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学设计 >

小学生教育论文(9篇)

众鼎号分享 84826

众鼎号 分享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下面是众鼎号的小编为您带来的9篇《小学生教育论文》,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小学生德育课堂的情感培养措施论文 篇一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出现的内心体验。它是建立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是产生道德信念的基础, 它能够支配人对事物或行为是采取支持还是反对,是追求还是舍弃,是热情帮助,还是漠然处之。如果缺乏道 德情感,那么道德认识就很难转变为道德行为。列。.。

小学生教育论文 篇二

摘 要:小学作为整个教育阶段最基础的阶段,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开展,安全教育已经成为了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作为整个教育阶段最基础的阶段,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开展,安全教育已经成为了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比较差,学生缺少丰富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这样就会使学生在面临危险的情境的时候难以做到有效的自我保护。所以,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应该突出安全教育的重要地位,加强各个方面的安全教育,加强对于学生的引导,从而有效强化学生的生命意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小学生安全教育的目标

1.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只有在小学阶段就让学生有强烈的生命意识,能够敬畏生命,认识到生命的可贵,才能够使其真正尊重生命的价值,不会冷漠对待其他人的生命。

所以,这就需要在小学安全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生命意识,通过开展有效的安全意识教育,让学生能够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不会慌乱,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自身的生命安全。同时,应该开展有效的危机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其对于危机的客观认识,使其在危急的情况下能够保持镇定。

2.增强学生面临危险的自信心和判断能力在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时候,应该培养学生对于价值和态度的认识。这既是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安全教育的最终目标。在小学生安全教育过程中,不能够仅仅把重点放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逃生、和自救方法上,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对于生命的尊严有一定的了解,能够在危机下开展有效的互助,从而大大提高安全教育的有效性。

3.培养学生在突发事件中的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救能力在小学低年级安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可以在大人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逃生。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使其对于灾害的危险性有更加深层次的认识,学生可以在遇到危险的时候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自我保护。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让学生对于各种可能发生灾害的应对方法有很好的了解,可以快速进行有效的自救,确保自身的安全。同时,还能够关注他人的安全情况,采取有效的策略帮助他们逃离危险。

4.增加学生对于社会安全的贡献力小学生安全教育的目标主要在使学生这个群体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能够得到提升,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对于社会安全的贡献力量。在安全教育工作当中,应该从小学生抓起,使安全意识能够深入民众的内心中,从而提升我国民众的整体灾害意识和应对能力,形成小学生对于社会安全的长久贡献力量。

二、小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

1.开展生命安全教育小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首先应该开展有效的生命安全教育,也就是增强学生对于生命的认识,使其更加尊重和爱惜生命,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同时,还应该培养学生勇敢面对挫折,敢于挑战困难的健康心理。最后,教师要培养学生使用恰当的手段来保护自己,以免受到各种伤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我国每年在交通事故中遇难的小学生都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所以开展小学生安全教育,应该注重开展交通安全教育。首先,就应该注重让学生对于一些交通信号和交通常识有一定的了解,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在学生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应该让学生对于交通法则有一定的认识。在学生乘车的时候,对于学生开展乘车相关的安全教育,对于骑行的学生,开展骑行的安全教育。保证学生熟悉交通规则,保证交通安全。

3.开展消防安全教育火灾猛于虎,所以,在小学生安全教育实践中开展有效的消防安全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就需要教师应该注重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使其面对突如其来的火灾的时候有一定的自救能力。教师应该给学生讲解基本的火灾危害,使其掌握逃生的基本尝试和方法,避免受到火灾的伤害。

4.进行生活安全常识教育除了以上几种安全教育之外,还应该开展有效的生活尝试安全教育,例如,给学生讲解踩踏的危害性,教会学生逃险的方法。同时,在家庭用电过程中、外出旅游过程中,都有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风险,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应对风险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危险来临的时候了解逃生的手段和方法,增强学生的自救意识,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

三、开展小学生安全教育的方法

1.设立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在小学安全教育过程中,想要提高安全教育的效果,首先就应该注重开设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在安全教育课程中,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基本的安全技能,在一定的情境中使学生开展有效的应急训练,在学校各项工作中落实安全教育工作,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

