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案模板 >

初一的数学上册教案【最新10篇】

众鼎号分享 118211

众鼎号 分享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众鼎号整理的10篇《初一的数学上册教案》,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初一数学上册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

2、能说明整式加、减中每一步运算的算理,逐步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述的能力、

重、难点

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1、操作:

(1)准备三张如下图所示的卡片

(2)思考:

用它们拼成各种形状不同的四边形,并计算拼成的四边形的周长、

二、探索活动

活动一:

1、整式的加减运算要进行哪些步骤?

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整式的加减》同步测试

1、三个小队植树,第一队种_棵,第二队种的树比第一队种的树的2倍还多8棵,第三队种的树比第二队种的树的一半少6棵,三队共种树________棵、

2、甲仓库有煤1500吨,乙仓库有煤800吨,从甲仓库每天运出煤5吨,从乙仓库每天运出煤2吨,求m天后,甲、乙两仓库一共还有多少吨煤,并求出当m=30时,甲、乙两仓库一共存煤的数量?

3、6整式的加减:测试

1、已知三角形的第一边长为2a+b,第二边比第一边长a-b,第三边比第二边短a,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2、某同学做了一道数学题:“已知两个多项式为A,B,B=3_-2y,求A-B的值、”他误将“A-B”看成了“A+B”,结果求出的答案是_-y,那么原来的A-B的值应该是( )

A、4_-3y B、-5_+3y C、-2_+y D、2_-y

初一数学上册教案 篇二

(1)常见的几何体;

(2)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点、线、面及点、线与平面

图形的一些简单性质;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棱柱的特征;并注意棱柱和圆柱的联系与区别

(4)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展开的平面图形及圆

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

(5)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截面的形状;

(6)物体的三视图,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的三视图;

(7)生活中的平面图形。

一。填空:

1、这个几何体的名称是______;它有_____个面组成;它有____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____条边。

2、正方体或长方体是一个立体图形,它是由______个面,______条棱,_____个顶点组成的。

3、在①长方体、②球、③圆锥、④圆柱、⑤三棱柱这五种几何体中,其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都完全相同的是(填上序号即可)

4、一个棱柱有十个顶点,且所有侧棱的和为30cm,则每条侧棱长为cm.

5、将下面4个图用纸复制下来,然后沿所画线折起来,把折成的立体图形名称写在图的下边横线上:

6、如图是一些相同的正方块构成的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则构成这个立体图形的小方块数为。

7、如图所示,木工师傅把一个长为1.6米的长方体木料锯成3段后,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

80,那么这根木料本来的体积是

8、要把一个长方体的表面剪开展成平面图形,至少需要剪开________条棱。

9、如图,截去正方体一角变成一个多面体,这个多面体有____个面,____条棱。

10、若要使图中平面展开图按虚线折叠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两个数之和为6,x=____,y=____.

11、四棱柱按如图粗线剪开一些棱,展成平面图形,请画出平面图来:

12、薄薄的硬币在桌面上转动时,看上去象球,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

13、右图中,三角形共有个。

14、如图是用边长为1的小正方体摆放成的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第13题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24分)。

15、桌上摆满了朋友们送来的礼物,小狗贝贝好奇地想看个究竟。

Pqmn

①小狗先是站在地面上看,②然后抬起了前腿看,③唉,还是站到凳子上看吧,④最后,

它终于爬上了桌子………按小狗四次看礼物的顺序,四个画面的顺序为()

A.mnpqB.q

16、以下四个平面图形中,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是()

ABCD

17、只有盖的盒子长、宽、高分别为5、5、3cm,如图所示,有一只蚂蚁从A点出

发,沿棱爬行,爬行的路径不许重复,则蚂蚁回到A点时,最多爬行()

A.24cmB.32cmC.34cmD.48cm

18、一个几何体是由若干个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其主视图和左视图

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最多可由多少个这样的正方体组成()

A.12个B.13个C.14个D.18个

19、把一个正方体截去一个角,剩下的几何体最多有几个面()

A.5个面B.6个面C.7个面D.8个面

20、从多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不是顶点)发出发,连接各个顶点得

到20xx个三角形,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A.20xxB.20xxC.20xxD.20xx

