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案模板 >

孟子二章教案【最新8篇】

众鼎号分享 149034

众鼎号 分享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众鼎号为您精心整理了8篇《孟子二章教案》,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孟子二章教案 篇一

1.了解《孟子》的有关知识;

2.归纳课内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

3.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

4.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

教学重点

1.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2.课文中“五十步笑百步”比喻的理解。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

1.由《论语》导入新课。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今天我们学习《寡人之于国也》,看看孟子是如何凭着他高超的论辩技巧,阐述仁政的具体内容的。

2.介绍《孟子》及孟子散文的特点(结合扩展资料中的相关知识)

3.教师范读课文(或播放朗诵录音)

(1)要求学生认真听,纠正自己的读音及句读错误。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教师投影,正音: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要注明。

4.引导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把握全文大意

讨论交流后,点拨:《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从具体段落来看,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写梁惠王为自己“尽心于国”,而“民不加多”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依据梁惠王有通过政治手段使“民加多”的愿望,孟子帮助他认识到在政治上与邻国相比,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好事而已,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使文章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三段至第五段),根据梁惠王有探求如何使“民加多”的心理,以及战国时国君所有的“统一天下”的宏愿,孟子提出自己的“仁政”主张。

二、课文分析

1.提名5名同学分节朗读课文,检查纠正读音、断句。

2.学生齐读课文

诵读指导:

第1段第1句要把梁惠王“自诩”的口气读出来。末尾“何也”要读得稍重一些,疑问语气加强。

第2段孟子设喻一段朗读时慢一些,语气应平缓。

第三部分排比,对偶句较多,要读出孟子散文的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的特点。要把反问句的反问语气读出来。

3.理清思路结构(在学生讨论、明确段意的基础上,教师板书)

4.学生对照板书,试背课文第1.2节

5.教师示范背诵第一节,指导背诵方法

点拨、诱导:找出重点句,划分小层,理出思路,注意层与层之间的联系,注意关键词和句子的异同,可同桌互相提示背诵。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一、二两小节。

2.归纳文中的多义词的含义。

第二课时

一、归纳文言文字、词、句知识

1.检查背诵第一、二小节。

2.归纳文中重点字、词、句的相关知识。

教师采用投影或印发相关提纲,列出所要归纳解决的相关字、词、句,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提问,教师纠错、明确,在课文注释及“思考和练习”的基础上补充。

(1)理解并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

则连词①顺接,就,那么。(则移其民于河东、则何如)②转接,却。(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以介词,①用、拿、把清以战喻(用)树之以桑(拿)申之以孝悌之义(把)②介词,凭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③介词,按斧斤以时入山林④动词,认为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⑤然而,相当于“而”,以卫王宫

(7)应掌握的文言句式

指名学生口译,重点点拨句式及翻译注意点。

①否定句宾语前置

末之有也

②介词结构后置

树之以桑申之以孝悌之义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③判断句

是亦走也非我也,兵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④固定格式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8)疑难语句的理解、翻译(指导学生翻译,小组合作修改)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点拨:要注意一词多义“食”的翻译,还要把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准确地翻译出来。“涂”是“在路上”的意思,句式是介词结构后置和判断句。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要注意准确地表现孟子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表现了孟子对酷政的批评,情感应是激昂的。可译为:(贵族家的)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这些人)却不加以制止,在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官府)却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饥饿)而死,却说:‘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跟拿刀把人杀死,然后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不同?’

二、分析理解

引导学生重点讨论以下问题:

(1)“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点拨:梁惠王自以为自己对于国家较他国国君尽心,自己的政策比邻国好,邻国之民会自动投奔他。可是,邻国之民不见少,自己的国民不见增多。因为他的目的在于增加兵源,老百姓看穿了他,又怎会来“送死”呢?孟子以临阵脱逃为喻,“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风趣地说明,魏国的政策和邻国的相差无几,本质上讲都是虐民暴政,所以不必希望民之多于邻国。本体和喻体的贴切,使孟子的比喻充满了逻辑的力量。

(2)孟子否定了魏国及其邻国之政,那么,他的理想政治——“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先让学生找出概括性语句将第四节分为两小层,再让学生比较两小层列出的项目有什么差异。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并适度归纳整理,适当补充说明,适时板书内容框架,然后再引导学生对照板书在课文中划出相关语句,引导学生背诵。

(3)梁惠王不顾人民死活,孟子在严厉批评他之后,为什么接着又说“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引导学生认识孟子性善论的两重性:一方面,他认为人应该从善,因此他反对统治者残害人民,批评虐政暴君毫不留情;另一方面,他认为人人都可以为善,因为人人都有“善端”,只要自觉扩充它,就能养成高尚道德。所以,在孟子看来,梁惠王如果不把百姓苦难归罪于年成,就一定能自反,就会舍霸道而就王道,去虐政而行仁政,结果就会使天下归服。孟子的想法是迂腐不合时宜的,但他向梁惠王说这句话不是随便应付的。

(4)指导学生背诵第3-5节。

三、品味鉴赏

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本文所体现的孟子散文的特点。

点拨:本文从艺术上充分体现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结构严谨。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铺张扬厉,似乎散漫无纪,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②善用比喻。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③气势充沛。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如这篇文章第三部分孟子畅谈“使民加多”的道理时,连用四组排偶句,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学生齐背第三节,体味文章的气势)

四、课堂总结

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继承了孔子“仁”的学说并把它发展。他提倡“仁政”的主要之点也为“省刑罚,薄税敛”,减轻人民负担,表现出重视争取民心的政治眼光。在争取民心上,表现最充分的是民为国本的民本思想,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看法,体现在《寡人之于国也》这一课中,他认为梁惠王要想“使民加多”,在诸侯中称王,必须实行仁政,而实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进而“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对百姓进行教养,使民心归顺。至此,百姓安居乐业,“黎民不饥不寒”,王道可成了。在对梁惠王的循循善诱中,孟子抓住重视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虽然在这一篇里,他没有提民为贵,但是在阐述中已明确地表现出来,只是有一些小恩小惠式的救灾措施,是不能使百姓人心归顺的,只有去除苛政、酷政,真正地以百姓为重.使百姓能够在这个国家里“无憾”地生活,得到充分的教养,才是治国的根本。他的思想有着积极、现实的意义,但在重武力,强调征伐的时代,又是远离现实而又不切实际的,因而不被采用。

五、课后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随堂练习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三)

孟子二章教案 篇二

【关键词】高三语文;整合式复习;文言文与传统经典

当前高三语文复习模式一般为三轮: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查漏补缺。在第一轮时以专题形式展开复习,进行系统化,精细化教学。进入高三第二学期后,语文教学一般进入了二轮复习即提升能力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定位发生了一些细微变化。此时的高三学生经过较长时间专题复习和题海训练之后,各考点的细实落实基本完成,学习相对枯燥,效率低下。在笔者看来,此时的复了各考点本身的纵向继续落实之外,更应该注重点面结合,即以考试说明为基础,以考纲要求的语文学习能力层级为核心,抽取各专题之间的规律性东西进行整合,借此优化学生解题思维,进而提升学生语文能力。

从这一角度,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有了以下一堂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环节展示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选自《孟子・粱惠王下》)

[注]①运:转

1.请学生读该文段并断句(限6处)。

2.说明断句的依据,并翻译断句处文言文。

3.在上述材料中,你读出了什么内容,请概括?

明确:本语段是齐宣王和孟子之间关于战争的对话。在对话中,齐宣王和孟子两人在伐燕胜利后的态度截然不同,孟子认为应该以燕民的意志为转移也即:民悦则取,民不悦则勿取。同时在这里孟子也提出讨伐的对象必须是政治腐败,暴虐无道者(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梁惠王章句下》)。孟子的战争观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4.联系我们学习过的《先秦诸子选读》中关于孟子思想的内容,说说选段的思想和孟子的哪个思想是一致的。

明确:孟子的战争观是其以“民本”为核心的“仁政”思想的体现。

5.在我们学过的《先秦诸子选读》中,与选段内容相关联的还有哪些思想?

