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趣味语文教案(优秀4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4篇《小学趣味语文教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众鼎号给您的好友哦。
小学趣味语文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汉字游戏,感受汉字的独特韵味。
2、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的积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3、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习惯。
4、能自己发明一些智解汉字的游戏。
【教学重难点】
1、唤起学生的汉字积累, 激发兴趣。
2、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创造性学习、积累汉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话题
1、讲故事:齐白石题字喻客
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画家,他的画闻名国内外,被很多博物馆收藏。很多学画的人,有的要拜他做老师,有的拿了画向他请教,也有的学生作品获奖了,来向他表示感谢。总之,齐白石的家门前总是很热闹。
有一天,几个学生要去拜见齐白石。他们刚想敲门,却看见门上写着一个“心”字。他们觉得奇怪,只见过门上写“福”字的,写“心”字是什么意思?这时,有一个学生忽然说:“我明白啦!”说着,拉着同伴就离开了。第二天,他们又来到齐白石门前,只看见门上换了一个“木”字,大家高兴极了,马上敲门进去,拜见了齐白石。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他们第一次不敲门进去找齐白石先生,而第二次却高兴地进门拜访呢?门上面到底有什么秘密?
2、揭示门上的汉字:第一次是“闷”(表示主人今天心情不好,不想被打扰);第二次门上写着“闲”(说明主人今天很悠闲,可以接待客人,因此他们才高兴地进门拜访)。
3、同学们,看到了吧?我们中国的汉字就是这么神奇,简单的一个字再加上另一个字,就表达完全不同的意思,还能表达我们的情绪,有意思吧?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汉字王国,去领略它的神奇!
二、填字游戏
1、进“门“填字
以上故事讲的是在“门”字中加字组成新字的故事,这样的字还有很多,试着填填下面的空格吧!
才字进门( )双眼; 活字进门摆( )气; 口字进门( )声好;
日字进门站中( ); 市字进门看热( ); 马字进门别乱( );
虫字进门去( )南; 王字进门是( )年; 圭字进门是( )房;
耳字进门听新( ); 兑字进门( )报刊 ; 一字进门把门( )。
2、“口”中含字
一次,小明看见邻居李大爷要砍掉院子里的一棵大树,他不明其意便问道:“这棵树长得好好地,您为什么要砍掉它呢?”李大爷说:“你看,这院子方方正正的,里面长一棵树,就好像是个困字,这是多么不吉利啊!”小明听后,就用树枝随手在地上写了一个字,然后说:“您看。照您的意思,砍掉这棵树,人住在这方正院子里,不是更不吉利了吗?”李大爷看了小明写在地上的字,觉得很有道理,就不再砍树了。
请问,小明写的是一个什么字?
你还能想到在“口”中填一个字,变成新的一个字吗?
(比如因、圆、圈、田、固……)
3、总结:同学们发现没有,用这样的学字方法我们可以一下子记住好多新字,而且还能很快理解这个字的意思,是不是有趣又有用呢?
三、巧添笔画成新字
1、“二”的妙用
语文老师上课时出了一道很特别的题目,要求大家将下面的16个方格中的每个“二”字加上两笔,使其组成16个不同的字,你也试一试吧!
答案:夫、开、井、王、丰、毛、牛、手、天、午、五、元、云、月、仁、无
2、“十”字加笔组字
你能在每个“十”字上添上两笔,组成一个新的字吗?
答案:开、井、斗、中、升、午、计、牛、什、木、王、车
3、“人”字加笔组字
看了上面的神奇组字,你是不是还想到了给一些简单的字加上笔画之后变成新的一个字?试试看吧!
“人”字:天、夫、从、火、介、太、仑、欠、认、木、以、今、仓、仄、久
四、汉字新解
汉字中有一类是会意字,也就是从它们的组成就可以大致看出这个字的意思,下面有一些趣解汉字的题目,你看看你能都填出来吗?
例: 汗:由水组成,总会有干的时候。
五、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在汉字王国好好地游玩了一番,你们有什么感想吗?
