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学方法 >

劳动教育的方法(优秀9篇)

众鼎号分享 55419

众鼎号 分享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扎实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好呢?众鼎号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9篇《劳动教育的方法》,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劳动教育 篇一

一、组织学生进行劳动项目竞赛,激发学生劳动兴趣,培养积极的劳动情感小学生最初参加劳动实践时,劳动兴趣带有暂时性,易受意外的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整个劳动活动,并不是劳动的具体内容。因此在组织小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时,一定要具有集体活动的色彩,只有将不同的集体活动形式同具体的劳动内容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稳定学生的劳动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自觉性。由于劳动条件和内容的不同,集体活动的形式也要有所不同。版权所有

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

皮亚杰指出"儿童只有自发地、具体地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大胆形成自己的假设,并努力去证实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发展思维。"劳动课是以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只有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实践劳动,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劳动课是一门思想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劳动技能的掌握、自理能力的提高、劳动习惯的养成都是在劳动实践中实现的。

小学劳动课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与其他各科相比,有着独特的途径--实践操作。劳动课的实践操作既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组织学生课外实践,也可以开设兴趣小组等。不管是在课内,还是课外的实践操作,都要充分重视到学生的想象力、发散思维、合作意识、成功的,这些是培养创新意识最基本的要素。

(1)在实践操作中丰富想象力。

想象是我们的大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亚力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泉。"要创新就必须会想象,因此,在劳动课实践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对劳动课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是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手段。

例如,在纸工课上,学生折出的东西非常多,有的连老师都没想到,这时,我就适时表扬那些学生,对其作品给予鼓励和肯定,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只有勇于想象,勤于想象,善于想象,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2)在实践操作中发展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就是在对问题的解答或者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只限于只找到一种,或者多种多样的演绎和推导。在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通过尝试和探索,对原有的制作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发展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课堂上的实践操作是整个课堂教学非常重要重要,在整个课堂教学占较大的比例,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积累学生点点滴滴具有创新意识的闪光点。

(3)在实践操作中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激励全体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小组之间开展竞争,使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特长得以锻炼,素质得以提高,最终走向成功。追求学生人人进步为最终目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运行载体,以全员激动为操作手段,以小组团体成绩评价为导向,激发竞争活力,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各科教学中,我总是将学生分为几组,最后,评一评哪组做的最好,激励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强调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训练、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的形成,使学生不以自我为中心,而从集体的利益出发,让他们明白成功的作品属于自己,也属于集体。版权所有

(4)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每个学生总是希望自己成功,总是能得到老师的赞赏,可见,让学生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尽力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达到成功和从知识的获益中得到满足,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劳动教学过程中总是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促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

例如,在劳动课上,不管学生最后的作品做的怎样,教师总是能肯定学生的作品,总是能肯定学生为作品付出的一切劳动。教师还应当众表扬一些成绩平平的学生,他将终生受益。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基说过:"求知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快乐,及时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

劳动教育的方法 篇二

【关键词】民生 法治建设 立法 司法

民生,是国之发展所必需,自古就与“国计”相提并论。从法学研究的角度来看,最大的民生就是广大百姓的权利问题,包括对公民生存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合法正当权益的维护。在一些民生需要的领域,如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方面,市场大多是失灵的,需要由政府来提供保障和供给,而法律是保障公民权益最根本、最有效的手段。

当前我国民生领域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法律法规尚不能满足保障教育公平的需要。具体表现在:一、教育法规从数量上看已初具规模,但存在较多的制度漏洞,立法质量不高,缺乏具体明确的行为准则,法律规范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教育行政执法方面,依法行政、依法治校尚未成为教育行政部门、政府有关部门及学校的自觉行为,由于某些教育法律法规在具体执行中涉及多个部门,造成执法主体之间互相推诿,互不负责,对教育收费、办学秩序等群众意见采取的执法检查整改措施力度不大。三、教育法律实施监督时职责不清,分工不明,监督主体没有独立的权威,人大的监督权没有与决定权、任免权结合起来,对逾期不改或置之不理的执法者,人大没有依法质询、询问,对违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主要责任人员,没有依法进行查处。四、在教育司法方面,现行宪法并没有明确规定宪法基本权利有直接司法效力,对包括教育行政在内的行政违法行为不设独立的行政仲裁机构,即在行政或司法过程中不能给予学生申诉有效的救济,在遭受侵犯时,行政救济无门,司法诉讼无路,特殊的情形也只是作为民事案件或行政案件处理,目前的现状使宪法和公民受教育权显得很尴尬。

食品安全问题影响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和谐。具体表现在:一、立法方面,原有的以《食品卫生法》为中心的框架下建立的食品安全体系不够系统,立法的规范性还不够严密,不能完全适应我国预防和打击食品安全犯罪的需求。针对食品产业链中的加工、储存、运输、持有等关键环节上可能出现的食品安全犯罪的刑法规制还存在立法空白,这就会导致实际中当查获持有或运输不安全食品时,违法者能够以既没有生产也没有销售为由轻易逃脱刑法制裁。二、我国当前采取“厉而不严”的政策,刑罚设置上表现为罚金刑,法律责任偏轻,与刑法之间没有很好地衔接,使得有毒食品生产者、食源性疾患的肇事者被查处后向司法机关的移送率较低,判刑的更少,不足以震慑食品制假行为。在食品安全犯罪的刑罚设置中对于情节加重犯规定“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此种立法模式未能突出没收财产刑的作用,会使法官优先选择罚金刑,而忽视对没收财产刑的适用。三、部门管理混乱,存在“为利执法”现象。我国食品安全执法监管部门权限划分不明,分段立法为监督执法留下了空隙和隐患,尚没有设立明确的执法者责任追究制度。

劳动权益保障滞后于我国劳动关系日益多样的现实需要。从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上来看,我国劳动立法体系滞后于我国劳动关系的现实需要。具体表现在:一、在立法思想上还停留在以户籍、编制等阶层化上,对劳动者进行人为划分的带有身份属性的制度性规定,待遇不一,与国际人权公约以及《同工同酬》公约规定不符。同时,行政法规较多,罚则条款不具体、不规范,造成执法过程中处罚手段难以真正实施。这导致劳资双方合同不规范,甚至存在用工歧视等问题,对侵犯劳动权的法律责任的追究还有待加强。二、监察执法现状不容乐观。各级劳动监察机构在面临范围大、工作重的劳动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时,由于监察人员责任意识不到位,在执法程序与手段上只罚不纠,严重影响了行政执法效果。三、劳动争议处理制度还有待完善。随着近年来我国劳动争议案件的大幅增加,处理难度日益加大,我国劳动权司法保障突显出范围狭窄、救济缺失等问题,尚不能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进步的要求。

对策与建议

完善教育法律体系是实现教育法治化,维护教育公平的前提。首先,在教育立法方面,要按照法制统一的原则和法定的立法权限,进一步推动教育法律体系的系统性。进一步提高教育立法的质量,增强教育立法的民主化与可操作性。要做好前期调研工作,针对社会普遍关注的若干重要问题,做好拟制定有关的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可行性论证,对教育投入、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等有关促进教育公平的诸多方面应给予重视并规范和管理。

其次,尽快建立严格的教育执法制度,以保障立法的顺利实现。长期以来,教育法制建设深受“人治”和“权治”思想影响,没有充分体现被管理者的“权利”和“所需”。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在观念上增强执法意识,尊重、落实和维护学校的自。同时,要自觉履行教育行政执法主体的职责,建立较为规范的执法机制,加强教育执法队伍的建设,明确行政执法程序,加大教育执法力度,依法规范教育秩序,纠正、处理、处罚教育活动中的违法行为。

再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应加强教育执法监督的力度,并充分发挥教育督导作用,保证相关部门正确地履行职责,力拒教育腐败。同时,逐步建立和发挥社会舆论和群众监督的作用,建立一个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独立权威的教育法律监督体系。

最后,努力加强教育司法建设。建议在《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行政受案范围中增加“受教育权受到侵犯”的情形,并将对受教育权形成侵犯的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受案范围。建立健全处理教师申诉、学生申诉的程序与机制,运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多种法律救济手段,加强与人民法院的沟通,及时妥善地处理日益增多的教育纠纷,保证教育程序的正常进行和教师、学生、学校的合法权益。

依靠法制建设保障食品安全,将成为食药总局组建后的重要任务。首先,要建立以《食品安全法》为根基的食品安全立法体系,尽快明确行业标准,注重食品的卫生、安全与营养,实现从养殖业、种植业的源头立法。加强刑法与食品安全法的衔接,从刑事立法上旗帜鲜明地表达国家严厉打击这些犯罪的决心。

其次,执法方面遏制多头执法,明确政府职能部门的分工,协调做到“无缝连接”,将“管理程序、规章制度和监管行为”融合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执行过程中,要把食品安全监管覆盖到生产全链条,改变食品安全领域“事前、事中执法真空,事后突击式执法”的现象。同时,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违法犯罪行为的追究力度,依法快速、高效的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并加大经济处罚力度,提高食品经营者违法犯罪的成本。

再次,充分发挥司法检察作用,强化移送责任意识。增设行政机关对查处食品案件的专门移送条款及移送标准,对“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最后,建立权责利相对应的倒查机制和惩治体系。对食品安全问题以及政府执法部门的不作为、乱作为,各级人大应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启动监督程序,依法加强监督。对食品安全事故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的、以罚代刑、行为“入刑化”,严肃追究其法律责任,督促监管者公正尽责。

