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学设计 >

动手做做看 教学设计(优秀9篇)

众鼎号分享 165291

众鼎号 分享

动手做做看 教学设计 篇一

【教材简析】   法国科学家朗志万向小朋友提了一个奇怪的问题:“一个杯子里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小朋友伊琳娜通过实验,证明事实并非如此──把一条金鱼放进一个装满水的杯子里,水漫出来了。科学家朗志万设法通过此例让小朋友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怪题激趣,引入新课

1、做数学题:船上有9只羊,34头牛,问:船长的年龄多大?

2、组内交流自己的做法。

3、组内反思:此题为错题,可有的小朋友却用加、减法做出来了。为什么会这样?(没动脑筋)

4、师: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动脑对我们很重要,但动手也同样重要。不信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课文《动手做做看》。

5、听老师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二、读通课文,读中认字

1、自学: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的过程中,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自己认认。

2、组内交流:有认不下的字吗?提出来问问组内的小朋友。

3、汇报认字情况:读卡片上的字,并组词。

4、汇报读课文情况:指名读带有生字的句子。

三、读懂课文,读中感悟

1、小组本着互教互学的宗旨,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请善于表演的同学表演课文内容,全班评议。

3、伊琳娜小朋友听懂了科学家朗志万的话,你们听懂了吗?听懂了什么?

四、说说写写,拓展延伸

1、说说:伊琳娜听了朗志万的话,可能会说……

2、写写:把可能说的话写下来。

五、写字

先自己写,哪儿写不好,提出来,让老师或同学帮帮你。

动手做做看 教学设计 篇二

一、导入

1、你们平常在家都自己动手做过什么吗?

2、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动手的课文。板书课题:动手做做看。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师范读课文。生给课文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2、法国科学家朗志万喜欢给小朋友提一些有趣的问题,今天他的问题又会是什么呢?请七个小朋友分别把这篇课文读一遍,其他同学思考:朗志万提的什么问题?

3、这些同学读得真不错,让我们向他们学习,请全班同学把这篇课文一起读一遍,好不好?(全班齐读课文。)

4、谁来读朗志万提出的问题?

5、小朋友听后是怎么回答的呢?请你找到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6、其中有一个小朋友不相信他的话,可又不知道该怎么办?她是谁呢?(伊琳娜)

请女同学把第四自然段读一读。

并请一生读妈妈的话。板书“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那伊琳娜是怎么做的呢?用线画出来。

三、动手实验,解决疑问

1、那结果到底是怎么样的呢?百说不如一做,让我们做做实验来看看结果,怎么样?

2、(师把一玻璃杯放在高凳上,再当场装满水)让一名学生把鱼缸里的金鱼轻轻放入杯中,其他同学观察实验结果。

3、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结果是——水溢出来了!

4、做了这个实验,你有什么感受?

5、请同学们再读第五段。体会惊讶的语气。

四、回归课文,感情朗读。

1、伊琳娜和我们做了同样的实验,请同学们找到她做完实验后对朗志万说的话,想想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呢?(生气,觉得自己受了骗)

2、让我们像他们一样,读读这句话,读出自己的体会。

3、同桌互相交流,怎么样理解这句话的。

4、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也想加入你们的行列,和你们合作读好这篇课文,你们愿意吗?(分角色朗读。)

5、说说写写:伊琳娜听了朗志万的话,可能会说些什么呢?

五、拓展实践,深入探究

1、科学家的话不一定都是对的,那其他人说的话是否都是对的呢?

生自由发表对论断的看法。

2、伊琳娜长大后会是个怎样的人呢?回家查找资料。

动手做做看 教学设计 篇三

设计理念:

阅读的过程是学生置身课文情境的体验过程,语文教学理应创设适合学生想象、体验的学习情境,以促进学生对文中事件的感觉,并催生出学生自己的独特感悟。在阅读对话活动中,提供必要的语言依托和补充材料,给学生搭建起自主阅读的脚手架,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多层解读文本,完成对学习内容的意义建构,获得语言的发展和精神成长的营养。

设计特色与价值:

1、自主、开放、有情趣地解读课文。

2、在体验与理解这个故事的过程中获得精神与语言的共同发展。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的含义。

3、能动手实践,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疑问,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乐于实践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敢于大胆质疑,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杯子  金鱼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1、师:孩子们,你们相信老师的话吗?(相信),谢谢你们对老师的信任,为了感谢你们的信任,我带来了一个神奇的杯子,给你们看一看。(出示装满水的杯子)瞧,你们一定会说它很普通,没什么特别的,那可就错了,它可神奇了。在杯子里放东西,水会流出来。可是放进一条金鱼,水却不会流出来。这是为什么呢?

生1:金鱼身上有鳞。

生2:金鱼把水喝下去了。

师:谁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自己说对了呢?

2、师:对,我们应该动手做做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后质疑:看到这个课题后你有什么疑问呢?

生1:谁动手做做看?

生2:为什么动手做做看?

生3:动手做什么?

生4:这是谁说的呢?

