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案模板 >

案例教学教案(优秀5篇)

众鼎号分享 134216

众鼎号 分享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5篇《案例教学教案》,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案例教学教案 篇一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自、己、东、西”4个字。认识新偏旁“学”

2、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树立自主的思想,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习生活的本领。

教学重点、难点

认字和练习朗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从读中领悟小鸭和小鹰的妈妈为什么要它们的孩子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这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巧用谜语,引出新课。

1、教师:老师知道小朋友们都非常喜欢猜谜语,猜出谜语的小朋友最聪明。今天,我们就先来猜两个谜语:

“脚像小扇子,嘴像小铲子,下水捉虾子,不湿花褂子。”(鸭子)

“飞得高,飞得低,扑到地上捉小鸡。”(老鹰)

2、教师引导,让学生说出小鸭会游泳和老鹰会飞翔的生活习性。

3、引导把学生的思维转到“小鸭子为什么会游泳,老鹰为什么会飞翔”上来,引出课文:小鸭子会游泳和老鹰会飞翔是生来就会,还是和我们小朋友学走路一样是一步一步慢慢地走出来的呢?(让学生讨论)好,今天老师就要讲一个故事,叫做《自己去吧》。(板书课题)听完故事,我们就知道了。

二、借说“故事”,巧讲课文。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范读课文,把课文以一个故事的形式讲出来。

2、了解生字:大家想不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其他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听呢?好,教师就来教大家讲这个故事。

(1)学生初读课文,圈出生字多认几遍。

(2)老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正音。

(3)抽卡片认读生字。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出示投影片,教学看图:小朋友们请看,图上画着两只鸭子,一只是小鸭子,另一只是鸭妈妈,它们都张着嘴巴在说什么呢?好,我们来听一听。

2、找出鸭子说的话,思考:你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小鸭子的话?自己练读,同桌互相评议,然后指名读,教师教读。

3、听了小鸭子说的`话,妈妈又是怎样说的呢?

4、出示词语“自己”,读一读,然后分小组讨论:鸭妈妈为什么让小鸭子自己去游泳?

5、小鸭子学会游泳了吗?齐读最后一句。思考:小鸭子为什么要学习游泳呢?

6、分角色练读,教师板书,注意读出小鸭和鸭妈妈说话时的不同语气,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想一想自己在向妈妈提出某种要求时用的是什么语气,妈妈的回答又是什么语气,读后评议。

7、在教师提示下,让学生试背第一段。

(三)学习课文第二段。

1、看图、思考:图上画着谁和谁?老鹰蹲在石头上,而小鹰却在飞,想不想知道他去干什么了?

2、让学生自学第二段,然后指名读、教读、齐读。

3、本段小结:小鹰在听了妈妈的话之后,就没让妈妈带他去,而是非常勇敢地自己去试一试,结果小鹰真的学会了飞翔。

4、分角色练读,注意语气,然后再朗读。老师板书。

5、在教师提示下,让学生试背第二段。

第二课时

一、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二、识记生字,先让学生观察字形,然后一起评字、组词,让学生口述笔画、笔顺。

随着生字“学”和“风”的学习,认识偏旁“学字头”和“风字框”。

3、教师范写,学生描红。

4、注意“己”字第三笔不出头,“风”第二笔是横折弯勾。“去”、“会”、“学”用已经学过的笔画和偏旁识记。

三、复习检查,表演课文。

1、检查要求学会和会认的字,指导学生齐背课文。

2、表演“故事”。

四、总结全文,实践导行。

小鸭和小鹰通过自己勇敢的尝试,分别学会了游泳和飞翔。那么,是不是我们也应该自己学会做一此些什么呢?比如:书包自己背,文具自己收,自己的房间自己整理等。

五、学会“故事”,回家讲演。

让学生把这个故事讲给其他小朋友和父母听。

案例教学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借助插图和拼音学会14个生字,8个词语。

2.通过看图和读儿歌,初步认识8种树木,了解这些树木的特点。

3.通过字形分析,初步掌握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规律,并培养学生运用这个规律自主识字的能力。

4.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认识8种树木。

教学难点

掌握汉字规律,了解形声字特点,培养识字能力。

教学准备

植物园图片若干,本课8种树木的教学挂图及树叶标本,生字卡片和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启发谈话:同学们去过北京植物园吗?前几天,老师去北京学习,参观了北京植物园。带回了几张照片,请同学们玩赏。

2、图片显示:茫茫林海,树木丛生。

3、描述画面:这里是北京植物园,在这里生长着各个地域的。不同树木:有北方的云松、塔柏、大叶杨;有南方的樟树、榕树、椰子树;有法国梧桐;有日本樱花应有尽有、数不胜数。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块认识几种树木,好吗?

