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案模板 >

整式的加减教案【优秀10篇】

众鼎号分享 142549

众鼎号 分享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众鼎号为大伙儿带来的10篇《整式的加减教案》,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整式的加减教案 篇一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利用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等法则验证所探索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分析、总结等一系列过程,经历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运算验证规律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猜想等过程,体验数学活动是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的过程,通过合作交流,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会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

难点:学会从不同角度探索数量关系表示规律。

三、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式与学生探究、合作交流式相结合的方法。

四、教学用具:

日历、粉笔、黑板、多媒体等。

五、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

小时侯我们都玩过搭积木的游戏,今天我们不妨重拾童年趣事,利用手中的火柴棒搭建一些常见的图形,探索规律。

2、合作交流,探索规律:

活动一:探索常见图形的规律,用火柴棒按下图的方式搭三角形

⑴填写下表:

⑵照这样的规律搭建下去,搭n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注意引导学生概括探索规律的一般步骤:

寻找数量关系;

用代数式表示规律

验证规律。

★练习:四棱柱有几个顶点、几条棱、几个面?五棱柱呢?十棱柱呢?n棱柱呢?

活动二:探索具体情景下事物的规律

问题1.若有两张长方形的桌子,把它们拼成一张大的长方形桌子,有几种拼法?

问题2.若按图2方式摆放桌子和椅子

⑴一张桌子可坐6人,2张桌子可坐 人。

⑵按照上图方式继续排列桌子,完成下表:

问题3.如果按图3的方式将桌子拼在一起

⑴2张桌子拼在一起可坐多少人?3张呢?n张呢?

⑵教室有40张这样的桌子,按上图方式每5张拼成1张大桌子,则40张桌子可拼成8张大桌子,共可坐 人。

⑶在⑵中,改成每8张桌子拼成1张大桌子,则共可坐 人。

活动三:探索图表的规律

下面是20xx年五月份的日历:

1.日历图彩色方框中九个数之和与方框正中间的数有什么关系?通过计算找出这个关系。这个关系在其他方框中也成立吗? (学生观察日历方框中九个数,四人小组讨论并计算验证自己的结论,四人小组再任选一方框计算验证结论是否成立。)

2.这个关系在任何一个月的日历中也成立吗?

3.如果用a表示中间数请学生按前面找出的'关系填出框中另外8个数。

(引导学生观察横,竖列三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发现:

规律一,横列三个相邻数,后者比前者多1。

规律二,竖列三个相邻数,下一个比上一个多7

让学生想一想,并引导学生用代数式填写,如下:

a-8 a-7 a-6 a-1 a a+1 a+6 a+7 a+8

用式子表示九个数的关系:

(a-8)+(a-7)+(a-6)+(a-1)+a+(a+1)+(a+6)+(a+7)+(a+8)=9a

(使学生体会符号运算可以用来验证所发现的规律。)

规律三:方框中九个数的和是正中间这个数的九倍。

3、小结

其实在我们周围的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很多的数学信息,今天我们就利用数学知识发现了很多身边事物所存在的数学规律。希望同学们做生活的有心人,继续去探索周围生活中的数学规律。

4、作业

观察生活,编一道探索数学规律的题

六、预期的教学效果

1.学生更进一步的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用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法则验证所探索的规律。

3.通过交流合作,体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 篇二

一、教材分析

整式第一节整式加减第2小节整式的加减.

二、设计思想

本节内容是学生掌握了“整式”有关概念的延展学习,为后继学习整式运算、因式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函数知识奠定基础,是“数”向“式”的正式过度,具有十分重要地位.

八年级学生已具有了较强的数的运算技能和“合并”的意识(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用)同时也具有初步的观察、归纳、探索的技能.因此,我结合教材,立足让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宗旨,我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教学活动,通过设计有针对性、多样式的问题引导学生,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和谐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学习.通过学习活动不但培养学生化简意识,提升数学运算技能而且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理解同类项的含义,并能辨别同类项.

2、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熟练的合并同类项.

3、掌握整式加减运算的方法,熟练进行运算.