二 理顺思路,实验释疑

1、师:孩子们提出许多有价值的问题,下面就请你们带着自己的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想,并在旁边作好记号。

2、师:哪个小朋友愿意把你的读书所得与大家分享交流一下?

生1:我知道朗志万提了一个怎样的问题。(指生朗读这一句话)

师:不仅找得正确,而且读得流利,声音也响亮,真不错!这是一个怎样的问题?(奇怪)为什么说它奇怪呢?

生1:装满水的杯子放进东西水会漫出来,放金鱼却不是这样。

师:你真了不起,这么难的问题能回答出来!“漫出来”是什么意思?

生2:我知道,“漫出来”就是说水装得很满,流出来了。

师:还可以说什么漫出来?

生3:牛奶漫出来。

生4:妈妈烧的汤从锅里漫出来了。

师:孩子们真会联想,你们能说说“这样”指的是怎样?(大屏幕出示句子:如果放进一条金鱼,                   。)

师:课文中有两个小朋友是怎样回答的呢?(同桌互读)

师:一个小朋友毫不犹豫地说──

女生:“一定是金鱼身上有鳞。”

师:另一个小朋友肯定地说──

男生:“一定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

师:伊琳娜觉得他们说得都不对,于是回去问妈妈,妈妈鼓励她说──

生:“你不能光想,要动手做做看”(在课题后面加一个感叹号)

师:你也能说一个这样的句子吗?[大屏幕出示句子:(            )光(         ),要(         )。]

师:孩子们真会说,那我们做做实验来看看结果,怎么样?

生:(齐答)好!

师:(把一玻璃杯放在高凳上,再当场装满水)让一名学生把…众鼎号 1126888.com…鱼缸里的金鱼轻轻放入杯中,其他同学观察实验结果。

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结果是——

生:(兴奋地齐答)水溢出来了!

师:做了这个实验,你有什么感受?

生1:我很高兴,因为通过实验我知道了科学家朗志万说的话是不对的。

生2:我知道了当一个问题不能确定结果的时候,就要做实验。

三、回归课文,感情朗读

1、师:伊琳娜和我们做了同样的实验,请同学们找到她做完实验后对朗志万说的话,想想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呢?

生:(找到伊琳娜对朗志万说的话)小声自读,并陆续举手。

2、师:谁来说说自己的体会,并读给大家听?

生1:我觉得应该用生气的语气来读这句话,因为大科学家肯定知道水会漫出来,用错误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伊琳娜觉得自己受了骗。

师:你说的真好!用上书上的一个词就是(哄骗)。

生2:我觉得应该用质问的语气来读。

生3:我觉得应该读出急匆匆的感觉,因为伊琳娜一定是跑着去找朗志万的,她想知道朗志万为什么骗他们。

……(师表扬他们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3、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对郎志万说呢?

生:您不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顺利过渡反问句与陈述句的转变。生对比读后,知道反问句语气更强烈,陈述句语气更平淡,文中应该用反问句更适合表达伊琳娜的心情。)

4、师引读:一个大科学家竟然用错误的问题来考我们小朋友,伊琳娜生气地问:(生用生气的语气并配上动作读伊琳娜说的话)

师引读:难道因为我们小就可以哄骗我们了吗?伊琳娜大声地问:(生的声音又更愤怒)

师引读:伊琳娜越想越生气,气冲冲地问:(生已感同身受)

5、师: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说——

生:“我不是……科学家说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四、质疑过渡,深化认识

1、师:现在,你们赞同“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吗?(师板书)

生1:我同意这句话的说法,因为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

生2:我也同意这句话,科学家也不是万能的,也有可能出错!

……

五、拓展实践,深入探究

1、师:科学家的话不一定都是对的,那其他名人说的话是否都是对的呢?

(向生出示亚里士多德的论断:“两个铁球,一个十磅重,一个一磅重,两个铁球同时从空中落下,十磅重的一定先着地。”)

生自由发表对论断的看法(气氛十分热烈)

师:看来,对这个论断,大家都有疑问,用什么方法解决现在的疑问呢?

生:做实验!

师:意大利的数学家伽俐略曾在比萨斜塔上做过这个实验,你们想知道实验结果吗?

生:(迫不及待地)想!(师出示题目为《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短文,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读)

2、师:用波浪线勾出实验结果,横线勾出人们从伽俐略做实验这件事中明白的道理。

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短文,并勾画答案。

(生完成后,师让生汇报)

六、联系生活,以知导行

1、师:在生活中,有许多人都会对我们表达自己的观点或看法,这时候,你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呢?

生组内交流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事

2、师: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谈自己的收获……

3、师:(总结)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听到别人表达自己意见时,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判断,敢于大胆质疑,遇到有疑问的地方,要动手做做看。把心中的问号变成经过实践解决后的大大的感叹号!(完成板书)

师:让我们一起再读读课文中朗志万对伊琳娜说的话,相信你一定有了新的感受!

生:齐读

作业布置

1、你能发现爸爸、妈妈或老师说的、做的有不对的地方吗?留心观察,有礼貌地指出来。

2、请你动手做一做:

准备一个小瓶子,里面装满水,用一张扎了许多小孔的薄薄的纸片将瓶口盖住,再倒过来,放开手,小纸片会掉下来吗?瓶子里的水会倒出来吗?