二、看图识字,认识树名

1、看图读拼音,读准字音,记住树名。

2、分别出示8种树木的图片,请学生逐一说出每种树木的名称。

3、抽读生字卡片,组词识记树名。

三、分析字形,把握特点

1、板书生字,观察字形。

2、区别异同,把握特点。

四、自主探究,掌握规律

1、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三个问题。

①为什么这些字都是木字旁?

②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形、

③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读音、

2、小结:总结形声字的特点和识记规律。

五、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利用形声字规律记忆字形。(同桌合作)

2、观察课后生字表或课后练习,想一想:这些字在书写时应该注意哪几点?(小组讨论)

3、小结。

4、重点指导杨、榕、棉的书写。

5、独立完成课后练习2前8个字的写字练习。

六、复习巩固,尝试运用

1、分组读词语。

2、做游戏:找朋友。(把词语卡片贴在相应的挂图下面)

3、运用形声字规律自学生字椿、柚。

七、课堂小结,环保教育

1、小组讨论:树木的作用。

2、总结谈话。

3、赠送格言:爱护树木,从我做起,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指名认读上节所学的生字和词语。

2、出示树木图片,请学生口述树名,其他学生书空写词语。

二、读儿歌,学生字

1、轻声自由地读儿歌,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用笔圈出本课要学会的生字,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请个别学生试读儿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学习生字壮、装、掌、像、季、披。

①读准字音。重点指导壮、装、披。

②认清字形。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字形,如:利用壮记装,利用歌诀掌中有一口,小心盖住不松手记掌等。

③理解字义。联系儿歌及相关插图理解壮,借助手势动作理解掌、装、披,联系生活实际,口语组词理解像、季。

④指导书写。强调:上下结构的字装、掌、季不要写得太长,左右结构的字壮、像、披不要写得太宽。

⑤独立完成课练习2的写字练习。

三、再读儿歌,了解树木的不同特点

1、熟读儿歌。

2、讨论:儿歌所介绍的几种树木都是什么样子?结合相关插图和树木标本说说每种树的特点。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还认识哪些树木?他们的外形或树叶有什么特点?

四、再读儿歌,体会感情

五、看图作画,抒发感受

1、谈话激发作画兴趣。

2、学生自由画画,要求写上树名,注明作者。

3、评画。(以鼓励为主,培养兴趣。)

六、巩固练习

1、复习生字、词语。

2、背诵儿歌。

3、口语交际训练。每个人把自己比作一种树木向大家介绍自己。

扩展性实践

1、办画展,让学生把自己的画作配上一点文字,在班上展出。

2、组织郊游。带学生去郊外认识一些课文中没有介绍的树木,以丰富知识,扩大视野。

案例教学教案 篇三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

2、学科:数学

3、课时:第一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1)将学生分成7个小组围坐。

(2)预习新课。

二、教学课题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87页“可能性的大小——摸球游戏”。

三、教材分析

知识目标: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操作活动,进一步认识客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情感目标: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认识客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盒子、乒乓球。

五、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实验、游戏。

六、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玩摸球的游戏。

生:喜欢。

师:请同学们看,老师这里有几个盒子,如果我从第一个盒子里任意摸一个球,猜猜我摸到红球的情况是怎样的?

生:一定。

师:我能从第二个盒子里摸到红球吗?

生:不可能。

师:如果我在第三个盒子里任意摸一个球,这次我摸到红球的情况是怎样的?