构建劳动权保障的新型立法体系,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首先,加快劳动保障立法步伐,对劳动者予以平等保护,在制定劳动法律时,要充分考虑当前相关劳动法律制度存在的缺陷和漏洞,提高立法质量,既要兼顾劳资双方利益平衡,消除歧视,平等保护,又要向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适度倾斜,加强法律规范本身的强制性。进一步切实维护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强化同工同酬权。规范特殊工时管理,明确不定时工作制的岗位范围以及工资保护。规定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岗位范围及其综合计算周期、延长工作时间的限制。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降低缴费比例,提高保险待遇,为在异地生育的女职工打开方便之门。解决工资支付问题,主要包括规范工资发放的方式、工资计算方式等内容。

其次,加强劳动保障管理和监察力度,提高监察执法水平,以保证劳动法律的最终实现。完善评议考核制等工作制度,严格依照法定职责和程序开展巡视监察等执法工作,坚决查处和依法纠正劳动保障违法行为,保障法律法规的严格实施,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减少劳动争议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

劳动教育的方法 篇三

关键词:独立学院;教师;劳动关系调整

中图分类号:D92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1-0231-02

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作为公益性事业的独立学院,其教师的劳动关系是否由《劳动法》或《劳动合同法》调整,这在学术界一直都没有定论。一种观点认为,独立学院教师的劳动关系应受《劳动法》或《劳动合同法》调整;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独立学院教师的劳动关系不应受《劳动法》或《劳动合同法》调整。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即认为独立学院教师的劳动关系不是由《劳动法》或《劳动合同法》调整的,他们的劳动关系应该是一种聘任关系,而不是劳动法所规定的真正意义上的劳动关系。

一、独立学院的法律属性不明确

《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文规定,国家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和公民等社会力量创办高等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以及《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等法律和法规表明,独立学院是属于公益性事业性质的民办高等教育学校,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这些法律和法规的颁布为独立学院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

关于独立学院的法律属性,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中国人民大学秦惠民教授认为,独立学院法人可分为事业法人和民办非企业法人两种;二是浙江林学院李明华教授认为,独立学院法人可称为事业单位法人或非营利性社团法人;三是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韩进认为,独立学院法人属于事业单位法人或民办事业单位法人[1]。现实中,各独立学院在民政厅所登记的法人属性也各不相同。有的独立学院登记为民办非企业法人,有的登记为事业法人。如吉林省的独立学院登记为民办非企业法人,而浙江省的许多民办学院则登记为事业单位法人,天津市的多所独立学院也都登记为事业单位法人[2]。

根据《民法通则》,法人可分为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只规定民办学校应取得办学许可证,并依照有关的行政法律和法规进行登记,并未明确规定依照什么类型的法人进行登记。《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教育部关于印发的通知》等法律和法规,也未明确规定独立学院属何种法人性质,只是笼统地规定,依法设立的独立学院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法人登记。

按照《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民办学校应依照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登记。笔者认为,独立学院应属于“民办事业单位法人”而非“民办非企业法人”的范畴。首先,《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教育部关于印发的通知》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独立学院是属于公益性事业性质的民办高等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民办事业单位法人”的界定突出了“民办”与“事业”两个方面,强调“民”的作用和行为。而 “企业”二字既容易引起公众对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机构所应有的本质的曲解,在概念的表达上又不能很好地与对高等教育之传统属性的认识相吻合。

二、独立学院教师劳动关系不适应《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调整原因

目前,有学者认为独立学院教师的劳动关系应受《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调整,他们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他们还认为,独立学院就是民办非企业单位,教师就是劳动者,所以独立学院教师的劳动关系就应该受《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调整。而也有学者认为,我国独立学院法人属性的定性并不明确,教师也不属于《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倾斜保护的劳动者,而是专职生产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高级知识分子,属于社会的精英阶层。因此,独立学院教师的劳动关系不应受《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调整[3]。

作为民办高校性质的独立学院,其教师的劳动关系应该按照什么法律调整?换句话说,独立学院与教师签订的是聘任合同,还是劳动合同?从我国现有的关于独立学院的法律和法规来看,笔者认为,独立学院教师的劳动关系应该是一种聘任关系,而不是劳动法所规定的真正意义上的劳动关系,不应纳入《劳动法》或《劳动合同法》调整的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17条规定:“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由学校和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24条规定:“民办学校自主聘任教师、职员。民办学校聘任教师、职员,应当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等。民办学校招用其他工作人员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广东省实施办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民办学校与其聘用的教师和职员签订聘任合同,如有“发生人事争议的,参照公办学校人事争议有关规定处理”。而对于签订劳动合同的其他工作人员,如有“发生争议的,按照处理劳动争议的法律法规处理”。因此,独立学院应与教师签订聘任合同,如果双方因解除人事关系或履行聘任合同发生争议时,应向所属市、区(县)级人事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同时,独立学院在与工勤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时,如有发生争议的,应向所属市、区(县)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教师与独立学院之所以应该签订聘任合同,而不是劳动合同,这是因为教师与劳动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广义的教师,泛指传授知识和经验的人;狭义的教师,是受过专门的教育和训练,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3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劳动者则是一个含义非常广泛的概念,凡是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劳动获取合法收入作为生活资料来源的公民都可称为劳动者。我国的法律将“劳动者”定义为: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应向所属市、区(县)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因此,法律定义的“劳动者”,就是《劳动合同法》所强调的倾斜保护处于弱者地位的一般劳动者。

教师不是一般劳动者,因为教育是一项公益性事业,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职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成长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如果将教师聘任合同定位为一般的劳动合同,将教师等同于一般8 小时工作制的劳动者,这对教师的社会地位无疑是一种漠视和贬低。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强调的是对处于弱势地位的一般劳动者的保护,这对于独立学院处理与教师的劳动关系也是不适合的。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7条明确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教师与学校建立的劳动关系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调整的话,那么,教师在学期开学之初或中途提前三十日或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书面通知学校就可以解除合同,这对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无疑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对学生也是极不负责任和极不公平的。

三、小结

综上所述可见,独立学院的教师劳动关系不受《劳动法》或《劳动合同法》调整,独立学院与其教师之间的劳动关系是一种聘任关系,如发生人事关系争议时,应参照《人事争议处理规定》处理。但是,独立学院教师劳动关系的界定还未上升至法律层面,仍需以下几方面的努力:

第一,在立法上,清理不利于独立学院发展的法律和法规的有关条文,明确界定我国独立学院为民办事业单位,将教师的聘任制度上升到法律层面。

第二,在舆论上,加大“独立学院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事业”的宣传,把独立学院的发展放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位置,建立相关的法律制度,从法律和政策上保障独立学院的健康发展,使独立学院具有与公办高等院校平等的社会地位。

第三,独立学院及其董事会应明确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益性事业,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

第四,独立学院要完善人事聘任制度,不能按《劳动法》或《劳动合同法》与教师签订劳动合同,应与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独立学院和受聘教师双方相关的权利和义务。

参考文献:

[1] 魏训鹏,费坚。独立学院法律地位及属性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9,(4).

劳动教育知识讲座 篇四

北京回民学校有张“德育大课表”。在这张独特的课表上,学校德育内容被一一细化,具体落实到明确的要求中。那上面,学校按照爱国主义教育、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教育、理想教育、民族知识教育、现代意识教育、学习与科技教育、劳动教育、意志品德教育、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道德规范教育、心理知识教育等诸项德育内容,对初一到高三的学生分别设定了教育目标和要求。在这张课表上,还可以看到每一项教育要采取的具体方式:是通过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社会调查、参观、征文,还是借助读书小组、政治课、墙壁报,都在大课表上一一列明。 “大课表”执行几年来,回民学校的德育循序渐进,丝丝入扣,为学校的全面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以礼引德的文明礼仪教育 在这所学校里,经常举行“文明礼仪知识竞赛”、班级和学校文明礼仪形象大使评选,而以文明礼仪为主要内容的班会就更为普遍。通过这些生动又有趣的方式,学校无声地传播和训练了学生的文明礼仪。作为配合,学校阳光电视台以学生为主角拍摄“文明礼貌就差这一点”、“文明礼仪我也行”等电视片,学校流星广播站不断播放“文明礼仪知识讲座”,把校园礼仪、人际交往礼仪、着装礼仪、使用公共设施的礼仪教育贯穿到德育中,培养学生“厚德载物”、“达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和与人为善、诚实笃信、三省吾身、豁达大度、温良恭俭让的修身之道。 “以人为本”的“孝道”教育 围绕“孝道”教育,回民学校利用板报、征文比赛和互联网等平台展开讨论,在日常作业中补充了“家事”作业,在学生中树立关于“孝道”的先进典型,营造“尽孝为荣”的校园氛围。这样,学生由“亲亲”起逐渐积累德行,使思想升华,今后能以国家利益为先、以民族责任为重,达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境界。 润物无声的民族教育 在拥有12个民族少数民族师生的回民学校大家庭里,教育资源被充分挖掘。作为德育重点的民族教育被用来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以及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进入学校的大门,一扇“民族门”(少数民族杰出人物墙)、一面“英雄旗”(少年英雄人物的浮雕)引人奋发向上;教学楼内的少数民族知识介绍、图书馆里独特的民族书屋等等,都在营造着民族精神的浓厚氛围。 真情互动的寄宿教育 针对学校有近千名学生住校的特点,回民学校制订了寄宿教育的德育目标: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学习。从梳头、叠被、洗袜子到收拾屋子的评比活动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学校在初中生中开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是小主人”,高中生中开展“我最敬佩的一个人”、“我心中的榜样”等主题教育。每个班级还经常召开“我们一家人”主题班会,学校定时将这些优秀的班会资料登在校园网上。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先人后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人为善”的处事态度。 “学生的节日”——社会实践活动 每年,这个学校的初一年级都组织学生进行30公里的远足活动,同时参观航天博物馆;初二年级组织学生军训;初三年级到生存岛或其他条件艰苦的野外进行生存训练。而高一年级则组织攀登泰山活动,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高二年级的志愿者到社区中活动、服务;高三到西柏坡革命圣地召开学生的成人仪式。通过这些实践活动磨练学生“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的昂扬锐气,培养他们做一个坚强的、自信的、自豪的中国人。

