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精选6篇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谓的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人们的讽刺/嘲讽与猜疑中走上比萨斜塔,用实验证实了真理。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6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教学设计 篇一
一、导入新课
1.师:老师这里有两个铁球,一大一小。我们用它们来代表课
文里提到的两个铁球。大的表示10磅重的铁球,小的代表1磅重的铁球。这两个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来,结果会怎么样?我们来看一下。(教师做两个球同时往下落的实验,两个球同时落在讲台桌桌面上)
2.板书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指导学生“着”的读音。
二。导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师:在1590年,就在距今415年前的欧洲,人们还没有认识到这个现象,因为当时研究科学的人,教相信一个人的话,这个人就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2.对于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人们不是一般的相信,他们相信到
了什么程度?理解:信奉。
3.指导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感受当时人们对亚里士多德信奉的程度。(读出责备的语气)
三。导读第三自然段
1.理解亚里士多德的说法?
(1)关于这两个铁球怎样落地的,亚里士多德是怎么说的呢?
(课件出示课文片段: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
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2)请学生动作演示亚里士多德说的话。
(3)思考:这段话强调了什么?(强调了两个铁球同时落下时,速度不同,10磅重的是1磅重的10倍)
(4)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读出要强调的内容。
2.理解伽俐略严谨的思维过程
(1)师:当时人们对这样的说法毫不怀疑,可是有一位25岁的
数学教授伽俐略听到了这句话后先做了什么?又做什么?还做了什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3到6自然段)
(2)学生交流:伽俐略先去思考亚里士多德的话对不对,然后又带着疑问做了许多次试验,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话的确错了,最后他还公开做试验)教师板书:怀疑——试验
表扬学生“试验”读得标准。理解“试验”和“实验”的不同。
(3)师;我们来品读第3自然段,看看伽俐略是怎么思考怎么试验的。(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品读)
课件出示课文片断
a.伽俐略是怎么推导出这两个结论呢?读书并思考:怎么证明他不相信?
b.理解什么是“一个事实”
c.以实验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伽俐略推导的两个结论。
d.用自己的话来完成这个过程,自由表述伽俐略的推理。
四。导读第四自然段
出示:伽俐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
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
1.读这句话思考:伽俐略的试验有什么特点?(次数多,反反复复,每次试验的结果都一样)
2.通过情境再现,理解“反复”与“许多次”的不同,“反复”与“重复”不同。从而理解伽俐略为什么要反复做试验。
五。导读第五六自然段
1.导读第五自然段
2.导读第六自然段
(1)指导名第六自然段
(2)作者写伽俐略公开试验的过程只写了两个动作,一个是“拿
着”,一个是“脱手”。就是这样的两个动作完成了科学史上一项重要的试验,给塔下的人们,给当时的欧洲带来巨大的震憾。
(3)出示: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
全都对的。交流并理解这句话。
六。再次整体感知全文
1.师生合作概括课文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整体感知全文。
2.思考:为什么要写第2、3自然段?
3.如何让课文中亚里士多德的话更严谨?(同一高度)质疑课文的严谨性。
七。导入新课
1.师:老师这里有两个铁球,一大一小。我们用它们来代表课文里提到的两个铁球。大的表示10磅重的铁球,小的代表1磅重的铁球。这两个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来,结果会怎么样?我们来看一下。(教师做两个球同时往下落的实验,两个球同时落在讲台桌桌面上)
2.板书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指导学生“着”的读音。
八。导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师:在1590年,就在距今415年前的欧洲,人们还没有认识
到这个现象,因为当时研究科学的人,教相信一个人的话,这个人就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2.对于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人们不是一般的相信,他们相信到
了什么程度?理解:信奉。
3.指导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感受当时人们对亚里士多德信奉的程度。(读出责备的语气)
九。导读第三自然段
1.理解亚里士多德的说法?
(1)关于这两个铁球怎样落地的,亚里士多德是怎么说的呢?
(课件出示课文片段: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2)请学生动作演示亚里士多德说的话。
(3)思考:这段话强调了什么?(强调了两个铁球同时落下时,速度不同,10磅重的是1磅重的10倍)
(4)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读出要强调的内容。
2.理解伽俐略严谨的思维过程
(1)师:当时人们对这样的说法毫不怀疑,可是有一位25岁的数学教授伽俐略听到了这句话后先做了什么?又做什么?还做了什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3到6自然段)
(2)学生交流:伽俐略先去思考亚里士多德的话对不对,然后又带着疑问做了许多次试验,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话的确错了,最后他还公开做试验)教师板书:怀疑——试验
表扬学生“试验”读得标准。理解“试验”和“实验”的不同。
(3)师;我们来品读第3自然段,看看伽俐略是怎么思考怎么试验的。(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品读)
课件出示课文片断
a.伽俐略是怎么推导出这两个结论呢?读书并思考:怎么证明他不相信?
