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学设计 >

新教师如何管理班级优秀4篇

众鼎号分享 68598

众鼎号 分享

新教师如何管理班级。 本人一定认真践行班级管理的五大原则,在课堂语言上下功夫,在课堂管理上抓落实,与班主任积极做好沟通工作,让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严与爱并重,提高课堂效率。高年级主抓自觉习惯,低年级主抓养成教育,让自己的班级管理更上一层楼。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4篇《新教师如何管理班级》,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新教师如何管理班级 篇一

一、以创新精神,开展德育活动,强化德育工作。

努力开展德育工作,充分利用三会课,时间,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为基本内容,以文明道德行为教育为基础,加强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1、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教育为主线,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1)爱国主义教育强化周,并开展颂祖国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

(2)继续开展手拉手活动,组织学生在队会时间写信和包装小礼物,寄予兄弟学校三年级手拉手好伙伴。

(3)以我是少先队员为题。要求学生至少各做出

件有意义的事情。

并请两位学生进行诗朗诵活动,为第八周的朗诵比赛作准备。

二、狠抓班集体建设。

1、培养支守纪、责任感强、素质高的班干队伍。

(1)进步完善班干部的组织队伍,选拔品学兼优者充实班级,培养自我管理和管理他人的能力,形成表率,当好班主任的好帮手。

(2)每两星期召开班干部会议一次,严格要求。做到及时了解情况及时反馈处理。

(3)创建班级窗口工作,开展读书、读报活动。

选择优秀有责任心的学生,组成一个宣传小组,每月自己动手选择材料,设计版面,充分发挥班刊的宣传作用。

2、选举图书管理员,制定好图书管理体制,让学生在有序的借阅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到有借有还,有损必赔。

(3)优化班级布置,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做好班级绿化、净化、美化工作。搞好一旗、二角、四条幅。设立评比栏、表扬栏。每月出一期专刊。保持教室清洁和课桌椅整齐,使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受到熏陶。

三、发展健康个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1、注重挫折教育,增强心理承受力

(1)、注重自我教育,有效控制不良情绪。当学生产生不良情绪时,要求他正视现实,帮助学生找出原因,寻找解决方法,如通过语言和他人沟通,听音乐、散步等使情绪得到缓和。

(2)、积极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自己的价值和优点,树立自信心。

2、创设学生自我发展的环境。

(1)、配合课任教师,地课内分不同层次,进行因人而异的能力,智力的训练;课外建立各种兴趣小组,开展各项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都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发展。

(2)、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每一种的社会现象,每一次的社会劳动实践,每一次的集体活动都要引导学生从表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进行自我认知提高认识能力。

3、注重乐观教育,营造良好的心情。通过目标激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合作,培养学生交往能力,引导学生多方位思考问题,以轻松的心情对待生活和学习。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提高育人质量

我班学生学习程度不同,差距较大。形成学习好的同学和学习不好的同学具有不同的心理问题。如部分成绩好的同学有骄傲自满,虚荣心强,看不起其它同学等心理;不好的同学有自卑感强,不爱和其它同学玩,不喜欢说话,不爱学习等特点。针对这些情况,本学期计划如下:

1、辅导咨询,端正认识,丰富情感,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惑。开展一些小故事会,讲述一些关于正确心理心态的道理。改变学生的认识和态度。

(1)、鼓励多与同龄人交往,在交往中交流知识、感情和经验,在交往中认识自己,逐步在实践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品质。

(2)、训练导行,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非智力因素,训练学生坚强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加学生的生存能力。

2、在班级内设立悄悄话信箱,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努力取得家长的配合,进行因材施教,形成良好心健环境。

3、挖掘

教材中心理健康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机渗透。做到全程实施,全面铺开,全体受教。

五、因材施教,做好培优转后的工作

1、重视尖子生的培养

(1)、对尖子生加强培养,发掘其潜力,设计更多的弹性问题,让心有余力的优秀生留有扩展延伸知识的机会,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2)、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参加校兴趣小组,课余时间勤学苦练。

(3)、从语文、数学、书法、田径、美术等多方面,多培养这些方面的有特长的学生,在全面进行素质教育同时,注入特长教育,在语数教学中注重优秀生的培养和辅导。

2、重视后进生的转化

(1)、对后进生,教师要多倾注些关心和爱心,耐心辅导,谆谆善诱。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鼓励他们的信心和勇气。采取一帮一,众帮一等措施,给后进生创造一个温暖的集体氛围。

