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案模板 >

《山寨》教案(优秀10篇)

众鼎号分享 129285

众鼎号 分享

《山寨》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识字。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诗歌。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山寨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点

1、认识5个生字2、写会5个汉字。

教学准备

1、制作山寨风光的多媒体课件

2、生字词课件

3、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激情引题:

有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村寨建在了青青的山上。绿树遮住了美丽的小窗,整个村寨座落在绿色的海洋。想不想感受一下它的神奇呢?(课件播放山寨景色)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山寨景色)。通过让学生观察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

⑴ 从刚才的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

⑵ 想想这里描绘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呢?美不美?

(有一位作家,他游览了这个地方后,也觉得这儿非常美,还写下了一首小诗。想不想读一读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

《山寨》。板书课题:山寨 (注意寨的读音。)

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山寨,“寨”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第一个生字,它是翘舌音。谁来拼一拼它的读音?跟老师读(zhai )。我们怎么记住这个字呢?谁有好办法?同学们看寨的上半部分和我们学过的那一个字有点像?(寒、塞、赛)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 轻声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1、自读。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可以用联系上下文猜字,问问周围的人,查字典,查生字表的拼音等方法认识生字。)

2、小组合作认识课后字条里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四人小组合作认识田字格和绿条框里的生字,小组长要组织大家认真学习)

3、 3、检查合作识字效果

⑴ 指名读

(这会儿词语宝宝要出场了,他要考考大家,有信心吗?请一位同学读,读准了大家跟他读,没读准,请你给他指出来)(课件出示词语:有拼音的词语,)

⑵抢读(这次去掉了拼音,要求同学们抢读,注意每个词语读两遍。)

⑶词语回文(大家的表现真不错,这些词语回到句子当中,你还能读准吗?)

a 看着飘起的炊烟,好象离山寨不远

b小路七拐八弯,

c到处林遮树掩,青藤垂挂屋檐。

d多亏小狗几声汪汪,才把客人唤到门前

4、创设情景、强化识字

⑴ 捉迷藏识字:

(这会儿生字宝宝已经从词语里跳出来了,它要和大[家做捉迷藏的游戏。瞧他们都藏在了小松树的背后,我们赶快把他们找出来吧!每一个生字宝宝出来大家大声叫它的名字三遍好吗?]

⑵ 同桌比赛认字:

同桌比一比看谁把这些字全部认下了,

⑶ 交流识字方法: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你认为哪个字最难记?谁有好办法来记住这个字?

⑷ 组词、说话

(能给生字宝宝找个朋友吗?再找一个,你能说一句话吗?)

⑸ 开火车巩固识字

三、再读课文,读得准确流利

同学们已经把生字宝宝记住了,这会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回家让他休息去吧去吧!相信这会儿,同学们会把课文读的非常通顺流利。请三位同学读课文。

四、写字(出示生字课件)

1、观察要写的字

(找出认为难写的字,讨论交流)

2、教师示范写:边写边讲清笔画顺序

3、指导书写

4、鼓励学生写其他的生字

(提醒要求)

4、 展示学生的字并评价

五、小结

《山寨》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识字8个,写字9个,用“怎么”写一句话。

2.结合“金钥匙”,初步学习默读的方法。

3.准确流利读文,感受意境,从而热爱大自然。

〖教学准备〗

教具:一些山寨景致的影音剪辑

学具:搜集的、自己画的山寨图片,与山寨有关的见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我们贵州是许多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一些少数民族喜欢十几家、几十家、几百家聚集在一块儿住。他们这种住的地方就是山寨。板书课题。你们搜集到了和山寨有关的资料吗?

(学生交流搜集到的与山寨有关的图片、见闻资料。)

2.师:大家搜集到的资料真丰富。今天我们要学习《山寨》这首诗,大家轻声读读课题,看看自己想从诗歌里了解些什么?

生1:我想知道是我旅游时看到的山寨美,还是诗歌里写的美。

生2:我想知道诗歌里写的山寨和我找到的资料有什么不同。

生3:我想知道诗歌里写的山寨是什么样的。

3.师:只要同学们能够在读中体会,你们的愿望就一定能实现!

[由学生自己的愿望引出学习的内容,增强了下一步学习活动的趣味性、主动性。]

二、自学生字,合作识文。

1.师:请同学们轻声自由读课文,试着读准字音,把自己没有把握的字勾出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读不通的句子就多读几遍。

(学生读文、识字。)

2.师:大家一定有好的记字方法想交流吧!

生1:“弯”字下面的“弓”字就是弯过来弯过去的,我们就不会把“弯”字写成“变”字了。

生2:记住有两股小小的西风就能让我们的头发飘起来,我就把“飘”记住了,不会把“示”字下面的“小”字写出了头。

生3:我们挂起东西总是用“手”,所以“挂”字是“扌”旁,两个“土”字就像两张小凳子,我们的个子矮,挂东西时要垫上两张小凳子。这样记,大家一定不会把两个“土”字写成一竖四横。

生4:叫唤是用嘴,所以“唤”字是“口”旁,小狗喜欢跑到屋子外面玩,所以“唤”字下面的“大”字跑到了“冂”的外面。我们写的时候不要把“冂”加“大”字写成“口”字加“人”字。

3.师:同学们想到的记字方法真新颖!我们试着用用别人说的好方法,把生字放到诗歌里读一读。然后四人小组互查,看看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把诗歌读通顺了。

(学生先自读文,然后小组内读文互查。)

三、质疑、解惑。

1.师:同学们,通过读课文,读诗歌,我们可以增长许多知识,感受到我们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大家能回忆出我们已经掌握了哪些读文的方法吗?