b.理解什么是“一个事实”
c.以实验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伽俐略推导的两个结论。
d.用自己的话来完成这个过程,自由表述伽俐略的推理。
十。导读第四自然段
出示:伽俐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
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
1.读这句话思考:伽俐略的试验有什么特点?(次数多,反反复复,每次试验的结果都一样)
2.通过情境再现,理解“反复”与“许多次”的不同,“反复”与“重复”不同。从而理解伽俐略为什么要反复做试验。
十一。 导读第五六自然段
1.导读第五自然段
2.导读第六自然段
(1)指导名第六自然段
(2)作者写伽俐略公开试验的过程只写了两个动作,一个是“拿
着”,一个是“脱手”。就是这样的两个动作完成了科学史上一项重要的试验,给塔下的人们,给当时的欧洲带来巨大的震憾。
(3)出示: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
全都对的。交流并理解这句话。
十二。 再次整体感知全文
1.师生合作概括课文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整体感知全文。
2.思考:为什么要写第2、3自然段?
3.如何让课文中亚里士多德的话更严谨?(同一高度)质疑课文的严谨性。
评析:
这是一节比较理性的课,也是教师们比较害怕公开执教的课型。从今天的课堂反映来看,学生的情感好像没有被激发,台下的教师听得也有些迷茫,但是细细品味却不难发现,李老师的设计李老师的教学更重视的是思维的过程,让我和台上的学生真正进入文本,认识了那个敢于向权威挑战的伽俐略。
李老师在上午的讲座中提到,学习语文应该扎扎实实,注重语文本色。在这篇理性的文章中,找到了语言文字的训练点。很好体现了语文工具性的特点。
片断一:
出示了亚里士多德的话后李老师问人们的态度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当时的人们非常相信亚里士多德的话。
李老师:课文中是用哪个词来说明人们非常相信的?
学生回答:信奉。
李老师让学生比较:“信奉”和“相信”有什么区别?用信奉这个词好在了哪里?通过比较,学生很快就明白了人们对亚里士多德是多么的崇拜。从而更佩服伽利略敢于怀疑亚里士多德话。随即学生对于人们的”责备”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随机进行朗读训练,学生读的非常到位。把人们的这种深信不疑表现得淋漓尽致。似乎一切都很圆满,偏偏有个年轻的数学家伽利略提出了疑问。李老师又不惜花时间,再一次引领学生在伽利略的实验上咬文嚼字。
片断二:
李老师:伽利略做试验有什么特点?
学生:他一次又一次地做,做了许多次。板书:许多次
学生:他每一次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李老师:他每一次试验的过程怎样的呢?谁能从文中找到答案。
学生:每一次做的试验都是由区别的。因为书上有个词说:反复做。
李老师:你太会读书了,真正读懂了这个词语。反复和重复是不同的。那一次和一次的实验会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的思路完全打开了,说了许多不同的试验方法,比如说试验的场地不同,试验的材质不同,形状、大小等等。学生也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反复”。李老师又马上一引,伽利略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引导学生推敲“如果”。伽利略也只是怀疑,所以他必须用无数的不同实验去求正自己的想法,毕竟亚里士多德是个伟大的哲学家。
在这篇文章中,伽利略是个爱探究的数学家,而我们的李老师也带着我们学生进行了一番推敲和探究语言文字的心路历程。实现了语文工具性的特点。
纵观整节课,我发现李老师的教学设计真的考虑很周到,只是如果在设计的时候能够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也许这节课会更完美无缺。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段。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课文内容,认识事件中的两个人物。
(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朗读课文。
(三)按自然段读懂课文意思,划分结构段,初步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按自然段读懂意思,划分结构段,初步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按“预习”要求,了解初读课文的情况。
1.提问:《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故事,写了两个人物,一位是伽利略,一位是亚里士多德,他们是怎样的人物,按你的了解,简单地做个介绍。(必要时教师做补充)
(伽利略,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是一位敢于提出疑问,大胆试验的人。具体说,是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是利用望远镜观察天体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他发现月球表面高低不平,木星有四个卫星,太阳黑子、银河由无数恒星组成的等等。今天我们学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也是伽利略的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物理现象。
亚里士多德,两千三百多年前希腊的哲学家,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他。他说的话被看作是不容许更改的真理。马克思和恩格斯都称他是古希腊哲学中“最博学的人物”。)
2.两位科学家,一位是两千三百年前古希腊的,一位是三百年前意大利的。两位科学家相距两千年,怎么走进一个故事里?是谁起了作用呢?