板书设计:

朗志万                    伊琳娜

提问                             ? ? ?

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        动手做做看! ! !

动手做做看 教学设计 篇四

教材分析: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科学家朗志万在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上,可谓煞费苦心。他把一个错误的结论告诉孩子们,再问孩子们的为什么,目的是让孩子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在这些孩子当中,伊林娜是个肯动脑筋的孩子,他不盲从,不懂就问。伊林娜的妈妈也很会教育孩子,他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而是让孩子亲自实践,从实践中获得正确的答案,朗志万和伊林娜的妈妈都非常重视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科学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这样的教育环境,是非常有利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的。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能写好本课的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16个生字,能写好本课的12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目的是让孩子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教具设计: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法设计:合作探究学习法、自主探索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出示课件,小朋友猜一猜:我们身上有两件宝物,分别是什么呢?(学生交流)老师小结:其实这两件宝物是双手和大脑。那你知道这两件宝物都有什么作用吗?

2、学生交流

3、老师小结:看来这两件宝物的作用可确实不小。那在平日里,我们都应该怎样来很好的使用它们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双手和大脑的文章,相信学了课文之后,你一定会更加喜欢我们的这两个朋友。

4、板书课题,集体朗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提出读书要求:在读书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难认的字,你有办法认识它吗?如果还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愿意成为你的学习伙伴,在你的身边随时为你提供帮助。

2、学生放声、大胆的自主朗读课文。

3、老师随时指导学生,尤其重视学生的识字方法的运用。

4、教师小结,并激励学生进行朗读课文:老师刚才看到小朋友们都是能干的孩子,都能够把课文放声的朗读下来,是有自信的孩子。老师也相信你一定也非常有自信的在大家的面前展示自己的朗读,看看勇敢的孩子在哪呢?

5、抽学生起来读课文,师纠正生字的读音。

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刚才从大家的朗读中我听出这些字大家还比较生。

6、来我们大家一起认识这些生字宝宝。(出示小黑板的生字)

7、这些生字戴上一顶帽子。(给生字加上拼音)

(1)师领读生字。

(2)找小老师领读。

(3)男、女生比赛的形式来记住生字。

(4)全班齐读生字。

8、黑板上的这些生字我们大家认识了,那么课文中还有哪些生字你没有掌握,说出来我们大家一起帮帮你。(c组学生)

9、生字我们大家已经掌握了,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标出课文中的自然段。

三、感悟课文,提升自身的素养

1、谈收获。我相信大家一定从文中有太多的发现,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说了,谁来交流交流自己的收获?

⑴通过课文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谁?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朗志万:科学家、伊琳娜:小朋友)

指导学生书写:朗字,不要把左边写成“良”。志字的书写:士兵的心

(2)朗志万向小朋友提出怎样的问题?(找生说)

2、这些小朋友是否同意了朗志万说的话?你从什么地方知道?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用直线划出。(找学生交流)

3、从小朋友的话语中我们知道他们都同意了朗志万说的话。

4、伊琳娜同意他们的观点了吗?伊琳娜又是怎么做的呢?妈妈是怎么说的?请你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5、听了妈妈的话,伊琳娜在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得到了什么样的结果?我们看课文54页的图片,从这幅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1、水漫出来了2伊琳娜的表情(吃惊、惊讶))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伊琳娜是怎样的一个孩子?(肯动脑筋,不懂就问,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

6、小结:实验证明在盛满水的杯子里放进一条金鱼水同样会漫出来。

想象:此时此刻的伊琳娜会怎么想?又是怎么说的?指导学生朗读伊琳娜说的话。指导学生书写“哄骗”一词。

7、这么说科学家朗志万是在哄骗这些小朋友的,你怎么知道的?(学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找出答案)指名读。

四、小结:通过这件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是啊,“实践出真理”。)

五、巩固练习:1、伊琳娜听了朗志万的话,可能会说……(小组讨论)

2、你怎样评价伊琳娜?

六、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有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光轻信权威、要勇于实践,亲手验证一下,我们才有可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动手做做看 教学设计 篇五

教材分析:

课文讲述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科学家朗志万以特殊的方式启发伊琳娜动手实践找寻答案,并让所有的孩子明白了一个深刻道理——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我们要敢于向权威挑战,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文章情节简单,却富于情趣;语言平时,却发人深省。教师应引领学生围绕朗志万的话和伊琳娜的做法进行深入探究,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反思,唤起学生的科学意识。

学情分析:

低年级孩子的思维最容易被牵引,人云亦云。这篇课文对于他们来讲,语言浅显易懂,在教师引导下从字面上理解并不困难,但是要让他们真正懂得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却并不容易。根据他们身心发展特点,宜于采用创设情境、直观演示、合作探究等方法,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感染。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抓住伊林娜的情绪变化的语句,感受故事的趣味性,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2、让学生有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水杯、金鱼、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入:

1. 教读“单元导语”。

教师教读单元导语:“无论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动手和动脑。用斧头砍东西又慢又不整齐,于是人们发明了锯;用扇子扇风很费力气,于是人们发明了电风扇;每一种发现和发明,都是人们用心思考、不断实践获得的。让我们都来做个有心人,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去发现,去创造吧!”

