配乐范读)
师:你看到了什么呢?
生:我看到了很长很长的小路和一棵叶子还没长大的树。
生:我看到儿童在追赶黄色的蝴蝶。
师:多美啊,看到这番景象,你想干什么?
生:想读
生:想画……
师:如果根据诗意作画,该画些什么?
生:要画篱笆。
师:篱笆要画的密还是松一点,为什么?
生:要画的松一点,因为诗中说“篱笆疏疏”,“疏疏”就是不密的意思。
生:还要画小路。
师:为什么?是怎样的小路?
生:要画一条狭长的小路,因为是“一径深”
……
师:现在,老师就把这个机会给你们,想读的读、想背的背、想画的画,尽情的表现自己。
五、作业
1.朗读背诵。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六、小结
多么美的一首诗呀,老师也陶醉了,其实大自然中像诗人写的这么美的景色随处可见,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善于感受美的心灵,就一定会找到。
板书:
宿新市涂公店
篱落 疏 儿童 急走
一径 深 黄蝶 飞入
树头 未成阴
《宿新市徐公店》 篇六
【教学要求】
1、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思想感情。
2、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媒体
一、导入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件礼(www.1126888.com)物(播放录象)。一首白居易的《草》向我们展现了小草顽强的生命,那么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这首《宿新市徐公店》又会将我们带入怎样一副画面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观看录象。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录象。
二、学习古诗
1、自由读读这首诗,然后借助注释和字典,看看你能读懂哪些词语或诗句的意思,还有哪些不懂的地点,请你标出来。
2、汇报质疑。
3、根据你的理解填补图画。
4、结合你的理解读读。
5、过渡语:稀稀疏疏的篱笆,从枝头飘落的花瓣,嘻嬉闹闹的扑蝶儿童,一片金灿灿的菜花地,老师在读完这首诗后,情不自禁地画下了这样一幅画,那么此时你的脑海中又会浮现出怎样一副画呢?请你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朗读一边想象。
6、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你想象的这副画。
7、真是一副充满童趣的画面,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看?
8、看到这样欢快的景象,假如你是诗
人,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9、结合你的感受再来读读这首诗。
自由读古
诗,并借助注释自学,标出不懂的问题。
学生汇报。
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篱笆、树。
边听边想
象。
学生描述。
观看录象。
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结合感受再读古诗。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理解诗句大意。
通过想象帮助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加深学生对诗句和诗人情感的理解。
录象。
《宿新市徐公店》 篇七
教学目标 :
1.学会生字,理解诗句
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
3.有感情朗读、背诵这首诗
4.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张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景的古诗?《咏柳》、《绝句》、《春晓》,这些古诗都从不同侧面、角度向我们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美丽。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有关描写春景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2、以前学习古诗理解诗句时常用哪些方法?(释、调、连、补、留)
3、今天也用这“五字法”理解这首诗。范读。同时大屏幕打出背景图。配乐范读、齐读
4、介绍诗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他一生为官清廉,为奸相所害,被罢官闲居十五年。他的诗大量吸收民间语言,描述细腻,形象鲜明,平易自然。因为他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就更加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5、下面光看题目意思:
宿:过夜新市:地名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作者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二、小组自学,初读理解。要求:
1.不理解的字、词划出讨论,初步理解每句诗意。
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指名读,检查读的情况。
2.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一起讨论、交流。
3.齐读一、二句:
A.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
篱落:篱笆疏疏:稀疏径:小路深:深远
理解时“调”一下: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深向远方。
板书:篱笆一径
这句诗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远望到的。紧接着作者收回视线,从远望到近观,又看到了什么呢?
B.齐读第二句,又抓住了什么景物?
板书:树头
理解:树头:树枝头未:没有阴:树荫
为什么没形成树荫?(因为叶子未长大)。理解时应“补”枝头上的花已经落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这一点,可见这一天天气怎样?(丽日当空,地面上有斑驳的树影,星星点点的光斑。)
C.同桌对说这两句诗意——指句说——齐读这两句(多媒体出示画面)
D.这稀疏的篱笆,长长的小路,叶儿不浓密的树,构成了一幅清新、质朴的农村景色图,你们看画面,这叫静态描写(板书)。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又看到一幅更为活泼生动的图画,那就是后两句所表达的。
多媒体出示后两句画面(齐读三、四句)
4、理解三、四句:
A.抓住哪些景?板书:儿童黄蝶菜花
走:跑急走:快跑
诗意: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追到没有?
B.女生读第4句:
处:地方寻:寻找为什么无处寻?
诗意:黄色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C.两句诗意连起来,指名说诗意
D.再看图(后两句动画图)这两句写儿童捕蝶的情景。“跑、寻”这叫动态描写(板书),儿童奔跑、扑蝶……读来使我们倍感亲切、耳目一新。
E.自由读全诗,体会诗人心情?