(是伽利略在起作用。因为亚里士多德早在公元前322年就已经不在人世了。)
(二)读课文,正音正字,检查预习中读解生字词情况。
1.读准字音(带点的字):
哲(zh6)学家 教授(sh^u)固执(zh0)(以上字是翘舌音)
比萨(s4)斜塔(“萨”是平舌音)
2.“当(d4ng)作”的“当”不要读成“d1ng”的音,这里是看成,作为的意思;
“同时着(zhu
“惊讶(y4)”的“讶”不要读成“y1”的音。
3.注意字形:
区别“宜”和“宣”,“妄”和“忘”的不同。
4.检查读解生字新词情况:
哲(zh6)学家:哲,有智慧,或有智慧的人。哲学家,是研究人们对世界总的看法和对各种问题怎样正确处理的学问的专家。
教授(sh^u):授,传授,如授课。教授是大学里职务最高的教师。如,伽利略,25岁已经是大学里的教授了。
比萨(s4)斜塔:萨,是一个姓;“拉萨”的萨。比萨,意大利西部古城,著名的比萨斜塔建于1174年,高54.5米,因地基打得不好,塔身倾斜,因此得名。
违(w7i)背:违,不依从。违反、不遵照的意思。
胆大妄(w4ng)为:妄,不是分内的,胡乱的。胆子大得不管不顾,胡作非为。
宣(xu1n)布:宣,公开出来。正式告诉大家。
固执(zh0):执,掌握。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磅(b4ng):英国和美国用的重量单位,一磅合453.6克,不足一斤。
(三)按自然段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然段的中心句或重要词语,再概括讨论自然段的段意。
第1自然段: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学生时代就敢于提问,被称为“辩论家”。
第2自然段:当时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第3自然段:亚里士多德说,一个重10磅和一个重1磅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10磅的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而伽利略对这句话产生了疑问。
第4自然段:伽利略多次试验,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说法错了。两个大小不同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总是同时着地的。
第5自然段:很多人都要看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
第6自然段: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试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大家惊讶地明白了:亚里士多德的话也不是全对的。
(四)为课文分段:
提示:课文讲的是意大利著名科学家伽利略青年时期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问题,进行试验,以认真态度研究科学的故事。分段应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1.课文是介绍伽利略的。一开头就有必要概括地交代一下伽利略是怎样一个人。看看哪一小段是担负这个任务的?
(第1自然段。这就是文章的第一大段。)
2.因为课文是表现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问题的,所以接着就该说明这位权威究竟是谁?
(是大家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故事中的两位人物都出现了,这又该是一段了。看看哪一个或哪几个自然段担负这个任务的?
(第2自然段)
3.既然课文是介绍伽利略不迷信权威,肯大胆提出问题,课文也交代了不迷信的权威是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接着就该说明这位权威亚里士多德的什么言论引起了伽利略的疑问呢?看看哪个自然段或哪几个自然段是专负这个责任的?
(第3自然段)
4.引起伽利略的疑问提出来了。下一步,就该叙述伽利略为了证实自己提出的问题是对的要做什么?
(试验)
试验的结果证明自己的怀疑是对的,为了让大家都知道,就要公开验证,这就是在哪里试验呢?
(比萨斜塔)
结果引起极大的轰动,这又是一段了。看看哪一个或哪几个自然段包管这一点意思呢?
(第4~6自然段)
(五)归纳四个结构段的段意。
第1~3自然段就是一~三段。这样,第1~3自然段段意也就是第一~三段的段意了。第第4~6自然段是第四段。把第4~6三个自然段段意归并起来就是第四段段意了。小组议论这三个自然段段意怎样归并为一个结构段段意的。
提示:着重看谁做了什么,相同或相近的合并起来。具体内容用概括的词语归纳。
(第5自然段讲伽利略多次试验,第5自然段讲大家看伽利略公开试验成功,大家明白亚里士多德的话错了。三个自然段都提到试验的事,只是最后还肯定亚里士多德的话错了。因此,第四结构段的段意应该是:
伽利略经过多次试验,使大家明白亚里士多德的话错了。)
(六)小结
全文6个自然段,按事情的阶段划分,是以简介人物、提出问题、多次试验到公开验证,紧紧围绕两个铁球着地的问题展开叙述的,段与段之间联系得十分紧密。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弄清伽利略提出疑问的根据,理解不迷信权威的意义。
(二)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正确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弄清伽利略提出疑问的根据,即由一个事实推出两个相反的结论。
三、教学过程
(一)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解答“思考·练习”中的1~3题。
带着以下问题读第一、二段,然后再议论解答:
1.敢于提出疑问、大胆试验的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说的一句话产生疑问。那么,亚里士多德在大家的心目中是怎样一个人呢?
