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学设计 >

父母如何陪伴孩子一起成长(6篇)

众鼎号分享 78475

众鼎号 分享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国家的栋梁,我们如何才能把孩子培养成为优秀的人才,这是个长期值得讨论的话题,其实作为父母哪个没有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呀,但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让孩子在健康快乐的前提下学习,而不是在逼迫的情况下成材(那样也不一定能成材,可能会适得其反)。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6篇《父母如何陪伴孩子一起成长》,可以帮助到您,就是众鼎号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痛苦的中国式和谐家庭关系 篇一

父母的经典妄想:你不知道自己需要吃多少饭,我才知道!

客体关系心理学说,关系就是一切。我们存在的全部意义,就是寻找关系。婴儿若没有照料者的陪伴,无法存活。成年人若没有朋友或伴侣,生命黯淡无光。老年人没有人陪伴,生不如死。

我们都知道陪伴的重要意义,那什么才是真正的陪伴呢?

有一对夫妻找我做心理咨询,双方都受过很好的教育,郎才女貌。老公抱怨妻子不接纳自己,对自己挑剔;妻子总抱怨孤独寂寞,缺少陪伴。老公一听寂寞这个词就火:“我在家工作,1周7天差不多天天都和你在一起,你却总是不满足,你这是心理有问题!”。妻子非常委屈,却说不清楚到底痛苦在哪里。

细细了解这个男人的成长史,男人从小跟父母一起生活,没分离过,父母也几乎不吵架,更是从来不打骂说教孩子,孩子从小就很懂事,成绩优异,从来不给父母添麻烦,长大后也工作体面收入颇丰,孝顺家人,家庭关系看上去关系非常“和谐”。

当我问起这个男人,你童年有什么和家人在一起很快乐很high的记忆吗?男人低下了头,想了一会说:确实没有,家在记忆中总是很清冷的感觉,客人都很少,每个人都好像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人气。

再看看妻子的成长史。她是家里独生女,通过姑姑的回忆她了解到自己出生后一直是妈妈带,除了喂奶,妈妈总是把女儿放在床上,自己在一边看着,却不抱不哄,就是面无表情的看着孩子,跟孩子没有任何互动。孩子也变得面无表情,直到其他人过来抱孩子逗孩子,孩子才会活跃起来,露出笑容。

这一对夫妻的关系,各自完美轮回了自己童年的剧本。老公就像老婆的妈妈,一直在身边,却对老婆“不抱不哄”,就是说没有交流互动。老公对待妻子,就像自己父母对待自己,也是不打不骂,物质充分满足。谁都说他俩是模范夫妻,然而关系中的孤独冷漠,只有深入其中才知滋味难熬。

这种关系,在中国家庭,绝对不是少数。比如过年怕回家,因为回到家,除了那些让人头疼的提问,如有对象了没、收入怎么样、要保重身体,其他时间在一起也无话可说,气氛尴尬。很多中国人,并不知道如何与家人创造愉悦的、有情感流动的关系。

这个情况怎么办,说实话并不太容易解决。比如这对夫妻,老公并非有意冷漠妻子,只是无意识的重复童年的关系模式;妻子也被困在婴儿期的痛苦里,精神上不能独立存活,总渴望冷漠的老公能够拥有热情,把自己带离死寂的孤岛,于是不停的想要改造老公,让老公觉得不胜其烦。

想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双方得意识到,自己童年的关系模式,复制到今天的亲密关系中,不会获得幸福。

幸福的关键,不在于陪伴时间多寡,而是陪伴质量高低。这对夫妻童年都没有和父母之间亲密流动的关系体验,需要从零开始学习,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和觉知力。

鼓励是对一个孩子至关重要的 篇二

孩子做错了某件事或做对了什么,是需要家长或老师及时指出和鼓励,给予孩子的信心。不能老是一味的指责孩子,多些赞美与鼓励(但批评表扬都不能走极端)。因为有的孩子表扬多了是听不进批评的,要恰到好处。

让孩子学会关爱 篇三

家庭中的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家长应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却并非如此,许多家长都想把最好的生活给自己的孩子,每年孩子过生日时都会很风光的去庆祝一番,把自己的生日,特别是老人的生日抛在脑后。事实上,这并不是爱孩子,反而容易使孩子错误的认为只有自己的生日才应该祝贺,才该享受到别人的关爱,从而助长了孩子自我为中心,萌发唯我独尊的心态。为此,作为家长:

1、要重视老人和自己的生日,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意识到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平等的,他们也有生日,也该庆祝,也该向他们表示爱意,让孩子明白过生日不是小孩子的专利和特权,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走出自我为中心的小天地。