21、下列四个图形折叠后与所得的正方体的各个面上所标数字一致的是()

22、如图(1)是正方体表面积展开图,如果将其折回原来的

正方体图(2)时,与点P重合的两点应该是()

A.S和ZB.T和Y

C.U和YD.T和V

23、用一个平面去截①圆锥;②圆柱;③球;④五棱柱,能得到截面是圆的图形是()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4、如图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折叠成正方体后,其中哪两个完全相同()

A.(1)(2)B.(2)(3)C.(3)(4)D.(2)(4)

25、从多边形一个顶点处出发,连接各个顶点得到20xx个三角形,

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A.20xxB.20xxC.20xxD.20xx

初一数学上册教案 篇三

一、知识要点

本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有理数的概念与有理数的运算两部分。有理数的概念可以利用数轴来认识、理解,同时,利用数轴又可以把这些概念串在一起。有理数的运算是全章的重点。在具体运算时,要注意四个方面,一是运算法则,二是运算律,三是运算顺序,四是近似计算。

基础知识:

1、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2、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有理数(rationalnumber):正整数、负整数、0、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5、数轴(numberaxis):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满足以下要求:

(1)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origin);

(2)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

(3)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

6、相反数(oppositenumber):绝对值相等,只有负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7、绝对值(absolutevalue)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做|a|。

由绝对值的定义可得:|a-b|表示数轴上a点到b点的距离。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8、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加法交换律: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表达式:a+b=b+a。

加法结合律: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表达式:(a+b)+c=a+(b+c)

9、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表达式:a-b=a+(-b)

10、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法交换律:一般地,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表达式:ab=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表达式:(ab)c=a(bc)

乘法分配律: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表达式:a(b+c)=ab+ac

11、倒数

1除以一个数(零除外)的商,叫做这个数的倒数。如果两个数互为倒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等于1。

12、有理数除法法则:两数相除,同号得负,异号得正,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13、有理数的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power)。an中,a叫做底数(basenumber),n叫做指数(exponent)。

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可以得出: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14、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的顺序进行;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15、科学技术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即0

16、近似数(approximatenumber):

17、有理数可以写成m/n(m、n是整数,n≠0)的形式。另一方面,形如m/n(m、n是整数,n≠0)的数都是有理数。所以有理数可以用m/n(m、n是整数,n≠0)表示。

拓展知识:

1、数集:把一些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

一、(1)所有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有理数集;

二、(2)所有的整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整数集。

2、任何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知道:|a|≥0,即对任何有理数a,它的绝对值是非负数。

4、比较两个有理数大小的方法有:

(1)根据有理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的位置直接比较;

(2)根据规定进行比较:两个正数;正数与零;负数与零;正数与负数;两个负数,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3)做差法:a-b>0a>b;

(4)做商法:a/b>1,b>0a>b.

二、基础训练

选择题

1、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A.a2a3=a6 B.=2 C.|(3-π)|=-π-3 D.32=-9

2、下列各判断句中错误的是()

A.数轴上原点的位置可以任意选定

B.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等于个单位的点有两个

C.与原点距离等于-2的点应当用原点左边第2个单位的点来表示

D.数轴上无论怎样靠近的两个表示有理数的点之间,一定还存在着表示有理数的点。

3、、是有理数,若>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是正数B.一定是负数C.一定是正数D.一定是负数

4、两数相加,如果比每个加数都小,那么这两个数是()

A.同为正数B.同为负数C.一个正数,一个负数D.0和一个负数

5、两个非零有理数的和为零,则它们的商是()

A.0B.-1C.+1D.不能确定

6、一个数和它的倒数相等,则这个数是()

A.1B.-1C.±1D.±1和0

7、如果|a|=-a,下列成立的是()

A.a>0B.a0或a=0D.a<0或a=0

8、(-2)11+(-2)10的值是()

A.-2B.(-2)21C.0D.-210

9、已知4个矿泉水空瓶可以换矿泉水一瓶,现有16个矿泉水空瓶,若不交钱,最多可以喝矿泉水()

A.3瓶B.4瓶C.5瓶D.6瓶

10、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⑴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⑵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有理数