读第二段(第2自然段),体会一下人们对他的肯定和崇拜。看看哪些词语表现了这种肯定和崇拜?
(“都信奉”、“不容许更改的真理”、“人类的真理”)
“信奉”,怎么理解?“真理”是一种什么道理?“真理”不容许更改,而且是属于人类的,这又说明了什么?
(“信奉”,信仰和崇拜。“真理”,真实的、普遍的,人人应该遵从的道理。这种道理不容许更改,而且是属于人类的。可见亚里士多德的话,在大家心目中的位置多么重要。)
2.这一段最后一句话用了加问号的反问的语气(或指出用了反问句),读一读这句话,说一说为什么用反问的语气?改用加句号的陈述句效果有什么不同?
(改用一般陈述句就使“不能违背的真理”效果差了,达不到亚里士多德的话“不容许更改”的“权威”程度了。)
3.伽利略居然对这位大家信奉的权威亚里士多德说的,不容许更改的话提出了疑问,说明伽利略的一种什么精神,或者说什么态度?
(不迷信权威,认真求实的态度。)
那么,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哪句话提出了疑问,提出了怎样的疑问?
(亚里士多德的话是:“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4.按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大铁球落地速度快,小铁球落地速度慢。大铁球落地需要5秒钟的话,那么,小铁球落地就得几秒钟?
(50秒钟)
5.那么,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这种说法提出了什么疑问?读读伽利略提出疑问的那几句话,再认真议一议:
(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
6.这一疑问中的“一个事实”是指什么事实?两个不同的结论是指哪两个?
(疑问中的“一个事实”指亚里士多德说的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两个不同的结论是指两个“应当”:
一个是:把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
一个是: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
7.把两个不同的结论用投影或小黑板展示出来,并让学生填在“思考·练习”第2题中第(1)题的两条横线上。然后不看答案,用自己的话把两个结论的内容说给邻近的同学听,说给大家听。
轻声自由读第二、三段课文。
8.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不仅提出疑问,而且推想出两个不同的结论后,用什么办法来验证自己对或者不对呢?
(用试验的办法去检验、证明自己的怀疑是对或者不对。)
从这一点看,伽利略表现了一种什么态度?
(认真求实的态度。)
9.朗读第三段。再想一想,议一议,弄清伽利略提出的疑问中的两个结论。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阅读第四段,理解本段内容,体会伽利略通过试验验证自己提出的疑问是有道理的。
(二)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做好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准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伽利略以严肃、认真的态度通过反复试验,证实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是错误的。
三、教学过程:
(一)默读第4、5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以下几个问题:
1.伽利略敢于提出怀疑的是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话,他的话可是“不容许更改的真理”,因此,试验的态度怎么样?结果怎么样?
第4自然段中有五个词,突出了试验的态度,有力地证实了试验的结果。把它们找出来,标上横线。
2.为什么还要在比萨斜塔上做一次公开的试验?
3.公开试验时,人们又怎样议论的?
以上四个问题想好之后,议一议,然后集中起来用自己的话简要地回答出来。
(伽利略带着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错了。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可见,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反复”“许多”“都”“的确”“总是”五个词突出了试验态度的严肃、认真,也有力地证实了试验结果和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不一样。
伽利略决定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的试验,目的是公布自己试验的结果,也是为了告诉大家,不要盲目迷信权威。
公开试验时,人们认为伽利略竟敢跟“人类的真理”挑战,是胆大妄为,是固执,会丢尽脸的。)
要求:把第(1)(2)题的答案填写到“思考·练习”第2题的第(2)题中(时间紧迫可在课下做)。
(二)朗读最后一段,再看看插图,想一想,议一议:
1.公开试验成功了。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因为什么呢?
(“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样。”)
2.现在把回答的一句话,跟老师提问的一句话,颠倒顺序,它们中间加上“所以”,看看句子的意思变没变,为什么?
(颠倒顺序: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所以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
意思一点没变,因为把先说结果的句子跟后说原因的句子,颠倒了顺序。这种先说原因(因为),后说结果的句子,一般中间要加上“所以”一词。)
3.课文结尾的一句话: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这句话里的“原来”,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起初”的意思,还有一个意思是表示发现了不知道的真实情况。你认为是前者,还是后者?
(是后者)
4.这句话最后指出“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不是全都对的”换个意思不变的另一种说法,是什么?