2、谈话。

师:同学们,要想将来有所发现和创造,就要学着做个有心人,就要学着遇事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去判断。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课题是《动手做做看》,看看你能从中领悟到什么。  (板书课题:动手做做看     齐读)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轻声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 组内交流识字收获:在小组内讲一讲自己会认的字,读字音,组词,并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3. 全班交流汇报:你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

4. 将生字去掉拼音,开火车组词读,再以小老师组词带读全班。

5. 指名检查课文朗读,师生共同评议。

6.齐读课文。 提问:

a、通过朗读你们知道课文有哪些人物?主要写了谁吗?板书:朗志万和伊琳娜

b、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引导学生体会他们身份的不同)

c、什么样的人才能叫科学家?

d、科学家朗志万跟小姑娘伊琳娜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内容)

三。 指导书写。

1. 出示生字,学生仔细观察字型。

2. 学生当小老师:你觉得应该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 重点指导:“朗”字,注意左边不要写成“良”,下面是一点。

比较形近字:“提”和“题”;“漫”和“慢”;“喝”和“渴”;“骗”和“遍”、“篇”;“哄”和“洪”、“拱”等。

4.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巩固。

1.开火车抽读生字卡组词语。

2、(课件)齐读词语

3.回顾课文:经过初读,大家知道课文主要讲了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二。 深入朗读,细致体会。

1. 出示伊琳娜的表情图:伊琳娜开始为什么生气了?后来为什么又高兴了?

2. 学生自由读文,想想伊琳娜为什么生气了。

学生汇报,板书:表情图1     哄骗

3、朗志万向小朋友提了怎样的问题:

出示:“一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

(引导提问:别的东西指除了什么之外的东西?放进金鱼,水会怎么样? 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怎么样?你们觉得奇怪吗?)   指导读句子

4、几个小朋友同意朗志万的观点吗?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5. 伊琳娜同意他们的观点吗?从哪看出不同意?

(1)生读句子: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说对,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来。

(2)“他们”指的是谁?

(3)交流:假如你就是伊琳娜你会有什么想法?

(4)探讨:从中你觉得伊琳娜是个怎样的孩子?

5.遇到问题,伊琳娜是怎么做的?(问妈妈)

(1)出示句子:妈妈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a、读句子,体会“光”在句子中的意思。(可用换词替代法,如“只”、“仅”等)

b、反复朗读该句子,用它随时提醒自己。

(2)伊琳娜在动手做实验中发现了什么?

a、出示杯子和金鱼,让学生上台做实验。

学生交流看到的景象,读句子:哎呀,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水漫出来了。

b、想象:此时此刻的伊琳娜会怎么想?

(3)朗读伊琳娜说的话:“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

a、指导读出“生气”,并体会“哄骗”的意思。(可通过换词感悟)

b、你还能换种语气说这句话,使它意思不变吗?(练习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c、朗志万真的哄骗了小朋友吗?结合课文说说理由。

(4)出示句子: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他说:“我不是哄骗你们。我是想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问:为什么他会笑?你从他的话里明白了什么?

5. 伊琳娜为什么听了他的话高兴地笑了?(板:图2  动手做做看)

她会对朗志万说些什么?(指名说)

6、小练笔:把伊琳娜说的话写一写。

三。 总结课文,发散性练习。

1. 分角色朗读课文。

2. 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学习课文后的收获。(板书: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

四、推荐阅读:《小马过河》

板书设计:                13 动手做做看

表情图1                                 哄骗

表情图2                            动手做做看

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

动手做做看 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1.会认16个字,会写12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重点难点:

1、 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 难点:课文的感情朗读、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朗读、体会、感悟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一)检查字词

1.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自由试读。

2.学习小组组长检查成员认字情况,并交流识字方法。

3.全班汇报交流识字情况和识字方法

小组汇报为主,全班补充评价

4. 开火车读生字。

5.课件出示词语,多种形式读词语(齐读、小老师领读、指名读等)

(二)检查课文

1.课件或录音机范读。。

2.自由模仿读课文

3.组内读,互相帮助,力求读正确

4.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5.男女生赛读。

(三)游戏,巩固字形

出示课件:一棵高大的苹果树上挂满了红彤的苹果,点击他们会出示自己的生字。

师:你们想和苹果交朋友吗?想和苹果交朋友有个条件,就要得读有关苹果身上的生字,并给生字组个词语

三、教学写字。(课件出示生字)

1.我会读,读出生字。

2.我会记,记住自己用什么办法记住了。

3.我会写,指导书写。

四、指导自学

1、学生自学课文,围绕“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这一问题进行标、画、记

2、小组内交流自学收获,教师随机点拨指导。

第二课时

一、检查字词,课文朗读

二、教师适时点拨提升

1.快速读文,思考: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重点抓住“哄骗”等引发争辩)

2.读课文结尾郎志万的话,说说应该怎样理解?