是啊,汉字是非常神奇的,通过一些有趣的加加减减游戏,我们可以很快地记住许许多多的新字,好玩又好记。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能多多发现汉字的趣味之处。
小学趣味语文教案 篇二
教学思路
《刻舟求剑》是寓言两则的第一则,课文讲的是有个人照船上刻的记号去寻找落入江中的宝剑,批评他不按照情况的变化去处理问题。内容上讲比较简单,本人想利用这节课继续传授学习方法之“提问阅读法”,因此设计了这节课。提问阅读法是本人第一次引入课堂,为了让他们尽快地学习这种学习方法,因而所设计的问题偏简单。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认真体会语言故事中含着的道理,懂得做事一定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
2、引导学生学习“提问阅读法”这种新的学习方法,并学会运用。
3、利用录音磁带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重难点
1、通过理解词句,懂得“刻舟求剑”的意思和含义。
2、学会运用“提问阅读法”。
3、用自己的话来讲述这则寓言。
教具
PPT课件,录音机,同步朗读磁带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熟读课文,于本节课前已经扫清生字障碍。
教师:
①制作PPT;
②准备录音机以及同步磁带。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同学们,请大家回忆下上学期大家学习的寓言故事是什么呢?(狐假虎威、鹬蚌相争)提出思考引入课文:大家坐船过江,一不小心,身上有东西掉进江里去了,你该怎么办?(学生讨论)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看看古时候的一个人如何做的。请翻开课本P41页
二、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引入学习方法“提问阅读法”今天老师要教大家一种学习方法,名字叫提问阅读法。现在先听录音,然后我们一起边学习课文,边学习这种方法。
(2)、播放录音,引导学生学习朗读节奏。
(3)、学生朗读,初步感知课文
(4)、教师简单点评朗读情况
三、课文讲解
(1)、解释课题刻:用小刀挖。舟:小船。求剑:找剑。
(2)、从课题中提出问题
①找得到剑吗?(明确:找不到。)
②如何找剑?用简洁的话概括回答。(明确:掏出小刀——继续坐船——靠岸沿着刻痕找剑)
(3)、分析第一自然段
①学生先朗读,后在教师的帮助下提出相关问题。
②这一段写了什么?(明确:写了时间、地点、发生的事。)
③船的状态如何?(明确:船向前航行。)
④掉进江的原因是什么?(明确:“一不小心”就把宝剑掉进了江里去了。)
(4)、分析第二自然段
①学生先朗读,后教师辅助提出相关问题。
②这一段又写了什么内容呢?(明确:写的是丢剑人的表现。)
③丢剑人的表现如何呢?(明确:一点也不着急,掏出小刀在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
(5)、分析第三自然段
①学生先朗读,后学生自主提出相关问题。
②这一段主要的内容是什么?(明确:主要写的是同船人的表现。)
③同船人的表现如何?(明确:催他快捞,对他的做法不理解。)
(6)、分析第四自然段
①学生先朗读,后自主提出相关问题。
②这一段写了什么内容?(明确:写的是丢剑人解释刻舟的原因。提示学生注意:“不慌不忙”一词。)
③放手学生猜测结果(明确:跳入水里去寻找宝剑,但他永远也求不到宝剑。)
(7)、思考讨论
他找得到宝剑吗?为什么?
