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学设计 >

教育部部长岗位职责优秀6篇

众鼎号分享 92047

众鼎号 分享

教育部部长工作会议讲话 篇一

教育部部长工作会议讲话(三)

同志们:

今天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去年教育系统取得的显著成绩,深刻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挑战,全面提出了今年工作的任务要求。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求真务实,对做好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12个省区市的经验介绍,讲得很好,对我们大家很有启发,值得进一步总结推广,值得各地学习借鉴。刚才,六位副部长分别讲了各自主管工作的思路和重点,对今年各项工作的开展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关于20xx年教育工作的总体考虑

刚刚过去的20xx年,教育系统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教育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研究制定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教育改革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一是教育公平取得新进展。全面落实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提前一年落实。国家助学制度不断完善,资助面进一步扩大,资助标准进一步提高。从去年秋季学期开始,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涉农专业学生免除学费,这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重大举措。二是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中等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高等教育招生增量继续向中西部倾斜,专业学位研究生等应用型人才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取得新进展。三是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基础性绩效工资基本兑现,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普遍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规模继续扩大,越来越多的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师范生免费教育深入实施,高等学校引进国外优秀人才迈出更大步伐。四是素质教育扎实推进。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契机,深入开展“我爱我的祖国”主题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切实加强。基础教育改革继续深化,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基本完成。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高校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多元评价、多样化录取的高校招生方式在实践中探索前进。五是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全面开展,排查鉴定任务全部完成,工程规划认真编制,加固改造扎实推进。六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顺利,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就业率稳中有升,就业人数较大幅度增长。这些工作的完成或推进,为做好20xx年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回顾过去一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严峻挑战、经济发展十分困难的宏观环境下,取得这些成绩极为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的结果,是教育系统全体同志团结奋斗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教育部向全国教育工作者和为教育事业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20xx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最后一年,是规划纲要启动实施的第一年,也是编制“十二五”规划、为“十二五”奠定基础的关键一年。谋划好、落实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在研究确定今年重点工作、编制年度工作要点的过程中,我们主要考虑了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落实中央教育工作决策部署。做好教育工作,首要的一条是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思想、重要决策、重要部署。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七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要求。刘延东同志在今天上午讲话中从七个方面阐述了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重大思想,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对今年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和安排,特别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十七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立足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全局,立足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大局,对教育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一是启动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二是优先发展教育。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健全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改善教育办学条件,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三是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科学发展。继续巩固和提高“普九”成果,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四是着力推进素质教育。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认真落实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教材建设规划,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教材编写、审议、使用的质量和效率,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五是推进教育改革。围绕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推进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六是统筹城乡、区域教育发展。适应稳妥推进城镇化的需要,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力度,积极改善农村和贫困地区办学条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信息化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支持相关民族地区开展“双语”教育。七是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解决好经济困难家庭子女上学问题。改进农村学生营养状况。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将政策实施范围扩大到城市低收入家庭子女。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逐步实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逐步实施免费为农村定向培养全科医生和招聘执业医师计划。八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加大农村教师校长培养培训力度。九是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择业观,鼓励他们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高度重视解决家庭贫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十是适应群众生活多样化、个性化的需要,提高教育培训水平。中央这些决策部署,明确了今年教育工作的目标任务,我们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好。

第二,满足人民群众根本教育需求。教育工作做得好不好,关键还是要看是不是真正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教育需求。当前,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的教育需求是什么?主要是对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为多样教育的需求。一是随着知识、技能的价值越来越充分显现,教育对改变个人命运、创造幸福生活越来越重要,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渴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二是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不断完善和公民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关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三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和群众生活的日益丰富,人民群众对多样化、个性化教育的需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在新形势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必须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三,遵循教育基本规律。科学发展必然是把握规律、运用规律、符合规律的发展。遵循教育规律是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根本保证。在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切实尊重教育规律、教学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自觉地将中央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期望与尊重教育规律统一起来。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改革发展必须立足国情,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从基本国情出发,主动适应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要按照人成长成才的规律,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积极适应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是尊重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与其他活动相比,教育周期长、见效慢,我们的工作必须具有前瞻性、预见性,超前部署。同时,教育涉及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我们的工作必须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必须加强统筹协调。二是尊重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育工作的对象是人,尤其是充满生机活力、具有远大理想追求、富有个性化发展潜质的青少年。我们的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全面发展、人人成才的观念,终身学习、系统培养的观念,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努力改变单纯以升学率、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衡量发展成效和工作成绩的观念和做法,努力改变简单以学历文凭衡量人才质量和水平的观念和做法。三是尊重教师工作的特殊性。教书育人是一项专业性、探索性、创造性极强的工作,要求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具有高度的使命感、责任心,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来不得半点急功近利,来不得半点三心二意,来不得半点弄虚作假。我们一方面要千方百计改善教师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为教师解除后顾之忧,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另一方面要努力改进教师管理制度,严格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健全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使每位教师都能够成为爱岗敬业的模范、教书育人的模范、终身学习的模范,成为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第四,体现规划纲要战略思路。正在研究制定的规划纲要力图体现中央精神、人民期盼、教育规律。今年,教育工作要在思路和重点上努力体现规划纲要精神,启动实施规划纲要。一要体现到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战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二要体现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重点任务,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三要体现深化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激发教育活力,形成有利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四要体现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不断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教育信息化、依法治教、组织领导等政策措施。五要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的组织实施,真正办成办好几件让人民群众满意、为教育发展增添动力的好事实事。

以上四个方面,是制定今年工作要点的基本依据,是做好今年各项教育工作的总体考虑。概括起来,就是我们20xx年的教育工作,要努力做到对党负责、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使我们的教育真正成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顺应人民群众期盼的教育,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教育。我们必须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做好20xx年的各项教育工作,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关于20xx年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

20xx年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教育部工作要点已作了全面表述,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研究制定和启动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主线;以优先发展、改革创新、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为工作方针,以夯实基础、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提升内涵为工作着力点;以进一步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能力为导向,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关于今年的主要工作,刚才六位副部长就各自主管领域分别作了介绍。这里,我着重强调以下四点:

第一,更加积极主动地适应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是教育工作的根本宗旨,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力量源泉。多年来,教育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当前,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转轨的新形势、社会转型的新课题、科技文化发展的新动态,迫切需要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认真分析、及早谋划,不断解决好这两个“不适应”问题,不断增强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一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统筹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科学调整教育区域布局、层次结构和学科专业设置,更多更好地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二要主动适应城镇化进程,把学校作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基础公共设施,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健全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提高教育服务能力,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城乡社区教育的主阵地、科技文化的辐射源和全民学习的重要场所。三要主动适应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教育支持力度,鼓励东部地区教育率先发展,促进区域教育改革和协调发展。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瞄准区域发展战略需求,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去。四要主动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特别是针对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信息网络、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组织和开展科技攻关,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哲学社会科学要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主动推进文化传播,参与决策咨询,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

第二,更加积极主动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比,社会事业改革相对滞后,教育体制亟待改革。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聚精会神地谋划改革、扎扎实实地实施改革,使20xx年成为教育改革年。