(二)过程方法目标:

1、通过探究同类项定义、合并同类项的方法的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探究的能力.

2、通过合并同类项、整式加减运算的练习活动,提高学生运算技能,提升运算的准确率培养学生化简意识,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研究引例、探究例1的活动,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初步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三)情感价值目标:

1、通过交流协商、分组探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敢于探索未知问题的精神.

2、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合并同类项

五、教学关键:同类项的概念

《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 篇三

一。预习提问

1、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怎样去括号?

2、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怎样去括号?

二。教案

1.学习目标:

1)学生经过观察、合作交流、讨论总结出去括号的法则,并较为牢固地掌握。

2)能正确且较为熟练地运用去括号法则化简代数式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2)锻炼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知识分解、知识整合能力。

3.情感目标:

1)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产生、发展及形成过程,培养其勇于探索的精神。

2)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

4.重点:去括号法则及其运用。

难点: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应如何处理。

5.教学过程:

(1)回顾旧知,承前启后

1、什么叫做同类项?

2、叙述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3、若a、b、c均为有理数,请指出以下代数式中的同类项及其系数,并进行合并。

《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 篇四

目标

①过实例体验整式加减的意义

②掌握整式的简单加减运算

③会运用整式的加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整式的加减运算。

教学难点例3的问题情境比较复杂,还涉及含有字母的代数式的大小比较,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集体备课稿个案补充

一、新课引入

如图,甲、乙两个零件截面的面积哪一个比较大?大多少?把结果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截面甲的面积是

截面乙的面积是

甲、乙的、两个截面面积的差是=

本引例让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引导,让学生知道:1、作差法是比较大小的一种很好的方法;2、在解决这个实际问题时,将问题转化成两个整式的差,从而得以解决;3、整式的加减可以归结为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

二、讲授新课

例1求整式3x+4y与2x-2y-1的和

教师教会学生1、列式(注意整体性);2、去括号(特别是减法);3、有同类项就合并同类项(至少不能合并为止)。

变式练习:求3x+4y与2x-2y-1的差(学生做,两个学生板演)。

三、课堂练习(课本做一做)

1、填空:

(1)3x与-5y的和是,3x与-5y的差是;

(2)a-b,b-c,c-a三个多项式的和是。

2、先化简,再求值:3x^2-[x^2-2(3x-x^2)],其中x=-7。

四、典例分析

例2小红家的收入分农业收入和其他收入两部分,今年农业收入是其他收入的1.5倍。预计明年农业收入将减少20%,而其他收入将增加40%,那么预计小红家明年的全年总收入是增加,还是减少?

这个例题是本节课的难带内,教师可以设置下列问题:

1、分析题目的已知量与未知量,及相互间的关系;

2、选哪个未知量用字母来表示比较方?其他未知量怎么表示?

3、填空:设小红家今年其他收入为a元,则

(1)今年农业收入为元;

(2)预计明年农业收入为元;

(3)预计明年其他收入为元;

(4)今年全年总收入为元;

(5)预计明年全年总收入为元。

4、增加还是减少?怎么判断?

教师总结: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经常把其中的一个量或几个量先用字母表示,然后列出数式,这是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策略。

五、教学反馈(课本课内练习)

1、计算:

(1)3/2x^2-(-1/2x^2)+(-2x^2);

(2)2(x-3x^2+1)-3(2x^2-x-2)。

2、先化简,再求值:

(1)5x-[3x-x(2x-3)],其中x=1/2;

(2)5(3a^2b-ab^2)(ab^2+3a^2b),其中a=1/2,b=-1。

3,如果某三角形第一条边长为(2a-b)cm,第二条边比第一条边长(a+b)cm,第三条边比第一条边的2倍少bcm,第三条边比第一条边的2倍少bcm,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六。探究活动

猜数游戏:游戏甲方把自己的出生年月份乘以2,加10,再把和乘5,再加上他家的人口数(小于10),将这样所得的结果告诉游戏乙方,乙方就能猜出甲方出生于何月,及他家有几口人。