明确:
A、找不到剑的基本道理:宝剑掉进江后,他的位置已经固定,而船是行进着的,人和船舷上的记号都在随着移动。等船靠了岸,记号所指的位置已经变化了,再按照记号下水捞取,是无法找到宝剑的。
B、丢剑人的基本错误:他不注意根据变化的情况解决问题,还不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四、总结
这个寓言讽刺了那些不用变化的眼光处理问题的人,告诉我们做事情一定要注意具体的实际情况,不要犯“刻舟求剑”这样的错误。
五、拓展
刻舟求剑的近义词和反义词近义词:守株待兔、墨守成规反义词:看风使舵、见机行事
六、作业
1、背诵《刻舟求剑》
2、写第11课会写字:字3、音3、词3
七、板书设计
小学趣味语文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课文分段,归纳段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说班次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认真朗读,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主要板书计划:
送情报()
半截蜡烛夫人快乐()(机智、勇敢)
儿子搬走()爱国主义
为儿端走(成功)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表演课本剧朗读课文抄词
课外:练习册中P58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文章脉络。
一、揭题:
1、板书课题:半截蜡烛
2、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围绕“半截蜡烛”定了什么内容?……
3、请同学们围绕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轻易朗读课文。
2、小组朗读检查,读通课文,解疑。
3、课堂交流:解决了哪些问题。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提示如下(顺便理清脉络)
课文先写……接着写……
然后写……最后……
4、再读课文,检查字词:
音:蜡烛许诺遭到盯住琳琅满目楼梯摇曳强盗秘密厄运
虽然绝妙微弱绝密镇定
义:厄运:厄,困苦,灾难。困苦的遭遇。
厉声:声音严厉
从容:不慌不忙
摇曳:摇荡
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乱。
三、指导分段朗读。
四、课堂练习
1、抄写词语
2、朗读、思考课后练习4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贝尔研究和发明电话的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4、在阅读中想像贝尔搞实验研究的艰苦状况,懂得科学探索之路是伟大而艰苦的。
5、说一说电话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重难点、关键
1、了解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
2、在学文中体会贝尔热爱科学,刻苦钻研,勇于实践的精神。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观看实物,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电话:同学们这是什么?
2、它有什么作用呢?(指名问答)
3、教师:电话是亚历山大?贝尔在1876年设计成功的。
4、学生出示资料,介绍亚历山大?贝尔。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导读:那么电话是怎么发明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电话的发明》。
2、教师出示有关阅读要求。
(1)画出本课的生字词。
(2)找出文中你不理解的词语。
(3)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具体介绍的是电话的发明过程。
3、检查反馈生字学习的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读一读。
(2)教师强调部分生字在读音和书写上的要点。
(3)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4)用生字组词练习。
(5)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学生读一读。
4、反馈不理解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或是查词典,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偶然、哭笑不得、顿时、喜不自禁)
5、读课文。
三、弄清文章的条理
1、指名反馈:哪些自然段具体介绍的是电话的发明过程。
2、让学生按起因、发展、结果把发明电话的过程分成三层。
3、指名反馈。
起因:产生发明电话的新奇设想。
发展:具体写贝尔经过艰苦的实验、研究、发明电话的过程。
结果:电话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四、感情朗读课文,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巩固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
2≮www.1126888.com≯、全班读一读。
3、指名分段读课文。
4、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电话是贝尔在1876年成功发明的。他是怎么发明电话的呢?
二、提纲导读,合作学习
1、贝尔决定发明电话是受什么的启发?
2、课文讲了贝尔发明电话的几件事?
3、互相讨论,说一说贝尔是怎样研究和发明电话的?
4、说说贝尔是一个怎样的人?
5、学了这篇课文,你们的心里有什么感想?
三、反馈交流,理解课文
(一)了解起因,感悟发明在于大胆地设想。
1、指名反馈:贝尔决定发明电话是受什么的启发?
2、指名读课文第2自然段,其他思考:从中你们想到了什么?
3、指名反馈。(引导学生体会一切的发明创造来自于生活,源于人类大胆的幻想。)
(二)体会实验的艰苦,贝尔的执着。
1、指名反馈:课文讲了贝尔发明电话的几件事?
(1)一次实验失败,贝尔哭笑不得。
(2)拆船板做音箱。
(3)硫酸溅到人腿。
2、从这几件事情中,你觉得发明的过程是怎样的?你们是从哪些具体的语句中体会到的?
3、引导学生从关键的语句中体会实验的艰苦,人物的精神。
教学建议: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教师根据具体的句子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例如:“经过两年的艰苦实验,他们终于做好了一台电话样机”
(1)引导抓关键词语,说说自己的体会。
(2)鼓励想像,说说他们两年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3)感情朗读。
四、总结全文
1、指名反馈:贝尔是怎样研究和发明电话的?