劳动教育知识讲座 篇五

2011年9月6日,艳阳高照,秋菊吐蕊。在这个让无数立新人铭记的日子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莘莘学子不远千里为牡丹江市立新实验小学90华诞聚会于牡丹江。中国教育报刊社副社长、《中国教师报》总编辑雷振海、《人民教育》总编辑傅国亮,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会长姚文俊等教育专家光临立新校园。“扎根土壤,立足劳动,全面育人,出新立新。”《光明日报》教育部主编练玉春发来了这样的贺词;“永不褪色的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旗帜”是《人民教育》总编辑傅国亮对立新的深情鼓励;“勤劳为益友,热爱是良师,庆立新小学90周年。”国家总督学顾问、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于古稀之年仍不忘关注立新的特色发展。

牡丹江市立新实验小学“九十年校庆”不仅是学校悠长历史的一个里程碑,也是牡丹江教育界的一大盛事。前来参加庆典活动的牡丹江市市委书记张晶川称赞立新“学校特色教育享誉全国,是全市基础教育的排头兵,黑龙江基础教育的名校,为牡丹江的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九十载风雨兼程,九十年耕耘不辍。牡丹江市立新实验小学始终勇立潮头,见证了时代变迁的沧桑,诠释了教书育人的真谛,书写了“劳动育人”的辉煌。

筚路蓝缕,自强不息镌刻百年辉煌

牡丹江,一座置身于山水之间的灵秀之地。历史上,无论是渤海国的灿烂文明,还是宁古塔流人的横溢才华,还是“铁岭绝岩,林木丛生,暴雨狂风”中以艰苦卓绝的斗争抗击日寇的抗联……都在光阴荏苒下成为了传奇。翻开《牡丹江市志》,立新实验小学的诞生、发展、壮大脉络清晰可见,当走进立新实验小学的校史馆,在发黄的老照片中,更可以品味到漫漫百年立新人一路走来的艰辛与卓绝。

爱国,是使命,更是一种担当。当先驱们在嘉兴南湖的游船上共议救国大计之时,一群倡导“教育救国”的有志青年正奔走于筹资办学的路上。立新实验小学便诞生于此时,并成为牡丹江市现存最早的一所学校。

1921年,帝国主义加强对中国的侵略,军阀专横。毕业于北京私立大学法学系的郑桂林,抱着教育救国的愿望,自筹资金、租房五间、购置桌椅,于当年4月办起了宁安县五区第二国民小学。设一个教学班,招45名学生,自任校董,聘好友张骏坊为校长。立新实验小学的基础和雏形悄然奠定。1922年,郑桂林弃教投戎,“九・一八”事变后,郑桂林毅然参加了抗日义勇军,任第48路军军长,报号“郑天狗”,寓“天狗吞日”,率部队与日寇奋战在辽西一带,屡立战功,威震遐迩。日寇和汉奸对他恨之入骨,1933年1月在北平将其秘密杀害,时年44岁。与校董郑桂林的抗日轨迹相同的是,当时的立新实验小学在民族劫难中不屈不挠,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经历。

1945年8月15日牡丹江市解放,新中国的成立为立新的发展掀开了崭新的一页。1950年学校发展到12个教学班660名学生,并在学生中开展了“五爱”“三好”活动,学校发生了根本变化。1958年,立新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起了“红领巾饲养场”,坚持至今的劳动教育拉开了序幕。1978年,学校被黑龙江省确定为首批重点学校。1981~1984年间,立新实验小学先后被教育部、全国教育工会、团中央等评为“全国红花集体”“勤工俭学贯彻教育方针典范”“五讲四美”先进集体、“为人师表”先进集体。从此,立新进入了迅速发展壮大的时期。

执著,是坚持更是一种品格。立新实验小学的劳动教育可以一直追溯到建校初。1921年建校时,学校就开设了手工课,女生加缝纫;解放后政府给学校拔了两亩校田地,农忙季节学生要参加农田劳动。但劳动教育真正作为特色被写进立新的校史还是从1958年开始的。时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教育工作方针明确提出来。时任立新实验小学校长的纪耀忠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仍激动不已:“怎么样才能让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呢?当时学校占地面积很大,我们先从开辟校园地种植百种植物开始,搞了个百种植物园,又想在操场的周边修建一个养殖场……把课堂搬到了‘红领巾’饲养场去了。”如果说建场的决定来自于那个年代特有的政治热情,那么将劳动基地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则是来自于对学校实际情况的考虑和对时代需求的顺应。

从那时起,劳动教育作为立新实验小学的办学特色,在不断的继承与创新中谋发展,在坚持与调整中战难关,历经50年风雨而不衰,并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带动学校的发展,使立新实验小学成为全国知名的特色学校。自1958年创建劳动基地开展劳动教育至2008年整整50年的发展历程,按劳动教育的内容与形式的不同大致走过了三个阶段。

下场劳动(1958~1980)

1958年刚刚建成小果园、小农园时,学校各班老师和学生轮流参加劳动。建成了“红领巾饲养场”之后,学校从三、四年级抽出百名小饲养员,分5个小组轮流下场劳动,清扫圈舍、喂食、繁殖和日常管理都由小饲养员负责。可以说最初的劳动教育就是以简单的“下场劳动”实现的。

1960年遇到灾害,立新实验小学顶住各方面压力坚持将饲养场办下去。师生打野草、采野菜、搞青贮解决饲料问题。还与附近的菜库、水果库挂勾,将其扔掉的蔬菜、水果收集起来加工,办起了小酒厂,用酒糟喂猪,酒糟生蛆喂鸡。1961年养了30头肥猪,其中一头长到800斤,参加了全国养猪大赛,还获了奖。

1963年,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8字方针,印发了《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根据要求,学校在张弼校长的主持下对劳动教育进行了统一的规划,正式纳入课程表,在劳动时间、内容、管理等方面都作了规定。四年级以上学生全年参加劳动时间为一个月,每周一次,每次不超过两小时。学生劳动由班主任带领、组织,劳动课专职教师负责技术指导。劳动中,教育学生爱护工具,节约材料,保护庄稼、果树、牲畜、家禽,遵守劳动纪律,学到一些简单生产和畜牧饲养技能,注意身心健康,保证安全。

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立新实验小学也未能幸免。学校正常秩序被打乱,经过艰苦奋斗建起来的劳动基地也遭到破坏,一些设备被砸坏,一些家禽牲畜被偷走。部分教师和学生出于对自己付出的多年血汗的珍惜,挺身而出,主动护场,修复了被破坏的禽畜舍,有的学生还积极配合公安人员追回了被盗禽畜,使劳教结合在动乱的年代坚持了下来。1975年12月24日《牡丹江日报》第三版刊登了题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立新饲养场事业有成绩”的文章,赞扬了立新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取得的成果。

与德育相结合(1981~1994)

1981年3月原国家教委颁发了全日制小学教学计划,把劳动课正式纳入了课程。学校结合校情,对劳动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管理等进行了全面改革,使劳动教育与德育紧密结合。时任校长高红岩明确提出了“一懂”“十会”“三知道”的劳动教育任务。“一懂”即:懂得劳动光荣,劳动创造一切,劳动对自己成长有重要意义;“十会”即:会生活自理,会使用劳动工具,会将书本知识用于劳动实践,会观察饲养种植管理过程,会校内规定劳动项目的实践操作,会讲校内饲养动物和栽培植物常识,会独立写劳动总结,会使用家用电器,会做简单的家务,会购买一种物品;“三知道”即:知道学校劳动教育发展史,知道学校劳动教育基地两场六园动植物常识,知道只有参加劳动实践才会学会劳动。1991年,第一套系统的劳动教育校本教材《一懂十会三知道》编撰完成,立新的劳动教育以崭新的面貌进入了大发展阶段。

助推素质教育(1995~2008)

1995年9月,国家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了我国新时期教育方针,又一次把“教劳结合”纳入其中。在张雅英校长的带领下,学校迅速制订了以劳动教育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策略,明确提出“以劳育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以劳长技、以劳悦心”的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并构建了劳动教育的立体综合教育体系,包括:拓宽劳动课内容,开放综合性劳动课;综合各种学科,构建素质教育实践课;以劳动课程改革为切入点,构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综合课。此时的劳动教育,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个性,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劳动教育过程成为学生观察、分析、研究、创造的过程。2002年2月,第二套劳动校本教材以“以劳育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以劳长技、以劳悦心”为序列编写完成,立新劳动教育校本课程更加科学、规范了。

1999年,学校获得了“全国特色学校”称号。

90多年来,立新实验小学曾经迎接过国务委员李铁映,国家教委副主任张承先、张健、杨海波等党政领导人的视察,曾经12次受到部级奖励。先后培养出7位特级教师,曾经走出过两位全国人大代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辅导员》《人民教育》《黑龙江教育》等报刊先后发表文章,介绍立新实验小学劳动教育经验,将立新的劳动教育推向了全国。

