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教案(优秀3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3篇《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教案》,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三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评课稿 篇一
本节课《数学广角》重点是让二年级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排列与组合问题,是让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的排列组合,是一节操作性很强的活动课。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排列、组合问题是比较陌生有趣的,也是比较难的。如何有顺序、全面地进行排列和组合是本节课的主要任务。
排列、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
纵观整节课我有以下看法:
优点:
1、教材的例1通过2个卡片的排列顺序不同,表示不同的两位数,属于排列知识,例1给出了一幅学生用数字卡片摆两位数的情境图,冯老师在设计本课时,把排列1、2两个数组成不同的两位数,改成了学生喜欢的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破译密码。并由打开密码锁进入数学王国解决一个个数学问题。
2、课始的情境创设与课后的练习拓展情境呼应,设计精心巧妙。
3、板书设计鲜明直观、重点突出。
建议:
结合此次教研活动的主题:训练学生准确表达数学语言的能力,我认为冯老师在让学生读题说题意的训练上做得很好。培养了学生的读题意识和语言表达力。训练学生准确表达数学语言的能力应该引导学生在倾听中模仿、在互说中发展(让学生说完整的话、讨论交流、看图说话、操作过程中说、让学生小结)此外我们教师应该努力做到激发兴趣,引导学生“愿说”; 循循善诱,鼓励学生“敢说”; 导之以法,培养学生“会说”; 不拘一格,激发学生“善说”。 培养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数学能力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我们数学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把“说的训练” 看成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认真地完成。数学教师要鼓励、指导学生发表见解,并有顺序地讲述自己的思维过程,并尽量多地重视学生说的质量,使之与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提高数学能力相辅相成。
三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评课稿 篇二
《集合问题》是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第一课时的内容,这个内容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本节课涉及到一种最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集合思想。集合问题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在这里由于学生初次接触,对他们来说既是一个认知的跨越,也是一个思维的跨越。因此从教学内容到课型的特点,都是对教师的挑战。下面我从教学效果这一角度谈一谈我对这节课的看法:
一节课,教学效果的优劣最终落脚点都要落到学生身上。从本节课的整个课堂教学来看, 老师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对教材的处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落实新课标理念等方面都有成功之处。在教学中,林老师为学生创设了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大胆放手,使学生在实践、探索与交流的数学活动过程中,经历集合图产生的过程,让学生在体验和建构中理解集合图的本质,突破教学的难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根据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只要让学生初步体会集合思想,能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进一步体会集合思想即可。要想真正理解集合图的意义,必须经历集合图的建构过程,即集合图是怎样产生的,这是本节课的关键点也是重难点。老师整堂课也就是定位在让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韦恩图,通过现场交流、师生辩论、事实确认来引发认知冲突,进而让学生经历探究并获得体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水平,整堂课学生学得都比较自然和轻松,教学目标达成度较理想。
集合思想的重要表现形式是韦恩图。教师在教学中并未直接教学,而是采用主动探究的形式,在学生一次一次排列调整的活动过程中,韦恩图的模型渐渐浮现。林老师在此过程中起了适当的点拔作用。学生经历了韦恩图产生的过程中初步理解了对韦恩图的认识过程,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计算总人数。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学生经历韦恩图的产生过程,并充分感知和体验韦恩图的作用,把具体问题上升到抽象,找到解决问题的捷径,而且整个过程不断有思维的碰撞,环环相扣,扎实有效,使教学目标真正落到了实处。探讨之处:在设计一个活动时,没有想到:体现了什么数学思想,怎样才能把数学思想活动起来,而不是停留在形式上、表面上。
总之,数学课不仅是让学生学数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欣赏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从欣赏和体验中去感悟数学道理、培养数学素养。本节课学生在学习活动的参与中,真正的做到了自主探索、不断创新,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快乐与成功。
三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评课稿 篇三
观课主题
小组合作的组织与实施
主要亮点
课堂先后看到了3次小组合作,其中2次同桌互相说一说,1次4人小组讨论。同桌互相说一说分别安排的“用不是()是()说话”和“根据提示推理后给几个羊羊排队”。这两次互相说一说效果较好。出示例题和合作要求后,安排了4人小组讨论“确定他们3人各拿的什么书”。这一次4人小组合作学生讨论的很热闹,气氛较热烈。总得来看,小组合作的时机和形式安排得比较恰当,实施的也比较顺畅。
另外:开课时安排的“猜一猜”游戏活动比较巧妙,对引入新课,激发兴趣起到较好的作用;巩固练习的“闯关”游戏层层递进,形式和题目设计也有新意,且第三关的变式拓展设计较好。
存在的不足
1、4人小组合作学习比较程式化。体现在:“学习要求”程式化,与具体教学内容和具体目标达成契合度不够;学生独立思考没有,一出示提示就开始“热闹”的说;全班交流不够,对于综合排除法、列表法、连线法推理过程交流不够,有条理的阐述推理过程不够,基本是老师问学生答很简单的说了一下推理过程,但花了比较多的时间在进行“两种情况、三种情况”如何推理的理论总结并读记。
2、推理过程关注不够。在例题教学时,推理过程的体验和交流显得不够,思考过程清晰而有条理显得欠缺。
3、在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后出示了一组“生活中的推理”,显得不是很顺畅。
策略建议
例1出示后让学生读题后梳理信息并提炼关键信息,摘录关键信息,然后分组想、猜、说甚至3人分角色演一演去解决问题,之后给足时间学生交流。在交流时适时引导学生有条理的表述自己的推理过程及推理的方式(连线、列表、综合排除法),以让学生充分体验、经历推理的过程。
“生活中的推理”放在开课前进行,然后进行“猜一猜”的游戏,接着揭示学习内容、引出例题,可能会顺应学生的思维。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带来的3篇《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教案》,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