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的并联(优秀4篇)
电阻的并联 篇一
第五节 电阻的并联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几个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的阻值都小。
2.复习巩固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特点。
3.会利用并联电路的特点,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
(二)教具
每组配备干电池二节,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和开关各一只,定值电阻2只(5欧和10欧各一只),导线若干条。
(三)教学过程
1.复习
问:请你说出串联电路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特点。(答略)
问:请解答课本本章习题中的第1题。
答:从课本第七章第一节末所列的数据表可以知道,在长短、粗细相等条件下,镍铬合金线的电阻比铜导线的电阻大;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可知,通过铜导线和镍铬合金中的电流一样大;根据欧姆定律得U=IR,可得出镍铬合金导线两端的电压大于铜导线两端的电压。
问:请解本章习题中的第6题。(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自做,然后教师讲评。在讲评中要引导学生在审题的基础上画好电路图,按规范化要求求解。)
2.引入新课
(1)请学生阅读本节课文前问号中所提出的问题,由此提出本节学习的内容。
板书:〈第五节 电阻的并联〉
(2)问: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板书:〈1.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即:I =I1 + I2。〉
(4)问: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板书:〈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5)几个已知阻值的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跟各个电阻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本节将学习的知识。
3.进行新课
(1)实验:
明确如何测R1=5欧和R2=10欧并联后的总电阻,然后用伏安法测出R1、R2并联后的总电阻R,并将这个阻值与R1、R2进行比较。
学生实验,教师指导。实验完毕,整理好仪器。
报告实验结果,讨论实验结论:实验表明,几个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小。
板书:〈3.几个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小。〉
问:10欧和1欧的两个电阻并联的电阻小于多少欧?(答:小于1欧。)
(2)推导并联电路总电阻跟各并联电阻的定量关系。(以下内容教师边讲边板书)
板书:〈设:支路电阻分别是R1、R2;R1、R2并联的总电阻是R。
根据欧姆定律:I1 =U1/ R1, I2 =U2/ R2, I =U/ R,
由于:I =I1 + I2,
因此:U/R =U1/ R1+ U2 / R2。
又因为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 =U1 =U2,
可得:1/R =1/ R1 + 1 / R2。
表明: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练习:计算本节实验中的两个电阻(R1 =5欧,R2 =10欧)并联后的总电阻。
学生演练,一名学生板演,教师讲评,指出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一致。
几个电阻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小,这是因为把导体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横截面积。
(3)练习
例题1:请学生回答本节课文前问号中提出的问题。(回答略)
简介:当n个相同阻值的电阻并联时总电阻的计算式:R =R/n。例题1中:R′=10千欧,n =2,所以:R =10千欧/2 =5千欧。
例题2.在图8-1所示电路中,电源的电压是36伏,灯泡L1的电阻是20欧,L2的电阻是60欧,求两个灯泡同时工作时,电路的总电阻和干路里的电流。(出示投影幻灯片或小黑板)
学生读题,讨论此题解法,教师板书:
认请此题中灯泡L1和L2是并联的。(解答电路问题,首先要认清电路的连接情况)。在电路图中标明已知量的符号和数值以及未知量的符号。解题要写出已知、求、解和答。
(过程略)
问:串联电路有分压作用,且U1/ U2 =R1 / R2。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电流在分流点分成两部分,电流的分配跟电阻的关系是什么?此题中,L1、L2中电流之比是多少?
答:(略)
板书:〈在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分配跟电阻成反比,即:I1/ I2 =R2 / R1。〉
4.小结
并联电跟中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
几个电阻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小。
5.布置作业
课本本节末练习1、2;本章末习题9、10。
参看课本本章的"学到了什么?,根据知识结构图写出方框内的知识内容。
(四)说明
1.关于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教学大纲上未做要求,建议对基础较差的班级不增加这部分教学内容。
2.在课时安排可能的情况下,建议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增加一节复习题。总结第4-8章所学内容,并做适当的练习。
电阻的并联 篇二
第五节 电阻的并联
一、教学目的
1. 复习巩固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特点。
2. 使学生确认并会独立推导并联电阻与分各电阻定量关系。
3. 使学生知道几个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的阻值都小,并对并联总电阻随任一电阻增大而增大形成结论性的认识。
二、重难点
1、并联电路电阻关系的得出。
2、并联电路电阻关系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和师生共同论证、体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四、教具
干电池二节,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和开关各一只,定值电阻2只(5欧和10欧各一只),导线若干条。
五、师生活动
1.提问在串联电路中电阻有什么关系?这个关系是怎么得到的?