1987年10月,《黑龙江教育》以“爱劳动,从小抓起”为题,图文并茂地报道了立新的劳动教育。

“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1990年《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此为题报道了立新实验小学的办学特色。

同年,《人民教育》杂志总编辑刘堂江称赞说:“立新小学是北方教育的明珠。”

“全国教育战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一面旗帜。”是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教委主任的李铁映1991年2月视察立新时的高度评价。

1996年9月23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了立新实验小校的办学经验。同年,一位省领导来校视察时说:“立新实验小学办出了特色,办出了水平,是全省学习的典范。”

2001年7月,时任教育部总督学的柳斌来校考察,评价说:“如果有人问我什么是素质教育,我会告诉他立新小学就是素质教育。”并挥笔题辞:“坚持四十年,成果丰硕;面向新世纪,再展宏图。”

立学焕新,三级九类课程践行“劳动育人”

走在立新实验小学的校园,红领巾饲养场、百花园、葡萄园……养鸡喂兔、植花种草,立新的学生有着城市孩子难得一遇的劳动实践的机会。立新人几十年来也在这种特色教育中,选择坚守,一路走来。时光流转,2008年8月,隋桂凤成为立新实验小学新一任即第36任校长,带着全校师生奋力前行,书写新世纪的新篇章。

鱼乘于水,鸟乘于风,草木乘于时。面对这样一所百年名校,隋桂凤校长说,现在的立新人肩负着巨大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既要历史地思考传承下来的优势,还要现实地去思考学校发展的新定位。如何推动历史名校不断创新发展,是当代立新人无法绕开的现实问题。学校在继承与发展并重的前提下审时度势,确定了“立学焕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好人生底色”的理念。“立学焕新”即立足于学习,以学而立,出新立新。这一育人理念的落脚点就是通过“劳动育人”这一途径,实现“培养会学习、能创造的人”的育人目标。在落实的过程中学校将育人目标分解为“五好”,即“好体格、好品行、好习惯、好能力、好趋势”五项内容。“五好”目标分解到低、中、高三个学段则各有侧重,一、二年级侧重“好习惯”的养成,三、四年级侧重“好能力”的培养,五、六年级侧重“好趋势”的引导,“好体格”与“好品行”的培养则贯穿始终。与育人目标相一致的是学校制订了以关注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为目的的评价标准――《“立学焕新・百花竞春”学生评价体系》,利用立新校园百花争春的自然环境,把校园中随处可见的火鹤、刺梅、三角梅、丁香、杏花作为奖励学生成长进步的标志,每做“一好”就授与相对应的一种花朵,以花朵的花瓣或花萼的数量来区别,营造一个学生成长的“百花园”。

“立学焕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好人生底色”这一教育理念的确立,直接牵动着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体系的设置。经过反复的实践论证,学校最终形成了三级九类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体系,即:基础课程,包括以培养学生生活技能为主的自我服务课,以在“六园”中观察研究为主的基地观察课,以校园岗位实践为主的校园实践课;拓展课程,包括以其他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为主的学科渗透课,以培养学生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为主的家庭体验课,以走进社会参观学习、开拓视野为主的社会实践课;创意课程,包括在“六室”中进行的技能训练课,以劳动科研、劳动创新为主题的科技实验课和班班有内容、班班有特色的班级创意课。

为了让三级九类课程更具科学性和序列性,学校制订了《立新实验小学“劳动育人”校本课程标准》,将各学段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固定下来。为了便于师生掌握和记忆,学校还将各级目标简化成了“三爱”“五行”“十做到”,说起来朗朗上口,要求人人会背,既是学习的目标,又是评价的标准。如“三爱”在低段为“爱学校、爱劳动、爱观察”,中段为“爱家乡、爱劳动、爱动手”,高段为“爱祖国、爱劳动、爱创造”。各学段根据目标的不同确定校本课程内容,如:低段侧重自理能力的培养,相对应地开设了自我服务课,中、高段侧重实践体验,便设置了家庭体验课。又如社会实践课,低段要达到“爱学校”的目标,课程内容便安排了参观劳动基地、校史馆;中段要达到“爱家乡”的目标,课程内容则安排了参观市史馆、市图书馆和污水处理厂、造纸厂、空调机厂等能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美的内容;高段要达到“爱祖国”的目标,课程内容便设置了参观驻地军事基地、博物馆等内容。“五行”和“十做到”也以同样的方式分解到低、中、高三个年段中,指导课程内容的设置,推动学生在劳动校本课程的学习中不断向更高的层面发展。

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在给学生带来无穷乐趣的同时,也带来了课时安排、教师不足等一个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学校迎难而上,在开齐开满国家、地方课程的基础上,把在“六园”和“六室”中进行的基地观察课和技能训练课,以及班班都开设的班级创意课排入课程表,每周一节或隔周一节,由专职劳动教师任教;自我服务课和家庭体验课则安排学生在家庭中完成,课程内容及评价采取一周一布置、一周一反馈、一周一展评的方式进行,由班主任教师负责实施,每个学期末学校将组织全体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大比武”活动,进行整体评价;而科技实验课、校园实践课则采取主题研究或学生社团活动的方式进行,即选定课题或岗位后利用校内的课余时间完成,成果评定则以课题论证材料、结题报告或岗位实践纪实材料为准;社会实践课则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进行,所有参加社会实践的班级停课一天或半天,集中活动或训练。多种学习方式的合理搭配既分散了课时压力,又满足了学生需求,确保了三级校本课程的均衡发展。发展至今,主动参加劳动实践已经成了立新师生的一种习惯,学生到了不同的季节就会自觉地进行不同的劳动:春天一到师生们就忙着选种、育苗,种植农作物、蔬菜、花卉,为小动物清理圈舍;7、8月份摘杏、樱桃,采摘各种蔬菜,开展义卖活动;10、11月份收割农作物,分类晾晒,收藏,为小动物准备过冬的粮食;冬季开展小课题研究,为一年一度的全国小院士评比作准备……

基础课程――红杏枝头春意闹

立新实验小学座落在牡丹江市的主干道西三条路边上,是一所典型的城市小学,可五十多年前这里却是城市边缘,遍布菜地农田。当时的立新师生靠着双手建成了两千平方米的果树园,占地两亩的小农园和一个同时可饲养猪、兔、鸡、羊的“红领巾饲养场”,可以说规模很大。可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校园逐渐缩小,最后成了围在高楼大厦中的一小块绿洲。可无论环境如何变化,立新的劳动基地却始终执著坚守,风雨不动。

方寸之地显神通――基地实践课:走进立新校园,一抹浓绿便会扑面而来。这满眼的绿色便是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空间构建的立体生态园区――百种植物园。园区按照植物分类的不同又细划为农作物园、蔬菜园、果树园、百花园、葡萄园(瓜园),它们和点缀其中的小动物园并称为“六园”,是学校劳动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春天一到,植物园中便迎来了一拨又一拨的学生。有的学生对树木的萌发充满了兴趣,为什么杏树先开花,后长叶?而樱桃树的叶子和花朵几乎同时生发?而苹果树开花时叶子已经长的很大了呢?有的同学则对农作物的生长问题连连:为什么玉米豆角要播种?茄子、辣椒要育苗?韭菜不用种自已就能长?这一个个问号激励着学生不断地观察、研究,探索植物园里的奥秘。于是学校把基地观察课按学年分配在“六园”中进行:一年级的主题是“开启园林王国的金钥匙”;二年级的主题是“探求花卉世界的奥秘”;三年级的主题是“品味种植蔬菜的艰辛”;四年级的主题是“共享农作物丰收的喜悦”;五年级的主题是“期盼硕果累累的金秋”;六年级的主题是“传递一份生物科学的答卷”。学生们靠着一双发现的眼睛,畅游科学的乐园,六年的观察研究记录,积累成了一本本小小“植物百科全书”。

一进入7月,学生们的盛宴――“采摘节”便拉开了序幕。最早成熟的是杏子,紧随其后的是樱桃,再接下来是蔬菜、农作物的采摘与收割,直至农历八月十五仲秋节摘葡萄,采摘节每年都要持续两三个月。在这期间漫步校园,常常会看到学生蹲在地上翻找没被虫子打过洞的杏子,常常会遇到扬着汗渍渍的小脸,举着一双小脏手请你品尝他刚刚摘下来的樱桃的学生;常常会看到学生们被大个头的冬瓜、细长的角瓜、奇形怪状的袖珍南瓜吸引品头论足。