为此,一要坚持改革,加快改革。我们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突破教育科学发展的瓶颈问题、解决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20xx年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改革工作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力求在体制改革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今后几年,我们每年都要围绕工作重点,出台一个教育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年度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制,建立检查工作机制,扎实深入地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的各项工作,使改革工作如同发展工作一样成为可执行、可检查、可评估的工作。二要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当前,教育改革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今年要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完善考试招生制度、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扩大教育开放、健全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等方面,加大力度、加快进度,重点突破、整体推进。要加大对重点领域改革的支持力度,加大对改革的投入。三要先行先试、积累经验。经验来自基层,创造来自群众。要充分尊重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允许、鼓励和支持各地各校开展教育改革试点。要善于发现新典型,正确对待新探索,及时总结新经验,勇于在更大的范围推广已经实践证明成功的做法。四要统筹推进、有序改革。越是在改革的攻坚阶段,越要加强统筹协调,稳步推进。教育部将成立教育体制改革工作小组,加强对教育体制改革的组织领导;成立教育体制改革办公室,负责改革项目的整体谋划、综合协调等事项;成立教育咨询委员会,对教育体制改革进行咨询指导。各省区市和学校也要提出推进改革方案,加强工作指导,规范工作程序,切实做好各项改革工作。

第三,更加积极主动在促进教育公平上办好事办实事。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不断促进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方面。近年来,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农村教育得到加强、国家助学制度不断完善,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但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盼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校际、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义务教育“择校”问题比较突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存在薄弱环节,一些地方行风建设亟待加强改进。这些都是老百姓意见比较集中的方面,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长远来看,我们要大力促进教育优先发展,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平;要更加注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最大程度地保障和维护公平。

今年,推进教育公平,一要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中央在解决好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关爱留守儿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支持特殊教育、发展民族教育、解决择校问题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在已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工作目标,细化任务安排,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抓出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二要加强研究,完善政策体系。在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方面,中央始终强调要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实行倾斜。我们既要在经费保障、项目安排上倾斜,还要在师资配置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并从制度设计上提供保障。在健全国家助学制度方面,要扩大资助覆盖面、提高资助标准,逐步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范围,推进把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国家助学体系,鼓励各地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提供资助,努力做到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三要规范办学行为、从严治教。今年要进一步突出重点、明确目标,加大教育收费的管理力度,力争在群众关注的几个热点上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

第四,更加积极主动抓紧抓实提高质量这个核心任务。质量是教育的生命,没有质量的持续提高,规模和数量扩大的社会效益就会大打折扣。要使中国的教育“由大变强”,必须紧紧扭住提高质量这个核心不放松。应〈WWW.CHAYI5.COM〉当说,我们多年来对质量问题在思想上一直是很重视的,但实践中确实还存在标准不完善、监测不到位、保障不得力等不足之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判断全国的教育质量、一个省区市的教育质量、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常常众口不一,较难统一认识和行动。当前国家发展、国际竞争、广大人民群众都对提高教育质量提出了强烈要求。我们要进一步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抓紧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与健全,抓好教育质量的监测与评估,抓实每一名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的提高,抓细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

一要在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下功夫。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提高教育质量必须首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整体谋划大中小学教学改革,深化课程教材改革,倡导启发式教学,积极推行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在切实提高教师素质、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有效措施。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政策导向,引导学生专心学习、奋发成才、健康成长。探索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形成各类人才辈出、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二要在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推动广大教师在聚精会神教书育人上下功夫。提高质量,首先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把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作为提高质量的重要任务和根本途径。要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大力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培养培训。扩大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特设岗位计划,创新和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继续抓好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的落实和完善,对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实行工资福利倾斜政策。通过完善政策,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到艰苦贫困地区从教。要加强教师管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办法,引导广大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三要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上下功夫。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提高质量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要坚持应用导向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的实际运用,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现代化。四要在完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上下功夫。科学确立质量标准,加强质量监控机构建设,完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强化教育督导与评估,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进一步集中到提高质量上来。

三、关于提高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改革攻坚、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全社会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度、敏感度、期望值空前提高,教育工作的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任务繁重艰巨。完成好今年的工作,各级教育部门特别是在座的同志们肩负重大的责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党的建设、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提出明确要求。我们一定要牢记“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对人民群众负责,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不断提高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第一,必须立足大局,明确工作定位。进一步明确教育工作的战略方向、找准工作定位,既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着眼于现代化建设全局谋划教育改革和发展,又要强基固本、不断提高教育服务大局的基础能力和水平;既要有全球视野、瞄准国际前沿,借鉴经验、应对挑战,又要坚持一切从基本国情出发,牢牢把握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既要着眼长远、体现研究制定规划纲要中明确的基本思路和总体导向,又要立足当前,扎扎实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既要加强战略谋划,努力从党和国家重要决策部署中寻求工作着力点,又要注重统筹协调,从教育与其他领域关系中找准工作结合点,凝聚力量、集中优势、集成资源,提高工作的整体效应。

第二,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环节。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必须找准着力点、选好突破口,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环节。比如,义务教育要以推进均衡发展为突破口,加快学校校舍、设备、教师标准化建设,健全教师校长流动机制,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率先在县域内实现均衡发展。要通过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效缓解“择校”、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老大难问题。又比如,职业教育要以加强与行业企业的紧密合作为关键,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鼓励校企合作、顶岗培养,推动工学结合,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双证书”制度、“双师型”教师队伍、基础能力建设以及毕业生就业创业等工作,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再比如,高等教育要以创新人才培养为中心,推动教育质量全面提高。要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步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师德师风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统筹好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整体提高学生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以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举措,积极影响和有效引领中等教育以及初等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营造全社会关心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氛围,构建大中小学创新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

