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案模板 >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精选7篇】

众鼎号分享 123994

众鼎号 分享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篇一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激起学生奉献爱心、关心他人、尊老爱残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难点、关键: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流利、美观地书写。

教具学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趣味导入

1、读生字词: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又认识了几个生字宝宝,我们来 叫叫它们的名字 (学生读)

2、“绿”最容易写错,谁会写?(一生板演,其余在写字本上写)

3、同学们学得真棒,老师要奖励你们听一段音乐(播放蝈蝈的 叫声)

二、进入情境、整体感知

1、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蝈蝈?你喜欢吗?

2、是啊!我们大家都喜欢,那你们能不能自己读第一节,找出两个写小朋友高兴的词呢?(词语卡片读 “喜滋滋”、“乐呵呵”)

3、通过朗读让老师知道你们已经明白这两个词的意思了吗?

(自读 指名读、评读 齐读 )

4、你还知道那些像“乐呵呵”这样的表示高兴的叠词吗?(喜洋洋 笑盈盈)

5、现在你们就是图上的小朋友,把你们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吧!可以边读边做动作。

三、自主学习、以读促悟

1、这是一只绿色的、会唱歌的蝈蝈,小朋友多么想让盲婆婆马上看见这只蝈蝈啊!他一边跑一边喊起来(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

2、指导朗读(指名赛读谈感受。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可读出急切、高兴、得意、尊敬等不同情绪,教师可相机进行点拨)

3、你们能想象出书本上的小朋友平时是怎样陪伴盲婆婆的吗?在上学的时候,他也时刻惦记盲婆婆,读到这儿,你觉得他 是个怎样的孩子?

小结:是呀,婆婆已经好多年没有看到美丽的鲜花、明亮的阳光。她的世界除了黑暗还是黑暗。这个小朋友经常去陪这位可怜的盲婆婆,给她带去了很多快乐。可小男孩发现,当自己去上学时,老婆婆一个人还是很孤单。于是就蝈蝈的叫声陪婆婆。这是多么有爱心的孩子呀)

四、入情入境、感悟生成

1、过度:盲婆婆有小朋友的陪伴,有蝈蝈的陪伴再也不孤单了。你们听, 蝈蝈唱着动听的歌,盲婆婆听着听着,仿佛……(小黑板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引读:歌声——,看到——。歌声——,想起——)

2.理解第一句:

(1)师;歌声会领您走进田野,好象看到了什么?(小溪流淌的清波)你眼前好象也看到这条小溪了吗?是什么样的呀?

(2)师引导想象:歌声把盲婆婆领进田野还会看到什么呢?

(3)指导朗读:盲婆婆走进这么美的田野,她的心情怎样?(开心,版画笑脸)能把盲婆婆快乐的感觉读出来吗?

3.理解第二句:

(1)师引导想象;蝈蝈美妙的歌声不仅把盲婆婆领进了田野,还把盲婆婆带会了——?(童年,想起——)你们猜猜盲婆婆会想起童年哪些快乐的往事?

(2)指导朗读:想起了童年的快乐,她的心情怎样?(开心)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4、引导配合朗读第三小节。

师;蝈蝈那美妙的歌声让盲婆婆好象又能看到这个世界上许许多多的东西,想起了许许多多的快乐。就让我们美美地,快乐地读读这一节吧。(引读)

5、编诗歌

(1)小朋友,你知道蝈蝈的歌声还会怎样呢?照着书上的句子能试着编编诗歌吗?先同桌互相说说?再指名说说。(小黑板出示句子)

歌声会领您走进公园,看到                       。

歌声会把带您带回草原                              。

歌声会把您带到天安门,              。

五、读中感悟、内化体验

1、师:读到这儿,相信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希望盲婆婆能享受到美妙的生活。就让我们也来做一只蝈蝈,给她带去欢乐吧。

2、引读第四小节:婆婆,婆婆,——。您听,——,——。

3,理解省略号:

师:这里有6个点,这是什么符号呀?谁知道?(省略号)

师:这是省略号,省略了蝈蝈的叫声。也省略了盲婆婆的无限快乐。

六、拓展想象、升华情感

1、如果你是盲婆婆的邻居,你会为她做些什么?(生畅谈)

2、你们和那个关心别人的小朋友一样,都是值得大家称赞的。

不仅是你们,全世界都关注残疾人这个特殊群体,每年的5月19日是世界助残日,号召大家伸出友爱之手,关心帮助别人。(图片介绍)只要人人献出一份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七、引导背诵、积累内化

