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学设计 >

《唐诗》教学设计(优秀5篇)

众鼎号分享 164387

众鼎号 分享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众鼎号为大伙儿带来的5篇《《唐诗》教学设计》,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唐诗》教学设计 篇一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在湖南永州,有一位诗人家喻户晓,他就是——唐朝的柳宗元。(板书:柳宗元)

2、今天,我们就学习柳宗元写的《江雪》,它是唐诗中的一首精品。

二、感受诗境

1、一首好诗就是一幅画,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边听边想象诗中的画面。(师配古琴曲朗诵)

2、学生描述自己想象出的诗中的画面,师边听边画:首先是被大雪覆盖的群山万岭,条条小路已被大雪覆盖。寒冷的江面上,一只孤零零的小船,一个披蓑戴笠的渔翁正在垂钓。

这是我们看到的画面,在这个画面里,你听到声音了吗?(学生交流画面寂静无声)

3、如果说“千山鸟飞”“万径人踪”,那是什么样的场景?添加上一个“绝”和“灭”之后呢?

你看,添上一个字,境界大不同,这就是古诗语言的魅力!

4、同学们,我们一直在说雪,诗中哪里写到雪了?除了诗题和诗的最后一个字,在其他诗句里,你能找到雪吗?

5、小结:诗中没有具体写到雪,却让我们感到处处都有雪影,处处都有雪迹,这就是诗人高明的地方。这样的一个冰天雪地、人鸟无踪、寒江独钓的画面和意境,给你什么感觉?

三、体味心境

1、其实,诗境也是诗人的心境。这首绝句,绝不仅仅是为了描绘一幅江乡雪景图,还蕴藏着诗人的心境和情怀。而要了解诗人的心境,就必须穿越千年,走进柳宗元的内心世界。(出示资料,配乐介绍):柳宗元成长于动乱年代,他做官以后,关心百姓,大胆革新,可是革新不到半年就失败了,柳宗元被贬到了永州。那是个十分荒凉偏僻、人烟稀少的地方。面对当权者的打击报复、母亲去世、女儿夭折、朋友们的杳无音讯,他的身体越来越差。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柳宗元写下了《江雪》这首诗。

2、想一想,从热闹繁华的京城长安,到千里之外荒凉偏远的永州,自己的才干不能施展,志同道合的朋友天各一方,又失去亲人,诗人的内心会是什么样的呢?

3、这样的孤独和寂寞恐怕我们常人是难以理解和体会的,把每行诗开头的字连起来读,是什么?(红色显示:千、万、孤、独)顺着读是“千万孤独”,倒过来读是“独孤万千”,变个顺序读是“万千孤独”,不管怎样去看,诗人要表露的都是“十分孤独”!那是怎样的一种无奈与失落呀!座座苍山能明白他的心思吗?条条小路能理解他的心境吗?那片孤舟能承载他的希望吗?陪伴他的只有“千万孤独”了。请大家把这种孤独读出来!

4、同学们,这个渔翁,他独钓于众人不钓之时,独钓于众人不钓之处,任凭天寒地冻,他坚守在寒江小舟之上,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渔翁?(体会诗人的孤傲、坚毅)

5、是呀,我们看不清渔翁脸上的神情,但能想象得出他的眼神一定是坚定、刚毅的!这就是当时的柳宗元,孤独而又孤傲。再读,读出诗人的孤傲!

6、同学们,表现孤独和孤傲可以有多种方式,柳宗元为什么选择了这样一个“寒江独钓”的方式呢?

7、人们不禁要问:“蓑笠翁”为什么要在冰天雪地里独自垂钓呢?他能钓到什么呢?(让学生自主创设多元答案)

8、同学们听说过姜太公钓鱼吗?昔日姜太公钓鱼,鱼钩是直的,鱼钩离水面还有三尺,那不是钓鱼,为的是钓取功名;而今天,柳宗元的垂钓,钓翁之意不在鱼,在乎的是一种情操、一种气节,钓什么已无关紧要了。“寒江独钓”本身就已经表明一种态度了,那就是不向恶劣的环境屈服。

9、其实,人生难免不失意,失意不失人格、不失风骨,只有这样,才可以拥有一身铮铮傲骨!