明确:主要是孔子的“仁政”思想: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期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还有墨子的“非攻”思想: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墨子。非攻上》

6.在此基础上,请按照浙江高考语文试卷的要求给这个文言语段拟题目,并配有相对应的答案和拟写的评分标准?

二、课后教学反思

在高三第一次市统考之后,笔者统计学生得分情况时意外发现学生的文言文得分和传统文化经典的得分较低。其中文言实词、翻译和传统文化经典第二题失分非常严重。通过实际观察,较多学生对文言文兴趣不大,特别是在进行文言文中部分字词细致讲解的时候,课堂十分沉闷,效率不高。这就要求立即调整教学策略,吸引学生对该类题目的注意力,以此实现在细微处得到更多的高考分数。

笔者所选的《孟子・粱惠王下》篇幅短小,既是文言文,同时也承载着经典的文化思想。篇幅小,学生的畏难意识就不强烈,内涵丰厚,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切入口。为此笔者主要从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整合:

1.以问题式教学为主线。本次微课主要以六个问题贯穿,按照思维规律层进。先是感受与鉴赏古文,在阅读作品,品味语言中,感受其思想,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微课中的第一题和第二题涉及到了《考试说明》中的文中句子的理解和翻译,能力层级为C。再是思考与领悟,通过与文本展开对话,领悟其丰富内涵,对材料进行鉴别、赏析和评说,第三题涉及的能力层级是D。

2.综合运用了研究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方法。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的“学习金字塔”理论显示: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听课效率最差,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剩5%,其次是阅读10%,声音/图片20%,示范/演示30%,实际演练/做中学可以高达75%。而实践证明以拟题代替做题这种反弹琵琶式的复习模式在高三二轮复习中有非常好的效果。第五题和第六题就是在这种理念下诞生,涉及的能力层级是F。

从最后学生呈现的课堂展示来看,这次课的应该是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按照2016年《浙江考试》中的语文参考试卷,第23题、24题是以问答题的形式出现,所以学生在拟写题目是最终也是按照两题问答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展示中,角度非常多样化,涉及的内容五花八门,可以说他们经过了比较细致全面的思考,对自己的相关知识结构做一个很好的整合。如有学生的问题是《孟子》是“四书”之一,请写出“四书”的其他三部。同时两个问题基本能呈现阶梯式上升难度。如有学生的两个问题分别为:这段文字体现的孟子的战争观是什么?结合《论语。颜渊》中子贡问政的片段,说说孔子与孟子的战争观的异同。在拟写答案和评分标准部分有同学拟了:“请评析孟子的战争观与墨子的战争观的异同”一题,他给了详细的评分标准(相同点1分:二者都反对战争,认为战争不合于“义”。不同点2分:孟子和墨子代表的阶层不一样,孟子反战思想的核心是“仁政”,而墨子反正思想的核心是“兼爱”。)这样的展示充分显示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答题思路,为教师有的放矢的复习指明了方向。

以上这堂课就是文言文与文化经典的整合,在笔者看来在高考复习中,分专题精细化的教学自有其明显优点,整合教学则在二轮复习中能很好的提升学生语文能力。高三二轮复习中可以整合的专题涉及方方面面,还有很多内容值得我们去探究与学习。

【参考文献】

[1]陈赛茅。试论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语文教学通讯,2011(2):32-36

孟子二章教案 篇三

关键词:观众;小剧场;改编;外国剧目

中图分类号:J617.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9-0048-03

区别于电影、电视,戏剧的主要特征就是同观众进行即时、现场的交流,小剧场戏剧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确立以观众为基础的戏剧观念。[1]早在十九世纪末期,萨赛就曾指出,戏剧可以没有舞台、没有灯光甚至没有布景和服装, 但不能没有观众。[1]正因此,观众接受问题显得十分重要。之于中国小剧场戏剧,观众对以外国剧本为基础的改编剧目的接受问题又尤为突出。面对不同文化、社会、政治背景和素质的观众,外国经典剧目该如何适应中国小剧场灵活、实验的舞台,将戏剧精神的内涵传达给中国的观众的问题,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值得我们关注。

笔者拟以当今小剧场代表人物之一孟京辉的作品为例来探讨这一问题。孟氏早年的作品绝大多数都是以外国剧本为基础进行改编,进而排演登台的。如品特的《送菜升降机》,尤奈斯库的《秃头歌女》,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等等。而本文所谈的《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以下简称《无政府》)是又一部由他执导的、改编自意大利著名喜剧作家达里奥・福的作品。在第一版《无政府》排演前,剧组通读吕同六先生的翻译时一致表示“没感觉”,[2]因此,为了“达到北京观众审美能够接受的地步,只能重写一个剧本”。[3]基于黄纪苏的改编版本,带有鲜明早期孟京辉特色的改编本终搬上舞台。该剧目自上演以来,每年都会在全国各地演出,场场爆满。本文拟从剧本内容、演出形式和戏剧语言三个方面,分析孟氏《无政府》获得广泛认可的原因,以探究何种类型的改编剧目更受到中国观众偏爱。

一、剧本内容:新瓶装老酒

这里的“新瓶”指的便是孟氏最终的舞台演出本对达里奥・福原作之间的改编,而“老酒”则是二者相通的思想内涵。孟京辉曾说:“演戏不同于写文章,写文章可以做学问;演戏则必须与时代、社会和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有人要求看到的必须是达里奥・福的原汁原味的东西,而我却认为更重要的是他的精神,即那种社会讽刺的意味。”[4] 的确,若是一些观众需要欣赏原汁原味的作品,我们可以邀请意大利的剧团来华演出;有条件的观众亦可自己去国外观看。但这毕竟只是小部分观众可以做到的,为了让更多的观众可以感受到经典的魅力,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将最核心的戏剧精神用中国观众易于理解的方法讲述给大家。在孟氏的《无政府》中, “疯子”这个角色的改编便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达里奥・福的故事,讲述的是“一名‘疯子’在警察局偶然地接触到一个无政府主义者‘意外死亡’的卷宗。他随机应变,顺藤摸瓜,进行调查,又乔装成最高法院的代表复审此案,终于洞悉了此案的全部内情。所谓‘意外死亡’,实际上是警方对被拘捕的无政府主义者严刑逼供,将其活活打死,又把他从窗口扔到街上,随即向媒体宣称他畏罪自杀。” [5]可见,达剧中的疯子,是一位“大智若愚”的“疯子”,是他最终侦破这一疑案。在西方的戏剧传统中,此类“疯子”并不鲜见。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常以“愚人”或是“傻瓜”的形象出现,比如《皆大欢喜》中的“试金石”,《第十二夜》中的菲斯特,《李尔王》中的弄人等等。此类形象有强调现实的荒诞和愚昧的目的,一些常人难以启齿的话均可以通过他们的嘴说出来,终一语道破天机。疯人不疯,反而是洞悉事情本质的大智者,也是讽刺被利益蒙蔽的愚蠢的人们。因而这样的“疯子”更为西方观众所接受。

但是,在孟氏的《无政府》中,疯子是一个热衷于戏剧的精神病患者。他没有“破案”,反而是帮助警察编造无政府主义者意外死亡的谎言的一位“疯导演”;利用他疯子的身份和爱戏剧的特点,不断催化故事的进程,演绎出了一场闹剧。孟氏的“疯子”类似于中国古代的“谋士”,即在王臣将相身边出谋划策的人。尽管都是一些“馊主意”,但正是这样的形象塑造才增强了该剧的可表演性和可欣赏性。同时也将达里奥・福原作中力砭时弊、讽刺政府的“非理性戏剧”锋芒削弱了,让刚刚开始接受小剧场实验戏剧的“理性的”中国观众更易于接受。