(生大声朗读、轻声自由读、小组比赛读、诵读。)

师:今天,“丁丁”和“冬冬”在“金钥匙”里要教给我们一种新的朗读方法――默读。请大家把书翻到第34页,轻声自由读一读“金钥匙”,想想,“丁丁”和“冬冬”是怎么说的?你读懂了什么?

生1:我读懂了默读时不能出声音,不能用手指读。

生2:我明白了默读时嘴不能动。

生3:“丁丁”告诉我们,学习默读不要着急,要慢慢来。

[从旧知识的复习过渡到新知识的感知,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另外,通过学生自读自悟总结默读的方法,学生更易接受与记忆,同时也从点滴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2.师:《山寨》这首诗歌有几个小节?

生:三个小节。

师:我们试着默读第一小节,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生1:什么是“炊烟”?它是什么样的?

生2:“炊烟”就是一种烟。

师:对,是什么时候会看到的烟?

生3:是东西燃烧的时候冒出的烟。

师:春游和秋游时,我们喜欢到花溪河畔烧烤、野炊。那个时候,会有……

生4:会有许多呛人的烟。

生5:我懂了,那就是“炊烟”。

师:对了,“炊烟”就是人们烧火做饭的时候,冒出的烟。

生6:为什么“看着飘起的炊烟,好像离山寨不远”?我们都已经看到了山寨了,为什么还要“一走就是半天呢”?

(学生读文讨论:)

生1:人其实可以看得很远。就好像你在黔灵山上,你可以看整个贵阳市,可以看到阳明祠,可是,如果我们走到阳明祠,就要走很久,可能也是半天。

生2:从我们搜集的图片里,我们发现山寨都是在大山里。如果我们看到了山寨,可以走直线,可以飞的话,一定能很快到。但是,我们小组的曾诚说,有一次他和爸爸、妈妈去山里的一个苗寨玩,发现到那个寨子的路是弯弯曲曲的。所以,我们小组想:因为山路总是弯弯曲曲的,到山寨的时间就要半天。

生3:我们小组和第二小组讲的差不多。课文里面也说“哪知道上山下山,一走就是半天。”就是在告诉我们,到山寨要走上山路、下山路,路很长,要走很久。

3.师:同学们今天的思维很活跃,表达很流畅。能试着默读第二小节,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吗?

生1:我不明白“分明”的意思。

生2:你可以试着把“分明”换成“明明”读一读。

生3:为什么诗歌里写“分明是到了寨边,怎么一户人家也不见?”已经到了,怎么会连一户人家也看不到?

生4:我知道,山寨里的人种田去了。我看到过他们种的梯田,可美丽了!

4.师:你说对了一部分,很多山寨里的少数民族是种梯田的,梯田可以保证水分流失得少。不过,你提出的这个问题我们还要联系第三小节,联系插图,才能理解。请大家把第2、第3小节连在一块儿读一读,再观察插图,思考思考:如果是我们到了寨边,一定会看到什么?

生1:许多绿色的树木。

生2:还有脚边的小路。

生3:树木和青藤把山寨挡住了。

生4:小路拐过来拐过去,我们不知道往哪里走才对。

师:看来,联系上下文讨论还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你看,我们一用这个方法,就弄明白了一个难题。那刚才大家在读第三小节时,有没有不清楚的地方?

生1:“青藤垂挂屋檐……”为什么用省略号?

生2:诗歌在告诉我们,有许多的青藤垂挂屋檐,太多了,写也写不完。

生3:谁能告诉我“多亏”的意思?

生4:“多亏”的意思就是“幸好”。就好像今天突然下了雨,第一节课下的时候,我给你说“幸好我带了雨伞,要不然就惨了”,也可以说“多亏我带了雨伞,要不然就惨了”。

师:你解释得真有特色,将我们的生活和语文学习联系在一起了。

[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借助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质疑、解惑,让课堂始终涌动着一潭鲜活的水,从而为体会诗歌意境铺平道路。]

四、体会意境、朗读感悟。

1.师:诗歌有三个小节,把山寨的路远、弯、树木茂密这些特点写得十分生动,默读课文,想一想,自己喜欢哪些生动的词句?能说出理由的就说说理由。

生1:飘起的炊烟,让我觉得远远地看,山寨很热闹。

生2:飘起的炊烟,让我觉得山寨像是神仙住的地方。

生3:一走就是半天,让我明白了到山寨的路很长、很远。

生4:“七拐八弯、左转右转”这两个词我喜欢。

师:还有同学也喜欢这两个词吗?能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吗?