10、请带上诗人的这种心境和情感,再来读这首诗。

四、吟唱诗文

1、这样的一首千古流传的好诗,已经不足以表达诗人的情感,那我们就来吟唱吧。(放音乐)这首曲子的名字就叫《江雪》。请同学们仔细听听永州地方的百姓是怎么唱的,同学们可以边听边学。(放曲子)

2、同学们发现没有,这首曲子实际上也是按照平仄的规律来谱曲的,这样的唱也可以说成是“吟”,吟诗最能表达诗人的情感,让我们一起来吟唱《江雪》。

《唐诗》教学设计 篇二

一、检查作业:

1、背诵两首诗。

2、找同学背诵王勃、陈子昂的代表性诗歌。

二、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朗读指导

先由教师范读,然后学生自由读,再找学生朗读。在读时用心揣摩诗人在诗中所寄托的情感。

2、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先世在隋末因罪徙居中亚碎叶,李白便出生于那里。5岁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因以自号青莲居士。李白与杜甫齐名(比杜甫稍长),世称“李杜”。他是唐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的诗中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手法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他的诗歌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优良传统,善于向乐府学习,形成了他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他的诗歌具有豪迈奔放、想象丰富、色彩绚丽等特点,对后代诗歌的影响很大。

3、诗的前两句通过写景、叙事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解析:诗人选取两种富有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南国的暮春三月,眼前是纷纷飘坠的杨花,耳边是一声声杜鹃的悲啼。此情此景,已够撩人愁思的了,何况又传来了好友远谪的不幸消息?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怨的气氛。

4、“愁心”原是悲伤而沉重的,但愁心寄月随风的形象所给予读者的,为什么不是沉重压抑之感?

解析:在这首诗里,明月成了传送友谊的使者,长风也成了吹度明月的凭借。这夸张奇妙而又天真烂漫的想象,使这首诗带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和李白豪放天真的个性,而诗人对朋友的深挚情谊也真切地表达出来。

三、品味赏析

首句“杨花落尽子规啼”,是写李白“闻王昌龄左迁”时的暮春景象。“杨花落尽”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杜鹃泣血悲鸣,进一步渲染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闻道龙标过五溪”,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五溪指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的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龙标县当时是少数民族杂居之地,溪深涧险,“非人迹所履”,其生活条件艰苦。王昌龄从江宁启程,要沿长江逆水而上,过洞庭,入沅江,然后才能抵达偏远荒凉的龙标。诗中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内心凄楚更兼环境萧凉,更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

三、四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是寄情于景,对朋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意思是,我将自己对你的一片情思寄与明月,希望这千里共有的明月光带着我的思念随你直到远谪的偏远之地,聊慰你孤寂的身影。在李白的笔下,明月是高雅、纯洁的有情物。这首诗中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不仅表现出李白和王昌龄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而且也意喻了只要明月还在,他们二人的友谊就会像皓月一样永远长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何况王昌龄知己甚众!在众多的知己中,李白这种无私的声援、坚定的信赖和诚笃的友谊,不仅给王昌龄以温暖,而且也给了他与邪恶势力斗争的勇气。王昌龄后来在贬所曾写了《送柴侍御》和《龙标野宴》两首诗,都一洗“黯然销魂”的低沉情调,表现了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精神。前一首写道:“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后一首写道:“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这两首诗中都因有“青山明月”和他相依为伴而情绪昂扬。大概王昌龄也从明月中看到了李白、常建诸诗友遥寄给他的友好声援了吧?另外,从王昌龄这两首诗中也可以看出,李、王的交情之笃,互相了解之深,志趣爱好之接近,不然,诗中的“明月”怎能起到两相慰勉的神奇作用呢?