⑶任何有理数的绝对值都不可能是负数

⑷每个有理数都有相反数

A、1B、2C、3D、4

11、如果一个数的相反数比它本身大,那么这个数为()

A、正数B、负数

C、整数D、不等于零的有理数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几个有理数相乘,当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

B、几个有理数相乘,当正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

C、几个有理数相乘,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

D、几个有理数相乘,当积为负数时,负因数有奇数个;

填空题

1、在有理数-7,,-(-1.43),,0,,-1.7321中,是整数的有_____________是负分数的有_______________。

2、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____边,与原点的距离是____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____边,与原点的距离是____个单位长度。

3、如果一个数是6位整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它时,10的指数是_____;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n位整数,其中10的指数是___________.

4、实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化简|a-b|+|b-c|-|c-a|。

5、绝对值大于1而小于4的整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和为___________.

6、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则(a+b)3-3(cd)4=________.

7、1-2+3-4+5-6+……+20xx-2002的值是____________.

8、若(a-1)2+|b+2|=0,那么a+b=_____________________.

9、平方等于它本身的有理数是___________,立方等于它本身的有理数是_____________.

10、用四舍五入法把3.1415926精确到千分位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302400,应记为,近似数3.0×精确到位。

11、正数–a的绝对值为__________;负数–b的绝对值为________

12、甲乙两数的和为-23.4,乙数为-8.1,甲比乙大

13、在数轴上表示两个数,的数总比的大。(用“左边”“右边”填空)

14、数轴上原点右边4.8厘米处的点表示的有理数是32,那么,数轴左边18厘米处的点表示的有理数是____________。

三、强化训练

1、计算:1+2+3+…+20xx+2003=__________.

2、已知:若(a,b均为整数)则a+b=

3、观察下列等式,你会发现什么规律:,,,。。。请将你发现的规律用只含一个字母n(n为正整数)的等式表示出来

4、已知,则___________

5、已知是整数,是一个偶数,则a是(奇,偶)

6、已知1+2+3+…+31+32+33==17×33,求1-3+2-6+3-9+4-12+…+31-93+32-96+33-99的值。

7、在数1,2,3,…,50前添“+”或“-”,并求它们的和,所得结果的最小非负数是多少?请列出算式解答。

8、如果有理数a,b满足∣ab-2∣+(1-b)2=0,试求+…+的值。

9、如果规定符号“*”的意义是a*b=ab/(a+b),求2*(-3)*4的值。

10、已知|x+1|=4,(y+2)2=4,求x+y的值。

11、投资股票是一种很重要的投资方式,但股市的风云变化又牵动了股民的心。

例:某股民在上星期五买进某种股票500股,每股60元,下表是本周每日该股票的涨跌情况(单位:元):

星期一二三四五

每股涨跌+4+4.5-1-2.5-6

第1章(1)星期三收盘时,每股是多少元?

第2章(2)本周内最高价是每股多少元?最低价是多少元?

第3章(3)已知买进股票是付了1.5‰的手续费,卖出时需付成交额1.5‰的手续费和1‰的交易费,如果在星期五收盘前将全部股票一次性地卖出,他的收益情况如何?

第4章(4)以买进的股价为0点,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本周该股的股价情况。

四、竞赛训练:

1、最小的非负有理数与最大的非正有理数的和是

2、乘积=

3、比较大小:A=,B=,则A B

4、满足不等式104≤A≤105的整数A的个数是x×104+1,则x的值是( )

A、9 B、8 C、7 D、6

5、最小的一位数的质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质数的积是( )

A、11 B、22 C、26 D、33

6、比较

7、计算:

8、计算:(2+1)(22+1)(24+1)(28+1)(216+1)(232+1)

9、计算:

10、计算

11、计算1+3+5+7+…+1997+1999的值

12、计算1+5+52+53+…+599+5100的值。

13、有理数均不为0,且设试求代数式20xx之值。

14、已知a、b、c为实数,且,求的值。

15、已知:。

16、解方程组。

17、若a、b、c为整数,且,求的值。

1.2.1有理数

七年级上(1.1正数和负数,1.2有理数)

1.2有理数

初一数学上册教案 篇四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有理数减法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会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意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从中体味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异号两数相减。难点:异号两数相减。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

〖教具准备:〗尺、小黑板。

〖教学过程:〗

Ⅰ。复习提问:

1、叙述有理数加法法则。

2、两个有理数的和一定大于每一个加数吗?

