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案模板 >

七年级历史《灿烂的青铜文明》教案范文(优秀4篇)

众鼎号分享 150564

众鼎号 分享

中国古代史以中华文明为基本内容,而青铜文明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明成果之一。众鼎号为朋友们整理了4篇《七年级历史《灿烂的青铜文明》教案范文》,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灿烂的青铜文明 篇一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教案

【教学设计思路】

中国古代史以中华文明为基本内容,而青铜文明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明成果之一。本课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介绍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展现了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声音、图片、影像和文字资料,丰富教学资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圆满完成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积极动脑、动手参与自学、讨论、练测等学习活动中,并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屏幕欣赏联合国“世纪宝鼎”图

在联合国成立50周年前夕,收到了中国人民赠送的珍贵的礼物--世纪宝鼎。这个大型青铜器,安放在联合国大厦北花园绿色的草坪上,鼎座高0.5米,象征联合国成立50周年;鼎身高2.1米,象征21世纪,底座上饰56条龙,象征华夏的56个民族都是龙的传人。整个宝鼎造型古朴、工艺精湛,堪称宏伟杰作。你知道吗?它的制作是以商周时期的大鼎为范本设计制造的。让我们共同走进灿烂的青铜文明时代,学习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二、讲授新课

设计1:导学提示

第一步:图片赏析

请同学们欣赏商周时期青铜器图片,体会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第二步:问题导读

阅读课文第一目内容,并思考:

1、青铜制造业开始于:           。

2、青铜制造业鼎盛于:           。

3、青铜制造中的精品有:           、          。

4、除青铜制造外,夏、商、西周的         也很发达,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这个时期,         的制造也很兴盛。

设计2:拓展交流

拓展一:展示图文资料,介绍抗日战争时期河南农民发现司母戊鼎的经过,引起学生对青铜器的兴趣,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配以模型或照片,讲述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的冶炼过程,使学生对当时青铜制造业的高超水平有进一步深入的了解。

拓展二:播放中央电视台《探索与发现》栏目录像资料,展现“三星堆”文化的独特神韵。

文字介绍:北纬30°线,一条看不见的曲线然而却具有非凡的神奇魔力,它所经过的是地球上最亮丽、最神奇的风景线:最高的山峰、最深的海沟、最奇怪的湖泊、金字塔百慕大、撒哈啦、神农架…… 我们不得不惊诧三星堆文化遗址也位于这条神奇的北纬30°线上。

设计3:合作探究

青铜器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内容。在学习前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深入探究,讨论并概括出这个时期青铜器的特点。

夏、商、西周的青铜器特点是什么?(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分布广)

设计4:自主学习

第一步:学法指导

关于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这一内容,结合“问题导读”栏目的设计,引导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相互交流,然后以选择、填空、列举等练习形式提出。

第二步:归纳升华

夏、商、西周时期,农业、畜牧业和青铜制造业高度发达,我国奴隶制文明出现了辉煌灿烂的景象。教师进一步指出灿烂的青铜文明是广大奴隶辛勤劳动的结果。

通过欣赏“商朝戴枷的奴隶俑”“人牲”“殉葬”或安阳商王大墓图片,使学生认识到夏、商、西周奴隶制的残酷、野蛮的本质,并得出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残酷剥削基础上这一历史结论。

设计5:各抒己见

有位著名考古学家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

男孩:我认为考古学家说得很对。这是祖国历史上的一个光辉时代。

女孩:不对!那时候多么残酷,奴隶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有什么好?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指出商代文明较全面地体现了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在诸多方面的进步,因此可称得上是“灿烂的文明”。当然这又是建立在广大奴隶极其悲惨的命运基础上的“文明”。

三、课堂小结(反思完善)

设计1:课堂感悟

谈一谈学习本课的感想或启发。

第一步:学生谈论夏商周时期青铜器文明高度发展的表现。

第二步:教师提出问题:“既然夏、商、西周时期,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都很发达,为什么要以‘青铜’作为当时文明的象征呢?”经过学生讨论,结合图表,通过推理的方式突破难点,深入浅出地解释“青铜文明”的概念,让学生理解“青铜文明”与青铜制造业的区别。

设计2:史海泛舟

本栏目设置了请你选择、知识园地和问题探究等形式新颖的栏目,进行复习巩固。通过多种活动设计,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

(1)请你选择(略)

(2)知识园地

说一说:本课中给你印象最深的三件青铜器的名称。

(3)问题探究

你能列举出汉语中有关“鼎”的成语吗?它的含义是什么?