四、小结

这首诗歌感情深挚,意境高远,胸襟开阔,给人以奋发昂扬的感觉。古时由于封建阶级思想的影响和毒害,一些文人往往为仕途的坎坷而叹息,更有为“左迁”而“黯然神伤”者。但李白却一反俗念,视仕进为其次,而将“人生贵相知”、珍视友谊放在首位,表现出飘逸豪放的情怀。

五、学习《滁州西涧》

1、学生朗读诗歌

要求:上一课时已经学习了朗读时要注意节奏、韵律、声调、重音,在读时要注意体会、运用。在读时体会两首诗中所描写的景物和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学设想:进一步培养诗歌朗读的能力,引导学生走入诗歌所渲染的艺术境界,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所描写的情景之中,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2、作者介绍

韦应物(约737~约792),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天宝末年,以三卫郎侍玄宗,放浪不检,后来悔悟,折节读书。曾任洛阳京兆功曹等职。建中年间出任滁州、江州刺史,后转左司郎中,贞元初任苏州刺史。他在历任官职中都努力做一个清廉刚直的地方官,并对民间疾苦经常表示关怀。韦应物的山水田园诗很多,也很著名。白居易曾评论他的诗“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

3、品味赏析

诗的前二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是说:诗人唯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鹂在树阴深处啼鸣。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独怜”是偏爱的意思,偏爱幽草,流露着诗人恬淡的胸怀。后二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是说:傍晚下雨潮水涨得更急,郊野的渡口没有行人,一只渡船横泊河里。这雨中渡口扁舟闲横的画面,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引人思索。

4、小组讨论

这首诗中有无寄托,所托何意?

解析:有人认为它通篇比兴,是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有所托意”。实则诗中流露的情绪若隐若现,开篇幽草、黄鹂并提时,诗人用“独怜”的字眼,寓意显然,表露出诗人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后两句在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中,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忧伤的情怀。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和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和不合意的情事,而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地流露出来。由此看来,这诗是有寄托的。

在中唐前期,韦应物是个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个关心民生疾苦的好官。在仕宦生涯中,他“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寄李儋元锡》),常处于进仕退隐的矛盾之中。他为中唐政治弊败而忧虑,为百姓生活贫困而内疚,有志改革而无力,思欲归隐而不能,进退两为难,只好不进不退,任其自然。庄子说:“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子列御寇》)韦应物对此深有体会,曾明确说自己是“扁舟不系与心同”(《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表示自己虽怀知者之忧,但自愧无能,因而仕宦如同遨游,悠然无所作为。其实,《滁州西涧》就是抒发这样的矛盾无奈的处境和心情。思欲归隐,故独怜幽草;无所作为,恰同水急舟横。所以诗中表露着恬淡的胸襟和忧伤的情怀。

5、小结

本篇为作者任滁州刺史时所作。作者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这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是韦应物最负盛名的写景佳作。诗里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韦应物先后做过“三卫郎”和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深为中唐政治腐败而忧虑,也十分关心民生疾苦,但他无能为力。这首诗就委婉地表达了他的这种心情。

六、课堂小结

诗歌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用来抒发情感,在学习诗歌时要注意体会作者在其中蕴含的情感。但这种情感有时候不是直接抒发的,这时就要抓住作者选择的事物和他的语言、动作来用心体会。

七、作业:

1、背诵所学诗词。

2、课后二。

《唐诗》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词的兴趣,指导学习方法,在学习中感受古代诗歌艺术的魅力。

重难点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熟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疏通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一遍,理解文意。

2、教师点名阅读,学生为其正音。

3、教师指名学生翻译。

二、精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深入探究

(一)阅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开篇首句让你想到一幅怎样的画面?你能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吗?

开篇首句让人想到狂风咆哮之中岌岌可危的茅草屋,耳旁仿佛风声灌耳,让人为那屋子能否完好保存下来而担忧。由此可见,诗人当时的心情也

是焦急万分的。何况,屋顶上本不多的茅草还被卷走了好些。

2、第二句用了哪些动词?表达了什么?