第三,必须科学调研,增强前瞻性、预见性和针对性。调查研究是正确制定教育政策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谈不上决策权。科学调研是科学决策的基础,而科学决策则是科学执政、科学发展的前提。要清醒地看到,一些应该做好的事情没有做好、一些本来可以解决的问题久拖未决,大都与调研不深、心中无数,思路不清晰、决策不科学有关系。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对艰巨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深入调研,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才能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一是深入调研。各级教育部门领导干部都要深入基层、注重实践,带头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形成联系学校制度和听课制度。认真研究思考教育教学工作中深层次问题,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创造的新鲜经验和有效做法,及时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深化对新时期教育教学工作特点、规律的认识,使我们的工作更加符合实际、更加富有成效。二是长远谋划。当前要抓紧开展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研制,完善中长期规划,充分尊重和发挥好民主党派、专业咨询机构、教育学会和科研单位以及驻外教育处组的作用,加强对国内外形势特别是科技进步、产业发展、人口变化、社会结构等调查分析,深入了解各行业、各领域对教育的需求特别是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三是科学决策。要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切实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提高宏观教育政策研究能力和决策能力。要建立健全重大决策、重大工程和改革的咨询、听证制度以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提高运用民主方法、凝聚共识从而推进工作的本领,提高教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第四,必须转变职能,提高管理水平和执行能力。事业越是发展、改革越是深化,越是需要加强管理、改进管理。要牢固树立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公平的理念,坚持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科学管理。要切实改进管理缺位、管理越位、管理错位的状况,切实解决工作中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的问题,切实做到管理及时、有力、到位。一要改进管理方式。加快推进由传统的办教育向管教育转变,由管理微观向管理宏观转变,由直接管理向善于应用综合手段管理转变,切实做好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监督管理和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既要全国一盘棋,确保政令畅通,又要加强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二要改进工作作风。要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行风、正学风、树新风。要大力提倡勤政、高效、廉洁的政风,克服一些地方和部门不同程度存在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大力倡导情系人民、竭力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行风,根除少数党员干部对群众利益不关心、对工作不负责的思想和习气;大力提倡求真务实、科学严谨、默默耕耘的学风,纠正有的地方、学校和个人在学术上存在的急功近利、弄虚作假的行为。要更加注重抓执行、抓落实,脚踏实地推进工作,做到责任到人、落实到位。要大力强化监督检查,研究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及时调整完善政策措施。要充分肯定教育系统这支队伍是一支忠于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队伍,是一支能够让党和人民放心的队伍。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教育系统也确有少数同志宗旨意识不强,责任心事业心不够,问题研究不深入,工作作风学风不扎实,甚至出现一些违规违纪违法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教育系统的形象,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危害了党的教育事业,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听之任之。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教育系统的同志们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始终坚持党的利益高于一切、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一诺千金、说到做到,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好事;踏实治学、严谨自律,恪守学术道德,树立优良学风。三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适应依法治国方略深入实施的要求,认真梳理现行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抓紧修改,能够上升为法律规范的要尽快进入立法程序,使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教育系统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知法、懂法、用法,学会并善于依法处理教育工作中各种实际问题,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第五,必须善于协调,进一步促进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教育的合力。教育是国家和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我们不仅要埋头苦干、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还要以满腔热忱、耐心细致、任劳任怨的态度,最大限度地动员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争取全社会的广泛支持。一要紧紧围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和“十二五”规划的研究编制,积极主动地做好教育政策的宣传工作,做好教育热点问题的释疑解惑工作,做好社会舆论的引导工作。要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努力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要拓宽听取广大师生和社会各方面意见建议的渠道,把全社会的意见建议进一步集中起来,把全社会重视和关心教育的热情力量进一步凝聚起来,把全社会参与和支持教育的积极性进一步调动起来,为教育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二要进一步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健全教育优先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部部合作、部省(区市)合作机制,探索省际间教育协作机制,完善利用、协调和整合各种教育资源的有效模式。特别是在开展重点工作、完成重大任务时,不仅要考虑自己怎么做,还要考虑社会怎么做,更好地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教育的强大合力。三要扩大社会资源进入教育的渠道,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捐资助学、投资办学,形成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格局。

最后,我要特别强调一下廉洁自律和维护稳定两个问题。学校是教书育人的神圣殿堂,在廉洁自律方面理应有更高要求。应该说,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建设成效是明显的,但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也成为腐败案件易发多发的领域。我们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不断加强反腐倡廉建设。领导干部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守土有责、守土有方、守土有效,进一步严格要求、严明纪律、严肃查处,坚决遏制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决不让腐败玷污教育这一方净土。

稳定压倒一切。越是在形势复杂、任务繁重的时候,越是要切实做好稳定工作。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各类矛盾和风险有所增加,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繁重,保持教育系统的稳定关系全局。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主要领导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落实稳定也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的要求,加强对影响教育系统稳定因素的分析和把握,及时排查和化解矛盾和纠纷,完善维护教育系统稳定的体制机制,确保教育系统的和谐稳定,为教育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为全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同志们,教育事业是值得我们为之不懈奋斗的事业。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奋发进取,努力开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看过教育部部长工作会议讲话的人还看了:

教育部部长:“异地高考”这个词不准确 篇二

我当上了教育部部长作文700字

迷茫的月色,把在苦苦思考怎么做试题的我带入了梦乡……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就到了2040年,我当上了祖国的教育部部长。我新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帮小学生减负。我可不像上届部长一样,空口讲白话。我不时到全国各地明察暗访,一旦被我查出某校学生负重,哼,别怪我不客气! 这时,我安排在阳光小学的“眼线”来报:阳光小学学生个个唉声叹气,抱怨作业太沉重了……我听后眉头紧皱,立马装成一个学生家长,亲自去看看。 我一踏进校门,顿时惊呆了:已经下课了,操场上却冷冷清清,每个学生都在教室里“奋笔疾书”。好一个“阳光”小学啊! 放学了,我想了解一下学生的家庭作业。可没想到学生带着疲惫的脸庞说:“回家要把语文书读三次,把词语表里的词语抄十次……”我听得昏头转向,等我清醒后,那个同学已经跑回家写作业去了。 我三步并作二步怒气冲冲地走进校长室,拍着桌子几乎吼着对校长说:“你不配坐在这里!你去看看学生的样子,没有一个是阳光灿烂的!现在不是要减负吗?你们为什么不执行?”“这位家长,你冷静一下,学校这样做也是为学生好啊!”校长从容不迫地说,看来他已经对许多人说过这番话了。“我可不是什么家长!”我冷冰冰地说,“就算我是家长,也不会信你的鬼话!”我把自己的部长证件拿了出来。校长一下子从靠椅上摔了下来,没有了刚才的从容。我又缓缓地说:“从现在开始,你就不是这所学校的校长了。”这话像判了他的。死刑似的,让他脸色苍白。 我从校长室慢慢地走了出去,忽然感到有人在拍我的肩膀…… 我揉了揉朦胧的睡眼,见妈妈在我身旁。啊!原来那只是南柯一梦。不过我要像梦里一样,长大后为小学生解脱繁重的作业。

教育部部长周济会议上的讲话 篇三

教育部部长:“异地高考”这个词不准确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日前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开始前接受采访时透露,教育部正在抓紧研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之后的升学问题,将很快出台相关方案。这意味着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中考、高考的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眼下最尖锐的矛盾还不是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如何参加义务教育阶段后的中考、高考问题,而是他们在流入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但对前面这个问题,教育部也正在研究,很快会有方案。”袁贵仁表示。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流动人口进城务工,其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义务教育阶段后考试的问题日益迫切。

“当务之急要解决的是随父母进城的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和城市孩子一样,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袁贵仁表示,“他们接受义务教育之后,初中阶段考试怎么办?高中阶段之后,大学考试怎么办?农民工进城是一个趋势,也是中国建设所需要的。这个问题已经提出来,教育部已在进行研究。”袁贵仁强调,如果城市需要这些人在城里工作,觉得他们是城里所需要的`人才―――包括高端人才也包括技工及一般的工作,就应当考虑他们的子女如何在学校进行教育。

对于流动人口子女在就读地参加中、高考的时间表,袁贵仁没有给出明确答复,但他表示时间不会很长。袁贵仁强调,流动人口子女在就读地参加高考,不等同于“异地高考”。“异地高考”是指“高考移民”―――学生为了更多地争取入学机会,到另外一个省份参加高考,这是教育部门不赞同的。

中国大学网

致教育部部长的公开信 篇四

尊敬的部长先生:

请原谅我用这样一种方式与您沟通。作为一介草民,我不知道除了这种方式,还有什么办法,能使您看到或者即使您看不到、但更多的人能看到我一直想对中国教育发的这番感慨。

我记得很小的时候,父亲牵着我的手,走过一栋房子,从那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他告诉我:这是学校。我问他:学校是干什么的?父亲说:学校是给人灵魂的地方。我那时不懂什么叫灵魂,但我知道那一定是神圣的地方。后来我上小学了,父母又告诉我:学校,是改变我一生命运的地方。13岁那年,“”开始了,我不得不离开心爱的教室。我记得,当我离开学校时,心里的凄楚无法用语言形容:我不知道离开这个给人灵魂的地方,未来命运将如何?我们这一代人都从那一年开始中断了学业,我们的命运也因此充满坎坷,因而我们有一个统一的称呼:老三届。

也许正是因为经历了中国最戏剧化的那一段历史,也许正是因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中断教育而下乡的特殊经历,让我迟早有一天要来评说中国的教育。

写这封信时,正值年末。就在整整一百年前,光绪皇帝一纸诏书,废除了科举。自此,承载了中国文人几千年梦想的科举制度,退出历史舞台。然而,任何一个国家,在任何时候都需要有一个培养与选拔人才的教育体系,于是,从那时开始,另一种教育体制——学校教育与考试制度主导了中国整整一个世纪。

从19清政府下《兴学诏》,令各省设大学堂,各府设中学堂,各州设小学堂开始,中国近代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向全国公布并实施了基于考试制度的教育体制。至此,中国传承了数千年的农业时代的教育,发生了转折。

如果我们回顾人类教育的历史,20世纪的教育是迄今为止对文明推动最大的一段时期,人类工业文明基本上就是靠这种教育体系来支撑的。而在整整一个世纪的学校教育中,中国与别的国家不同的是,经历了““””这个特殊阶段,使原有的教育体系嘎然而止。这个特殊阶段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可能很多年后,才能看清楚,但它对教育的影响,几乎可以说是毁灭性的。而1977年恢复高考,则是对中国近代影响最大的事件之一。从恢复高考到现在,已是30年过去了,在这30年中,中国的教育是怎样演变的呢?它又是怎样地影响了中国的文明进程呢?

部长先生,恕我才疏学浅,因而对中国教育和近年来的教育改革,有许多困惑之处,想在此向您请教。

首先,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们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基本上是传授许多没什么实用价值的垃圾知识。我们上学是为什么?仅仅为学知识、为学习而学习吗?

您可能认为我这话说得太极端,有否定一切之嫌。那好,咱们先定义一下什么是垃圾知识。我认为:凡是过时的、一辈子都用不上的知识就是垃圾知识。我当记者多年,采访过的人,大概也近千了吧。他们大多是有文化的人,每当采访结束时,我常常会顺便问一句与采访不相干的问题(教育,是我心中的一个结,所以我一直不能释怀):“你觉得你在学校这十几年学的东西里,有多少对你一生的工作或生活有用?”您知道人们通常怎么回答我吗?答案惊人的一致:不到1%!

我至今想不明白:为什么人人都要化十几年的时间去学那些一辈子用不着的知识呢?仅仅是为学习而学习吗?人生苦短,要知道,这是人一生中最好的十几年的青春、时间与精力呀!

我记得“”刚结束那会儿,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过去,我们将人生分为3块儿——上学、工作和退休。我们认为年少时学的知识和专业技能,就够我们吃一辈子。毕业了,甭管是中专还是大学,找个专业对口的工作,这辈子就OK了。

不知为什么,好像是与生俱来的,我们一直有一种盲目的“学习崇拜”——认为只要博学,就能有饭吃,不愁找不到工作,所谓“开卷有益“。不过,我一直在怀疑“开卷有益”这事儿:据说英国100多年前就曾有过这么一位书痴叫阿克顿。这厮别无所长,就是特爱学习,且博闻强记。碰巧他还有幸生在了富裕人家,家中藏书多达18万册!据说这阿克顿绝非等闲人物,脑瓜很灵,几乎过目成诵!算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学富五车。

这个博学的家伙活到68岁才翘辩子——身后怎样呢?一篇论文也没有留下,也没提出过任何有创造性的见解——那一脑袋瓜子的学问就这样白白地随他进了坟墓!过去中国有“百无一用是书生”之说,连他们英国人也为阿克顿惋惜,说他是“读书的悲剧”。

然而,这样的悲剧,在中国,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过去,这种悲剧颇具个人色彩,无非多几个中国的阿克顿罢了。而在今天,这种悲剧已经演变成一种社会现象了。

我在网上看到一位从事了30多年教育工作的老校长这样评价今天的中小学教育:“在经过的教育以后,假如不能考上大学,学生们所学的考试知识在社会上基本没有什么用途,也将在他们离开学校后很快被忘记,这毫无疑问是最大的教育浪费。”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教育浪费”这个字眼儿。

5月16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一名博士生跳楼身亡了。这个从山西农村出来的苦孩子,非常努力,她不仅获得了吴玉章奖,研究成果也是同级学生中最多的。4天后,她就将参加论文答辩,拿到博士证书了……可就在这个结骨眼儿上,她选择了放弃生命。据报载,她虽然“在学术上颇有成就”,但已经40岁的她找工作却很困难,几次碰钉子后,她选择了死亡,留下一个13岁的儿子和也正在读博士的丈夫。这位女博士的一位同学说:“大龄女博士的压力太大了。55岁退休,还能干几年?而且她有家有口,单位要解决的东西太多。我感觉她是为了改变命运把全部宝都押上了,但现在的情况她不能接受。”

寒窗苦读这么多年,难道就为了这纵身一跳?博士找工作尚且如此,那大学生呢?过去大学生是“天之骄子”,只要毕业,就不愁没饭碗,哪儿都抢。现在可没这好事了,大学毕业找工作越来越困难。我的朋友亲戚中,不少人的孩子都是这两年大学毕业。唉哟,当爹妈愁的!找工作这费劲哪,即使名校毕业的,能找个月薪1000多元的工作就不错。

据万事达卡国际组织20的调查,京、沪、穗三地大学生平均月收入只有707元——这不跟北京保姆挣得一样多吗!据我所知,熟练的保姆月薪能拿1000多,还管吃管住哪!就在不久前,四川大学生物系的研究生黄艳,居然也到家政服务公司寻求一份作保姆的工作!那则新闻这样写道:“尽管黄艳表示选择做保姆并未侮辱她的学历,但我们不能不承认,这是目前就业压力下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毕竟,没有一个人当初考大学时就为了今后当保姆。”

这些年,关于大学毕业生找工作,还出现了一个新名词——零起薪。就是白干活儿,不拿工资!有的不愿意这样,索性毕业好几年了就是不工作,让爹妈养着。自从中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孝顺”这事儿就倒着来了:都是老的孝敬小的了!我就想不通,不是有不少拿高薪的白领吗?怎么我身边朋友亲戚的孩子都没“混出个人样儿”呢?

