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优秀5篇
角形 篇一
课题:三角形 圆形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三角形、圆的形状和名称;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能辨认和区别出这两种图形。
2.使学生初步建立起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渗透分类统计思想。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上节课我们在机器人图图的带领下来到了图形国,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图形国里到底有什么宝藏呢?今天我们就继续跟着图图去游览图形国。
二、讲授新课。
1、初步认识三角形(继续演示动画“认识图形”).
(1)学生举例。还有哪些图形是三角形的?
(2)教师出示红领巾。问:红领巾的面是什么形状的?再拿出三角板、七巧板,问:它们的面是什么形状的?
小结:这些大大小小不同的形状,都可以用这样一个图形表示“△”(画三角形),问:这叫什么形?(板书三角形)
(3)数一数三角形有几条边?用三根小棒摆三角形。(三生在前,学生分三组用三种不同长度的小棒)摆后问:这三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
教师归纳:从上边用小棒摆三角形来看,三角形的三条边不一定是同样长的。因此三角形的形状也不一定是一样的。
(4)反馈练习,请说出几号图形是三角形。
2、初步认识圆(继续演示动画“认识图形”).
(1)生活中还有哪些图形是圆形的?
(2)学生举例。教师同时出示钟面、硬币、圆扣子等,问:这些物体的面是什么形状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圆。同时在黑板上画圆。说明这样的图形是圆。
(3)拿出准备好的圆形纸和一个球。问:圆和球一样吗?教师归纳:圆和球不一样;圆是一个面,球是一个体。
(4)反馈练习:请说出几号图形是圆形。
(5)新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两种图形,是哪两种图形?这就是课本第24页的内容
(板书:三角形 圆).引导学生看书、质疑。
三、课堂练习。
3.数一数,在( )内填上适当的图形。
图中有5个( ),
4个( ),
1个( ),
1个( ),
4.继续演示动画“认识图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拖动图形到相应的框里。
四、布置作业 :练习七第4、5题。
板书设计
角形 篇二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能辨认图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初步尝试根据黑影拼出相应的图形。 2、在活动中,提高幼儿参与计算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 三座新房子、圆形宝宝、三角形宝宝、正方形宝宝;电话机、录音机、磁带;一条彩石路上有各种大小不同的小坑、几何图形(背面有双面胶);图形的钱币人手一份、水果贴绒多于班级人数;布置一个小兔子家的场景;小兔、兔爸爸的贴绒;几何图形的画一幅: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形娃娃,让幼儿辨认: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呀?”(让幼儿自由发言)“对,这是三座新房子。新房子里住着谁呀?”让幼儿依次从新房子里变出圆形宝宝、三角形宝宝、正方形宝宝,并进行提问:“这是什么形状的图形宝宝?它有几条边?几只角?” 二、幼儿扮演小白兔打电话给老师道谢,并要求再次帮助:(嘟……)教师接电话,小白兔说:“佳佳班的老师和小朋友你们好!谢谢你们上次为我造的新房子!刚才我想去你们幼儿园谢谢你们时,我不小心被家门口的泥坑绊倒了,老师你能不能带着小朋友来帮助我把这条路铺好呢?” 师:小朋友,你们都听到了小白兔的话了,那么,我们一起帮助小白兔把路铺好,好吗? 师;小朋友,你们看到了吗?这里确实有一条有很多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坑,待会儿请你们把圆形材料放进圆形的坑里,把三角形材料放进三角形的坑里,把正方形材料放进正方形的坑里,还要注意形状的大小是否合适,直到把坑全部铺平!(边讲解边示范)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要求幼儿根据坑的形状、大小寻找相应的材料进行填充。) 四、让幼儿扮小兔跳,沿着这条铺好的小路去探望受伤的小白兔。 五、走过小路,老师引导幼儿:“我们看看这是什么地方呀?” 幼儿回答:“这是水果超市。” 老师:“那我们去买些水果送给小兔吧!”六、让幼儿根据钱币上图形的大小来选购相应大小的水果,去看望小兔。七、幼儿敲门,问候小兔爸爸和小兔。让幼儿动动脑筋,想一想:大的水果送给谁?小的水果送给谁?八、延伸活动:呀,小兔家的这幅画真漂亮,是怎么画的呀?(让幼儿观察后,自由发言)告诉幼儿下次我们在来园活动时,也来贴图形画好吗?