(2)、对后进生进行经常不定时地家访,目的是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把学生的在校表现告诉家长,同时了解学生的在家表现。

3、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全面情况,共同研究教育内容和方法,密切家校配合,同步教育学生,促进转化工作的有效开展。

六、加强社会实践

1、改革课堂教堂结构,深入实践活动内容,特别应该重视在自然,科技,兴趣小组和劳动等课程教学中留下适当增加学生的实践活动量。

2、充分发挥校内的实践阵地作用。如:图书室、实验室、少先队部和体育、音乐、美术器材等。为学生自主、生动地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根据教材内容和大纲要求,适当布置一些操作实践性家庭作业,鼓励学生帮助家族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家庭布置等,并结合少先队的五自活动,提高自理能力。

七、做好劳动、卫生和安全教育

1、要求学生积极参加家庭中的自我服务性劳动,让学生真正做到自己能做到的事自己做。

2、教育学生做好个人卫生工作,要勤洗头,勤洗澡,保持衣服整洁,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教育学生认真做好值日生工作,保持班级的整洁。

3、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利用早会,班会,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安全须知》和《中小学自我防范安全常识》。利用班刊出有关安全、防火有关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4、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制定班级安全防火公约,教育学生不玩火,不放鞭炮,不能随便到江河游泳,不做危险动作,上学和放学路过马路注意交通安全。

新教师如何管理班级 篇二

一、团结同事,做到“同心”“热心”

在工作中,班主任与配班老师融洽相处,密切配合是管理好班级的关键。三位老师愉快地在一起共事,心情自然舒畅,工作当然也觉得轻松了。而班主任作为一班之长就任何事情都要管,“热心”地帮助一下他人,你会获益匪浅。记得去年下半年我作为交换教师回到中心,对中心的工作由于离开2年的关系所以有些细节的地方我都不太清楚,而配班的老师又是刚开始工作,所以对于我们班的工作就出现了一些问题。而保育员张老师是一直待在中心的,所以我就在期初就要求张老师能对我们的工作对提宝贵的意见,我们做的不好的地方自己就能及时的指出来,把问题解决于萌发之时,这样我们班的工作才能顺利的开展起来。而对于我提出来的一些意见和建议也请两位老师能及时做好,大家都能坦诚相待,这样一个班级才能更好的发展。工作时要做到不分你我,只要有空都要帮助一起做好,部分老师和保育员,“热心”的做好工作,这样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个榜样。

二、爱护孩子,要有“爱心”

小班的孩子是幼儿园里年龄较小的一个年龄段,有一半的幼儿没上过幼儿园。因此,刚开学哭的孩子很多,我会抱着哭泣的孩子并轻声细语的安慰他,哄他,用故事、儿歌、游戏等来吸引幼儿,告诉他们上幼儿园是非常开心的事,解除幼儿的分离焦虑症。但是,让每个孩子开心愉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我班的若兮,这一个小女孩特别爱哭,还想一些花样来找碴。一会儿要找她的衣服了,一会儿要睡觉了,一会要抱娃娃回家了。有时在上课,她突然会闭着眼睛放声大哭,看着她那么大声的哭,我的心会异常烦燥,我赶紧闭上眼睛深呼吸稳定自己,并提醒着自己,要有“爱心”!想着便走向若兮,问:“你怎么了?”“想妈妈!”若兮一边哭一边说。“老师和你一起想妈妈!”我乘机顺势引导,在这个时候教他们儿歌《想妈妈》。让他们理解想妈妈可以有多种表达形式。下课后,我把若兮抱在怀里,让在我的怀里想妈妈。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她从我怀里想妈妈走向与小朋友们一起游戏交往。还有晨晨,这小姑娘也是一个老大难啊,由于一直是保姆带的,不喜欢跟孩子一起玩,连坐在边上也不行,哭声是响的整个幼儿园都能听到,一开始她只接受我这个老师,做什么都盯着我,我去吃个饭她也会放声大哭,后来想想这样不行,和她讲道理,到孩子家中家访,和配班老师商量等等的方法什么都用到,这样一段时间以后,我们的晨晨也慢慢喜欢上了幼儿园,慢慢和小朋友接触了。现在,孩子们已从哭哭泣泣的上幼儿园变成了开开心心的来园。