总之,在传承西方小剧场戏剧的实验性精神内涵上,我们应坦然接受并完整地传递给中国观众,但是,这种传递的方式应是通俗的、温和的。基于中国小剧场戏剧偏重现实性的特点,将剧本本土化。

二、演出形式:中西结合

看过孟氏《无政府》的人无不记得该戏开头的一段话:

“达里奥・福,放了一个屁,崩到了莫斯科,来到了意大利,意大利的国王正在看戏,闻到这个屁,很不满意,找来科学家研究分析,这个屁是一股气,在人的肚子里窜来窜去,一不小心打开后门溜了出去。放屁的人欢天喜地,闻屁的人,垂头丧气,有屁不放,憋坏心脏,没屁硬挤,锻炼身体。屁放的响,能当校长,屁放的臭,能当教授,不响不臭,思想落后。”[6]

这样一段朗朗上口、广为传颂的段子摆在切入正题之前,巧妙地拉拢了观众;即便没有,如此诙谐幽默的开场,也让观众心生好奇――《无政府》怎么会跟这样的段子扯上关系?类似的段子,时不时的会出现在演出过程中,让观众忽而在剧中,忽而游离到剧外,被吊足了胃口。同样,孟氏剧中有多处让演员同观众互动,也起到了类似的作用。这都是小剧场戏剧构建新型观演关系的重要手段,不仅通过小型的剧场拉近物理距离,更通过互动等形式拉近心理距离。

但孟氏的拉拢观众主要是在情感、心理层面,给观众以暗示,让大家产生不言而喻的感觉,无需亲自“动起来”――这是十分符合中国观众传统的观剧习惯的。但是西方的小剧场戏剧的互动性需要观众自发地参与到舞台创作过程中,甚至参与即兴的演出,这在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戏剧氛围之下基本难以推行。孟氏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会在改编时侧重于将实验性与情感交流糅合在一起。

除此之外,剧中还有一部分是对《茶馆》的戏仿。疯子扮演“‘无’爷”,局长是“小王子”,而两位警长则是跑腿儿的。‘无’爷摆着一副架子来视察警察局,小王子忙前忙后的伺候,跑腿儿的沏茶招呼,可最终意大利的‘无’爷却因为一句“意大利要完”就被逮捕入狱,活脱脱的一副人艺老戏《茶馆》里面的情景再现。这一段小小的戏中戏讲述的故事,是意大利的无政府主义者因为一个中国特色的原因而亡;而通观全剧,这段戏又是中国化的《无政府》中意大利式的《茶馆》。

坦白而言,中国小剧场改编戏剧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便是过于追求形式上对于西方实验戏剧的效仿。其原因一是在于改编剧目本身内容传达的需要,二是为了迎合审美水平相对有限的中国观众的需求,而后者正是最主要的原因。外国的戏剧观众相对成熟,他们的戏剧是伴随着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变革而逐步发展的,同时还伴有政治党派的争斗,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观剧习惯。他们在欣赏反映现实的小剧场戏剧时会产生强烈的共鸣,他们不自觉地会参与到演出过程之中,帮助演员完成一出由内到外的实验戏剧。但是在中国,千百年形成的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的品德使得中国观众在观众席坐定,面对台上演员的互动很少参与,甚至是无动于衷。不过我们应相信,形式的实验是第一步,当我们知道用何种方式讲故事更容易接受之后,讲什么故事的问题自然会提上日程。

三、戏剧语言:朗朗上口

孟京辉曾在一次采访中指出,之所以在《无政府》的演出中,观众看到的不是远离我们生活的异国他乡的人和故事,而是与我们生活十分贴近的对白与内容,是因为在再创作时,特意采用了中国化、地域化的语言,甚至采用了地道的北京方言;这不仅是对于戏剧的态度,更是对于现实的一种态度。[7]比如:

局长:(激昂起来)你这叫什么警察呀?不等无政府主义闹成了就应该滚下岗!知道什么叫证据不?分儿分儿学生的命根儿。对于警察,记住喽,证据证据再证据!(拍拍警长甲愁云惨淡的脸蛋儿)。

……

警长甲乙:(风风火火欲出)我们这就去找!

局长:你们这是去哪儿找呀?是去街上撵小蜜呀还是到农村抓蝈蝈?(指着自己的太阳穴)开动脑筋在这儿找!别显得跟四条腿的动物似的老也不进化![8]

这一段中,在说明证据的重要性时,采用了“分儿分儿学生的命根儿”这一俗语,让观众一听就十分亲切;而当两位警长急急忙忙去找证据的时候,又说他们是“去街上撵小蜜呀还是到农村抓蝈蝈”,这样的画面一下子就浮现在观众的脑海,舞台上正洗耳恭听局长教诲的两位警长仿佛瞬间动了起来,一个“撵小蜜”,一个“抓蝈蝈”,与观众形成了情感上的互动;还有“别显得跟四条腿的动物似的老也不进化”一句,更是体现出了语言的魅力,让两个警长愚笨的形象在观众的心里再次升华。

戏剧语言的本土化是与戏剧翻译这一特殊的翻译领域密切联系的,但这一领域却备受冷落。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剧本的翻译不仅仅要追求的是翻译的文学性(这里指的是对于剧本文学内涵与精神的传达),更重要的是可演性与可念性,这两个概念分别代表了戏剧文本的动作性和口语性。[9]一个剧本在完成的时候,本身就包含这两个特性,而在翻译或是再创作的过程中,译者应尽量避免这两者的流失――这也就是为什么孟氏的《无政府》和最初的吕同六先生的翻译版相去甚远,吕先生侧重于将剧本看作是一部文学作品进行翻译,而孟氏则把它作为一个舞台作品进行合理再创作。但正是这二者的差距加大,才拉近了观众与该剧本的距离。

孟氏《无政府》的特色,满足了中国观众的审美需求,让该剧在中国的小剧场舞台常演常新。不但从戏剧内容上进行了本土化的改编,同时采用了中国观众易于接受的戏剧形式,连台词都脱胎换骨,从意式对白变成了中国人的日常聊天。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曾指出:“艺术中最重要的始终是它的可直接了解性,事实上一切民族都要求艺术中使他们喜悦的东西能够表现出他们自己,因为他们愿在艺术里感觉到一切都是亲近的、生动的、属于目前生活。”[10]

中国的小剧场戏剧舞台应立足于我国的现实,汲取西方小剧场发展进程中的优秀成果,带给中国观众更多的世界经典作品,让中国观众感受到世界戏剧舞台的魅力。我们相信,今后会有更多像孟氏《无政府》一样受到中国观众喜爱的改编小剧场外国经典剧目。

注释:

① 吴保和,《观众是戏剧的基础》,《广东艺术》,2003年第6期,P16.

②③ 李莎:《当代中国导演对西方戏剧经典的四种误读》,《戏剧》,2001 年第3期,P87-P89.

⑷⑦ 李胜先,《孟京辉:小剧场里掀大浪》,《中外文化交流》,1994年第2期,P25.

⑤⑥ 吕同六,《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达里奥・福戏剧作品集》,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P5,P239,P241.

⑧ 孟京辉,《先锋戏剧档案》,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

⑨ 孟伟根,《论戏剧翻译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外语教学》,2009年第3期,P96.

⑩ 朱立元,《黑格尔美学论稿》,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P96.

参考文献:

[1]余秋雨。观众心理学[M]. 北京:现代出版社,2012.