本题有较大的难度,采取合作学习这种方式进行,启发学生利用本节中例2的解题策略及思想方法来分析这个题目。

教师可作以下工作:1、学生做甲方,教师做乙方猜测,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奥秘(甲方告诉的结果的个位数字就是他家的人口数,结果减去人口数再减去50后除以10得到他的出生月份);2、组内积极展开游戏,并讨论这个游戏的原理是什么。(设甲方出生月份为x,家中人口数为y人,甲方告诉的结果是k(已知数),则结果k=5(2ax+10)+y=10x+50+y,所以结果k的个位数字是y,则(k-y-50)/10=x)。

《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 篇五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能进行同类项的合并。

2、会利用合并同类项将整式化简。

过程与方法

通过类比数的运算律得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在教学中渗透“类比”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参与合并同类项法则的探究活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探索精神。

二、重点难点

重点

合并同类项法则。

难点

合并同类项法则的应用。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一节学习了同类项的概念,这为本节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合并同类项牵扯到抽象的字母,学生难于把握,因此一定要搞清楚字母与数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设计师生活动备注

情景创设

在探究1的基础上,以原有的关于数的运算律的知识,

开展探究2、观察多项式中各项的特点,得出合并同类项的概念、

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类比数的运算,探究得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法则: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系数的和,字母部分不变、合并同类项以及整式的加减是建立在单项式、多项式的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因此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对前面的知识有必要进行简单的回顾、

通过对探究1和探究2的探讨,引出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概念、

问题2是本节内容的核心,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体会交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注意:

1、学生在活动中是否参与到讨论中

2、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对合并同类项法则的总结情况

3、学生表述情况是否有条理,是否清晰请点击下载Word版完整试题: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2整式的加减(第2课时)》

《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 篇六

教材分析

1、这节的重点为:去括号。因此,本节所学的知识实际上就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个巩固和深化,要突破这个重点,只有在掌握方法的前提下,通过一定的练习来掌握。

2、去括号是整式加减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的直接基础,也是今后继续学习整式的乘除、因式分解、方程,以及分式、函数等的重要基础。

学情分析

去括号法则是教材上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时会经常出现错用法则的现象。实验表明:完全可以用乘法分配律取代去括号法则。这是由于:(1)“去括号法则”,增加了记忆负担和出错的机会,容易出错;

(2)去括号的法则增加了解题长度,降低了学习效率;

(3)用乘法分配律去括号的学习是同化而非顺应,易于理解与掌握;

(4)用乘法分配律去括号是回归本质,返璞归真,且既可减少学习时间,又能提高运算的正确率。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

2、能正确运用去括号进行合并同类项;

3、理解去括号的依据是乘法分配律。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

难点

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时符号的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问题

青藏铁路线上,列车在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是100千米/时,在非冻土地段的形式速度可以达到120千米/时。

请问:在格尔木到拉萨路段,列车通过冻土地段比通过非冻土地段多用0.5小时,如果通过冻土地段需要t小时,则这段铁路的全长可以怎么样表示?冻土地段与非冻土地段相差多少千米?

解:这段铁路的全长为100t+120(t-0.5)(千米)

冻土地段与非冻土地段相差100t-120(t-0.5)(千米)。

提出问题,如何化简上面的两个式子?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探索新知

1、回顾:

1你记得乘法分配率吗?怎么用字母来表示呢?

a(b+c)=ab+ac

2-(-2)=(-1)*(-2)=2+(-3)=(+1)*(-3)=-3

2、探究

计算(试着把括号去掉)

(1)13+(7-5)(2)13-(7-5)

类比数的运算,去掉下面式子的括号

(3)a+(b-c)(4)a-(b-c)

3、解决问题

100t+120(t-0.5)=100t-120(t-0.5)=

思考:

去掉括号前,括号内有几项、是什么符号?去括号后呢?

去括号的依据是什么?

三、知识点归纳

去括号法则: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注意事项

(1)去括号规律要准确理解,去括号应对括号的每一项的符号都予考虑,做到要变都变;要不变,则谁也不变;

(2)括号内原有几项去掉括号后仍有几项.

