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案模板 >

《周长》教案【优秀8篇】

众鼎号分享 132320

众鼎号 分享

圆的周长01-23以下内容是众鼎号为您带来的8篇《《周长》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认识周长 篇一

我校张秋霞教导在本次太仓市级教研活动中执教了“认识周长”,我参与了其磨课的过程。张老师尽管任教小学数学时间不长,但是她的数学功底很扎实,对于数学教学颇有见地,而且文章写得也不错。在磨课的过程中,我愈加有这样的体会。

在这节课上,张老师非常准确地把握了这节课的重难点,她的思路非常清晰,从认识边线——认识一周的边线——认识周长——计算周长——自己测量数据计算周长 ——了解周长在生活中的运用,脉络非常完整且有条理。在认识边线中,基于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她又分了两个层次,一是借助有边框的平面图形认识边线,二是找出没有边框的物体某个面的边线。通过这两个层次,学生对于边线从具体实现了向抽象的有效过渡,对于边线,他们的认识就突破了“有线”向“无线”的飞跃。这对于学生准确建立周长的概念是非常有帮助的。在认识一周的边线中,张老师也煞费苦心,从学生指一指揭示“一周”,再利用另一个素材,通过教师指,为学生提供辨析的一次机会,以此让学生牢固树立“一周边线”的概念。教学进行到这里,“周长”的概念可谓“呼之欲出”,张老师通过屏幕演示,用线绕树叶边线一周,拉直,用尺量出长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周长就是一周边线的长,另一方面则向学生预示了测量周长的方法。在计算周长一环节中,张老师同样分成了两个环节,第一环节她出示了教材提供的两个图形,让学生说说求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就是求“三角形”、“四边形”的什么?以此强化学生对周长的认识。然后出示数据,让学生分别计算。第二环节她出示了课后的一道练习题,有等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通过这项练习,一则可以巩固周长计算,另则可以生发多样化的计算,引出简便的计算,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可以说,张老师的这节课层层深入,是一节有着浓浓“数学味”的课。当然作为一门遗憾的“艺术”,这节课上也存在一些不足,但是不影响这节课的整体效果。

听后,教研员杨老师对此课作了详尽的点评,在肯定的同时,杨老师提出了许多意见,对于这些意见,我有一些不同的想法,在这里提出,以求引起大家的讨论。

1.杨老师认为数学中的“方法”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而不应该是老师告知。我想,在这个观点上,杨老师太过偏激,她忽略了教师作为“学习共同体”中的一个成员,有责任、有义务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适时点拨学生的疑难困惑。试问:如果“方法”都能由学生探索,那么教师的作用如何体现?何况,有很多的方法学生根本就探索不出,尤其对于像我们这样生源的学校。在课上,学生自己测量圆形物体时,的确没有出现滚动的方法,那么教师将其介绍给学生,也不失是一种教学策略。在这里,我想说,关于方法,一方面可以通过自行的探索习得,另一方面通过有意义的接受也能让学生从中习得。

2.杨老师提出教学中素材不要多换,要用足、用好。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要辩证地看。用足、用好教学素材这无可厚非,但是不能因为更换了素材而被认为没有用足用好。记得2001年我执教省级教材培训会的一节课,当时用游乐园的一个大情景贯串整个教学过程,著名特级教师沈重予老师来听我试上,当下就提出,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反复利用一个情景,会让学生的视觉产生疲劳,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而频繁的更换情景,则令学生目不暇接,不利于他们静下心来思考。因此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只要把握好度即可。在课上,张老师利用一个宣传牌,让学生指一指帮助理解一周的含义;再利用另一个宣传牌,老师指,从而让学生进行辨别。如果在这里,教师不更换宣传牌,那么在学生已经正确指的基础上再故意指错,老师是不是显得太做作?