孟子二章教案 篇四

关键词:孔子;孟子;对话教学;兴、观、群、怨;知言养气

中图分类号:C-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5-0003-03

20世纪以来,“对话教学”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西方的巴赫金、伽达默尔、哈贝马斯等的相关哲学理论为“对话教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弗莱雷、布伯、佐藤学等学者则为“对话教学”理论的发展和逐步成熟作出了贡献。在我国,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对话教学”也成为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的核心话語之一。但反观我们的课堂教学,目前许多教师对对话教学的理解仍只停留在“师生对话”的表面形式上,且因为缺乏可供操作的范式的引导,所以教师也难以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积极而有效地施行对话教学。纵观中国古代語文教育的发展与演变,对话教学虽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被提出,但先哲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中却蕴涵了“对话教学”的理念和范式,如由孔子所创立的诗教传统及其“兴、观、群、怨”对话教学的范式和孟子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与“知言养气”的对话教学的范式等。本文拟深入探讨孔盂語文教育中“对话教学”思想的内涵,进而进一步发掘其对当代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一、孔子的对话教学思想及其“兴、观、群、怨”的范式

对孔子的对话教学思想,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第一,孔子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尽管他“述而不作”,但其言论集《论語》却很好地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被认为是对话教学的典范。第二,孔子的“兴、观、群、怨”的語文教学的范式,无疑可被视作是中国古代对话教学范式的渊源。

作为孔子对话教育的典范的《论語》,其中记载了许多对话教学的典型案例。《论語?八佾》篇中记载: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这是孔子与其学生子夏的一段对话。这段对话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交流与相互启发的对话教学的原则。孔子善于启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他认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同时,在“我一你”境遇下的师生交往中,它反过来也可促进教师主体的发展。

又如《学而》篇中记载: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这是子贡与孔子的一段对话。子贡问孔子:“贫穷而不谄媚,富有而不骄傲,怎么样?”孔子说:“这算可以了。但是不如贫而乐道、富裕而好礼的人。”子贡又说:“《诗经》上说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子贡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能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这也是一段典型的对话教学的案例。在师生对话的情景中,孔子启发子贡发表对问题的看法,子贡由二人的对话联想到《诗经》中所讲的对美玉要进行不断切磋与琢磨的说法,即对一个问题的探讨在“可也”的基础之上还要进行精益求精的追求和探索。孔子非常赞赏子贡能举一反三的学习态度,并提出了学习者应有“告诸往而知来者”的学习品质。在这段对话中,教学的价值和意义是在师生对话中生成的,对话促进了学习的深入。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学习者不仅获得了真的丰富的知识和人生的智慧,而且十分有利于对自我的塑造。

孔子在与其弟子们的对话中创设了一种平等与自由的情境。孔子善于因材施教,重视拓宽其教育的文化视野,强调实践,能使学生经常处于一种跃跃欲试、尽心而为的探索状态之中。《先进》篇中有一段对教学的描写,从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孔子对话教学的形式: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日:‘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赤!尔何如?”对曰:“非日能之………‘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这场对话是在鼓瑟声中展开的,其环境较为宽松与自然。老师首先表明自己只是略微年长,所以请学生们不要在意。学生则各抒其志。子路、冉有和公西华首先表明了自己的志向,接着孔子又以鼓励的口吻请曾皙发言,之后孔子对曾皙的志向表示赞赏。孔子主张治国之道在礼乐教化,而曾皙则寓志道于游艺。在曾皙所描绘的蓝图中,春天、游人、沂河、煦风、歌声和谐地融为一体。人们无拘无束,自然亲切,我即宇宙,宇宙即我,礼治规范成为人们自觉的需求。这正是孔子所追求的礼乐教化相融合的理想境界。孔子教人于诗之外,这与教师单方面的灌输式的教学何其不同!孔子将教育的内容寓于诗歌礼乐之中,教育的形式则是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教育的主旨在于促进师生双方的共同发展,教育的氛围自然宽松,教育的过程不着痕迹。

对孔子的对话教学,我们可将之概括为是一种“兴、观、群、怨”的范式。孔子提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兴、观、群、怨”即指通过对《诗经》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提高学生观察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合群性,使学生习得讽喻的方法。从现代教育的视角来看,“兴、观、群、怨”提示了語文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即“创设情境一观察体认一群体交流一得体表达”,它是一个多元开放的能力习得和主体人格建构的过程。“兴、观、群、怨”的教育范式对中国古代的語文教育产生了较深的影响。在古时的“诗教”中,首先要求要以文学作品来“起兴”,即要求借作品引发学习者的联想,这是学习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之后则是“观风俗之盛衰”(郑玄語),因言知政,因言知人,是学习者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对话;进而是“群居相切磋”(孔安国語),即与同伴之间进行对话与切磋;最后则抒发和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由此可见,孔子的关于語文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充分调动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的教育活动过程,其中蕴涵着丰富而深邃的对话教学的思想,其理论和实践都为語文对话教学提供了优秀的典范。

二、孟子的“知言养气”说中所蕴涵的对话教学思想

孟子是孔子語文教育理论的发展者和践行者,其教学思想与孔子可谓一脉相承。孟子的“知言养气”的理论就直接秉承了孔子的言意观。但是,孟子还突破了孔子的关于“借诗言说”、“借诗言礼”、“借诗立人”的教育原则,创造性地建构了他的更具实践价值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和“知言养气”的诗教释义学。

孟子在讨论如何解释《诗经》的含义时提出了他的关于“以意逆志”的观点。《孟子?万章》篇中记载了咸丘蒙与孟子的一段对话。咸丘蒙请教孟子对《诗经》中的一段话的理解,孟子回答道:

“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日,‘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对此,后世学者给予了深人而丰富的解释。赵岐认为,“志”是“诗人之所欲之事”,即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意”则是指读者的心意。在阅读《诗》的过程中,读者应“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是为得其实矣”(赵岐《孟子章句》)。这也就是说,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应该以作者的心意去追寻作者的意愿。朱熹继承了这种说法。朱熹说:“当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乃可得之。”(《孟子集注》)朱自清也认为,读者“以意逆志,是以己意、己志推作诗之志”(《诗言志辨》)。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以“以意逆志”作为一个基本原则,就决定了阅读教学的主导方向:“志”是主导性的,而“意”则是以文本作基础的。这正如美国学者霍拉勃所说:“在‘文本一读者’交流中,‘给予一接受’具有唯一的特点。读者必须在一定范围内由本文引导和控制……文本控制交谈的方式是交流过程中最主要的方面。”(《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以意逆志”,这正是读者借助文本来与作者对话的一种方式,它会超越历史的藩篱,会达到与作者间的在精神上的汇通。这样,“以意逆志”说便成了传统語文教育中的“整体领悟文本”的滥觞。

为了避免只凭主观臆断歪曲诗意的现象发生,孟子还提出了他的关于“知人论世”的观点:“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事也,是尚友也。”(《万章下》)这体现了孟子对作者主体性人格的体认,同时也体现了读者与作者之间在思想、情感、人格和志向上的交流和切磋。“知人论世”说进一步完善了孟子的关于“以意逆志”的说法,“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理念的提出,说明孟子创造性地建构了我国古代的具有实践价值的诗教释义学,它对中国古代的語文教育具有深广的影响。

孟子将孔子的以“文本”释义为核心的教育观发展成了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教育观。无论是“以意逆志”还是“知人论世”,都是在对文本作理解和阐释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一种以“读者”的心意来揣度作者意愿的行为。从读者的视角来分析作者所处的自然与社会环境,能使二者最终达到一种交融的境界,进而促进了人的发展。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之上,孟子提出了他的关于“知言养气”的说法,这是孟子語文教育的理想目标。“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上》)。后来,曹丕的关于“文以气为主”(《典论?论文》)的说法,唐代韩愈、清代桐城派等也都继承了孟子的气论。这里的“气”,是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涵咏之后而形成的一种来自于君子的对大道的深切体认。因此,孟子的語文对话教学就是要通过对作品的涵咏、通过追溯作者的情志来达到提升阅读主体的精神境界的目的的。这种教学中显然包括了学习者与文本、学习者与作者、学习者与社会以及学习者与自身的对话过程,其目标和归宿都是回到主体本身。以伽达默尔的解释学观之,即是要在历史的相对性和文化的差距性中达成不同主体间的“视界”的“融合”,要在阐释对方的同时来理解和升华自身。