生:可能、也可能。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有关可能性的问题,可能性的大小——摸球游戏。师板书课题:可能性的大小——摸球游戏。

2、探究新知。

(一)活动探究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摸一摸,玩一玩球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游戏规则。学生齐读游戏规则。

师:同学们,请看每一个小组的桌面都有一个盒子和一份记录单,请看这份记录单。

师:同学们,都摸完了吗?每一小组汇报一下你们摸到红球的情况。

生:我们这组第一组、第二组。

师:下面我宣布这次游戏的冠军是第六组。

生:不公平。

师:为什么不公平呢?

生:(学生答)。

师:哦,原来是这样,那你们想不想知道你们每个小组的盒子里的球的颜色呢?请同学们把它们倒在桌面上认真观察。

师:现在每个小组派个代表说一说你们组有多小个红球?(1、2、3、4、)请你们计算一下你们这组红球的可能性是多少?学生开始计算。

师:都计好了吗?第一组是多少?

生:八分之三。

师: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呢?

生:红球有三个,总共有8个,那么红球就占了其中的三份,用分数表示就是八分之三。

师:第二组、第三组。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最小是什么?

生: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最小是0。

师:那0表示什么?

生:(没有)或者是说事情不可能发生,不可能的事如果用数字来表示就用0。

师:那么摸到红球最大的可能性是多少?

生:摸到红球最大的可能性是1。

师:1表示什么呢?

生:一定,如果事情一定发生用数字来表示就用数字1来表示。

师:那么象这些分数八分之三、八分之二、它们有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可能也可能用数字来表示就用几分之几来表示。

(二)拓展练习

1、下面请同学们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请看屏幕。

师: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游戏。同学们请看。这里有六个蛋,这六个蛋里有三个书签、两个橡皮、一支铅笔。我们先点击上面的气球,看它提出什么问题。然后猜答案,最后砸蛋。看谁猜对。

师:好,先看第一个问题,砸到钢笔的可能性是多少?

师:对,大家都猜对了。

师:到第二个气球:砸到不是橡皮的可能性是多少?

生:(五分之三)

师:谁来砸第二个蛋,看看是什么?哦,也是一张书签,现在剩下一张书签、一支铅笔、两个橡皮没有砸出来。

师:第三个问题是:现在砸到书签的可能性是多少?

生:(四分之一)

师:这回能砸到书签吗?哎,不是书签,是一支铅笔。不要灰心,第四个问题:这时砸 www.1126888.com 到什么的可能性最大?是多少?

生:(橡皮三分之二)

师:看一看,橡皮出来了。(橡皮、橡皮、橡皮)哦,对了,我们猜对了,是一块橡皮。剩下两个蛋了,我们看问题:现在砸到橡皮的可能性又是多少?

生:(二分一)

师:你们看看,这一回砸出来的是橡皮还是书签?谁来当这个大力锤手?原来是张书签。最后一个蛋:你能确定是什么吗?砸到它的可能性是多少?

3、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畅谈本课的收获,并疏理一下自己在知识、能力方面都有哪些进步,提出疑问。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活动是儿童学习数学的`一种基本方式,我将“可能性”这一深奥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个好玩的活动,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将复杂问题简明化,通过参与这种具有教育价值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从被动听讲的位置变成主动的探索者。

1、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玩中体会。

开课伊始我就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师生比智慧的游戏情境。猜测后,激发学生验证自己的猜测,进而引出摸球游戏。摸球时收集信息,得出摸到红球的次数多、摸到白球的次数少。从而发现:黄球的个数多,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大;白球的个数少,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小。使学生在实验操作中验证自己的猜测,感受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在活动中,学生十分兴奋,对验证的结果记忆深刻,体会很深,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

2、小组合作,使学生在玩中思考。

操作只是给学生增加一个感知理解的平台,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去理解、看待生活问题和生活现象。

3、课堂上,我不仅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和时间,更及时地引导他们进行数学分析与思考。例如在学生小组摸球游戏结束后,引导他们根据本小组的活动记录一起寻找其中的数学秘密。学生结合实践中的体验很快就发现了记录上的秘密。

案例教学教案 篇四

杨紫霞

教学目标:

1、 学会z、c、s3个声母,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2、 学会zi、ci、si3个整体认读音节。

3、 学会z、c、s与单韵母的拼音。

4、 会在四线格里抄写声母z、c、s。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声母z、c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检查。

