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鸟》课后练习优秀7篇
语文是工具学科,是我们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学好语文有利于提高我们逻辑思维,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若是语文你都不行,别的是学不通的。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7篇《《珍珠鸟》课后练习》,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众鼎号给您的好友哦。
《月光曲》课后练习 篇一
教学目标
1、体会贝多芬在创作《月光曲》过程中感情的变化。
2、在理解内容的过程中,初步学习分辨事物和联想。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分析人物言行体会贝多芬在创作《月光曲》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2、初步学习分辨事物和联想。
教学方法
讨论法、情境教学法、朗读指导法、启发法
教具:电脑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 揭示课题
二。 检查预习
1、 认读生字词
2、 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纠正读音
3、 通过预习你对课文有哪些了解?
4、 学生质疑
三、了解课文大意,理清文章层次
第 二 课 时
一、 复习,引入新课
1、 板书课题:月光曲
2、 请生简述《月光曲》的创作过程。
3、 质疑:这节课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引导生从内容及人物质疑)
二、 体会贝多芬在创作过程中的感情变化
1、 生快速阅读课文,把课文中描写贝多芬言行的句子找出来?
2、 品读句子,再联系上下文,小组讨论问题。
课件出示问题:贝多芬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这样说?想象他当时的心情怎样?
3、 交流讨论情况,重点体会以下几方面:
(1) 贝多芬进屋是被兄妹的谈话所感动;
(2) 贝多芬弹一曲是看到兄妹穷,但又爱音乐,产生了同情心;
(3) 贝多芬又弹一曲是因为发现盲姑娘是他的知音,很激动;
(4) 贝多芬飞奔回店是因为创作了一首新曲子很兴奋。
根据生回答板书贝多芬言行及心情的关键词
4、 小结
(1)通过刚才的讨论交流,大家又有什么新的收获?
师述:这些感情的变化其实就是贝多芬创作出《月光曲》的原因。
(2)这些结论我们是通过什么途径得到的?根据生述板书学法。
找
分析言行 问
议
说
体会心情
理解内容
三、 学习体会第三节
1、 文中哪里最让贝多芬感动?(课件出示兄妹对话)
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那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2、 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进行小组讨论,体会兄妹说话时的心情变化。
3、 交流讨论情况
(1)妹妹说第一句话时是(渴望)的心情,因为她知道贝多芬来到小镇,很想
听贝多芬弹琴;
(2)哥哥说话时是带着(难过的、遗憾的)心情,因为家里穷他不能满足妹妹的心愿;
(3)妹妹说第二次话时是带着(安慰)哥哥的心情,因为他不想让哥哥为了她而难过。
4、 指导朗读兄妹的对话
(1) 同桌分角色练读。
(2) 指名生分角色朗读。
(3) 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5、 听了兄妹谈话,你有什么想法?
6、 小结:贝多芬正是被这对穷兄妹间的真挚的情感所感动了,才进了屋,才有了后来献给兄妹俩的《月光曲》。大家想听这首曲子吗?
四、初步辨别联想与实在事物
1、 请生划出文中暗示《月光曲》曲调的句子。(课件出示句子)
2、 小组讨论:读句子,根据内容画一画。
3、 请生展示作品,并让大家评议。
4、 课件出示选择题,让生选择《月光曲》曲调,并说理由。
选一选:a、舒缓——明快——激昂
b、明快——激昂——舒缓
c、舒缓——激昂——明快
5、 欣赏《月光曲》
6、 请生通过朗读表现出曲调的变化。
7、 大家是通过什么途径体会到《月光曲》的曲调的?
8、 哥哥为什么会想到这些?
9、 师述:通过学习我们发现联想可使文章的内容更丰富,但联想要以实在
事物为依据。而同样的音乐,让不同的人听,由于各人的经历不同,可能会有不同的联想。
五、扩展,体会文章中心
1、听音乐,想一想:
盲姑娘静静地听着,仿佛看到( )。
我静静地听着,仿佛看到( )。
2、你们认为贝多芬想通过这首曲子表达些什么?
3、穷兄妹俩听了贝多芬的曲子,他们很幸福。从贝多芬那儿他们也获得了自信,今后他们会怎样面对生活呢?
板书设计:
月 光 曲
听:谈话 (感动)
贝多芬 看:贫穷 (同情)
弹:一曲 又一曲 (激动)
记:曲子 (兴奋)
教学反思 篇二
在教学中,我从内容入手,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几件事。思考主要写了哪件事,课文中他们是怎样议论花生的。找出他们对花生的议论,看看父亲是怎么议论花生的,重点从父亲说的这几句话中领悟到做人要做具有花生这种品格的人的道理。这样使得本节课教学条理清晰、主次分明。
《珍珠鸟》课后练习 篇三
《珍珠鸟》教学设计(人教版)
山东新泰市泉沟中学 周峰
教学设想:
《珍珠鸟》为我们谱写了一曲人与动物之间爱的颂歌,本文语言自然清新,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浓浓的爱意。因此在教学时先借助多媒体视听材料唤起学生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细细品味作品所蕴含的丰富、细腻的情感。在师生互动、对话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出示珍珠鸟的画面或图片,配以鸟鸣的音乐)
清脆的鸟呜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珍贵礼物,而人类给予鸟类的却是顽劣的弹弓、限制自由的笼子和狰狞的枪口。曾几何时,我们已听不见小鸟悦耳的歌声。当你目睹小珍珠鸟伏眠于“我” 的肩头时,怎能不羡慕,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走进那人鸟相依相赖、和谐自然的美好境界吧!
二、教师配乐朗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1.文章写了件什么事’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文章用生动的词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人鸟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同学们在听读时脑海中一定也浮现了生动的画面,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把你认为最美好的画面描摹出来。
3.四人小组交流以上问题。
4.通过全班交流,让学生明确·
(1)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叙述。 “我” 和珍珠鸟一家三口从相识、熟悉、亲近到相依、相伴的关系变化过程,表现了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2)…绿蔓里小鸟一家三口自由的生活。①小鸟在屋里飞来飞
去。2小鸟在“我”写东西时,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3“我”伏案写作时,小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
三、学生品读
1.学生速读文章,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和个人感受提出最有价值、最感兴趣的问题。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整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回答不出的等全班交流
时解决。
3.教师引导学生全班交流,将思考题逐渐引导到以下方面:
(1)文章开头写珍珠鸟是一种十分怕人的鸟,为什么后来却与作者成为了一对好朋友?
(2)作者为什么要详写小鸟,略写大鸟?