“飞”字紧承上句的“卷”字,“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到屋旁,都随风“飞”过江去,然后分散地、雨点似的洒在“江郊”,很难收回来。“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描写不仅组成了鲜明的图画,而且拨动着诗人的心弦。

(二)阅读第二段思考。

3、如何理解“忍能对面为盗贼”?

一者,挂在高树梢与飘在深塘边的茅草已无法取回,有可能取回的又被群童抱去,这不能不令诗人焦虑万分。二者,这茅草对诗人来说事关生计,对群童来说可能无关痛痒,群童无知的恶作剧,令诗人痛心。第三,仅仅因为诗人“老无力”而“公然抱茅入竹去”,这自然会引起诗人的愤慨和感伤。这种情况下,诗人说一些过激的话是可以谅解的,但诗人在叙述群童行为时,只说“抱茅”而不说“抢茅”,到底不是真的说他们是“盗贼”,与其说诗人生孩子们的气,倒不如说生社会的气,恨动乱社会给人民带来的贫困、灾难。所以“呼不得”之后,也不过是“自叹息”而已。

(三)阅读第三段回答问题。

4、“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渲染了怎样的氛围?诗人心境怎样?

这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黯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黯淡愁惨的心境。

5、诗人为何长夜难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一句如何理解?

从眼前的处境想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然后又回到现实,忧国忧民,加上“长夜沾湿”,怎能入睡呢?“何由彻”与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同时,“长夜沾湿何由彻”还有一语双关的深层含义,诗人从眼前景想到过去事,推想到未来,自己、国家不都在风雨飘摇中挣扎吗?深重的灾难啊,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何由彻”一句,意味深长,不只结束本段,还为下段作铺垫。

(四)阅读第四段,回答下列问题。

6、怎样看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杜甫生长在一个“奉儒守官,未坠素业”的官僚地主家庭,儒家的仁爱思想对他的影响非常大,使他从小就立下“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但仕途不顺,生计窘迫,这使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近下层社会,关心民生疾苦,写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悲愤之语,以及《兵车行》、“三吏”“三别”这样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他晚年客居成都,靠朋友接济为生,但忧国忧民之心不减。他因“茅屋为秋风所破”一事发出的不止是身世之慨,更有推己及人的博爱情怀和舍己为国的情怀。

7、“呜呼!何时……冻死亦足!”结尾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决心?

这几句强烈地表现了诗人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2课时

一、资料助读

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卖炭翁》以个别事例来表现普遍状况,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有很强的社会典型意义。全诗描写具体生动,历历如绘,结尾戛然而止,含蓄有力,在事物细节的选择上和人物心理的刻画上有独到之处。

二、品读鉴赏

1、本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卖炭翁形象,请从文章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并分析。

外貌描写:“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写出买炭翁的生存状态,劳动艰辛、年岁已高。心理描写:“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出卖炭翁孤苦无助,急于通过卖炭获取生活资料,“可怜”两字表现出作者对卖炭翁的同情。动作描写:“伐薪烧炭”“晓驾炭车辗冰辙”写出卖炭翁劳动的艰辛和卖炭的不易。

卖炭翁形象:劳动艰辛、生活困苦、年岁已高。

2、文章多处使用了对比,既有卖炭翁自身的对比,又有卖炭翁与宫使的对比,请从文章中找出这些句子,并说说各自的作用。

①“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绡一丈绫”对比,写出“宫市”掠夺的残酷。

②“牛困人饥”与“翩翩两骑”对比,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

③“衣正单”与“愿天寒”对比,写出卖炭翁急于买衣食的迫切心情。

《唐诗》教学设计 篇四

一、导入新课

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名家辈出,佳作迭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唐诗中,感受律诗的格律之美。

二、教学新课

野 望

目标导学一:了解常识,疏通文义

1、学生自由朗读,指名朗读。教师指导:一定要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2、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义。