要说这小的学了那么多年,倒让老的养着,这脸上也过不去呀!怎么办呢?总不能都去考研吧,那是容易的事吗?得下多少功夫啊!于是有人回过头上技校——白领当不成,就当蓝领吧。这两年又出现了大学毕业“回炉”上技校的怪事儿!据说年仅广州便有3000多个“刚出象牙塔又进技校门”的大学生,“回炉”已不是个别现象,且快速“升温”!

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2006年,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表示: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

普通劳动者?保姆算吗?零起薪?当技工?东北新闻网有一篇针对这则新闻的评论,作者说:我不反对大学生成为普通劳动者,但我认为,教育部在向大学生及其家长提出这种要求之前,必须回答这样三个问题:

首先,做普通劳动者能收回上大学的成本吗?现在一个学生读到大学至少要花十五六万,而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平均月薪则在一千元以下。这么低的工资,收回成本看起来是没什么指望的。不能收回成本,实际上就等于学生家长用自己的血汗钱补贴用工企业,赔本的买卖谁愿意干?孩子上大学欠的钱怎么还?助学贷款怎么还?

成本问题之外,普通劳动者的社会地位现在也非常不尽如人意。他们休息的权利,获得报酬的权利,病、伤退休之后得到保障的权利等都在很大程度上不能落实。这种状况是任何一个受过完备教育的人都很难忍受的,在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之前,就把大学生往普通劳动者中间赶,教育部不觉得有点强人所难吗?

(下略)

红网更是发表评论,题目是“中国大学:收费精英化,就业大众化?”

关于教育成本的争论,不由让人想起民国时期。“七七事变”之前,中国经济虽然落后,却由于政局从军阀混战走向统一,经济发展很快,那时大学生毕业的起薪,按民国政府的统一月薪为80银元,最低的也是50银元,而以50银元所能购买的物品来折算的话,大致相当于现在的3000元人民币。可以这么说,只要大学毕业,就是最低收入,也能“中产”了。而大学一年的学费呢,是22银元,也就是现在的1000多元!

按说,做普通劳动者也应该。但我们寒窗苦读了那么多年,总得学以致用吧?可现在不光是就业难,即使就了业,也很少有人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据说这是“扩招”导致的,我觉得这观点有点牵强:现在分明有很多工作找不到合适的人来干哪!现在有多少新行业、新企业为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而发愁哇。

既然上学读书是这样一件高成本、低效益、得不偿失的事儿,我们又为什么要上这学呢?

据说在一次教学改革论证会上,当时的国务院副李岚清问在座的专家:昆明世博会共有多少个国家参加?专家都摇头。李岚清副说:“不要说你们,就是我作为组委会的主任,我也回答不上来。但这个问题居然出现在学生的考试试卷中,你们说,记住了这个‘知识’有意思吗?”

我们老百姓真作难哪:不学这“没意思”的知识吧,就通不过考试;学吧,这“没意思”的东西装了一肚子,到哪儿找合适的工作?

这两年,有关北大毕业生的新闻颇为热闹:先是一个去卖肉了,后来又一个去卖糖葫芦了,闹得沸沸扬扬。

北大?那是什么大学呀?那是咱们中国顶了尖儿的大学!年年中国各地的高考状元,不都是让北大、清华给收编去了吗?说实在的,咱老百姓就活个面子!若是谁家孩子能考上北大、清华,当爹妈的,脸上多有光彩啊,祖坟上都冒烟!北大毕业生?那是几亿人里边的尖儿!现在可好,这些个“尖儿”竟然去卖糖葫芦了!

——哦,好的教育资源都让你们享受了,到头来你们又去卖肉,卖糖芦了!中国人不吃糖葫芦能死吗?既然你卖糖葫芦(这是任何一个民工都干了这事儿),犯不着霸占中国最好的教育资源啊!你干嘛要上北大呀?

更为戏剧性的是,前不久,一位北大毕业生更是直截了当地写了一篇文章,叫作《我是北大培养的废物》。据说这篇文章成为“一塌糊涂BBS”网站当时最热门的帖子,很多网站都了这篇文章。

别看该废物名不见经传,却颇有能量,在中国掀起过两场不大不小的文字**。除了《我是北大培养的废物》,在网上兴风作浪之外,这厮还写过一本书《教育孩子需要大智慧:“哈佛女孩刘亦婷”真相》,把应试教育的典型人物“哈佛女孩”捎带手也“置疑”了一番!

该废物在文章中说:“我是从北大毕业的,我告诉大家,那年,我们系毕业了110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99%都是废物。我认识的很多北大校友现在都混得惨不忍睹……这些人不仅丢掉了人文精神,而且生计也成问题。”

他说:“我的许多言辞可能比较激烈。但对于浮躁的人会有好处。本来,废物是个很主观的说法,是一种感觉,但很多人都纠缠于这个概念,我不妨多说几句。对于国家而言,能力低下,缺乏创造能力的是废物。对于社会而言,自私愚钝,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人是废物。对于个体而言,缺乏境界,生活委琐,营营苟苟的人是废物。对于个体而言,缺乏独立思考能力,顽固迂腐的人是废物。对于个体而言,缺乏信仰,浑浑噩噩的人是废物。对于大学生而言,去做毫无创造性的工作,做民工一般的工作是废物。对于北大毕业生而言,缺乏以上任何一条都是废物。”

该废物姓萧,在《实话实说》栏目作过策划,我刚好有机会在一个朋友那里见到了他。小伙子一表人才,而且思维十分敏锐。

我们的谈话基本上是围绕“废物”这个话题,我问他:“你为什么想到写这样一篇文章?”

他说:“我是大学混出来的,比较了解大学。”

我实在难以理解:“你真觉得自己是废物吗?”这么出色的……废物?

他这样回答:“中国人这么刻苦,没命地学,毕业后却找不到工作,不是废物又是什么?我觉得之所以没成废物,是因为我毕业后学了很多东西。如果你学了十几年,就是为了卖肉的话,那又何必呢?”

我反问他:“那你认为什么样的人不是废物呢?”

他说:“起码要具备3点:1、很强的谋生能力。2、人文素质。3、社会责任感。我认为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与实际脱节的问题。现在的工作越来越个性化了,新技术不断涌现,到学生毕业时所学的东西就已经与现实脱节了。”

他还说:“教育领域是既得利益,如果真改革了,教师们就没饭碗了,他们不教垃圾知识,谁给他们钱?于是就不断恶性循环。咱们就说著名编剧邹静之吧,不过是个工人,下了几年乡,但文化积淀很深,才能写出那么多好剧本来。现在本科学编剧的那么多,有几个写出来的?我们这学上的,天天读书,倒把文化的精华丢失了。我也想搞创作,但没有文化积淀。我是那一年唐山的高考状元,考试从来横扫,可是在实际工作中,我发现自己也不过有点小聪明而已,根本不是什么过去想象的人才!”

