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六月荔枝丹》优质教案【优秀3篇】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在学生进一步掌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脉络,学习本文的写作特色,培养学生对说明语言的感知能力,领悟科普说明文的科学性、知识性、形象性、可读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并在阅读过程中感受文章的艺术美和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方法
在学生初步掌握说明文特点的基础上,以学习自主学生为主,以学生讨论探究的方式进行。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基本类容和脉络,学习本文的写作特色。
第一课时
一、引导新课
荔枝,自古以来被视为水果中的珍品,其香淡雅,其色绚烂,其味鲜美,千百年来,达官显贵一直对它推崇备至。《荔枝歌》曰:“海内如推百果王,鲜食荔枝总第一。”索性把它奉为百果之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贾祖璋写的《兰州六月荔枝丹》。(老师板体)
1,作为“百果之王”的荔枝生态结构怎样呢?生产培植上有什么特殊的情况和问题呢?哪一位同学知道,请举手发言。(学生自由发言)
2,《兰州六月荔枝丹》这个标题透露出本文的什么信息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小组讨论,然后班上交流)
参考:
(1)这是一篇说明文。
(2)介绍荔枝的产地是兰州,泛指我国南部地区;成熟的季节是六月(公历7月);鲜果的颜色。这个题目一句话就讲出了荔枝生态的主要特点、产地、成熟期,颜色。
(3)文章题目引用诗句富有文采
3,那么这类富有文学性的说明文是什么体裁呢?(多媒体显示)
本文是科学小品,属于说明文,既有很强的科学性,又有一定的文学情趣。
4,文章的作者是谁呢?(学生介绍,然后多媒体显示)
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他创作、编写、翻译了大量的科普作品,是我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解放前曾写《鸟与文学》、《动物珍语》、《生活素描》等,解放后出版有《生物学碎锦》。贾祖璋的科普作品大多以绚烂
多彩的生物为写作对象,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有着相当高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
(二)默读课文,明确课文当中生字生词的含义(多媒体显示)
1,正音:
紫绡 酪 龟裂 粗糙 绛囊 贮藏
萌蘖 雌雄 瓢 醴 缯
2,解词:
龟裂 幅员 劳民伤财 不了了之 逼真
绚丽 渣滓 造化 因地制宜
(三) 认真研读课文,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思考以下问题并分组讨论。讨论结束后,请小组代表发言,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总结。
1,文中写到了荔枝哪些方面的特点?用图表示出来,各组拿出最佳结果。
2,依据课文,每个同学画出心目中的荔枝形象,评出最好的在班里展示。思考并讨论。思考并讨论,为什么能画得这么逼真?
参考:
(1)说明顺序的恰当安排。
(2)注意古代史料的引用。
(3)纠正了有关历史资料中的()误。
(4)多种说明方法的恰当使用。
(把全班分为四组各讨论一个问题,看哪一组回答得最完整。)
要点:
(1)说明顺序。
由主到次:主要介绍荔枝果实的形态特征,次要介绍生产情况。
由外到内:说明果实时,根据荔枝的结构特点。
壳—膜—肉(假种皮)一核(种子)
观察顺序:在说明荔枝果实的外部特点时,按照壳面的构造—色泽—外形—大小—重量
其他顺序:设疑—解疑—建议;过去—现在—将来等等。
归纳为:逻辑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观察顺序。
迅速浏览课文,小组讨论。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我们在写说明文是应如何安排说明顺序?
参考:
1,最便于把事物说准确、说清楚的顺序是最好的安排。
2,说明一种事物的顺序不是惟一的,更清楚地说明一种事物往往要好几种顺序配合交织在一起。
3,顺序应符合事物本身的条理。
4,顺序应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和认知规律。
(2)史料的引用(略)
(3)文章在介绍荔枝有关知识时,注意准确性和科学性的文体要求,这表现在使用历史和现实的具体数字(确数或概数)来说明问题等方面。也表现在既重视引用古代诗文作依据,又注意纠正古代有关知识不确切的地方。如举例出白居易文不确、不妥的地方及原因。
“壳如红缯”:之所以说壳如光滑的丝绸是由于作者仅着眼于二者颜色相似,用的是比喻手法。但事实上荔枝壳是粗糙的。
“膜如紫绡”:这个错误是由于观察不细造成的。
“瓢肉莹白如冰雪”:瓢肉实为假种皮,这是当时科学水平限制导致的错误。
(4)文中所用的说明方法;引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作诠释等。
(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荔枝的生产、培植情况,感受到作者的科学、求实精神,同时使我们受到美得熏陶。
(五)作业设计。
课下人人动手,依据课文结构独立设计一幅形象的荔枝知识图谱。
教学反思
在科学实践中,我发现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分组讨论层层深入地解决提出的问题,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问题引导,使课文结构较清晰易于学生把握。把板书放在第一课时后,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然后第二课时进行交流论辩,这个课堂设计达到了使学生把握文章脉络、提取文章有效信息的预期效果。
学生自己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相结合,切实体现了新课程改理念,在教室的引导过程中,做到了重点突出,又兼顾了科学小品文的一般特点,脉络清晰,主次分明。
《南州六月荔枝丹》优秀教案 篇二