F.检查:指名读全诗,齐读
板书:喜爱
一、重点赏析,体会情感。
1.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呢?(多媒体出示)
填空:诗中通过----------、---------、----------、----------这些情景来说明是----------季节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2.诗中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全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充满了春的气息,特别是后两句,儿童捕蝶的画面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仿佛就是眼前。说说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听到了什么呢?[想象练说]
(几个孩子在丽日当空,花香扑鼻的大好春光中,正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奔跑着,追逐着黄色的蝴蝶……,仿佛听到了孩子们的嬉笑声、欢呼声、失望的叹息声,……)
作者看到这一切感到多么富有情趣,多么富有诗情画意(板书)呀!
3.边想象画面边背诵。(配乐)
二、绘幅彩画,深化理解。
1.这首诗有静有动,有声有动,情意盎然,充满童趣。如果我们把这首诗画下来,要画哪些景物?(篱落一径枝头儿童黄蝶菜花)
2.在这些景物中,要用上哪些颜色?
板书:黄(绿)(黄)
补充板书,完成板书。
3.自由动手绘画。(配乐)
(我们学了这首诗,看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村童扑蝶图,感受到了诗人对春天和乡村生活的爱,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真是诗中有情,诗中有画啊!想画下来吗?)
4.评析学生作品(实物投影打出)
三、课外延伸,引导练笔
按这首诗的三、四句的意思进行改写,描写捕蝶这一场面,写时要注意动态描写,扣住“急走、追、寻”等词语去进行想象发挥。题目为《捕蝶》。
四、板书:
诗 宿新市徐公店
情 喜爱
画:篱落、一径、枝头 (静)
画 追入
儿童黄蝶菜花 (动)
意 色:黄(绿)(黄)
《宿新市徐公店》 篇八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3、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重、难点
1、重点是学会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难点是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课前准备
学生事先预习(已读通全诗),生字卡片,事先在黑板上写好《宿》。
学习过程
一、看图说话识字。
1、出示课文插秧图,说说图上都有什么。(由远及近:稀稀疏疏的篱笆,一条小路弯弯曲曲通向远方,一片金灿灿的菜花地里,有个小孩在追蝴蝶,边上还有几棵大树。)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怎么样的什么”。
2、随机认识生字“篱,疏”。
二、由图入题
1、揭题
宋代诗人杨万里看到了这样的画面,就即兴写了一首诗。板书诗题“宿新市徐公店”。齐读。
2、理解题意,随机识字。“宿”为住宿,“徐”为姓。
三、自读诗文
1、教师范读诗文。
2、学生自读诗文,读通、读准。
四、图诗结合,理解诗意。
1、指导学生将看图说话的板书“怎么样的什么”与诗句一一对应连线。
如:画上的篱笆应与哪句诗相连?小路呢?为什么?
……
2、结合画面、诗句,重点理解“一径深”,“未成阴”,“急走”,“追黄蝶,无处寻”。体会农村的宁静、柔美,捕蝶的喜悦,“无处寻”的失望。
五、拓展想像,步入诗境。
1、随机指导诵读,感受诗文韵律美和节奏美,体验诗的意境。
2、步入诗境,体会情感。
师配乐朗诵诗文,学生闭目想像画面。说说你想像到的画面。
3、拓展想像,升华情感。
展开想像,将诗文改编成一则小故事。
六、指导写字
七、作业
诵读杨万里的《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
附板书:
稀稀疏疏的篱笆 宿新市徐公店
弯弯曲曲,通向远方的小路 篱落疏疏一径深,
金灿灿的油菜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小朋友捉黄蝴蝶 儿童急走追黄蝶,
翩翩起舞的黄蝴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树长出了绿叶,但并不茂盛。
《宿新市徐公店》课后反思
画是一首无言的诗,诗是一幅精彩的画。画是打开诗境的钥匙,诗是赏画的点睛之笔。
本节课的设计采用的就是诗画结合,走进诗情画意的世界。
看图说话,训练语言,积累体验,产生矛盾。这首诗的配图是非常具体形象,与诗作融为一体,值得充分利用。画面的展示首先带给学生的是美丽的视觉冲击,激起了学生看和说的欲望,使语言训练目标完成得不落痕迹,水到渠成。在看与说的过程中学生也美美地游览了一番春天乡村的美景,在原本有限的生活体验和知识体验中加入浓重的一笔,为更好地学习,品读诗作奠定了基础。同时,教师的一句:“景美,我们小朋友说得也美。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看到这一美景,更是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诗,他是怎样写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成功地在学生的心田一大石激起千层浪。
图文对照,形象理解,思维闪亮,情感激荡。图文对照,给相关内容连线,降低了理解的难度,提升了学习的乐趣。老师对学生连线佯装的蹙眉思考状和一句句“为什么”,无不燃烧起思维的火花,此时已是群情激荡,把对诗文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推向了高潮!