小萧是到了《实话实说》栏目组后,才有脱胎换骨的感觉。他发现这个团队里的人们的知识面和他完全不一样,方知天外有天。后来,他离开了《实话实说》,就索性不工作了,干什么?看书!开始补哲学这一课。有了网络,他的眼界就更开阔了。他对我说:“我整个人,是到三十岁才蜕变了,没有互联网,我这辈子就算交待了。寻找真理是很难的,包括北大的老师,他们没有启蒙意识,还是灌输的意识。是《实话实说》让我意识到社会责任。”

北大废物?这让一直有名校崇拜意识的中国人太不能接受啦!于是便有那好事的记者去证实这件事,该记者采访了一位毕业的北大学生中文系姓龚的学生,没想到这位北大的“尖儿”也是想也没想,就斩钉截铁地回答:“没错,我也是废物。”

该记者还是不死心,转而又采访了另一名校——清华自动化系的一个学生,这位清华的“尖儿”谈到这个问题时,显得温和一些。他表示,本科毕业后将继续读研:“班上的同学跟我差不多,基本上就是读研和出国两条路,找工作的很少。”

为啥?逃避就业压力!这位清华的“尖儿”说:“社会上一提到清华的学生,就觉得应该找很好的工作,拿很高的工资,有很好的出路,其实不是的。”他说:继续深造不过是不使自己变成“废物”的有效方式之一。

这位记者最后的结论是:这些曾经的“高考状元”究竟是怎样从“精英”变成“废物”的,这位清华学生和他的同学始终都没想通。

为什么没想通?谁敢怀疑教育呀!

寒窗苦读的这些年,谁不是靠死记硬背,题山题海中转腰子来“过关斩将”的?就为了那块就业的“敲门砖”,满脑子都灌的是未来工作用不上、且又索然无味的过剩知识,能不成废物吗?

“尖儿”们的遭遇,让我心中不免生出这样的感慨:教育,恰恰是无法对比、也无法评价的,不像工厂的产品,次品在对比中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因此,教育者不管做得如何,都可以堂而皇之地说:教育改革是成功的。即使孩子们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成了“废物”,也没有人敢去怀疑教育。

不久前,还差一年就毕业的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生王垠退了学,这个年少轻狂的家伙,把自己的光辉前途抛弃了不说,还写了个“万言书”,把中国教育给埋汰了一番:说中国教育一再扼杀学生创造力。“我已经完全看透了中国教育的失败”,“中国教育已经成为埋没人才的祸首”,“我今天要对这个系统大声地说一声‘不!’”

据说他退学的原因有二,一是不认同清华的博士生培养模式,二是不愿意充当导师挣钱的工具。

瞧瞧,真正站出来置疑教育、到处给中国教育抹黑的,恰恰是我们教育培养的这些“尖儿”们!不过,这也让我感到一丝欣喜:到底是尖儿呀,他们的过人之处,也正是体现在这种批判精神,这种追求真理的眼光和勇气上!同样是被灌输了十几年的垃圾知识,他们却能脱颖而出,理性地反观与批判孕育了他们灵魂的这种教育,真让我觉得中国未来有望!

顺便说一句,卖肉和卖糖葫芦的那二位,据说被媒体爆光后,得到社会各界的援助,于是二位因祸得福,都有了一份铁饭碗的工作,众人皆大欢喜。这是教育的幸呢,还是不幸?

我困惑的第二个问题是:我们的教育变得越来越急功近利,只为考试而存在了。难道我们教育的目地就是培养孩子们娴熟的考试技巧?

这些年,高考已经成了中国教育最大的一个“结”,一个斯芬克斯之谜。这个谜,从改革开放、恢复高考以来,就缠着我们,而且越缠越紧。

本来,高考不过是一次大学选拔新生的考试——教育资源有限,当然得让“尖儿”们享受好的教育资源啊!可要是所有人都挤破头去当这“尖儿”,事情就不妙了!可怜的是孩子们,他们从幼儿园开始,就进入被塑造成“尖儿”的激烈竞争中:他们不得不忍受各种学前教育的折磨,钢琴、唐诗、幼儿园还要上双语的……所有孩子都奔着精英路线成长,最好的小学,重点中学,名牌大学,留学……这些年,全社会都围着高考转。分数,不仅维系学生的未来,也成了教师的价值所在,成了衡量学校好坏的标准,更是很多家长的人生目标……高考,是许多人改变一生命运的惟一方式,于是,分数成了所有人的指挥棒,轻而易举地把我们大家都给绑架了!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成了中国独特的一道风景……当我们从小学熬到大学毕业,不知要经历多少考试!一路过关斩将地考过来,我们就变成了什么?变成了优秀的答题机器!

没有谁强迫我们这样苦自己,是我们自个儿要这样的:我们从骨子里就天生一种对考试的敬畏:无权无势的老百姓,除了考试,还有什么能改变命运?

看看中国古时典型的才子佳人小说如《西厢记》之类,那里面你就可以找到注解:才子若是不能高中状元,莺莺小姐还不早钻进了别人的鸳鸯帐?连自由恋爱的资格都没有!若是当年梁山伯能够高中状元,那祝英台何至于把自己的小命也搭上?别以为“化蝶”那事儿多浪漫,那是要付出生命代价的!

小时候,只要晚上闹着不睡觉,我姥姥就会搂着我说:“小燕燕(我的小名)哪,姥姥给你讲个故事。”在姥姥的故事里,英雄最后都是金榜题名的。那情节,我能背出来:寒窗苦读,进京赶考,然后穷困潦倒,然后被妓女所救,红袖添香,夜夜伴读,最后状元及弟,荣归故里,光宗耀祖,红颜知已也成了诰命夫人,皆大欢喜。纵然是千难万险,一俟高中状元,便全都化险为夷。中不了状元,有多大能耐都没戏!打小儿我就知道,中国旧文人的全部理想,俱在那金榜之上!

别看科举已经让光绪皇帝给废了1了,但状元情结,是融化在我们血液中的。今年重庆一所学校因为出了市高考状元,他们的游泳池就贴着这样的广告词:游清澈池水,沾状元灵气。好嘛,连游泳都能沾上状元气!

今天,我们已经形成这样的思维定式:上了重点中学,才能上名牌大学,才有好工作、好未来。

有谁没深刻地感受到文凭带来的好处:评职称、晋级、分房,哪一项跟文凭没关系?此外,人事关系、户口等一系列的“复杂手续”和这些手续后面跟着的地位、福利,不是也跟文凭有关吗?不光是你自个儿的命运,你的所有亲人的命运可能都跟你的文凭连着呢!即使你有权力、有关系,也得有个文凭垫底儿,要不迟早让人事部门给“考察”下来,你看看现在的大小官员,哪个不是学历高得吓人?有几个不是博士?反正现在这文凭真真假假的,就是累得吐了血,就是使上浑身解数,使上不那么光明的手段,也得挠持这么一个!

这文凭,承载了太多本该与它无关的利益,人们怎么能不趋之若鹜?当高考被人们越抬越高时,教育也被诱入一个误区:我们的教育只为考试而存在,只以考试为目地,却把原本的目的——培养人才给忽略了!

所有人都被裹挟着,只能走一条道儿:死记硬背,题山题海中转腰子!你再有能耐,没文凭,也没人敢要你!于是,在今天这个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甭管世界怎样改变,我们还是在被动地等待被灌输知识,甚至被灌输垃圾知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考试!