(3)在文章中,作者对小鸟的神态、动作的描写融入了喜爱之情,举几例简要分析说明。
(4)“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谈谈你对此话的理解。
交流后让学生明确:
(1)因为”我”对小鸟的关爱使“我”与小鸟成为一对好朋友,尽管小鸟已经有了舒适又温暖的巢,但“我”仍旧精心照料,为它们重新加工、构置了一个幽静、安全的居室,并按时给它们添食加水,“我”按撩自己的好奇心,决不因为所谓
的喜爱而轻易打扰小鸟的生活。
(2)大鸟因为在朋友家已经养成了”怕人”的习惯,对过去主人的喂养已有了感受。而小鸟却是初生的,它在一点一点地感觉”我”对它的爱,一步一步地接近“我”。
(3)喜爱之情。如。它先是离我较远……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
作者把人的性灵赋予珍珠鸟,使珍珠鸟似乎也有了人的神情和心理,几个动作如“接近”、“蹦”、“俯下”、“喝”、“瞧瞧”、“跑到”、”绕”、”蹦来蹦去”等,活画出了一个顽皮的孩子形象。作者心中充满温柔的爱意,用诗意的语言描写了人与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再如: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
文中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小鸟在“我”肩上睡觉时的情态,银灰色的眼睑,红颜色的小脚,毛茸茸的身体,一个自然界的尤物,竟会安然地睡在人的肩头,似乎人的身边就是它安全又温暖的归宿。可见,人和鸟之间的信赖达到了何种程度[
(4)人与人靠信赖才能长久相处下去,动物也不例外。我们应该尊重对方的生存空间、思想空间,真正做到不以强凌弱,不以大欺小。
四、体味反思
1.去年夏天我和朋友去秦岭游玩,看到清澈的河水中游来游去的小鱼儿,高兴极了,连忙捉几条放在瓶子里,想回家喂养,没想到半路鱼就死光了。后来朋友告诉我,这种鱼离不开它生长的环境。我这才意识到自己犯了大错。你在日常生活中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请给大家讲出来。
2.学了这篇文章,你有何收获?
提示:在写作上,学到了仔细观察生活的点点滴滴,把自己的感情融八其中,并通过精心的描绘来表达的表现手法。在情感上,我们顿悟了善待生命,关爱生命的
理念。
《珍珠鸟》课后练习 篇四
小学语文课文《珍珠鸟》教学实录分析一
教学背景:
小学语文课文《珍珠鸟》是根据作家冯骥才的散文改编的,描述了由于“我” 的细心照料、精心呵护而创造的安逸舒适、自由无扰的生活环境中,小鸟由怕人到与“我”越来越亲近,表达“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一美好而深刻的含义。课文语言生动活泼,妙趣横生,会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一篇典范文章,又是新课程改革中新教材中的新文章,如何用好它,改变课改初期“课改课胡闹课”的印象,给听课的老师一个正面的引导和启发,是我上课的关键所在。
教学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真正的语文能力主要是通其自身的语文实践活动“习得”的,不是老师教会的。要把教材变为学生的“学材”,让学生乐学、会学,积极主动的参与语言实践,教师的教学设计就要体现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学生听说读写实践,体现对每个学生语言思维的启发,体现学生对文本进行感受、理解、欣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珍珠鸟,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在听读与自主阅读中感悟、欣赏文章;在思考和交流中体会文章的深刻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领悟人和世间万物应该是信赖而和谐的关系。
教学重点:
理解和感受人和动物之间充满信赖的理想境界,及作者对这种境界形成过程的细腻、喜悦而优美的语言表达
教具准备:
1、准备含有教材图片和其他珍珠鸟图片的多媒体课件。
2、配读背景音乐磁带和录放机,音乐选取班德瑞的《仙境》
3、学生预习,作者的相关资料。
小学语文课文《珍珠鸟》课堂教学实录
黑河市第五中学 任海燕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珍珠鸟)
此文转载
(一)走近文本:
师:(多媒体大屏幕出示本课插图)同学们,首先请大家看一幅图,仔细观察,认真揣摩,看到这副图,你会联想到什么?
生1:这是一只什么鸟?这样美丽可爱?
生2:这只鸟为什么这样大胆地毫无顾忌地站在杯子上?
生3:这副画画面上的东西都应该是在一张桌子上,桌子旁边会有人在读书,这只鸟怎么会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
师:哦,大家产生这么多疑问,今天老师就跟你们一起解开这些疑问,一起走进作家冯骥才的小学语文课文《珍珠鸟》。(板书课题作者)
师:关于作家冯骥才,有同学知道他吗?把你的预习和大家交流一下。
生4:他是浙江人,当代小说家。
生5:他还是当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者。
师:好,我来补充你们,请大家再了解一些内容,(多媒体大屏幕出示介绍作家及其作品的文字),请李梦露朗读。
师:请同学门注意最后一句话:“他的散文哲理深邃,意境深远,想象丰富奇特,给人以心灵的陶冶和美的享受。”这对理解课文会很有帮助。
师:(出示珍珠鸟图片)这就是珍珠鸟,红嘴,红脚,灰蓝色的羽毛,背上还有白色的斑点,是不是很可爱?
生:是——
师:他们的可爱之处还不只这些,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看26课,老师给大家配乐朗读这篇课文,让我们共同进入文字创造的境界。把不认识的字记下来。还可以参照大屏幕认识生字生词。
(本段学习,目标是认识珍珠鸟,了解作者情况,形成阅读兴趣。教师帮助学生达到这些目标。但是因为接下来是教师范读,应该把学生“听”的情绪调动起来,最开始导入放在听读之前比较合适。另外这个导入环节也可以是设计成以轻松愉快的话题和学生交流生活经验,也许效果会更好。但无论采取怎样的导入,都要注意调动学生深入阅读文本的兴趣。)
(二)感受理解
(教师配乐朗读,教师朗读效果很好,听者都被感动了,使后面的教学进行很自然、流畅)
师:同学们,听后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作者和珍珠鸟和睦相处的故事。
生:讲的是珍珠鸟由开始怕我到最后亲近我的过程。
生:讲的是我喂养一对珍珠鸟,后来小鸟有了雏儿,这一家三口和我由陌生、害怕到亲近的过程。
师:那么课文中一定还有许多地方让你感受很深,请同学们自己研读课文,把你喜欢的、有感悟的字、词、句、段勾画出来,并写上评语,呆会儿和大家交流,好吗?