(“也会有错的”)
5.这句话还有什么进一层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大家说一说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
(权威、专家学识渊博,懂得东西比一般人要多,这是事实,应该尊重,应该学习他们。但是权威、专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也会有错误。因此,不能盲目迷信、一味崇拜。伽利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行动,就足以说明了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学习他不盲目迷信权威、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敢想敢做的创新精神。)
(三)正确,流畅地通读课文。
(四)练习背诵第3自然段。自己轻声读,再同桌互检。
提示:
1.把本自然段划分两层意思(亚里士多德说的话是一层,伽利略提出的疑问又是一层),先背诵第一层,再背诵第二层。)
2.重点练习背诵第二层:两个结论中各有一个“如果……应当……”它们之间用“但是”连结。
(五)读写“思考·练习”第5题中的词语。
【板书设计】
【小资料】
比萨斜塔 在意大利比萨城内,建于1174年。塔体共8层,高54.5米。该塔建至第三层时,便发现地基开始倾斜,当整座塔体完工后,塔顶中心线已经偏离塔体中心垂直线2米左右。该塔由于“斜而不塌”名声远扬。1590年,伽利略在塔上做试验。该塔名声更大了。目前,斜塔仍在倾斜,科学家正在采取措施保护这一世界名塔。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感受伽利略经过质疑和试验发现真理,并用公开试验揭示真理的过程,领悟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 感受课文言语逻辑严谨、用词准确深刻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板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老师这里有两个铁球,一大一小。我们用它们来代表课文里提到的两个铁球:大的代表10磅重的铁球,小的代表1磅重的铁球。这两个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来,结果会怎样?我们来看一下。(教室做两个球同时下落的实验,两个球同时落在讲桌桌面上)
二、导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在1590年,就在距今415年前的欧洲,人们还没有认识到这个现象,因为当时研究科学的人,都相信一个人的话,这个人就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2.对于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人们不是一般的相信,而是相信到了什么程度?理解:信奉。指导朗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感受当时人们对亚里士多德信奉的程度?
三、导读第三自然段
1.理解亚里士多德的说法
那么关于这两个铁球怎样落地的,亚里士多德是怎么说的呢?
(用课件出示课文片段: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这段话强调了什么?(强调了两个铁球同时落下时,速度不同。10磅重的是1磅重的10倍。)指导朗读,把要强调的意思强调出来。
2.理解伽利略严谨的思维过程
当时人们对这样的说法毫不怀疑。可是又一位年近25岁的数学教授伽利略,读了这句话之后先做了什么,又做了什么?(他先去思考亚里士多德的话对不对,然后又带着疑问做了许多次试验,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话的确说错了。)
板书:怀疑——试验
我们来品读这一段课文,看看伽利略是怎么思考的,是怎么试验的。我们先看看他思考的过程。
(用课件出示课文片断)
伽利略是怎么推导出这里的两个结论的呢?
伽利略运用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推导出这两个结论的时候,他相信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吗?(不相信。)读书看看,怎么证明他不相信?
把这段话完整地读一下,读出你在思考,读出你很谨慎,读出你的思考一步一步很严谨。
现在请你用自己的话来完成这个思考过程,不看书,一层一层地表述这个意思,自己练一下。(学生练习两分钟,指名练习说。)
四、导读第四自然段
“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
我们再读这句话,一边读一边去思考,伽利略的试验有什么特点?
(伽利略的试验的特点是:次数多、反反复复、每次试验的结果都一样。)
“反复”强调了次数多,就是说他是反反复复地做。
辨析:“反复”与“许多次”的不同,“反复”与“重复”的不同。从而理解伽利略为什么要反复做试验。
五、导读第五、六自然段
1.导读第五自然段
2.导读第六自然段
(指名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作者写伽利略作公开试验的过程只写了两个动作,一个是“拿着”,一个是“脱手”。就是这样的两个动作完成了科学史上的一项重要的试验,给塔下的人们,给当时的整个欧洲以巨大的震撼。
(出示:“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怎么理解这句话?