我们渐渐掌握了娴熟的考试技巧,学习能力、自我提高的能力却越来越差了;个个“全面发展”,吹拉弹唱、诗词歌赋皆会,而真正的文化修养、审美与情趣却越来越低俗;外语证书拿了一个又一个,不仅不能用英文写作任何东西,基本的语言能力与文化根基却越来越差……缺乏理性、道德滑坡、意志薄弱、身体羸弱、不爱劳动、社会适应性差……考试,就是这样塑造了我们!

杰出的考试能力,真能在今后改变我们的命运?这种能力,我们一生能用上几次?

我时常忧虑地想:这么多年了,连网络都在中国普及十年了!我们这个民族,却还在为那些毫无意义的考试付出沉重的代价!如果我们的孩子将来什么能力都没有,就剩下一种能力——应付考试的能力,难道我们就靠这个来实现现代化?来与别的国家竞争?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据说在瑞士这个欧洲最富裕的国家,百分之七十的初中生毕业以后就不再继续读书了,直接进入职业高中,学习做手表、做军刀、做皮鞋。瑞士是一个以技术为最高价值的国家,一般人职高毕业后,就能找到一份待遇丰厚的工作,享受美好的生活,犯不着再苦吃苦扒地钻营高学历。我就搞不懂:怎么人家经济还那么发达、没文凭还能活得那么滋润呢?在中国试试,做手表?一个月能挣上200元就不错,养得活自个儿吗?

此致

敬礼!

XXX

XXXX年XX月XX日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讲话稿 篇五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讲话稿大全(二)

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回顾总结教育工作,分析研判当前教育形势,研究部署教育工作。

过去的一年,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历程中是极其重要、极不平凡的一年。、多次主持会议审议教育重大议题,多次到教育系统考察指导,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提出许多新思想新任务新要求。日前,刘延东副专门听取了教育部党组工作汇报,充分肯定了教育系统一年来的成绩,对20教育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中央领导的重要讲话、指示和部署,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一年来,全国教育系统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这个主题,紧紧抓住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两大任务,更加聚力攻坚克难,更加重视制度建设,更加注重统筹谋划。一些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性、制度性障碍开始“破冰”;一些人民群众关切的重大热点难点问题开始“破解”;一些重要领域的创新举措开始“破土”,教育系统改革发展稳定呈现大好局面,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跨出了十分坚实的一步。

一是教育系统党建工作呈现新气象。全面落实中央从严治党要求,大力加强教育系统党建工作。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认真做好整改落实工作,持之以恒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四风”问题明显改观。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政纪律,认真学习贯彻中办印发的《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和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举办直属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专题研讨班。先后印发《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和管理服务各环节。构建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师德建设体系,出台中小学教师10条行为规范和高校教师7种禁止行为,明确了为师从教的政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严肃查处考试招生环节违纪行为和基建领域、校办企业腐败案件,对科研经费管理进行全面清查,不断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妥善应对突发事件,确保教育系统安全稳定。

二是教育综合改革实现新突破。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整体设计中国特色考试招生制度。教育部等制定四个配套文件,对关键环节作出详细规定。启动上海、浙江高考综合改革试点。这是恢复高考以来最全面最深入的一次改革,对促进教育公平、科学选拔人才、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大深远影响。推动“一市两校”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上海市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出台综合改革方案,引领教育综合改革向纵深推进。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取消国家重点学科等10项审批,下放13项职责,转移、委托50项职责,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意见》。健全教育督导体系,全国96%的中小学实现挂牌督导,全国757个县(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认定。完成“985工程”高校章程核准,发布《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普通高等学校理事会规程(试行)》《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高等学校制度建设框架逐步形成。召开新中国首次统筹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的全国留学工作会议,新批准两所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93个合作办学项目。目前我国已举办3个境外办学机构、97个境外办学项目、474所孔子学院、851个孔子课堂。教育“引进来”和“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

三是促进教育公平取得新成效。国务院出台《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20年)》,全面编织一张贫困地区儿童健康成长的安全网。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补助标准从3元提高至4元,进一步提高了3000多万农村孩子的营养保障水平。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补助年限公办学校由两年半调整为三年,民办学校由两年调整为三年。本专科生国家助学贷款每人每年由6000元上调至8000元,研究生由6000元上调至1元。继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扩大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比增加11.4%,圆满完成《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10%以上的目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从20的12个省份增加到28个,惠及5.6万考生。推进“全纳”教育,加大随班就读力度,首次在高考中为盲人考生专门研制试卷,首次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实行残疾学生单考单招,首次专门设立残疾人中医专业硕士学位。加快发展民族教育,各类教育项目继续向新疆、西藏和四省藏区倾斜。北京等大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得到有效遏制,全国19个副省级以上大城市公办小学就近入学比例达97.9%,公办初中达95.4%。中小学电子学籍管理系统全面开通,覆盖1.77亿学生,极大地提高了教育管理服务水平。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截至月,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6.3%,创业及参与创业高校毕业生比年增长27.7%,较好完成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比例“双提高”的目标任务。

四是教育内涵发展迈上新台阶。出台《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系统设计、整体规划大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全面加强校园足球工作,带动学校体育和学生健康发展。启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在完成第一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之后,紧接着启动了第二期行动计划,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67.5%,提前实现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年60%的目标。在全面实现“两基”目标基础上,义务教育巩固率进一步提高到92.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6.5%,这意味着我国目前新增劳动力绝大部分接受过高中以上教育。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到2020年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育部等六部委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第一次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行系统谋划、顶层设计、全面部署,这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长远竞争力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面推进医教协同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着力为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人才支持。深入实施卓越工程、法律、新闻、农林人才培养计划,协同育人不断开创新的局面。继续实施“2011计划”,适应国家创新驱动需要,新认定24个协同创新中心。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要求改善办学条件,提高保障水平,对发展特殊教育作出全面部署。

五是教育保障达到新水平。20以来,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持续保持在4%以上。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2014年中央财政投入500亿元专项资金,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提高40元,中西部地区小学达到600元、初中800元,东部地区小学650元、初中850元。推动各地建立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要求高职院校年生均拨款水平不低于12000元。特教学校年生均公用经费从平均2000元提高到4000元。6.4万个教学点实现了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偏远农村地区的400多万孩子由此享受到了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推进县(市、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首次出台国家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扩大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范围,覆盖21个省份55万名教师。扩大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全年培训240万人次,实现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和幼儿园的全覆盖。在深入实施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和“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过程中,更加突出强调教书育人和向西部高校倾斜,有力带动了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

一年来,我们的工作有突破、有亮点,合国情、顺民意,综合改革的力度、工作推进的深度、发展成果的效度都是前所未有的,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和加强指导的结果,是各地方、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关心帮助的结果,是教育系统广大教职员工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