(学生带着精读目标读课文、做笔记)
师:陶渊明有诗云:“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我们来交流吧。
生:我喜欢和欣赏第四段的最后一句话,对小鸟动作、神态的描写,很象一个顽皮的孩子初到新环境中,一个“伸”字把珍珠鸟的好奇,急于了解新环境但又害怕胆小的特点表现出来了,感觉活灵活现的。
师:你的评语可以和评论家相媲美。
生:作者开篇用欣赏的语气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朋友送他珍珠鸟,他非常高兴,并把“真好”这个词放在句首,并独立成句,可见他是一个爱鸟的人。
生:“真好”定下了这篇课文的感情基调,使整篇文章都笼罩在这中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师:我对你们的评语也要说一声“真好”——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生:“起先……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这里的几个动词“飞、落、站、啄、撞、逃”写出了小珍珠鸟淘气、欢快和自由的特点。
生:课文第十一自然段写得妙,作者把人的性情赋予了珍珠鸟,描写出了人与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充满爱意,运用动作描写,如先“挨近”,再“蹦”、再“俯下头来喝茶”,还“偏过脸瞧瞧”,这些动作描写语言生动、活泼、细腻。
(通过写评语感受和理解文章内容和语言。教师强调要求是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是每个学生都能动笔写。学生真正拥有对文章感受和理解的主动权,改变以往教师烦琐、系统、面面俱到的分析课文教学方式。但是,从上面教学实录看,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和鉴赏还需要教师对学生做更深入的指导和启发。还可以设计为从不同角度分类分小组给课文做旁批,分小组交流各自学习成果,教师要对写评语的方法做相应的指导)
(三)整体感悟:
师:大家品读赏析得真不错。有见解,有思想。小鸟由怕人到信赖人是有一个过程的,能不能从文中找出几个关键词把这个变化体现出来?
(教师在黑板画箭头,学生速读课文,寻找关键词)
生:怕人——→胆大——→接近人——→信赖人
生:怕人——→渐渐胆大——→亲近人——→信赖人
师:小鸟为什么会有在和约的变化呢?
生:作者为小鸟提供了舒适的环境,不去惊动它,不去打扰它。
生:作者关爱它,尊重它。
师:是啊,正是人为鸟做了这一切,才使她由怕人到完全信赖人,以至于有一天居然趴在人的肩头睡着了。(大屏幕出示这副画面)——多美的一个画面啊!谁来说说感受?
生:小鸟对人很信赖,好象一个孩子安详地睡在母亲的怀里一样。
生:人带着怜爱、欣喜的眼神看着它,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
生:人与鸟相依为伴,是那么和谐自然。
师:人的存在使鸟有了依托,鸟的存在又给人增添了那么多情趣和精神享受。难道这不是鸟对人的爱心最好的回报吗?大自然中一只柔弱的小鸟,我们善待它,关爱它,它竟能回报人,给人带来这么大的精神享受。我们人类作为万物之灵该如何善待大自然,才能得到大自然更大的回报呢?
生:关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不破坏大自然生:尊重大自然。
师:恩,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大自然的回报,反之就不是回报,而是——什么?
生:——报复
师:是啊,大自然就报复我们了,能举个例子吗?
生:沙尘暴、泥石流、水灾、干旱都是人类破坏环境后,它对我们人类的报复。
师:说到这里老师想起一件事,弘一法师李叔同有一个习惯,每次落座时,都要把他那旧藤椅摇几下,朋友说:“椅子很结实,不会垮。”大师却说:“不是担心椅子垮,而是让椅子下的小生灵有逃生的机会。”小生灵也是自然之子,对于生命我们都应有义愤尊重和关爱,都应给予他们信赖,这样世界才会多一份温柔的色彩,所以作者在与小鸟相处的过程中有了这样的感慨:“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师:怎样才能做到信赖?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生:信赖就是相信别人,学会宽容,不斤斤计较。
生:信赖就是讲求诚心,真诚相待。
生:我觉得信赖就是互相尊重,尊重对方的思想和行为,只有互相尊重了,才能互相信赖,人和人之间只有靠信赖才能长久相处。才能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境界。
师:很好,切到我们的议题了。
(从整体入手,感悟文章内涵,对文章做更深一步的理解。教师不做过多干预,但是如果学生的交流偏离文本太远,教师要做适当的牵引,如果学生的思维都停留在简单的层面,如“环保”话题重复出现,教师要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围绕“信赖”做深入而有层次的探讨。)
(四)拓展学习
师:信赖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关于这一的秒年 ,我们已经理解很深刻了。咱们换个角度,生活中难道只有信赖可以创造美好的境界吗?还有没有别的什么也可以创造美好的境界?
(学生沉默思考)
师:恩,这个问题似乎好回答又有点难度,这样吧,咱们写个片段作文,描绘一个画面,或一个场景来表现一个美好的境界,末尾一句仿照“信赖往往创造美好的境界”,但是“信赖”两字要换成你要。写的事物。30字到50字就可以。为了抛砖引玉,老师写了一段:
“夏日的一个傍晚,夕阳斜挂在天边,落日的余辉映在水面上,微风拂过,水面波光粼粼,一对老人相互搀扶着,迎着夕阳漫步在黑龙江畔……这情这景让我不禁感慨:“爱,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学生开始动笔写,教师巡视)
师:好,谁来读读?
生:“秋天的田野里,农民们正在收割庄稼,他们不时起身擦擦额上的汗珠,捶捶劳累的脊背,但他们的脸上却洋溢着快乐和满足,天空中又时常有小鸟掠过并发出悦耳的鸣叫,好象传递着丰收的喜讯。此情此景,让我不禁涌出:”劳动,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生:“天空中下着雨,一对小姐妹,手挽着手,打着一把红雨伞,一跳一滑地走在泥泞的销路上,伞一会推向左,一会又被推向右。她们说着笑着……让人感悟:友谊往往创造美好的境界。”
生:伴随着班德瑞的《仙境》,老师用她那标准、柔和、优美的声音为我们朗读小学语文课文《珍珠鸟》,每个人都沉默着,头脑中闪现着一幅幅充满爱意的画面,此时我知道:“倾听往往创造美好的境界。”
师:啊,把老师也写进去了。原来生活中还有这么多美好的境界啊?你们描绘得真美啊。今天我们学习的小学语文课文《珍珠鸟》,作者在与小鸟相处中有了感悟,如果我们平时多去观察,多思考,多用心感受,相信我们也会写出这么优美、意味深刻的文章来,今天的练笔就证明了这一点。大家有信心吗?