2.在各个学科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初中开设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之外,学校还应该在各个学科中开展安全教育渗透教学。例如,可以通过在思想品德课程中强化学生的责任感来增强学生自救互救的意识。可以在科学学科中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灾害类型,从而在真正发生的时候应该更好地应对,保证生命的安全。

3.开展安全专题讲座,营造浓厚的安全教育文化氛围开展有效的安全专题讲座也是保证学生生命安全,增强学生安全意识的重要手段。学校可以请消防、公安以及地震研究员等专业的人士,来给学生开设专题讲座,给学生讲解各自熟悉领域内的灾害的危险性,以及怎样在灾害中逃生。

4.充分发挥一切教育资源的作用小学生安全教育不应该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和任务,更应该是社会、家庭和学校三方的共同责任和义务。所以,这就需要社会应该努力创设良好的安全教育环境,加强安全教育宣传,使学生对于安全问题有比较深刻的理解。父母应该积极配合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引导学生参加一些一些体验性的安全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有效的情感体验中,对于安全问题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有效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学生保护自我安全的能力。

四、结语综上所述,安全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家庭的稳定,在众多安全问题凸显的今天,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通过安全教育,能够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更多地落实素质教育,促进社会、家庭和学生个人的良好发展。所以,这就需要我们认识到安全教育在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意义,通过有效的安全教育手段来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罗京滨.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2,(11):99-100.

[2]韩国杰.如何加强农村小学生安全教育[J].学周刊,2014,(08):18.

[3]夏文,牟少华,王斌,万京一,张馨文,张雪松.小学生水域安全教育知信行模型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4,(04):136-141.

[4]庞勇.关于我国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的若干思考[J].中国公共安全,2005,(Z1):141-145.

小学生教育论文 篇三

一、让小学生了解自然与生活中的美,认识美术与自然的相互联系

大自然给了人类无穷无尽的奥秘,同时也让人类认识了它的美,美术教师要从大自然的美着手,把小学生引入对大自然美的认识当中,并结合大自然的美让小学生联系并学习美术知识,通过学习美术知识产生认识美与创造美的意识,从而提高审美能力。美术课堂如果能在结合教学内容的同时,为学生选取一些与学习目的相符的自然环境作为学生的活动地点,将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学“走进大自然”一课的情感价值目标: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热爱大自然。如果我们让学生把对大自然的美的认识只停留在课堂上,而忽视对学生的实践教育,那这样的教育只能是空谈,根本起不到真正的教育与学习意义。因此,美术教师要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教育意识,把学生的美术学习空间放大,带领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让活泼好动的小学生置身于大自然当中,从中发现美、了解美和认识美,并在美术教师的引导下认识并学习美术与大自然的关系,从而把大自然的美运用于绘画中,把对大自然的热爱情感融入自己的绘画创作当中,这才是美术教学的真正目的,也是美术教育的前行目标。

总之,美术教学不只是局限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不是老师按教学模式给学生灌输的传统教学,而应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创新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让学生观察与留心生活中的美和生活、自然中的美术知识,让大自然成为学生学习美术的第二课堂,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互结合与相互促进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让学生深入并探究生活,培养审美习惯和能力

小学生阅历尚浅,对生活的观察度也不够,致使对学习美术这门学科的认识不足。因此,教师要和学生多进行思想交流,让学生懂得并明白学好美术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美术绘画技法和技能,还要把自己的认识、理解与感受及思想情感真实地融入绘画中,将自己的喜怒忧乐表现出来,在表现情感的同时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来搜集资料,探究人类劳动工具发展的美术活动或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趣的探究活动,加深学生对美的理解和认识,深刻感受美与生活的关系,才能让学生关注生活美的点点滴滴,从而培养审美习惯和提高审美能力。

三、让学生接触并感受艺术,提高审美的品位与素养

美术课带给学生的是一场丰富的视觉盛宴,让学生接触并赏析优秀的美术作品是美术教师的职责。除了欣赏课,每一种教学活动领域都可以带领和启发学生进行作品的审美。现在的美术教材中附有很多印刷精美、富有情趣的大师作品,如果教师能充分挖掘其中的闪光点带领学生赏析,教学效果会比单纯的传授技法要好。随堂欣赏隐藏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教师充分合理地利用这一资源,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同时还能起到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造的积极作用。