2015年是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一年。从2015年开始,实施教育规划纲要进入第二个五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进入全面攻坚阶段。教育规划纲要明确要求,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党的报告明确规定,2020年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教育是民生之首,如果教育不能按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就会直接影响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在国家现代化建设战略布局中,教育现代化之所以要走在前面,是因为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如果教育不能率先实现现代化,就会影响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我们一定要站在“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战略高度,从认识、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国家大局,深刻理解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经过新中国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由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特别是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五年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明显加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大大增强,与国际教育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与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要求相比,我国教育还存在明显的短板。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学生适应社会和创新创业能力不强;教育体制机制不尽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特别是我们的教育管理方式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还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着力解决这些重大问题,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当务之急。

基于以上考虑,2015年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着力促进教育公平、着力调整教育结构、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前进,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而奋斗。

教育部部长工作会议讲话 篇六

教育部部长工作会议讲话(一)

同志们:

根据党的十七大以来的中央精神及正在制订中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和延东同志上午的讲话精神,按照部党组的工作部署,下面我就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些思考和20xx年重点工作谈几点意见,供大家研讨。

一、适应新形势,明确新目标,担负新使命

1.关于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努力构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未来一个时期,我们必须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转变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深化教育改革,促进高等教育布局更加合理,结构更加优化,特色更加鲜明,类型更加多样,充满生机活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质量显著提高,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加快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步伐。

2.为实现新的战略目标高等教育要担负起新的三大历史使命。

一是国家发展的历史方位与高等教育的使命。我国正在加快由大国向强国的战略性转变,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发展目标,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高等教育必须敏锐感知,全面适应国家发展战略目标需要,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

二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国家发展与高等教育的使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国家发展的理念、模式、重点、要求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等教育要积极主动适应和服务国家发展的需要。同时,高等教育也要深化改革、遵循规律,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更加注重内涵建设,优化结构、突出质量、办出特色。

三是新形势下人的全面发展新需求与高等教育的使命。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自主性、个性化需要,高等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多样化的发展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需求。

二、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施“五个统筹协调发展”战略

1.区域高等教育统筹协调发展。一方面要大力促进东部地区高等教育率先发展。国家出台鼓励性政策,扩大地方政府统筹高等教育的权限,推动东部地区高等教育率先发展,力争到20建成若干高等教育强省(市),发挥带动作用。另一方面积极支持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加快发展。通过中央财政投入,以提高中西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为目标,重点建设一大批中西部本科高校,提高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支撑中西部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力争到年在中西部地区形成一批水平高、有特色、贡献大的高等学校。

2.高水平大学和其他大学统筹协调发展。胡锦涛视察北京大学时强调指出,要“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执著的努力,加快推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步伐”。在这一点上我们要毫不动摇。世界一流大学和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是国家的战略性资源,体现国家核心竞争力。国家加大力度实施“985工程”,加快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力争在造就学术领军人物和集聚创新团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产生高水平科研成果、创新机制体制等方面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同时,我们也高度重视其他各层次、各类型高水平大学的建设,以更强有力的政策、项目,支持鼓励高校合理定位、各安其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使不同层次类型高等学校各展所长,共同发展,形成在各层次各类型高校中都有高水平大学的新格局。

3.中央所属院校和地方所属院校统筹协调发展。中央所属院校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在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和重要支撑作用。同时,我们要更加重视地方院校的建设和发展,给予更多的政策和项目支持,充分发挥地方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主体作用,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需要,承担起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为地方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的重任。

4.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统筹协调发展。我们要坚持教育公益性的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办学体制,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高等教育与民办高等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积极探索和制定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对于不同类型的民办高校,健全相应的支持政策,加强监督管理,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5.各层次各类型人才培养统筹协调发展。我们要根据国家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协调发展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各层次人才培养的规模和比例;协调发展学术型、应用型和复合型等各类型人才培养的规模和比例;协调发展文、理、工、农、医等各门类人才培养的规模和比例,构建多领域、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使人才培养结构更加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实施好“五个统筹协调发展”战略,20xx年,要着力加强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建设:进一步实施“985工程”,扩大建设“优势学科平台”;进一步实施“211工程”,启动“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对非“211工程”学校中的国家重点学科给予支持;进一步支持省部共建、部部共建的地方和行业特色院校;启动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建设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地方大学;加大“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的工作力度,扩大“东部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招生规模;扩大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大投入,推进改革,增加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数量。

三、进一步深化改革,以新一轮改革推动新一轮发展

1.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高等学校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开展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引导高校人才培养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开展教育思想讨论,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加强人文与自然科学的融合,强化实践教学,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引导教师把教学作为首要工作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修订研究生、本科学科专业目录及管理办法,建立动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新机制,构建国家和省级高等学校学科专业人才需求预测、预警系统。二是推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加快创新人才培养,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设立“博士研究生创新基金”,重点建设100个左右研究生培养基地。三是改革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继续实施本科质量工程、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教育计划”、“卓越医学人才教育计划”、“卓越法学人才教育计划”和启动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四是推进人才培养类型改革,启动实施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

2.进一步深化高校内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积极探索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有效实现方式;进一步推进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加强分类管理,保障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的投入,促进教师合理流动;完善高校内部学术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努力探索并逐步形成符合教育规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高等教育发展模式。

3.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紧密联系社会的新机制。加强省部共建、部部共建,加强与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广泛获取政府、行业、社会多方面资源和政策支持;在一批高等学校探索建立理事会制度,密切高校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在一批高校开展与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联合开展科学研究的改革试点,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增强高校科研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力和水平。

4.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加大省级政府的统筹权限,完善“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统筹管理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转变政府管理职能,依法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促进高等学校在法律、法规和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建立自我发展、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机制;加强政策研究,改进管理方式方法,通过监督检查、质量评价等方式,促进高等学校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四、关于20xx年地方高等教育的主要工作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按照延东同志“积极改革创新,彰显特色,提高质量”的指示要求,坚持“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提高质量”。

20xx年度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工作将单独部署。这里,仅就地方高等教育主要工作讲几点意见。

1.做好本地区分规划。学习贯彻《规划纲要》精神,根据本地区的实际,着眼全局、着眼长远,做好本地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分规划。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构建目标明确、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层次分明、类型多样、特色鲜明、充满活力、主动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等教育体系。

2.加强分类指导。从省情出发,根据本地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等学校的目标定位、服务面向,加强高等学校分类指导和管理,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加强各层次各类型高校的重点建设,开展分类评价,引导区域内高校科学定位、有序发展,办出特色。

3.深入推进改革。这部分内容前面已经讲到,请各省(市、自治区)结合本地区实际推进改革工作。

4.加强规范管理。依法治校,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对学校办学加强监督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学术管理,严肃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加强学风校风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5.切实加大投入。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加大经费投入,增加生均经费;积极化解债务,减轻高校财务负担;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给予配套支持,同时也请有条件的省启动相应的重点建设项目。

最后,我要特别强调高校毕业生就业和保持高校稳定两项事关全局的工作。我们要认真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早动手、早部署,切实做好20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进一步把维护高校稳定工作的各项要求落实到位。

同志们!让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延东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和贵仁同志讲话精神,按照《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部党组的工作要求,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全力以赴做好20xx年的高等教育工作,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做出我们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上面内容就是众鼎号为您整理出来的6篇《教育部部长岗位职责》,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单词promotion的中文是什么最新3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