对于权威的话,我们要学习,但不能迷信。而且,善于学习才能善于思考、善于发现。伽利略这样严谨地思考问题的方式就是因为他学习过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他用试验的方法去探究事物的真相,这种方法也是向古希腊的另一位大学者阿基米德学习的结果。
六、拓展练习
【板书设计】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人们信奉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怀疑————试验————公开试验
如果……那么 反复 拿着、脱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他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常常使老师很难解答。
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许更改的真理。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这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伽利略那时候才25岁,已经当了数学教授。他向学生们宣布了试验的结果,同时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
消息很快传开了。到了那一天,很多人来到斜塔周围,都要看看在这个问题上谁是胜利者,是古代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呢,还是这位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有的说: “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有的说:“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
伽利略在斜塔顶上出现了。他右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铁球,左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铁球。两个铁球同时脱手,从空中落下来。一会儿,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 篇四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课文内容,认识事件中的两个人物。
(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朗读课文。
(三)按自然段读懂课文意思,划分结构段,初步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按自然段读懂意思,划分结构段,初步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按“预习”要求,了解初读课文的情况。
1、提问:《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故事,写了两个人物,一位是伽利略,一位是亚里士多德,他们是怎样的人物,按你的了解,简单地做个介绍。(必要时教师做补充)
(伽利略,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是一位敢于提出疑问,大胆试验的人。具体说,是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是利用望远镜观察天体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他发现月球表面高低不平,木星有四个卫星,太阳黑子、银河由无数恒星组成的等等。今天我们学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也是伽利略的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物理现象。
亚里士多德,两千三百多年前希腊的哲学家,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他。他说的话被看作是不容许更改的真理。马克思和恩格斯都称他是古希腊哲学中“最博学的人物”。)
2、两位科学家,一位是两千三百年前古希腊的,一位是三百年前意大利的。两位科学家相距两千年,怎么走进一个故事里?是谁起了作用呢?
(是伽{CHAYI5.COM}利略在起作用。因为亚里士多德早在公元前322年就已经不在人世了。)
(二)按自然段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然段的中心句或重要词语,再概括讨论自然段的段意。
第1自然段: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学生时代就敢于提问,被称为“辩论家”。
第2自然段:当时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第3自然段:亚里士多德说,一个重10磅和一个重1磅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10磅的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而伽利略对这句话产生了疑问。
第4自然段:伽利略多次试验,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说法错了。两个大小不同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总是同时着地的。
第5自然段:很多人都要看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
第6自然段: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试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大家惊讶地明白了:亚里士多德的话也不是全对的。
(三)为课文分段:
提示:课文讲的是意大利著名科学家伽利略青年时期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问题,进行试验,以认真态度研究科学的故事。分段应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1、课文是介绍伽利略的。一开头就有必要概括地交代一下伽利略是怎样一个人。看看哪一小段是担负这个任务的?
(第1自然段。这就是文章的第一大段。)
2、因为课文是表现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问题的`,所以接着就该说明这位权威究竟是谁?
(是大家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故事中的两位人物都出现了,这又该是一段了。看看哪一个或哪几个自然段担负这个任务的?
(第2自然段)
3、既然课文是介绍伽利略不迷信权威,肯大胆提出问题,课文也交代了不迷信的权威是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接着就该说明这位权威亚里士多德的什么言论引起了伽利略的疑问呢?看看哪个自然段或哪几个自然段是专负这个责任的?
(第3自然段)
4、引起伽利略的疑问提出来了。下一步,就该叙述伽利略为了证实自己提出的问题是对的要做什么?
(试验)
试验的结果证明自己的怀疑是对的,为了让大家都知道,就要公开验证,这就是在哪里试验呢?
(比萨斜塔)
结果引起极大的轰动,这又是一段了。看看哪一个或哪几个自然段包管这一点意思呢?
(第4~6自然段)
(四)归纳四个结构段的段意。
第1~3自然段就是一~三段。这样,第1~3自然段段意也就是第一~三段的段意了。第第4~6自然段是第四段。把第4~6三个自然段段意归并起来就是第四段段意了。小组议论这三个自然段段意怎样归并为一个结构段段意的。
提示:着重看谁做了什么,相同或相近的合并起来。具体内容用概括的词语归纳。
(第5自然段讲伽利略多次试验,第5自然段讲大家看伽利略公开试验成功,大家明白亚里士多德的话错了。三个自然段都提到试验的事,只是最后还肯定亚里士多德的话错了。因此,第四结构段的段意应该是:
伽利略经过多次试验,使大家明白亚里士多德的话错了。)
(五)小结
全文6个自然段,按事情的阶段划分,是以简介人物、提出问题、多次试验到公开验证,紧紧围绕两个铁球着地的问题展开叙述的,段与段之间联系得十分紧密。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说出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过程。通过对重点了理解和想象,感知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着求实的科学精神。
3、学习通过具体的实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直奔课题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9课《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检查字词:信奉 哲学 违背 宣布
怀疑 固执 解释 英镑 伽利略 胆大妄为
3、想一想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导读感悟
(一)走进亚里士多德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伽利略实验证明的,那亚里士多德是怎么说的呢?
出示句子:“两个铁球,一个10磅,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
1、亚里士多德何许人也?交流课前搜集资料。
2、文中是怎么介绍的?
出示句子: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相信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真理。
(1)“信奉”是什么意思?结合生活理解说说,只是“相信”的意思吗?