你喜欢乐于助人的孩子吗?我们一起来背一背这首好听的儿童诗。

八、学生字,描红

附板书设计

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因为  有

所以

助人为乐

小学二年级语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儿》教学反思 篇二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儿》是一首简短的诗歌,通过记叙“我”将心爱的蝈蝈送给盲婆婆的故事,表现了当代少年儿童关爱他人的好思想、好行为,褒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诗歌的内容浅显易懂,不需要太多的讲解,我把重点放在了读和感悟上,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悟出应懂得的道理。在感悟的过程中为他们设计了不同的问题,以此来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如在读第四小节时,我提出了下面的问题:蝈蝈代替小朋友来陪伴盲婆婆,听着蝈蝈欢快的歌声,婆婆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学生回答的五花八门,其中不乏让我惊叹的话语。

有的说:婆婆不会觉得孤单了。

有的说:婆婆想,原来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还有许多人关心我!

有的说:这么多人爱我,生活是美好的。

说的的是杨然:听着蝈蝈的歌声,想着大家对自己的爱,婆婆的眼前一片光明。

能说出这样的答案,也就体会到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儿,感悟课文的目标自然而然的就达到了。

课堂中觉得遗憾的是有些学生发言比较少,还需要多多鼓励他们,勇敢发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加强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篇三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第三册的一篇课文。它是一首叙事诗。通过记叙“我”将心爱的蝈蝈送给盲婆婆的故事,表现了当代少年儿童关心他人的好思想、好行为,褒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全诗共4小节。一小节讲“我高兴的将心爱的蝈蝈送给盲婆婆。二、三小节讲述了“我”送蝈蝈的用意:在我上学的时候让它替“我”给婆婆唱歌,充分展示儿童的美好心灵。第四小节讲蝈蝈的清脆动听,余音“咯咯”,寓有深意。诗文主题鲜明集中,人物形象生动,语言浅显明快,富有儿童情趣。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奉献爱心,主动帮助残疾人的美好意愿。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朗读课文,知道尊敬老人帮助残疾人。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朗读磁带、挂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知道每年的5月19日是什么日子吗?(全国助残日)这一天,各地要开展各种活动,弘扬爱心,更好的关心残疾人。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课文,讲的就是一位小朋友关心失明老人的事。

齐读课题

二、解题

盲婆婆:是位瞎了眼睛的老年妇女。蝈蝈是一种绿色的虫儿,能发出清脆的叫声。看了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1、学生质疑

2、自读课文自己找答案。

三、自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 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和不理解的字词。

(2) 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

2、小组合作学习

要求:小组长带领学习生字,讨论课文讲了件什么事情?

3、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1) 回答问题:课文讲了件什么事情?

(2) 指明认读生字,组词,并说说自己是怎么记这个字。

(3) 分析字形。

四、学生对生字进行描红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生字词

1、开火车认读

2、2、指明读

3、3、读词语(利用多媒体出示依次词语,生认读)

二、 感受盲人的生活

1、请学生两次拿橡皮。第一次睁着眼睛,第二次闭上眼睛。

2、谈自己两次拿橡皮有什么不同,有和感受。

师:是呀,如果眼睛看不到了,会给生活和学习带来很多不方便。那你想到过那些盲人吗?他们一直生活在黑暗中,看不到蓝天白云,看不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他们的生活因黑暗变得孤独寂寞,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关于盲婆婆的诗歌。

三、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课文讲了什么事情?

四、 精读训练

(一)多媒体展示蝈蝈,请学生观察。

师:小朋友都说蝈蝈可爱,课文里的小朋友也很喜欢它,可他却把蝈蝈送给了盲婆婆,那他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请你读读第一小节。

1、指导读第一段。

2、通过乐呵呵、喜滋滋读出喜悦的心情

3、小朋友把蝈蝈送给了婆婆为什么还那么高兴?(说明他很有爱心)

4、指名读---评价-----再读

(二)指导学习第三小节

1、师:小朋友送蝈蝈给婆婆会说些什么呢?指名读这一段(多媒体出示次段)

2、蝈蝈会唱歌吗?为什么说它会唱歌?(因为叫声好听,像唱歌)

3、“替”什么意思?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小朋友常去看婆婆给她唱歌聊天,帮她消除寂寞)

4、谁来做这个有爱心的孩子读读这一段?指导读此段。

(三)指导学习第四小节

1、“瞧,婆婆手捧蝈蝈听的多入神啊,她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2、引导学生读出婆婆欢乐的心情

3、歌声除了把婆婆带到田野还会把她带到那里呢?(多媒体出示四幅图)

用“歌声会…..歌声会……”说话,(学生也可自由发挥想象来说,图只是给学生一些提示)

(四)学习第四小节

“你们说的真棒,看来这只蝈蝈可真不简单,给婆婆带来这么多换了,咱门再听听他又说什么了?”

