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学案例 >

《语文园地四》教学案例及评析【最新10篇】

众鼎号分享 54152

众鼎号 分享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要改变的是教案的模式化,只备“课”不备“人”,只备“形”不备“神”,只备结果,不备过程,教师的教案充其量只是教师的“备忘录”。下面是众鼎号为大伙儿带来的10篇《《语文园地四》教学案例及评析》,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四年级语文教学教案 篇一

教学目的:

1、学会“虹、命、冲、告、军、义、失”7个生字,会认“鹿、猎、掉、救、谢、贴、却、消”8个生字。认识三个偏旁“虫”。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明白做人要守信用的道理。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明白做人要守信用的道理。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图片等。

第 一 课 时

一、揭示课题(5分钟)

1、教师情景导入: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只九色鹿,它善良而美丽,你们想认它吗?

2、板书课题:九色鹿

3、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这只美丽的小鹿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5分钟)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指明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指出不足。

3、再读课文,勾画指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多读几遍,不会读的请教同学或是老师。

4、四人小组合作小组长检查生字的读音都读准了没有。

5、教师抽读生字卡片,相机正音。

6、把生字宝宝送到课文中去读一读,想一想,课文里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7、学生根据自己读书的情况,大致讲一讲故事的内容。

三、朗读课文,感受九色鹿的美丽。

1、借助拼音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读懂句子。

2、同位互相读一读,说一说九色鹿是什么样子的?

3、你喜欢九色鹿吗?把你的感情读出来。

4、练习用“好像”说话。

月亮弯弯好像( )。( )好像( )。

四、学习生字“虹、命、冲”。

1、四人小组讨论记字方法。

2、全班交流反馈。

3、教师范写“命”。

4、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

一、游戏,打扮九色鹿。

准备工作,用七种不同颜色写上本课要求学会的7个生字。

1、同学们,今天九色鹿身上的颜色只剩下两种了,你们能把其他的颜色找回来吗?

2、认读好色卡上的生字,就可以帮九色鹿找回颜色了。

3、请同学们上来打扮九色鹿。(把彩色纸上生字的音读准了,就贴在九色鹿身上并领读。)

二、学习课文2-5自然段。

1、自读课文2-5自然段,边读边想,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书。

3、学生反馈。

4、教师指导学生读好九色鹿和猎人的对话。

5、四人小组的同学演一演。

6、推荐演的好的小组,全班表演。

三、理解词语,激发想象。

1、指名读课文最后一段。

2、质疑,学生可能回提出“忘恩负义”这个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3、体会九色鹿此时的心情,读好九色鹿对国王说的话。

4、想想:国王听了九色鹿的话会怎么想,怎么说呢?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四、续编故事,拓展想象。

五、学习生字。

1、四人小组讨论记字方法。

2、全班交流反馈。

3、教师指导书写。

4、学生描红。

《语文园地四》教学案例及评析 篇二

【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的学,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索,发展学生收集资料和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能发现相同的两个字调换顺序后组成的词,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

2、能自主根据形声字特点进行识字。积累运用词语。

3、能自己读懂小故事。

4、以“我们的小制作”为主题开展口语交际。

5、自主学习,乐于展示。

【重点难点】

1、重点:

认字、口语交际、积累词语

2、难点:

进义词词义的区分,口语交际。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收集资料。

布置学生动手做一件小制作。

挑选自己收集的最喜欢的邮票、名言或图片等,带到课堂上。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课件出示课文中的词语:

奶牛 牛奶  图画 画图

蜜蜂 蜂蜜  牙刷 刷牙

水池 池水  山上 上山

2、轻轻读以上词语,想一想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把你的发现告诉给同桌小朋友。

3、集体交流:

共同特点是每组词语的两个字都相同,只是交换了前后的位置。第一大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因为颠倒了字的顺序,所以表达的意思不同了。第二大组的第一竖行是表示事物名称或地理位置的词,交换了字的位置,就变成了表示动作的词。

4、登山小游戏:

小组合作,再说出这样类似的词语,看哪一组说得多,说得最多的小组最先登山山顶,获得小红旗。

5、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然后用多种方法朗读。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⑴ 出示字词。

⑵ 小组讨论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能更快地记住这些生字。

(熟字加熟字的方法识记新字)

⑶ 卡片认读生字:

正音:特别是“姓、警”的正确读法。

任意抽卡片认读。

游戏识字,送信游戏:

将写有“月、夫”等字的信封送到写有“肤”等字的信箱里。

⑷ 练习读词语,扩词练习。

2、“我会填”(选择近义词填空的练习。)

⑴ 读读说说每组的两个词是什么关系,它们在意思上有什么联系。

⑵ 结合生活分别用这两个词造句。

⑶ 说这两个词语有什么差别。

⑷ 词填空,再把句子读一读。

3、“我会读”:   ⑴ 生默读明意,自主识字。

⑵ 读了这个故事后你明白了什么?