为了让劳动教育的边际效益最大化,“采摘节”衍生出来了一个很受学生追捧的活动――义卖。只要当天采摘的有一定的数量,学生们就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学校旁边的小市场进行售卖。一篮豆角、一袋尖椒、一盆樱桃、几串葡萄,或几捧红豆绿豆都可以成为学生们售卖的商品。他们有的借来电子称,有的拎着弹簧秤,也有的学生干脆将“商品”打包装袋论个卖。为了给自已的“商品”定一个合适的价钱,学生们早早地来到小市场搞调查,将自己的“商品”与市场上的同类商品作比较,定好价格后还不忘编几句顺口溜,强调一下“绿色食品,有益健康”的优势。学生们的卖力推销可不仅仅是因为好玩,更主要的是义卖所得将用于为常年生活在小动物园里的火鸡、孔雀、兔子和鸽子购买饲料――这些小动物可是学生们的亲密伙伴,他们一定会竭尽全力为这些“伙伴”准备好过冬的口粮。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我服务课:当在操场上看到一名高年级的学生堂而皇之地伸出脚来,让旁边的同学为他系鞋带时,你会想到什么?是他在欺负同学吗?不,那是因为他根本就不会系鞋带。家庭劳动教育的缺失让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变成了学习机器,而自我服务课的开设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每一位为人父母的人都会这样教导自已的孩子,但在孩子的一声声求助呼唤下,又有几位父母能够抵挡?立新实验小学从一年级开始就建立“自我服务反馈档案”,一周一反馈,一周一小结,督促学生有目标地完成自我服务内容。每个学期期末考试结束后的第二天是孩子们都要参加的“自我服务技能大比武”的日子。操场上,学生们以学年为单位列队,仿佛一队队等待检阅的士兵,一张张紧绷的小脸显露出自信与激动。只待劳动主任一声令下,同学们就要在1~3分钟之间完成各自的任务:一年级系红领巾、二年级系鞋带、三年级穿理校服、四年级叠衣服、五年级洗袜子、六年级包书皮。虽然是极其简单的自我服务技能,但要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完成,日常的功夫就不可小觑了。

我的舞台我做主――校园实践课:立新实验小学体育馆的大门有一个小平台,每逢周二或周四中午,只要不是刮风下雨,这里便会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学校将这里稍加修饰变成了学生们展示才艺的“红领巾小擂台”。学生们以班级为单位,自己主持、自选节目、自主编排,表演的成功与否全看受欢迎程度。为了把中午在操场上玩耍的同学们吸引过来,每个展示的班级都会煞费苦心,力求别出心裁。“红领巾小擂台”的创建源自一次家长座谈。一位孩子已经在立新上到五年级的家长不无感伤地说:“都说在立新上学,孩子得到锻炼的机会多,可我的孩子已经读到了五年级,还从来没有作为主角参加过学校活动。都说机会均等,教育均衡,我怎么始终感受不到呢?”学校鉴于此提出了“五个一”,即让每一名立新学生在六年的小学生活中当一次小主持人、升一次国旗、当一天老师的小助手、做一次值周生、做一次表演(展示),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能力、体现价值的机会。

在校园实践课中,学校设置了“纪律监督员”“卫生监督员”“红领巾广播员”“礼仪标兵”等近20个岗位,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意愿竞争上岗,凭自已的能力完成岗位职责。如红领巾卫生监督员就要对环境卫生进行监督、管理、评价,并及时反馈,以“第三只眼睛”看校园活动为支点,大力开展校园环境治理专项行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还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拓展课程――枝间新绿一重重

从生产劳动到“劳动育人”的转变是劳动教育从内容到途径的一次全面拓展。将劳动教育拓展到学科教学、拓展到家庭、拓展到社会,将劳动教育的德育功能与智育功能相结合,不断扩大“劳动育人”的功能性正是拓展课程的主旨。

处处皆“劳动”――学科渗透课:将劳动教育带入学科教学,是立新实验小学为普及“劳动最光荣”“劳动创造一切”的思想而极力推行的一门课,它渗透于所有学科的教学之中。每个学期初每个学科的教师都要集中在一起将教材中可以渗透劳动教育的内容统一标注出来,如须开展大型实践活动就要上报学校,统一协调安排时间和场地。比如:数学课中学到了“比例和比例的应用”时,学生就会将课堂所学应用到劳动中,为小动物配饲料或帮二年级小同学配制水培植物所需的复合型营养液。而在语文课、品德课则以思想渗透为主,科学课和综合实践课则以动手能力为主。如三年级的科学课讲到了“蚯蚓的习性”,学校便组织孩子们开展翻地活动,既挖到了足够的蚯蚓,又上了一节生动的劳动课。

父母的辛劳我知道――家庭体验课: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第一代独生子女入学,独生子女教育问题就成了学校、家庭,乃至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学校针对独生子女唯我独尊、自私、娇气、任性及依赖心强等特点开设了家庭体验课,在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中开展相适应的体验活动。如:低年级“家里的事情学着做,不给父母添麻烦”,中年级“父母的事情帮着做,争做父母的小帮手”,高年级“家里的事情抢着做,体验父母的辛苦”的家庭劳动体验,学生们在家校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学会了做简单家务,学会了邻里沟通,学会了帮父母照顾家里年老体弱的老人……

寒暑假里,学生们在“当一天小管家”家庭体验活动中与父母交换角色,从早晨买菜、做饭开始,打理一家人一天的衣食住行;在“陪父母上一天班”职场体验活动中,学生走进了父母的单位,从早到晚跟在父母身边,观察体验父母的工作并尝试帮父母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自本学期开始,学校开始安排学生在上课时间进行职场体验活动,周一到周五,每天每班派出一名学生,有计划地完成一天的活动,这样较之在假期中完成更有效果,反馈也更及时。在体验之后学生填写的反馈单中,有的学生写道:“妈妈给了我100元作为一天的生活费,除去早晨买菜、来回学习的交通费,中午饭钱已所剩无几,晚饭只能对付一顿了。”有的学生写道:“一天做三顿饭,还要打扫卫生,接送孩子,妈妈的生活好辛苦啊!”还有的学生写道:“本以为在银行上班的妈妈工作很轻闲,可一天下来,不仅让我觉得枯燥乏味,还腰酸背疼的。看来‘数钱数到手抽筋’也不一定是件高兴的事。”从中,让我们看到了学生成长的足迹,看到了小小心灵的一次激荡。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社会实践课:走进社会与广泛阅读同是学生成长的大课堂,立新就为学生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广阔空间。学生们来到市图书馆不仅可以畅游书海,还可以申请加入“小小图书管理员”的志愿者队伍,利用假日服务社会。学生们走进农村,与农村儿童同吃同住,与农民一起下地劳动,种土豆、挖野菜、摊煎饼,亲身感受到了“汗滴禾下土”的艰辛,便也懂得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在社区,每逢过年过节学生们总会拎着生活用品来到孤寡老人白志光爷爷家里,清扫卫生,表演拿手的小节目,为老人做顿家常饭,陪老人热热闹闹地过个节。一拨又一拨的立新学生毕业离校,可老人家里却从未缺少过温暖,这场爱心接力已经坚持了近十年。走进军营,让立新的劳动教育与部队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最初的“红领巾实践周”学生住校一周,接受7天的军事化管理到现在的“军营一日训”,虽然时间缩短了,但学生们通过徒步拉练,参观师史馆、官兵营地,参加军训,听国防知识讲座等,了解人民军队的光荣历史和发展变化;空军基地、炮团、黄金部队、消防部队等几乎所有驻地部队都留下了学生们的足迹。造纸厂、污水处理厂、黑宝药业、大湾奶牛场、海浪飞机场等都是学校的校外劳动基地,学生们分学年进行参观,在学生的体验日记中我们高兴地看到孩子们真切地体验到了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发展与变化,为家乡的现代化建设进程而惊叹。

创意课程――晴空一鹤排云上

2011年上海昆山中国少科院小院士答辩现场,当聚光灯下主持人宣布牡丹江市立新实验小学刘思浩等7位同学荣获全国十佳小院士和百佳小院士称号时,全场掌声雷动,指导教师和她的学生们激动地紧紧拥抱在一起。立新实验小学已连续3年在中国少年科学院组织的小院士评比活动中取得骄人成绩了,学生们的创造灵感与科研能力就来自于三级九类校本课程中的创意课程。

小荷才露尖尖角――科技实验课:阳光明媚的5月,春草探出了嫩绿色的芽孢。立新实验小学例行朝会上,正进行着班级“少科所”的授牌仪式。当学生们从校长手中庄重地接过了班级少科所的徽标时,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学生们的科研热情一下子被点燃了,纷纷选题申报,一份份《立新少科院课题申报表》很快提交上来。学生们申报的课题内容,有研究植物生长的,有研究植物病虫害的,还有研究青蛙生长过程的……成立学校少科院和班级少科所就是给学生搭建一个开动脑筋、动手实践、放飞梦想的舞台。

种植“实验盆”是科技实验课的重要内容。一到春季,学生们就从家里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植物种子和幼苗,班级里摆满了实验盆,有果蔬类的,有农作物类的,还有花卉类的,从此一双双小眼睛就对盆里的植物充满了期待。夏季到来,实验盆里的植物沐浴着阳光茁壮成长,学生们认真观察着植物生长的每一个细微变化,为植物生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相互讨论、查寻资料、请教专家,忙得不亦乐乎。 秋天来了,又到了实验盆“斗宝”的日子。学生们纷纷把自己的实验盆摆在了班级前面的展台上,沉甸甸的谷子穗害羞似的鞠着躬,而朝天椒却傲气地昂着它那红红的头,大豆的植株虽然已经枯黄,可鼓鼓的豆荚却让学生信心十足。小小研究员们你方唱罢我登场,在一阵实物对比之后,由学生们投票评出优胜者。