总之,作为美术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直接接触各种艺术作品的机会,让孩子从小就开始接受美的熏陶,培养学生较强的艺术审美感受能力,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多观察生活,去发现美并创造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不能单凭美术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要让学生在充分利用美术课堂教学资源的同时,学会发现身边的美和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

小学生教育论文 篇四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每当人们高喊“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时候,其实也是人们的环保意识的苏醒。环保教育的力度在不断加大,如何培养小学生环保意识以及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也成为教师在当前的教学工作中不容忽视的任务和内容,这既是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义务责任,也是民族未来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小学生;环保意识;培养

北京的雾霾久久没有消散,并因此登上了BBC的新闻;城市的角落随处可以见到白色垃圾和建筑垃圾,以及成堆的废弃物,目前城市的水土流失,鱼类的大量死亡;各类发展资源的枯竭,全球变暖,甚至是部分湿地生态的生态失衡。这些问题都不得不去迫使我们去面对环境保护问题,这种危机教育要从小学生抓起,要让人们从小就明白要如何去保护自然。

小学生的教育来源渠道基本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

(1)学校以及教师;(2)原生家庭;(3)学生自己接触到的一些媒介渠道。

一、从学校和教师方面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师要成为教育中的有心人,在日常的教学中,随时进行小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这个培养主要是体现在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的习惯培养方面,教师要注意学生平日里面的一些习惯,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对于小学生的一些不环保的行为,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较小,不要直接进行斥责,这样会增加学生的逆反心理,教师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帮助小学生克服自身不环保的行为,让小学生从小就懂得保护环境。

(一)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

小学生一天有很多时间是在课堂的教学生活中度过的。如果各个学科的教师可以利用自己日常的教学活动,组织小学生进行一些有趣的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活动来帮助小学生掌握基本的环境保护知识,例如,在“世界环境日”,美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画制“我想要的环境”为主题的画作;在“爱鸟日”自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资料给学生讲解大量恶性捕捉鸟类带来的后果。这些鲜活的事件更加有助于小学生真正了解环境保护的意义。

(二)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

教师可以将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这个枯燥的概念变得趣味化,配合小学生的年龄以及心理特征,将环境保护变成一个故事或者游戏展示的方法。例如,如果发现小学生喜欢拉扯小动物的耳朵,教师就可以组织一次课程,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一下体积较小的动物,增加小学生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再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去爱护动物,保护环境,不仅仅增强了小学生的体验,也培养了小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要让学生保护环境,就一定要让学生明白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同样在家园里面生存的动物也是我们的朋友。

(三)通过组织游戏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就是游戏,同理来说这种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方式是最容易被小学生接受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防御心理较弱,最容易主动形成环境保护意识的习惯。组织学生进行“青蛙抓虫”的游戏,学生分别扮演青蛙和虫,学生在相互追逐的过程中,就会明白青蛙会吃虫子保护庄稼,我们要保护青蛙,不要随意捕杀青蛙,同样的游戏还有“猫抓老鼠”等等,小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会明白要保护动物,珍惜环境等道理。

二、从原生家庭方面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

原生家庭其实就像一棵大树,孩子就是果实,大树给予什么样的养分给果实,果实就会成长成为什么样子。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孩子原生家庭的影响也是不可以忽略的,孩子脑海中最潜移默化的影响还是原生家庭给予的。在培养小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的过程中,校方和教师再积极地培养,学生回到家庭后其实就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这中间就需要家长的配合,教师通过家长会和家长进行沟通,布置一些相应的作业和家长进行活动,家长在课外生活中给自己的孩子讲述故事的时候,例如,《猪八戒吃西瓜》,家长就要告诉孩子,如果一个人只看重自己的利益和眼前的方便,不去考虑公众的道德,最终只会是一个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家长要告诫自己的孩子不要随手乱扔垃圾,丢弃果皮;在学校里面看到垃圾,要自觉地捡起来分类丢进垃圾桶里面。这样潜移默化的效果之下,小学生会觉得自己的父母在以身作则,并且当做榜样效仿。