朗读感悟:鲁班善于思考,动手创造

⑶ 谈谈自己的读书心得和想法。

⑷ 把这个故事讲给小朋友或家长听。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景

学校电视台的小记者获悉我们班的小朋友个个心灵手巧。今天特意在我们班挑选几位“心灵手巧口能说”的同学到校电视台当“小制作”栏目的主持人。

二、明确要求

小记者:今天,我们发现小朋友的作品非常新奇、有趣、有创意,看来小朋友的动手能力都很强,但我们除了看小朋友的动手能力外,还要看看小朋友的动口能力。

出示口语交际的要求:

1、讲自己做的是什么。

2、用了哪些材料和工具。

3、是怎样制作的,把步骤说清楚。

4、表达要清楚,明白。

三、分组交流

1、同类作品的同学交流:

一人介绍,其他同学提问,补充,也可以说说不同的地方。

2、学习小组进行交流:

在同类作品小组交流的基础上,主动介绍自己作品的制作过程,也可以相互询问制作过程。

四、全班交流,挑选主持人

小组派代表一边展示作品,一边交流制作过程。

其他同学质疑,评议,询问,(提示:制作过程是否一步一步说清楚了;表达是否清楚,明白。

小记者宣布选出“心灵手巧口能说”的学生,推荐校内电视台当“小制作”主持人。

五、课外延伸

向亲戚朋友展示并介绍自己的作品。

第三课时

展示台

一、激qing导入,示范引路

1、小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当你碰到了美的东西会怎么样?

2、(模仿电视访谈节目)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一位邮票小收藏家,他就是。他还特地带来了一枚邮票。

小收藏家介绍自己的这枚邮票。(先说“这是我收集的邮票”,再介绍上面画了些什么,还可以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它或者有什么意义等。)

与小收藏家交流(可以补充发言,也可以提出不明白,想了解的问题。比如:你是怎样收集到这枚邮票的。等等。)

二、小组交流,互动评议

1、老师知道同学们都有自己所收集的,最欣赏的作品,都是小收藏家。愿意告诉小朋友们你收集了什么作品吗?

学生发言,用简洁的话作介绍,教师相机指导点拨。

2、模仿示范的访谈形式,以小组为单位介绍交流。

一人介绍,其他学生参与交流,及时提问补充。教师深入小组指导。

三、代表交流,共同评议

根据介绍内容的不同分别请几位同学上台交流。

评议,提问。提示:

1、提出你想了解的问题,也可以说说自己的建议。

2、说说自己的感触。

四、欣赏作品,再次练习

张贴作品,学生有序地参观欣赏,对自己不懂的问题,感兴趣的地方可以及时向主人询问,请教,交流。

五、小结

同学们的精美的作品及精彩的介绍让大家大饱眼福,大饱口福。愿大家处处不忘留心美好的事物,不忘将它与别人分享。

《语文园地四》教学案例及评析 篇三

【我的发现】

这项活动是让学生通过朗读韵语,观察发现“泡、饱、跑、抱、袍、炮”六个形声字的特点,就像学习伙伴说的那样,“字的左边跟字义有关,右边跟字音有关”,学习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形声字。

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放手让学生观察发现,交流讨论。先让学生拼读生字,朗读韵语,在读中发现字的特点;再根据小泡泡中的提示,让学生说说泡、饱等六个字的特点,并具体说说左边的偏旁跟字义的关系;最后,让学生认一认生字条中的其他生字,再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此外,还可举出几个声旁是“包”的字(鲍、刨、苞、疱、雹),试着认一认。

【日积月累】

这部分包括四项内容:一是读成语或词组,二是填标点,三是写话,四是读短文。

“读读记记”是读记成语或词组。这十个词语的起头字恰好是数字一到十,能有效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和积累的欲望。学生数数字读、背词语,他们肯定很乐意。教学时,可顺着数字读,也可做师生、生生相互说数字对词语的游戏。这些成语或词组的意思大都比较浅显易懂,只有“六神无主、八仙过海、九牛一毛”不太好懂,如果学生提问,教师可适当解释。