四、例题精讲

例4化简下列各式:

(1)8a+2b+(5a-b);(2)(5a-3b)-3(a2-2b)。

五、巩固练习

课本P68练习第一题。

六、课堂小结

1、今天你收获了什么?

2、你觉得去括号时,应特别注意什么?

《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 篇七

一、重点

单项式及其相关的概念;

多项式及其相关的概念;

去括号法则,准确应用法则将整式化简。

二、难点

区别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区别多项式的次数和单项式的次数;

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容易产生错误。

三、知识点、概念总结

1、单项式:在代数式中,若只含有乘法(包括乘方)运算。或虽含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一类代数式叫单项式;数字或字母的乘积叫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字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2、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所有字母的指数之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任何一个非零数的零次方等于1、

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

4、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

5、常数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6、多项式的排列

(1)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降幂排列。

(2)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升幂排列。

7、多项式的排列时注意:

(1)由于单项式的项,包括它前面的性质符号,因此在排列时,仍需把每一项的性质符号看作是这一项的一部分,一起移动。

(2)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字母的多项式,排列时,要注意:

a、先确认按照哪个字母的指数来排列。

b、确定按这个字母向里排列,还是向外排列。

(3)整式: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8、多项式的加法:

多项式的加法,是指多项式的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即合并同类项)。

9、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次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10、合并同类项: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可以合并,叫做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

整式的加减数学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①过实例体验整式加减的意义

②掌握整式的简单加减运算

③会运用整式的加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整式的加减运算。

教学难点

例3的问题情境比较复杂,还涉及含有字母的代数式的大小比较,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

讲练法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稿个案补充

一、新课引入

甲、乙两个零件截面的面积哪一个比较大?大多少?把结果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a1.5a

vb2b

b

甲乙

截面甲的'面积是

截面乙的面积是

甲、乙的、两个截面面积的差是()—()=

本引例让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引导,让学生知道:1、作差法是比较大小的一种很好的方法;2、在解决这个实际问题时,将问题转化成两个整式的差,从而得以解决;3、整式的加减可以归结为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

二、讲授新课

例1求整式3x+4y与2x-2y-1的和

教师教会学生1、列式(注意整体性);2、去括号(特别是减法);3、有同类项就合并同类项(至少不能合并为止)。

变式练习:求3x+4y与2x-2y-1的差(学生做,两个学生板演)。

三、课堂练习(课本“做一做”)

1、填空:

(1)3x与-5y的和是,3x与-5y的差是;

(2)a-b,b-c,c-a三个多项式的和是。

2、先化简,再求值:3x^2-[x^2-2(3x-x^2)],其中x=-7。

四、典例分析

例2小红家的收入分农业收入和其他收入两部分,今年农业收入是其他收入的1.5倍。预计明年农业收入将减少20%,而其他收入将增加40%,那么预计小红家明年的全年总收入是增加,还是减少?

这个例题是本节课的难带内,教师可以设置下列问题:

1、分析题目的已知量与未知量,及相互间的关系;

2、选哪个未知量用字母来表示比较方?其他未知量怎么表示?

3、填空:设小红家今年其他收入为a元,则

(1)今年农业收入为元;

(2)预计明年农业收入为元;

(3)预计明年其他收入为元;

(4)今年全年总收入为元;

(5)预计明年全年总收入为元。

4、增加还是减少?怎么判断?

教师总结: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经常把其中的一个量或几个量先用字母表示,然后列出数式,这是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策略。

五、教学反馈(课本“课内练习”)

1、计算:

(1)3/2x^2-(-1/2x^2)+(-2x^2);

(2)2(x-3x^2+1)-3(2x^2-x-2).