生1:这两个词让我觉得山路弯来弯去,很长、很有趣。

生2:“林遮树掩”、“青藤垂挂屋檐”,告诉了我们山寨的树木又多又茂密。

生3:多亏小狗儿声汪汪,才把客人唤到门前。我读到这,觉得很有趣,让我感觉到了终于到了山寨大门时高兴的心情。

2.师:同学们试着把这些生动的词句读出韵味来。先在小组内读一读,然后选出一位代表在班上读文。

生1:我喜欢听一组同学读“飘起的炊烟”,她读得有些轻,就像飘起的炊烟一样。

生2:我觉得二组同学读“多亏小狗儿声汪汪,才把客人唤到门前”读得好,读出了终于到了山寨时高兴的心情。

生3:三组同学,你读“到处林遮树掩”同我读的不太一样。你把“林遮树掩”读得重一些,我想把“到处”读得长一些。请大家听一听,哪一种更好?

生4:我觉得把“到处”读得长更好一些。这样才感受到山寨的树木太多了,哪个地方都有。

生5:“分明是到了寨边,怎么一户人家也不见?”这一句你没有读出问的语气来,下次请注意。

[真正着眼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的独特见解与体会、个人感受与感悟充分地得到交流与展示。]

师:哪些同学也能够读好这一句?请起立读。(部分学生起立读。)

3.师:同学们评议、交流得很有水平。老师这儿有一些我们贵州少数民族山寨的景致。大家欣赏欣赏,也许它能帮助我们把诗歌读得更优美呢!

(教师播放vcd,学生欣赏。)

师:现在,还有谁能读好诗歌?我们学习别人读得好的地方,把诗歌读给自己喜欢的伙伴听!

师:大家从自己和学习伙伴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1:山寨的树林很茂盛。

生2:到山寨要走很远的路,而且路七拐八弯。

生3:山寨里有很轻柔的炊烟。

生4:山寨里的小狗很有趣。

师:同学们体会到了山寨的美,那想不想自己到山寨里看一看?可是,到山寨我们要走路呀!请大家在插图里画出去山寨的山路,顺着你画的小路,你一定能到达山寨!

(学生画山路,教师巡视。)

[淡化、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借助绘画这一学生十分喜爱的手段,一方面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一方面可以反馈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山路又长又弯的特点。教师可随之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

4.师:请大家把书翻到32页,大家轻声自由读一读第3句。同桌先试着说一说,然后写下来(学生练习说,教师巡视,及时纠正错误的说法)。

五、总结延伸。

师:同学们,回到家里,把自己的感悟放到诗歌里,背诗歌给爸爸、妈妈听,好吗?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更有特色的山寨正等着我们去欣赏、去赞美、去描绘呢!同学们有机会可以请爸爸、妈妈带着我们多到外面走走看看,也说不定有一天,我们也能成为诗人!

〖教学后记〗

对一些相对较有难度的文章来说,教师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互动讨论,师生共同读文解惑,是极好的一种的教法与学法。在这种平等、互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既能让思维活跃的学生大胆表现,也能带动思维不够活跃、表达不够流畅的学生得到锻炼;而且,释疑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方式、语言组织能力的过程,也是学生将语言文字知识与生活、与其他学科结合的过程。相信通过长期的积累,学生的语文素养会得到长足地发展。

不过,在师生互动解惑的过程中,教师要正确理解“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指导思想的内涵,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一不能让学生千头万绪的思维如脱缰的野马在短暂的四十分钟里无拘无束地驰骋,脱离、失去与学习目标的联系。二是不能让质疑成为师生互动的问答练习,解决完学生的疑惑便告一段落,而应该将质疑紧密与读文、学文、感悟结合在一起,质疑、解惑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方法,不是学习的最终结果。

总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考虑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应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本课教学设计就是根据诗歌语言文字的特点而巧妙设计了教学环节,其目的就是鼓励学生有独特感受、独特体验、独特理解,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火花。开课伊始,教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来引出课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活思维火花,从而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活动中。

从本课教学设计来看,教师很好把握了第一学段教学的重点,即:抓好识字教学,使之更好的为读文感悟打好基础。就词解词,就句解句,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非常困难的。然而,老师让学生借助插图,回想自己所熟悉的生活中的事,不仅降低了理解的难度,而且把课堂与生活衔接起来,将生活的经验运用于课堂,加深了学生的体验,碰撞着学生的心灵,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情不自禁”是“诗”与“文”的联系点。在联系上下文读好词句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想像,理解词义便水到渠成。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本课体裁是诗歌,它的语言高度凝炼,蕴含深刻。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细细反复品读体会诗歌的意境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通过让学生把语言文字与生活实际联系,想像诗文所描绘的画面,借助多媒体手段展示画面,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情境,体味诗句,朗读感悟。通过画面演示、教师评价等方式来促使学生乐读,改变了“讲深讲透”的做法,给学生留下自我感悟,自求得知的空间。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聚集于“喜欢”和“能读”上。从本课实录可以看到,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听读、自读、默读等方式,使他们在自主、合作的氛围中,充分调动积极的学习情感,享受阅读的乐趣,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山寨》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3、培养学生感受山寨的美以及发现自然美的能力。

4、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体会祖国山寨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通过学习,理解想象山寨的特点,体会山寨有趣的现象。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出示课件,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三位朋友(课件:少数民族人物)。你们看,她们的穿着打扮和我们的是不是一样?对,因为她们是少数民族的。她们不但穿的不一样,连住的地方也不一样。请看她们住的地方(出示课件)。刚才我们看到的小村庄,就叫山寨。