教师相机出示:哄骗       要动手做做

3.出示生气和微笑两张头像,带着“伊琳娜为什么生气”和“为什么又笑了”两个问题展开讨论。

三、补充拓展训练

1、科学家的话,我们尽量去试一试。

2、我们不能完全相信科学家的话。

3、当自己怀疑时,一定动手试一试。

4、我们要学习科学家的态度和思维

四、推荐阅读

读《小马过河》,说说自己的感受

动手做做看 教学设计 篇七

一、教材简说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科学家朗志万在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上,可谓煞费苦心。他把一个错误的结论告诉孩子们,再问孩子们为什么,目的是让孩子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在这些孩子中,伊琳娜是个肯动脑筋的孩子,她不盲从,不懂就问。伊琳娜的妈妈也很会教育孩子,她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而是让孩子亲自实践,从实践中获得正确答案。朗志万和伊琳娜的妈妈都非常重视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科学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这样的教育环境,是非常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的。

妈妈对伊琳娜说,“你动手做做看!”朗志万告诫孩子们,“要动手做做看。”几个小朋友在听了朗志万提的“奇怪”的问题后,是不是动手做做以后再回答的呢?朗志万到底“哄骗”小朋友没有呢?伊琳娜为什么听懂了朗志万的话后高兴地笑了?听懂了朗志万的话后伊琳娜会说什么呢?这一课会带给孩子们很多启迪,在学习时,要注意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伊琳娜想到的,我们的学生想到了吗?

课后“说说写写”中学习伙伴的话,是为了引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学会思考,把读、思、说、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时,可以在读中思考,想好再说,说后再写;也可以在读中思考,想好就写,写完再说。总之,我们可以利用多种方法教学。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课件、卡片、图片。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qing导趣。

1.小朋友们,老师的话你们相信吗?

2.好。那我说:天一冷,你们连自己的名字也写不出来了。小朋友,你们相信吗?

3.为什么你们不信老师的话了呢?

4.呵呵,你们都和伊琳娜一样,是了不起的孩子!(板书:“伊琳娜”并领读两遍)我想小朋友们一定都读过课文了,老师写出了伊琳娜,你们一定会告诉我另一个人的名字,他就是法国的大科学家——

(板书“朗志万”并领读两遍)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5.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下一些生字朋友们,再看“动手做做看”是怎么一回事!

二、学习生字。

(一)识字写字

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基础,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本课生字较少,要放手让学生自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生活实践,自主选择识字方法。在自主识字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相互启发,教师适当予以点拨。

1.自主识字。自主选择读书方式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合作识字。在小组内讲一讲自己会认的字,读字音,再组词,并告诉小朋友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全班交流汇报:说说你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

3.识字方法引导。

(1)换偏旁识字:慢—漫篇—骗

(2)偏旁归类识字:哎、哄

(3)利用形声字特点识字:琳、娜

(4)联系学生生活识字:朗读课文的“朗”

(5)编字谜识字:士兵的心(志)

4.写字指导。

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写字教学时,可以做一做“原来是这样”的发现问题的游戏。教师可以先做发现示范:示范书写“哄、喝”两个字,然后自言自语:“要想把口字旁的字写好看,口字旁得写得高一点,小一点。哦,原来是这样啊!”示范后,可以先让学生临写一遍,然后请学生同位或小组合作、探究,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在全班交流。如,“另”原来是“拐”的一半呀!“朗”字左边原来不是“良”!“提、题”二字中虽然都有个“是”字,但两个字的结构不一样,“提”是左右结构,“题”是半包围结构,“题”字中“是”的“小脚丫”伸得好长啊!在学生发现的基础上,教师给以鼓励、总结、概括,再引导学生书写。

三、作业设计:

巩固、理解、运用生字。

制作powerpoint(注意:全部用楷体字)

1、读一读,想一想,括号里该填哪个字?

慢 漫

(1)老爷爷(  )地走。

(2)水满了,从鱼缸里(  )出来。

(3)发大水了,河水(  )过了小桥。

提  题

(1)小明(  )着一桶水。

(2)小红在做数学(  )。

(3)小华回答老师(  )的问(  )。

拐   另

(1)他的腿受伤了,走路一(  )一(  )的。

(2)教室里有两个小朋友,一个在写字,(  )一个在看书。

哄   洪

(1)我们要做诚实的人,不要(  )骗别人。

(2)(  )水来了,把小桥给冲断了。

2、抄写生字,并预习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一些生字新朋友,你们跟他们都熟适了吗?谁愿意接受老师的考查?(显示课件中的生字)学生抢答,并开火车读。

二、学习课文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小朋友,读完课文后,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句呢?

学生回答后,(板书“动手做做看”)引导学生认同并理解动手做做看。

(二)精读课文读出感情

1.小朋友们真聪明,这么难的问题也这么快读懂了。如果老师不教你们,你们能把课文读好吗?

2.这样吧,请大家分成两个小组,互相帮助读,先把课文读正确,再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最后,你们就可以分角色朗读。现在开始吧。

3.大家学得非常认真,可以展示你们的学习成果了吗?