2、先化简,再求值:

(1)5x-[3x-x(2x-3)],其中x=1/2;

(2)5(3a^2b-ab^2)—(ab^2+3a^2b),其中a=1/2,b=-1。

3,如果某三角形第一条边长为(2a-b)cm,第二条边比第一条边长(a+b)cm,第三条边比第一条边的2倍少bcm,第三条边比第一条边的2倍少bcm,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六。探究活动

猜数游戏:游戏甲方把自己的出生年月份乘以2,加10,再把和乘5,再加上他家的人口数(小于10),将这样所得的结果告诉游戏乙方,乙方就能猜出甲方出生于何月,及他家有几口人。

本题有较大的难度,采取合作学习这种方式进行,启发学生利用本节中例2的解题策略及思想方法来分析这个题目。

教师可作以下工作:1、学生做甲方,教师做乙方猜测,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奥秘(甲方告诉的结果的个位数字就是他家的人口数,结果减去人口数再减去50后除以10得到他的出生月份);2、组内积极展开游戏,并讨论这个游戏的原理是什么。(设甲方出生月份为x,家中人口数为y人,甲方告诉的结果是k(已知数),则结果k=5(2ax+10)+y=10x+50+y,所以结果k的个位数字是y,则(k-y-50)/10=x)。

七、小结、布置作业

《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 篇九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整式的加减》(第1课时),是在学习了整式的有关概念之后的一节课。整式的加减是整式的运算、因式分解、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函数的基础,是“数”向“式”的正式过渡,它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整式加减的知识基础则是同类项的概念及同类项的合并,整式的加减主要是通过合并同类项从而把整式化简,所以本节课在中学数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教学重点和难点:

同类项的概念及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教学设计思路:

长期以来,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淡薄,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大,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使学生变得内向、被动、缺少自信、恭顺……窒息了学生的创造性。新课程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为此要求我们教师努力变“知识给予”为“教育交往”,变“教程”为“学程”,在课堂上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改变旧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主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使每一个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各有所得。为了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本节课拟采用探究式教学法:通过观察生活实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采取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并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和严密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主要过程设计:

教后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基于以学生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目的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认识数学、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基本数学技能和基本数学方法,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一、成功之处

本节课突出了三个“注重”:

(一)注重创设问题情境。上课伊始即以实物进行分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注意力和思维活动迅速调节到积极状态,接着,让学生通过观察把认为同类型的单项式进行分类,从而引出同类项概念,又通过“游戏”等方式对同类项概念进行辨析,这样可充分揭示同类项概念的内涵,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特别是[活动8]先是提出“3个人再加5个人得多少个人?”这一通俗易懂的问题,而后进一步提出“3个人再加5张桌子得8个人?还是8张桌子?”这一看似有些荒唐的问题,实际上却突破了合并同类项这一重点难点即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合并同类项时,只能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

(二)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本节课设计过程中非常注重这方面的活动设计,从实物分类、引出概念到概念辨析以及课堂小结无处不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新课程理念。

(三)注重能力的培养。本节课教学设计中注重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发展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协作学习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发展了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严密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个性,提高了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需要完善之处

视学生实际情况,如能再给学生练习课本165页例1,然后教师再点评的话,那么就是锦上添花了。因为学生在掌握同类项的概念和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后,再通过解决像例1这样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就更能使学生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体现了“学数学、用数学”、“学有所用”的基本理念,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武器,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整式的加减教案 篇十

教学目标:

通过类比数的运算律得出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会对同类项进行合并,发展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合并 同类项的法则及应用。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同类项,并同类项。

教学过程:

一、情境诱导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整式,这节课我们运用所学来看本章引言中的这个实际问题:

在西宁到拉萨路段,列车在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是100 km/h,在非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是120 km/h,列车通过非冻土地段所需时间是通过冻土地段所需时间的2.1倍 ,如果通过冻土地段需要t h,你能用含t的式子表示这段铁路的全长吗?