2、板书课题:山寨。认识“山寨”的“寨”(出示课件:少数民族住的房屋,从而让学生从图与字进行联系识记)。

二、初读课文,扫除生字障碍。

1、自读课文,不懂的字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解决。

2、多媒体范读课文。

3、检查读课文、词语、生字的情况。

(1)、多媒体显示课文内容,指名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小节读。

(2)、检查词语,运用课件设计成“爬山活动”,读对一个词语登上一步。

(3)、检查生字。先运用生字卡片进行多种形式的抽读生字,再运用课件出示生字,让学生讨论、汇报识记生字的方法。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

1、按要求默读课文。

2、小组分享读书收获,交流不懂的地方。

3、学生汇报,教师适时指导感情朗读。(课件出示:七拐八弯的山路、林遮树掩的景象。)

4、配乐朗读。(多媒体播放音乐)

四、总结。

1、让学生在书上画一画山路。(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画的山路)

2、展开想象,你在上山路时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

板书设计 :

山寨

七拐八弯

林遮树掩

课后反思:

《山寨》是一首很有情趣的小诗,诗中有景有情有韵,孩子们读起来朗朗上口,课堂上以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在读中识字,读中理解诗意,体会山寨的美。由于这首诗比较短小,语言生动有趣,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边读边想象边体会,让优美而富有情趣的文字触及孩子的心灵,在熟读中成诵。

在教学挂图的运用上还存在不足,应该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找到袅袅炊烟中若隐若现的山寨,再找一找隐约绵长的小径,体会山路的曲折蜿蜒,借助图画理解内容,更好地体会小诗的意境。

《山寨》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意思。

3、认字8个,写字10个。

重 点

1、背诵诗歌

2、认字8个,写字10个。

难 点

1、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意思。。

2、识字,写字

板书设计: 学生分析及学法指导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动手绘画,使学生理解诗所表达的意思,认识山路弯弯,看着近,爬起来就远了。

教学资源运用小黑板、山路弯弯的课件

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读新诗,初步理解诗的意思;在课文中认识生字。 教师点拨

学生活动

1、导入新课: 播放山路弯弯的课件,让学生认识体会山路的崎岖,看着近,走起来就远了。 2、朗读课文,按老师的要求,自主学习课文。 要求: a、 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画出不懂的地方。 b、同桌合作学习,讨论自己的疑难之处,共同解决,解决不了的,标出来,准备集体讨论。 3、学生按要求自学,教师巡视,做个别指导。 4、反馈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学生互评。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5、读新诗。理解诗的大体意思。    (1)、老师读课文,你怎样评价老师读的情况。    (2)、自由读,出声读。    (3)、同桌互相听读,纠正错误读音。    (4)、开火车读课文。 6、课后作业    读这首诗。认识生字。

欣赏,说一说体会。

学生按要求自学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习知识,掌握知识。

评价做到准确,有理。

同桌利用生字卡片,互相检查认读情况。

各种形式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理解课文意思,书写生字,掌握生字。 教师点拨

学生活动

1、复习上节课内容。 (1)    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    指名读新诗。 2、学习新诗,讨论不明白的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炊烟” “七拐八弯” “青藤垂挂房檐” 诗的最后一句——“多亏小狗几声汪汪,才把客人唤到门前”,不理解。 对于问题,先大家讨论解决,教师只对难度大的地方作必要引导,解释。 3、小小画家快行动,在书上画一画山路,看谁画的好。 学生画,教师巡视,做个别指导。 给大家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画。 大家再改一改,画一画。

识字

读诗

提出你在学习过程当中遇到的不懂的问题,

讨论,你能解决谁的问题,帮帮他。

学生动手画,边读课文,边画,便理解。不求画的像,但要争取画的有诗里的意思:山路应当是盘旋的,而且时隐时现,“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比一比,看一看,评一评,谁是小小画家。 再画一画,看这次画得怎么样。 课后评析:     针对学生生活在平原,对山的认识不深,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我采用教师描述山区风光,欣赏有关山区风景图片,加强对山寨的认识,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

《山寨》教案 篇五

教材依据:《山寨》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课文描写了上山寨路上的景象,使学生体验山寨的美丽与神奇,从而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设计思想:依据《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起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入情入境,自然进入对课文的学习,感受山寨之美,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山寨”的朦胧和美丽。

2、学人4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练习自学形声字。

3、通过朗读、背诵,学习句式“分明(明明)是……,怎么……”。

4、借助课文的语句,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感受上山寨路上的景色,体验山寨的美丽与神奇。

教学准备:彩色笔、山寨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我国有许多少数民族,他们大多聚居在山区,他们生活的地方丛林掩映、绿树环绕。你们想去到那里拜访一下吗?今天我们就一期走进美丽的山寨去看一看。(板书课题,随题识字:寨)

2、观看山寨图片。

3、说说山寨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让我们走进文中再次感受山寨之美吧。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入情入境,自然进入对课文的学习,体会山寨之美的独特性。】

二、感知课文

1、自由试读课文,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检查反馈:

1)用爬山闯关游戏检测生字词:山寨、飘起、炊烟、七拐八弯、林遮树掩、青藤、汪汪(指名读,集体正音,开火车读、齐读。)