3.10比3大多少?10比-3大多少?-10比3大多少?如何计算?

4.3-10有意义吗?它应当等于多少?

注:问2是要向学生强调,两数的和不一定大于每一个加数,一个数加一个非零的有理数,其和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问3是向学生说明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大多少在有理数范围内同样要用减法运算。问2和问3都是为了引入新课而设计的。

Ⅱ。新课讲解:

1、由问2、问3讲解有理数减法的意义。

在正有理数范围内3-10是没有意义的,因为3比10小,问3比10大多少,问题的本身就有问题,但引入负数就不同了。如果你有3元钱向售货员买了10元的物品,如果售货员让你先把物品拿走,那么你将欠售货员7元。这件事实如用算式表达,即3-10=-7。

由实际运算的例子归纳有理微减法法则。

考察:3-10=3+(-10)=-7,3-(-10)=3+10=13,

(-10)-(-3)=-10+3=-7,(-10)-7=-10+(-7)=-17。

等式左边的运算结果,用减法意义求出。3比10大-7,3比-10大13,-10比-3大-7,-10比7大-17,或画数轴,让学生观察得出。考察以上计算后。提问:减法是否都可转化为加法计算?启发学生自己得出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3、讲解例题:

(l)补充例题:问15℃比5℃高多少度?15℃比-5℃呢?-5℃比15℃呢?

解:∵15-5=10,∴15℃比5℃高10℃;

∵15-(-5)-15+5=20,∴15℃比-5℃高20℃;

∵-5-15=-5+(-15)=-20,∴-5℃比15℃高-20℃。即-5℃

比15℃低20℃。

(2)教科书例1、例2。

Ⅲ。做一做

课堂练习:教科书第82页练习第1~3题。

Ⅳ。课时小结

有理数减法的意义。

Ⅴ。课后作业

1、习题2.6A组第1~9题,B组选做。

《2.5有理数的减法》同步练习

2、(题型一)李明的练习册上有这样一道题:计算|(-3)+_|,其中“_”是被墨水污染而看不到的一个数,他翻看了后边的答案得知该题的计算结果为6,那么“_”表示的数应该是。

3、(考点一)计算:(1)-2- (+10);

(2)0-(-3.6);

(3)(-30)-(-6)-(+6)-(-15);

《2.5有理数的减法》测试

16、下表记录了七年级(1)班一个组学生的体重与标准体重的差(正号表示比标准体重重,负号表示比标准体重轻),标准体重是50 kg.

姓名小明小丁小丽小文小天小乐

体重与标准体重的差(kg)-5+3-7+4+60

(1)谁最重?谁最轻?

(2)最重的比最轻的重多少千克?

教与学互动设计: 篇五

(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思考:在小学里,我们学过的加法运算有哪些运算律?它们的内容是什么?能否举一两个例子来?那这些加法运算律还适用于有理数范围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初一的数学上册教案 篇六

(一)知识点目标:

1、了解正数和负数是怎样产生的。 2.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 3.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二)能力训练目标:

1、体会数学符号与对应的思想,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符号化方法。

2、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师生合作,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

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负数,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与教师讲解相结合。

教具准备:

地图册(中国地形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1、活动:由两组各派两名同学进行如下活动:一名按老师的指令表演,另一名在黑板上速记,看哪一组记得最快、最好? 内容:老师说出指令: 向前两步,向后两步;

向前一步,向后三步; 向前两步,向后一步; 向前四步,向后两步。 如果学生不能引入符号表示,教师可和一个小组合作,用符号表示出+2、-2、+1、-3、+2、-1、+4、-2等。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这样的符号的地方很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带有特殊符号、表示具有实际意义的数-----正数和负数。

讲授新课:

1、自然数的产生、分数的产生。 2.章头图。问题见教材。让学生思考-3~3℃、净胜球★WWW.CHAYI5.COM★数与排名顺序、±、-9的意义。

3、正数、负数的定义:我们把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在这些数的前面带有“一”时叫做负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十”(正号)表示正数。

举例说明:3、2、

3 1 等是正数(也可加上“十”) -3、-2、

-3 1等是负数。 4、数0既不是正,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0℃是一个确定的温度,海拔为0的高度是海平面的平均高度,0的意义已不仅表示“没有”。 5、让学生举例说明正、负数在实际中的应用。展示图片(又见教材P5图)让学生观察地形图上的标注和记录支出、存入信息的

巩固提高:练习:课本P5练习 课时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能说一说吗?