看图诵读,听读生景,深化认识,提升情感。学生边看图边诵读诗文,又一次将图和诗,人和景融为一体。听着教师的配乐诵读,在脑海中创造性地再现,诗中描绘的画面,更是使认识进一步深化,使情感进一步提升,不知不觉中已步入了诗情画意的世界。
学生将《宿新市徐公店》改编成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验证。
附故事:
讲《宿新市徐公店》的故事:
在一个丽日当空的上午,太阳那耀眼的光芒洒向大地,金灿灿的、暖洋洋的。
地上是竹篱茅舍。杨万里就住在这个美不胜收的客栈里。推开客栈的窗户,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金灿灿的油菜花和稀稀疏疏的篱笆,还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远方的树林。咦?什么时候这里多了个小男孩,看他这土头土脑的可爱样,不用说,一定是个淘气包。奇怪,他跑得这么急是想去哪儿呢?看,汗都出来了!啊!原来它想去捉那只美丽的黄蝴蝶啊。咦?黄蝴蝶呢?哦,原来它飞到了菜花中,看来这回男孩可捉不到它喽!(戴雨林)
有一天,杨万里出差来到了一个叫新市的地方,住进了一家叫徐公店的客栈。他打开窗户一看,外面篱笆高高低低、稀稀疏疏;一条小路弯弯曲曲一直延伸到森林深处;金黄的油菜花连成一片,就像一张金黄色的大床;旁边有两棵高大的树木刚吐出嫩芽。忽然,有个小孩从远处飞快地跑过来,杨万里仔细一看,小孩子追着一群翩翩起舞的黄色蝴蝶,蝴蝶飞进金黄的油菜花上,小孩子怎么也找不着,那是因为黄蝴蝶飞到黄色的油菜花上像朵花,飞到叶子上还是像朵花。小孩子嘀咕着:“如果是白蝴蝶飞进黄菜花地那多好啊。”杨万里见了,忙摊开白纸,拿起毛笔,蘸点墨汁,就写下了《宿新市徐公店》。(徐隆湛)
春天的早上,小明在离家不远的油菜地里玩,油菜花开了,金灿灿的一片。四周还有稀稀疏疏的篱笆墙。这时,树上的花早已落了,但树叶长得并不怎么茂盛。突然,小明看见一只美丽的黄蝴蝶飞过,就猛地扑了过去,黄蝴蝶一下子就飞走了。蝴蝶飞呀飞,小明追呀追,黄蝴蝶飞入了黄黄的油菜地里,小明怎么找也找不到了。(周逸远)
在田边住着很多人家。家家户户门外都围着稀稀疏疏的篱笆墙。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田野里到处一片金灿灿的油菜花。在一条伸向远方的小路边,有几株高高的树,树上的花已掉落,嫩绿的叶子刚刚钻出枝头。
有一个叫小木吒的孩子,放学归来,在家门口玩耍。他看见了一只漂亮的黄蝴蝶在空中飞舞,赶紧去追,那只黄蝴蝶飞进了金黄的油菜花丛中。小木吒怎么也找不到这只漂亮的黄蝴蝶,只好站着叹息。(牟希晗)
一天,大诗人杨万里来到一个叫新市的地方,发现了一家叫徐公店的客栈。这里环境好,又有清新的空气,于是,他就住在了这里。
杨万里闲来无事,就走出门来,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散散步,呼吸新鲜的空气。小路边,有几棵高高低低的树,树上的花早已谢了,不过树叶长得并不茂密。菜地里的油菜花开了,一眼望去,满目金灿灿。远处围着稀稀疏疏的篱笆墙。
忽然,只听“别跑”一声叫,从杨万里身后冲出一个孩子。噢,原来是他正在高兴地追着一只黄蝴蝶。黄蝴蝶飞到黄菜花地里,那孩子以为前面有一大片不飞的黄蝴蝶,就伸出手来,一扑,扑了个空。他又伸出手来,一抓,抓了一朵黄菜花,高兴地喊着:“啊,我抓到一只黄蝴蝶了!”杨万里见了,笑着说:“这哪是黄蝴蝶呀,这明明是一朵油菜花嘛!”那孩子高兴的心情一下子就没了。(倪佳)
美丽的的春天到了,稀稀疏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远方。
路边有几棵大树都长出了嫩绿的新叶。树下有一片金灿灿的油菜花地。有一个淘气的小孩看见了一只黄蝴蝶在风中飞舞,小孩赶快跑去抓她。这只黄蝴蝶可机灵了,它一下就飞到油菜花丛中和小孩捉迷藏。小孩东寻西找,怎么也捉不到这只黄蝴蝶,小孩只好失望地走了。(阮卓凡)
春天来了,山野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你看,油菜地里金黄的油菜花开了,一道稀稀疏疏的竹篱笆怎么也围不住这满园的春色。一条幽深的小路弯弯曲曲,不知通向何方。几棵高大的树木长出了新的叶子。
有一天,一个牧童在树阴下玩耍。忽然,有一只黄蝴蝶飞了过来,他就开始抓蝴蝶了。抓着抓着,黄蝴蝶飞到了黄菜花里面去了。牧童找啊找,找不到,心里想:“这里要是白菜花,那该多好啊!”(应李彦冰)
《宿新市徐公店》 篇九
【设计理念】
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
【设计特色】
重在学生参与,激发主体情趣。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通过游戏设计,多种多样的铺垫、延伸的作业设计,变传统古诗教学的单向灌输为学生的自读、自练、自悟,既激发了主体的学习情趣,帮助学生“走近古诗”,又调动了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体现了语文教学重在实践运用的教学思想。
以游戏法为主学习《宿新市徐公店》。
一、简介作者,请学生根据已知进行介绍
反复读题,理解题意。