2、指名反馈:从发明的过程中你觉得贝尔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学生结合课文的内容自由发言:坚持不懈、热爱科学、大胆想像、敢于实验探索。)
五、拓展延伸
1、小组交流:说说电话给人们带来了什么便利?
2、集体交流、反馈。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移动电话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方便,从而鼓励学生不断地努力,争取科学上的再进步
小学趣味语文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会认 10 个生字,会写 6 个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培养学生背诵古诗的兴趣,有条件的背诵课文之外的古诗。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2、教学难点:体会诗的韵味和意境。
[教学准备]
有关文中重点词句的影像资料、字词卡片、田字格。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诗人,导入新课
1、背诵诗文。
古诗是我国文化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语言精练,含意深刻,读后令人回味无穷。谁愿意绘声绘色的背诵一首古诗?(自由背诵)谁会背诵苏轼的诗?
2、了解诗人。
你对苏轼了解多少?随便说一说。(苏轼,号东坡居士,人们又叫他苏东坡,我国宋代人。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豪放词派的创始人,也是一位有名的大诗人。)
3、导入新课。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苏轼的诗《赠刘景文》,板书课题。
二、激发兴趣,初步感知
1、理解诗题。
(1)齐读课题。(注意“赠、景”的读音。)
(2)你想怎样学会“首、刘”两个字?(学后汇报交流,书写,并扩词。)
(3)说说诗题的意思。
2、播放课件。
(1)仔细观察画面,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教师讲述诗歌的写作背景。(有一天,苏轼和朋友聚会,其中的一位叫刘景文,学问渊博,诗写得非常好,苏轼可欣赏他了。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他看到外面美丽的景色后,诗兴大发,便提笔写下这首诗,赠送给刘景文。)
3、配乐朗读。
你们想不想听一听这首诗?听了这首诗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初读课文,了解诗意。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不认识的标出,多读几遍,想办法记住。)
(2)反复读记,易错字音。(圈画出易错的字音,多读几遍,并让同一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3)小组合作,学习生字。(采用多种方法识记。)
(4)自读课文,圈画词语。(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想办法解决。)
(5)小组合作,理解词义。(反复朗读,结合画面理解词意,重点理解“擎雨盖、傲霜枝”。)
(6)汇报交流,质疑问难。
①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的目的。
②读字卡:刘 首 菊 残 君 橙 橘 枝 记
③读词语:姓刘 首先 首长 秋菊 残花 君子 国君 橙色 橘子 树枝 记住
④编字谜:以小组为单位,看哪组编得又多又好。
⑤质疑问难,探讨研究。(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
2、反复朗读,感受意境。
(1)教师配乐诵读,感受韵律、节奏、意境美。
(2)学生模仿朗读。自读、同桌互读、组内比赛读。
(3)指名读,师生一一评价、导读,学生再练读。
(4)朗读比赛,看谁读得最棒!
3、朗读品味,体会诗情。
(1)播放优美的古筝曲,学生随着优美的音乐朗读,边读边想象诗情画意。
(2)组内读,评价、指导,再读。
(3)分组读,分男、女生读,指名读等形式练习读。
4、想象诗境,背诵诗文。
(1)边想、边读、边背。
(2)指名背、齐背。
(3)配乐有感情的朗诵、背诵。
四、拓展延伸
1、背诵苏轼的诗、词和描写秋天的诗词。
2、背一首李白的诗《子夜吴歌》。
子 夜 吴 歌
李 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1)教师介绍时代背景,朗诵这首诗。
(2)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五、指导写字
1、观察田字格里“首、刘、枝、记”的结构和应注意的问题。
2、学生说一说,怎样书写。
3、教师指导范写,学生观察。
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六、教师小结,学生质疑
1、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
2、谈谈收获。
3、学生质疑,引导解答。
七、作业
1、背诵李白的《子夜吴歌》。
2、搜集杜牧的资料。
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带来的4篇《小学趣味语文教案》,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