3、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目标导学二:理解诗句,概括内容

1、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明确:描绘了诗人临近黄昏时徘徊在东皋之上,四处眺望,走走停停,不知止于何处,一副若有所思又若有所待的画面。

2、颔联和颈联运用了何种手法?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

明确:这两联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颔联写作者举目四望,山、树一片秋色,在夕阳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颈联表现牧歌式的田园气氛,牧人与猎马的出现,使静谧的画面活了起来。这四句宛如一幅山林秋晚图,在闲逸的基调中,透露出几分忧郁和苦闷。

目标导学三:品味分析,体味感情

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明确: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第二句呼应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2、请从“景”与“情”的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明确: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3、诗人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

黄鹤楼

目标导学一: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谈谈你所了解的江南三大名楼及与之有关的著名诗文。

明确:湖北:黄鹤楼 崔颢 《黄鹤楼》

湖南:岳阳楼 范仲淹 《岳阳楼记》

江西:滕王阁 王勃 《滕王阁序》

目标导学二:朗读古诗,分析探究

1、读了这首诗,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明确:生1:我喜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因为这两句对仗工整,用词优美,我眼前好像也出现了这么一幅令人陶醉的画面。

生2:我也喜欢这两句。“历历”“萋萋”两个叠词读起来流畅、舒缓,感觉非常宁静。

生3:我喜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这两句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它讲述了一个美丽的传说。

2、诗中引用神话传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3、诗人在最后感叹道:“烟波江上使人愁。”他为何而愁?愁什么呢?

明确:诗人由黄鹤楼的名字由来想到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鹤而去,只留下这座楼和千年不变的悠悠白云;再眺望眼前汉阳城一带,草木茂盛苍翠;继而想起自己的故乡,不禁发出怀旧、思乡的感慨,一股世事苍茫的愁绪涌上心头。

4、第五、六句写看到的繁荣景象,而第七、八两句却写清冷的思乡之情,运用了什么手法?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反衬手法,传达出诗人深重的漂泊感以及对归宿的向往。

使至塞上

目标导学一:了解常识,朗读诗歌

1、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王维,字摩诘,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不仅是作诗的妙手,而且是绘画的行家,所以苏轼盛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浓郁的诗情画意是王维诗作最大的艺术特色。

写作背景: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的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以监察御史的身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这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使至塞上》所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2、教师范读诗歌,要求学生听读,把握节奏和韵律。

3、全体学生配乐齐读,并感知诗歌内容。

目标导学二:梳理诗义,概括内容

1、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中颔联和颈联的画面。

明确:地上随处可见飘飞的蓬草,天空偶尔出现一队北归的大雁。只见灿黄无垠的大漠上,挺拔着一柱直冲云霄的烽烟,绵长如带的黄河边,一轮火红的落日显得异常浑圆、壮丽。

2、这是一首律诗,你能简要概括每一联的内容吗?

明确:首联叙事,颔联写景且蕴含感情,颈联描绘出一幅经典的画面,尾联叙事。

目标导学三:赏析诗句,把握情感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王国维赞叹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明确: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再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再到绵延无边的大漠,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其次,它讲究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线条简约,物态毕现。第三,色彩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辽阔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

渡荆门送别

目标导学一:译诗,解说内容

请结合文中注解自译全诗。

提示:我驾轻舟一叶,顺流而下,一直远渡到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览。山峦从我的视野中一点点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还是故乡的水好啊,它不远万里把我送到江汉平原。

目标导学二:评说,深入赏析

1、《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明确: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2、颔联中的“随”和“入”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明确:一个“随”字化静为动(或“以动写静”),将群山与平野位置的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了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一个“入”字形象生动,写出了气势的磅礴,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充满了喜悦和昂扬的激情。

3、颈联的描写有何妙处?

明确: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海市蜃楼喻云之奇特,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4、赏析尾联,并思考:本诗题为《渡荆门送别》,清代诗人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你有什么看法?