科技实验课作为创意课程的一部分,承载着学校对于“劳动育人”教育理念向着劳动科研、劳动创新方向发展的希望,是“劳动育人”教育理念面向未来的立足点。

曲径通幽处――技能训练课:每天下午的前两节课之后,如果信步来到“红领巾饲养场”,丁丁当当的斧凿之声、拉丕机的嗡嗡声就会不绝于耳,这是学生们在上技能训练课。插花室、无土栽培室、陶艺室、木工室、电器拆装室、烹饪室6个现代化的劳技室每天都迎接着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这里动手实践:一年级开设“插花”课,学生平时用仿真花学习插花技艺,待到校园内的植物花繁叶茂之时就改用真花真叶来做盆景,学生们的作品常被用到学校的各种会议和活动中;二年级开设“无土栽培”课,学生们从家里拿来瓶瓶罐罐,利用学校提供的多种营养液种蒜头、白菜根,养殖花卉,探索水培植物的奥秘;三年级开设烹饪课,拉面、寿司、捞汁、包饺子、简单溜炒和灶具的使用是学生们必须掌握的技能;四年级开设陶艺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泥塑或制作陶器,立新是牡丹江市第一家购置了拉丕机的单位;五年级开设“木工”课,学生既可以学习使用简单的木工工具制作小物件,也可跟随辅导教师学习木刻,牡丹江市木刻学会就成立于此;六年级开设电器拆装课,学生在拆拆装装的过程中不断了解各种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激发出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技能训练课在训练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想象力、创新力,为发明创造打下了基础。

满架蔷薇一院香――班级创意课:每个周五的下午,全校44个教学班在同一时间开展班级创意课。一项项具有班级特色的手工制作让人眼花缭乱,生活中的任何一件物品都有可能成为学生制作创意作品的材料。一卷面巾纸到了三年三班学生的手里就会变成栩栩如生的纸塑作品,一吸管、一把冰棍杆、一截丝袜到了学生们的手里都可以变身艺术品。创意课的活动内容十分丰富,蛋壳贴、水晶珠纺织、数字油画、中国结编等是手工制作类,孩子们在勾勾画画之间变得心灵手巧;旧电机制作车模、吸管制作、易拉罐贴画、药瓶风铃等废旧物品利用则激发了学生们非凡的想象力;艺术纸雕、丝网花、塑料制衣等充满奇妙创意的内容,则为学生们施展与生俱来的创造力提供了平台。为了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兴趣,不仅班级选择创意课内容时要征求全班同学的意见,对于班级里小部分对其他内容感兴趣的学生,学校采取了学年内走班的方式。到了创意课时间,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已的兴趣选择到同学年的其他班级里活动,在便于管理的基础上兼顾了学生兴趣。学生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翱翔,既培养了动手能力,又发展了创新思维。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以开垦小农园、小果园起步的立新人对于这句话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与体验。蔬菜五谷,春华秋实,一岁一荣;桃李杏梨,三年五载,才得果缀枝头;杨柳松柏,十年寒暑,方成栋梁。植五谷以勤技,观杏李以启智,仰松柏以修身,陶铸群材,成就了立新人“百年树人”的教育愿景。蓦然回首,已近一个世纪。遥想当年校董郑桂林若是得见今日立新英才辈出定会倍感欣慰。现今八十多岁的张宪武老校长,闲暇的时候还经常到校园里走一走。作为第一任劳动教师,张宪武老人见证了自1958年以来劳动教育走过的每一步,如今回忆起当年的情形老人家仍然充满激情,津津乐道。每一代立新人为劳动教育付出的心血、作出的贡献和取得的成就张校长都如数家珍。在定期举办的校史讲座中,他把这些一点一滴传授给立新师生,让立新人永远记住前辈的努力,记住立新的发展是建立在传承的基础之上,记住立新每走一步都肩负着历史的重托,肩负着时代的使命。

2009年,为了向新中国60华诞献礼,中国教育电视台倾情推出了大型电视纪录片《新中国教育纪事》,其中“教育方针”一集就是以牡丹江市立新实验小学作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具体典型拍摄完成的。专题片中,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原教育部部长何东昌、原教育部副部长张天保、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原教育部总督学柳斌等不同时期的教育专家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教育方针做了充分的论证。这一集在国庆节当天两次播放,更是让所有立新人为之振奋,也更加坚定了走“劳动育人”之路的信心与决心。

2010年,在教育部举办的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会议上,立新实验小学做了书面交流,能获此殊荣的小学全国只有11所。同时,立新的劳动校本课程开发成果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成果评比中获得三等奖,全省共有8项成果获奖,而牡丹江市只此一项。

2011年6月,《人民教育》第12期封二整版刊登了立新实验小学的办学经验。

2012年7月,立新实验小学再次获得“全国特色学校”称号。

劳动教育的方法 篇六

一、加强劳动教养场所环境和教育模式的创新

坚持“注重实际、把握要害、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实用精炼”的原则,科学选择和确立适合劳教人员特点的教育矫治形式、内容,对劳教人员进行教育,想方设法激活他们的思想,极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强化教育效果,有效实现对他们的教育、熏陶教化和矫正,从而切实教育矫治质量。

(一)以课堂教育为主,提升教育工作整体水平。

一是确立课堂化教育的主导地位。课堂化教育是适合劳教人员特点、固定教室和时间、由教师集中授课,被实践证明的一种有效的主导教育形式,其目的在于规范和落实教育工作,提高教育矫治质量。二是夯实教育矫治基础工作,落实好实施课堂化教育所需的设施、经费、场地、时间和人员。加强教育矫治基础工作,大力开展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统一规划、编写实用的新教材和教学大纲,建立多媒体教学体系,构建心理矫治工作机制,完善职业技术教育网络,设置各级教育专项基金、健全教育专项基金管理、使用机制,确保开展课堂化教学的专门教室、设施、设备满足教学需要。三是根据劳教人员的罪错成分、恶性程度、年龄结构、民族特点、文化基础、学习需求灵活设置教学科目,确立教育矫治内容,并进行合理编班。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设立基础必修课科目、分类教育科目和若干选修科目,以班级为单位实施教学,教学班人数能够保证教学效果,进一步探索符合管理工作模式改革的教学方式。四是课堂化教育的主要内容。根据劳教人员实际情况,掌握程度分为了解、识记、运用和理解四个层次,将基础必修课科目、分类教育科目和若干选修科目的内容设置。

(二)在教育中加强思想行为渗透式教育。

在目前劳教经费紧张、场所安全压力突出、生产模式相对滞后的情况下,为了使生产、管理、教育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在开展课堂化教育的同时,以具体的教育活动和具体直观的活动内容为教育载体,将系统的教育目标体系和抽象的教育内容分解、转化成具体的项目分类、具体的教育活动和具体直观的活动内容,实现教育工作的活动化和活动具体化。譬如,通过主题教育、影视教育、案例教育等将思想政治、法制道德、宗教政策、风俗习惯和家庭美德等方面的通俗理论与经典实例与汉族和少数民族各自的传统文化、发展历史和经典史例教育有机糅合,强化对劳教学员的法制观念和道德意识教育;通过读书看报、写日记周记、文化辅导、知识竞赛等具体活动,加强对劳教学员的文化知识教育。从而加强对劳教学员潜移默化的思想行为的渗透式教育,使之与课堂化教育、习艺劳动有机结合、相互作用,易于文化基础、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各异的劳教学员的普遍接受和理解,更有利于强化教育效果和提高教育矫治质量。

(三)创新帮教,全面提升教育矫治质量。

一是突出个案矫治。各劳教场所应结合实际建立健全个别教育的谈话制度,积极探索建立个案分析制度、集体会诊制度、挂牌攻坚制度、重点顽危确定转化制度、交流评比制度等相关制度,并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考核奖罚办法,将个别教育向个案矫治深化,进一步提高个别教育的针对性、系统性、有效性和规律性。尤其,加强个案分析,其主要对象为危顽、难改造人员、“三类”等典型的重点人员和其他行为表现异常突出的典型学员。二是强化分类矫治。根据各自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状况,尤其社会治安形势、违法犯罪特点和各类劳教人员违法原因、矫治方向、行为特征、思想实际、改造特点、群体和个体典型案例、管理策略、矫正方式、教育内容、转化方法、分类矫治规律等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突出分类教育主题,建立攻关课题,深挖教育转化规律,从不足或失败中总结成功经验等具体措施,强化吸毒、三类、、多进宫、外省籍、难改造等重点人员的分类教育矫治,全面提升教育矫治质量。三是切实加强延伸性的社会帮教。目前,许多劳教场所社会帮教,仅限于帮教的社会有关团体和社会知名人士、专家学者和社会志愿者的捐赠、讲座、参观、联欢等活动,以及亲属的会见、谈心、通信等形式的帮教,劳教人员改造中出现的一些诸如家庭破裂、家庭困难、子女就学就业、照顾老人、劳教人员解教后安置就业、进行操守保持综合监督治理等深层次问题都没有有效解决。四是以地域和民族特点分类,突出和创新地方少数民族劳教学员的分类管理分类教育的特色。由于西北、西南等省份的少数民族较多,具有很强的民族特点。他们各自都有着特定的民族文化、历史传统、宗教习俗和民族心理。对少数民族的劳教人员,在遵守国家的劳教政策、法规和基本执行模式的基础上,还应当根据他们特定的民族文化、历史传统、宗教习俗、民族心理和劳教场所的实际情况,运用灵活的教育形式和教育措施,强化、创新具有地方少数民族特色的分类管理教育工作,从而更好的体现人性化特点,并进一步提高教育挽救质量。

二、加强劳动教养人员“心理矫治”工作的创新

(一)开展“个别教育”和“心理矫治”的创新。

劳动教养场所收容的劳动教养人员较90年代相比,日趋复杂,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法纪观念、行为方式等均受到社会现实的影响,有的已经在心理上表现为“病态”,如“恋物癖”的劳动教养学员,他们见了什么东西都想据为己有,有着强烈的“占有欲”,对这样的劳动教养学员,如果不对其进行心理矫治,他们有可能发展为所内作案,继续违法犯罪。应该说,每个劳动教养场所都有患有心理疾病的学员,这些人心理表现为畸形发展,有一些已表现为变态,不单对场所的安全造成了威胁,也给场所的教育改造秩序带来了极大的阻力,对这部分人要进行“个别教育”和开展“心理矫治”的创新。