句:多亏小狗几声汪汪,才把客人唤到门前。试着用多亏说句话。

【设计意图:用闯关游戏调动学习积极性,以此来热身准备到山寨走一走,看一看。“多亏”是虚词,单独学习不易记忆,宜在语句中学习。】

2) 指名读课文,正音纠错。

3) 全班齐读全文。

三、理解并感悟课文,进一步体会山寨之美。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边读边思考,请找一找文中直接描写山寨的句子。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了解:课文题为何是“山寨”,写的却是去山寨路上的景象。】

2、细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段,提问:看到飘起的炊烟,使人以为山寨与我们相隔的距离怎样?第二句又说“哪知道上山下山,一走就是半天”,为什么会这样呢?你觉得这一段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朗读?(自由读,指名读)

【设计意图:因为山林茂密,山路被密林掩映,从课文的插图中看不到弯曲的山路。要启发学生通过朗读“上山下山”“一走就是半天”“七拐八弯”“左转右转”等词句中,想象山路的曲折盘旋、忽隐忽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指名读第二段,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看起来山寨近在眼前,却一走就是半天,这与山路的什么特点有关?

为什么到了寨边,又一户人家都不见呢?

怎么读出上山人这有点失望和感到奇怪的语气?(自由读,小组赛读)

【设计意图:读的特别好的同学往往会独立朗读,不太自信的同学可能以小组为单位参赛朗读,自由的朗读形式可调动每个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的感官在文字中停留,让优美而富有情趣的文字触及孩子的心灵,使仅仅从图片或媒体上了解山的孩子们,体会山的特点、山路的特点、山寨的特点。】

3)指名读第三段,提问:“到处林遮树掩、青藤垂挂屋檐”这两句说明了山寨的什么特点?

4)观看图片,体会“到处林遮树掩、青藤垂挂屋檐”的感觉。

这样的情景使人几乎看不到人家,客人又是怎样找到门前的呢?怎么读出这惊喜的感觉,谁试试?(自由读,指名读)

【设计意图:把学词语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什么是“青藤”?许多学生都不知道,通过观赏画面,学生形象感知了事物,获得了感性的体验,认知世界得到了丰富。对于生活在平原地区的学生,要鼓励学生反复朗读,边读边思考,自主提问】

5)学过这首小诗后,你能在书上的插图中画出诗里所写的山路吗?想一想,这样的山路是什么样子的?同桌合作,用铅笔试着画一画。

【设计意图:本课有一幅插图,因为画的是远景,所以没有展现画的主题——山路,为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教师不必要求学生画得像,而应要求画得符合诗意:山路应当是盘旋的,时隐时现,“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四、走了这么长时间大家一定很累了吧,想不想到山民家中去歇歇脚?

出示少数民族山寨的图片资料,让学生欣赏,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农家院落及屋内的特点

【设计意图:欣赏图片感受农家院落、屋内的特点,拓展学习空间,练习口语交际。】

五、朗读全文,尝试背诵。

【设计意图:《山寨》短小简洁,适合背诵,更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学生轻松、快乐地近入本单元的学习之中。】

六、拓展阅读与训练:

自读《盘山公路》畅谈学习体会,向别人介绍山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在于很好地考虑教学的内容、过程和学生的个体需要,而且也能够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经验,有意识地对“教什么”和“怎样教”做出选择,并且,对于扩大学生的信息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此设计较好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了学生的差异。其最大的特点是:允许选择, 自主决定。让学生去选择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让学生选择最佳的合作伙伴,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汇报方式,表现了对学生极大的信任。信任,就是最好的尊重。

二、注重词语积累。

词语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然而传统的词语教学只在“训练”上下功夫,内容比较枯燥,形式比较单一,难以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何优化词语教学呢?那就是让学生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中学词语。首先把6个生字词揉合在“寻找山寨”这一具体的情境中,并随着画面的推移,依次出现相应的词语;再让学生美读词语,读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引导学生边读词语边想情境。先让学生猜,再让学生通过看图片、资料悟,进而让学生想,最后让学生用。理性与感性相结合、学用结合,达到学以致用。

我们常说,厚积薄发,没有深厚的语言及文化积累,薄发就勉为其难了,丰富的语感是在长期的语言感悟中积淀而成的。于是本节课着重语言积累,把学词语与积淀语感结合起来,,对词语的感性理解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感受、想像,学生对“七拐八弯”“林遮树掩”等词语的理解绝非简单的字义理解所能比拟的,而这些形象的理解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语感。如理解“林遮树掩”这一个词,并不是让学生查词典,把它的意思生搬硬拉的让学生理解,而是使词语润物细无声地扎根于让学生的心。

把学词语与感情朗读结合起来。案例中,教师让学生在情境中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这是读好词语乃至读好句子、篇章的重要方法,相信几经练习,学生的朗读能力势必会迅速提高。

三、注重培养能力。

这首短诗描写了山寨路上的景象。上山寨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看着近走着远。山区的学生学习这首诗,不必分析其中的道理,可以把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对照诗中的描写,体会诗意。而对于平原地区的学生来讲,则应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自己提出问题,通过讨论,理解诗的意境。课文中的插图故意没有展现画的主角——山路,为的是让学生边读课文边画,边理解。学生虽然画得不像,但是意思到位:山路盘曲,时隐时现,“抖着蛇行,明火可见”。充分体现了对课文的理解。