三、通过一些媒介渠道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

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利用本地的资源,进行小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小学生通过日常的学习,会对环境保护有个较为深刻的理解。但是这些理解和现实还在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甚至有些理论性的常识是脱离实际的,有限的理论知识体系不能完全地应对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比如,在做好措施保护的前提下带领小学生安全地参观一些污染类的企业,告诉学生这些污染的企业带来的后果,就是天不再那么蓝,水不再那么清澈,还会出现一些粉尘的现象。并且告诉学生针对这些问题,政府作出了哪些举措?让学生增强一种危机意识,这是看得见,接触得到的素材,不仅仅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还增强了学生保护家乡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教师要引导学生观看一些媒体报道,让学生观察媒体的发声,让他们从自身明白环境保护行为到底什么是对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只有从自身增强了环境保护的意识,明白了不好的行为举止会让周围的环境受到污染,他们才能真正地深恶痛绝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久而久之,保护的行为和举措也就潜移默化、水到渠成了。

四、结论

教师在教学中要做一个环境保护教育的有心人,因为这是我们的责任以及责无旁贷的义务,教育好孩子学会环境保护,这是我们对于子孙后代的责任。我们要善于利用自己作为一个教师的有利条件,做好我们应该完成的责任和义务,尽心尽力,要学会把教学内容和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把培养小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这个教学任务,不断探索,反思,形成自成一体的教学特色。

关于我国小学生感恩教育论文 篇五

一、让孩子树立感恩意识1.感恩父母,从细节做起。父母对孩子的生日、节日、喜好、习惯往往是了如指掌,从不会忽视。而孩子对于父母的生日、年龄以及父亲节和母亲节等纪念日常常是一问三不知。教学生感恩,就可以从这些细节入手,引导学生去捕捉日常生活中。.。

小学生教育论文 篇六

【摘要】安全教育警钟长鸣,从小学生开始进行安全教育更具现实意义。

【关键词】教育;校园;安全;知识

灾难的发生对每个人来说,不分贫富贵贱,不论性别年龄。如果缺少应有的警惕,不懂起码的安全常识,那么,危险一旦降临,本可能逃离的厄运,却都会在意料之外、客观之中发生了。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所以我们更应该抓好小学安全教育。

一、校园安全常见的安全事故

(1)不当活动事故。学生在课余时间相互追逐、戏耍、打闹时不掌握分寸和方式方法,使用石子、小刀、玩具等器械造成的伤害。

(2)挤压、践踏事故。放学和下课时在楼道、门口等黑暗和狭窄的地方互相争先而造成的挤压、践踏等事故。学校楼房走廊栏杆的高度不符合要求;校园设深水池;体育设备不定期检查、维修、更换,有些危房在带病使用;校园设施老化。

(3)体育活动事故。体育活动或体育课上不遵守纪律或注意力不集中,活动随意,体育器械使用不得要领而造成的伤害。

(4)校园暴力事故。学校安全保卫制度不健全,防范措施不得力,学生受到校外不法之徒的侵害。哥们义气拉帮结伙;为小摩擦使用武力;盲目消费导致偷盗;不良交往拉人下水;少数教师有体罚行为。

(5)学生身体特殊事故。因学生特殊疾病、特殊身体素质、异常心理状态受到意外冲击而造成的伤害。

(6)自然灾害事故。学生自救自护能力差,遇到暴风雨、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无法有效防卫造成的伤害。

(7)卫生事故。学校卫生管理重视不够,工作机制不健全,工作措施不落实,特别是农村学校食堂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卫生设施差等问题仍很突出,已成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隐患。

二、安全教育举措

1、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安全教育人人有责,学校、教师从身边小事做起,预防为主,教育为主,发现危险苗头及时教育。我认为学校要抓好安全工作,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经常性地开展安全教育。

(1)小学生由于年龄小,他们的安全意识普遍比较薄弱,自身安全意识不强。主要表现为:在自身物品管理上,思想麻痹,物品随意乱放。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社会了解不够。小学生在校园内学习、生活、接触社会少,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指示其犯罪。还有的小学生不注意用电、用火安全,不注意出行交通安全,存在侥幸心理,往往容易造成安全事故。所以我们应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细节入手,在生活细节中挖掘安全教育的材料。如:我们在日常生活、教育过程中总会听到这样那样的事儿,其中不少是开展安全教育的好材料,如果我们善于发现、挖掘,学生会很容易接受教育。我们生活中看到的不少细小的事,同学间相互推搡、相互追逐,上下楼梯跑和跳,玩尖锐的硬器,随意乱抛硬物等,同样是很好的安全教育材料。安全隐患不可根除,我们要做的就是防范于未然,让学生认识到位,提高防范意识。

