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植物优秀7篇
种子植物 篇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举例说出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采集植物和制作腊叶标本。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采集植物与制作腊叶标本,继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2、通过对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参加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逐渐养成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一、本节知识结构
二、教材分析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决定了它们能适应各种复杂的陆生环境,成为自然界中分布最广、最高等的一类植物。因此,对这一特征的理解,能使学生更好的了解被子植物在进化上所处的位置,所以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应做为本课重点。在讲述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时,通过实物、标本或录像让学生进行观察多种被子植物,经过讨论、分析,进而总结出被子植物的特征。教师要突出强调的内容:由于被子植物具有完善的结构,因此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从而在植物界中占有优势。
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的实验在科研和教学中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标本的制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所以这方面的内容也应是不能忽视的重点。如果实验课课时充足,教师可带领学生进行野外采集和标本制作,如课时较紧,则可通过教师的讲述和演示,让学生初步学会采集和制作腊叶标本的基本方法。至于让学生实际动手练习采集和制作腊叶标本,教师只能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或者结合郊游活动来进行。
在学生采集植物标本时,一定要让他们注意人身安全。另外,城市中学的教师还要向学生强调,不要到公园中去采集植物标本,要爱护园林中的花木和城市里的行道树,尤其要爱护公园中的珍贵树种。
三、教法建议
本节除了要学习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外,还有采集和制作腊叶标本的方法介绍。在学习之前,可组织学生从校园中采集7~8种植物,让学生进行描述、比较、归类,由此活动引入所学的知识。
学生到野外观察和采集植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实践活动,通过这种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因此,教师要在进行活动时,注意以下几点:
(1)在野外观察和采集活动中,以小组为单位(可以是实验小组,也可以是自由组合),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限定活动区域和时间;提倡团结合作,互相学习;也提倡相互竞争,为小组争取荣誉。
(2)教师要事先安排好观察目标,要求认真观察,如实地做好记录,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野外植物标本的采集是教学的需要,也是学生学习的需要。教师组织学生到野外采集标本要做到合法、合理和适度,即限制采集数量,对珍稀植物更不要乱采和多采、浪费植物资源等。
(3)通过学生学习标本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制作标本时,一方面要求学生按课本的操作程序认真去做,一方面提倡学生的创新精神,把标本做得美观、实用又不失科学性。通过标本制作和必要的展览与应用,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本节学习结束后,建议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一些小的课外活动,以帮助学生认识植物界的多样性和保护植物的紧迫性。可开展的活动如:(1)收集有关植物的邮票,并说明这些植物为什么能用来做邮票的图案;(2)收集有关植物与人类关系的资料或有关濒危植物的资料,在班内或年级举办一个植物展览;(3)根据学生的兴趣,每个学生认真调查了解一种植物,以第一人称为该植物写一篇短文以介绍这种植物。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
1、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植物蜡叶标本的制作。
难点:采集植物、蜡叶标本的制作
设计思想:
被子植物的特征可以通过学生从实际生活的经验中分析得出,而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的内容是学生比较陌生的,可以先由教师进行讲解,再带领学生进行操作。
手段:演示与学生实验相结合,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 :(本课参考课时为2课时)
第一课时: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采集植物的方法
一、导入 :
1、出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种子植物或其某一器官让学生辩认,说出这些植物的名称。并提出问题:这些植物一般是以哪个器官来进行繁殖的?
2、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3、讲解:这些植物都通过种子来繁殖后代,所以称为种子植物。它是植物界中最高等的一类植物。
二、讲授新课:
(一)被子植物的概况:
1、出示桃和杏等,让学生辩认它们分别是植物体的什么器官?
2、组织学生观察、发言。
3、讲解:这些都是植物体的果实,繁殖后代的种子就在果实的里面。也就是说,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所以这一类种子植物称为被子植物。
(二)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1、出示录像:介绍多种被子植物。
2、组织学生观看录像,并联系生活实际,总结被子植物的特征。
3、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并给予纠正和补充。
(三)植物标本的采集及压制:(利用实物投影边讲解,边示范)
组织学生先观看有关的录像,然后在示范、讲解时重点强调以下几点:
1、采集标本前要明确采集植物标本的目的及工具的用途。
2、要清楚采集不同植物的方法:高大的乔木、灌木需采集有花或果实的带叶枝条;小的草本植物需采集带花或果实的植株,连根掘起,并清除泥土和杂质。
3、在放入采集箱内之前,不要忘记挂号牌。
4、采集标本时,要注意安全及资源保护。
5、整理采集到的植物时,要展平枝叶(少数叶、花的背面朝上),平铺在吸水纸上。
6、压制标本时,要勤换纸,放在通风处阴干。
三、作业 :
请每一位同学按照采集植物的要求,采集一种被子植物,并完成标本的整理和压制。
第二课时:蜡叶标本的制作
一、导入 :
上节课学习了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同时给同学们介绍了有关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的方法,并且让同学们在课下进行了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压制,这节课我们就来检查采集的标本是否合格,能否做出漂亮的腊叶标本。
二、讲授新课:
(一)检查采集的标本是否合格:
1、提出问题:采集植物和进行压制时要注意的事项是什么?