生(齐声):有!
师:好,下课!
从“境界”入手,基于文本,跳出文本,进行语言的联想、想象练习。教学资源完全是在课堂上生成的,体现在学生的交流中,交流者表达自己的心声,对倾听者也是一种思想的启发。从学生的写作可以看出教师的示范起到一定效果。但是因为时间问题,学生的交流还不够,可以设计小组之间的交流,使交流面更大一些。
胡国庆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珍珠鸟)
此文转载
《月光曲》课后练习 篇五
师:今天我们要讲哪一课?
生:《月光曲》。
师:《月光曲》的“曲”是什么意思?
生:我觉得“曲”就是歌曲的意思。
师:那怎么不叫“月光歌”?(众笑)
生:因为它没有歌词。
师:那么你再重新解释一下这个“曲”。
生:没有歌词的歌曲叫做曲。
师:没有歌词就不是歌曲了。
生:没有歌词的音乐叫做曲。
师:没有歌词的音乐,“音乐”这两个字还不合适。
生:我觉得是没有歌词的,用乐器演奏的曲。
师:乐曲,对。没有歌词的,用乐器来演奏的那叫什么?
生:曲。
师:这个“曲”字还有一个读音,读曲(qū)。谁能按“曲”(qū)来组词。
生:弯弯曲曲。
师:弯弯曲曲,对不对?
生:对。
生:曲水流觞。
师:对,曲水流觞。这是咱们绍兴的一个名胜。讲王羲之《兰亭序》的事,是不是?
生:是。
师:还有吗?
生:曲折。
师:对,还有吗?我再组一个吧。行不行?
生:行。
师:曲服,决不曲服。(生有说对,有说不对)
师:那是哪个“曲”呀?
生:应该是屈原的屈。
师:对,咱们绍兴的同学不愧是历史名城的人,组词都用历史名人在组词。好,《月光曲》这篇课文是讲谁的?
生:贝多芬。
师:贝多芬是什么人?
生:他是一位早在一百多年前德国的一位音乐家。
师:是个什么样的音乐家?
生:是一个著名的音乐家。
师:你怎么知道他著名?
生:我以前从书上看到过。
师:今天的书里有吗?
生:有。
师:那你为什么不说今天的书啊?今天的书是怎么说的?
生:今天的书上说的是“一百多年前……”
师:我就要能说明“著名”的那一点。
生: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
师:对了,是他谱写的乐曲很著名,当然他也就著名了。这篇文章说的是他的什么曲子?
生:《月光曲》。
师:我们刚才说的是课文的第一段,是吗?
生:是。
师:那咱们挺痛快,把第一段已经学完了对不对?
生:对……不对。
师:你说第一段没学完,你读读第一段,大家听一听还有哪儿没学?(一学生读第一段)
师:大家听出来没有,刚才哪儿没讲?都讲了没有?
生:都讲了。
师:整篇文章是写他谱写《月光曲》,那整个课文还有哪一段和他描写《月光曲》的过程没有什么关系?
生:是课文的最后一段。
师:他说最后一段和谱写过程没有关系。那么他弹完钢琴,飞奔回客栈,连夜写下来曲子,这个曲子叫什么曲子?
生:《月光曲》。
师:一个曲子为什么这么着急,干嘛飞奔回客栈,还要连夜写下来?
生:因为他当时有了灵感,如果第二天写的话,灵感就没有了。
师:“当时有了灵感,”就回去创作了?不是这样吧?
生:因为我们俗话说,“趁热打铁”他是趁着灵感还记着,如果明天,灵感消失了,那就不可能把它记下来了。
师:“灵感”这个词这样说不太合适。但我明白你的意思,按你这么说,他刚才弹的曲子不是他心里早已有的?
生:对。
师:临时弹出来的,对吗?
生:是。
师:所以他赶紧回去把它记录下来。那么他回去做的只是个记录过程,而不是创作过程是不是?
生:是。
师:是不是现在我们把最后一段也学完了?
生:是。
师:哪儿还没学完,再看一看,学完没有?
生:学完了。
师:我们这两段课文学得真痛快!好了,你们把还没学的部分好好读一遍。注意,我让大家读书,有一个要求,这个要求很简单,但也很难。我要求一边读,一边想,一边思考,读完了就有话想说,想压你也压不住。有这种激情,才是最好的阅读。能不能做到这一点?
生:能。
师:一边读,一边准备一下要说什么话。开始。(学生各自读课文)
师:读完了吗?
生:读完了。
师:想说站起来就说,不用举手。
生:我读了第二段到第九段,我觉得贝多芬是一个同情穷人、热爱劳动人民和热爱大自然的伟大音乐家。
师:你怎么看出他热爱大自然了?
生:因为他谱写了《月光曲》是与自然结合在一起,第九段里有明确的说明。
师:你的认识超过了我的认识,非常好。谁还讲?
生:我从第九段知道了《月光曲》的内容。我还知道了……
师:(打断)你先等一下,你说你知道了《月光曲》的内容,能不能再谈具体一点?
生:是月光照耀下波涛汹涌的大海。
师:好吧,接着讲。
生:我从第二段到第九段还知道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我还知道了贝多芬非常热爱同情可怜人,他是名人,却不要钱为一个穷苦的人弹琴。
师:好,还有吗?
生:课文第三节的最后一句“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这一句是姑娘说的,其实她不是“随便说说”,她是为了安慰哥哥,不让哥哥内疚而说了“随便”。这说明妹妹很懂事,对家里的处境也很清楚,表现了兄妹互相关心的情感。还有我想给刚才那位同学补充一句:第九段不仅仅写了月光照耀下波涛汹涌的大海,它写了大海从平静到波涛汹涌。这一段是皮鞋匠的联想,通过皮鞋匠的联想,写出了贝多芬琴声的优美和穷兄妹俩对音乐的热爱。
师:好,好。谁还想说就快点。
生:我读了这篇课文,从第三节可以看出盲姑娘十分懂事,因为她想去听贝多芬的音乐会,可是哥哥说音乐会的入场券很昂贵,我们家又穷所以买不起。从这里可以看出盲姑娘很懂事。
师:好的,但没说太清楚。
生:我想说的是,贝多芬为什么给盲姑娘弹琴。有两点原因:第一是他不嫌贫爱富,他身为一个高级音乐家,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却义务为盲姑娘弹自己写的曲子;第二是贝多芬觉得盲姑娘是自己的知音,她不但爱音乐,还十分懂音乐。所以贝多芬要为她弹曲子。
师:非常好。
生:我读懂了(读)“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我觉得这一句是分两部分来写的。第一部分是盲姑娘对贝多芬的弹琴的评价,说他弹得十分纯熟,还有感情很深;第二部分写了盲姑娘不但爱音乐,而且还十分懂音乐,她有很高的欣赏水平。
师:你们说的把我要讲的都说完了,那这堂课就别上了。好,同学们注意,下课!(学生不动)我打算要讲的你们都说了,那不是该下课了吗?我再讲是不是多余了?下课,起立!(同学们起立)哎呀,我又想起来了,先坐下。(众笑)我不知道你们还有没有不懂的地方,能不能提一提呢?