认读字母卡片。

二、 教学声母z和整体认读音节zi。

1、看图说话引出z。

图上画着一个小朋友在写字。声母z的读音与“字”的读音相似,注意不读第4声,而读第一声,读得轻而短。

2、教学z的'发音,认清字形。

(1)发音要领:舌尖贴近上门牙背后,堵着气,然后把舌尖稍稍离开,让气挤出来。

(2)记忆字形。z的字形像个2,可编顺口溜:“像个2字z、z、z。”

3、指导书写。

4、教学整体认读音节zi。

(1)z、zi对比读。

告诉学生:zi是整体认读音节,不是z和i相拼。声母z要读得轻短些,整体认读音节zi要读得响亮些、长些。

(2)练习zi的四声。

带调读,如zi(子)、zǐ(紫)、zì(字)。

三、 教学声母c和整体认读音节ci。

1、看图说话引出c。

图上画着一只小刺猬。“刺”的声母就是c。

2、教学c的发音,认清字形。

(1)发音要领:c发音时与z相同,不同的时要相外送气。

(2)记忆字形。可编顺口溜:“小刺猬c、c、c。”“左半圆圈c、c、c。”

3、指导书写。

4、教学整体认读音节ci。

(1)c、ci对比读。

声母c读得轻而短,整体认读音节ci读得响而长些。

(2)练习ci的四声。

可以组词带调读,如cí(瓷碗)、cǐ(从此)、cì(刺刀)。

四、巩固复习。

1、听音练习。教师发音,让学生找出字母卡片。

2、发音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声母s和整体认读音节si,拼读练习。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检查。

认读字母卡片z、c、zi、ci。

二、教学声母s和整体认读音节si

1、看图说话引出s。

图上画着一条蚕在吐丝。蚕吐出的丝样子很像声母s。

s的读音与吐丝的“丝”读音相似。

2、教学s的发音,认清字形。

(1)发音要领舌尖靠近上门牙背后,摩擦出气。

(2)记忆字形。可编顺口溜:“蚕儿吐丝s、s、s。”“半个8字s、s、s。”

3、指导书写。

4、教学整体认读音节si。

(1)s、si对比读。

声母s读得轻而短,整体认读音节si读得响而长些。

(2)练习si的四声。

可以组词带调读,如sī(撕破)、sǐ(死了)、sì(一二三四)。

三、看图学习z、c、s的拼音。

1、课后第一题,进行扇形式拼音训练。还可把韵母ɑ、e、u换成带调的卡片让学生练习拼读。

2、课后第二题,从看图说话引出音节。

第一幅:一个小女孩在扎辫子,zā(扎)。

第二幅:一个小男孩在擦黑板,cā(擦)。

第三幅:一个小女孩在洒水,sǎ(洒)。

他们都很爱劳动,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四、 巩固练习。

1、做“找朋友”的游戏。

2、指导课堂作业。

资料提供者:

案例教学教案 篇五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

2,学科:数学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1)利用百度搜索圆的有关资料

(2)圆规、直尺、圆纸片

(3)学生自带一两个轮廓为圆的小物品

二、教学课题

《圆的认识》

三、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西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圆》中的教学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圆、了解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渗透了曲线图形和直线图形的关系。通过对圆的认识,不仅能加深对周围事物的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今后学习圆的周长、面积、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观察、画图、操作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2)使学生通过想象与验证、观察与分析、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情感与态度:

(1)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和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能够合法有效地获取网上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协作与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和学习习惯,善于动手动脑,勇于实践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知并了解圆的基本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掌握圆的特征,能熟练地用圆规画圆

四、教学方法

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就在生活之中,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2、课堂上努力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民主平等,情感交融的教学氛围。

3、创设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技能,使其自觉地思考,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的能力。

教学准备:圆规、直尺、课件、圆纸片、学生自带一个轮廓为圆的物体。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让学生观察课本第16页的主题图,提问:同学们,现在请大家认真观察插图看谁在这幅图上找到的圆多?学生汇报,(水池、车轮、灯笼、卫星接收天线。)教师:圆与我们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谁还能举一些外形是圆的物体?同学们真行,一下子就找到了那么多圆。老师也找了一些圆,我们一起来分享。

2、揭题:圆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今天这节课就来学习“圆的认识”。

3、我们以前学习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都是平面图形。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圆也是一种平面图形,它和我们以前学的平面图形有不同之处,你们发现了吗?(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二)、操作交流,发现特征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圆(不限定用圆规)(学生画出的可能有些不是圆)教师设疑问:为什么有些同学画出的是圆,而有些同学画出的不是圆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好不好?