2、组织学生回答,再次强调注意事项:
(1)采集的植物标本必须是完整的。
(2)采集植物标本时要注意安全。
(3)采集植物标本时要注意植物资源的保护。
(4)压制标本时要勤换纸,避免植物腐烂。
3、每小组认真按要求选出最合适做腊叶标本的植物。
(二)完成腊叶标本的制作:
1、分组观察示范标本:将制作规范的植物腊叶标本分发给各实验小组,让学生仔细观察标本在台纸上的放置位置、固定标本的方法、标签的位置及内容。
2、讲述制作植物标本的方法:(利用实物投影边讲解,边示范)
(1)把选好的标本平铺在台纸中间。
(2)对标本进行固定:
A、对于比较细的部分,可直接用胶水固定,但一定不能太多;
B、对于比较粗大的部分,可用刀片沿标本较粗的部位在台纸上切出一对对的小纵口,分别将小纸条从台纸的正面切口处穿入,将标本缚紧,并在台纸的背面将纸条两头粘紧。
(3)按照每份标本的号牌写好标签(标本名称、采集日期、采集地点、采集人)。
如植物名称不能确定,可先空着,等查明后补上。
(4)贴标签、盖盖纸。
3、组织学生制作腊叶标本,注意及时纠正出现的错误。
三、反馈:
由每个小组出示制作的腊叶标本,并进行讲解。其他小组可以根据观察进行评价。
板书设计 :
第一节 被子植物
一、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1、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种器官。
2、种子不裸露,外面有果皮包被。
二、采集植物和制作腊叶标本:
1、植物标本的采集:采集标本→挂号牌→放入采集箱(或大塑料袋内)
2、腊叶标本的制作:整理标本→压制标本(阴干、换纸)→上台纸→贴标签→贴盖纸
探究活动
腊叶标本展览会
把学生制作的植物腊叶标本,进行展出,供全校学生参观学习。
原色浸制标本的制作
这种经固定液和保存液处理后保存在瓶内的标本,保持植物原色,色泽鲜艳,立体感强,形态逼真,便于观察植物的形态特征,而且识别植物不受季节限制。
1.实验材料的准备
一般应采集符合需要的具有典型特征、新鲜无病的植株、枝条或花、果实。浸制植株或枝条时,力求枝叶、花、果实齐全。
2.固定液和保存液的选择和配制
(1)绿色植株和果实的浸制:以5%硫酸铜液为固定液,将绿色植株或果实浸泡10~20天,使绿色变黄再转绿,稳定后,取出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用3%亚硫酸保存液长期浸制保存。
(2)黄绿色果实的浸制:固定液是20%酒精,保存液是2%~3%亚硫酸加2%甘油的混合液。
先用20%酒精将黄绿色果实浸泡4~5天,果实表面出现斑点后,再加15%亚硫酸浸泡1天。然后取出用蒸馏水洗净,再浸入20%酒精中硬化、漂白,直到斑点消灭后,再浸入2%~3%亚硫酸加2%甘油的混合液中长期保存。
(3)黄色花序和黄色(橙色)果实的浸制:用3%~4%的亚硫酸加少许甘油配成固定保存液,直接浸泡,长期保存。
(4)红(黄)绿交错的植株或果实的浸制:以5%硫酸铜溶液为固定液,将标本浸泡其中,直至红色→褐色,绿色→黄色→绿色时,洗去硫酸铜后,浸入1%~2%亚硫酸保存液中,长期保存。
(5)紫色果实的浸制:
①紫色荸荠可以用2%福尔马林与1%亚硫酸混合液直接固定保存。
②紫色茄子可以用6%福尔马林、11%食盐水、0.3%明矾制成混合液,直接固定保存。
③紫黑色葡萄可以用福尔马林20毫升、饱和食盐水(约15%~17%)30毫升、蒸馏水175毫升,配成混合液,直接固定保存。
(6)白绿交错的花枝、果枝的浸制:
可用5%硫酸铜溶液固定后,用2%~3%亚硫酸漂白一天,再浸入l%~2%亚硫酸液中长期保存。
(7)红色浆果或其果枝浸制:
可用5%硫酸铜溶液固定一周后,洗去硫酸铜,用3%亚硫酸、0.2%硼酸、(0.5%福尔马林)混合液保存。
3.保色溶液浸制标本的制作
(1)清洗和消毒所用器皿、仪器:制作标本用的各种玻璃器皿,都要用洗衣粉或去污粉刷洗,并用清水反复冲净;标本瓶内与瓶盖还应用95%酒精消毒;所用的玻璃棒、解剖器等也应用70%酒精消毒。这些器皿和仪器在制作标本过程中,都要保持清洁,不可污染。
(2)固定标本颜色:首先,根据标本的颜色选择适宜的固定液配方。根据需要按照配方计算用量,用蒸馏水配制固定液,备用。
清洗,消毒标本,具体做法是:将采来的标本除去杂质、枯枝残叶,修整后,用清水洗净,然后用70%~75%酒精将标本消毒,根据标本情况可用酒精冲(擦、涮)洗一遍。并迅速将消毒好的标本放入已消过毒的标本瓶中,然后把已配好的固定波沿瓶壁缓缓倒入标本瓶中,至淹没标本。为防止标本漂起,可用消毒的玻璃条将标本压住或捆住。
(3)整形、保存:接配方要求固定颜色后,要将标本进行整形,再放入标本瓶中。然后将保存液沿瓶壁缓缓倒入标本瓶。保存液的液量应以浸没标本为准,不可过满,最后,将瓶盖盖严。
(4)封口、贴标签:刚制成的浸制标本,由于植物体内可能有色素或杂质析出,而使保存液混浊。7~15天后再更换保存液,待颜色稳定后再封口。
封口方法一 —石蜡法:将瓶口擦净,盖严,把石蜡切碎,放入烧杯中隔水加热,熔化成液态,趁热用毛笔蘸取涂在瓶口和瓶盖间的缝隙处即可。但石蜡固化后较脆易脱落。
封口方法二 —蜂蜡、石蜡、松香混合法:将石蜡(l份)、蜂蜡(4份)、松香(1份)混合(也可不用松香),隔水加热熔化,趁热用毛笔蘸取涂在瓶口和瓶盖间的缝隙处。此混合物固化后,软硬适度,不易脱落。
封口后,在标本瓶的适当位置贴上标签,放在阴凉避光处保存,最好每年更换一次保存液。
种子植物 篇二
种子植物与前一节的藻类、苔藓和蕨类一起,构成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并为后面学习的“种子植物的一生”打下基础,由于这一节的教学内容包含了许多学生未曾接触的结构名词,学习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将本节内容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为种子结构的教学,第二课时是关于种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教学,其中,第一课时无疑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认识并能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
②描述菜豆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③说出种子植物比其他三类植物占优势的主要原因。
2、能力目标:
①学会科学观察的基本步骤及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的
能力;
②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参与收集种子和果实的活动,体验与人的交流和合作;