“我会填”是让学生练习使用标点符号。教学时,先让学生通过朗读感知这三种句式的语气,再此基础上填写标点符号,最后再指导朗读,加深对三种句式特点的认识。

“我会写”是看图写几句话。图上画的是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动物园参观,假山上姿态不同的可爱的小猴子正吸引着他们。教学时,先让学生仔细看图,然后让学生自由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说话时,注意引导学生仔细听,说完后让学生评价谁说得好,好在哪里。在此基础上,再给机会让学生有条理地把几句话连起来说,比一比,看谁说得有条理。最后让学生把自己说的几句话写下来。注意把重点放在激发、调动学生写话的兴趣、愿望上,不要提过多的要求,以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我会读”是读一则故事,并为下面的口语交际做好准备。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自己读,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和朗读的能力,再安排小组交流读,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口语交际】

“应该听谁的”,是以上面短文中的话题来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可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

1、读故事,议一议:你认为老爷爷应该听谁的?为什么?

2、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如一人骑一会儿)

3、如果遇到这种事,你会怎样做?

4、编故事,演故事。续编故事,再演一演,或者按自己的想法重新编《骑驴》的故事,再演一演。

【展示台】

这一部分包含了两项内容:“识字交流站”和“故事会”。

“识字交流站”给同学们提供一个交流自主识字成果和经验的园地。通过做识字卡片,可以巩固生字和认识更多的生字。通过交流识字卡片,可以认识别人认识的字,并交流识字经验。开展这项活动之前要提醒学生做好准备。交流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确定展示和交流的办法,真正把展示台作为学生落实自主学习、展示成果、体验成功的场所。

“故事会”是启发学生在学习本组课文的基础上,自己讲个动脑筋的故事。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学会开动脑筋,学会想问题,办事情。讲故事的形式可以搞比赛、打擂台,也可以自由组合,在轻松的气氛中进行。

四年级语文教案 篇四

《海上日出》

一、教学目标:

1、能结合想象及生活实际理解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想象,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句子,从中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难点:能结合想象及生活实际理解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策略:结合图片让学生理解句子,以读为主、在读中感受海上日出的美。

四、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阅读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感受海上日出的美景。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然后谈一谈你自己的感受?

2、那你们想不想去那里看看?让我们随着巴金先生的船,一同出发,去欣赏海上日出的奇观!

(三)讲读课文

1、谁愿意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你从这段中都读懂了什么?(引导: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的?请你读一读)

2、那作者是看了一次日出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是,第一句话,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说明作者经常看日出)

讲读第二、三自然段

1、让我们来欣赏几张图片,说说你看到的景物有什么变化?(出示图片)

2、图上画的是晴朗的天气里红日从海面上升起的的景象。实际上,日出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那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海上日出的过程的?我请两个同学读一读第二、三自然段。(谁来说一说?)

3、那么日出前天空的景色有什么变化?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出示图片配合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读中感受)

4、看到这样的一幕,作者是怎么做的?为什么?(因为作者不只是一次看日出了。为什么作者要目不转睛的看呢?因为怕错过,反衬日出的美)

5、太阳还没有露面,就已经很美了,那海上日出会是怎样的壮观哪?想不想去看看?请同学们自己小声的读一读课文,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然后谈谈你自己的感受。(重点读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这句话与太阳向上升比较哪句好?为什么?好在哪里?)

6、太阳上升的同时,也在发生着变化,谁发现了太阳是怎么变化的?

7、这真是美的感受,让我们欣赏动画,请同学们跟着朗读。

8、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升起的全过程。

自学第四、五自然段

1、晴朗的天气里红日东升景象如此壮观,那有云的情况下,太阳出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看一看作者是怎么描写的?(出示课件)

2、看了动画之后,你是怎样的感受?

(你想把这种感受读给大家听吗?谁来试试?)

3、听了大家的朗读,我仿佛身临其境似的,作者的语言真是太美了,你最喜欢哪句,请你读一读?

(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镶透染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感悟第六自然段

1、所以作者最后感叹道: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换成这是伟大的奇观。好不好?为什么?