2、圆规画圆。教师:请大家拿出手中的圆规,认真观察一下圆规的样子,并用它尝试画一个标准的圆。学生第一次画圆。教师:请你介绍一下你用的是什么工具,是怎么画圆的?教师演示怎样使用圆规正确的画圆。教师:请同学们用圆规再画一个标准的圆。

3、观察对比所画的两个圆,有什么不同?哪些地方不同(大小、位置)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两个圆会不相同呢?是什么决定圆的大小?小组讨论,(半径小,则圆小;半径大,则圆大。)圆的位置不一样,是因为固定点的位置不同,我们把在圆中心的这一固定点叫做圆心。用字母o表示。

4、认识圆的半径。教师:刚才同学们画的圆都比较好,现在大家拿出直尺画出从圆心到圆上的任意一点的线段并量一下它们的距离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这样的线段你能画多少条出来?(这些线段的长度都相等;画不完,这样的线段有无数条。)提问:你是怎样观察得出在一个圆内这样的线段有无数条的?(因为围成圆的曲线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有无数条)教师: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有无数条,这样的线段我们给它起个名叫――半径(齐读: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由于圆周上有无数个点,所以半径就有无数条。说明半径的特征并板书:在同一圆内,半径有无数条,并且长度都相等。

5、认识圆的直径。

(1)除了半径以外,在圆中还有没有像这样比较特殊的线段能决定圆的大小。学生讨论后回答(直径)教师:请学生同学们动手画一画直径。画得越多越好。画时要注意什么?(过圆心,两端在圆上)

(2)让学生观察自己画的直径,找出直径的特征。

(3)直径的特征。学生动手操作量一量数一数在同一圆内,直径的长度有什么特点,直径能不能画完?为什么?说明理由。(引出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动手验证。或直尺量,或用圆纸片对折)教师:通过圆心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圆的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6、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d=2r,r=1/2d。这个关系的前提是什么?(同一圆内)为什么要加这个前提,不要行吗?

小结:在同圆或等圆里,半径有无数条,直径也有无数条,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都相等;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

(三)、综合练习,加深认识

1、练习四第1题:用彩色笔标出下面各圆的半径和直径,并量出长度。

2、课本第19页,课堂活动第1题。第1题(1):画几个圆心在同一点而半径不相等的圆;画几个圆心不在同一点而半径相等的圆。画完后,教师问:圆心在同一点上,为什么有的圆大,有的圆小?(因为半径不一样,半径越大,圆就越大)这几个圆的大小是一样的,为什么有的圆在这里,有的圆在那里呢?(因为圆心的位置不一样)

3、议一议: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形的?车轴应装在什么位置?为什么?

4、能力拓展,除了用圆规画圆你还能用其他的工具画圆吗?试一试。

(四)、回顾知识,全课小结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回答)。这节课我们只是学习了圆的认识,大家都收获很多。关于圆,老师希望同学们用心去发掘去寻找。

(五)、作业

1、练习四第2、3题。

2、课后上网进入搜索有关圆的图案。

3、课后上网进入搜索更多关于圆的知识。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圆形的物体,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在看、画、折、量等活动中来认识圆的特征。教学过程中,充分掌握学生心理特点,通过不断地设疑――释疑,层层深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激发探究的动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让学生去猜想、发现、讨论、验证、……从而实现“自主探究”,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思想。

著作权与使用申明:获奖作品的作者享有作品的著作权,并同意授权《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与百度公司中小学互联网应用项目相关推广活动中以非商业目的对该获奖作品进行复制、使用。

以上内容就是众鼎号为您提供的5篇《案例教学教案》,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小学数学《圆锥体积》公开课教案【优秀8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