生:课文第七节他说:“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我想问一下为什么贝多芬没有承认自己就是盲姑娘所说的贝多芬先生,他为什么不肯承认呢?
师:你的意思是贝多芬应该这个时候站起来掏出一张名片来给她,(众笑)也就是说应该亮明自己的身份,是吗?
生:对。
师:但他没有亮明,为什么?那你就带着你自己的这个问题来听讲。看能不能明白,如果最后问题还是不能解决,你就站起来再问我,好不好?(生点头)谁还有问题?
生:我想问为什么贝多芬弹了一首还要弹一首?
师:是啊,弹一首行了吧?为什么还要弹一首?谁还有问题?你们没问题了,我可有问题。让不让我提?
生:让。
师:这一篇文章的题目是《月光曲》,我备课的时候读了半天,刚才你们也说了半天,可是文章并没有写《月光曲》,这《月光曲》在哪儿呢?
生:第九节。
师:那是大海和月光的变化,没写《月光曲》呀!
生:我觉得他是通过写兄妹俩的想象,来写出贝多芬弹的这首曲子非常好。皮鞋匠和盲姑娘联想到了这个景色,所以我认为他在从侧面来写这个《月光曲》。
师:我还是没有听清。你没有解释得太清楚,谁能解释清楚给我听?
生:他写大海,是写《月光曲》的意境,就是说他在即兴创作这首曲子的时候,兄妹俩想象到的意境,所以这也是说他在写这首曲子。
师:你是说大海和月光的变化是《月光曲》的意境。我连《月光曲》的旋律是什么都不知道,我怎么知道它的意境呢?比如有的文章写弹一首曲子,他就写这首曲子是多么高亢,多么低沉,节奏是什么样的。有的还要比喻成什么“莺鸣空谷”、“珠落玉盘”等等。这些都一定要说的。这一篇呢,我什么也没看到,曲调怎么样,节奏怎么样?
生:我从第九节上,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开始是波光粼粼的海面,后来霎时间洒满了月光,最后是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师:没听懂,这还不是在写月光和大海吗?——不过,我也听出你们的意见了。你们都认为第九节是讲《月光曲》的曲调的,对吗?
生:对。
师:那么你们把第九节很有条理地读一下,然后讲给我听,我才能明白。现在自己看第九节,想朗声读就朗声读,想默读就默读,想互相读也可以,用各种方式读都可以。读完了讲给我听,开始。
(学生开始以不同方式读文)
第一课时 第二部分
师:谁能说给我听?
生:我觉得(读)“月亮正从水天……轻纱似的微云。”这里写它的意境很美,说明它的旋律很优美。
师:你能不能概括一下你刚才读的这几句话是什么情景?
生:就是讲海面上很静,月亮从水天相接的地方慢慢升起来。
师:月亮升起来,还有吗?
生:就是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师:等等,现在月亮升起来了,(板书“月亮升起“)后面呢?
生:(读)“被月亮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来……”
师:没到那么远吧?你先思考一下,另一位同学接着讲。
生:应该是月光升起来了,海面上洒满了银光。
师:海面上洒满了银光,还有一个词呢?
生:霎那间。
师:你把这一段读一下我听听。
生:(读)“皮鞋匠静静地听着……洒满了银光。”
师:洒满了银光以后整个海面上是什么样?有一个词,是什么?
生:微波粼粼。
师:我不会写这四个字,你帮我写吧。(一学生上前在“月亮升起”后写“微波粼粼”)谁还接着说?已经告诉我了,月亮升起来了,大海上波光粼粼。接着往下解释,后来月亮怎么样了?海面怎么样了?
生:后来“海面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师:那月亮跑哪去了?
生:月亮……
师:书上怎么说你就怎么读。
生:应该是(读)“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师:你的意思说现在月亮升高了,接着往下说,穿过微云以后呢?
生:(读)“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师:是不是月亮和大海都产生了变化?
生:对。
师:(指板书)这里是月亮刚刚升起,海面上微波粼粼,刚才说的是什么样的啊?
生:月亮升起。
师:我再写个“月亮升起”?
生:越升越高。
师:谁越升越高?
生:月亮。
师:那怎么写啊?月亮越升越高,我只要四个字。
生:月亮升高。
师:对,海面上怎么概括?
生:海面上波涛汹涌。
师:不对,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是不是这两句呀?那这两句用四个字能概括吗?
生:刮风起浪。
师:也可以,但不太美。
生:狂风巨浪。
师:这风有点太大了。(笑声)
生:刮风卷浪。
师:能不能这么说,风怎么样?
生:卷。
师:卷什么样的浪?
生:巨浪。
师:对了,“风卷巨浪”这四个字多好呀!把两个意思都说了。(板书“风卷巨浪”)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概括成“风卷巨浪”行不行?
生:行。
师:(对一学生)你去把“月亮升高”写在“风卷巨浪”的前面。(学生上前写)再往下看,还有吗?后面月亮怎么样呢?大海又怎么样呢?说不来的“使劲”读一读,谁把皮鞋匠看他妹妹后面那一段读一读。
生:(读)“皮鞋匠看看妹妹……波涛汹涌的大海。”
师:大家一起来读。接着我的话来读“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生:(读)“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师:现在月光怎么样了?
生:照耀。
师:大海怎么样了?
生:波涛汹涌。
师:谁来写这八个字?(一学生上前写)既然海面是这样变化的,你能不能通过你的读把这个变化读出来呢?放开声音,各自练一遍,把海面上的三次变化用不同的语调读出来。开始。
(学生各自读课文)
师:谁愿意读“月亮升起,微波粼粼”这一点儿?谁接着他读“月亮升高,风卷巨浪”这一点儿?谁读“月光照耀,波涛汹涌”这一点儿?(三个学生站起来)一个人读完下一个接着读。大家听一听他们三个读得有没有变化,像不像微波粼粼、风卷巨浪、波涛汹涌。开始。(三个学生分别读这三段话)
师:大家一齐来读,我给你们打上拍子,你们一边读一边用眼角扫一下我的手势,我怎么指挥你就怎么读。咱们看看读起来有意思没意思。预备,起!