4.谁愿意当朗志万?谁愿意当伊琳娜?谁当“一个小朋友”和“另一个小朋友”?可不要小瞧这两个角色,过一会儿有很难的问题等着你回答!谁当妈妈?剩下的一个小朋友读叙述的部分。

5.(当读到“……把水喝下去了”时)请停一下。请问,你们这两个小朋友回答的对吗?为什么会说出两个错误的答案?

6.好的,请继续朗读。

7.(当读到“你动手做做看”时)对不起,请停一下。请问,您为什么要对女儿说这句话呢?

(三)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1、(全文读完后)

(1)“动手做做看”是谁给我们的建议?为什么要强调 动手做做看。

(2)结合交流以上问题,朗读课文有关段落。

妈妈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①读句子,体会“光”在句子中的意思。

②反复读句子,用它随时提醒自己。

2、①朗志万给小朋友们提出问题后又下了定论,而他的定论却不正确的,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

②书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学生读有关句子,从他们的话里你知道这几个小朋友同意朗志万的观点吗?

板书:同意

③你对他们的回答有什么看法?

小组讨论:在不知道结果的情况下就用一定,合不合适?如果不合适怎样修改?

④伊琳娜是怎样想的?

读句子: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说对,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来。

“他们”指的是谁?代进去读一读。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伊琳娜同意朗志万的观点吗?板书:不同意

假如你就是伊琳娜你会有什么想法?

从伊琳娜不像其他小朋友人云亦云,可以看出她有什么样的品质?

(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轻信盲从)

3、围绕“哄骗”引发争辩

①伊琳娜生气地责怪朗志万“哄骗”了我们,真的是“哄骗”吗?

结合课文说说理由。

“你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的小朋友呢?”

a、用恰当的语气读这句话。

b、结合上下文理解“哄骗”。

c、你能否换一种语气说这句话?

②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善意的哄骗能激发孩子动手操作的欲望;不过也要谨防生活中恶意的哄骗,提醒学生正确区别对待。

4、围绕“伊琳娜”进行思考

(1)出示生气和微笑两张头像,带着“伊琳娜为什么生气”和“为什么又笑了”两个问题,自主读书思考。

(2)读出写伊琳娜生气和微笑的有关段落,说说对上面两个问题的理解。

(3)在交流“伊琳娜为什么又笑了”的问题时,引导学生练读科学家说的话,了解他这样做的用意,使学生懂得在生活和学习中要善于质疑,注重实践,不要迷信权威。

(4)再整体读课文,想想伊琳娜听了朗志万的话以后,可能会说些什么?

三、学课文后畅谈感受

我发现:……

使我惊讶的是:……

让我难忘的句子是:……

我想尝试的是:……

我想改变的是:……

四、作业设计

搜集名言,指导实践

从课外书或网上搜集科学家说过的一些名言,想想对我们有什么指导意义。

五、板书设计:

(一)提出问题

(二)小朋友的回答

(三)伊琳娜质疑——妈妈提议——动手做做看

(四)伊琳娜动手做——水漫出来了

(五)反问朗志万

(六)朗志万希望大家动手做做看

六、课文教学思考:

小孩子的思维最容易被牵引,人云亦云的。比如我们老师上课提一些导向性的问题:“这张图美吗?”学生肯定会迎合你回答:“美——”!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以及提倡学生质疑问难。选入这样的文章无疑是教育孩子做任何事要有主见,敢于质疑的好素材。如果我们教师只停留在 “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这个科学素养的培养定位上,显然过于肤浅。所以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设计了“朗志万和伊琳娜有什么区别”,旨在让学生明白“朗志万是科学家,他可以说是知识的权威。”然后紧紧抓住“其他小朋友”和“伊琳娜”对待“朗志万”提出的问题的不同态度,来引导学生感悟 “伊琳娜”身上所发光的品质——那就是敢于向权威质疑,不轻信不盲从。让学生感悟这道理就是要让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这也是动手做做看的前提,发明创造的关键!也是现在小孩所缺少的品质啊!我们天天喊着“尊重学生”,我们可以潇洒地把课堂对学生拱手相让,可以允许学生自选作业……然而,你可曾想到,往往是我们老师对教材没有深层的处理,使我们的学生失去了一次提升素养的机会啊!

动手做做看 教学设计 篇八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带有质问语气的句子。

2、读懂课文内容,明白不要轻信权威的话,有自己动手尝试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的科学家朗志万说话的目的。

教学难点: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动手是个好习惯。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一个玻璃杯,一条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3课----动手做做看。拿出听写本,请一位同学上台写。

词语:郎志万、提问题  漫出来  哄骗

师:我们来看看他写得怎么样?(批改)下面写对了的同学举手,错了的订正。

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郎志万向小朋友提了一个奇怪的问题,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句子)齐读。

师:(课件出示句子)其中一个小朋友说:“。。。。。。”(指名读)

另一个小朋友说:“。。。。。。”(指名读)

师:你为什么要把“一定”这个词读得这么重?(生答)

师:你真会读书。让我们学着他的样,读一读这句。(齐读)

师: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小朋友,你会怎么说?