从现代語文教育的角度来看,“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和“知言养气”,正好形成了一个語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螺旋式的提升过程。这个过程大体是:先由学习者与作者之间的对话来了解作者写作时的时代背景和生活情境,再到由学习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以使学习者领悟文本的内涵和文本所创造的意蕴,最后则是达成学习者与自我的对话。学习者通过体认作者的心灵世界、通过领悟文本的意蕴,再到反观自我、涵养自我的浩然之气,这样就达到了学习者主体自我价值提升的目的。由此可见,孟子的“知言养气”论的进步意义就在于它借助“理解文本的意义”可使学习者主体创造性地生成新的意义。因此,孟子的語文教育思想就不同于孔子所提倡的以学《诗》为本体的語文教育思想,他将促进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其教学过程从总体来看,也是在一种开放的情境中借助《诗》来促进学习者主体人格的发展的,他强调应经过“知人”、“知言”和“知意”,以最终实现“养吾浩然之气”的人的本体发展。

三、孔孟对话教学思想对当代語文教育的启示

以上笔者简要论述了以孔孟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对话教学的思想和范式。我们现在正在进行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新的“课程标准”对語文课程教学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語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語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新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語文教学的理念,可以在我国古代語文教育中找到其契合点,孔孟的教育实践可以为我们当代的語文对话教学提供理论的参考和实践的范本。

第一,孔孟的对话教学思想中蕴涵着以“人的发展”为旨归的教育理念。在孔子的对话教学实践中,他本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认识,充分尊重教育规律,通过对话来启发学生,以使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能在师生平等与学生思想自由的环境下健康地得到发展。孔子融礼乐教化为一体,他要培养的是温柔敦厚的“君子”。孔子的教育要追求的是儒家教育要达到的目标。在孟子那里,其“知言养气”论则是要通过“知言”以达到“养吾浩然之气”的主体性发展的目标,即要借助对文本材料和对作者意愿的逆溯,最终实现促进学习者内在精神的发展与提升。

从根本上讲,語文课程是一种对话性的课程,語文课的教学是要通过教师、学生、文本及环境间的对话来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語文课的教学活动是一种以語文为中介的涵养学生的言語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实践活动。孟子在与公孙丑的对话中谈到了他所说的“浩然之气”的涵义:“‘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日:‘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这段话的意思是,公孙丑问孟子,什么叫浩然之气?孟子说,浩然之气很难描述清楚,如果大致来说的话,它是一种充斥在天地之间的十分浩大又十分刚强的气。語文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主体通过与自我的对话从而形成自己的一种充斥于天地之间的“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的过程。由此观之,語文课程作为母語课程,它所应承担的不仅仅是作为“交际工具”的教学任务,而且还有如大多数国家的語言教育家所认为的那样,具有“培养民族性”功能的任务。語文课程通过对本国、本民族的经典的学习可以达到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及其精神的目的,它是語文教育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

第二,孔孟的对话教学思想及其实践有其情景性和多元融合的特点。中国古代語文教育是一种注重对文本的整体感悟和体验的教育,教学过程往往是在由师生、生生、学生与文本及学生与环境等组成的动态与多元融合的对话情景中展开和实现的。孔子在其教学中始终贯彻着一种平等与自由的理念。在孔子的教学中,学生主体的发展往往是在由他所创设的情景中通过“观察体认、群体交流、得体表达”而实现的。在孔子那里,对话不仅是一种教育教学方式,更是一种教育情境,它通过师生共同的参与、合作、投入和创造,通过相互“敞开”、相互“接纳”和相互“倾诉”,最终使学生获得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也达到了师生间沟通的目的。

孟子二章教案 篇五

为深入贯彻交通运输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严格规范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执法”专项行动部署及工作方案要求,细化“二工程”“四举措”,从严规范治超执法行为,全力解决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执法不严、执法不公,乱罚款、乱扣车,暗箱操作、权力寻租、为违法行为充当“保护伞”等问题。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组织领导机构

组  长:孟 勇  站长

副组长:谢世军 带班班长

周康平 带班班长

成  员:张广学  吕志刚  叶尔布力·加力肯 周强

腊东方  木巴热克  张立忠  艾尔扎提

二、扎实开展专项行动整治工作“二工程”(党组织建设全面覆盖工程、规范执法形象重塑工程)“四措施”(干部下沉、通报处理、建章立制、监督检查)

(一)党支部建设全覆盖工程

问题清单:

1.党支部全覆盖建设。

牵头责任人:周康平

整改时限:2019年8月21日前

整改措施:于8月2日向昌吉路政海事局党总支递交成立党支部书面请示,8月16日批复,设书记1名,拟于8月下旬召开党员大会进行选举,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和差额选举办法选举产生,实现党支部全覆盖。

2.强化党员教育管理。

牵头责任人:周康平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长期坚持

整改措施:

1.突出党性培养。通过“两学一做”“三会一课”强化经常性教育,对在职、退休和聘用党员及预备党员、发展对象和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党员以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为基本要求,以“两学一做”为基本内容,以“三会一课”为基本制度,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以解决问题、发挥作用为基本目标,充分调动党支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

2.党员领导干部和基层党组织负责同志定期为党员讲党课,围绕党员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解疑释惑,切实将党性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3.以支部为单位,组织一次党性分析会议,分析党员思想状况,形成书面报告报上级党组织。

4.完善并严格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做到岗位变动必谈、组织处理必谈、发生家庭变故必谈、发现苗头性问题必谈,坚决不得以以政治学习和集体谈话代替一对一的思想政治工作。

3.选树先进标杆。

牵头责任人:孟勇

整改时限:2019年8月31日前

整改措施:在全站范围内选树典型,发挥模范示范表率和榜样引领作用,审核形成推荐材料报阜康局党组研究。

4.学习榆树沟超限检测站党建工作品牌站点。

牵头责任人:周康平

整改时限:2019年8月31日前

整改措施:学习榆树沟超限检测站党建工作品牌站点,按照《榆树沟超限检测站民生领域专项整治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学习样板,打造《大黄山超限检测站民生领域专项整治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深入推进严格规范货物运输车辆超载超限执法专项行动。

(二)规范执法形象重塑工程

问题清单:

1.提升执法人员精神面貌。

牵头责任人:孟勇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长期坚持

整改措施:严格落实每日上岗前学习教育半小时要求,加强基层一线执法人员的学习教育,认真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公路保护条例》《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和治超相关文件,严格学习纪律、考勤、记录,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每周上报学习图文信息至阜康局。近期对执法人员进行执法考试,以考促学。

2.规范执法、文明执法。

牵头责任人:孟勇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长期坚持

整改措施:对自治区路政海事局“严格规范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执法”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中,以及昌吉路政海事局关于文明执法、规范执法的各项办法、文件、规章、制度等进行梳理,装订成册,全覆盖开展学习、严格遵照执行,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将文明执法、热情服务贯穿于路政巡查和执法行动中,做到做到着装整齐,行为举止规范,文明执法。设置便民服务区,配备饮水机、水杯、桌椅、急救药箱等,做好窗口服务和24小时便民服务,进一步优化群众办事环境,树立执法人员服务新形象。

3.实行执法人员半军事化管理制度。

牵头责任人:孟勇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长期坚持

整改措施:定期组织执法人员开展军训活动,提升执法人员的精神面貌,增强路政执法软实力。

4.开展执法案卷评议审查工作。

牵头责任人:孟勇

整改时限:2019年8月31日前

整改措施:认真排查行政审批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严格规范行政执法审批程序,强化法治思维,加强依法行政意识,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梳理治超领域执法事项,推进执法信息化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执法监督,提升路政海事处罚案件的审核审批质量,规范交通行政执法审批程序。