3.杨老师提出,将图形剪下再认识“边线”比不剪下认识“边线”要更有利于学生的认识。同时杨老师还介绍了自己上课时的处理方法。我想,这可能是因为杨老师没有意识到我们的设计意图,关于“边线”的处理我在“评课的艺术”一课中有具体的阐述,这里不再赘述。何况,每个人认识的角度不同,决定了他们在处理教材上方法的不同。可能杨老师的处理方法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但不能因此而否定别的不同的处理。因为“条条大路通罗马”,正因为不同的思路都能达到同样的教学目的,课堂教学才能成为一门艺术引起无数有志者为之不断探索而乐此不疲,如果只有一条路,那么,有了那些特级教师们的努力,我们就只需步其后尘,无需努力了。

以上只是自己不成熟的一些想法,如能引起某些讨论,那可就是我写这些文字的目的所在。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结合具体的图形或事物,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初步学会测量并计算简单平面图形的周长。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能对具体图形进行观察、度量、计算,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认识周长的含义,探索求平面图形的周长的方法,并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积极地参与到认识“周长”的操作活动中,通过自已的感性体验,获得对“周长”的理解与掌握;感知图形或事物感知、认识、理解击长的意义,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掌握测量周长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意义。

教学准备:米尺、细绳、树叶、平面图形、软卷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周长

(一)剪一剪

师:请你把最喜欢的卡通头像图片沿着边剪出来。

生:我剪的头像图形好似圆形。

生:我剪的头像图形好似是正方形。

生:我剪的头像图形好似是长方形。

师:请你用左手的母指和食指夹住图像的边线中的一点处,再用右手的食指沿着图像边线画一圈。

(二)说一说:

师:同学们刚才说画一圈之外还可以用别的词语吗?

生:画一周。

师:同学们从这一点处形始画,再画一周回到这一点,这个过程封闭吗?

生:封闭了。

二、认识周长:

(一)画一画。

师:用刚才的方法,请同学们画一画你喜欢的图形或物品。

生:我画了一本数学书的面

生:我画了一张桌子的面。

生:我画了一个笔盒的面。

师:请同学们留意这位同学画的过程(没画完的长方形)

生:老师这个同学还有一部分没画出来,不完整。

师:总结:从一点开始,最后回到这里结束,形成一个封闭的图形。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师: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没有。

(二)指一指

师:桌面、篮球场、书面等等是什么形状。

生:都是长方形。

师:在长方形的图片上指一指周长。

生:我从这一点开始画,沿着长方形的边车一击回到这一点的长度。

(三)摸一摸。

师:示范摸书本一周的边线(强调一周)

生:摸桌面、数学书面、笔盒面、黑板面。

(四)量一量。

师:指导用皮尺任选你喜欢的物品、图片量一量周长。

生:量腰围、量树叶、量桌面。

(五)算一算

师:说出你的计算周长的方法。

生:每条边的长度加起来。

①5+5+6 ②3+3+3 ③4+3+4+3

师为沿边画一画周长

生:①1+1+1+1 ②2+1+2+1 ③2+2+2+2

三、课学时总结

师: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生:周长—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周长。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篇三

(第2课时:认识周长)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2、能利用对图形周长的认识,测量和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

3、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4、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显示生活里的数学,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难点:认识周长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初步认识物体的边线。

1、出示一面无边框圆形镜片

师:这是一面镜子,老师每天早上用它的时候都是这样拿的(演示手势)很小心的,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镜子是玻璃的,没有边框,易划手。)

那谁能帮老师想个办法,解除这个麻烦呢?

我也想过给镜子镶一道金属边框,可我怎么知道这个边框倒底要多长?(可以用软尺量一下。)

师:你能指给大家看看,量哪里吗?

点名指一指边线,如果学生指着边线上的某一点,教师适当加以引导。

师:同学们刚才所指的,其实就是这个镜面的边线。

2、(出示数学书)师:你能指出数学书封面的边线在哪里吗?引导学生指的方法(从某一个点出发,沿边线绕一圈,回到起点)

谁再来指一下三角尺的边线?生指,师生指。同桌互指三角尺的边线。

3、出示想想做做2

师:你能描出这些图形的边线吗?请大家任意挑两幅图描出它的边线。

学生独立描出第二题图形的边线,并相互交流。

师选取两位同学的作业做对比,指出画时应贴近边线画。

二、认识周长

1、(出示例题图)

师:儿童游泳池池口的边线在哪里?谁来指给大家看。

指名上台说一说、指一指,动态画面演示出游泳池池口的边线。

师:游泳池池口的边线的长也叫游泳池口的周长。

板书课题:周长

谁再来说说什么是游泳池口的周长?指名说,互相说。

2、刚才我们所指的数学书封面的边线的长其实就是什么?(课件出示。)谁再来说说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3、你还能指出这是什么的周长吗?谁来边指边说。

三、测量计算周长

1、(出示一片树叶)师:你能指出这片树叶的周长吗?(课件演示)树叶的周长到底有多长呢?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想到用工具去测量,再追问:你们想用什么工具,怎样测量?