明确:诗的尾联的妙处在于:诗人明明有离乡惜别的情思,而又不直说,反而采用拟人化手法,说“故乡水”对自己怀有深情,不辞劳苦,从四川一直送他到荆门外,即“万里送行舟”。采用这种拟人化的手法,比直抒胸臆陈述离乡之情显得更曲折含蓄,更有诗味和情趣。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沈德潜认为“送别”二字可删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钱塘湖春行

目标导学一:初读诗句,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正音正字。

2、学生自由朗读全诗,要求读准节奏,读出情感。

3、学生借助注释和参考资料,疏通诗文大意。

目标导学二:感悟全诗,质疑释难

1、通过朗读诗句,你体会到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里看出来的?

明确:早春。从“水面初平”“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乱花”“浅草”看出。

2、诗人是步行还是骑马观赏景致?通过哪句诗可以看出?

明确:骑马。从“浅草才能没马蹄”看出。唐时,西湖上骑马游春的风俗极盛。

3、诗人骑马游西湖,所以诗里提到了游踪,但诗里写游踪跟散文不一样,是用不着做细致交代的,要仔细想,才看得出来,试诵读全诗两遍,然后说说诗人的游踪。

明确: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一路行来,到最后湖东的白堤。

4、在所有的景物中,诗人最喜爱的是什么呢?(品读末尾两句)

明确:诗人最爱湖东的白堤,因为这里绿柳成荫。相比较其他地方的景色,白堤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使人久久不忍离去,诗人不禁赞叹道:这才是我最爱去的地方啊……对西湖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唐诗》教学设计 篇五

学习目标:

1、能够感悟初唐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思考。

2、能初步体会初唐诗歌刚健而飞动的抒情风格。

3、能撰写500字左右的鉴赏文章。

教学建议:

在盛唐诗歌高潮到来之前,无论从形式和精神气质上来说,初唐诗都处于准备阶段。这一时期的诗歌虽然是以绮靡婉媚的诗风为主,但随着以“四”为代表的中下层文士的崛起,给诗歌注入了情思浓郁、气势壮大的气息。因此,这是一个诗歌发展缓慢但又孕育着高潮的时期。本专题选取了初唐具有代表性的诗歌五首,其中《春江花月夜》一篇是本专题的重点和难点。

1、对《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一篇,教师应在引导学生揣摩具体词句的同时着重体会其于沉静之中见深挚情感的艺术境界。

2、《滕王阁》在必修本中已经附在《滕王阁序》之后,可以学生自学为主,让学生将序文和诗歌进行对读。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勾画出诗中表示时间和空间的词语,然后体会作者那种面对永恒的存在所发出的人世沧桑之感。

3、《春江花月夜》曾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此诗的教学资源比较多,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活动。此诗的难点是诗歌中所传达出来的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的同时要将此问题讲深讲透,并且要进行正确引导。

4、重点放在《春江花月夜》,诗歌的主要意象是什么?抒情主人公是谁?

《滕王阁》在必修四出现过,可以先搁置,到讲晚唐诗时,设“登高”诗专题时对比鉴赏。

第一课时

总述

学习目标:

1、了解唐诗发展的过程,对唐诗有一个总体感知。

2、掌握初唐早期文风。

教学过程:

一、简述唐诗发展过程

1、看电视散文《唐之韵》之“千古唐诗”(第1集)(约20分钟)

2、简述唐诗发展过程

(1)可发资料《唐诗的发展》。

(2)也可让同学课前认真预习附录部分的《唐诗的历程》。

二、初唐早期文风

1、历史沿革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

2、我们知道,南朝文风流行词采华美,音韵流转,后世称之为绮靡艳丽。如:

(1)梁武帝萧衍的《子夜四时歌》(宫体诗)