(生练说;指名说)

二、学习课文4、5两段

师:此时的伊琳娜她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板:伊琳娜)请同学们默读第4、5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句子划出来,读一读。(生默读;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伊琳娜她是怎么想的?

师:她又是怎么做的呢?

理解句子:“不能光想,你要动手做做看!”、“光”字还可用哪个字换一换?

师:自由读这一句,你读懂了什么?(你能来读一读吗?还有谁能读?)

师:是呀,当女儿遇到问题解答不了时,妈妈说:“。。。。。。”齐读

为了支持女儿去寻找答案,妈妈鼓励她说:“。。。。。。”齐读

三、动手实验

师:对!百说不如一做。让我们也来动手做做看吧!

做实验:老师把一玻璃杯放在高凳上,再当场装满水,让一名学生把鱼缸里的金鱼轻轻放入杯中,其他同学观察实验结果。

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结果是--------(水漫出来了)生答

师::“漫出来”是什么意思?

师:日常生活中还可以说什么漫出来?

师:孩子们真会联想,

师:做了这个实验,你有什么感受?生交流

师:哎呀,怎么和朗志万说得不一样呢?朗志万说过什么呀?(课件出示句子,个生读)

师:你能把课文前后联系起来学,真棒!

师:实验结果和他说的话不一样,这不是骗人吗?伊琳娜越想越生气,第二天一早就去问朗志万:“。。。。。。”课件出示句子,自由读一读,看看该怎么读;谁来读一读?(指着板书,读:哄骗)你的字音读得很准,这个哄是个多音字,在这儿读第三声,我们一齐来读读。哄骗是什么意思呢?查查字典试着来说说。

还有谁来读?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谁能读得更好?分组读。

师:这一句话,谁能用另一种语气来说呢?

1、“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

2、“您不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

通过比较朗读,得知反问句是加重语气,起强调作用。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齐读)

四、学习6、7两段

师:朗志万是不是真的在哄骗小朋友呢?(课件出示句子)

自由读一读,你读懂了什么?生交流

师:体会得多好啊,(指着板书:伊琳娜现在知道了,科学家讲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板:动手做]带着体会来读读他们的对话吧。老师建议同桌合作分角色练读伊琳娜和朗志万的对话

请一对上来表演读;女生、男生分角色读

师: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事吗?来,交流交流吧!    生交流

师:是啊,伊琳娜的故事让我们知道了[课件出示句子: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我们还可以说[课件显示:(      )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       )。]

师:伊琳娜听了朗志万的话,心里会怎么想呢?(生交流)

师:她会对朗志万说什么呢?请同学们在文章后面续写她说的话。

生写;展示交流

师:此时,你想对伊琳娜说什么呢?(生交流)

五、合作读文

师:这是一篇多么有趣的课文,带给了我们许多启发,让我们一起合作读一读吧!

(师导读,生接读)

师:法国科学家朗志万有一天给小朋友们提了一个奇怪的问题——

生:“一个杯子装满了水……这是为什么呢?”

师:一个小朋友毫不犹豫地说——

生:“一定是金鱼身上有鳞。”

师:另一个小朋友肯定的说——

生:“一定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

师:伊琳娜觉得他们说得都不对,于是回去问妈妈,妈妈鼓励她说——

生:“动手做做看”

师:伊琳娜做了实验,觉得朗志万说的不对,她找到朗志万,大声质问他说——

生:“你为什么要哄骗我们小朋友呢?”

师: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说——

生:“我不是……科学家说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六、总结

师:是呀,当我们遇到有疑问的地方,要像伊琳娜一样敢于大胆质疑,要动手做做看。在本节课将结束的时候,老师送给你们一句名言:(课件出示)。让它指引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动手做做看 教学设计 篇九

之一

作者:谢赣莺

课题:13、动手做做看

授课时间:2003年3月9日

教学目标 :

1、会认10个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课文的感情朗读、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投影仪、卡片、图片、古筝曲。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趣。

1、同学们,你们遇到问题是怎么办的?

(生自由发言)板书:动手做做看

2、就课题提问。

伊琳娜(出示生字卡片,随即学生字)。

教师个案:

1、直接揭题。

2、设疑:

⑴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谁?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板书:朗志万和伊琳娜

他们之间的不同学生可能会说年龄大小,引导学生说出身份的不同。

⑵什么样的人才能叫科学家?