生:(读)“皮鞋匠静静地听着……波涛汹涌的大海。”(教师随机给予指导)
师:这回谁起来再读?谁读第一层?没有发过言的举手,已经发过言的先放下手。(教师让三个学生站起来)开始。(三生分别读)
师:太好了,谁还想读?(一女生站起来)你现在先挑一层,这三层随便你想读哪一层,读完了,你想和哪位同学挑战,你就点他的名。(女生点了姓赵的同学)好,你先读,开始。
女生:(读)“皮鞋匠静静地听着……洒满了银光。”(赵生也读这一层与她比)
师:满分是五分,全体同学用你们的手给女生亮分。
生:五分。
师:五分,好,给第二个同学亮分。
生:五分。
师:也是五分,很好。都读得不错。谁还想比?还有两个名额。(指一举手的学生)随便读一段,谁敢应她的战?(马上有一男生站起来)好,开始读。
女生:(读)“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涌过来。”(男生重读这一部分)
师:两个人都读得不错,还有一个名额,谁来读?(又一女生站起,另一男生站起应战)
女生:(读)“皮鞋匠看看妹妹……波涛汹涌的大海。”(男生重读)
师:两位同学读“波涛汹涌”真的波涛汹涌。前面看见妹妹恬静的脸,读得很温柔。这位男同学读得也很温柔。(众笑)好啦,大家读得也不错,讲得也不错,但我还是不明白,我说《月光曲》的曲调在哪?旋律是什么?我找不着。你们告诉我,这儿(指板书三层)写的是月亮和大海,这哪是《月光曲》呀?它怎么就成了《月光曲》的旋律了?
生:因为它是用语言文字来代替这个《月光曲》的。
师:噢,代替了,那《月光曲》就是:(唱)“月亮升起……”(众笑)
生:不是,不是,它的旋律,用语言文字来表示它的旋律。因为课文不可能把《月光曲》整一首的谱子写下来,要是那样的话,我们不用学《月光曲》了。
师:成音乐课了是吧,他的话解释清楚了吗?
生:没有。
师:非常遗憾,没讲清楚,谁能帮我解释清楚?
生:我觉得“月亮升起,微波粼粼”是非常平静的,声音很轻的;然后“月亮升高,风卷巨浪”是慢慢地感情加重;最后“月光照耀,波涛汹涌”应该是感情已到了极点了。所以就是声音从轻到高,这样的过程,就是《月光曲》的旋律。
师:你光这么说不行,我知道波涛汹涌是“轰隆、轰隆”的非常大的海浪,我知道它的声音很大,它怎么就成了《月光曲》的旋律了?
生:支老师,黑板上都写的是皎洁的月光照耀着大海。
师:对呀!
生:那我们可以联想到月亮是很……
师:(打断)你想怎么联想就怎么联想?不对。我还可以联想到我小时候,我妈妈生气了,一开始不太厉害,到后来揍了我一顿。(众笑)我还可以联想到这个呢。它怎么就成了《月光曲》的旋律了?
生:我觉得它第一层的意思是说《月光曲》的第一段非常柔和。它……
师:(打断)你怎么认为它是《月光曲》的第一段?我还认为我妈妈刚刚生气呢!(众笑)你说它是《月光曲》的第一段不行呀,你怎么来证明呢?好好读书,再把第九节好好看一下。(学生各自看书)
师:想想这些景象真的在茅屋外面发生了吗?
生:不是,是联想。
师:谁的联想?
生:皮鞋匠和妹妹的联想。
师:皮鞋匠和妹妹的联想,他们这种联想是怎么产生的?
生:他们是听了贝多芬弹的乐曲后联想的。
师:那听他的曲子,脑子里就出现了这种情景,是这个意思吗?
生:是。
师:噢,谁还能说得更清楚一点?
生:我觉得他们是听贝多芬的曲子听得十分投入,脑子里才联想出这番景象。
师:噢,我明白了,这回你们算给我讲明白了。(指板书)这些月光和海面的变化,是《月光曲》在演奏的时候,所引起的兄妹俩的联想。那么,什么样的曲子,什么样的旋律才能让他们想到月亮刚刚升起,大海微波粼粼?你们想想当时的钢琴曲是什么样呢?能形容一下吗?是快呢,是慢呢,是轻呢,是重呢?
生:我觉得月亮刚刚升起的时候,应该是比较很柔和的。
师:很柔和,(板书“柔和”)还有什么呢?
生:然后到……
师:(打断)等一下,光是柔和吗?
生:还有比较缓慢,宁静。
师:比较缓慢,徐缓。(在板书“柔和”后面写“徐缓”)后来呢?
生:后来到风卷巨浪的时候,它的曲调声音应该响起来了,速度也加快了,声音从柔和变成高昂了。
师:不到高昂吧,有劲没劲?
生:有劲。
师:对,有力了。(板书“有力”)
生:最后是高昂。
师:最后是高昂,(在“有力”下写“高昂”)还有吗?(指“有力”的后面)节奏呢?
生:加快了,速度快了。
师:节奏加快了,(在“有力”后写“快速”)这儿呢?(指“高昂”后)波涛汹涌了。
生:波涛汹涌应该是更加快。
师:更快了,情绪激荡了!(在“高昂”后写“激荡”)我们写这一个词行不行?浪花在激荡,可不可以?
生:可以。
师:那么谁能从头到尾地,系统地帮我解释一下,使我能更加明白?我先说个开头,你接着往下说——贝多芬面对着月光,弹起琴键来,一开始,他的琴声是柔和的、徐缓的,所以听在他们兄妹俩的耳朵里,产生了月光升起,微波粼粼的联想,谁接着往下说?
生:接着贝多芬的旋律是有力的,快速的,兄妹俩的联想中是月亮升高,风卷巨浪,最后,贝多芬的旋律是高昂激荡的,兄妹俩的联想中是月光照耀,波涛汹涌。
师:对不对?
生:对。
师:这样一个音乐(指板书“柔和、徐缓”等)引起了如此联想,(指板书“月光大海”等)对吗?
生:对。
师:这是咱们猜想的,贝多芬的《月光曲》真是这样的吗?想不想听一听?
生:想。
师:听过没有?