指名讲解测量方法。(用线围周长,作记号。再用尺量线的长度,就是周长。)(教师说明:选整厘米数)

分组操作

指名上台演示测量。师辅助。(注意:起始点,并要贴近边线量)

指名讲解测量方法。(用线围周长,作记号。再用尺量线的长度,就是周长。)(教师说明:选整厘米数)

分组操作

指名上台演示测量。师辅助。(注意:起始点,并要贴近边线量)

2、(出示试一试左边一图)师:这个图形的周长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测量工具?为什么?能一下子直接测量出周长吗?那怎么办?(引导学生说出测量每条边的长度,课件出示每条边的长度。)

追问:知道了每条边的长度后,该怎么得出周长?指名回答计算方法。

然后独立测量计算右边图形的周长。

小结明确:一个多边形的周长就是围成这个图形的所有线段的长度之和。

四、拓展提高

1、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做一做,并思考有没有不同的方法。

做好后,学生先在小组里交流方法。

《图形的周长》数学教案 篇四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图形的周长,会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培养估计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周长的意义,周长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

理解周长的意义。

设计理念:

结合具体实物,观察亲身体验。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今天来到北顺小学和我们三年级五班的同学一起上课,我心中非常高兴。你们愿意交我这个大朋友吗?谁愿意介绍以下你自己?(三到五名同学自我介绍)。同学们想不想了我,比如我是从哪儿来的,大家怎么称呼我?(引导孩子观察大屏幕,说出相关的信息,对同学的表现给予肯定。

(二)合作、探究、交流,讲授新课

刚才同学们已经知道我是来自民主小学的一名数学教师,你们听说过民主小学吗?我们学校是一所具有五十多年办学经验历史悠久的省级规范化学校,今天我把我们学校的照片带来了,大家想不想看?(展示幻灯片2、3、4、5、6)。

我们学校漂亮吗?不过呀,和咱们北顺小学相比,我们那儿的绿化做的还有些不够,今天老师想请大家帮我们学校再设计一个花坛,有没有信心完成这个任务?为了节省时间,请同学们用一个简单的符号来表示花草。

学生画,教师巡视,把有代表性的在展示台上展示。

同学们设计的花坛可真漂亮啊!可是我们该怎样保护它们呢?(生举手回答)

刚才这位同学提到安装护栏,这个办法不错。不过呀,对于安装护栏,我有个疑问,大家还要帮帮我:护栏应该安在什么位置?(学生讨论)沿着边线安一周。师:请你用彩笔在你设计的图上画出来。(学生描,教师巡视,展示几个同学描的边线)

同学们真是太厉害了。其实我们身边的很多平面图形都有边线,你能找到我们周围这些物体表面的边线吗?(学生找、指、摸)明确强调:平面图形一周的边线必须从一点出发,绕平面一周后再回到出发点。现在在同学的帮助下,我的第一个问题解决了,谢谢大家。不过我今天有些得寸进尺,想在请教一个问题:买护栏时要买多长的护栏?生:护栏的长度就是花坛一周边线的长度。

师:花坛一周边线的长度。这个名字太长了,谁能帮它起个简单好记的名字?(揭示周长)

板书: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度就叫这个图形的周长。

(展示幻灯片7、8)学生齐读:长方形一周边线的长度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一周边线的长度就是这个正方形的周长。(让学生熟悉对图形周长的描述。)

说周长:黑版面的周长就是黑板面一周边线的长度……

进一步明确:长方形的周长就是这四条边的长度之和。

(三)综合实践应用

1、出示练习题:幻灯片9、10、11、12

学生口答、笔算和板演想结合

2、大家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小白兔输了以后非常后悔。它改

掉了骄傲自满的坏毛病,和乌龟又进行了一次比赛。请同学们给他们做裁判。(出示幻灯片13)

讨论:乌龟和小白兔跑的路程是否相等。同学们的眼力真好,这下乌龟服气了,鲜花讲给了冠军。从这个问题上,你有什么收获?(图形的周长和图形的形状没有关系,再次明确图形的周长就是围绕图形一

周边线的长度。)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图形的周长。它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的广泛。比如我们要装饰黑板报,在它周围围上一圈拉花,就需要计算出黑板面的周长(幻灯片14)

(幻灯片15)这是我们学校幼儿园新建成的操场,沿跑道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操场的周长。

课下,希望同学们用你们聪慧的双眼去发现,其实数学在我们生活中到处可用。谢谢同学们!谢谢所有的听课老师!