5.加强和规范卸货场管理。

牵头责任人:孟勇

整改时限:2019年8月31日前

整改措施:认真贯彻落实超限检测站管理各项规章制度,通过“收回自管”的方式,加强卸货场的监管。对卸货场进行全面清查,完善卸货场管理制度并进行上墙,对卸货场办公环境、人员着装、不随意进出磅房等做出明确要求。要求卸货场管理人员认真填写卸货场车辆进出、卸货、保管、放车记录,特别是对查扣的违法超限车辆按规定严格登记、详细记录。确定车辆的离场方式和时间。要求使用经质监部门审核的社会检测设备,及时审验检测地磅,并及时修复检测、监控、照明等设施。排查梳理卸货场违规收费、执法缺位、监管不力等执法和卸货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于存在违规违纪问题的,一经发现从严从快从重处理。制定卸货场档案制作、管理、存储规范,各超限检测站督促卸货场严格落实。按照“一卸货场一档案”的标准,收集卸货场资质、收费文件、法人代表、管理人身份证件和联系电话等信息,上报路政业务科统一管理。

6.迅速处理长期滞留车辆。

牵头责任人:孟勇

整改时限:2019年8月31日前

整改措施:对超限检测站长期滞留的2辆车的处理进行盯办、督办,对存在特殊情况的车辆,及时与律师联系,及时处理。处理完成后写专题报告报局业务科。

7.从严从快从重处理治超领域违规违纪案件。

牵头责任人:孟勇

整改时限:2019年8月31日前

整改措施:对2017-2019年的问题线索进行全面梳理,并建立动态台账,对涉黑涉恶案件坚持“一案三查”,深挖细查绝不姑息。每周及时上报出现的新问题线索,对发现对问题线索进行调查核实,从严从快从重处理。加强督导检查、通报曝光力度,对违纪违规的典型案例分批次进行通报曝光,警示教育党员干部,即行即改,形成震慑。

8.开展警示教育。

牵头责任人:孟勇

整改时限:2019年8月31日前

整改措施:参加上级议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组织已处理涉案人员现身说法,每名党员对照党章结合自身实际查找差距,所有党员发声亮剑。进一步加强廉政教育。

9.加强舆论引导。

牵头责任人:孟勇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长期坚持

整改措施:积极参与行风热线等民生热线活动,积极开展报道,并进行广泛宣传,集中宣传民生领域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重塑形象实施工程。采取向过往车主发放宣传单,利用固定超限检测站点LED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及举报方式等形式,引导群众准确把握路政治超执法领域涉黑涉恶犯罪特征,精准提供举报线索。

10.落实昌吉州扫黑除恶重点培育工作要求。

牵头责任人:孟勇

整改时限:2019年8月31日前

整改措施:坚持专项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有机结合,充分依靠群众,延伸覆盖治超工作涉及的各领域,深化扫黑除恶重点培育工作,全力打造可学习、可对照、可示范的标杆,不断增强扫黑除恶重点培育工作的成果。

11.从全员动员,建言献策。

牵头责任人:孟勇

整改时限:2019年8月31日前

整改措施:组织全体干部职工为本单位发展建言献策,结合党建、纪检监察、业务、财务等工作开展具体实际,提出具体详实、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意见汇总后报阜康局,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理顺工作关系、促进工作开展。设立光荣榜,建立表彰机制,对在学习扎实有效、工作务实高效、执法文明规范、为单位提出建设性意见、为单位做出重大贡献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干部进行张榜公示。

(三)专项行动整治工作4措施

制定干部下沉、通报处理、建章立制、督导检查等专项整治工作4措施,确保专项整治工作2工程落地见效。

1.干部下沉。

阜康局结合实际自行制定下沉方案,确保主要领导1名下沉超限检测站工作1个月,局机关干部至少二分之一下沉所辖超限检测站工作1个月,阜康路政海事局干部下沉大黄山超限检测站开展工作。

牵头责任人:孟勇

2.通报处理。

纪检员依规依纪依法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落实“治理一批重点难点、排查一批问题线索、查处一批典型案件、通报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完善一批规章制度”工作要求,对整治不力、执行不强、群众反映强烈的人员,充分运用“四种形态”进行追责问责,上报阜康局进行处理,深入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民生领域专项整治工作开展。

牵头责任人:孟勇

3.建章立制。

根据大黄山治超实际情况,积极配合上级做好制度修订等相关工作,对修订完成的相关制度,抓好落实。针对现有超限车辆情况,全面加强货物源头排查力度,建立超限案件线索移交机制,形成综合治理,各部门分负起责的模式。

牵头责任人:孟勇

孟子二章教案 篇六

《荷塘月色》进入语文教材,我们该如何确定其教学内容?“教什么”能否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我认为首先有个教学对象的因素要考量。

这是台湾《国文》初二册第十七课《荷塘月色》“文本呈现”时的附加说明:

[提要]

一、四周寂静的荷塘,今晚却很好,虽然还是淡淡的月光。

二、独自踱在这苍茫的月下,一切感到自由,更领略到独处的妙处。

三、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满塘的叶子与花,宛然起了一道凝碧的波浪。

四、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奏着的名曲。

五、大地显已入睡,唯有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打破了宇宙的沉寂。

[题解]

本篇描绘月夜的荷塘和作者月夜赴荷塘的心情,用轻松的笔调,作精细的刻画。读了此篇,大自然的可爱,定能领会不少。

[文话]

这是一篇抒情文,抒写人们对大自然随时而异的情怀。“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一句古话。大自然是可爱的。它充满了文章的资料,便是所谓的“天成”。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文章的写法也就不同。能够相题行文,便是所谓“妙手”。

这些文字是我1991年秋天第一次执教《荷塘月色》时,大概是从某本语文杂志上摘录下来的一块“他山之石”。台湾国文教育的深度、广度均比大陆胜一筹。他们的初二学生与我们的高一学生在国文水平方面可能不相上下。面对认知水平大致相同的中学生,他们的教材编写者没有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启发学生去探究《荷塘月色》文本的思想意识或感情基调,而是明确告诉学生“这是一篇抒情文,抒写人们对大自然随时而异的情怀”。

对照我当年使用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荷塘月色》放在必修教材第一册的第五单元“散文”中,文本前的[预习提示]是这样写的: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由于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作者“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见朱自清《给S君的一封信》)。作者在文章里描述了一幅清幽美妙的图画:曲曲折折的荷塘,密密田田的荷叶,星星点点的荷花,淡淡的月色,脉脉的荷香……这一切又交融着作者那隐隐的,却又是深沉的孤独与苦闷的心绪。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阅读时,要重点抓住“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等语句的深刻含义。这样,就不难理解文章的主旨了。

这套教材是在1990年10月出的第一版。21世纪的地方版《高中语文》教材又是如何“呈现”《荷塘月色》文本的思想意识或感情基调的呢?

2007年8月第1版的沪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把《荷塘月色》放在第二单元,在“准备与预习”条目下给学生提了两条建议:

1.借助网络或通过其他渠道,查阅1927年7月前后的中国社会现状和朱自清的个人生活状况,筛选你认为比较有价值的信息,抄录其中3~5条。

2.反复朗读课文,感受荷塘风韵,欣赏月色之美。

第一条建议的导向很明确,依旧是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启发学生去探究《荷塘月色》文本的思想意识或感情基调。较之人教版,不过是更有了些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手段”而已。

2008年6月第5版的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把《荷塘月色》放在必修二的第4个专题“慢慢走,欣赏啊”的“一花一世界”板块。在“活动体验”栏下的第1道题目便是:“朗读《荷塘月色》,想一想,全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作者的情感有什么样的变化?作者重点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唯恐学生忘了“知人论世”,第4道题目忙不迭地“呈现”钱理群的这段话:

他(指朱自清)被“南方这一年的变动”,即国共分裂,蒋介石对共产党人与革命青年的血腥屠杀弄得目瞪口呆……产生了朱自清所说的“性格与时代的矛盾”……因而产生了被毁灭的恐惧:“……他们毁掉了我们最好的东西――文化。”这样,朱自清这类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既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惧,就不能不陷入那不知“哪里走”的“惶惶然”。……“荷塘月色”(宁静的大自然)的“梦”也正是朱自清们的精神避难所。

研读文本的确需要“知人论世”,但是否一定要把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文章、每一首诗都与其“本事”联系起来呢?