生:没有。
师:咱们试试,看咱们研究得对不对。不过我想,贝多芬是那么伟大的音乐家,他的乐曲不一定像我们研究的那么简单:可能在一片平静的大海中,也会偶然跳起几个雪白的浪花。可能不可能?
生:可能。
师:也可能在汹涌的浪峰之间也有低沉的波谷是不是?
生:是。
师:这样呢,就使他的乐曲旋律更丰富了,咱们听一听。(教师播放《月光曲》录音带,并配合音乐节奏打拍子,同时根据旋律的变化,指向板书相应内容)咱们先让贝多芬休息一会,就这么一段你们听出来没有?
生:听出来了。
师:基本上是(指板书)这么一个旋律变化是不是?
生:是。
师:咱们下课以后再仔细听。这个问题在你们的帮助下我弄明白了,谢谢大家!经过咱们的一段研究,讲清楚了,但是我又产生新的问题了。刚才你们说贝多芬非常同情穷苦人,所以他就创作了这首曲子,弹了一首又一首。第二首就是《月光曲》了,是吧?
生:对。
师:那么究竟他的创作激情,创作的灵感从哪儿来的?你先告诉我,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得从哪儿去找根据?
生:应该是到四、五、六、七、八段去找。
师:四、五、六、七、八段,第二、三段没有事了?
生:第二、三段,它是讲……
师:你们从第二段开始读一读,看看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它的灵感是从哪儿来的?第二段到第七段都是在写他和盲姑娘兄妹认识的过程,开始是怎么回事,后来是怎么回事,最后是怎么回事,你看明白了,再讲给我听。可以互相研究。(学生读文)
师:时间到了,大家休息一会,咱们先下课。
教学过程 篇六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激趣入课
1.导入:(多媒体出示谜语)同学们,你们都很喜欢猜谜语吧?现在就请大家听听老师的这则谜语:“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子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谁能告诉老师这是什么植物?
2.解题: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土里长成花生荚,所以叫落花生。
3.简介作者:(PPT出示作者照片及资料)这篇课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因为小时候其父关于落花生的一番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他决心要像花生那样,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因而常用笔名“落华生”。那么,关于花生,他的父亲谈了些什么,是怎样谈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课文去看一看。(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开篇以趣味谜语引入新课,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对花生的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简介作者,暗示课文主题,使学生产生探索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多媒体出示学习要求,组织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语。
(1)会读、会认生字。
(2)理解字义、词义,不理解的查工具书。
(3)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通顺。
2.师生交流,并检测学习情况。
(1)引导学生小组交流,区别掌握易错的字音、字形。
便:多音字,有pián和biàn两个读音。通过组词区分读音。
榨:读翘舌音zhà,不要读成zhá。
矮:读ǎi,不读nǎi。
(2)借助工具书并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语。
①指导学生解释词语时,要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联系上下文准确地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②学生联系课文具体语言环境理解“播种、吩咐、榨油、爱慕”等词语的意思。
3.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通顺。
设计意图:提出要求,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语,教师适时点拨学习词语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三、细读课文,感知内容
1.引导学生快速读一遍课文,思考文章围绕“花生”写了哪些事情。(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
2.再次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划分全文的段落,讨论每一部分的具体内容。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种花生、收花生。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母亲提议过收获节。
第三部分(第3~15自然段):写过收获节时吃花生、议花生。
设计意图:细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结构,培养学生分析、理解、概括的能力。
四、再读课文,分清主次
1.快速扫读课文,了解文章重点内容。
2.引导学生小结:同学们,课文题目是“落花生”,你们认为课文着重描写的是什么?你们从课文内容中发现了什么?图片 引导学生发现:从种花生到收花生要经历几个月的时间,作者却只用几个词语一笔带过,而过收获节只是一个晚上的事,作者却用了大量篇幅,可见过收获节时对花生的议论是重点。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对全文进行总结,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师示范,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本课会写字,播放书写动漫,让学生观察。
2.教师强调书写要点。
浇:右下不是“元”。
慕:下面是“小”的右侧多一点。
矮:右下“女”的横较长。
3.教师范写“播、榨、慕”。
4.学生练写,互相评价。
设计意图:写字既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又是巩固识字的一种手段,是学生学习功课的必备技能。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1.提问: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重点写了什么?
2.导入:普普通通的花生引出了一家人的许多话题,父亲的一席话,使我们对花生也生出了几分敬佩之情。带着这份敬佩之情,我们来学习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课文重点内容,理清文章脉络,为深入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二、学习课文,品读理解
1.自由读“种花生、收花生”的部分,理解内容。
(1)多媒体出示第1自然段,启发学生思考:这个自然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先写种花生,再写收花生。)
(2)课文中哪些词语是写“种花生”的经过的?这些词语能颠倒位置吗?为什么?(买种、翻地、播种、浇水。这些词语是按种花生的顺序排列的,不能颠倒位置。)
(3)“居然”写出了什么?在这里起什么作用?(“居然”写出了种花生的结果,也写出了收获时大家出乎意料的高兴的心情。因为大家没有种花生的经验,又是在荒地上种的,对能否收获没有把握。没过几个月收获了,真是喜出望外。“居然”一词写出了大家那种惊喜的心情。)
(4)练习用“居然”说一句话。(注意:写句子时要有出乎意料的意思。)
2.分角色朗读议花生部分,思考:课文中一家人是怎样议论花生的好处的?(姐姐说味儿美,哥哥说可以榨油,“我”说便宜,大家都喜欢吃,父亲说花生最可贵之处是它的果实埋在地里,它虽不好看,但很有用。)
3.哥哥、姐姐和“我”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视的一个特点。父亲对花生进行了几次议论?这几次议论有什么不同?(两次。第一次把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第二次由花生的特点说明做人的道理。)
(1)多媒体出示父亲的第一次议论。
图片①父亲是怎样通过比较说明花生的可贵之处的?(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