1、指明读这一小节

2、指导读好最后一行的3个“咯咯”,要由重到轻,读出余音未尽的样子,好像要把这个故事记在心中。

五、各种方式练读

1、请学生自读课文

2、出示与课文内容一致的动画片,请学生为动画片配音

3、配乐朗诵

五、 拓展练习

如果你是盲婆婆的邻居或者你遇到残疾人你会怎么做?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篇四

课时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体悟,激起学生奉献爱心,主动关心他人、尊老帮残的美好意愿。

教具准备: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一)引出“蝈蝈”

1、引出蝈蝈,出示蝈蝈的图片(课件),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2、板书“蝈蝈”,第二个学生跟着书空。

3、读准蝈蝈,

3、说说蝈蝈:这是一只怎么样的蝈蝈呀?

(二)引出“婆婆”

1、出示婆婆图片(课件)看,这是一位——

2、板书婆婆,指导写法。在课文纸上写一写婆婆。

3、读准婆婆

(三)引出“盲”

1、小朋友,仔细看图,这位婆婆双眼看不见东西,是一位盲婆婆(板书“盲”。)

2、教学盲。

(四)引出“送给”

1、小朋友,我们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我们的眼睛可以看到……?

2、我们的世界真美呀!可是,这位婆婆失去了双眼,她的世界一片黑暗。在这黑暗的世界里,盲婆婆的心情——

4、幸好,这位盲婆婆有一位好邻居(课件插图和词语“邻居”):

(1)、读好这个词。(2)、理解邻居。

5、这位好邻居送给盲婆婆一只蝈蝈呢!

(补全课题: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五)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诗歌,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一)自由读文

1、拿起课文纸,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读顺,比比谁读的次数多

(二)分小节读课文,纠正生字新词的读音

第一小节:乐呵呵、喜滋滋

1、指名读第一小节。

2、生字新词正音:乐呵呵、喜滋滋

第二小节:替

1、指名读第二小节。

2、生字新词正音:替

第三小节:领、带

1、替老师请一位读书很棒的小朋友来读第三小节。

2、两个难读的词组正音:流淌的清波  难忘的欢乐

3、把这两个词组放回句子中再读这一小节

4、生字新词正音:领

5、领和邻两个生字比较异同

5、领是什么意思呢?请轻轻读一读第三小节,找到意思和他相近的字?(带)

6、在这里,领就是带的意思,这两个字合到一起就是“带领”,也就是带的意思。

(出示:邻居、领、带、带领)

第四小节:(齐读),

第四小节全班齐读

(三)男女生赛读:

我们男女生配合读一读,男生读一三小节,女生读二四小节。

三、精读课文,感受小男孩的爱心

(一)学习第一小节

1、出示图片,引出乐呵呵、喜滋滋

2、我们来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形式一样,都表示高兴)

3、表示高兴的,这种形式的词语你还知道有哪些呢?

4、带着高兴的心情读一读第一小节。

(二)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1、瞧,一进门,小男孩就喊:出示第二小节(齐读),

2、指导读好两个婆婆。

3、小男孩这么开心,是因为这是一只——(生接读)

4、小男孩会为婆婆唱什么歌呢?除了唱歌,我还会怎样陪伴盲婆婆呢?

5、理解替。

6、指导读好这一段。谁来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盲婆婆?

(三)学习第四小节

1、读正确这句话。出示: 您听,它唱得多好,咯咯,咯咯,咯咯------

2、唱好蝈蝈之歌(唱出高低快慢)

(四)学习第三小节

一、感悟田野的美

蝈蝈动人的歌声把盲婆婆带到了一个美妙的世界,出示第三小节。指名读

1、这悦耳的歌声把婆婆带到了——看到了什么?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溪啊?