(2)学校要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展知识竞赛、组织观看录像、发放安全手册、文化橱窗、广播、黑板报、等宣传工具等多种形式,利用主题班会、少先队活动、活动课、学科渗透等途径,通过讲解和训练,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生动形象地对学生进行预防火灾、拥挤踩踏、交通、溺水等事故的教育;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特别是要以多种形式加强学生应对洪水、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的自救演练训练,提高学生自救自护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注重调动儿童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亲自参与到安全教育中,让儿童亲自找一找身边哪些地方容易出现危险,怎样想办法消除这些隐患。

(3)每逢开学、放假前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集中开展安全教育,强化学生安全意识。

2、引导学生远离事故

学校是人群比较集中的公共场所,学习是集体性活动,小学生是未成年人群,缺乏责任感和自护能力,所以安全隐患不可避免,我们一定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这里首要的是规范学生的做法习惯,引导学生以安全的做法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成长。如: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有益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规范学生不参与不科学、不安全的活动;不到有安全隐患的区域活动等。

学校安全教育周以校园安全为主题,在安全教育周期间,学校组织学习安全教育工作管理制度,对校内易发事故类型、重点部位保护、工作薄弱环节、各类人员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等方面,开展深入全面的大检查,消除隐患,有针对地扎实地开展教育和防范工作。

在学校周边道路设置完善的警告、限速、慢行、让行等交通标志及交通安全设施,在学校门前的道路上施划人行横道线,有条件的设置人行横道信号灯。

3、注重体验,增强儿童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体验是学生成长能力、形成技能的最好方法。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反复叮嘱或不断训斥,而没有真正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那么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也无法真正的形成。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也要从细节抓起,在细节中让学生体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了解自我保护的过程,从而形成技能。

儿童总会遇到某些紧急情况。缺乏社会生活实践的机会是儿童不会正确应对危险的原因之一。如:学生有时不小心划破了手等就会惊慌失措,没有自己处理的意识,其他学生也只会找老师,我们要利用这些机遇让学生学会自行简单的处理,并在处理时同学们互相帮助、相互协作,一同经历了自救、互救的过程,感受了自救、互救体验。

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来帮助幼儿掌握一些躲避、处理危险的简单方法,学会独立处理问题。

我们还要创设各种情境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如:让学生参观一些事故现场,观看安全教育影片,参观一些安全教育图片展等,通过情境体验让学生学习自我保护的办法。教会学生自我保护的办法,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使之有足够的能力和勇气沉着对付突发事件,这是安全教育的目的,也可说是现代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

4、加强联系,齐抓共管,构建安全管理网络

学校安全无小事。班级安全是关键。只有学生、教师都树立起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特别是班主任教师要明确自己的安全管理责任,正确实施班级安全管理方法,创新安全管理模式,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安全管理网络,才能真正确保小学生的安全。

班级安全管理靠班主任一人是不行的,只有加强同任课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学校组织和部门的联系,才能把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比如请任课教师在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行及情绪,发现学生有反常的情绪或异常行为要及时同班主任“会诊”并“对症下药”;要求学生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监督,对言行、情绪异常的要找学生了解情况并告之家长,共同“医治”心理创伤;要求学校组织开展思想道德、安全法规、安全知识教育及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活动;要把班级发现的诸如门窗、床铺、水、电路、室内地板、天花板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同校总务处或物业管理处联系,并及时进行排除。

家长、老师和社会各界都来重视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家长和老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注重言传身教,以自己遵守交通法规的模范行为影响学生。同时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与交通活动,促进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交通行为习惯,使交通安全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扎根。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与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家庭幸福、社会稳定息息相关。安全问题很重要,安全教育更是重中之重,我们应时时刻刻把学生的安全放在心中,时刻不忘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我们一定要坚持用制度规范各自的履责行为,恪尽职守,亲力亲为,坚持用机制管理校园的交通安全,内外结合,标本兼治。只有群防群治、加强管理,确实给广大的中、小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安宁、安心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健康地成长。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校工作地正常进行,才能保证让学生安心,家长放心。