人教版《周长》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认识周长,并能指出和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

2.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体验现实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和探究能力。

学情分析

“认识周长”是一节帮助学生建立周长概念的一节课,这是学生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认识平面图形是学习的平面图形周长的基础。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并理解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

难点: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尝试探究,认识周长

1、创设情景,感知周长。

师:孩子们喜欢看动画片,老师先请大家欣赏一段动画好吗?

(演示动画:两只小蚂蚁比赛谁爬得快,找了两片相同的树叶,要求沿着树叶的边缘爬一周。红蚂蚁爬到一半的时候,就没有沿着树叶的边缘爬了,而是从树叶的中间先爬到终点;而黑蚂蚁是沿着树叶的边缘爬的,比红蚂蚁后到终点。)

师:你认为谁应该是冠军?说说你的理由。

(落实到规则上来。强调是沿着树叶的边缘爬一周。)

师:你们真是公正的小裁判,黑蚂蚁才是真正的冠军。

师:(出现表示树叶周长的边框。)我们的冠军黑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缘爬了一周,那黑蚂蚁究竟爬了多长呢?同学们想想,这实际上是在求什么?

生:求这片树叶一周的长度。

师:树叶一周的长度就叫做这片树叶的周长。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数学王国里的一个新朋友------周长。(板书:周长)(齐读课题两遍)以前听说过周长,从字面上理解,周长是什么意思?

生:周就是一周,长就是长度,周长就是一周的长度。(教师引导)

2、尝试操作,理解周长。

(1)摸一摸

师:(拿一个三角板)孩子们,你能指出这个三角板的一周吗?(学生边指边说)

师:(走到学生中间,任意拿起一本数学书)问:你会指出数学书封面的一周吗?学生回答。

师:老师给孩子们准备了一些平面图形,放在课桌里的,请孩子们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摸一摸它的一周。

(生自由的摸。师巡视。)

师:你是怎么摸的?(请两个孩子来描述一下自己摸的情况,主要是引导孩子说出“刚好摸了的一周。)

(注意观察学生有没有摸完,或是摸过了的情况,如果没有,教师可以故意摸错给学生看,让学生充分理解一周是由起点出发,最后回到起点。)

(2)描一描

师:你能在这张纸上描出这个图形的一周吗?来,试一试。

(生开始描,师巡视)

师:谁上来展示一下你的作品?

(找两生上来展示。师引导:你描的是什么?引导孩子说出“我描的是的一周”。再得出“那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并鼓励孩子,你能把这句话连着说吗?)

师:孩子们,刚才你们都描出了图形一周,这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课件展示刚才两个孩子所画的'图形的一周。)

(3)想一想

师:下面我们来想象一下,另外这几个图形的一周如果描下来是什么样子呢?请闭上眼睛,你也可以用手比画比画。

师:好了,请看屏幕。(课件里展示相应的图形及其周长。)你想象的是这样吗?

(4)找一找。

师:那你还能不能在我们的周围找一个物体,说说它某一个面的周长!

(学生边摸边说,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参与到其中,引导孩子说,这一周的长度是的周长。)

师:你还能看得更远,更宽一些吗?(用手势表示出来。)

(5)说一说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周长吗?

师:周长,就是指的围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平面图形的周长。

(板书:围图形一周的长度。)

(6)指一指:你能指出下面哪些图形的周长?哪些不能?为什么?

(强调能指出的图形是围了图形一周,,而有些图形不是围一周。)

师:孩子们真是很有智慧,所以一个平面图形的周长就是指围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强调“围”字)

二、合作探究,量中理解

(过渡):咱们已经认识了周长,其实周长的知识还有很多等着我们去发现、去研究,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周长的世界,共同去探索周长的秘密。

师:我们怎么才能知道这些图形的周长究竟是多长呢?

生:用尺子量。

师:陈老师这里有一个三角板,如果要你来测量它的周长,你会怎么做?

(一生叙述。师点评。)

师:请孩子们合作,测量出这些图形的周长,并把结果写在图形的下面。

师:谁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么测量的?

(长方形:为什么可以只量两次?)

(三角形:测出三条边的长度,然后加起来。三角形的周长就是厘米。)

(正方形:只量一条边,然后乘4就得到正方形的周长。师引导:你量了几次?为什么只需要量一次?)