2、多美呀!谁来美美的读一读1、2两句?

3、走过这条小溪,婆婆还看到了什么?

4、歌声还会把盲婆婆带到哪里,让她听到什么,闻到什么?可以选一个说一说

5、同学们,此时,盲婆婆的世界还会是一片黑暗吗?那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二、感悟童年的快乐时光

1、多么美丽的田野,多么熟悉的田野,婆婆仿佛回到了童年,她会想起以前哪些难忘的往事呢?

2、多么快乐的童年时光啊!我们就把婆婆心中的欢乐读出来吧!

3、齐读、背诵第三小节(配乐)

(五)、读全文

多动听的歌声!多快乐的画面!让我们把全诗连起来读一次。

四、总结

小男孩送给了盲婆婆蝈蝈,仅仅就送了一只蝈蝈吗?他送给盲婆婆的还有什么?(总结:板书画完整)。帮助他人,快乐你我。

小学二年级语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 篇五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一个新偏旁,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激发学生奉献爱心,关心和帮助盲人。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关心、帮助他人。

教具准备:投影片、词卡、小黑板。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在今天的社会,人们都非常关心残疾人,帮助他们解决难处。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讲的是一位小朋友关心一位失明老人的事。

二、板课题,解题。

1、学生字“盲”,学生书空。

2、齐读课题。

3、解释“盲婆婆”,“蝈蝈”的意思。

三、初读指导。

1、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读一读。

2、出示小黑板:读生字词。(指明读、齐读、开火车读)

3、自读课文,分小节。

4 1126888.co 1126888.com m、指名读、分组比赛读、齐读。

5、看下面四小节意思,对照课文,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出示小黑板)()向盲婆婆表示自己的心意。

()相信会使盲婆婆满意。

()给盲婆婆送蝈蝈。

()向盲婆婆说明送蝈蝈的目的。

6、指名到黑板上填写。

7、小结。

四、指导写生字。

1、分析字形。“野”里字旁。“替”上下结构。教师范写。“喜”教师边示范边讲述。

2、同样方法学习其它的字。

五、描红练习。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

二、学习课文。

1、指导看图。

出示投影片:

(1)图上画了哪些人?

(2)系红领巾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的表情怎么样?他拿什么?

(3)小结图意。

2、分小节学习。

第一小节:

(1)指名读。(板书:送蝈蝈)

(2)这一节说了什么?他为什么这样高兴?他为什么要关心盲婆婆?

(3)小结。

(4)齐读第一小节。

第二小节:

(1)指名读。(板书:让它、替我、唱歌)

(2)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学生答)

(3)第二句说了什么?对盲婆婆称“您”而不是“你”表达了什么意思?“红领巾”爱“蝈蝈”,但他更爱谁?

(4)小结。

(5)齐读第二小节。

第三小节:

(1)指名读。(板书:领、看到、想起、欢乐)

(2)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这句中的“歌声”指什么?“歌声会领你走进田野”是什么意思?明明知道盲婆婆看不见,为什么要说她会看到小溪的清波呢?

(3)第二句说了什么?句中的“往日”指的是什么时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出示投影片:《盲婆婆在田野里》。盲婆婆艘手里拿着什么?她的神情怎么样?她为什么这样开心?她在什么地方?有哪些景象?

(5)小结。

(6)齐读第三小节。

第四小节:

(1)指名读。

(2)按以上学习方法学习这小节。

(3)学生自学。

(4)检查自学效果。指名说这节写了什么?

(5)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这节。

(6)小结。

三、总结。

四、指导朗读。

五、指导背诵。

六、作业设计。

1、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忘()你()邻()古()

盲()您()郊()居()

2、扩词。

野——()()()()

喜——()()()()

童——()()()()

居——()()()()

忘——()()()()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篇六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三册第5课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婆、绿、邻、居”等,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准备:生字卡、小黑板,录音带、投影。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大屏幕出示蝈蝈图)这是什么?出示:“蝈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有关蝈蝈的故事。揭示课题: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2、教学“盲、婆”。

3、质疑:你们看了这个题目,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过渡:课文是一首叙事诗。现在我们来读课文,想一想,文中有没有把大家想知道的事情,告诉我们?

1、听课文录音朗读。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

3、检查交流。(1)蝈蝈是谁送的?(2)为什么他送蝈蝈给盲婆婆?

4、小结。

三、看图想像。

1、这里有两幅图,请大家仔细看看,然后说说画的是什么内容?