2、这伟大的奇观指的是什么?(作者在前边讲到的海上日出雄奇、壮丽的景象。)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语文园地四》教学案例及评析 篇五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动物特点进行口语交际,激发他们习作的兴趣和热情,培养良好的习作习惯。

2.积累词句,发现新的描写动物的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短文,明白待客之道,了解苏东坡的机智、聪明。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观察小动物。

2.教师查找有关动物的资料。

课时:5

第 一 课 时口语交际)

一、播放“动物世界”录像,引入新课。

1.提问:动物世界里的动物有趣吗?有哪些动物,它们长得什么样子?

小结:同学们介绍了录像里的这么多小动物,现在大家将课前看到的动物也说给大家听一听。

二、提出说话要求。

喜欢什么动物就说什么动物,抓住动物特点把话说通顺连贯。

三、学生自愿结合,小组练说。

1.喜爱同一种小动物的学生自愿结成小组,讲自己喜欢什么小动物,再讲它的外形,生活习性、与人类的关系和用处等。(讨论中鼓励学生质疑,特别是对某种小动物不太了解同学,可以向喜欢这种小动物的同学咨询。)

2.各小组推荐成员,讲一讲喜欢的小动物。(①说说动物的外形。如眼睛、耳朵各有什么特点?②说说各种动物的叫声有什么不同?③说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作用。)

3.师生评议。

谁表现最优秀?(从态度大方、口吃清楚、声音响亮、普通话标准、表达完整、发言积极等方面评价。)

第 二 课 时 (习作指导)

一、谈话,引发兴趣。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各种动物的特点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类动物,也有不同的特点。例如同样是猫,有的调皮活泼,有的懒惰,有的温顺,有的凶猛,各有各的特点,因此,观察时一定要认真仔细,找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弄清它们的生活习性,了解它们对人类的用处。

二、范例引路,指导写作。

1.点击课件:①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它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一身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搽过油。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注:先总写松鼠外形美丽,然后按头部、身体、尾巴的顺序具体写外形美。)②一身乌黑的羽毛,光滑漂亮,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一对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注:带点的词语把小燕子的样子写得惟妙惟肖。)

1.复习《猫》、《白鹅》,了解描写动物的方法。

2.学生作文。

①提出作文要求。(怎样才能写出小动物的样子和生活习性呢?)a、写自己最熟悉的动物,仔细观察它的外形──头部、身子、叫声和动作各有什么特点。从颜色、形状、大小及作用等方面去写。此外,还要写它的动作情态。b、写出动物的生活习性。如吃食、睡觉、活动等。

②学生完成初稿,教师个别辅导。

第 三 课 时(习作指导)

一、概述上节课习作的情况。

要充分肯定成绩,表扬写得好的同学及有进步的同学。

二、进行习作交流。

1.选出初稿中描写动物外形较精彩的片断,由小作者自己朗读,大家欣赏后讨论:这段好在哪里?

2.挑选初稿中对动物生活习性或动作情态描写不具体的片断让学生集体修改。

3.学生根据老师的评改建议,修改自己的文章并誊写。

第四、五课时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到语文园地去游览,首先我们到“我的发现”这一游览区,在这里你能发现什么小秘密。二、完成“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试读。

2.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齐读,思考:小林、小东与你的发现有什么不同?

4.教师总结。

三、完成“日积月累”

(教师过渡)咱们告别“我的发现”,我们又来到“日积月累”游览区。

5.出示课件。

6.自由读词,读准字音,并说说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7.指明读词,正音。

8.自由读,在组内交流词语的意思。

9.学生汇报交流情况,教师补充,学生再读。

10.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三、完成“趣味语文”。

1.自由读短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明白待客之道,了解苏东坡的聪明机智。)

2.再读短文, 读准字音, 扫清自词。

3.默读, 思考讨论。

①从短文中你学到了什么?(学对对子等)

②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平时是怎样待人接物的, 使学生从中明白待客之道, 不能以貌取人。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篇六

《校园交响乐》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祖国文字的美好,以及作者对校园的热爱、赞美。

2、揣摩作者的写作方法,感受其比喻句的新奇,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仔细观察校园的人、事、物。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

同学们,每天我们都在这鸟语花香、朝气蓬勃的校园里学习、嬉戏、快乐成长。那么,在你们看来,咱们的校园像什么呢?