四、结束语

青铜的发现的使用,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每当我面对青铜器,无不从内心深处感到一种震撼:那硕大的形体,显示了青铜文化的恢宏;那铜绿斑驳的外表,昭示着青铜文化历史的久远;那通体所饰的精美图案,展示着传统文化的深邃与璀璨。商周青铜器凝聚着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所取得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全部成果,它所构成的青铜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七年级历史《灿烂的青铜文明》教案 篇二

课题名称 《灿烂的青铜文明》 科  目 历史 年 级 初一 教学时间 1课时(45分钟) 学习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初一年级学生,他们都是刚刚入学的新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历史这门新的学科,还有些许陌生与彷徨,学习方法也尚待掌握,本课就需要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和分析的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夏商周时期奴隶制下青铜文明的辉煌灿烂,全面发展。

2.感悟我国历史文化的悠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

1.多媒体课件展示,加深学生的体验与感知。

2.分组讨论,合作交流。 三、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找我夏商周时期以青铜器制造业为代表的手工业以及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的发展状况,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生活。

2.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培养自己归纳和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及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的发展概况。

2.“青铜文明”的概念。 教学资源 学案式导学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 导入新课(5分钟)

课件展示联合国50周年前夕,中国人民赠送的珍贵礼物——“世纪宝鼎”(具体信息)。引出课题夏商周时期“灿烂的青铜文明”。 教学活动2 1.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1) 用10分钟时间阅读课本,圈点勾画自己获取的信息,然后完成学案上提供的知识网络。

2)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校对,学生完善内容。 教学活动3 1.教师课题释义,向学生讲述“青铜”“青铜文明”以及“青铜时代”,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认识。

2.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增强学生学习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活动4

1.小组合作学习 (15分钟)

灿烂的青铜文明 篇三

下面是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说课稿,对本文不熟悉的朋友可以查看以下说课稿,或许可以深入了解课文。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下面,我来谈一谈自己对这一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说学生

初一学生思维活跃,有强烈的好奇心,接受能力较强,渴望亲身体验。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上我顺应学生的特点,让他们主动学习、探究合作,给学生以充分肯定,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注重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对初一学生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说教材

根据《历史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分析如下:

1.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

中国古代史以中华文明为基本内容,而青铜文明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明成果之一。本课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介绍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展现了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

2.重点和难点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是全课的重点内容。青铜制造业是我国夏商周奴隶制文明的典型代表,具有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分布广等特点。在处理这一重点问题时,我选择丰富的图片和音像资料,帮助学生探究青铜制造业的上述特点。同时,强调青铜文明的延续性,从而使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连续发展这一显著特征有初步的认识,适当介绍其他手工业行业的状况,使学生对夏商西周手工业的发达有一全面了解。

正确地理解“青铜文明”这一概念是本课的难点问题。学生在学习时,容易将“青铜文明”与青铜器或者青铜制造业简单地等同起来。通过活动探究和知识归纳,师生共同将这一概念进行全面而准确解读,使学生对夏商周时期的青铜文明形成正确的认识。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历史课程标准》和新的教学理念,在本课设计上,我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手工业、农业和商业的状况及特点;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境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夏、商、西周时期经济发展的情况,概括“青铜文明”的特征,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使学生认识到高度发达的奴隶制文明是建立在对奴隶残酷剥削的基础上,从而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的基本观点全面认识历史发展过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表明我国古代文明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高尚情操。

四、说教法

1.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激发学习兴趣出发,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在历史学习中,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声音、图片、影像和文字资料,丰富教学资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圆满完成教学目标。

五、说学法

1.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初步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2.要求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积极动脑、动手参与自学、讨论、练测等学习活动中,并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

六、说教学构思

1.导入新课

(欣赏联合国“世纪宝鼎”图)

在联合国成立50周年前夕,收到了中国人民赠送的珍贵的礼物--世纪宝鼎。这个大型青铜器,安放在联合国大厦北花园绿色的草坪上,鼎座高0.5米,象征联合国成立50周年;鼎身高2.1米,象征21世纪,底座上饰56条龙,象征华夏的56个民族都是龙的传人。整个宝鼎造型古朴、工艺精湛,堪称宏伟杰作。你知道吗?它的制作是以商周时期的大鼎为范本设计制造的。让我们共同走进灿烂的青铜文明时代,学习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2.讲授新课