浅谈小学生英语教学论文 篇七

浅谈小学生英语教学论文“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学本族语如此,学习英语更是如此。但是如果教学得法,便可事 半功倍。要取得这样的好效果,趣味教学可以说是一种好方法。受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 师生关系;。.。

对小学生进行廉洁教育研究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以下是一篇关于对小学生进行廉洁教育研究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欢迎浏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学校廉洁教育,作为国家廉政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反腐败从小抓起”并无不当,这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和举措。2xx年1月,第58届联大通过了《联合国反腐。.。

小学生教育论文 篇八

摘要:《弟子规》是我国优良文化传统的积淀,对当今小学德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能够很好地解决,对改善和提高小学教育的德育水平进行教育改革和课程设计,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关键词:《弟子规》;德育;小学;中国文化

一、《弟子规》在小学德育当中的作用

(一)塑造学生重视亲情的价值观念

《弟子规》中的重点在于“孝悌”:“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由此可以看出,孝悌为其德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孝就是孝敬父母,悌指的是关爱兄弟姐妹。《弟子规》对于亲情是尤为重视的。亲情维系的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元素,家庭结构是影响德育的根本原因,也是首要因素,目前我国出现的很多问题都和家庭息息相关,如子女不孝顺,离婚率上升,单亲家庭增多,家庭意识淡薄等,针对这一问题,《弟子规》给人们敲响警钟,让人们意识到亲情的重要性,也能够帮助学生从小树立起亲情重要的价值观念。

(二)重视对人格的完善和培养《弟子规》要求人们要“谨而信”“亲仁”,将德育工作和人格塑造紧密结合,我国向来重视对人格的追求,《大学》里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目的,即为完善自身的心灵修养。(三)重视德育《弟子规》讲“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在达到了孝悌、谨慎言行、亲仁爱众的境界后,方能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现如今我国小学生教学工作理念也是德智体美,德育优先发展。否则发展的学生无才无德,不仅不利于社会,甚至还会成为社会的危害。因此,校园建设中必须要加强对德育建设的重视。《弟子规》讲:“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都是人,却有着极大不同,有的道德品行高尚,有的却是乌合之众。其实人们之间智力差距有限,而正是因为道德品行之间的差距,才能够拉开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最终影响人的一生发展。

二、《弟子规》在小学教学中的意义

(一)在小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健康的审美意识、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帮助小学生从小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二)帮助小学生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和精深,吸取民族文化智慧,从而提高自身素质。

(三)从小树立起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四)在培养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先进的科学方法,养成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

三、落实《弟子规》道德教育的具体实施办法

(一)创设出适合学习《弟子规》的校园文化氛围

良好的校园氛围建设,需要全体师生的参与,因此需要营造适合学习《弟子规》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环境应当干净清新,环境优美,亲近自然,以《弟子规》为核心,加强学生的学习和教育,同时校园内可以适当开辟菜地,给学生创造田间劳动的机会,同时能够引导学生勤俭节约,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搞好校园和周边社区的关系,培养学生尊老爱幼、关爱他人的品质。教师教育学生应当不计个人得失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和群体,这种风气能够将学生带到正确的道理当中,帮助学生端正自身人格。

(二)加强教师学习《弟子规》的培训力度

在《弟子规》的学习当中,教师需要以身作则,给学生形成良好的示范,引导学生按照《弟子规》严格要求自己。因此教师必须要真正地学懂、做到《弟子规》的要求,才能够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在自身的言行和举止方面应当谦虚谨慎,同时坚持不间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质修养。

(三)加强在家庭教育当中落实

《弟子规》家长需要转变教学理念,重视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能够影响孩子们的成长,因此学校应当对家长进行培训,让家长认清自己的重要地位,提高对《弟子规》的认识,进而加强学习,学校和家庭双管齐下,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道德行为的养成是长时间作用的结果,父母应当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重视对孩子的德育,学校应当对家长进行引导,让其认识到《弟子规》的重要性,按照内部的行为准则对孩子们的日常行为进行规范。