得到:100t+120×2.1t 即:100t+252t

对于100t+252t怎么计算呢?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这个问题会迎刃而解。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板书课题:2.2整式的加减(一)

二、探究指导

(学生按提纲探究,老师先做必要的板书准备,再到学生中进行巡视指导,掌握学生情况,为展示归纳做准备。教师提示:能独立完成的请独立完成,不能的请和小组内同学讨论或向老师请求帮助。)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P62-P63练习前的内容,并完成以下几个问题:

1、运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两题(只写过程,不写结果):

100×2+252×2=    =

100×(-2)+252×(-2)=    =

观察两个式子的左边结构有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运算律,语言叙述你的运算律。

根据这一特点完成下面式子:

100t+252t=   =

2、填空:

(1)100t-252t=( )t

(2)3x2+2x2=( ) x2

(3)3ab2-4ab2=( )ab2

上述各等式左边多项式的项有什么共同特点?上述多项式的运算有什么共同特点?你能从中得出什么规律?语言叙述你的结论,并用符号语言表示出来。

3、根据你的猜想,说出同类项及合并同类项的概念。举出两个例子。

4、说一说怎么合并同类项?

三、展示归纳

1、抽有问题的学生汇报,学生说教师板书。

2.发动学生进行评价、补充、完善,学生说老师改写,最后揭示性质。

3.教师画龙点睛强调

四、变式练习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了解情况,可抽取有问题学生,要充分暴露问题生成课堂资源。第1、2、3小题学生口答结果,说出怎么想的。第3题再请学生汇报结果,老师板书,并请学生评价、完善,然后老师根据需要进行重点强调。)

1、下列各组是同类项的是()

A 2x3与3x2 B 12ax与8bx C x4与a4 D π与-3

2、–xmy与45ynx3是同类项,则m=_______,n=______。

3、下列各题计算的'结果对不对?如果不对,指出错在哪里?

(1)3a+2b=5ab (2)5y2-2y2=3

(3)2ab-2ba=0 (4)3x2y-5xy2=-2x2y

4、计算:

课本P65练习1.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还有没有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先请学生进行自主小结,再由老师概括总结,做必要的强调)

六、作业布置

课本习题2.2第1、5、6题。

(修改稿)教学过程:

一、情境诱导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整式,现在我们来看本章引言中的这个实际问题怎么解决:

在西宁到拉萨路段,列车在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是100 km/h,在非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是120 km/h,列车通过非冻土地段所需时间是通过冻土地段所需时间的2.1倍 ,如果通过冻土地段需要t h,你能用含t的式子表示这段铁路的全长吗?(请列出算式)

得到:100t+120×2.1t即:100t+252t

对于100t+252t怎么计算呢?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为了解决这问题,请同学们先来按照探究提纲开始探究(要求:不会的同学可以请教,也可以看书)

二、探究指导(学生按提纲探究,老师先做必要的板书准备,再到学生中进行巡视指导,掌握学生情况,为展示归纳做准备。)

探究提纲:

1.填空:

(1)2t+52t=()t

(2)3x2+2x2=( ) x2

(3)3ab2-5ab2=( )ab2

(4)4xy+6xy=

2. 如果把上面每个算式左边的两个项叫同类项,你能总结出他的特征吗?你能说说出什么是同类项吗?

3. 仔细观察上面三个算式的从左到右的运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请用语言叙述你的规律。

三、展示归纳

1、抽有问题的学生逐题汇报,学生说教师板书。

2.发动学生进行评价、补充、完善,学生说老师改写,

3.教师最后揭示性质,并画龙点睛的强调。

四、变式练习(第1、2、3、4小题学生口答结果,并说出为什么;其它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了解情况,可抽取有问题学生,汇报结果,老师板书,并请学生评价、完善,然后老师根据需要进行重点强调。)

1.说出两组同类项

2.下列各组是同类项的是()

A 2x3与3x2 B 12ax与8bx C x4与a4 D π与-3

3.下列各题计算的结果对不对?如果不对,指出错在哪里?

(1)3a+2b=5ab (2)5y2-2y2=3

(3)2ab-2ba=0 (4)3x2y-5xy2=-2x2y

4.–xmy与45 x3yn是同类项,则m=_______,n=______。

5.计算:

课本P65练习1.

6. 课本习题2.2第1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还有没有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先请学生进行自主小结,再由老师概括总结,做必要的强调)

六、作业布置

课本习题2.2第5、6题。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整理的10篇《整式的加减教案》,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众鼎号。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出师表》教案【优秀10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