有人认为,校园就像一曲美妙动听的交响乐。(板书课题)请大家齐读课题。哪位同学对交响乐有所了解,请说一说。再读课题。有疑问吗?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同学们,每学一篇文章,在第一遍读课文时我们应注意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

好,那就根据你们自己的提醒小声地读读课文吧。

自主交流:在读课文时,你觉得哪些字音要给大家提个醒,哪些句子不好读的给大家示范示范。

同学们,交响乐有单乐章的、也有多乐章的,校园交响乐是由三个乐章组成,它们分别是(板书:蜂巢鸟岛花瓣)读到这儿,你心中有什么疑问?说一说。交流你心中的疑问?它们分别指什么?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比喻?这也是今天这一节课我们要重点探讨的问题。

三、细读课文,品读体味

1、带着你心中的疑问默读第一乐章蜂巢。边读边提起笔做批,留下你思考的痕迹吧。

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为什么把教室比作蜂巢?(形状上)理解“井然有序”。

蜂巢是用来干什么的?同学们在像蜂巢一样的教室里是怎样学习的呢?(抓重点词句谈体会)

换词读这句话:汲取寻觅。

屏显“时而……时而……”一句。仔细观察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读一读,这样的句子读起来有什么感觉?(有节奏感、朗朗上口)大家也愿意来体会体会吗?(真的读出了那么一种节奏美)句中的“;”把它分为两个部分,从内容上看你又发现了什么?体会从内容和情形方面写。(抽生读)那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话。(男女分别读)

“在知识的大海里……”不难看出这是一个比喻句,把什么比喻成什么,读一读,边读边想你体会到了什么?(抽生读。)

师小结:是啊,这恰如其分的比喻,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到同学们在学校里勤奋学习的美好形象,再读,读出我们心中的这份赞美吧。

通过这一段的学习,你知道为什么作者要把教室比喻成蜂巢了吗?(正如同学们所说的教室不仅和蜂巢一样具有井然有序的外在美,还蕴藏了孜孜以求的内在美。同学们像蜜蜂一样在各自的蜂房里忙碌地储积着蜜,所以作者说教室像一只甜蜜的蜂巢。

2、如果说蜂巢是一段表现勤奋学习的乐曲,那么,刚才有同学提到的鸟岛、花瓣又是一首怎样乐曲呢?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以小组为单位用我们学习第一部分的学习方法选择你们喜欢的一个乐章重点读一读。

(生交流)

3、鸟岛,是一曲欢乐的、充满温暖的、充实着幸福的乐章。

“飞翔的、流动的身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一段美妙的语言。把什么比喻成什么?咱们来体会体会这句话。你觉得哪些词用得好?从这个词体会到了什么?这么美的风姿、这么快乐的欢笑,谁能来读一读。闭上眼睛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些什么?(联系生活实际想)这么富有生机的场面,这么富有节奏美的语言,你喜欢吗?难怪作者说“下课了,校园是一个……一个生机勃勃的……”怎能不让我们喜欢呢?是啊!同学们,在这美丽的鸟岛,和同学们同浴着阳光,共享着欢乐,你们心中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让我们再一次和作者一同走进这美丽的鸟岛,记住这段美妙的文字,记住这一曲充满欢乐、温暖、幸福的乐章吧!

4、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通过刚才的小组交流学习,课前你们提出的关于花瓣这一乐章的问题都解决了吗?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从哪些句子或词语体会到的?

同学们,当你念到这几个词语,回想到从上幼儿园到小学四年级,你们得到了这么多老师的教育和关爱,如果是你,会在信中给哪位老师写点什么呢?(抽生回答)同学们,听到你们这么多感人肺腑的话语,此时此刻,我觉得教师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了。读读课文最后一段,你想读几遍就读几遍。(生自由读)一片片花瓣就是一封封来信,它牵系着老师和学生的心儿,此时此刻教师又会对学生深情地祝愿什么呢?

同学们,你们觉得花瓣是一曲怎样的乐章呢?