要求学生答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串联的各导体的电阻之和。这个关系是通过实验探索和理论推导得到的。
通过电阻串联的学习解决了用几个小电阻去替代一个大电阻的问题。现在提出一个相反的问题能不能用几个大电阻去替代一个小电阻?启发学生思考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有关,在长度、材料一定的情况下,横截面积越大电阻就越小。如果将一5 的电阻与另一个电阻并联起来,就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它们的总电阻就应该小于5 了。这样的猜想对不对?本节课我们将研究这方面的问题。
板书:〈第五节 电阻的并联〉
2.展示学习目标:
①知道几个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的阻值都小。
②并联总电阻随任一电阻增大而增大。
③使学生确认并会独立推导并联电阻与分各电阻定量关系
3.出示自习提纲,指导学生自习:
①如何利用设计实验来检验猜想?
②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③怎样推导并联电路的总电阻与分电阻的关系
4.检查自习情况:
①回顾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
②你是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的?
(等效法、伏安法),设计电路图。
并联电阻实验(测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具体做法:将 并联接在a、b两点间,如图,闭合开关前,提示学生,把已并联的电阻 当作一个整体(一个电阻看待).
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的读数为一便于计算
的数(如 0.2A),电压表的读数为 0.66V,根据伏安法测出总电阻R
它小于10 也小于5 ,与我们事先的推测相符。可见 并联后的总电阻比 的任意一个电阻都要小。
③应用欧姆定律推导并联电路的总电阻与分电阻的关系
分别以 支路和总电路为研究对象,利用欧姆定律得出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在并联电路中
从而得出
所以
若
并联后的电阻为( 3.3 )。
这与实验结果一致。 表明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
实质: 并联导体的电阻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总比其中任一导体横截面积要大,所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都小。
5.当堂训练:
运用公式计算
[例1]将 和 的电阻并联起来。求并联后的总电阻。
要求学生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并在图上标出已知量的符号及数值,未知量的符号,答出根据的公式。
解题过程(略)
5 与10 并联后的总电阻和6 与10 并联后的总电阻比较可得
两个电阻并联,若将其中一个电阻增大,并联的总电阻也将增大,但总电阻总小于任何一个电阻。
提问: 若将3个或多个电阻并联,如何计算总电阻呢?
让学生按上面的思路练习计算,最后总结出
若将多个相同阻值的电阻并联起来,总电阻将如何,启发学生答出
提问:串联电路有分压作用,且U1/ U2 =R1 / R2。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电流在分流点分成两部分,电流的分配跟电阻的关系是什么?
板书:〈在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分配跟电阻成反比,即:I1/ I2 =R2 / R1。〉
六、小结
并联电跟中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
几个电阻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小。
七、布置作业
1、课本本节末练习1、2;本章末习题8。
2、参看课本本章的"学到了什么?,根据知识结构图写出方框内的知识内容。
电阻的并联 篇三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几个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的阻值都小。
2.复习巩固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特点。
3.会利用并联电路的特点,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
(二)教具
每组配备干电池二节,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和开关各一只,定值电阻2只(5欧和10欧各一只),导线若干条。
(三)教学过程
1.复习
问:请你说出串联电路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特点。(答略)
问:请解答课本本章习题中的第1题。
答:从课本第七章第一节末所列的数据表可以知道,在长短、粗细相等条件下,镍铬合金线的电阻比铜导线的电阻大;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可知,通过铜导线和镍铬合金中的电流一样大;根据欧姆定律得u=ir,可得出镍铬合金导线两端的电压大于铜导线两端的电压。
问:请解本章习题中的第6题。(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自做,然后教师讲评。在讲评中要引导学生在审题的基础上画好电路图,按规范化要求求解。)
2.引入新课
(1)请学生阅读本节课文前问号中所〔1126888.com〕提出的问题,由此提出本节学习的内容。
板书:〈第五节 电阻的并联〉
(2)问: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板书:〈1.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即:i = i1 + i2。〉