②培养探究生物科学的兴趣,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1、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识记种子的结构及部分的功能。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思考、讨论得出正确的科学结论的能力。
教学难点
1、观察玉米种子的子叶、种皮和果皮是本课题的教学难点。因为玉米种子的子叶只有一片且很薄,不易观察;玉米种子的种皮和果皮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很难分开,不易观察。
2、把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指导学生进行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方法
启发式引导、交互式交流、演示法、实验法
课前准备
教师:1、教具准备:①浸软的菜豆种子、玉米种子和花生种子、培养皿、解剖针、镊子、刀片、放大镜、滴管、稀释的碘液。②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的外型和结构挂图;玉米种子结构剪贴图。2、课前将学生分成四组,分别调查家乡植物种类及其特征,每组绘制一种家乡常见植物(代表一类植物)的头饰,以备在课上使用。
学生:课前预习教材(p83-85)并采集3种以上植物的种子或果实,以备课上使用。
教学设计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
入
新
课 组织指导表演剧
提出:种子植物是如何繁殖的?一粒小小的种子为什么能长成一株新的植物体?这与种子的结构有关。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采用表演剧——不同植物类群代表各诉说本“家族”(类群)的特征。引出种子植物。 采取寓教于乐的形式启动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
展
示
种
子 请两位同学到讲台前展示自己收集的种子或果实,并介绍它们的名称。
展示不同的种子,提出:不同种子的形状、大小和颜色各不相同。那它们的结构是否也不相同呢?通过下面观察实验,你会找到答案。 展示并介绍各种子的名称
通过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和颜色,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种子,了解种子的多样性,知道不同种子的形状、大小和颜色各不相同。 角色互换,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获取新信息。
观
察
菜
豆
种
子
结
构 指出观察生物体的基本步骤是:由表及里、先形态后结构,先宏观后微观。
巡视指导,视实际情况提供必要的豆类种子,鼓励学生从种子结构的形态、位置、名称等方面推测各结构的发育方向或功能。
组织发言,小组间讨论、交流。
板画演示豆类种子的结构 小组观察实验台上(或自带)的菜豆种子,对照课本的结构或教师提供的挂图,推测种子各部分的发育方向或功能。
个别小组展示自己的观察成果并说明,其他小组质疑。
观察、验证自己的猜想。
归纳豆类种子的结构。
(填图) 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展搭平台。形成相互学习的氛围。
板画演示直观,且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巩固强化。
观
察
玉
米
种
子
的
结
构 设问:玉米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中也能萌发成幼苗,那么,玉米种子应该包含哪些与豆类种子相似的结构?
指导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巡视,适时给予适当的指导。
织交流
展示玉米结构剪贴图
总结玉米种子的结构 根据已有的知识猜想、发言,其他同学评价
实验验证
一小组代表利用玉米结构剪贴图,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并说明,其他同学评价。
观看、反思自己的认识 培养迁移思维
玉米种子与菜豆种子结构的相同点与区别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课本(p84)中的“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比较”表格
独立完成
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填写相关表格。学生评价。 及时巩固知识
种子的分类 依种子的胚的子叶数进行分类:
含两片子叶的——双子叶植物
含一片子叶的——单子叶植物 倾听、理解、识记 拓展新知
总结种子的基本结构 引导、总结、归纳 小组讨论、总结、归纳:
不同的种子,形态、大小千差万别,但都具有相同的基本结构:
种皮
种子
胚:胚芽、胚轴、
胚根、子叶 巩固新知
种子植物产生种子的意义 出示讨论题:
1、孢子和种子哪一个生命力更
强?为什么?
2、种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
成为陆生植物中占绝对优
势的类群,其中一个重要的
原因是什么?
引导、归纳 小组讨论、归纳。
个别小组回答,其他小组质疑、评价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归纳能力
课堂练习 出示一组由浅入深并联系生产实际的习题 当堂巩固 巩固新知识的同时,感受知识的用处和价值
小结 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实验观察,你们弄清楚了种子的基本结构了吗?你们掌握了观察种子的基本方法了吗? 采用表演剧的形式:
展示种子的基本结构 头尾呼应,直观形象地再现重点,利于学生记得更牢。
板书设计
实验 观察种子的结构
目的要求:(详见实验指导)
材料用具:(详见实验指导)
方法步骤:
一、观察种子的结构
1、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
菜豆种子
2、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玉米种子
3、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
菜豆种子 有 和 子叶 无
玉米种子 有 和 子叶 有
二、种子植物产生种子的意义
讨论题:
1.孢子和种子哪一个生命力更强?为什么?