总结:回顾我们学习的整篇文章,不管是从题目,还是从三个章节的字里行间,我们都能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生自由回答,师趁机板书。)再读课题。说说你的理解。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交响乐不是由乐队演奏的,它演绎的是那充满生机与活力,充满着浓浓的师生情的校园生活。

四、畅谈感受,升华主题

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家庭里、生活中、大自然时常都会响起一曲又一曲动听的交响乐,下去以后咱们仿照课文写一写吧。

附:两个可参照仿写的句子。

1、时而循着历史的长河飞向遥远的古代,时而飞翔在当今的科学天地;时而书声琅琅,时而书写沙沙。

2、飞翔的、流动的身影,旋转的舞步,亭亭玉立的风姿,像鸟儿款款低飞;欢快的跃动,像鸟儿展翅的舞蹈,恬静的栖息。歌声,笑语,在海潮的喧哗中,鸟儿倾心地鸣啭。

《语文园地四》教学案例及评析 篇七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汉字构词中字相同而词语的意思不同的规律。

2、学习8个由不同的两个字组成的生字。

3、会正确选择意思相近的词语。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型〗新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直接导题,并板书:语文园地四

二、讲授新课

1、我的发现:

⑴ 出示一组词语:

奶牛 牛奶 图画 画图

蜜蜂 蜂蜜 牙刷 刷牙

水池 池水 山上 上山

⑵ 读一读词语。

⑶ 读读泡泡里的话,你能把学习伙伴没说完的话说完整吗?(学生自由补充)

⑷ 你发现了什么?(每组两个词语的字相同,可是位置不同,意思就不一样。)

⑸ 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一组词语吗?(同桌说后全班交流)

子女 女子 女儿 儿女

菜花 花菜 楼上 上楼

…… …… …… ……

2、读读认认:

⑴ 学生自己读一读。

⑵ 动脑筋想一想说一说:这八组字在构字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⑶ 你想怎样记住这八个字。小组讨论识字方法。

⑷ 按“月”和“夫”组成“肤”,皮肤、皮肤的方法读一读。

⑸ 从八个字中选字进行扩词练习。

⑹ 选出其中的词语进行说句子练习。

3、我会填:

⑴ 读一读每组词语,说说每组两个词语有什么不一样?

⑵ 生自己进行填空练习。

⑶ 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填?

⑷ 读一读句子。

⑸ 补充练习:

温暖 温和

这位服务员(  )地接待每一名顾客。

老师对我的关心,让我感到很(  )。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1、学生回家动手制做小制作。

2、利用课余时间收集邮票、名言等。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四

子女 女子 女儿 儿女

菜花 花菜 楼上 上楼

…… …… …… ……

温暖 温和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阅读短文。

2、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会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小制作并能评价别人的作品。

3、展示自己收集的邮票、名言等。

〖教学准备〗

1、学生动手做小制作。

2、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邮票、名言等。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我会读

1、生轻声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说说从这篇短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3、进行朗读擂台赛。

4、评出擂主并给予奖励。

二、口语交际:我们的小制作

1、交代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⑴ 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小制作。

⑵ 介绍自己的制作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是怎样做成的?你的小制作有什么用处?

⑶ 评一评谁的手巧,谁说得清楚、明白。

2、请一名学生先按上面的要求上台说一说。教师相机进行点评。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介绍。

4、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其他学生可适机进行评价。

5、向小组以外的同学进行介绍。

6、评最佳作品和最佳讲解员。

三、展示台

1、以小组为单位布置展示台,展示自己收集的邮票、名言。

2、每个同学向小组成员介绍自己收集的材料。

3、请其他小组的同学参观。

4、邀请学校老师和家长参观。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四

展示台

四年级语文教学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结合课后注释及及工具书,自学古诗,了解诗的大意。

2、诵读古诗,读悟结合,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悟诗歌博大的人性美。

3、课内外结合,激发对诗歌的兴趣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大体把握诗歌含义,想象诗境,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难点:

在赏析中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古诗文化,激发学习古诗兴趣,培养自学古诗的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教学准备:

课件资料

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为主,点播为辅。

课时:一

课前游戏:赛诗会,看谁背诵的古诗多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教师激情: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歌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闪耀在文学的王冠上。“腹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读诗,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浪漫多彩;读诗,能够把我们带入古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现在,我们就随着诗人王昌龄的笔迹到古代多事的边塞去看看吧!

2、导入《出塞》,板书课题,解题,了解“塞”的意思。

简介作者:王昌龄(698——757),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进士,授汜水尉。之后又先后担任过校书郎、江宁令、龙标尉等职,后世称为王江宁或王龙标。他的诗激昂慷慨,深挚凝练,表现军队生活的边塞诗尤其感人。他特别擅长五言古诗和七言绝句,其中以七言绝句成就为最高。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出塞》、《从军行》是著名的代表作。今存诗近180首。

过渡语:熟读古诗,初步读懂古诗,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而要深深地把古诗烙印在自己的心上,理解就很重要。

二、自学古诗,了解诗意

现在谁能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学生谈说诗的意思。个别字意指导。

教师小结:我们是怎么初步读懂古诗的?