《山寨》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教育学生爱护环境才会有美丽的家园。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力及想象力。

认字识词;通过朗读体会山寨的美;能画出上山的路线图。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体会山寨的美。

教学难点:对学生语言感悟力及想象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有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村寨建在了青青的山上。绿树遮住了美丽的小窗,整个村寨座落在绿色的海洋。让我们一同前往,看看这个美丽的地方。(电脑课件,录像。 )

【点评:优美的诗歌一般的语言,配上舒缓动听的民族音乐,将学生一下子带入课文的情境之中。】

观看山寨录像,感受其特点。

(1)看到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谈感受)

(2)这些寨子建在什么地方?(引导学生体会山寨的特点)

(3)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山寨。(板书课题)

【点评:由音乐到画面,符合低年级小学生感知事物的规律,进一步加强情景渲染。】

你们是否很积极,是否真的没问题?

聪明的我们很积极,动口动脑没问题!(师生互动调动积极性)

二、新授:

让我们做一下出发前的准备,ok?

阳光互助学文:

以小组为单位,读课文,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开始!(小组整体感知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点评:在轻松舒缓的音乐声中,一束束温暖的阳光照耀着伙伴,孩子们感到了合作学习的愉悦。此环节体现了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充分发挥感悟力强的孩子的作用,又为学习有困难的孩子创造学习的环境,通过生生互动,相互启发,在讨论中加深理解,从别人的思路中得到启示,从而培养不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谁最强,谁最棒,谁是真正的好儿郎?”(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读书积极性)

“我最棒,我最强,我是真正的好儿郎!”(第一遍读书)

(3)“谁比他还棒?”

“我比他还棒!”(第二遍读书)

(4)“还有比他们更棒的吗?”(激励更多的人参与读书)

【点评:教师运用激励手段,充分调动全体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读准生字,认识生字新词。】

(5)“你们的热情很可贵,是否真的已学会?”

“没问题没问题,聪明的我们最积极。”(出示电脑课件,学习生字“飘”)

【点评:调动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飘”字,了解形声字偏旁表义的特点,通过组词的练习,扩大学生词汇量。】

2.深入感知课文:

(1)把你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反复读一读。(自我理解)

(2)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的伙伴,告诉他你之所以喜欢的原因。(彼此交流)

(3)全班相互启发。

“请说出你点点滴滴的言语,请把你自豪的手臂高举,你是真的了不起,你的参与会给大家带来惊喜!”(鼓励学生敢于亮出自己的观点,勇敢地挑战自我)

【点评:富于鼓动的话语令更多的学生敢于突破自我,表现自我!】

a.炊烟(什么是炊烟?你能读出炊烟轻轻飘荡的感觉吗?)

b.七拐八弯的小路(板书:七拐八弯。七拐八弯是什么意思?你能读出那种弯弯曲曲的样子么;

用手在桌面画一画弯弯曲曲的小路;想不想真的画出来----在书上画一画;找一人板演。)

c.林遮树掩(板书:林遮树掩。这个句子能让你感觉到什么;想看一看这种情景吗---出示电脑课件;树木高大茂密,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就像绿色的海洋,你能把这种绿海的味道读出来吗?试着自己读,自告奋勇)

d.小狗(可爱,善解人意,帮了我们的大忙,所以你读这句时,应该特别高兴惊喜,男、女生分别读。)

(4)有那么多你们喜欢的句子,那我们合作,整个读一遍,好不好?师生读文。(感悟语言的美)

还想读吗?(配乐读文)

【点评:通过谈感受、画小路、赏图片等手段,引导学生在读文中品句,在品句中理解重点词语。】

3.欣赏

一路笑语欢歌,一路迷人景色,我们终于走进了林遮树掩的村舍。朴实的主人热情地说:“请进请进,远道而来的贵客!”(电脑课件,展示山寨的生活场景及美丽景色。)

【点评:简朴的农家生活,勤劳的山寨姑娘,悠闲自得的林中动物,迷人的山林景色,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三、总结全文,进行思教。

夕阳西下,鸟儿已经回家,我们也要走啦,你们舍得么?为什么呀?(因为这里环境太美了。

那你们知道为什么这里的环境如此秀美么---引导学生体会要爱护环境,做一个文明的小游客。)

【点评:自然引入爱家园、保护自然环境的德育教育,贴切、适宜,水到渠成。】

结束语:小路是七拐八弯,村寨被林遮树掩,山民们热情款待,迷人的景色让我们流连忘返。和这里说再见,再见美丽的山寨,再见那一张张笑脸,记得啊,有缘的我们还会相见……

【点评:照应导语,在优美的诗歌般语言中结束此课,使人回味无穷。】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通过课上用儿歌与音乐这两种最为儿童接受与喜欢的形式,我感到事半功倍。悠扬的音乐让孩子们的身心感到了愉悦,同时渲染了整个的课堂氛围。明快流畅的儿歌使学生们情绪空前的高涨,师生相互应和,令四十分钟教学轻松愉快。利用孩子们感兴趣的东西去学习新知,有利于孩子们学习兴趣的提升。孩子们乐于参与,积极性很高,表达与竞争的意识特别强烈,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这种课堂教学形式已经实验了近两年的时间,整体感觉学生还比较乐于接受。且课堂的气氛令传授者与接受者感到了松弛自然,师生间比较融洽和谐,“亲其师,信其道”的哲理得到了印证。不断更新与完善的儿歌,在逐步完善着日益更新的课堂环节,通过时间长河的证明,但愿事如人愿,我愿为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抛砖引玉。