2.种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成为陆生植物 中占绝对优势的类群,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教学反思
科学探究是初中生物新课标提倡的重要理念之一,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对提高学生全面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故本节课的重点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学习过程、探究过程的体验,强化了科学素养的培养,通过学生动手,观察,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通过师生、生生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立足点是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不足之处是学生动手观察的时间短了一点点,还有是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还不够,当同学们带来各种各样的实验材料时,当同学们对探究抱有极大的热情和期待时,应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对学生的创新成果点评和鼓励,这有待于今后加强和提高。
种子植物 篇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了解裸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等特点,进而了解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了解裸子植物的经济意义。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对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花、果实的比较,从而归纳出裸子植物主要特征,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情感目标
1、通过裸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殖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通过对裸子植物经济意义的了解,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科学价值观,并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教学建议
一、本节知识结构
二、教材分析
本节中松树的形态结构、生殖、生活习性的特点及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等内容为本节的重点。通过学习松树的形态结构、生殖和生活习性的特点,有助于使学生了解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这部分知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裸子植物适于陆地生活,进而认识到裸子植物在进化上所处的位置。
本节课要观察的内容较多,要让学生观察球果,并与绿色开花植物的果实进行对比;还要观察松的根、茎、叶等形态特征,要组织学生观察好这些内容也就成为了本节组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很容易把松树的雌、雄球花和球果分别看作是绿色开花植物的花和果实,而且学生平时对松树的生殖过程了解很少,这样对了解两类植物的区别、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增加了困难。
松的生殖过程比较复杂,其受精过程与绿色开花植物不同,学生对松从传粉到受精,从雌球花经过受精后发育形成球果都会感到难以理解,加之整个生殖过程比较长又不易观察到,所以这一部分的内容只作为选学内容,不必让学生了解的过于详细。
三、教法建议
1、教师准备一些常见种子植物的实物,裸子植物要带有球果,被子植物最好有果实。组织学生观察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即它们都是用种子繁殖后代,这样它们都隶属于种子植物。然后找出它们最突出的区别,即裸子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而被子植物的种子有果皮包被,由此引入到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学习。
2、关于常见的裸子植物的观察,应该将注意力放在形态特点和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征上。要组织学生思考为什么裸子植物大多数能够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植物体上有哪些结构适应干旱环境。关于裸子植物的生殖过程以及裸露的种子,教师要通过实物、示意图或挂图等进行说明。
3、关于我国是"裸子植物的故乡",这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材料。教师可以根据当地条件,组织学生了解当地裸子植物的种类,并收集我国特有的裸子植物的标本或图片资料,举办专题科学壁报。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
1、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松的形态结构对干旱陆生环境的适应。
难点:松的形态结构与干旱陆生环境的适应。
设计思想:
学生对于裸子植物的生活环境还是比较了解的,所以可以由此入手,分析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由于上一节学习了被子植物,所以也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来进行学习。对于裸子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的这方面内容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的资料。
手段:以学生观察、讨论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本课题参考课时为1课时)
一、导入 :
1、出示松子和杏仁,提出问题:带硬壳的松子是松树的什么器官?杏仁又是什么器官?
2、学生回答出二者都是种子后,出示松树带种子的雌球果(已裂开)和杏的果实(可用刀剖开),引导学生观察松子和杏仁分别长在松和杏的什么结构上?种子是否裸露?
3、组织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并总结:
(1)松的雌球果并不是松的果实。
(2)杏的种子长在果实内,种子是不裸露的,属于被子植物。松的种子长在雌球果上,种子是裸露在外的。这一类种子植物称为裸子植物。
二、讲授新课:
(一)松的生活环境:
组织学生根据自己平时在自然界,在电影电视中所见到的松树的情况,说出松树的生活环境,使学生了解松树不仅广泛生活在陆地上,而且还能生活在干旱和土壤贫瘠的地方,甚至是岩石的缝隙中。
(二)松的形态结构:
1、出示有关松的图片,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松的根、茎、叶等结构的形态特征,分析松为什么能适应干旱的陆生环境。
2、组织学生讨论、汇报
3、总结、补充:松树的根系十分发达;茎杆高大、粗壮;叶呈针状。
4、出示录像或挂图:简单介绍松的生殖过程。
注意:由于学生没有较多有关传粉、受精等概念,所以介绍的内容一定要很简单。
重点强调一点:受精后第二年,才形成种子,且种子是裸露的,带有翅。
(三)其他裸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1、出示录像:介绍我国的裸子植物。
2、组织学生观看录像,并总结裸子植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3、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纠正和补充。
(四)裸子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和经济意义:
1、请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分析裸子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2、出示有关介绍裸子植物经济意义的录像。
3、总结、补充。
三、作业 :
请学生列表总结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板书设计 :
第二节 裸子植物
一、松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特点:
1、生长环境:干旱的陆地
2、形态结构:高大乔木,根系发达,叶针状,种子有翅
二、其他的裸子植物:
杉、侧柏、银杏等
三、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1、根、茎、叶都很发达。
2、种子是裸露的,没有果皮包被
四、裸子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及其经济意义:
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绿化环境、净化空气、
减轻噪声、提供木材、医用等
探究活动
校园植物的调查
实验目的:
调查、识别校园内树木和花卉的种类,并向学校有关领导提出绿化、美化校园的合理建议。
实验类型:学生课外实验
材料用品:
枝剪、小铲、小刀、放大镜、标本夹、吸水纸、容器(如采集箱、瓶、塑料袋)、标签、笔记本、米尺。
实验准备:先把校园划成若干块,每块选举一位同学做调查组长,准备好必要的工具。
方法步骤:
1、采集。根据先乔木,次灌木,再草本,最后是地被植物层的次序采集植物。
(1)采集木本植物应尽量用枝剪剪取带花或果实的枝条,无论是否当场识别,都要在枝条上挂好载有采集地点和编号的标签。测量出灌木和乔木的覆盖面积。想想为什么要剪取带花或果实的枝条?为什么要当场挂好标签?