(4)问: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板书:〈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5)几个已知阻值的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跟各个电阻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本节将学习的知识。
3.进行新课
(1)实验:
明确如何测r1=5欧和r2=10欧并联后的总电阻,然后用伏安法测出r1、r2并联后的总电阻r,并将这个阻值与r1、r2进行比较。
学生实验,教师指导。实验完毕,整理好仪器。
报告实验结果,讨论实验结论:实验表明,几个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小。
板书:〈3.几个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小。〉
问:10欧和1欧的两个电阻并联的电阻小于多少欧?(答:小于1欧。)
(2)推导并联电路总电阻跟各并联电阻的定量关系。(以下内容教师边讲边板书)
板书:〈设:支路电阻分别是r1、r2;r1、r2并联的总电阻是r。
根据欧姆定律:i1 = u1/ r1, i2 = u2/ r2, i = u/ r,
由于:i = i1 + i2,
因此:u/r = u1/ r1+ u2 / r2。
又因为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 = u1 = u2,
可得:1/r = 1/ r1 + 1 / r2。
表明: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练习:计算本节实验中的两个电阻(r1 = 5欧,r2 =10欧)并联后的总电阻。
学生演练,一名学生板演,教师讲评,指出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一致。
几个电阻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小,这是因为把导体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横截面积。
(3)练习
例题1:请学生回答本节课文前问号中提出的问题。(回答略)
简介:当n个相同阻值的电阻并联时总电阻的计算式:r = r'/n。例题1中:r′=10千欧,n = 2,所以:r = 10千欧/2 = 5千欧。
例题2.在图8-1所示电路中,电源的电压是36伏,灯泡l1的电阻是20欧,l2的电阻是60欧,求两个灯泡同时工作时,电路的总电阻和干路里的电流。(出示投影幻灯片或小黑板)
学生读题,讨论此题解法,教师板书:
认请此题中灯泡l1和l2是并联的。(解答电路问题,首先要认清电路的连接情况)。在电路图中标明已知量的符号和数值以及未知量的符号。解题要写出已知、求、解和答。
(过程略)
问:串联电路有分压作用,且u1/ u2 = r1 / r2。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电流在分流点分成两部分,电流的分配跟电阻的关系是什么?此题中,l1、l2中电流之比是多少?
答:(略)
板书:〈在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分配跟电阻成反比,即:i1/ i2 =r2 / r1。〉
4.小结
并联电跟中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
几个电阻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小。
5.布置作业
课本本节末练习1、2;本章末习题9、10。
参看课本本章的"学到了什么?,根据知识结构图写出方框内的知识内容。
(四)说明
1.关于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教学大纲上未做要求,建议对基础较差的班级不增加这部分教学内容。
2.在课时安排可能的情况下,建议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增加一节复习题。总结第4-8章所学内容,并做适当的练习。
电阻的并联 篇四
教材在编排《电阻的并联》一课时,首先通过实验得出“并联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并联电阻”的结论;然后利用并联电流、电压知识推导出1/R=1/R1+1/R2。
如果完全按照教材的编排进行教学,课堂就会显得既单调没有容量,又不符合物理学科的特点。
我是这样活化教材的:
1、利用三次实验得出“并联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并联电阻”的结论。首先我引导学生画出电路图,然后让学生把5Ω、10Ω、15Ω的三个电阻组合进行实验,测出三组电流、电压值,通过分析三组数据得出结论。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又让学生认识到要得出一般性的规律,必须进行多次试验。
2、用推导出的规律检验实验得到的结论。把实验中的数据代人公式1/R=1/R1+1/R2进行检验,既是对实验的评估,也让学生认识到实验中误差存在必然性。
3、精心设计习题,对学生进行规范性训练。公式得出后,学生通过练习、演板,暴露出存在的问题,教师适时点评,强调计算中要有原始公式、计算过程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4、把并联电阻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我是这样设计的:1、家里的用电器同时工作时的电阻大还是单个工作时的电阻大?2、家中线路允许通过的电流是10A,家中已有用电器的电阻为33Ω,还能接多大阻值的用电器?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深有体会:教材只是教学的参考依据,我们只有突破教材,凌驾于教材之上,才能使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整理的4篇《电阻的并联》,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