设计1:导学提示

第一步:图片赏析(配古筝乐flash放映)

请同学们欣赏商周时期青铜器图片,体会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第二步:问题导读

阅读课文第一目内容,并思考:

(1)青铜制造业开始于: 。

(2)青铜制造业鼎盛于: 。

(3)青铜制造中的精品有: 、 。

(4)除青铜制造外,夏、商、西周的 也很发达,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这个时期, 的制造也很兴盛。

设计2:拓展交流

拓展一:展示图文资料,介绍抗日战争时期河南农民发现司母戊鼎的经过,引起学生对青铜器的兴趣,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配以模型或照片,讲述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的冶炼过程,使学生对当时青铜制造业的高超水平有进一步深入的了解。

拓展二:播放中央电视台《探索与发现》栏目录像资料,展现“三星堆”文化的独特神韵。

文字介绍:北纬30°线,一条看不见的曲线然而却具有非凡的神奇魔力,它所经过的是地球上最亮丽、最神奇的风景线:最高的山峰、最深的海沟、最奇怪的湖泊、金字塔百慕大、撒哈啦、神农架…… 我们不得不惊诧三星堆文化遗址也位于这条神奇的北纬30°线上。

设计3:合作探究

青铜器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内容。在学习前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深入探究,讨论并概括出这个时期青铜器的特点。

幻灯:夏、商、西周的青铜器特点是什么?(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分布广)

设计4:自主学习

第一步:学法指导

关于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这一内容,结合“问题导读”栏目的设计,引导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相互交流,然后以选择、填空、列举等练习形式提出。

第二步:归纳升华

夏、商、西周时期,农业、畜牧业和青铜制造业高度发达,我国奴隶制文明出现了辉煌灿烂的景象。教师进一步指出灿烂的青铜文明是广大奴隶辛勤劳动的结果。

通过欣赏“商朝戴枷的奴隶俑”“人牲”“殉葬”或安阳商王大墓图片,使学生认识到夏、商、西周奴隶制的残酷、野蛮的本质,并得出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残酷剥削基础上这一历史结论。

设计5:各抒己见

有位著名考古学家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

男孩:我认为考古学家说得很对。这是祖国历史上的一个光辉时代。

女孩:不对!那时候多么残酷,奴隶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有什么好?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我启发学生指出商代文明较全面地体现了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在诸多方面的进步,因此可称得上是“灿烂的文明”。当然这又是建立在广大奴隶极其悲惨的命运基础上的“文明”。

3.课堂活动

设计1:课堂感悟

谈一谈学习本课的感想或启发。

第一步:学生谈论夏商周时期青铜器文明高度发展的表现。

第二步:教师提出问题:“既然夏、商、西周时期,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都很发达,为什么要以‘青铜’作为当时文明的象征呢?”经过学生讨论,结合图表,通过推理的方式突破难点,深入浅出地解释“青铜文明”的概念,让学生理解“青铜文明”与青铜制造业的区别。

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

铁器时代

青铜时代就是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文化发展阶段。当时的青铜器已经渗透到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及商业

之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设计2:史海泛舟

结合课程标准,本栏目设置了请你选择、知识园地和问题探究等形式新颖的栏目,进行复习巩固。通过多种活动设计,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

(1)请你选择

(2)知识园地

说一说:本课中给你印象最深的三件青铜器的名称。

(3)问题探究

你能列举出汉语中有关“鼎”的成语吗?它的含义是什么?

4.结束语

青铜的发现的使用,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每当我面对青铜器,无不从内心深处感到一种震撼:那硕大的形体,显示了青铜文化的恢宏;那铜绿斑驳的外表,昭示着青铜文化历史的久远;那通体所饰的精美图案,展示着传统文化的深邃与璀璨。商周青铜器凝聚着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所取得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全部成果,它所构成的青铜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七、说教学手段

本课主要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采用形式多样的活动设计,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八、说板书设计

采取提纲式板书,便于学生从板书中理解历史发展的线索和内在联系,更加条理地梳理本课的主要知识点。

灿烂的青铜文明 篇四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的了解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青铜文明;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境遇。

通过对“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的讨论,培养学生利用辩证唯物主义评价历史的能力。

通过司母戊鼎出土的叙述,培养学生文物保护意识;通过学习商周灿烂的青铜文明,使学生感悟到我国历史文化的悠久,从而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培养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以司母戊鼎为例,探讨夏商周青铜工艺的高超。

教学过程:

导入:

(1)前面我们学习了原始社会,回忆一下当时人们使用的工具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

木、石、骨、陶器

传说大禹治水以后把全国划分为“九州”,并铸造“九鼎”代表中国的九州。

禹的九鼎是由什么材料铸成的?