课后作业:课本P7习题的第1、2、4、5题。 活动与探究:在一次数学测验中,某班的平均分为85分,把高于平均分的高出部分记为正数。

(1)美美得95分,应记为多少?

(2)多多被记作一12分,他实际得分是多少?

课后反思:

初一数学上册教案 篇七

【学习目标】

1、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

2、通过计算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学习重难点】

重点:能熟练地按照有理数的运算顺序进行混合运算

难点:在正确运算的基础上,适当地应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学习过程】

模块一预习反馈

一、学习准备

1、四则(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先算_______,再算_______,如有括号,就先算__________.同级运算按照从___往___的顺序依次计算。

2、有理数的运算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5—p66,预习过程中请注意:⑴不懂的地方要用红笔标记符号;⑵完成你力所能及的习题和课后作业。

《2.1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课后作业

9、用符号“>”“<”“=”填空。

42+32________2×4×3;

(-3)2+12________2×ok3w_ads("s002");

《2.1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同步练习

5、小亮的爸爸在一家合资企业工作,月工资2500元,按规定:其中800元是免税的,其余部分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部分又要分为两部分,并按不同税率纳税,即不超过500元的部分按5%的税率;超过500元不超过20xx元的部分则按10%的税率,你能算出小亮的爸爸每月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初一的数学上册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

2、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

过程与方法

1、训练学生作图的技能、通过数据处理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

2、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清晰、有效地展示数据、

3、能从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统计图是展示数据的重要方法,它也经常出现在媒体上、通过对三种统计图的认识、制作和选择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据处理的能力及统计观念,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和我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了解不同统计图的特点、

2、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培养统计观念、

难点:

1、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2、制作三种统计图并会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在我们日常所接触的报刊、杂志及电视中,我们会经常见到一些统计图、最近,我在一本百科全书上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

我们知道地球上有人类生存至少已有200万年的历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地球上的人口数量并不是很多,因为出生的人口和死亡的人口大致持平、然而随着农业耕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世界人口开始急剧增加、目前,世界人口已超过70亿,平均每4天要出生100万以上的婴儿、在世界上的许多地方,人口的过快增长已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例如食品短缺和城市过分拥挤等、

下面我们来看两幅统计图,了解一下世界人口在各大洲的百分比分布及世界人口增长的状况,也许能让我们很好地了解世界人口的状况、

课件出示相关图示、

师:你会从世界人口增长图中获得哪些信息呢?在哪一段时间,世界人口的增长率变化不大?在哪一段时间,世界人口就翻了一番?20xx年,世界人口预测将达到多少?

生:从世界人口增长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公元1500年,人口达4.25亿;在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率的情况变化不大;但从公元1800年起,世界人口就开始迅速增长、当时医疗条件得到了改善,粮食产量增加以及工业革命的影响,世界人口才开始迅速增长、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好!从世界人口增长的情况还能联系到当时的历史背景,看来我们的统计图不仅是数据的展现,而且还是历史背景的再现、

生:从统计图中,我们还看到1950年~1990年这段时间人口翻了一番,而且从图上还可以预测出20xx年世界人口将达到85亿、

师:我们再接着分析“世界人口的百分比分布图”、这是一个什么形式的统计图?

生: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

师:这个统计图是在扇形统计图的基础上综合改造得到的根据这个统计图你又能得到何种信息呢?扇形统计图反映的是世界人口在七大洲的分布吗?联系我们前两节课学的内容,同学们可针对这个统计图讨论交流、

(教师此时可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看同学们如何认识这个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的信息是否准确、根据学生讨论交流的情况进行讲评、)

生:扇形统计图是地球陆地面积分布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才是相应各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口在地球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像亚洲陆地面积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29.3%,可人口却占世界人口的63%;而北美洲陆地面积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6.1%,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6.9%;南极洲陆地面积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9、3%,那个地方却由于气候、地理位置等不同成为无人区、所以有些地区自然条件很差,人口很少,而有些地区土地肥沃,交通方便,人口相对集中、

师:很好!同学们已经能用数学中统计的眼光去观察、分析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现在我们再来看某家报刊公布的反映世界人口情况的数据、

二、讲授新课

师: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统计图,你能尽可能的获取信息吗?