(图上有什么人?手上拿着什么?表情怎样?他们在做什么?)

2、谁能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四、学习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节。

(1)指名读,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人?他在做什么?

(2)这位“红领巾”在送蝈蝈时心情怎样?为什么这么说?他为什么这么高兴?

(3)引导学生联系插图,想像表演“红领巾”送蝈蝈时“乐呵呵”、“喜滋滋”的情境。

(4)小结:“红领巾”的做法正好给盲婆婆解闷了。

(5)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边读边想像。

2、学习第二节。

(1)这是一只怎样的蝈蝈呢?指名读。

(2)“这是一只会唱歌的蝈蝈”是什么意思?蝈蝈真的会唱歌吗?

(3)第二句说了什么?“红领巾”说“在我上学的时候,就……”这句话说明了什么?你们看,“红领巾”爱蝈蝈,但他更爱谁?为什么这么说?

看来,他经常去看盲婆婆,跟她聊天,给她唱歌。)

(4)用朗读把对盲婆婆的爱表现出来。

3、学习第三节。

(1)轻声读一读。

(2)第一句话说了什么?这句中的“歌声”指的是什么?“歌声会领您走进田野”是什么意思?想一想,蝈蝈本来是在什么地方。“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指的是什么?明明知道盲婆婆看不见东西,为什么偏要说她会看到小溪的清波?

(3)第二句说了什么?这一句里的“往日”指的是什么时间?请想一想,上面一句说的是歌声会使盲婆婆想到田野,这一句说的是歌声会使人想到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4)出示投影:盲婆婆在田野里。

图上的盲婆婆拿着什么?她神情怎么样?她为什么这么开心?

(盲婆婆提着红领巾送来的蝈蝈,听到了那“咯咯,咯咯”的叫声,她开心极了,仿佛真的来到广阔的田野,看到清清的溪水在流淌……)

(5)齐读。

4、学习第四节。

(1)蝈蝈是怎么唱歌的?齐读最后一个小节。

(2)蝈蝈的歌声就代表了什么?(我的关心爱护)

(3)全体有感情地背诵这一节。

五、齐读全文。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篇七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绿线内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激学生奉献爱心、关人、 尊老爱残的美好愿望。

【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懂得应该关心他人,尊老爱残。

【教学准备】课件   小黑板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 1教时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绿线内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每年的5月19日是什么日子吗?(世界助残日)这一天,各地都要开展各种活动,弘扬爱心,更好地关心残疾人。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课文,讲的就是一位小朋友关心一位失明老人的故事。(板书课题:送给盲婆婆的蝈蝈),齐读两遍

二、解题

1、盲婆婆:盲(máng),眼睛瞎了,看不见东西。请你闭上眼睛,做一分钟盲人,你有什么感受?

2、理解蝈蝈:一种虫儿,绿色,能发出清脆的声音。有的地方称它“叫哥哥”。

3、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谁送的?为什么要送?)

三、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出示自渎要求)

1)读第一遍,划出生字词,标好自然段。

2)读第二遍,读通句子。

3)读第三遍,想想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第一类词语

绿色    邻居     唱歌     难忘     童年     田野    欢乐    往日

指名读,领读,齐读

2)说说哪些词语的意思已经理解,哪些还不懂,一起来交流。

相机理解:

难忘:不容易忘掉。

童年:儿童时代。

邻居:住在离家接近的人或人家。

往日:以前的日子,或从前。

3)指朗读课文(学生自己要求读哪个自然段),其他人做小老师。

交流  齐读

4)出示四个自然段的意思,学生边看书边思考怎么填序号。

(  )“我”的心意。

(  )“我”的愿望。

(  )“我”送蝈蝈。

(  )“我”的信心。

讨论,指名填序号(依次为2、3、1、4)

小结:全诗共四小节,依次写了“我”送蝈蝈、“我”的心意、“我”的愿望、“我”的信心。

5)全文

四、指导写字

“婆”字的下面一个“女”要写得扁些,一横要长,能托住上面的“波”。

“邻”共7笔,左右结构,左边的“令”字的第二笔捺改为点。右边的第二笔是竖。这一笔写得长些,超过左边的“令”字的下部。注意区分“领”和“邻”的写法。

五、作业

1、描红

2、扩词

野(   )   (   )   (   )

领(   )   (   )   (   )