(2)人们这样信奉亚里士多德,假如有人说他的话是错误的,会怎么样呢?你能从文中哪些词句能够体会到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
(3)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从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你体会到了什么?
(4)带着你的体会,自己再读一读这句话。读出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责备”的语气。
(5)再读亚里士多德的话,指名读,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小结:当时,亚里士多德的话就是真理,不容置疑,不容更改。一千年过去了,有人怀疑吗?没有,两千年过去了,有人怀疑吗?有!谁这么有胆量?伽利略。
(二)品读伽利略
1、伽利略是怎么想的呢?
出示语句:“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
(1)指名读,说说伽利略是怎么想的?
(2)伽利略想的这句话说了哪两层思,用句子中的一个字概括每层意思。
(3)出示课件演示,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2、伽利略又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
(1)提出问题:伽利略做试验有什么特点?(反复、许多次)
(2)换词比较:
(3)设境想象:伽利略反复做试验,每次做的都不同,可能有什么不同?你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伽利略?
3、当伽利略要公开试验的时候,人们有什么反应?画出来,读好语气。
4、你读出了人们对他的什么态度?用几个词来概括当时人们的态度。只有这两个人在说吗?想一想,还有人在说什么?
5、人们的反映告诉了我们什么?面对人们的态度,假如你就是伽利略,你会怎么想?你犹豫了吗?你退缩了吗? 伽利略的表现又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6、多么不屈的伽利略,多么执着的伽利略!顶着巨大的压力,试验开始了。试验的结果到底怎样呢?出示句子:
伽利略在斜塔上出现了。他右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铁球,左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铁球。两个铁球同时脱手,从空中落下来。一会儿,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
(1)指名读。人们惊讶了!他们信奉了两千多年的结论竟然是错误的!多么不可想象!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吧!一起读。
(2)想象补白:当看到两个铁球同时落地,伽利略走下斜塔时,人们有什么表现?
7、理解:“这个时候,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三、鼓励质疑
1、伽利略是怀疑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如果你碰到书中有错,你敢不敢提出来?仔细读读课文中亚里士多德说的话和第4段中写伽利略试验结论的话,你会发现也有值得怀疑的地方。
2、读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呢?请你用一两句话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
四、学习写法,积累言语
1、总结写法:伽利略不畏困境、献身科学、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人物形象和崇高品质,课文是如何表现出来的?(一是选择怀疑权威、反复试验和公开试验三个典型事例;二是描写了人物心理、语言和动作。)
2、课外练笔:选择自己熟悉的一个人,学用这种方法写一段话或一篇习作。
3、课外阅读:推荐阅读《哥白尼的日心说》走近并结识更多的伟人。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教学设计 篇六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
这一课的教学着重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去感知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课后觉得课堂设计处理较成功的有以下几点:
一、细读文本,了解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我设计的意图在于通过抓住描写两个人物的语句,让学生感受到亚里士多德当时是绝对的权威,而伽利略只不过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教授。事实上,学生也达到了这个教学目标,对于伽利略的勇敢就更加佩服不已了。
二、通过演示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原本以为这篇推理性较强的文章比较枯燥,学生可能不怎么感兴趣,但事实上,合理地让学生利用实物演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
三、课堂作业本上的小练笔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伽利略试验成功后,人们会怎么说呢?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打开思路,而不仅仅只能说出“伽利略太棒了,太厉害了”之类的语句。比如,伽利略的学生会说什么?那些如此信奉亚里士多德的人会说什么?那些嘲笑过伽利略的人又会说什么?这样学生们富有创造性的回答就产生了。
课堂是没有完美的。同样,这一课的教学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在感受伽利略认真思考亚里士多德的结论的时候,学生还是没有很清楚地理清楚两个推论的意思。课后,我在思考是自己操之过急了,这个推论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复杂,会给他们带来一些思维上的混乱,教师期望学生能跟上自己上课的节奏,而不是去适应学生的程度。也许,多给学生点时间思考,多让他们读读文本,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
1、《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实践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为了落实这一点,我对课文进行“重组”,以“喜欢谁”(伽利略、亚里多德)作为学生思维和情感生活的主线,让学生从书中或课外资料中去理解、感悟伽利略的善于思考、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当学生谈到这个问题时时,他们各抒己见,或从书中或从课外资料中据理力争、旁征博引地侃侃而谈。
2、这篇课文的难点在于理解伽利略的想法,学习他善于思考的好品质。《新课标》强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把这一难点抛给学生,让他们以小组自由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他们在交流汇报时,把语数学科巧妙地结合,这样的理解也让我们再次证明学科间的知识是相通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让孩子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才是应当在学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的最美好的事物。”