《山寨》教案 篇七

2004年3月24日在中关村一小举办的“京津”两地课程改革的评优课上,我有幸听到了北洼路小学的刘茵老师的《山寨》,更让我体验了一堂别具特色的教学方式,生动活跃的课堂形式。在此我姑且经他称为“游艺型”课堂,现将我的一些感悟谈一谈。

巧妙地运用激励性话语把学生引入课堂。在上课伊始,教师就运用鼓励性的口号把学生带入到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之中。如:“二(9)二(9),我们是自信的小朋友!”……老师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在教学上是动了脑子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教师正是利用一些“上口”的积极性话语调动了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做出了课堂上师生尊重、合作、平等式教学的有利探讨。

教师导入的情境入诗入画,恰到好处。刘茵老师运用带有云南傣家风格的葫芦丝作背景音乐,并贯彻课堂的始终,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促进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其中,板书更是独具匠心。教师深厚的的简笔画功力让在场的老师为之惊叹,短短的2分钟,就将一幅群山环绕中的山寨栩栩如生的画在了黑板上,不得不令在场的老师折服。但就是这短短的几分钟,却令孩子们有了更深的体会。课文中提到了“山路七拐八弯”,教师就此让学生想一想,再到书上、黑板上画一画,给课文插图补白,充分的利用了教材,并把“读书动脑”这一学习过程贯彻于课堂始终。以上看似平常又起到了不平常效果的教学设计充分的体现了一位身居课改前线教师对情境教学的独特见解。课文的拓展环节适当,起到了“画龙点睛”之笔。教师在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

师:同学们,我们马上就要离开山寨了,你们舍得吗?

生:不舍得。

师:为什么?

生:因为那里环境美。

师:原因何在?

生:以内那里的人保护环境。

师:作为一名小游客,你到那里会怎样做?

生:不乱扔纸……

教师如此设计,突出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特点,注意培养了学生情感教育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儿童的综合性学习是这样提到的:“综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教师正是利用“山寨”这样一片简短的小诗,对学生进行了恰到好处的人文关怀。

在听取了刘茵老师的《山寨》一课教学之后,针对自己在教学时的一些设想,给了我一些反思,也有一些不同的想法,在此机会提出来,争取得到大家的指正。刘老师在学习本课时,学习过程始终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设计从“哪里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入手,学生结合自己实际进行全文教学,但我在此有一点拙见:本文的诗人是按照不同的情境体会到“山寨”的不同感受,是一个有层次、有顺序的不同感触。经过老师、和学生的一再分离,是否是学生真正感受到了不同情境下的不同感受呢?教师如此的做法是否真正体现了“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了呢?我们不妨在激情过后静下心来想一想,在教学这样的课文时只有这样一条路是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吗?如果教师能够从不同的情境下对学生进行及时的点拨,是不是会更好呢?我们不妨再做探讨。

总之,“山寨”一文的教学设计是教师努力在向《语文课程标准》探索的一个缩影,给新时期的教师们起到了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教师把“幸运52”式的游艺性语言引入课堂,不乏乃意见胆大、创新之举。我想,新时期的语文教师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善于发现,激发学生内在的潜力,使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喜获丰收,刘茵老师正是在此作了有力的初探。

《山寨》教案 篇八

教材分析:本课教材描写的是山寨的自然风光,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体会山的美丽与神奇,引导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体验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感受。

设计理念:

《山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紧扣“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策略,采取让学生自主识字、自读自悟、自我发现问题,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等形式,给学生一个广阔的空间,并充分利用艺术与语文的学科整合,让学生通过画画进一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对意境的感受,把学生对初读的感知和细读的感受,引发为真正的感悟,从而热爱大自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的意境。

2、能用画画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教师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复习导入

师: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搭乘生字快车去领略山寨的风光。(课件出示课题:山寨)

①看谁读得棒!(课件:山寨  炊 烟  拐弯  林遮树掩  青藤垂挂  多亏  汪汪)

②瞧瞧我读得最棒!(课件:寨  炊  烟  拐  掩  藤  亏  汪)

师:大家读得真不错,掌声鼓励自己!

二、质疑解惑

1、现在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小组里读课文,如“同桌互读,小组齐读,一个同学读其他同学听……”,然后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①学生自由读课文。

②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大家帮忙解决。

生:什么叫“七拐八弯”?

师:一位同学来演一演“七拐八弯”。

生:为什么山路会七拐八弯?

课件:七拐八弯的山路。

生:为什么“分明是到了寨边,怎么一户人家也不见?”

……

(问题出现在哪个小节,就围绕那个小节进行问题解决、朗读指导。)

③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扫清障碍)

2、师:现在我们有感情地一起把诗歌朗读一遍,想一想自己最喜欢哪节诗?