生1:从统计图中,我们可知50年后,世界人口将达到90亿、

生2:我们还可以看到从xxxx年到20xx年世界人口的变化情况、

生3:从xxxx年到xxxx年,世界人口由30亿增加到40亿;从xxxx年到xxxx年,世界人口由40亿增加到50亿;xxxx年到xxxx年由50亿增加到60亿、由此预测xxxx年到xxxx年世界人口从?

6、4、1统计图的选择:课后作业

(20xx·武汉)为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喜好,某校从八年级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要求每人只选取一种喜欢的书籍、如果没有喜欢的书籍,则作“其他”类统计、图①与图②是整理数据后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由这两个统计图可知喜欢“科普常识”的学生有90人

B、若该年级共有1 200名学生,则由这两个统计图可估计喜爱“科普常识”的学生约有360人

C、由这两个统计图不能确定喜欢“小说”的人数

D、在扇形统计图中,“漫画”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72°

《6、4统计图的选择》同步练习

基础巩固

1、(题型一)用条形统计图表示的数据可以转换成()

A、扇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D、既不能表示成扇形统计图也不能表示成折线统计图

2、(题型三)甲、乙两人参加某体育项目训练,为了便于研究,把最后5次的训练成绩分别用实线和虚线连接起来,如图6 —4—1,下面的结论错误的是()

A、乙的第2次成绩与第5次成绩相同

B、第3次测试,甲的成绩与乙的成绩相同

C、第4次测试,甲的成绩比乙的成绩多2分

D、在5次测试中,甲的成绩都比乙的成绩高

教学目标: 篇九

1、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

2、会熟练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

教学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和运算。

教学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

教与学互动设计

初一的数学上册教案 篇十

教学目标:

1、明白生活中存在着无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能举例说明;

2、能体会引进负数的必要性和意义,建立正数和负数的数感。

重点:通过列举现实世界中的“相反意义的量”的例子来引进正数和负数,要求学生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意义,为以后通过实例引进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加法和乘法法则打基础。

难点:对负数的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知识导向:本节课是一个从小学过渡的知识点,主要是要抓紧在数范围上扩充,对引进“负数”这一概念的必要性及意义的理解。

二、新课拆析:1、回顾小学中有关数的范围及数的分类,指出小学中的“数”是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如:0,1,2,3,…,,

2、能让学生举例出更多的有关生活中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能发现事物之间存在的对立面。

如:汽车向东行驶3千米和向西行驶2千米

温度是零上10°C和零下5°C;收入500元和支出237元;水位升高1.2米和下降0.7米; 3、上面所列举的表示相反意义量,我们也许就会发现:如果只用原来所学过的数很难区分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一般地,对于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可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的,用过去学过的数表示;把与它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的,用过去学过的数(零除外)前面放上一个“—”号来表示。

如:在表示温度时,通常规定零上为“正”,零下为“负”即零上10°C表示为10°C,零下5°C表示为-5°C概括:我们把这一种新数,叫做负数,如:-3,-45,…过去学过的那些数(零除外)叫做正数,如:1,2.2…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例:下面各数中,哪些数是正数,哪些数是负数,1,2.3,-5.5,68,-,0,-11,+123,…

三、阶梯训练:P18练习:1,2,3,4。

四、知识小结:

从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中,应能从数的角度来区分小学与初中的异同点,通过运用发现相反意义量,能理解引进“负数”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五、作业巩固:

1、每个同学分别举出5个生活中表示相反意义量的的例子;并用正、负数来表示; 2、分别举出几个正数与负数(最少6个)。 3、P20习题2.1:1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带来的10篇《初一的数学上册教案》,能够帮助到您,是众鼎号最开心的事情。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你一定会听见的》语文教案(优秀7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