(五角星:只量一条边,乘10就可以了。)

师:在求图形的周长的时候,都是把这个图形每条边的长度合起来,就得到了这个图形的周长。

师:还敢挑战难度更大的图形吗?

师:如果要你来量这个圆的周长,你想怎么量?

(生思考5秒钟。陆续有人举手了。)

师:小组内先商量一下,看看你们需要什么工具,老师可以提供一部分,如果没有,你也可以说出你的思路,我们一起来讨论。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如果你的方法能够与别人不一样,那就最好了。

(生操作。师巡视,引导出多种方法。测量圆的办法有:1是用毛线绕,然后量毛线的长度;2是用圆在直尺上滚;3是把圆折起来,如果对折一次,就用量的结果乘2,如果对折两次,就用量的结果乘4;4是用直尺在圆上一厘米一厘米地量;5是用软尺量;6是先把这个圆画出来,再用线绕。)

师:你通过测量和探索这么多图形的周长,又获得了哪些好的方法?和大家交流交流。

哪个小组首先来汇报?带上你所使用的工具!(孩子上来。)

师总结:孩子们刚才想出了很多的方法,都测出了这些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也就是它们的周长。

孩子们回家后还可以找一些不规则的图形,量一量它们的周长。

三、联系生活、应用周长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个新朋友,他的名字叫什么?(周长)周长很高兴认识了我们这些聪明可爱的小朋友,他很乐意和你们一起学习。如果你是“周长”你怎么向大家介绍一下呢?

师:那孩子们再想想,我们认识了周长,掌握了测量周长的方法,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没有用呢?

(几生举例。)

师:周长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是很多的,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学会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一定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孩子们请看……(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周长的应用。)

师:你知道自己的腰围吗?想不想马上来量一下?

生:想。

师:好,请孩子们先起立。先摸一摸腰在哪里?大概就是肚脐这个位置的一圈。腰围就是我们腰的一周的长度。

我们由两个孩子合作,互相量一下对方的腰围,再比一比。

四、课堂总结

师小结:希望孩子们能把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

认识周长 篇六

课题名称:认识周长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41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能测量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

2、 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同时,渗透化曲为直、平移的数学思想。

3、 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对周长含义的理解和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细线、直尺、皮尺、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楼梯形、表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理解周长

(一)感受一周

1、XX年是奥运年,小蚂蚁和小瓢虫也在做运动呢!(出示课件)

2、仔细观察,两只小动物沿树叶爬行的路线有什么不同?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一周。

3、请学生摸一摸树叶的一周,教师强调起点在哪终点也就在那。

(二)感受周长的长度

1、请学生摸一摸数学书封面的一周、课桌面的一周,告诉学生像数学书封面的一周的长度、课桌面一周长度在数学上有个名字叫做周长。板书(周长)

2、比较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和课桌面的周长有什么不同?今天这节课和老师一起来认识平面图形的周长。板书:(认识)

(三)感受封闭图形  揭示周长的概念

1、图形王国里今天来了一些好朋友,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不同?(出示课件)

2、通过学生观察后,师告诉学生什么是封闭图形和不封闭图形。

3、让学生描一描自己喜欢的一个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活动结束后告诉学生刚才描的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师板书周长的概念。)

4、让学生齐读周长的概念。

5、师举例说明:像月牙形一周的长度就是月牙形的周长,三角形一周的长度就是三角形的周长。

(四)巩固周长

找一找数学练习本的周长、板凳面的周长在哪?找到后摸一摸。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注意到低年级学生从:“实物操作”到“形象感知”再从“形象感知”到“抽象概念”。学生把周长这一抽象概念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加深了对周长的理解。)

二、合作探究    计算周长

(一)设疑激趣

1、出示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楼梯形提问“你)众鼎号●www.1126888.com(认识谁?”

2、让学生估一估哪个图形周长长?