苹果相比较。通过对果实的样子、果实结出时的
位置的比较说明花生的可贵之处。)
②教师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埋在地里”“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上”“矮矮地长在地上”等进行分析,体会花生的默默无闻、朴实无华。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花生的特点。
①花生的果实长在泥土里,桃子、石榴、苹果将果实挂在枝上,是不是花生故意钻进土里不让人知道,桃子、石榴、苹果故意炫耀自己?(不是的。)为什么?(这是由它们各自的生长特点决定的。)
②桃子、石榴、苹果鲜红嫩绿,惹人喜爱,而花生却将成熟的果实埋进泥土,等待人们来挖掘、利用。由此,你体会到花生可贵的品质是什么?(不求虚名、默默奉献、朴实无华。)
(3)多媒体出示父亲的第二次议论,引导学生思考:父亲借花生来教育孩子们做什么样的人?(谦虚朴实、不计名利、不炫耀自己、对别人有用的人。)
4.通过品读,体会句子的含义。
(1)多媒体出示填空题:
人要做__________的人,不要做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2)你对作者的话理解了吗?什么叫“有用的人”?什么是“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引导学生结合实际,举例说明。
(3)小结:作者受父亲的启发所说的这段话是全文的中心。父亲的教导深深地印在作者的心上,“落花生”的精神贯彻在作者一生的做人、写作和教学之中。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对突出文章主题起了什么作用?(第一句讲过收获节的谈话一直到深夜,交代了时间,把整件事叙述完整了。第二句说明父亲的话给“我”的印象之深,说明了作者在收获节上的收获之大,可见母亲安排这一活动的用意和父亲参加这一活动的目的。这样的结尾深化了主题。)
5.分角色朗读课文第12~15自然段。
6.练习根据课文的主题,分清主次。
图片(1)结合“我”的一段话,概括课文的主题。(课文通过收获节上一家人对花生好处的议论,说明人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
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长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谈花生到论人生经历了多长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可以使学生对文章的主次有具体的感受,对文章主次与主题的关系有比较具体的认识。)
(3)小结:这篇课文重点叙述的是过收获节、议花生,着重写了父亲的议论,这样可以突出文章的主题。其他内容对文章的主题起说明交代的作用,略写。我们在习作时也要确定重点,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设计意图:加强文本阅读,从语言文字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是《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阅读教学提出的具体要求。以上设计就是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认真揣摩,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通过每一个环节的教学,层层深入,让学生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图。
三、总结写法,感悟道理
这篇课文借写花生,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种写法就叫“借物喻人”。在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事物能给我们以启迪,让我们懂得做人的道理。如:竹子、梅花、蜜蜂、路灯等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事物,都会让我们想到那些默默作贡献的人。
设计意图:及时进行读写结合,能够帮助学生学习作者借物喻人、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四、课外延伸,妙笔生花
1.花生会让我们想到那些默默无闻作贡献的人。看到竹子、梅花、蜜蜂、路灯等事物,你会想到身边哪些人?让我们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试着选择其中一个,写一段话。
2.学生练写。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课后练笔,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板书设计
《月光曲》课后练习 篇七
这是一篇意境优美的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读后,我们也仿佛进入了乐曲描述的如梦似幻的美妙境界,对乐曲产生了无限向往,同时对贝多芬产生了深深的敬仰和爱戴之情。
教学片段:
“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
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师:请同学们好好读一读这段对话。(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贝多芬是一个音乐家,有一颗敏感的心,他往往能从别人的话里面听出言外之意。你认为他会从这句话里听出什么?
生:贝多芬从这句话听出了盲姑娘渴望听到自己的曲子。
生:贝多芬从“那该多好啊”这五个字当中感受到盲姑娘对音乐的执着和渴望,听自己弹一首曲子是她梦寐以求的愿望。
生:盲姑娘之所以不能参加自己音乐会是有苦衷的,她在压抑自己的情感。
师:你认为她的苦衷是什么?
生:她家境贫寒,买不起票,没有机会亲自听贝多芬弹琴。
师:你们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盲姑娘家境贫寒的?
生:他们家点的是蜡烛,烛光很微弱,住的是茅屋,钢琴也是旧了,说明他们家家境贫穷。
生:盲姑娘的哥哥说“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两个“太”让我感到了他们家境贫穷。
师:贝多芬听出了这个姑娘虽然双目失明,但依然热爱生活;虽然家境贫寒,但从没放弃过对艺术的追求。他的心被触动了。我们一起带着这份理解再读一读盲姑娘和哥哥的对话。(学生读。)
师:听到这里,贝多芬又听出了什么呢?
生:我感觉贝多芬还听出了姑娘的善解人意,因为想听贝多芬弹琴是她一直以来的愿望,但她后来又说“不过随便说说罢了”。她想安慰哥哥,她不想让哥哥为家里穷听不到贝多芬弹琴而难过。
生:这里的“随便说说”并不是真的是“随便说说”。盲姑娘一直压抑着自己的内心的情感。(师建议把“压抑”改为“掩饰”。)
生:贝多芬还听出了姑娘一种难以抉择的情感,一方面是情同手足的哥哥,另一方面是自己热爱的音乐。但是盲姑娘特别善解人意,还是选择了哥哥,因为他家境贫寒,不想再给他哥哥造成负担。(师生分角色读。)
师:同学们,贝多芬就是从这段话里听出了盲姑娘不仅热爱音乐,而且非常懂事,我相信他被感动了,所以他走进茅屋,为盲姑娘弹了一曲。
案例评析:
从这节片段中我们感受到浓浓的情感弥漫在整个课堂,简直是把语文的“人文性”发挥到了极致。教学的视角巧妙而别致,让我们领略了老师的匠心独运。
一、从贝多芬的角度走进盲姑娘的内心
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蒋老师没有说:“读一读想一想盲姑娘心里在想什么?”,那样的话就使学生站在了第三者的角度,会使语言的体会、感悟直白而平静,课堂上就缺少了情感的流淌,缺少了心灵的交融和碰撞。课堂上蒋老师让学生体会“贝多芬此时会听出什么”,一下子把学生拉到了那个小茅屋的窗前,不知不觉中,学生已经是在把自己当成贝多芬来听盲姑娘的话,学生仿佛看到了清幽的月光,仿佛听到了盲姑娘轻柔而又充满向往的话语,听到了盲姑娘那断断续续的琴声。此情此景,怎能不让贝多芬(此时实际就是学生)感动?情动而辞发,学生在讲述贝多芬的感受的同时也是在表达自己的感动啊!
二、设身处地,走进贝多芬的心
这个环节的作用是双重的,学生在走进盲姑娘的内心的同时,也在把自己与贝多芬融合起来,从而走进贝多芬的心,在听楚盲姑娘的善良的基础上也感受到贝多芬“让自饥的音乐为穷人造福”的志向,和对盲姑娘深深地敬意,贝多芬此时感动正是他走进茅屋为盲姑娘弹奏一曲的原因。学生此时几乎把自己当成了贝多芬,内心受到了一次人间美好情感的洗礼。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带来的7篇《《珍珠鸟》课后练习》,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众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