青铜器

从这个传说可以看出我国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已经学会铸造青铜器了?

原始社会的末期。

1975年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村出土的饮酒器具“乳丁纹平底爵”距今约36XX年,是目前所见最早的青铜器具,证实夏朝的青铜工艺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

到了商朝,我国的青铜铸造工艺已经十分高超,商朝进入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2)下面给大家看一件宝贝。(出示司母戊鼎复制品)

下面我们就以司母戊鼎为例,探讨夏商周青铜工艺的高超。

(3)以世纪宝鼎导入。

这是联合国成立50周年前夕,中国送给联合国的生日礼物——世纪宝鼎。大家知不知道世纪宝鼎实际上是中国哪件文物的复制品——司母戊鼎。

在联合国成立50周年之际,为什么中国赠送司母戊鼎的复制品给联合国做生日礼物?

鼎是代表和平、发展和昌盛的吉祥物。中国把司母戊鼎的复制品送给联合国,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这节课我们就回到三四千年前,来领略一下我们夏商周时期灿烂的青铜文明。

出示课题。

出示司母戊鼎复制品。

首先我们就以司母戊鼎为例,看看商周时期青铜铸造的高超工艺。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找一个同学做解说员,给我们介绍司母戊鼎。(它究竟有多大,多重,它是怎样被发现的,又是怎样铸造出来的)

1、材料

青铜和铜有什么区别?

青铜是铜、锡、铅的合金制成的,它的熔点比铜低,但硬度比铜大。

2、大小、重量:司母戊鼎高1.33米,长1.1米,重832.84公斤,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3、出土: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鼎,它的发现也是非常有神奇色彩。司母戊鼎于1939年在河南安阳出土。当时,日本帝国主义正大举侵略中国。大鼎出土的消息传出后,日军派人四处搜寻,并出重金购买。为了保护好这一珍贵文物,当地群众再次把它深埋起来。1948年,大鼎在南京首次公开展出,立即引起轰动。司母戊鼎的复制品(世纪宝鼎)作为中国人民的珍贵礼物,现已被联合国永久收藏。(培养学生文物保护意识)

4、铸造

铸造这个鼎需要二三百人同时操作,这么多人是怎样组织起来的。(这么大的鼎是怎样铸造出来的

出示《司母戊鼎制作想象图》,图中有哪些人,他们的身分,他们在从事哪些工种?

从图上可知,有的人在把铜、锡、铅这些矿石熔化成青铜溶液,有的人在观察火候,有的人在传输铜液,有的人正在往模具上倒铜液,中间有两个人在指挥,四周有许多士兵在监督。

由此图可见,当时参与铸造司母戊鼎的人很多,规模相当庞大,并且每个人的分工非常明确,生产有条不紊的进行,反映当时生产组织和管理水平也很高。

5、用途

鼎是祭祀的时候装供品用的,商周时期,人们非常迷信,很次有重大事件,都要占卜或祭祀祖先,请示神和祖先的意见。“司母戊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是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戊”所铸的鼎。

6、花纹

在司母戊鼎的四周,布满了各种各样的花纹,大家仔细观察这些花纹,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些花纹代表什么含义,能够把这么精美的花纹铸造在青铜器上,说明青铜铸造的工艺如何?)

神秘的花纹体现祭祀的庄严和神圣。这些花纹铸造的十分精美,充分体现了商朝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

除司母戊鼎外,学生举出其它夏商周的青铜器。

看看下面这些青铜器的用途。

四羊方尊、青铜面具、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

种类:酒器、食器、武器、乐器、礼器,以及生产工具。

出示三星堆出土的文物,

这些文物引起了世界轰动,不仅吸引了大批国内的研究者和参观者,这些文物还到世界各地巡回展出,许多世界名人,包括日本天皇、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微软总裁比尔盖茨都到场参观。他们都对这些精美的文物赞叹不已。

为什么中国的“三星堆”的青铜器引起世界各地的人们广泛关注?