一、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先主后次,由表及里,从实到虚的说明顺序,并了解其作用。
2、领会本文准确地运用语言和引用古代诗文加强说明效果。
3、了解荔枝的生态及其生产情况,丰富科学知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文的结构方式。
2、难点: 本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三、教学时数: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简介作者;熟悉课文;理清文章说明的重点和层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荔枝自古以来就被视为水果中的珍品,史传杨贵妃最爱吃鲜荔。诗人杜牧就曾作诗记之,“长安回望秀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jì)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首诗是他作的《过华清宫绝句》(3首)中的第一首。华清宫故址在现在陕西省临潼县的骊山上,唐玄宗李隆基和妃子杨玉环常来游乐。史载杨妃爱吃鲜荔枝,李隆基每年都令从南方飞马运送到长安,劳民伤财。这首诗的第一二句写诗人在长安回头望见骊山一片锦绣,想到骊山华清宫的盛时,在清晨千门陆续打开了。第三四句写杨贵妃在骊山上见一骑飞来,知道荔枝送到,满心欢喜,而无人知道如此奔忙的驿马原来是送荔枝来的(还以为有什么军国大事呢)。其中有吊古和讽刺的意味。一骑红尘,形容运送荔枝快马如飞,尘土飞扬。骑,指驿使和他骑的马。
二、关于荔枝的简介:
荔枝属无患子科。古籍称荔支、离支、丽支,果实成熟时果皮色红艳可观,俗称丹荔。唐朝朱应《扶南记》对荔枝一名解释为:“以其结实时,枝弱而蒂牢,不可摘取,必以刀劙(lí)其枝,故以为名。”荔枝鲜果色、香、味、形均美,甜香可口,深受消费者的欢迎,为“一果上市,百果让路”的珍果,已早被历代墨客所称颂。荔枝全身都是宝,果实营养丰富,维生素种类多,且含量高,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水果。我国民间常把荔枝作为滋补品,中医用荔枝治病历史悠久,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荔枝核含淀粉57%,是酿酒的原料。荔枝木纹理细密坚实,耐潮防腐,是修建房屋和制作各种家具的优良材料。荔枝根可提取单宁,是上等的防腐涂料。荔枝又是优良的蜜源植物,一棵30年以上的荔枝树,花期可泌蜜15--20公斤。荔枝蜜是蜜中上品,它含有人体所需的糖和20多种氨基酸,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和保健滋补作用。荔枝除鲜食外,也是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和外贸出口最具竞争力的果品。荔枝干早已驰名,近十多年来,荔枝深加工为荔枝酒、荔枝罐头、荔枝汁等系列产品,已畅销国内外市场。荔枝对栽培条件要求不高,适应性很大,种后稍加管理,4--5年便可挂果,一般种后10年树株产可达50公斤,30年树株产在150公斤以上。它结果时间很长,长达几百年甚至千年。
三、解题:
“南州六月荔枝丹”是明朝陈辉《荔枝》诗中的句子。原诗是“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水晶寒。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曾经荐大官。乌府日长霜暑静,几株斜覆石阑干。”
用古诗蕴藉含蓄,引人入胜。此题内涵丰富:产地南州,泛指我国南部 地区;成熟的季节六月(阳历七月);鲜果的色彩丹,绚丽如丹。突出了荔枝的产地、成熟期、颜色(生态的主要特点之一)。充满诗情画意,而且引古诗为题,也与全篇广泛引证的风格统一起来。
本文选自《生物学碎锦》,是科学小品,属于说明文。
小品:就是随笔之类的小文章。科学小品:介绍科学知识的文艺性说明文。其特点是以通俗有趣的写法介绍科学知识,篇幅短小,形式灵活,语言生动,既有很强的科学性,又有一定的文学情趣。
《南州六月荔枝丹》优秀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科技说明文的能力。
2、理清说明顺序,探究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不紊地说明事物。
3、体会科学小品所具有的科学性和文学性。
【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概括内容要点。
理解文中引用的诗词典故,结合上下文,分析它们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出如何介绍荔枝的问题导入。
(展示荔枝图片)如果让你给从没吃过或从没见过的人介绍这种水果,你该怎么说呢?让我们看看贾祖璋先生在《南州六月荔枝丹》是怎样讲的。
二、整体把握
1、速读课文,概括段意。
用文中的词或词组概括每段内容。
方法指导:每段要抓出关键词或关键句。
2、划分层次,理清顺序。
①对第8段与第10段的作用进行讨论。
第一部分概括为“果实”还是“生态”?引出对第10段的作用的讨论。
“内部特征”部分有没有看似不合适的段落?引出对第8段作用的讨论。
方法指导:要辨清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逻辑要严密。
②明确局部顺序与整体顺序。
三、深层探究
1、讨论首段引用《荔枝图序》的作用。
方法指导:注意语段在文中的位置,注意词语的呼应。
2、分析第三、四段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举例子:具体地说明了```````
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
下定义:准确地说明了本质属性``````
3、引用《过华清宫绝句》、《惠州绝句》等诗文的作用。
区别诗歌本身具有的思想内容与本文引用的作用的不同。
方法指导:要有语境观念,要能够联系上下文。
四、总结感悟
1、语言特点。
2、文章体裁。
3、题目作用分析。
方法指导:要结合全文来思考。
4、同类文章的读法与写法。
从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四个角度加以注意。
五、学以致用
介绍一种自己熟悉的水果。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整理的3篇《《南州六月荔枝丹》优质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