(2)连根挖起草本植物(最好带有花和果实),拍去泥土,挂上标签,放入采集箱。如草本植物已成片,要测量其面积。
(3)采集苔藓类的地被植物层应带孢蒴,放入采集箱,成片的也应测量其面积。请说说为什么要测量植物覆盖的面积?
此类采集工作记录时,遍地可见的记录为“极多”,50%以上为“很多”,25%以上为“较多”,5~25%为“常见”,1~5%为“较少”,1%以下为“极少”,个别出现并难以计数的为“偶见”,很难发现的为“罕见”。
2、分类。迅速压制、认真整理和鉴定采集到的标本。可根据植物的茎、叶、花的形态特征(必要时可挖根)识别植物,再根据植物体的其它特征如颜色、气味、毛、刺、液体、腺点等,在教师的帮助下,先分出大的门类,然后再分科,根据科内特征,查科属检索表鉴定科名。详细记录原始材料。
实验结果:
给所有植物挂上学名表,然后再填好下面调查结果表。
种名
科名
生长地点
生长环境
株数或多度
备注
把所有植物分类统计汇总,并向学校领导提出你认为正确的建议。
举例:
类别
科名
种名
生长地点
株数或多度
备注
裸子植物
苏铁科
铁树
暖房
4
柏科
柏科
校园南侧
5
罗汉松科
罗汉松
教学楼旁
3
松科
雪松
楼前草坪
2
被子植物
双子叶植物
金缕梅科
枫香
体操房旁
2
杨柳科
柳树
小河边
10
樟科
樟树
走廊道旁
8
榆科
白榆
后操杨
25
菊科
蒲公英
1号楼路边
常见
单子叶植物
禾本科
狗尾草
草地
极多
禾本科
马唐
草地
较多
石蒜科
葱兰
金鱼池周围
较多
百合科
沿阶草
2号楼边
较少
人们主要根据花、果实和种子分类,因此必须剪取带花或果实的枝条。调查时挂好标签,以避免遗忘。测量植物覆盖面积为的是统计植物的密度。
种子植物 篇四
教学目标
1.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4.参与收集种子和果实的活动,体验与会交流和合作。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2.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观察种子的结构所需的委员长材料用具:菜豆种子结构挂图、玉米种子结构剪贴图(自制);常见的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图片;藻类、苔藓、蕨类、种子四类植物的cai课件;常见的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及其种子的传播方式和途径的cai课件;动态展示桃的果实和种子的cai课件[动画:桃的果实(完整)纵向剖开(展示种子)
2.学生:不同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如花生、苹果、桃、梨的果实,松的球果、种子等。
--过程
1,观察种子
(1)菜豆种子的结构;
(2)玉米种子的结构;
(3)菜豆、玉米种子结构的异同
产生种子的主要意义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二者异同
2,识别常见的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3.种子的传播方式和途
方案一:参照课本的实验方法,4人小组合作实验,通过观察和讨论,说出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的结构。
方案二:对照老师出示的菜豆种子结构挂图、玉米种子结构剪贴图(自制)同学间讨论交流知道两种种子结构。
方案三:结合方案一、二[注:时间充裕、学生动手能力较强的情况下]。
方案四:在看书自学的基础上,观察教师板画的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结构图,并能说出各部分结构的名称。
学生讨论交流,填充表格。
方案一:观察课前收集的种子、果实,感受种子植物能够产生种子。然后在看书自学的基础上就讨论提纲,实验小组讨论、比较得出结论。
方案二:观察藻类、苔藓、蕨类三类植物(突出大孢子)以及种子植物(突出放大果实、种子)的cai课件,实验小组就讨论提纲讨论、比较得出结论。
方案一:将苹果、桃等果实切开,观察其种子的着生位置。再观察松的种子在球果中的位置,在教师启发下思考讨论得出答案。
方案二:观察“桃的果实、种子”、“松的球果和种子”挂图,在老师的启发下思考讨论、得出答案。
方案三:观察动态的展示桃的果实和种子的cai课件,再观察“松的球果和种子”的图片投影在老师的启发下思考讨论,得出答案。
方案一:观察书上的图以及老师补充的图片,认识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方案二:观察cai课件,识别常见的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方案三:跟随老师到校园里或周围,认识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
方案一:在看书自学基础上,与实际相联系,结合常见的被子植物,如梨、杏、蒲公英、苍耳、柳、榆等,小组讨论,得出答案。
方案二:观察“当地几种被子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和途径”的cai课件,小组讨论,得出答案。
--过程
一、引言:
藻类、苔藓、蕨类三类植物都不结种子,而我们常见的花草树木、瓜果蔬菜、粮食绝大多数都结种子,故统称为种子植物。这样温故而知新,自然而然导入新课。“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我们都靠植物养活的。不同植物的种子其大小、形状各异,如:海椰子的种子,大到重达1500g左右,而斑叶兰的,小到1亿粒的重量才有50g。那么,不同植物的种子其结构是否也不同呢?以此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观察种子
在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之前,教师要使学生了解观察生物体的基本步骤(由表及里、先形态后结构,先宏观后微观等,然后学生参照课本的实验方案,4人小组合作实验,结合教师出示的菜豆种子结构挂图,自制的玉米种子结构剪贴挂图,通过观察和讨论、比较,能够说出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的结构,并且能够描述这两种种子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注:玉米种子结构的观察是教学中的难点,为了指导学生观察清楚,可自张剪贴挂图来讲解它们的位置关系。剪贴图的制法是:照着现在的玉米种子结构的挂图,绘制一个与挂历图上的胚同等大小的胚的结构图,剪下来,并把子叶与胚根、胚芽之间的连线剪开,仅让子叶与胚轴相连。再将这张图贴在原挂图的胚部,使子叶、胚芽、胚根的边缘游离,教学时用手掀开即可)。
三、产生种子的主要意义
实验结束后,教师对实验结果作一概括性小结:种子的基本结构相同,表面有一层种皮,里面是胚。胚实际上就是幼小的生命体。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学生观察藻类、苔藓、蕨类三类植物(突出放大其生殖细胞----孢子的cai课件,再观察种子植物(突出放大其果实、种子的cai课件,就教师给的讨论提纲各实验小组讨论交流。)
讨论提纲如下:
1.孢子和种子哪一个生命力更强?为什么?