2、要利用独特时机,对孩子进行“孝”的教育,使孩子能铭记长辈的养育之恩,报答长辈的辛勤劳动。例如:在“重阳节”时,父母应和孩子一同为老人庆祝节日,让孩子知道年纪越大,体力就会越弱,身体也不如以前好,在生活中要多给予老人关心、照顾和帮助。

3、要利用婚礼、葬礼、婚典纪念日、祭日等特殊机会,对孩子进行“情”的教育,使孩子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感受与亲人团聚的乐趣,也使孩子在悲伤痛苦的氛围中,体会亲人离去的孤独,丰富孩子情感的健全发展。

宝宝成长心得体会:陪伴孩子成长 篇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谈举止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孩子不是我们手中的一件物品,她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我们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做好坚实的铺路石。下面就孩子的成长谈几点体会:

一、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孩子的精神之氧

家庭是孩子主要的生活场所和赖以生存的地方。孩子一出生,最先接触的环境就是家庭,最先感受到的温馨是父母的关爱。最先受到的影响是父母的一举一动。德国一位学者指出: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最重的因素就是父母,最好的环境就是家庭,家庭中轻松、无拘无束的活跃气氛有助于孩子各方面潜能的提升。时常给孩子一个拥抱,一个热吻,一声鼓励,一句表扬。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营造一个快乐和睦、温馨甜蜜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育和成长至关重要。

二、培养孩子对待事物的认真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决定孩子的一生,孩子的行为习惯又是在成人的影响下形成的。家长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孩子的眼睛。如孩子的礼貌行为习惯、早睡早起的习惯、讲卫生爱整洁的习惯、喜欢读书的习惯等等。都与家长的日常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这样的事例在生活中举不胜举。我们每天晚上要给宝宝讲故事,宝宝有时会对一个问题刨根问底,我们虽然说有些不耐烦,但也不要轻易说不知道或不理睬,一定要耐心细致的去回答。即使真不知道,也要引导孩子去找出弄清问题的渠道。这样,时间一长就会培养出孩子对待事情的认真态度。学校公开课的时候,在课堂上老师们时常用表扬几个孩子来带动全班同学的课堂纪律,这种以点带面的方法,就是让孩子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日常生活中在每一件小事上我们都要严格要求自己,才能给孩子一个表率作用。

三、培养孩子的踏实肯学 努力进取的精神

一个人知识的积累不是其聪明程度决定的,它是由脚踏实地、日积月累、博览群书得到的,何况一个一年级的孩子,作为家长千万不要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说到教育孩子我时常感到自愧不如。暴脾气这个词,就是我家宝宝给我起的,说真的,我时常为一点小事,就对宝宝大嗓门,而事后感到后悔与自责,家庭教育中的错误就是这样在无意间产生了。对待孩子犯错误时,一定要心平气和地先跟孩子沟通,给孩子讲清道理,还可以与孩子进行讨论,让孩子自己感觉到不对之处,并且孩子也可以给家长提一些意见,相互监督。在这样的过程中,家长也逐渐地磨合了自己,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了解了孩子的内心世界,使孩子把家长当成了最好的朋友,既能吐露孩子心声,又能解决问题,给孩子带来了欢乐,自然而然学习的劲头也就应运而生了。

总之,说了这么多,我们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了孩子健康成长,为了我们的孩子全面发展。在学校里老师们采取了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争夺小印章、喜报,家庭评价栏等等激发了孩子们积极向上的精神,所以要与老师积极配合,理解老师及时主动与老师沟通,我们做家长的也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用心去与孩子相处,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用赏识代替批评,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为孩子创造一个家校一体的良好环境,共同为孩子今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篇五

1、使用积极的语言。

当孩子第一次离开父母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时,他可能会产生焦虑、甚至恐惧的情绪,这也是许多家长会担心的问题。那是因为宝宝需要重新认识新的环境,从而建立新的安全感。这时父母们可以使用积极的语言经常对孩子说:“宝宝,你在幼儿园非常安全,老师和小伙伴们都会保护你的,你还可以交到很多新朋友,他们都非常喜欢和你一起玩,老师还会每天和你一起做游戏,你在幼儿园一定会特别开心的,妈妈也很想去上幼儿园,妈妈真羡慕你啊!”一般而言,如果父母每天都说同样的话,两到三周后,你的孩子情绪就会变得比较稳定,而且也会很乐意去上幼儿园的。因为0到3岁是右脑占据主导地位的,而3到6岁是左脑向右脑转换的时期,所以在这个阶段,如果你经常说些积极的话,可以慢慢改变孩子的潜意识,让孩子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所以记得千万不要说带有“不”字的话哦。