有学问的科学家跟伊琳娜会发生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画生字新词。

2、找出小朗志万说的话,做上记号。

三、学习生字。

1、抽读: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必须快速记准字音),举手抢答组词。

2、齐读:去拼音读(平翘舌、前后鼻音拼读一遍,连读三遍)。

3、识字游戏:

A、将生字卡片发到守纪律的学生的手,师问:谁是。生答:我是x,。

B、开火车读。

4、生互相交换识字经验。

换偏旁识字:慢—漫篇—骗

偏旁归类识字:哎、哄

利用形声字特点识字:琳、娜

联系学生生活识字:朗读课文的“朗”谜语:士兵的心(志)

5、认读新词:

伊琳娜志气问题提问提水浪漫朗读哄骗起哄喝水骗人哄骗

6、写字指导。

喝、哄:口要写得高、小一点。

朗:左边不是良。

提、题:两个是的区别。

教师个案:

1、自学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生字和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⑴说说你帮同桌纠正了哪个音。

板书这些生字,学生齐读生字。

⑵识字游戏:①师说生字偏旁,学生猜字;学生说偏旁学生猜字。

②小兔开门游戏。

⑶认读生字词语。

4、写字指导:

重点指导:“朗、喝、骗”字。

5、初步感知课文。

⑴课文讲了朗志万和伊琳娜的一件什么事?

⑵出示朗志万的话:一个杯子装满……这是为什么?

读一读,你读懂了什么?

教师可做以下引导:别的东西指什么?但是放什么水不会漫出来?

用句式“除了装满水的杯子放进其他东西,水都会”

⑶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疑问吗?

四、生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

教师个案:

1、认读词语

2、板画“杯子”和“金鱼”,板书:水漫出来了

二、朗读感悟。

1、“动手做做看”是谁给我们的建议?为什么要强调动手做做看。

2、结合交流以上问题,朗读课文有关段落。

妈妈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①读句子,体会“光”在句子中的意思。

②反复读句子,用它随时提醒自己。

3、围绕“哄骗”引发争辩

①伊琳娜生气地责怪朗志万“哄骗”了我们,真的是“哄骗”吗?

结合课文说说理由。

“你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的小朋友呢?”

A、用恰当的语气读这句话。

B、结合上下文理解“哄骗”。

C、你能否换一种语气说这句话?

②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善意的哄骗能激发孩子动手操作的欲望;不过也要谨防生活中恶意的哄骗,提醒学生正确区别对待。

教师个案:

1、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

2、书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学生读有关句子,从他们的话里你知道这几个小朋友同意朗志万的观点吗?

板书:同意

3、你对他们的回答有什么看法?

4、伊琳娜是怎样想的?

读句子: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说对,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来。

“他们”指的是谁?代进去读一读。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伊琳娜同意朗志万的观点吗?板书:不同意

假如你就是伊琳娜你会有什么想法?

从伊琳娜不像其他小朋友人云亦云,可以看出她有什么样的品质?

(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轻信盲从)

5、遇到问题,你是怎么做的?伊琳娜是怎么做的?

如:查资料、请教等等都是学习的好方法。

读妈妈的话:不能光想,自己动手做做看!

理解“光”字。

6、伊琳娜在动手做实验中发现了什么?

出示杯子和金鱼,让学生上台做实验。

读句子:哎呀,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水漫出来了。

7、互动:

此时此刻的伊琳娜会怎么想、老师当记者来采访。

8、朗读伊琳娜说的话:

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

理解“哄骗”,多种形式读。

9、朗志万真的是哄骗吗?说说自己的理由。

为什么他会笑?你从他的话里知道了什么道理?

10、伊琳娜为什么听了他的话高兴地笑了?她会对朗志万说些什么?

教学名言:实践出真理!

三、朗志万的话,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1、我们要学习科学家的科学的态度和思维方式。

2、当我们对科学家的话有怀疑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证实一下。

教师个案:

三、总结课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伊琳娜值得你学习吗?为什么?你想对伊琳娜说些什么?

四、实践活动。

1、读童话故事《小马过河》把读后的感受告诉他人。

2、发现他人的过失,有礼貌的指出来。

教师个案:

收集名人名言。

板书设计 : 动手做做看

变?——!

教师个案:

金鱼图其他小朋友(同意)

朗志万水杯图

水不会漫出来伊琳娜(不同意)水漫出来了

科学家的话不一定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作业 布置:搜集科学家的名言,想想对我们有什么的生活与学习有何指导意义。

课后反思:

小孩子的思维最容易被牵引,人云亦云的。比如我们老师上课提一些导向性的问题:“这张图美吗?”学生肯定会迎合你回答:“美——”!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以及提倡学生质疑问难。选入这样的文章无疑是教育孩子做任何事要有主见,敢于质疑的好素材。如果我们教师只停留在“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这个科学素养的培养定位上,显然过于肤浅。所以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设计了“朗志万和伊琳娜有什么区别”,旨在让学生明白“朗志万是科学家,他可以说是知识的权威。”然后紧紧抓住“其他小朋友”和“伊琳娜”对待“朗志万”提出的问题的不同态度,来引导学生感悟“伊琳娜”身上所发光的品质——那就是敢于向权威质疑,不轻信不盲从。让学生感悟这道理就是要让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这也是动手做做看的前提,发明创造的关键!也是现在小孩所缺少的品质啊!我们天天喊着“尊重学生”,我们可以潇洒地把课堂对学生拱手相让,可以允许学生自选作业 ……然而,你可曾想到,往往是我们老师对教材没有深层的处理,使我们的学生失去了一次提升素养的机会啊!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带来的9篇《动手做做看 教学设计》,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备课及教学设计(优秀10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