角形 篇三
活动目标:
1、通过认识、操作和游戏活动,使幼儿初步了解三角形的基本特征,激发幼儿对图形的兴趣,并学会目测分类。
2、发展幼儿的手工操作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1、三角形教具、三角形拼图学具人手一套,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头饰每人一个,相应的实物若干。
2、运用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等几何图形组成画布置,用几何图形积木作幼儿的椅子
活动组织:
1、出示三角形平面娃娃,引导幼儿学习兴趣,指导幼儿观察、分析,启发幼儿说出并记住图形名称和基本特征。
2、请大班幼儿扮演三角形娃娃,由他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朋友(形状与三角形相同的实物),然后让幼儿帮助三角形娃娃找朋友,巩固对三角形的认识。
3、出示用三角形拼成的各种物体,引导幼儿观察这些物体是哪些几何图形组成的。
4、用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拼成各种图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粘在作业纸上,然后把作品 挂在活动室里作装饰,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回家以后用小棍继续练习拼图。
角形 篇四
人教版课标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说课稿(第2稿)
一、 说教材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人教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3节的内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学好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内角之间的关系,也是进一步学习几何的基础。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过角的度量、三角形的特征和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直接经验,也已具备了一些相应的三角形知识和技能,这为感受、理解、抽象“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规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节课教材是按实验、探究和验证规律到归纳揭示规律最后实现灵活应用规律,这样的顺序来编排的。我深入理解编排意图,认为教材为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建立起了初步的平台。我们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资源,为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操作活动探索发现和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规律。
2、能运用这一规律解决实际的问题。
3、培养探究精神,发展空间思维能力,体验动手动脑,探究发现验证数学规律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探究发现和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这一规律的过程,并归纳总结出规律。
教学难点:对不同探究方法的指导和学生对规律的灵活应用。
二、说教法、学法
整个教学将体现以人为本,先放后扶的教学策略。放,不是漫无目的的放,而是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究规律的材料和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扶,则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探究方法和出现的错误,给予恰当指导,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规律。
在教学中,学生通过测量、拼折、验证等方式确定三角形内角的度数和。这样,既培养了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又体现了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培养了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说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分析,我把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四个环节:
第一,复习铺垫。
让学生画角并量出角的度数,复习角的度量,接下来通过多媒体对锐角、直角、钝角和平角进行复习,特别是要让学生回忆出平角的概念,以及一个平角的度数。
第二,创设情景。
在教学中创设某种情景,把问题隐藏在情景之中,将会引起学生迫不及待探索研究的兴趣,我会从比较一个锐角三角形与一个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以及一个小的三角形和一个大的三角形的内角和,谁大一些,引发学生的思考,要比较内角和的大小,就要知道各自的内角的度数,从而引导学生开始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进行思索。
第三,自主体验,合作探究,验证规律。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提倡学生“做数学”用亲身体验的方式来经历数学,探究数学,这要求老师首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研究材料,如三种类型的三角形若干个(小组之间的三角形大小都不相同),剪刀,量角器,白纸,直尺等,以及充裕的时间,保证学生能真正地试验,操作和探索,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拼一拼、画一画等方式去探究问题。
这一环节我设计为以下三步:
1、操作感知。
组织学生通过量一量、算一算初步感知三角形的内角和。通过测量与计算,学生汇报计算结果,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有可能大于180°或小于180°甚至等于180°,只要相对合理(允许一点误差)都给与肯定。这时可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强调在排除测量误差的前提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2、拼折验证。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得出的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有困惑,有疑问,而正是这些困惑激发了学生更强的探究欲望,正是这些疑问,使得“合作”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
针对探究过程中不同思维能力的学生,要做到因材施教。对于得出结论的学生要鼓励他们思考新的方法,对于无法下手的学生,要启发他们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我们可以把角合起来看是多少?能用什么方法将三个角合起来。在探究学习中,老师只是起一个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不断地深入探究,尽可能用多种合理的方法,验证结论。
3、交流反馈,验证规律。
学生完成探究活动之后,在有亲身体验的基础上,我将选择不同方法的代表,在展示平台上展示自己的探究过程,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我关注的将不是学生最后论证的结果,而是学生思维的过程。学生可能通过:拼一拼、折一折、画一画的方法,验证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并通过观察对比各组的所用的三角形,是不同类型的而且大小不同的,发现这一规律是具有普遍性的,对于任意三角形都是适用。
第四是灵活应用,拓展延伸。
揭示规律之后,学生要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就要通过解答实际问题的练习来巩固内化。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我将练习分为以下3个层次。
1、基础练习。要求学生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在三角形内已知两个角,求第三个角。
由于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局限,我将先出示有具体图形的题目,再出示文字叙述题。
2、提高练习。如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度数,求另一个角的度数;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或底角的度数,求底角或顶角的度数。
3、拓展练习。针对不同思维能力的学生,我设计的思考题是要求学生应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规律,求多边形的内角和。我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去求解多边形的内角和,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这样安排可以兼顾不同能力的学生,在保证基本教学要求的同时,尽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本节课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数学探究互动中去,学生不仅学到科学探究的方法,而体验到探索的甘苦,领略成功的喜悦,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探索中发现,在探索中成长,最终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板书:
三角形的内角和
量:内角和接近180°
拼:拼成平角
折:组成平角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画:组成平角
角形 篇五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学示例1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相似比的概念,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1.
2.学生掌握综合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1来解决问题。
3.进一步培养学生类比的教学思想。
4.通过相似性质的学习,感受图形和语言的和谐美
二、教法引导
先学后教,达标导学
三、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是性质定理1的应用。
2.教学难点 :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与性质等有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胶片、常用画图工具。
六、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三角形中三种主要线段是什么?
2.到目前为止,我们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哪些性质?
3.什么叫相似比?
[讲解新课]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我们已经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下面我们研究相似三角形的其他性质(见图).
建议让学生类比“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高、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相等”来得出性质定理1.
性质定理1: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 ,
,
教师启发学生自己写出“已知、求证”,然后教师分析证题思路,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寻找判定两三角形相似所欠缺的条件时,是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的,这种综合运用相似三角形判定与性质的思维方法要向学生讲清楚,而证明过程可由学生自己完成。
分析示意图:结论→∽(欠缺条件)→∽(已知)
∽ ,
BM=MC,
∽ ,
以上两种情况的证明可由学生完成。
[小结]
本节主要学习了性质定理1的证明,重点掌握综合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思维方法。
七、布置作业
教材P241中3、教材P247中A组3.
八、板书设计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带来的5篇《三角形》,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众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