2、宝宝学做小老师。

父母有时候对待孩子的问题也需要换位思考一下,而不应该总是站在居高临下“家长”的宝座上。比如,每次孩子放学回家后,家长可以让孩子做回小老师,而自己当宝宝,让孩子教你幼儿园里学到的儿歌。一旦孩子可以将幼儿园里学到的儿歌念给你听时,你需要及时表扬他,不过表扬的方式也是很重要的,不要简单说声:“宝宝好聪明啊!”或者:“宝宝好棒啊!”之类的话,我一般都会跟我女儿说:“今天宝宝上课一定很认真,把老师教的本领都学会了,说明我们宝宝很努力哦。”这样的话语可以让孩子从小明白只有通过努力才可以获得成功的道理。

3、使用夸张的表情引起宝宝的兴趣。

当孩子在幼儿园学会了老师教的本领,表演给家长看时,除了表扬他以外,家长的表情可以略带夸张一些。孩子会觉得:原来我学会了本领,爸爸妈妈那么开心啊。从而使得孩子更热爱学习了。因为人都是渴望得到别人认可的,孩子也同样如此,他也希望可以得到父母的关注与认可。

4、我猜猜猜。

有些妈妈会说:“宝宝回来后,问他今天中午吃了些什么啊?老师教了什么本领啊?孩子都会说不知道。”其实这个阶段的孩子表达能力还比较有限,家长可以和宝宝玩“猜猜看”的游戏,不一定要求宝宝把每件事情都完全表达清楚。相反,家长可以主动跟孩子说:“让我猜猜宝宝今天在幼儿园吃了些什么哦。”于是家长可以事先把今天吃饭的菜谱记录下来,每天孩子在校吃饭的菜谱都写在学校的公告栏里,家长送孩子来的时候不妨记录一下,和宝宝玩“猜猜看”游戏的时候把菜谱一一报出来,让宝宝核实一下说的对不对。这样的话,孩子会觉得妈妈像个魔法师,怎么什么都知道啊,慢慢的让孩子产生兴趣,学会去记住今天一天在学校都做了些什么事情。

如何创造高质量的陪伴 篇六

高质量的陪伴,前提是完全不想改变对方。

没有人喜欢被说教,没有人喜欢被控制。因为当我们想要改变对方时,无论出发点多么好,道理多么正确,其实都在传递:我不喜欢你现在的样子,你应该变成另外一个样子。

这个改变对方的能量本身,就会让对方抗拒。就像妻子想要把老公改造成一个有热情的人,老公的心就关得更紧,觉得妻子根本不接纳自己,很伤心。

很多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几乎不停的挑剔指挥孩子。孩子玩水,嫌孩子浪费水;孩子玩土,嫌孩子弄脏衣服;孩子自己吃饭,嫌孩子吃得慢,指挥孩子多吃青菜。

孩子开心的跑过来要妈妈抱,妈妈却要孩子先去洗手,才能碰妈妈。这种“陪伴”下来,大人小孩都很累,而且不开心。

为什么想要改变对方?因为看不见对方的真实存在,只能看见我们头脑中想像出来的、正确的对方应该是怎样。

头脑想像是最可怕的东西,因为头脑会造出一万种理由,证明自己的想像就是真理。比如,看见孩子弯着腰玩ipad,头脑立刻会说,这样会把眼镜搞近视,这样对身体不好,所以我要纠正他。当父母去纠正孩子,结果必然是,孩子不开心,和孩子关系进一步疏远。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难道我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错了吗?长时间弯着腰玩ipad,就是对身体不好,这个还有疑问吗?

问题是,人不是机器,人是不能拿来纠正的。问问自己,你也知道晚睡不好,可是你真的能做到从来不晚睡?

如果你晚上失眠,伴侣在旁边不停教育你:晚睡对身体多么多么不好,这样有助于你安然入眠吗?

如果伴侣理解你的晚睡,肯陪着你失眠,抱着你轻声聊天,这就是真正的陪伴:我不要改变你,我只是如你所是的爱你。

同理,看到孩子弯着腰玩ipad,不妨去看看孩子在玩什么让他这么聚精会神,有兴趣的话可以一起玩。

心疼孩子弓背弯腰,那么去爱抚他的背,孩子的脊柱在爱的灌注下,自然会挺直。这就是真正的陪伴:关注,但不打扰。

以上内容就是众鼎号为您提供的6篇《父母如何陪伴孩子一起成长》,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如何提高写作能力【4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