[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借助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质疑、解惑,让课堂始终充满着活力,从而进一步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意境。]

三、再读,感悟意境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里把自己所喜欢的小节美美地读一读,再根据自己的理解,把你所喜欢的景物画出来。

1、学生一边读一边画。

2、每小组评出一位画得最好的同学。

3、展示:告诉同学们你喜欢的是哪个小节?画的是什么景物?

[淡化、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借助绘画这一学生十分喜爱的手段,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四、总结延伸:

同学们回到家里,把自己的感悟放到诗歌里,背给爸爸、妈妈听,好吗?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更有特色的山寨正等着我们去欣赏、去赞美、去描绘呢!同学们有机会可以请爸爸妈妈带我们到外面去看看,说不定我们也能成为诗人!

教学反思:

本节课,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优势,运用多种途径进行阅读教学,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互动讨论,师生共同读文解惑,将质疑紧密与读文、学文、感悟结合在一起。在这种平等、互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既能让思维活跃的学生大胆表现,也能带动思维不够活跃、表达不够流畅的学生得到锻炼。而且,释疑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方式、语言组织能力的过程,也是学生将语言文字知识与生活,与其它学科结合的过程。通过这样一节课的学习,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提高,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问题探究解决能力得到了培养。

《山寨》教案 篇九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及组成的新词,学习认读字。

2、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体会祖国山寨的美景,体会上山人急切和欣喜的心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3、培养学生感受山寨的美及发现自然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以读代讲,以读为本,理解想象山寨的特点,体会山寨有趣的现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川秀丽。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

2.播放多媒体

同学们,谁来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生自由说)这“丛林掩映、绿树环绕”的地方,就是山寨,是少数民族在山中居住的地方。大家想去那儿做做客吗?今天,我们就一块来学习《山寨》。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随题识字: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己试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你喜欢的办法解决它。

2、指名三人读课文,集体纠正字音。

3、同桌两人互读,检查字音读的是否准确。

三、学习课文,深化理解

1、山寨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在小组内用你们喜欢的方式一起读一读吧!

2、学习第一小节:

(1)请两名同学分别读第一小节的两句话,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生:“飘起的炊烟”,“分明是到了寨边”,为什么还要一走就是半天呢?)

(2)相机指导朗读

3、学习第二小节:

(1)自读第二小节,这节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生:为什么到了寨边,却一户人家都不见呢?)(小组讨论)

(2),如果你就是那些游客,你的心情会有什么变化?(急切、奇怪、失望、无奈) 相机指导朗读

4、学习第三小节:

(1)指名读第三小节,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山寨周围的环境是怎样的?(生:到处林遮树掩、青藤垂挂屋檐)

(2)老师这有一些树的图片,谁来贴贴什么叫“林遮树掩”?

(3)这样的情景使人几乎看不到人家,客人又是怎样找到门前的呢?如果是你,当你真正见到山寨真面目的时候,你又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惊喜)怎么读出这惊喜的感觉,谁试试?看到同学们读的这么高兴,老师也想读,想和老师比一比吗?(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5、聪明的小游客们,请你们想象一下,当我们走了这么长的山路终于走到了山寨,你都会看到些什么?(生自由说)

四、有感情朗读全文

山寨那美丽的景色让我们留恋往返,让我们带着想象,全班一起再配乐背读一遍课文,好吗)

五、总结

今天我们的山寨之旅就要结束了,大家玩的高兴吗?希望我们大家有一天都能有机会体会山寨的美丽。

六作业?

拿起手中的画笔,画一画印象中的山寨。

《山寨》教案 篇十

广西容县容城镇第三小学  植瑞媚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3、培养学生感受山寨的美以及发现自然美的能力。4、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体会祖国山寨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感情。教学重难点: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通过学习,理解想象山寨的特点,体会山寨有趣的现象。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1、出示课件,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三位朋友(课件:少数民族人物)。你们看,她们的穿着打扮和我们的是不是一样?对,因为她们是少数民族的。她们不但穿的不一样,连住的地方也不一样。请看她们住的地方(出示课件)。刚才我们看到的小村庄,就叫山寨。2、板书课题:山寨。认识“山寨”的“寨”(出示课件:少数民族住的房屋,从而让学生从图与字进行联系识记)。二、初读课文,扫除生字障碍。1、自读课文,不懂的字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解决。2、多媒体范读课文。3、检查读课文、词语、生字的情况。(1)、多媒体显示课文内容,指名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小节读。(2)、检查词语,运用课件设计成“爬山活动”,读对一个词语登上一步。(3)、检查生字。先运用生字卡片进行多种形式的抽读生字,再运用课件出示生字,让学生讨论、汇报识记生字的方法。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1、按要求默读课文。2、小组分享读书收获,交流不懂的地方。3、学生汇报,教师适时指导感情朗读。(课件出示:七拐八弯的山路、林遮树掩的景象。)4、配乐朗读。(多媒体播放音乐)四、总结。1、让学生在书上画一画山路。(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画的山路)2、展开想象,你在上山路时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 板书设计 : 山寨 七拐八弯林遮树掩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带来的10篇《《山寨》教案》,能够帮助到您,是众鼎号最开心的事情。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我爱爸爸妈妈【优秀8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