三、对待家长,要有“耐心”

我觉得做一个好的班主任不仅课要上好还要做好与家长的工作。记得有一天,随着离园时间的到来,一个个孩子拉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手,高高兴兴地和我说“再见”,随后离开了教室。当最后一位孩子蹦蹦跳跳地走出教室时,我松了口气,心想:一天过去了,我可以轻松地休息了。岂料,当我回到办公室时,一个小朋友的奶奶气急败坏地领着小朋友来到我面前,我心里一个咯噔,欣慰之情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惶恐不安。我连忙请她坐下,并安顿好小朋友,微笑着问她奶奶:“奶奶,发生了什么事呀?”见我态度如此温和,奶奶的怒色收敛了不少,但还是没好气地质问我:“喏,我昨天看到不少小朋友拿到了红苹果,我家宝贝没拿到,今天还是没有,难道是我家孩子不乖吗?”搞清了事情的缘由,我思考着解决的方法。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当遇到此类情况时,只有先摸准家长的心理特点,然后心平气和地对待他们,才能解决问题。面对小朋友奶奶的质问,我首先肯定小朋友的优点,并列举了小朋友许多闪光之处,听着听着,小朋友奶奶脸上渐渐露出了微笑。接着我向她解释了“红苹果”的意义,让她了解获得“红苹果”的条件。小朋友奶奶不知不觉听入了迷,她还不时的点着头,表示赞同我的观点。见时机成熟了,我委婉地指出小朋友没有获得“红苹果”的原因,并把小朋友叫到身边,鼓励了小朋友。小朋友奶奶也在旁边不时符合着我。临走时,小朋友奶奶对我说:“老师,以后小朋友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你一定要指出来。对待孩子,一定要严格要求。”现在,小朋友奶奶每天来接小朋友,总是微笑着问我:“小朋友今天怎么样?”小朋友进步了,我则以赞扬的口气加以肯定;小朋友表现不够好时,我便委婉地指出小朋友的不足之处。小朋友奶奶总是积极地配合着我们的工作,她的态度也激励着我更加努力地工作。

新教师如何管理班级 篇三

一、树立班级教育管理的科学观

班级教育管理的实践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为了保证班级教育管理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班级教育管理者必须加强科学理论的学习,更新班级教育管理观念,掌握班级教育管理的基本原理,根据科学规律的要求来指导具体的实践。

(一)素质发展观

树立全面素质发展观是当今社会发展对人的基本要求。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的一个反映。我国当前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也要求在班级教育管理实践中更新教育管理观念,全面育人、整体育人。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养成学生的健全个性,发展学生创造力的整体性教育活动。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班级教育管理者必须把握素质教育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把学生看成一个完整的人加以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地发展,使学生成为个性全面发展的人。特别是中小学属于基础教育,肩负着为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及将来的社会生活打基础的重任,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培养。因为,今天的教育制约着学生明天的发展,只有建立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的特殊才能才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在班级教育管理中应该树立正确的素质发展观,有意识通过开展多方面的活动,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学生主体观

我国的教育受传统教育影响比较深远,长期以来,形成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管理模式,在班级教育管理中对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重视不够,班主任对班级的各种事情包办代替的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的依赖心理,班级工作变成由班主任代替学生做出各种选择和决定,无形中剥夺了学生的主动权,学生发挥主动性的机会几乎没有。使不少学生对班级缺乏责任心,没有主人翁的意识和参与意识,对班级的一切置身事外,给教育管理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

为此,班级教育管理者应该认真研究学生主体性的本质特征及其表现形式,有意识的在教育管理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并努力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造条件。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一方面,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确定自我发展的目标,明确发展的方向。另方面,帮助学生树立自主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班级责任感,发挥主人翁的精神,主动地关心班级的发展,将自己的进步与班级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为班级的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其次,创造条件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班级教育管理者应该营造良好的氛围,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班级的各种活动,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班级活动中有更多的机会发挥他们的聪明才干,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干劲,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自我期望水平,使他们真正体验到在班级活动中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的快乐,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