明朝学者谢榛认为:“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诗家直说》)

清朝学者章学诚、谭献说得更明确:

“文字之佳胜,正贵读者之自得,如饮食甘旨,衣服轻暖,衣者食者之领受,各自知之,而难以告人。”(章学诚《文史通义・文理》)

“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谭献《复堂词话》)

即便主张“知人论世”的孟子也说过这样的话:“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上》)阅读作品时还得发挥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尊重读者的再创作的权力。

《荷塘月色》作为教材,其中学生读者依惯例成了教学对象,成了教学对象的读者依旧是读者,他们同样拥有再创作的权力。教材的编者又有什么权力去限定学生对文本中诸如“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等文句的理解?教学对象既然是有头脑的并且有一定阅读经验的中学生,硬是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去启发他们探究《荷塘月色》文本的思想意识或感情基调,不是无视教育、教学规律,便是别有用心。

其次要从保持文本的审美自由、无限角度去考量教学内容的确定。

文本的审美自由、无限这个说法源自黑格尔《美学》中的这段话:

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它让对象保持它的自由和无限,不把它作为有利于有限需要和意图的工具而引发占有欲和加以利用。

倘从培养审美能力的高度建言,给《荷塘月色》这类文章“确定教学内容”的行为属于把文本“作为有利于有限需要和意图的工具而引发占有欲和加以利用”,本身就在破坏它们的“自由和无限”。

关于文本的审美自由和无限,歌德有过畅快淋漓的解释:“一般地说,我们都不应把画家的笔墨或诗人的语言看得太死、太窄狭。一件艺术品是在自由大胆的精神中创造出来的,我们也就应尽可能地用自由大胆的精神去观照和欣赏。”对歌德的这个解释,朱自清先生也是首肯的。他在《短长书》中说:“文学不妨见仁见智,完美的作品尽可以让严肃的看成严肃,消遣的看成消遣,而无害于它的本来价值。”不过,朱先生非常看重文学的“本来的价值”,认为:“这本来的价值却不但得靠严肃的研究,并且得靠严肃的研究,才能抉发出来。”

我们所从事的中学语文教学当然不属于对文学进行“严肃的研究”,我们只是引导阅读,我们的教学无权破坏文本的“自由和无限”。

从《荷塘月色》在人教版、苏教版、沪教版高中教材中的呈现来审察,我们对文本的“自由和无限”的破坏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文本整体性的随意破坏,造成部分“大”于整体。

人教版中的《荷塘月色》文本通过[思考和练习]第一题中的第4小题:“《荷塘月色》第四段写荷塘,先后依次写了哪些景物?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第六题:“背诵《荷塘月色》4~6段”,明确告诉学生,文本中的三段文字是重点。而【思考和练习】的第三题、第四题又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貌似正确的“误读”。

沪教版《荷塘月色》在“整合与建构”的第一题“理清作者的活动轨迹”明确把4~6自然段当作重点,要求学生“轻声朗读4~6自然段,完成下列学与活动”。并且在“应用与拓展”的第三题规定:“背诵课文第4、第5两个自然段。”

苏教版《荷塘月色》则在第四专题的“积累与应用”中明确规定:“背诵《荷塘月色》第四、五、六段。”

教材在文本呈现时对局部的青睐,极易造成教师在实际教学、学生在研读中的“畸重”。有多少所谓的《荷塘月色》的优秀教案、学案,将文本的整体性踩于脚下,大肆“细读”、“深读”这局部的三个段落。须知,最纤巧白皙的手臂、最健壮厚实的腿一旦与人的身体分离,就再无美感了。更何况,有些教学对象(读者)未必青睐这三段文字,教材的编写者又有什么权力“强出头”规定这规定那呢?

二是“给形式以最大的重视”(涅克拉索夫语),罗列“写了些什么”、梳理“怎么写”超过了对“为什么这样写”的探究。

雨果说:“决定一部作品的地位的,不是它的形式,而是它的内在价值。”同样,在《荷塘月色》中写景的种类、层次这些问题不起“决定”作用,关键是写景的目的。

在人教版《荷塘月色》里,【思考和练习】提请学生关注的是这样的问题:

用简明提纲标明《荷塘月色》写景的基本层次。

《荷塘月色》第四段写荷塘,先后依次写了哪些景物?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作者是抓住荷塘月色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找出课文中的比喻句,填写表格……

苏教版《荷塘月色》文本“活动体验”第一题要求学生弄明白的是“作者重点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沪教版《荷塘月色》让学生“轻声朗读第4~6自然段”完成的“学习活动”之一便是填表格,“列出主要景物”“抄写几句描写景物的语句”“发现作者视线的变化”。不过,沪教版的编者已开始注意到这些“甲乙丙丁开中药铺”的工作其实只是手段,让学生有所“得”的,该是探究“荷塘周围应该还有其他景物,作者为什么没有写它们”这一类的问题。

孟子二章教案 篇七

关键词:学生作文;教与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121-01

我教了二十多年的语文,其中甘苦喜忧、得失成败可为一部书,尤其是作文教学让我俯身钻研,探情究理,穷其心力,感慨颇深。

古人云:文无定法。作文实在是无章可循的,体裁不一,写法技巧不一,写作风格不一,因而老师在"教"上应放在精炼的指导上,让学生在阅读大量的文章的基础上去搞创作,引导和激发他们学习写作的兴趣。

那么,怎样才能改变学习苦思冥想,不愿写作的心境呢?怎样才能培养他们的写作的自觉性,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呢?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的。

1.牢固树立“以练为中心,精讲多练”的课堂教学原则

目前,一些老师在讲授作文课时,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是把教完课文作为硬任务,把作文教学当作软任务。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校的公开课、研讨课极少有以作文教学为主题的,加上学校教学检查时,往往注意检查教师的阅读课教案,很少检查教师的作文课教案,因而造成教师把教完课文作为硬任务,把作文训练作为软任务,也就是说,对课文,认真去教完教好,因为它与考试有极重要的关系,而对作文多教几次,少教几次都无妨。不少教师不把作文课当作“课”来教,上课时连教案都没有。一个单元的课文讲完了,按照写作训练的内容,布置一个文题,略作指导,提几点要求,就让学生去写。把作文当成作业或任务去布置。当然,这和目前的应试教育有着必然的联系,但一味地为考试而写作,势必使学生失去对写作的热情;二是教师的作文能力普遍不高,教学效率低下。为数不少的语文教师其实自己本来就不大会写作,却一本正经地教学生写作文。这其中的原因有两个:教师有学历、无能力;教师专业不配套,临时将其它专业的教师改作语文教师。这样问题就出来了,教师不知写作的门径,更没有什么写作实践和经验,让他们去教学生作文,效果就可想而知了。现实的情况告诉我们,这已经成为严重阻碍中学作文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

2.走进生活实际,发现生活源泉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改变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作文是生活的产物,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留心周围的事物,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好习惯。观察对作文而言的智慧能力的重要来源。从三年级起,我就有意识地让学生看各种各样的事物。在看动植物时,我不是让学生拿起来就写,而是带领学生来到大自然中,指导他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如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日出日落、小河田野、蔬菜瓜果……并尽可能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

如今年腊月一天,遇到一场大雾,整个校园白蒙蒙的一片,二十米以外的东西全都看不清楚。我不领着学生利用各种感管去进行观察、体会。让学生站在室内观察,然后走进雾中体会。上课了,学生仍兴奋得手舞足蹈、滔滔不绝地发表演说,争先恐后地传述他们所看到的、所感到的。这种无拘无束、有滋有味、头头是道的说话训练已在无形中达到了水到渠成的功效,然后我就让学生把我刚才所说的话整理一下写下来,结果一篇篇精彩的作文诞生了。我给学生讲,伟大的导师列宁从小到养成了一个好习惯:走在上学的路上,他都细心地观察景物的特征,人们的表现,撷取写作素材。王冕在放牛时仔细观察雨后景物,学习画画,竟无师自通,成为诗人和画家,唐代诗人贾岛的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即是生活的写真。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表现他对生活图景多么留心呀!