(二)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

开展心理矫治之前,要对所有劳动教养人员进行一次心理测试,判断他们是否患有心理疾病的可能性,这样可以做到公平,也便于后期工作的保密性。目前这方面的测试方案也有很多,常见的有SCL—90,WM2000等心理测试软件。测试完以后,可以将“有问题”的测试结果与被测人员过去的档案及现实表现结合起来,分析其产生心理问题的可能原因。然后再制定严密的矫治方案,在进行心理矫治时,可以改变以往由大队干警包干的做法,改为心理专家或由有一定相关知识专业的社会热心人士,社会团体等来所进行心理咨询,便于对有心理疾病的劳动教养人员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开展心理矫治的同时也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劳动教养人员中普及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教会他们如何面对挫折、减轻压力,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等等。使他们自己能够解决一些因生活中的种种困难而产生的心理问题,这种授人以“渔”而非“鱼”的做法,不但可以节约资源,而且可以提高对劳动教养人员心理矫治的效率。

三、多样化管理模式的创新

(一)建立和完善教育机制。

一是建立入所严管封闭专队。对新入所劳教人员,组织为期一个月的入所教育训练。期间,开展适应性教育矫治,进行服教生活指导,进行劳教法规、劳教人员守则、内务队列、所规所纪、安全生产、心理健康、禁毒知识等内容的入所教育,帮助劳教人员分析其违法行为的性质、后果以及被决定劳动教养的法律依据,使其认识所犯罪错,明确矫治目标和努力方向。二是落实“6361”制度。坚持每周一下午全所集中上课教育,另半天由大队组织开展教育活动。凡全所性的教育,劳教人员必须参加,大队不得随便安排生产劳动。三是对临解教人员,每季度举办集中出所教育学习班,对劳教人员进行巩固性思想教育、前途政策教育、就业形势教育和社会适应性教育,帮助劳教人员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四是针对劳教人员不同罪错性质特点,开展各种分类教育活动,如针对吸毒人员,进行吸毒型教育矫治,积极从生理和心理多方面入手开展禁毒教育;对普通劳教人员进行财产型教育矫治,通过改变认知、行为矫治等方法,矫正导致其违法犯罪的不良心理,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建立教育矫治质量评价体系。

按照劳教人员教育矫治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坚持目的性、重点性、整体性、客观性、科学性的原则,从法制观念、道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就业能力、文化素质五个方面,分阶段地对劳教人员教育矫治情况进行分析,并据此开展教育矫治工作。

(三)建立一支较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一是配齐配强师资力量,打造一流民警教师队伍。二是形成“教育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层层落实的课堂化组织管理机构,制定《教研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教员工作职责》、《学员守则》等规章制度,使课堂化教育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形成劳教民警专业化管理教育格局,将管理、教育、生产、生活卫生专业民警进行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专兼职教师和心理咨询师专司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

(四)建立检查、考评机制。

坚持了月检查、季考评制度,制定了劳教人员教育工作考评规则和月检查、季考评内容。坚持每月一次的教育工作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每季度检查大队民警个别谈话记录,写出评语;按照考评内容,每季度组织教育工作考评,考评情况作为年度教育工作考核内容并及时通报。通过月检查和季度考评,有效促进了教育制度的落实和教育基础资料的完善。

劳动教育知识讲座 篇七

关键词:思想品德 教学方法 探析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学生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不断积累起新的品质的过程,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影响,使他们具有教师所希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人才竞争的世纪。二十一世纪的人才更应该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这里所说的德,就是思想品德。当前中国正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不可偏重和忽视任何一方面,尤其是德育,因为素质教育最关键的就是思想品德教育,它对其他各育起着方向调控和动力支持的作用,与此同时,加强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是学校、家庭与社会必须共同关注的课题。

一、合理使用并深入挖掘课程资源

合理使用并深人挖掘课程资源,合理灵活地使用教材。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能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要考虑如何更好地“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要更多地把学生生活素材和教材有机结合起来成为活生生的、富有说服力的活教材,为教与学服务。注重学科综合,努力拓展教材。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科间的融会贯通,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将各学科相关知识结合起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学会用各学科知识来理解思品的知识点,用思品的辩证思维方式指导其他学科的学习。引导学生用好“无字书”。生活是本“无字书”,教师要充分利用校外课程资源,让学生积极关注社会生活、时政新闻、人间世事等。例如,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博物馆;组织学生进行市场调查、社会调查,并鼓励他们根据调查结果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举办法制讲座、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

二、面向社会,增强现代意识,提高思想素质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也应注意渲染、强化竞争意识。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深挖教材,并对教材内容适当引导、补充。在全世界风行市场经济的大浪潮下,我们市场经济的脚步也是大步前迈。在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机制:竞争机制,已经引入到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我们的生活中不再有铁饭碗和金饭碗的说法,我们都需要树立竞争意识。优胜劣汰是现实生活的基本准则,胜为王,败为寇。如果我们还是安于现状与享乐,总有一天穷困潦倒,甚至无法在这个社会生存。在课堂教学中,比如《百折不挠》一文,就强化了竞争意识的观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习我国优秀击剑运动员栾菊杰为了成功而做的不懈努力。也要从中看到他自身强大的竞争意识。他当时已经是全国冠军,但是就是因为自我思想道德约束和竞争意识的要求,所以才让他有轻伤不下火线的气魄。我们应该培养学生从中得到同感,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

三、创设困难情境,磨练坚强意志

道德意志是克服道德实践困难,调节道德行为的精神力量。小学生意志力比较薄弱,自我控制能力以及独立性,坚持性和受挫能力较差,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意志磨练特别重要。要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道德意志品质,要对学生进行意志知识的教育,从小事做起,严格要求。在意志培养工作中,给学生以相应的有关意志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懂得了相关的意志知识后,就能针对自己意志方面的缺点,严格要求自己,锻炼自己,收到较好的增强意志力的效果。学生有了相关的意志知识后,还要训练学生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把克服学习,生活中的每一个小困难都当成“千锤百炼”磨练意志的考验。

四、开展实践活动,把知与行紧密结合

思品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现代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而且大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大部分家长是只重视智力的开发,忽略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对他人的劳动无感激之情,觉得一切都是自然的、应该的,逐步养成了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倾向。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意识。

五、重视与家长之间的沟通

家长是子女的首任老师,而家庭是每个人接受教育的首个课堂。因此,中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如果家长对孩子的管教科学合理,那么学生也会懂得自我约束,积极向上;而假如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那么孩子就会无法无天,在学校中也不会听老师的教育。因而,家长的态度和家庭教育方式对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学校要加强对家庭教育模式的正确引导,积极组织家长来参加各种形式的知识讲座,提高家长对孩子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视程度,及时交换双方对学生教育程度的意见,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紧密结合的教育体系,让孩子在和谐的氛围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教师,在面对纯洁的孩子们时,要鼓励他们用自己明亮的眼睛来观察世界,了解社会,用自己美好的心灵来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来研究社会现象,适应社会发展。在课堂教学中,主张个性化的表现,重视平等,崇尚开放,鼓励创造性,培养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徐斌。关于当前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几个传统教育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1989(05).

[2]李碧影。浅谈如何加强小学思想品德教育[J].南方论刊,2000(Z1).

[3]武文臣。试谈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特点及方法[J].教学与管理,2001(11).

[4]刘元立。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J].苏盐科技,1995(01).

劳动教育的方法 篇八

关键词:职业教育 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村劳动力素质

在各先进国家的城镇化、工业化发展过程中,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包括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内的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结构必然发生变化,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从事第二、三产业。农村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是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由之路。2013年农民工监测报告显示:2013年农民工人数持续增加,外出务工月均收入继续提升,农民工(合众)转移也继续取得了新进展。从人数来看,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6894万人,比上年增加了633万人,增长是2.4%。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发展。我国现阶段所处的经济高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中,正确认识剩余劳动力转移所面临的因素,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作用,制定和实施农村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发展对策。

1 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1.1 较低的文化水平和不到位的职业培训和技能培训

由于历史原因、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教育观念差别,在文化程度方面,我国外出打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普遍比较低。2013年农民工监测报告文化统计,农村外出劳动力文化程度有所提高,但依然没改变整体农村外出劳动力教育水平偏低的现状。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水平偏低,而很多用人单位大多要求高中以上文化水平,个别行业要求具有一定的职业技能培训才能上岗。文化水平偏低和职业技能培训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给劳动者就业带来难度,影响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表1)

1.2 户口制度制约

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源于195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明确规定了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的范围和程序。由于计划经济的需要,城乡二元结构在一定的时期内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特别是当今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时期,这一体制在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日益出现弊端,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受户籍制度的影响,在较长时间内,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不到有序转移,迫于无奈,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无所事事,进一步造成劳动力出现浪费;外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中面临社会保障体系、小孩入学教育、就业信息、技能培训等方面的限制。近几年改革户籍制度的呼声从未停止,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进城农民工和城市居民的不平等待遇,在城市中工作和生活中,进城工作的农民工成本不断增加。