出土文物多、精美,人们形容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是遍地的金器、玉器、青铜器和象牙。可以说这些青铜器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出土地点:四川成都,这是盛行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我们把它称为“三星堆”文化。这说明除了中原地区外,中国西南地区的青铜文明也是非常繁荣的。

概括商周青铜铸造业的特点:

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分布广。

选讲:

除青铜铸造业外,夏商周时期还有哪些手工业部门。

陶瓷业:china除了代表中国外,还有哪些含义,陶瓷, 瓷器, 瓷料。

英语中为什么用瓷器的单词表示中国?

从china这个词可以看出中国的瓷器在国际上是享誉盛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前面我们介绍了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商周时期手工业生产的情况,那么商周时期农业和畜牧业的情况又如何呢,下面我们通过几个甲骨文来看看商周时期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情况。

二、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1、农业

众:

众的意思是什么?——在太阳底下,很多人在劳动。

这些在太阳下劳动的人是谁?——奴隶和平民在贵族的田地里集体劳动。

麦:除了麦,

回忆河姆渡和半坡的农作物——(稻和粟)商周时期农作物的品种比较多了,后代所称的“五谷”在商周时期已经齐备。

年:一个人背着禾,是秋天,用秋天代表一年,说明当时哪一个生产部门在商周的社会最为重要——农业。

根据上面几个字,请学生描述夏商周时期农业生产情况?

农业是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当时平民和奴隶在贵族的田地里集体劳动,农业生产技术比较高,田地修复非常方整,农作物的种类比较多,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商周时期已经齐备。

2、畜牧业

牛羊犬马雉:

今天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商朝时期都已经有了。

牧:一个人手拿鞭子在驱赶牛。

牢:

牢是用来干什么用的——关牲畜。说明当时还建有牲畜圈栏,把牲畜关起来。

商周时期商业也是非常发达。今天我们用哪个词来代表做生意、做买卖的人——商人。商朝时,做买卖的人很多,商业非常发达,以致今天我们用“商人”来代表做生意、做买卖的人。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夏、商、西周时期,我国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都得到较大的发展。

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青铜文明与青铜器的铸造有什么不同?

既然夏、商、西周时期,我国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都很发达,为什么要以“青铜”作为当时文明的象征呢?

商周青铜铸造业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分布广,充分体现当时社会文明发展的水平;青铜作为新的生产工具,具有坚硬、锋利的特点,它的出现,极大的促进了当时生产的发展。

夏商周时期,青铜文明繁荣灿烂,这些繁荣灿烂的文明是主要是由谁创造的?

创造这些繁荣灿烂的文明的奴隶们,他们的生活情况又是如何呢?

三、奴隶的悲惨生活

奴隶悲惨生活的表现:

1、没有人身自由,可以被随意转让和买卖。

2、人牲:商朝奴隶主每次祭祀祖先,都要屠杀大量奴隶做供品。

3、人殉:奴隶主死了,还要把奴隶杀死或活埋,做殉葬品。

讨论:商周时期,奴隶的辛勤劳动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但奴隶们却过着悲惨的生活,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你觉得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

1、原始社会,人与人之间过着平等的生活,大家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在原始社会,这样的社会是不是理想的社会?

原始社会,环境非常恶劣,工具非常简单,人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所以我们讲到古代人的寿命是很短的,北京人的平均寿命只有十多岁。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各个群体之间经常发生残酷的战争(例如炎黄战蚩尤)。战败者的族群往往被消灭。

2、到了奴隶社会,战俘和触犯刑法的罪徒,被罚做奴隶,用来创造财富,可以说是一种进步。

3、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大量奴隶,可以组织大规模的生产,例如铸造司母戊鼎,这在原始社会是不可以的事情(原始社会的氏族总人数也就是几百人,而铸造司母戊鼎就需要二三百人)

4、由于大批奴隶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提供大量的食物和用具,这样就使一部人可以摆脱体力劳动,专门从事脑力劳动。所以商周时期在天文、艺术、文字、科技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5、但是奴隶社会是一种人剥削人的社会,是一个非常残酷的社会。奴隶生活非常悲惨,他们不甘心这样的待遇,于是常常起来反抗,他们消极怠工、破坏工具、甚至集体逃亡来反抗奴隶主的压迫。这样就造成社会的不稳定,所以最终随着生产的发展,奴隶社会也要走向灭亡。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带来的4篇《七年级历史《灿烂的青铜文明》教案范文》,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众鼎号。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老山界》优秀教案设计最新10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