2.种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成为陆生植物中占绝对优势的类群,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
3.在各实验小组基础上,教师予以肯定并加以完美善:孢子是个生殖细胞,而种子则属于器官,种子的生命力比孢子强得多,种子植物之所以更适应陆地环境,成为陆生植物中占绝对优势的类群,能产生种子是一个重要原因。
四、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学生将课下收集的苹果、桃、梨等果实切开,观察其种子的着生位置。再观察松的种子在球果中的位置。在教师以“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相同点是‘子’,不同点是‘裸’、‘被’为启发点的点拨下思考、讨论,顾名思义得出答案: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二者相同点是都能产生种子,不同点是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而被子植物的种子不裸露,外有果皮包被。
学生观察常见的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cai课件,认识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学生观察“当地几种被子植物的种子传播方式和途径”的cai课件,小组就老师出示的讨论提纲展开讨论。
讨论提纲如下:
种子发育过程中,果皮起什么作用?
种子成熟后,果皮起什么作用?
种子的传播与环境相适应,主要分借风力传播、借动物传播、借水力传播三种,请同学联系实际举例说明。
在各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老师概括完善: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果皮包在种子外面,起保护作用;在种子成熟后,果皮则有助于种子的广泛传播,从而扩大了后代生活的范围,促进了该物种的繁荣。举例加以说明,所以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生活,分布更广、种类更多。
五、课堂小结
教师用亲切的语言通过层层设问与同学进行交流: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与生物圈中其他三类植物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吗?
能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吗?
你能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你能识别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吗?
你认同了“种子的传播是与其周围适应的”这一观点了吗?
在温馨的氛围中,让学生提纲挈领,理清思路,培养他们的归纳能力。
六、达标检测
通过填空题、选择题、填表题等练习,让每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适时进行鼓励性评价,既达到了巩固新知的目的,又使每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七、课后实践
课后认识学校里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体验绿色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种子植物 篇五
一、裸子植物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裸子植物形态结构、生殖和生活习性的特点,进而了解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并了解裸子植物的经济意义。
2.通过对松树雌、雄球花;球果及叶片横切等的观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在引导学生对松树的球花、球果与桃树的花、果实的比较和对松树与铁线蕨的比较,从而归纳出裸子植物主要特征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4.通过裸子植物与蕨类植物的比较,使学生逐步树立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通过松树的形态结构、生殖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通过对裸子植物经济意义的了解,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科学价值观,并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
松树的形态结构、生殖和生活习性的特点,有助于使学生了解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这两部分知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裸子植物比蕨类植物高等,更适于在陆地生活,由此认识到裸子植物在进化上所处的位置。所以松树的形态结构、生殖、生活习性的特点及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应确定为本节的重点。
前边学过的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在生殖过程中孢子显著,且脱离母体发育,称为孢子植物;而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在生殖过程中都能产生种子,称为种子植物。孢子和种子都脱离母体发育,但孢子只是单细胞的生殖细胞,而种子则属于生殖器官,其结构远比孢子要复杂得多,加之种子有种皮保护,所以使它抗旱能力比孢子要强得多,这样就决定了种子植物比泡子植物更适于陆地生活。因此,种子植物与孢子植物的概念也应作为本节的重点。
2.难点分析:
学生很容易把松树的雌、雄球花和球果分别看作是绿色开花植物的花和果实,而且学生平时对松树的雌、雄球花和球果观察很少,这样对了解两类植物的区别,及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增加了困难,所以松树的球花及球果的结构应作为本节难点。
松的生殖过程比较复杂,其受精过程与蕨类植物不同,与绿色开花植物也不同,学生对松从传粉到受精,从雌球花经过受精后发育形成球果都会感到难以理解,加之整个生殖过程比较长又不易观察到,这样就决定了松的生殖过程也应作为本节的难点。
本节课要观察的内容较多,不仅要让学生观察到雌、雄球花的着生位置,了解两者主要的不同,观察到球花和球果的不同,而且观察球花、球果要与绿色开花植物的花、果实进行对比;还要观察较为复杂的松叶结构,要组织学生观察好这些内容也就成为了本节组织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设计
一、本课题参考课时为一课时。
二、教学过程 :
(一)引言的教学
出示松树、桃树、槭树等种子植物标本,请学生指出它们的名称,并提出问题:这些植物一般是以哪种器官来进行繁殖的?