二、出示游戏题,自学理解诗的内容
1、围绕“诗人杨万里在新市徐公店看到了什么”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2、宣布游戏规则:讨论分两组进行,自愿组合。
一组经过讨论后使诗的内容“胖”(扩句)起来;
一组讨论后使诗的内容“瘦”(缩句)下去。
3、开始计时,10分钟后,小组分别汇报讨论结果,同组成员可以补充:
“瘦”的结果:篱疏径深,花落未阴。儿童追蝶,入花无寻。
“胖”的结果:农家菜园边有一道稀稀疏疏的竹篱笆,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很远的地方。路边树上的花朵已经凋谢,但是树叶长得还不茂密。只见小路上奔跑着一个小男孩,咦!他在干什么呢?原来他在追逐黄色的蝴蝶。呀!蝴蝶不见了,原来它飞入了黄色的菜花丛中。
4、交换各自的学习体会,并将不同的理解摘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三、有感情地朗读《宿新市徐公店》
四、拓展性练习,运用上述的方法学习新诗
出示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评点】
古诗教学的难度无疑会比教学用现代汉语写成的诗文要大得多。然而,这则设计由于教师的慧心独运,不仅使古诗易于理解,而且使课堂充满了参与的乐趣。如以多种多样的趣味练习教学《绝句》,让学生找到了一条进入诗情的通道。用游戏法将诗句变“胖”(扩句)变“瘦”(缩句)。用对抗赛学《宿新市徐公店》,更使古诗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接受教学模式,而成为愉悦的自学自悟活动。“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卢梭),在这里得多了印证。
(周一贯 评点)
《宿新市徐公店》 篇十
杨万里(宋)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作者简介:
杨万里 (1127-1206年),汉族,字廷秀,号诚斋。写的诗被称为“诚斋体”,诗集为“诚斋集”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宋朝杰出的诗人。他一生写诗两万多首,其中有大量的写景诗。他的诗清新风趣,构思巧妙,语言通俗,自成一家,在当时与陆游等人齐名。
古诗注释:
1、新市徐公店:新市:地名。今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新市又为宋代酿酒中心,政府在新市设酒税官,由朱熹之子朱塾担任。杨万里迷恋新市西河口林立的酒。痛饮大醉。留住新市徐公店。徐公店,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名。(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2、篱落:篱笆。 3、疏疏:稀疏。
4、径:小路。 5、深:深远。
6、树头:树枝头上。 7、未:没有。
8、阴:树阴。 9、急走:快速奔跑。
10、黄蝶:黄银色的美丽的蝴蝶。
古诗今译:
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小路旁边的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儿童们奔跑着,追扑那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后,孩子们就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
名篇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和可爱的儿童,头两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点出儿童捕蝶快乐,天真的背景。这儿有一道稀疏的篱笆和一条幽深的小路。篱笆旁还有几棵树,花瓣从枝头纷纷飘落,嫩叶还未扑蝶图。“花落未成阴”和结句中的“菜花”都说明这是暮春季节。
后两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将彩笔转入画面的中心,描绘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而“飞入菜花无处寻”则将活动的镜头突然转为静止。“无处寻”三字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仿佛面前又浮现出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
这首诗运用白描手法,平易自然,形象鲜明。杨万里为官清廉,曾遭奸相嫉恨,被罢官后长期村居,对农村生活十分熟悉,描写自然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以上内容就是众鼎号为您提供的10篇《《宿新市徐公店》》,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