如果没有生活作基础,作文就是一堆文字符号,空洞、乏味、死水一潭,缺乏趣味,缺乏真心实意。教师要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和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俗套话。

3.指导课外阅读,积累大量素材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离开阅读,学生对事物的表达将是无序而枯燥的。如果没有人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文积累,读和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

这就要求学生要大量阅读,在读中静心,在静心中享受,在享受中培养丰富的情感。要求学生在读书时做到把自己的心真正的放到文章里面,使自己的情感流露与作者的情感表达产生强烈的共鸣。这还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除把课堂还给学生外,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阅读可采取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在阅读内容上,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的均可,如自然科学,文史地理,这方面书籍可以拓宽知识面,还可陶冶情操,促发创作灵感;报刊杂志的大量知识与信息,也为学生提供了创作的材源;阅读方式上,短小的精美文章要精读,长篇文章精读和略读相结合。古诗词、名篇要朗诵,知识性作品可默读、重点研读和全面浏览相结合,读和思相结合。读书要求学生要做好阅读笔记,逐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有了广泛的阅读,学生好能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同时在各种不同的阅读方式中,使学生产生了语感,激发了灵感,有了语感和灵感,作文就是水到渠成、自然流泻轻松的事。

孟子二章教案 篇八

吕思勉先生说:我国学术,只有先秦时候的诸子百家之学纯为我华夏民族的自创。可以说,先秦诸子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根。所以开设这门课程,有益于提高学生对我国文化传统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优良传统的热爱,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但我在学校语文组开展《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校本研究以来遇到了不少的困惑:“如何才能挖掘先秦诸子的艺术魅力?如何才能处理好它和必修课教学的关系?如何才能让学生落实到对文化传统的体认上?”这些都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经过几轮的探索,由此我认为,教学效果可以分三步构建起学生心中传统文化的“三度”空间。

一、走近诸子,感受温度

先秦诸子散文虽时代久远,有较深的哲思,但它不是冷冰冰的道德教诲,不是抽象枯燥的思想学术,不是迂远疏阔的思辩玄谈,而往往是生动活泼的、奇异美丽的、温情体贴的、对社会人生具有巨大穿透力的、语言简洁而意旨深远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不仅要感受到诸子其人可敬,更要感受到其人可亲,读其文,与他们进行心灵的对话。

譬如,在不少学生心目中,孔子、孟子是圣人,大思想家,因而也肯定是冷冰冰的,板着面孔的。为消除这种误解,所以品读“论语选读”章节之前,我制作了课件“走近孔子”。提供下列多媒体资料:

1.中国政府在世界各地设立孔子学院;

2.华夏大地多个地方举行祭孔活动;

3.联合国总部大厦的大厅里悬挂孔子画像;

4.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2008人击缶齐诵《论语》;

5.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所的巴黎宣言,呼吁人类在21世纪的更好生存要从2500前的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然后节选了孔子二三逸事,还播放了电影《孔子》的片段,其中孔子周游列国落魄时听到别人说自己是丧家犬时,嘿嘿一笑,说真是像……引领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孔子恰如一个在自己身边的智慧老人,与我们一样有血有肉,却又大大超出常人:他在苦难面前拥有一腔救世情怀,探求着从伦理的角度构建“礼”,从道德的角度构建“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对救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而讲孟子前则先结合《后汉书・列女传》中有关孟母的介绍,通过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孟母留孟妻等故事让学生了解到孟子其实也曾经顽劣异常。

这样,消除学生对经典的隔膜,引导学生亲近诸子,感受到他们切实的温度。有了文化的认同、心灵的贴近,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

二、读懂文本,体悟深度

学习《先秦诸子选读》,不仅要读懂文言字词,更重要的是要读懂字词背后的思想与文化。因为《先秦诸子选读》的课程价值重点体现在人文性上,学习文化经典,切不可照本宣科,只重视字词句的疏通和诵读,以致“读《论语》不知《论语》”。不过在实际的教学中,考试的功利性使有的老师和学生干脆将其变成普通的文言课,用大量时间去疏通、翻译文字,这种做法费时费力,本末倒置,最终导致“小学而大遗”。因为先秦诸子的散文语法句法并不典型,还有很多字义非常生僻。所以,教师教学中应重点应引导学生把握诸子思想内涵和精髓,体悟它的深度。

蹲点学校的“导教案一体”校本研究对《先秦诸子选读》导学案设置的要求体现了这一点。字词句的梳理放在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的检测,上课的重点是对文本的探究,来体会诸子言论及文章的妙处,来感受他们的深刻思想和智慧,来品味他们多彩的性情和个性。

譬如,我在教授老子的《有无相生》时,引导学生利用《全程设计》和工具书,粗知文意后立马探究其内涵。老子是位低头沉思的哲人,他的话不多,却总是那么新颖独特、别开生面。在教学中我尽量选择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和贴近其生活实际的论说作浅显的诠释。比如,老子证明“无”的价值,典型例证来自日常经年,就是对车毂、器皿、屋室之中空即“无”的作用的体察。这种解释日常生活现象的思维方式,令人惊异。看着学生会心一笑,我知道他们感受到了《老子》中隐藏的深邃的人生哲理。

三、融入自我,获取高度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对感兴趣的社会、历史、文化现象进行理论思考,独立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所以要把对先秦诸子的学习,跟学生面临或关注的人生问题结合起来,启发学生多做相关性的思考。

比如学习了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道学说,可以引导学生省察自己有哪些做到了、有哪些没有做到;学习了孔子关于“学”的思想,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看看孔子思想在这一方面有哪些值得借鉴和吸收;学习《齐人有一妻一妾》有学生质疑:“齐人”穷得讨饭,怎么会有一妻一妾?因为他的这个疑问,引导学生间展开激烈的辩论,课堂生成了意外的精彩;学习《东海之大乐》河伯和北海若的寓言,可以引导学生以北海若那蕴蓄深厚、博大而不自满的境界来对照自己,看看自己有哪些方面可以改进。长此以往,可以促使他们养成一种思考的习惯,养成一种反省自我的习惯,学以致用。

此外,还可以把对先秦诸子的学习,跟学生面临或关注的社会问题结合起来。比如,学习孔子的义利观,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社会上时有出现的以黑心棉被、无根豆芽、劣质奶粉等牟利的不良现象,反思孔子义利观的现代价值;学习《有无相生》“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一章,可以引导学生寻找那些做事情即将成功,却由于不能“慎终如始”而终归失败的例子,来加以思考。这种训练,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正确、深入看待种种社会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使他们更好地体会先秦诸子的现代价值,进而努力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这才是学习《先秦诸子选读》的最高追求。

结语: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个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生特有声响。”在《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探索中,我尝试着用我对经典的领悟来拨动学生的心灵的琴弦,引领学生感悟经典,开启智慧,涵养德行,砥砺人格。其间收获与遗憾并存,那片浩瀚的大海,那片无际的晴空,我只能引领学生进入,希望他们能如鲲鹏般“游于无穷”。

参考文献:

[1]邓彤。《先秦诸子选读》教学ABC.中学语文教学,2007.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带来的8篇《孟子二章教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众鼎号。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香菱学诗教案(优秀9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