当学生答出种子时,可让学生明确这些通过种子繁殖的植物叫种子植物。而前边学过的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在生殖过程中都不产生种子(这点也可以作为一个问题,让学生回答),但是产生孢子,孢子显著。而且脱离母体发育,所以这三类植物叫孢子植物。在学生了解了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的概念后,还要让学生知道种子的结构比孢子要复杂得多,而且其外有种皮保护,所以种子植物比孢子植物更适于在陆地生活,它是植物界中最高等的一类植物。
(二)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本质区别
先提出问题,我们平时买来的带硬壳的松子是松树的何种器官?买来的杏仁是何种器官?当学生答出:都是种子时。可让学生观察,松树的带种子的雌球果和杏的果实,提出观察思考题:松子和杏仁分别长在松和杏的什么结构上?种子是否裸露?(雌球果选择鳞片裂开的,这样的雌球果俗称松塔;观察杏的种子,可先把杏纵剖开,再把内果皮砸开)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明确松的种子长在雌球果上,种子是裸露在外的;杏的种子长在果实内,种子不裸露。松树的雌球果和杏的果实,其相同点是:都有种子。不同点是:松树的种子外边没有果皮包被,种子裸露;杏的种子外边有果皮包被,种子不裸露。因此他们虽然同属于种子植物但属于不同的类群,前者种子裸露属于裸子植物,后者种子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由此引出裸子植物的课题。
(三)关于裸子植物的教学
1.松树:
(1)生活习性:
让学生根据自己平时在自然界中,在电影电视中所见到的松树的情况,说出松树的生活环境,然后展示松树的生境图(生活在高山岩石上的松树),使学生了解松树不仅广泛生活在陆地上,还能生活在干旱和土壤贫瘠的地方,甚至岩石的缝隙中。
(2)形态结构:
事先给学生准备好油松和白皮松的枝条,让学生从叶的形态上找出适应干旱陆地生活的特征,并思考为什么?当学生观察到针形的叶,并答出,针形的叶可以防止体内的水分过多地散失出去时,可告诉学生针叶常常成束生长,让他们继续观察以上两种松都是几针一束的,学生观察后能答出,其中一种是两针一束,另一种是三针一束。此时,告诉学生两针一束的是油松,三针一束的是白皮松,使学生了解松叶几针一束,是区分各种松树的一个重要依据。
下面请学生结合生活在岩石上松树的挂图,找出根和茎在形态上的适应特点,并思考为什么?若答不出来,可启发学生,松树是高大的乔木(讲清乔木与灌木的概念),它的根系会怎样,为何土壤干旱贫瘠时,还能郁郁葱葱。学生能答出:它的根系十分发达,可以吸收土壤深处的水分和无机盐,它的茎很粗壮,可以把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较快地向上运输。并起到很好的支持作用,抵抗恶劣的陆地环境。
接下去让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松叶横切面的切片,提出观察思考题:①松叶有哪些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结构特点?②这些特点对它的蒸腾作用会产生什么影响?观察时可要求学生对照课本上松叶横切面图,按照由外向内的顺序,并注意与蚕豆叶对比进行观察。强调观察的重点:表皮细胞的大小、细胞壁厚薄、排列状况、有无角质层、气孔特点。学生经观察、思考、讨论后能答出:松叶与生活习性相适的结构特点有:它的表皮细胞很小、细胞壁厚、排列紧密,有角质层,气孔深陷在表皮下面,这样的结构特点,使针形的松叶能进一步减少蒸腾作用。
最后,由教师简要小结一下,松树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
(3)生殖:
事先准备好带有雌、雄球花和成熟球果(珠鳞开裂,内有种子)的松树枝条,充分利用标本和松生殖过程的剪贴图(或挂图),加强直观性,以利于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了解。
首先让学生对照挂图观察松枝上雌、雄球花的着生位置,然后用放大镜观察雌、雄球花的内部结构,提出观察思考题:①雌、雄球花分别着生在松枝的什么位置上?②它是雌雄同株还是异株植物?③雌、雄球花内部各有什么主要结构?学生在观察思考后回答:雄球花着生在新枝的基部,雌球花着生在顶部,所以,松是雌雄同株的植物。春天,在雄球花里能产生大量花粉,在雌球花内,生有胚珠,其内有卵细胞。学生回答后,可让他们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粉,并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胚珠外有无子房壁包被,提出问题:①花粉带有的气囊在传粉时有何意义?②在雌球花内着生的胚珠是否裸露?(此问题解决,除认真观察雌球花外,还可认真观察成熟的球果,联系球果内裸露的种子考虑)学生经观察能答出:花粉具有气囊利于风媒传粉,通过风把花粉传送到雌球花上。雌球花内着生的胚珠是裸露的,无子房壁包被,这样胚珠形成的种子也裸露,无果皮包被。
学生了解了松的雌、雄性生殖器官后,可利用剪贴图或挂图,了解生殖的过程。提出问题:①松树从传粉、受精到种子成熟需要多长时间?②球果是由什么结构发育来的?其内的种子有何特点?为什么?③松的生殖过程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是什么?这部分内容,可充分利用剪贴图和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在教师的启发下,由学生归纳出生殖的过程,并回答有关问题。边启发、边贴剪贴图、边由学生答出:春天时,雄球花内产生的花粉借助风散落到雌球花的胚珠上,并在胚珠内萌发形成花粉管,其内的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此时,胚珠也就发育形成种子,雌球花也就发育形成球果了。从头年春天开始传粉到第二年秋天球果才成熟。
球果内的种子带有翅,可随风飘散,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长成一棵新的松树。从松的整个生殖过程来看,受精过程已脱离了水的限制,所以比蕨类植物更适于在陆地生活。
最后,教师小结一下松的生殖过程,强调松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是:受精过程完全摆脱了水的限制,所以它能生活在干旱的地方,比蕨类植物高等,是真正的陆生植物。
2.其他的裸子植物:
让学生观察侧柏、圆柏、银杏、水杉等裸子植物的标本或实物,了解这些裸子植物广泛分布在我国陆地上。
3.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让学生与孢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对比归纳出:裸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胚珠裸露无子房壁包被,因此,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并与蕨类植物对比归纳出:裸子植物根、茎、叶都很发达,受精过程不需要水,所以,适于生活在干旱的地方。
教师进一步小结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4.裸子植物的经济意义:
给学生放我国各种各样的裸子植物及其经济意义的录像或投影片,使学生了解我国裸子植物资源丰富,居世界之首,是裸子植物的故乡,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根据录像内容及日常的生活经验、讨论归纳出裸子植物的经济意义。
复习巩固题:松为何比铁线蕨更适于在陆地生活?裸子植物与绿色开花植物最主要的不同是什么?