(三)管理育人观

树立管理育人观,要求班级教育管理者要充分认识班级管理在优化班级教育中的作用,确立现代管理意识,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一方面有意识通过班级的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其他班级活动的组织实施,培养学生现代社会的效率意识、质量意识、民主意识及公关意识,使学生能科学地支配时间,合理利用各种条件促进自身的发展,学会在班级的学习和活动中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发展学生的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互相合作,互相支持,学会尊重与互相尊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使班级管理过程成为教育学生的过程,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另方面,班级教育管理者必须意识到自身的管理意识、管理风格对学生、班级的影响,利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影响学生,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四)系统整体观

影响班级教育管理的因素有很多,大概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影响班级教育管理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家庭影响和学校教育环境。二是影响班级的内部因素,包括班级学生和班级教师。班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兴趣爱好的特点,班风、学风、舆论等的发展状况等都直接制约着班级的进一步的发展。班级教师集体的构成及其特点,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和影响力等,也对班级产生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因此,班级教育管理者应该对影响班级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从整体上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一方面,通过优化班级的内部结构,发挥班级内部要素的教育功能。调动班级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班级教育管理和自我教育管理的良好的运行机制,为班级学生的成长创造优化的环境及有利的条件。另方面,注意加强学校、家庭、和社区各方面的沟通,定期进行教育会诊,及时沟通各种信息,利用各方面的积极力量,建立一个有助于班级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合力网络,形成一个育人的整体,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真正做到通过建立育人整体来进行整体育人,保证学生的整体发展。

二、重视班级管理中的情感教育,做“温暖的教育者”

情感管理的理论依据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即以人为中心,强调人既是管理的出发点,又是管理的归属点。具体说来就是以人为原则,始终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力求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为了人的追求,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主要内容的管理艺术。

当教育不再把“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时,当教育只是把“学生”当做要“加工”的机器时,教育的“冷冰冰”就不可避免了,教育的寒冬就因此降临了。面对这严酷的教育现实,我们要把教育“温暖”的本质还原。让教育与阳光一起飞扬,把温暖洒满每一位学生的心间。即:“温暖的教育者”。

“温暖的教育者”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是“以爱满天下之爱心爱自己的学生”的人;是一个充满真心的人,以陶行知先生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为已任;“温暖的教育者”是一个充满公心的人,“出以公心,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温暖的教育者”也应该是一个充满慧心的人,有着“乐群助人、善解人意,巧于疏导的教育机智”;“温暖的教育者”应该是拥有四心的人,即,“爱心是温暖的源泉,在此基础上,真心是真切地爱,公心是平等地爱,慧心是理解地爱”。也就是“用生命去温暖生命”,这样的教育者才是“温暖的教育者”。

作为“温暖的教育者”,在班级管理中,必须重视情感教育。采取建情感,传温暖的方式管理班级。

首先,教师要以真挚的感情去激发学生的真情。在父母般的情感中渗透说理教育,做到情理交融,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使学生在获得道德认识的同时,充分享受参与学习,参与活动后的愉快和满足,亲其师而信其道,并形成一种互相感染的风气。

其次,正确运用“爱”去感染学生。教师的爱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教育的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真诚地爱护学生,全国著名教育家李希贵说过:“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可见,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教育的基础,教师只有全身心去关爱和宽容理解学生,学生才能从自己亲身感受到的理解和关爱中,学会如何去关心别人,如何理解他人,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各种关系,形成班级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建设好的班风。

总而言之,作为班级管理者应该注意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根据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要求,更新自己的观念,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对班级进行有效地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新教师如何管理班级 篇四

班级是一个小社会,它包含着教学和教学以外方方面面的内容。而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建立更是来之不易,因为它需要班主任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去精心管理。幼儿园班级组织肩负着实现基础教育目标的任务,担负着保育和教育双重任务,它是幼儿园管理的一个基层组织,而小班班级又是这个基层组织的基层组织。既是组织便离不开管理,那么作为小班班级的管理者,该如何对幼儿实施行之有效的管理呢?