邻(   )   (   )   (   )

第 2教时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用“歌声会……歌声会……说句子。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奉献爱心、关心他人尊老爱残的美好愿望。

【教学过程】

一。情境、趣味导入

1、读生字词: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又认识了几个词语宝宝,现在它们排着对来看你们啦!快和它们打招呼吧!(课件出示)(指名读,齐读)

2、同学们读得真棒,老师要讲一段故事来奖励你们。

有一个小朋友,他的邻居是个盲婆婆,已经好多年没有看到美丽的鲜花、明亮的阳光。她的世界除了黑暗还是黑暗。这个小朋友经常去陪这位可怜的盲婆婆,给她带去了很多快乐。可小男孩发现,当自己去上学时,老婆婆一个人还是很孤单。这可怎么办呢?小朋友想啊想,终于想出办法来了。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办法吗?

二、进入情境、整体感知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图片)看,他带着蝈蝈来了。(课件出示)听课文录音,想想这是一只怎样的蝈蝈?(可爱  绿色  会唱歌)

2.你听——它在唱歌呢!(课件出示) 如果你有这样一只可爱的蝈蝈,你舍得送人吗?小男孩舍得吗?从哪看出来?自渎第一自然段。

3交流出示:乐呵呵,喜滋滋

谁能通过朗读让小朋友知道你已经知道这两个词语的意思了?(指名读,男女生对读)

4.你还知道那些像“乐呵呵”这样的表示高兴的叠词吗? (喜洋洋 美滋滋 笑嘻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小男孩喜滋滋地给婆婆送蝈蝈时,会对婆婆说些什么呢?

2.指导朗读。(自渎指名读 齐读)

3.同学们,蝈蝈真会唱歌吗

补充知识:蝈蝈并不是真的唱歌,而是雄蝈蝈的前翅有发音器,能发出清脆的声音。这种声音很好听,就像唱歌一样。

4.练习说话:在我上学的时候,就让它替我给您唱歌,不上学的时候,文中的小朋友会怎样去陪伴盲婆婆呢?(可以讲故事 捶背 散步  为婆婆干活)

5.同学们,学到这里,你想对这个小朋友说些什么?

小结:是啊!多好的孩子,多么有爱心的孩子,他想的多么周到。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过渡:(出示图片)瞧,盲婆婆微笑的捧着蝈蝈,聚精会神地听着, 听着(播放蝈蝈叫声)她仿佛会听到什么,看到什么呢?

学生交流

2.蝈蝈的歌声使他仿佛置身于原野之中,又见到了原野中的一切。她听着,想着,心中充满了欢乐。你能把欢乐的感觉读出来吗?

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议。

3.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也走进了田野,找到了欢乐,谁愿意再来读读?

再指名读,分组比赛读。齐读。

4.同学们,那歌声还会带盲婆婆去什么地方呢?能照着书上的样子说说吗?(出示:歌声会__________,歌声会_____________,歌声会_______________。)---比如:带您来到花园,闻闻花香;带您来到大街,看看热闹的人群;带您来到森林,看看可爱的动物。)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四自然段。

2.你读懂小朋友关心盲婆婆的心意了吗?先回想整个故事,想象“我”的美好形象。

能通过朗读来体会吗?(指名读,比赛读)

3.老师也读懂了,现在让我们变成那只会唱歌的蝈蝈,一起来读好第四自然段。

三、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1.想象,当盲婆婆听着歌声,回想着清澈的小溪、快乐的童年。盲婆婆会对那个小朋友说些什么?

2、是啊!尊老爱幼、关心他人是我们少先队员应有的品质。如果你的邻居是一位盲婆婆,你会怎么做?

3.你们和书上的小朋友一样,也是有爱心的孩子,让我们把这感情带进课文中,尽情朗读吧!

四、指导写字

1.同学们,你们朗读得可真好,我们书读得好,字更要写得美。

2(出示)“替”字,观察,你觉得什么地方要注意的?

“替”字头上的两个“夫”的最后一笔不同,左边一个是点,右边一个是捺。

3.以同样的方法教 “绿”。绿”字的右下方不要写成“水”。

五、自选作业

1、把这首叙事诗改编称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收集“关心他人”的小故事,到班上来交流。

【板书设计】

送蝈蝈

领   看到          清波

替我给您唱歌       盲婆婆

带   想起          欢乐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整理的7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众鼎号。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学会合作6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