3、一节精彩的有智慧的语文课,不在于教师讲授无数个知识点,而在于学生提出更多的为什么;不在于教师运用什么方法,而在于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大量的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不在于设计的课堂有无基础型、拓展型或研究型之分,而于于学生是否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通过学习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不在于学生从课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于他们质疑和评判了多少,在于他们是否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展广阔的心灵,在于学生对自己的发展是否有足够的自信。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
福建省厦门市仙岳小学 陈旭蓉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是人教版的一篇老课文,要在旧教材中渗透新的理念,是我这节课教学设计的意图。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实践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为了落实这一点,我以课文进行“重组”,即以“喜欢谁”(伽利略、亚里多德)作为学生思维和情感生活的主线,让学生从书中或课外资料中去理解、感悟伽利略的善于思考、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当我让学生谈谈“你喜欢谁?为什么?”时,我看到学生各抒己见,或从书中或从课外资料中据理力争、旁征博引地侃侃而谈的自信姿态,那不说服对方辩友誓不罢休的决心,让我为之感动。当学生从书中充分明白到伽利略从试验中证明亚里多德的话有错时,人们的态度也由责备到怀疑到明白,我就提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人们对伽利略的态度改变了,那喜欢亚里多德的同学你们的态度改变了吗?有的同学这样说道:“我还喜欢亚里多德,他说这句话虽然有错,但他给人类做出很大的贡献,人们还称他为‘学问之神’,但我也喜欢伽利略。”这不证明了课标指出的“课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言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同时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学生的独特体会是多么的深刻精辟啊!此时老师再多的语言都是多余的。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
这一课的教学是听了顾老师的课后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和我自身的特点来设计的。顾老师的课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课要忌花哨,重实效,简简单单从语言文字中去感知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课后觉得课堂设计
这一课的教学是听了顾老师的课后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和我自身的特点来设计的。顾老师的课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课要忌花哨,重实效,简简单单从语言文字中去感知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课后觉得课堂设计处理较成功的有以下几点:
一、细读文本,了解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我设计的意图在于通过抓住描写两个人物的语句,让学生感受到亚里士多德当时是绝对的权威,而伽利略只不过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教授。事实上,学生也达到了这个教学目标,对于伽利略的勇敢就更加佩服不已了。
二、这个课堂的学习氛围比较热烈,原本以为这篇推理性较强的文章比较枯燥,学生可能不怎么感兴趣,但事实上,合理安排了教学步骤,学生对整个教学的思路也和清晰,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
三、课堂作业本上的小练笔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伽利略试验成功后,人们会怎么说呢?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打开思路,而不仅仅只能说出“伽利略太棒了,太厉害了”之类的语句。比如,伽利略的学生会说什么?那些如此信奉亚里士多德的人会说什么?那些嘲笑过伽利略的人又会说什么?这样学生们富有创造性的回答就产生了。
课堂是没有完美的。同样,这一课的教学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在感受伽利略认真思考亚里士多德的结论的时候,学生还是没有很清楚地理清楚两个推论的意思。课后,我在思考是自己操之过急了,这个推论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复杂,会给他们带来一些思维上的混乱,教师期望学生能跟上自己上课的节奏,而不是去适应学生的程度。也许,多给学生点时间思考,多让他们读读文本,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处理较成功的有以下几点:
一、细读文本,了解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我设计的意图在于通过抓住描写两个人物的语句,让学生感受到亚里士多德当时是绝对的权威,而伽利略只不过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教授。事实上,学生也达到了这个教学目标,对于伽利略的勇敢就更加佩服不已了。
二、这个课堂的学习氛围比较热烈,原本以为这篇推理性较强的文章比较枯燥,学生可能不怎么感兴趣,但事实上,合理安排了教学步骤,学生对整个教学的思路也和清晰,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
三、课堂作业本上的小练笔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伽利略试验成功后,人们会怎么说呢?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打开思路,而不仅仅只能说出“伽利略太棒了,太厉害了”之类的语句。比如,伽利略的学生会说什么?那些如此信奉亚里士多德的人会说什么?那些嘲笑过伽利略的人又会说什么?这样学生们富有创造性的回答就产生了。
课堂是没有完美的。同样,这一课的教学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在感受伽利略认真思考亚里士多德的结论的时候,学生还是没有很清楚地理清楚两个推论的意思。课后,我在思考是自己操之过急了,这个推论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复杂,会给他们带来一些思维上的混乱,教师期望学生能跟上自己上课的节奏,而不是去适应学生的程度。也许,多给学生点时间思考,多让他们读读文本,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以上内容就是众鼎号为您提供的6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众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