(四)德育效果进行评价和激励

由于对小学生的教育评价标准一直模糊不清,《弟子规》可以作为小学生行为评价标准施行,比如说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学习《弟子规》中的“孝”部分,安排固定的时间让学生自省,同时教导学生力所能及地帮助父母,体谅父母,激励他们的学习进步,正确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引导。《弟子规》作为小学教育的评价标准,能够作为小学生在校期间表现测量的依据,《弟子规》教导人们要孝顺父母、关爱兄弟姐妹,进而提高个人素质和修养,践行《弟子规》能够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顾建德,喻志杰。对当前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几点看法[J]。基础教育研究,2009(14)。

[2]微云。强推“国学”教育,儿子患上抑郁症[J]。妇女生活(现代家长),2009(7)。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论文 篇九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这是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小学品德课总目标也提出:“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行为与习惯,有明确的目标,小学生要“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生活中形成并逐渐稳固下来的。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对学生进行长期而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良好的习惯。

同时,一个人的习惯对他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正如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专家孙云晓所说:“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可见,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何等重要。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有12个教学班,学生550余人。大多学生父母为了生活在外打工,孩子在老家由爷爷奶奶抚养,有的甚至托付给亲戚监管。隔代抚养或者亲戚监管不利于孩子的家庭教育,孩子在生活中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长期以来,我校部分学生行为习惯很差。比如不懂文明礼仪,说脏话;经常说谎话;学习习惯差,不按时完成作业、抄袭作业、书写潦草;做事不能持之以恒,畏难情绪较严重等。作为学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让孩子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小学生。

根据以上校情,我们重点从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做人、做事四个方面进行习惯培养。

1 严格规章制度,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为了建设良好的校风、班风,我们以学生为主体,以常规训练为切入点,指导学生认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对学生课堂纪律、常规、礼仪等方面的基本行为准则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学、自理、自控的能力。

2 重视常规管理,规范学生一言一行。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经过长期熏陶才能形成。为使学生明确校内外的行为准则,我们除了让学生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熟记于心,做到心中有规范,行为守规范,争取“习惯之星”外,还设立了“红领巾监督岗”,负责检查路队、课间秩序、仪表、卫生、两操等项目,一周一总结,一月一汇总(每个方面每学期一个月),按得分高低进行考核,小干部们以身作则,公正、公平地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发现问题及时报告。通过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学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逐渐增强,也增强了大家的自律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使行为规范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3 寓习惯养成教育于课堂教学中。

要求全体教师,尤其是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师,一是要将习惯养成教育纳入学期教学计划,二是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期末,撰写一份教育个案。

4 环境文化重熏陶,潜移默化育良习。

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学生获取知识、养成习惯的隐形阵地,对学生的习惯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是营造习惯培养的物质环境。我们努力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成为习惯培养的可利用资源,如名人名言,挂图,校歌、校训,楼道“请讲普通话、请写规范字”等提示语。孩子每天沐浴在这温馨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

二是营造习惯培养的精神环境。

1)通过每周一“国旗下讲话”讲习惯养成的意义、方法,每周都有训练重点。

2)各班利用班队课开展主题班会,同时总结前段时间习惯培养取得的成绩,布置本周训练要点。

3)每学月评选一次“好习惯之星”,表彰在黑板报宣传栏上。

4)每学期期末,评选校级“好习惯之星”进行表彰。

5 家校联系,评价激励,多方联动促养成。

家长,是学生习惯养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行为习惯、教育态度,对学生习惯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构建家校育人平台。通过成立家长委员会、召开家长会和致家长一封信等多种形式宣传习惯培养意义,介绍习惯培养方法,家校联手,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2)引导家长参与评价。我们在学生中开展了“感恩父母、体验亲情”良好习惯养成活动。活动中,学校布置系列亲情作业,引导孩子经常性地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我们采取“上下联动勤督查”的方法,抓反复,反复抓。上,指学校层面的督查,持之以恒地开展常规教育活动;下,指班级、学生的监督自管,主要通过班级管理员的细化分工,引导学生自查互查。班级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设多个班级管理员,通过这种细化分工,孩子们在互相监督自管中,逐渐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整理的9篇《小学生教育论文》,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2022高考志愿填报如何做到低分高就【最新4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