3、当学生想法不一时,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问题。

(二)小组活动  测量周长

1、出示活动要求,学生观看。

2、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并指导。

3、汇报交流 教师评价。

4、小结:像一些规则的图形用直尺直接测量出图形的周长,像一些不规则的图形可以用细线、皮尺绕图形的一周然后再测量出图形的周长。

设计意图:(学习数学最好的的方式就是在“做”中学,学生经历了由疑问——讨论——验证思维得到了拓展,在操作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操作,总结出测量周长的方法,圆形周长过程中体现了“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楼梯行周长则体现了平移的思想方法,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想。)

三、运用周长     解决问题

1、测测你的眼力

让学生通过观察说一说为什么相等。(出示课件)

2、量一量  填一填

小组合作量一量同学的头围、腰围、胸围。

姓     名

头    围

腰    围

胸    围

设计意图:(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就在于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练习的设计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全课总结

你学会了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总结、自己评价,体验成功的价值,在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同时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图形的周长》数学教案 篇七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4页.练习二十的第l10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周长和面积的含义,以及周长和面积的公式是怎样导出的。并能根据它们的含义和公式计算所学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教具准备:

教师把教科书第134页的两个图画在小黑板上。

教学过程:

一、周长和面积的含义

教师:我们学过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请说出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分别说一说多边形和圆的周长的含义。然后,教师用教科书上的结语进行概括: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计量周长要用什么计量单位?(要用长度单位。)

教师:我们还学过一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请说出什么是平面图形的面积?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然后,教师用结语进行概括: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公顷、平方千米。)

请你用手势比划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大小。

教师出示准备好的第134页中间的图,让学生比较一下每组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让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直接比较。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左图中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而平行四边形的周长长一些(它的高与长方形的宽相等,那么两斜边就要长一些);右图中的两个图形的面积不相等,但是周长是相等的。

二、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教师出示准备好的第134页下面的图。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这些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请说一说它们的周长和面积各是怎样计算的。它们的计算公式是怎样导出的?先复习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然后,复习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使学生清楚地看到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公式是基础,正方形的有关公式是在长方形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因为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导出的?(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再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导出的?(把三角形和梯形都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圆的周长公式是怎样导出的?(通过实验导出的。)

圆的周长和圆的直径有怎样的关系?

表示什么?它是哪两个数量的比值?

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导出的?(把圆转化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教师:从前面的复习中,我们可以发现,哪个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最基础的?(长方形。)

教师还可以把图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整理成下表: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三十的第1题。

教师说明要求,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2.做练习三十的第2题。

题目中没有给出数据,让学生先判断要求面积需要哪些数据,然后自己想办法量出数据,再解决问题。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看学生做题有什么问题。集体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有没有不同的做法。

3.做练习三十的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说一说思考的方法,并能用自己的话简单说明道理。必要时,教师可以画图演示。

4.做练习三十的第9题。

先让学生认真审题,明白题中所说的事情,然后指名说一说题目中要做的是什么事情,学生明白后,再让学生独立解答

四、小结(略)

五、作业

练习三十的第4、5、6、7、8、10题。

《图形的周长》数学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1、加深理解和掌握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意义,熟悉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

2、继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3、继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应对能力。

教学重点:1、周长、面积的意义;

2、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操作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师)PPT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各一张。

(生)长方形纸片两张(长15cm,宽10cm;长16cm,宽10cm)、圆规、尺子。

教学程序:

一、故事导入,板书课题。

(故事略)

二、分步梳理,引导建构。

1、再现平面图形周长、面积的意义。

(1)回忆、交流、汇报。

(2)课件出示图形。

要求指出各图形周长,摸摸各图形面积。

(3)用红色描周长,黄色涂面积。(生操作后课件演示)

2、练习十九第1题

观察比较并说出想法。

3、比一比:下图中甲部分面积()乙部分面积

A、大于B、小于C等于

4、平面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1)算出各图形周长。

课件出示图形、数据。

(2)说出其中哪些图形的周长可用公式计算(根据回答出示图形)。

你会用字母公式表示吗?(填书上)

口答。(在图形下方相应板书公式)

(3)说说对于圆周率你了解多少?

完成练一练第1题

三、应用操作,提高发展。

1、按要求操作、计算。

(1)把长15,宽10的长方形变成一个最大正方形。

这个正方形周长是多少?

(2)在这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圆。

这个圆的周长是多少?

(3)把这个圆分成两个半圆。

每个半圆的周长是多少?

2、请你一试。

(1)你能在长16,宽10的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半圆吗?

生尝试操作后交流画法。(师适当引导)

(2)若长是24,宽是10的长方形中,最大半圆又该如何画?

(3)你从中有何发现?

3、想一想。

用一根长20的铁丝围成一个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的长方形,你有几种不同围法?

若想让围成的图形尽可能大该怎么办?

四、全课小结、延伸。

联系课堂开始时故事中问题,为下节课复习图形面积铺垫准备。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带来的8篇《《周长》教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众鼎号。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不一样的我》大班教案优秀7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