1.3 不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土地制度

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分为两种迥异的体系,企事业单位的就业人员享受着相对较为完善社会保障服务;而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较为落后,甚至很大一部分农村人口没有任何社会保障措施。尽管近年来我国就完善了城镇职工养老、医疗保险的相关法律,但是,从根本上没有确保农村人口的合法权益。由于缺乏法律法规的保护,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工作很难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造成目前侵害农村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益现象时有发生。很大一部分进城农民工的子女难以正常入学,个别地方强制缴纳赞助费才能入学,这是农民工难以承担的;同时难以保证进城农民工的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因此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有序转移的制度保证。

土地是农民生存的保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风险也在不断提高,土地保障并不能满足农民的全部生活需要,尤其是无法满足农民获得高经济收入的需求。由于土地制度不完善,对于放弃或转让土地承包使用权的情形,缺乏科学合理的经济补偿制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难以确保农业劳动力在农村土地的所有权。虽然农业劳动力在外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名义上又在农村“占地”耕作。在人多地少和农业比较效益较低的情况下,土地制度束缚着农村劳动力能脱离土地从事其他行业,又使得农业劳动者就业不充分,收入低下。

1.4 劳动力市场不完善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在农村劳动力市场上,各地存在严重的地区、城乡分割。一些地方为了解决本地人员的就业问题,要求农民工办理名目繁多的各种证件作为进城务工条件,规定一些行业不许农民工进入。另外,不少地方的农村劳动力市场依然处于自发状态,市场管理效率低下,服务不规范,信息流通受阻,甚至个别社会职业中介组织以推荐工作为名骗取农民工的钱财。

1.5 合法权益难以保障,后顾之忧不能解除

为了自身的利益,用工单位不愿与务工者签订劳务合同,在务工过程中,农民工遇到纠纷得不到法律的保护。虽然,在我国《劳动法》中明确规定:在用工前,用工单位必须与务工者签订用工合同,但是,目前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与用工单位签订合同的只占一小部分。在城市里农民进城务工人员主要从事城里人不愿干的建筑、服务等工作,收入水平较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保险、子女入学、医疗等方面,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工的待遇相差甚远。

2 职业教育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

早在2004年,国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出明确要求:职业教育必须针对农村劳动力开展转移培训,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奠定基础,进一步帮助农村劳动力增加收入,加快农村劳动力进行非农产业转移,不断推进现代化、城市化进程。教育部副部长鲁昕2014年主题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国”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指出:当前新增劳动力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是十分突出的,中国教育改革需要以这一矛盾为战略切入点,其中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关键,进而对整个教育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在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方面,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 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富农”的作用

职业教育是一种经济行为,其作用体现在能够为劳动者增加财富,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职业教育可促进农村人力资源资本化。人的能力和素质才是农村人口贫困的根本因素,职业教育促进农村人力资源资本化是决定贫富的关键。②职业教育可促进劳动者收益率的提高。劳动者受教育的程度与其劳动收益率成正比,接受了职业教育的劳动者在个人收入上远远高于未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劳动者。

2.2 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安农”的作用

① 正确引导青少年就业。专业的职业教育,对学生进行某一领域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其实践技能水平,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②提供所需技能、职业培训。职业教育可为劳动者就业提供必要的职业培训和技能认定。③加快和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职业教育决定着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的高低,同时也更有利于顺利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乡流动。此外,这些流动的劳动力因为自身素质的提高,拥有了更多的技术和技能,也将更易、更快适应城市生活和新工作岗位,农民到城市居民的身份转变愈加轻松迅速。④缓解农村和城市收入差距的矛盾。劳动力与工作岗位的供求矛盾继续存在,必然发展成农业劳动力生活上贫困拮据,与城市居民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对社会的不满日益增加。劳动力是否在城市中实现自然转化或是否能够安居乐业,已经是国家必然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发展职业教育来丰富和完善劳动者的各方面能力,是解决该问题根本途径。

2.3 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育农”的作用

育民,教育农民转变旧的思想和观念,成为具有现代就业理念、拥有现代劳动专业技能的新型农民。①有助于帮助农村劳动力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农村劳动力长期以来形成的落后观念和小农意识阻碍其思想进步,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思想观念有重塑的功能。②有助于帮助农村劳动力提高综合素质。职业教育一方面能够延缓劳动力进入社会的年龄,另一方面还能在人生发展的第二阶段即就业过程中提供指导,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养、思想观念、综合素质提升都有积极的作用。③有助于当地“土行业”的传承和发展。专业技术人才较为缺乏,产业规模小、核心技术不稳定、技术成果推广慢、创新意识淡薄、市场竞争力不强等是很多当地“本土”技术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3 发展职业教育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根本方法

3.1 确立新的职业教育观念,职业教育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根本方法

明确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认清以农业劳动力为对象的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和任务。农村闲置劳动力问题是我国需要长期面临的艰巨而复杂的问题,教育部门需要以强烈的热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工作。

3.2 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服务作用

①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积极发展职业教育,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通过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从加快城镇化建设、高等教育面向农村实现区域化角度看,有其深远的战略意义。高职教育面向农村必须在招生方面有特殊政策,优先录取农村考生。②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政府要把职业教育经费作为重点优先保障,从法律的角度确保教育经费落实到“三个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比例。③立法保证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解除农村劳动力后顾之忧。④优化县乡村职业教育资源。通过调整优化,依托高职学院,每个县建立综合性职业培训中心,统一运作,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居民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3.3 职业院校建立健全服务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教学模式

办学定位适应农村劳动力就业需要。职业学校尤其是农村职业学校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满足本地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建设者。无论是其课程设置,培养计划的设定还是办学宗旨定位,都应该优先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一方面,升学率成了职业学校的办学目的,职教育成为了学历教育。另一方面,教学内容照本宣科,学习了各个学科体系的知识,对于专业技术知识传授的少之又少。所以,职业学校要明确自身的办学宗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来树立全新的办学理念,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4 建立健全中青年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适应市场经济信息瞬息千变万化的需要,建立中青年职业技能劳动力资源库。如果企业需要,就可以通过信息库,查找接受此类培训的人员及就业意向,很快就能找到符合条件的人员;建立健全服务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信息网,完善就业信息网内容,与本地之外的劳动力市场建立联系,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劳动力的互通有无,同时建立和完善镇、村级劳动力资源管理平台,实现用工方与劳动力之间的对接与耦合;以各级农村职业院校作为重要基地,对青年农民工开展职业教育培训,进一步对青年农民工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同时制定适合青年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培训模式和专业课程,结合青年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培养,切实提高其职业教育水平;还可以与用人单位合作,开展定向、订单式农村劳动力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程红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职业教育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9(25):30-32.

[2]铁明太。农村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J].职教论坛,2013(25):25-26.

劳动教育知识讲座 篇九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养

为了更好的开展课题研究,我们特别重视理论学习。德育处于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地位,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

二、诱导行为实践提高

以学校少先队组织开展的活动为载体,寓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于活动之中。每月有主题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进行学生行为规范的训练,使之在活动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1.安全在心中

(1)利用学校红领巾监督岗这一有利平台,每个中队选出“安全小卫士”、“安全小督察”,负责在班级门口、楼梯口进行监督、提醒,对不遵守安全规则的队员进行劝导,说服教育,并做好表率。

(2)邀请县交警大队的警官来为学生做交通安全知识讲座,让学生们认真聆听讲座,并及时做好笔记。让他们从一个个交通事故的血泪事实中,一个个交通事故的统计数据中明白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3)以优秀队员为代表,向大家宣传有关规范的知识,不要在河、塘、沟等地玩耍,游泳必须得有大人的陪同;注意饮食安全,不乱吃零食,不吃过期、变质的食品等知识。

2.绿色校园我有责

开展“校园绿色环保志愿者行动”。在活动中,学生们积极创作了许多绿色广告语,并制作了广告牌。各班选举产生了优秀少先队员代表承包护绿工作。

3.我读书我快乐

在阅读的过程中,对好词好句进行摘录积累,在各班进行交流展评。一活动的开展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榜样教育以身作则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用自己的品质去感染学生是很重要的。大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是至高无上的,尤其是班主任,就像一个大家庭的管家,孩子会把自己心中的喜怒哀乐毫无保留地告诉你。要想提高养成教育的质量,老师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四、家校携手播撒阳光

我校积极响应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建立家长委员会”的号召精神,重视发挥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在“家长委员会”的筹建和工作开展上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1.积极发动有效推进

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注重动员家长及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和支持学校教育工作,积极筹备成立家长委员会指导小组,并积极推动各年级、各班级家长委员会完善结构、积极实践,从而使学校的家长委员会工作开展得扎实、有序、如火如荼。

2.行动体验 扎实开展

(1)走进班级,为孩子们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讲座。

医生爸爸、医生妈妈走进课堂,为孩子讲述卫生保健常识;

警察妈妈、交警爸爸举办的安全讲座,为孩子们进行自救自护及交通安全教育;

在电厂工作的热心爸爸为孩子们举办的 “电的奥秘”知识讲座;

有文艺、书法特长的家长为孩子们组建的“快板”兴趣特长班、三句半辅导班、书法班,丰富了学生学习生活;

热心家长们的教育热情和力量,无不激励着我们的孩子在各个方面更加健康、快乐地发展和成长。

(2)依托家长委员会提升家长素质,改变家教观念,配合学校工作。

开学初,高年级家长委员会成员,向一年级新生家长进行了“积极配合、相互沟通”为主题的教子经验交流。这次交流,让新生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学到了教育孩子的有效经验和方法,懂得了家校合力的重要意义。

以上内容就是众鼎号为您提供的9篇《劳动教育的方法》,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众鼎号。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教学设计及方法手段【精选3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