一、教师的民主角色意识。

幼儿经历了从家庭到幼儿园环境的变迁,从一个熟悉的环境到完全陌生的环境,无论从生理还是从心理的角度都会产生本能的不安全感和不适应感。要使他们能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教师的平等民主角色意识就非常重要。

1、象母亲般的关怀。

幼儿在刚入园时,情绪不稳定,常常哭泣不止。有的幼儿一走进教室大门就哭,有的抓住大人不放,有的紧紧跟着第一位接待他的老师,这位老师一离开就哭,有的一直要老师抱……。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应热情主动地接近孩子,就象一位母亲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抱抱他,摸摸他,温柔地同孩子交谈。在孩子流眼泪、鼻涕的时候,为他擦一把,大小便弄在身上,教师象母亲一样,不厌其臭地为他擦干净身体,只有用母亲般全身心的爱,才能使这些孩子尽快脱离对亲人的依恋,早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2、象朋友般的交流。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爷爷奶奶的宠爱中长大,他们在生活中缺少和同伴长时期交往、游戏的机会。进入幼儿园之后,只愿意一个人玩玩具、独处,不愿和其他小朋友游戏,那么走出这一步,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过渡好他们之间的沟通。用“伙伴”的角色进行沟通是有效的途径。如教师和他们一起在操场上奔跑、嬉戏,一起扮演小青蛙和小兔子,感受跳跃的快乐,一起在教室里绘画、搭积木,饭后和小朋友一起谈谈大家熟悉的动画片里的角色,如葫芦娃、奥特曼。在共同的生活游戏中逐步拉近了和孩子的距离,也缩短了幼儿与幼儿之间的距离。

3、师生共同遵守的班规。

活动的管理和师生互动,一个班级混乱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幼儿不知道该做什么,教师的期望是什么。教师应和幼儿共同讨论:哪些行为是班级所接受和赞赏的,哪些行为是班级所不允许、应该被禁止的,违反班规的结果将会如何,教师要尽量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参与讨论、表达意见的机会,然后根据讨论的结果,师生共同规划、订立全班遵守的班级常规。班规一经订立就要共同遵守,教师也不例外,若班规改变也需要征求大家的同意。

由于幼儿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育尚未完善,在规定幼儿遵守班规时可由枯燥、单调的语言提示转化为隐性的环境提示。如:在楼梯上贴上小脚印,提醒幼儿顺一边上下楼梯;洗手处贴上洗手顺序图;班级内用图画标明各个活动区域;游戏场景上贴上行车路线、斑马线,提示幼儿遵守交通规则。对于小年龄幼儿,用标记告诉他们坐半圆的位置等,这种方法可避免幼儿因无事可干而吵闹,也可避免教师的过多指挥和干预,让幼儿明白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使各项活动互不干扰、有序地进行。

二、灵活多样的管理手段。

幼儿也是一个社会的人,他生来就具有人的尊严和价值,每个幼儿又各具有自己的特点和需要,他们有自主性、独立性、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他们是发展着的,能动的个体。因此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从多种角度地去评价每一位幼儿,采用灵活多样的管理手段。

1、运用创新的理念进行班级管理。

我们的对象是一群只有3--4岁的孩子,他们天真活泼、聪明可爱。在传统的幼儿园班级治理中,有些教师认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一味地进行“填鸭式”教育和班级制度的强制执行,这样虽然有短时的成效但孩子们总是被动地执行,他们并不理解为什么要遵守这些规则。我认为班级的治理应该提倡民主管理,要尊重每一个孩子,人人都是班级小主人;教师要意识到,孩子的全面发展只能是一种应然状态,而不是实然状态,我们可以把他作为一种理想,而不是现实,教师应该创造条件鼓励孩子个性的发展。我们班有个孩子叫华哲,平时小椅子上坐不住,学本领时也常常东张西望,在大家的眼中他是一个并不出众的孩子。可是在音乐活动时,我们却发现,这个孩子非常喜欢唱歌。于是,我们就抓住孩子的这个特点不断去肯定、鼓励、引导他。慢慢地,孩子参加活动主动了,有时还会做“小老师”,对自己和集体有了规则意识,孩子的自信心增强了,也愿意自我约束了。当然,我们还可以逐渐把孩子的爱好点转移到其他的方面上,让他各方面都有进步。