江南莲花开,红光覆碧水。

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

(2)徐陵的《长相思》

长相思,望归难。传闻奉诏戍皋兰。龙城远,雁门寒,愁来瘦转剧,衣带自然宽。念君今不见,谁为抱腰看。

3、在盛唐诗歌高潮到来之前,无论从形式和精神气质上来说,初唐诗都处于准备阶段。这一时期的诗歌虽然是以绮靡婉媚的诗风为主,但随着以“四杰”为代表的中下层文士的崛起,给诗歌注入了情思浓郁、气势壮大的气息。因此,这是一个诗歌发展缓慢但又孕育着高潮的时期。

初唐四杰是初唐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也称“王杨卢骆”。他们的诗歌还没有完全摆脱齐梁诗风的影响,但已经扩大了诗歌的题材内容,把诗歌从宫廷移到了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和塞漠,诗的风格也较清峻,对扭转初唐诗风起到了促进作用。到沈佺期、宋之问时,确定了律诗崭新的形式。

4、“风神初振”的初唐诗为诗的“盛唐”奠定的基础。

为什么说初唐诗是“风神初振”呢?我们下节课再一起探讨。

三、布置作业

1、认真预习“风神初振”的初唐诗(共5首)中的前四首。

2、请大家查阅有关作者资料。

第二课时

诗歌鉴赏(一)

教学目标:

1、对《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一篇,教师应在引导学生揣摩具体词句的同时着重体会其于沉静之中见深挚情感的艺术境界。

2、《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一篇,虽然是一首和诗,但写得别有情致。诗人惊新而不快,赏心而不乐,感受新鲜而思绪凄清,景色优美而情调淡然,甚至于感伤,有满腹牢骚寄于言外。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该诗在使用“虚”字上的妙处的同时,体悟诗人这种独特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一)由《登幽州台歌》

导入: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参考《学习与评价》

2、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具有悲剧性格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表现出他的怀才不遇,他的不平,他的忧愤,他心底的波澜。(引出作者陈子昂的介绍。)

(二)作者简介

陈子昂(659-700),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少年任侠,24岁举进士,擢麟台正字,故世或称陈正字。迁右拾遗,故又称陈拾遗。屡上书言事,辞多直切,颇中世病,但罕为用。曾随武攸宜北征契丹,忤上降职。后解职回乡,为县令段简诬陷,下狱死。陈子昂所作诗论著作《修竹篇序》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六朝柔靡诗风,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对唐代诗歌及后代诗歌创作均有积极影响。所作诗歌以《感遇》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等为代表,作品指斥时弊,风骨高古,有汉魏风骨,是他的诗歌理论的最好体现。

(三)朗读《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四)诗歌鉴赏

1、根据注释,初探诗意

2、找出诗中分别写“夜”、“别”、“时间”、“空间”的语句。

银烛――“夜”;离堂――“别”。

3、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离情别意。

4、具体分析

这首律诗一开头便写别筵将尽,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绪和寂静状态。作者抓住这一时刻的心理状态作为诗意的起点,径直但却自然地进入感情的高潮,情怀颇为深挚。“银烛吐青烟”,着一“吐”字,使人想见离人相对无言,怅然无绪,目光只是凝视着银烛的青烟出神的神情。“金樽对绮筵”,用一“对”字,其意是面对华筵,除却频举金樽“劝君更尽一杯酒”的意绪而外,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勉强相慰的话了。此中境界,于沉静之中更见别意的深沉。

颔联“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琴瑟”指朋友宴会之乐,源出《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鼓琴”,是借用丝弦乐器演奏时音韵谐调来比拟情谊深厚的意思。“山川”表示道路遥远,与“琴瑟”作为对仗,相形之下,不由使人泛起内心的波澜:“离堂”把臂,伤“琴瑟”之分离;“别路”迢遥,恨“山川”之缭绕。这两句着意写出了离情的缠绵,令人感慨欷歔。

颈联“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承上文写把臂送行,从室内转到户外的所见。这时候,高高的树荫遮掩了西向低沉的明月;耿耿的长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这里一个“隐”字,一个“没”字,表明时光催人离别,不为离人暂停须臾,难舍难分时刻终于到来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带来的5篇《《唐诗》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开天辟地教学设计(优秀10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