学习古诗的方法:借助课文的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把想象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出来。然后通过朗读,进上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力求在朗读中表达出这种感情。

三、感悟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出示资料: 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匈汉的战争自秦起,至汉,至唐,一直没有间断,在阴山一带,匈奴据此而常常入侵中原。

1、感悟“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为什么征人戍边叫万里长征呢?(边塞远;时间长)

你还从哪里看出时间长?(人未还)

出边塞戍边的征人,为什么不见回家呢?

——战事频繁终老边塞

——战死沙场

放古代战争的视频,学生观看,谈感受。

师:是啊,”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战争造成了多少人有家不能回,无家可回和永远不能回家啊。

指导读这两句诗

征人不能回家的。事实,该怎样读呢?(凝重)

——从这句诗中,你还读到了什么?(同情征人)该怎样读呢? 这是怎样的一种同情呢?

——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征人“战骨埋荒外”“白骨乱蓬蒿”无数生命的死去,作者感叹生命的卑微……读

——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亲人“望穿双眼,哭断心肠”

失去亲人的悲痛,作者感叹人生的无奈……读指导读

想一想这两句诗有没有讲述一件有关征人的具体事情? 诗中没有说征人们具体的生活事件,你觉得征人们可能会做些什么呢?

师创设情景:(音乐起,出示课件)夜色中,荒远苍凉的塞外山峰,一轮明月照着边关,那些背井离乡、长途跋涉来戍守边关的战士们,白天军务繁忙,到了静夜,面对边塞荒凉的关山,面对一轮明月,他们可能会想些什么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征人们这一切一切的感受,都化成了一个愿望,那就是——回家。要知道,这征人是千百年来的千百万征人啊!千百年来千百万人萦绕心头的梦,却都只化成一句:(引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征人们在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同在一轮明月照耀下的征人的亲人可能会做些什么呢?

征人白发苍苍的父母……

征人柔弱无助的妻子……

③征人无依无靠的孩子……

教师激情引读:

这千百年来千百万白发双亲、这千百年来千百万可怜的妻子、这千百年来千百万孤苦无依的孩子对儿子、丈夫、父亲的期盼,却也只能化成一句(引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是啊,”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每个征人盼回家,每个征人的亲人盼征人回家。诗人写出这样的诗句该有何等的悲天悯民的情怀啊。板书:思亲盼归 征人们回家有望吗?我们来看一段资料:

据《资治通鉴·唐纪》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天宝以后,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

生看资料,理解资料意思。

古代的边塞诗,有很多就反映了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我们一起轻声读读,感受感受。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唐· 陈陶《陇西行》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唐·曹松《已亥岁二首》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唐·李颀《古意》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语文园地四》教学案例及评析 篇九

教学目标 :

1、引导学生学会发现总结词语

2、认识生字,并能发现生字的构字规律

3、能够区分一些相近的词语

4、能够阅读短文

5、培养其发现生活及创造生活的能力。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自读词语,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2.你还能说出类似的词语吗?以小组竞赛的方式,看哪一组说得多。

示例:算盘 盘算 到达 达到

领带 带领 展开 开展

喜报 报喜 喜欢 欢喜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是用"合一合"的办法识八个生字。首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发现它们组合的规律。注意提示"姓xìng、警jǐng"的正确读法;自由练习读词语,鼓励学生进行扩词练习,如,"肤色、大胆、警报"。

2、"我会填"是选择近义词填空的练习。先让学生读一读词语,自主发现每组两个词不在意思上的联系,接着读句子,结合句子的意思选词填空,最后再把句子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阅读《鲁班造伞》这篇短文。

让学生默读明意,自主识字,朗读感悟,并鼓励学生把这个故事讲给小朋友或家长听。

二、口语交际

1、课前布置学生动手制作小制作。如,用毛线编织蝴蝶结,用塑料瓶做成花篮,用红辣椒做成玩具鞭炮……

2、展示自己做成的可爱的小制作。

3、小组交流、汇报制作过程。别人讲的时候,听的同学可以提出问题,讲的同学要作解答。

4、小组推荐做得好、说得好的同学在班上展示、介绍自己的小制作。

5、评一评谁的小制作做得好,谁介绍得好。

三、展示台

这次展示台安排了两项内容:一是展示自己收集到的邮票、二是展示自己收集的名言。

四年级语文教案 篇十

《爬山虎的脚》

教学目标

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3、学习生字、词语,积累好词好句。

教具准备

1、实物展示台。

2、学生准备水彩笔。

3、爬山虎实物。

教学课时:2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生字、词语。

一出示实物,引入:

认识这种植物吗?对,它叫爬山虎。你们知道它什么特点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看来你真是个会观察的孩子。叶圣陶爷爷不仅喜欢观察,而且会观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笔下的爬山虎的脚。齐读课题。

看看作者是怎么观察的,又是怎么写的,自由读课文。

二、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

三、反馈读书情况。

1、出示词语让学生认读。

2、朗读课文,可以让学生小组互读,可以请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其他形式。重点检查生字、词语的读音。

四、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读了叶圣陶爷爷的文章,你知道了爬山虎的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感受?叶爷爷为什么会把爬山虎写得那么生动具体?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具体了解爬山虎的特点,感受作者生动具体的描写和长期细致的观察。学习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引入语:同学们,大自然是神奇的,你们曾跟随老师一起领略过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欣赏了世界上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感受了被称为鸟的天堂的大榕树给我们带来的欢乐……今天老师带同学们更加仔细地去观赏一种植物──爬山虎。读课题。

一、请同学们看实物。

1、你看到了什么?

2、有什么特点?

3、你能用一两句话把这些特点连起来说说吗?

4、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爬山虎的叶子怎样呢?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5、读了有什么感受?(美)哪些地方写的美?你喜欢哪句?

6、自己感受一下风吹时爬山虎叶子的美。做一做拂过、漾起的动作,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想欣赏一下风吹爬山虎的样子吗?

7、老师指导读出美来。可以采取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补充后半句的读法,也可以男分组读,让学生充分感受爬山虎叶子的美。

8、作者为什么把叶子写的这么美呢?(认真观察)所以我们要学习作者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生机勃勃地铺满墙,这跟它的脚有密切的联系,爬山虎的脚又是什么样的呢?

二、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爬山虎的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

a、脚的样子; b、脚的形状; c、颜色

1、谁来告诉老师你观察的结果。

2、书上又是怎样写的呢?找出写脚的句子读一读。

3、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4、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学习,请画出爬山虎的脚,看谁画得。(教师巡视,拿一张好的评价)

5、这一段哪一个词说明作者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观察?(注意)

因为作者注意了,所以把爬山虎脚的特点写得这么具体。爬山虎有自己独特的爬的本领,想尽快知道答案吗?那就请你们赶快学习第四自然段吧。聪明的你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三、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自己分组学习,看哪一些同学学得认真,学得更快。(老师巡视)

a、找出爬山虎爬的句子来;b、找出爬的动作词;c、自己演示爬的过程(怎样爬)

1、谁来告诉老师你们学懂了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其它学生补充,教师充分表扬)

2、哪一组的同学能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怎么爬的吗?

你们同意他的这种爬法吗?(抽表演得不同的同学演示)

3、你们想知道究竟怎么爬的吗?看大屏幕演示,学生可根据演示说出怎么爬。

4、你们知道答案了吗?谁正确?(长一只脚,巴住墙,再长出另一只脚,再巴住墙,它要不停的向上爬,就要不断的长出新脚来,所以叶圣陶爷爷说,“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5、它是不是只往上爬的?你怎么知道的?

它不只往上爬,还往左爬,右爬,爬满整个墙,所以才有叶圣陶爷爷在第二自然段中所描写的“一阵风吹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的很”。真是会读书的孩子,懂得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能爬,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又怎么样呢?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学完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自由说)

☆www.1126888.com☆(没触着墙的脚萎了,触着墙的牢固,脚与墙有密切关系。)

2、课文哪一个自然段还说明了这种关系呢?(第一自然段)

作者运用了首尾照应的方法,使文章的结构显得更加完整,把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读一读。(男、女分开读)

五、发散思维。

1、学了这课,你知道了些什么?

2、你要向叶圣陶爷爷学习什么?(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3、生活中,还有哪些与爬山虎相似的植物呢?(葡萄、冬瓜、牵牛花……)说说你它们的特点,好吗?(学生说)

上面内容就是众鼎号为您整理出来的10篇《《语文园地四》教学案例及评析》,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答案”可以是丰富多彩的《小池》教学案例及感悟(优秀9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