2、创建宽松、愉悦的家庭式氛围。

幼儿园的班级治理还应注重创设民主、和谐的环境。我们知道,小年龄的孩子情感依恋强烈,这就更要求我们营造与家庭相似的宽松、安全、温馨的物质、心理环境,以便让他们在这种环境中自由、快乐的发展。除了提供轻便、方便、柔性的生活设施,便于儿童休息和活动外,还应着重创设心理环境,拉近和孩子的距离。孩子们会很快从对家人的依恋转移到和老师的亲近上,抱抱你的身体、摸摸你的衣服、牵牵你的手、坐坐你的大腿,这些动作都是他们表达对你的喜爱。除了动作,他们还会从语言上来表达对你的认同。“老师,我给你买一件漂亮的衣服”、“老师,我带你去吃麦当劳”。虽然他们的承诺遥遥无期,但是,在我看来却无比激动,这是我们共同创建的宽松、愉悦的氛围的作用,是班级治理的前提。

除了心理环境外,物质环境当然也很重要。陈鹤琴先生指出:“通过儿童的思想和双手布置的环境,可使他们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熟悉,也更加爱护。”因此,在创设物质环境时可以让孩子积极参与,每个区角摆放些什么?怎样摆?墙面如何布置?都让孩子共同商量,共同制作,共同摆放。虽然,让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比教师本人独立完成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就其教育效果来说,这样更能提高幼儿的爱好和创造性,使幼儿有改变环境的成功感和责任感;也有助于对幼儿进行爱惜劳动成果的教育。

3、在游戏中规范行为。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是有些真实生活中的真实地反映,通过游戏来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确实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单凭教师空洞的说、讲,只能引起幼儿的反抗,使孩子觉得

乏味,通过游戏是他们在角色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正确的行为概念,孩子就容易接受得多。如在娃娃家中,为抱一个布娃娃,两个小朋友扯来扯去,布娃娃的手撕开了一个口子,当他们不知所措。于是教师可以医生的身份谈“哎呀,你们的娃娃哭得那么响,手也折断了,快去医院”“在医院里”“他们看医生”熟练得缝好了撕裂的手臂,医生又说:“这个娃娃真可怜,爸爸妈妈干吗不爱护他吗?手虽然缝好了,但是你们要好好照顾他”。一个人想抱娃娃时,另一个再也不去抢了,在游戏中,还能有效地对他们谦让,合作,帮助等良好的培养。

三、充分利用家长资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从此可以看到,幼儿园的班级治理是离不开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的。于是,我们在日常的治理过程中,尝试利用家长资源进行班级治理。

1、明确家园结合与班级治理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幼儿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越来越显示它的特有地位,许多家长已经熟悉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开始用慎重的眼光看待家园合作这一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我们觉得幼儿园治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是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的。在幼儿园的班级治理中,有些活动我们或征求家长的意见,或让家长参与指导。例如在摆放鞋子常规的建立上,幼儿园要求孩子把整齐地摆放在床前,而有的家庭则不太注重鞋子的摆放,且父母亲人摆放的居多。于是在家长活动是我们拿出来讨论,得到家长的支持和赞同,于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注意了鞋子摆放的整齐,不管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都养成了把鞋子放整齐的习惯。因此以上事例来看,我们确定了在班级治理中家园结合的目的:指导家长配合开展班级治理的工作,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行为,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向家长宣传幼儿教育的目标、要求,以便家园合作,形成合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2、注意家园合作形式的多样性来促进班级管理。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了解到:许多家长都认为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是幼儿园的事、是教师的事;另外,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家都是娇生惯养,因此有些工作开展的不是很好。为了保证班级治理的顺利进行,取得最佳的效果,我们每次都在学期初开展家长会,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介绍了我们将要开展的一些工作、幼儿开学来的一些情况、家长将要配合的一些事情、提出家园合作的重要性等,让家长了解到,只有家长切实地参与,才能促使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才能使我们的班级治理得更好。

为了使家长进一步明确配合的内容,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还设计了家长园地、推选了家长委员、确定了家长开放日、开展了亲子活动等。

在“家长园地”中我们根据班级情况和所要开展的活动情况,在栏内提出家园配合的目的、要求、以及幼儿的表现,许多家长对此很关注,使得这个栏目充分发挥了其作用。

家园间要建立经常性的双向沟通,在家园双方随时互通信息、交流看法上,全面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从而在教育上达到共识,提高班级治理质量。

上面内容就是众鼎号为您整理出来的4篇《新教师如何管理班级》,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八年级物理知识点通用8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