【板书设计 】
一、裸子植物
(一)松树
1.生活环境:干旱、贫瘠的陆地。
2.形态结构:
3.生殖:受精过程脱离了水的限制。
(二)其他的裸子植物 杉、侧柏
(三)裸子植物主要特征
1.胚珠裸露无子房壁包被;种子裸露无果实包被。
2.根、茎、叶都很发达,受精过程不需要水。
二、被子植物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理解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了解植物分类的单位和方法,并掌握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的主要区别;了解被子植物几个科的主要特征,及常见种类和经济价值。
2.初步学会采集植物与制作腊叶标本及观察和解剖花、果实的基本方法,继续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
3.通过对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比较,及对几个科的主要特征的归纳和识别等,继续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思维能力。
4.通过了解常见几科被子植物的经济价值,继续树立生物科学的价值观。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
(1)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决定了它们能适应各种复杂的陆生环境,成为自然界中分布最广、最高等的一类植物。因此,对这一特征的理解,能使学生更好了解被子植物在进化上所处的位置,所以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应作为本课重点。
(2)单子叶植物纲和双子叶植物纲的主要知识,不仅有助于比较系统地复习绿色开花植物中单、双子叶植物几种器官的主要区别,巩固前边所学知识。而且有助于理解,分类单位越大,植物具有的相同特征就越少,区别就越大,“纲”是较大的分类单位,所以不同纲的植物就有较大的差别。另外,通过对两纲主要区别的归纳,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以上分析看出:两纲主要区别也应是本课重点。
(3)“科”是分类中的一个重要单位,是识别被子植物时首先要考虑的单位。而识别科的主要依据是花和果实,不同科的花和果实等特征是不同的,所以分科的主要依据及科的主要特征同样也是本课重点。
(4)植物标本在科研和教学中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花和果实是分科的主要依据,对花和果实正确的观察和解剖的方法,有助于学生了解科的主要特征,而标本制作和花、果实的观察解剖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所以这两方面的内容也应是不能忽视的重点。
2.难点分析:
①对被子植物是怎样按等级法分门别类的,特别是对分类单位越小,所包括的植物共同特征越多,分类单位越大,所包括的植物共同特征越少,学生会感到难以理解,所以被子植物分类方法应用为难点。
②植物花的结构比较复杂,加之有些花又比较小,这样解剖和观察花都有较大难度,所以解剖和观察花的方法也应作为难点。
教学过程 设计
一、本课题参考课时为4课时。
二、第一课时:被子植物的特征和分类
1.播放一些被子植物的录像或投影片,使学生了解被子植物广泛分布在陆地上,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这与它们的形态结构、生殖特点有密切关系。
2.前边学生已经了解了绿色开花植物,而且上节课他们还分别观察了松的球果和桃的果实,在此基础上可让学生归纳出绿色开花植物即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为做到有的放矢,可给学生出几道复习题:①被子植物与其他各类植物相比较有几种器官?②与裸子植物相比较,被子植物的胚珠及种子是否裸露?(可回想观察过的松的球果和桃的果实)③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和方式与其它各类植物相比较有何特点?④被子植物一般通过何种组织输导水分?学生经思考后能答出: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种器官,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包被,种子的外面有果皮包被,它的受精过程不需要水,受精方式是双受精,这是被子植物特有的受精现象(这部分知识学生若答不出来,可用投影片或剪贴图再复习一下)。被子植物输导水分一般通过导管。
3.在学生归纳出被子植物主要特征的基础上,让学生继续分析讨论;这些特征是被子植物与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特点吗?为什么?学生思考讨论后能答出:面对复杂的陆生环境、被子植物的胚珠有子房壁包被,种子有果皮包被,胚珠和种子都受到了很好的保护;各种各样的果实又很利于种子的散布;受精过程离开了水,使它不会像蕨类植物那样,只适于生活在阴湿的陆地,有导管这样发达的输导组织,使它运输水分的效率大为提高,这些特点都反映出被子植物对复杂的陆生环境的很好适应。
4.教师简要小结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使学生明确被子植物的适应性决定了它们能广泛分布在陆地上,成为地球上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而且与人类的关系也最为密切,为了更好地研究、利用和保护它们,我们首先要认识它们,这样就需要对它们进行分类,由此引出下一个课题:植物的分类单位和分类方法。
5.关于植物的分类单位和方法,先给学生讲清从大到小分类单位依次是: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分类单位越小,所包括植物的共同特征越多,分类单位越大,所包括植物的共同特征越少。学生对这点会觉得难以理解。可以通过具体实例加以解决。此时,演示玉米、水稻、大豆三种植物的投影片,让学生分析,哪两种植物共同特征多些?哪两种共同特征少些?(可从根系、叶脉、茎的结构、种子结构等方面比较)。通过比较学生知道,玉米和水稻的共同特征多些,而它们与大豆的共同特征少些,这样,即可确定它们的分类地位(见课本115页)。从中让学生学习了植物的分类方法。
6.关于分类单位中的“纲”:
先让学生观察大豆和玉米的植物标本投影片,并联系前边学过的绿色开花植物里的单、双子叶植物的知识,由学生归纳出单、双子叶植物纲在根、茎、叶、花、种子方面的区别。可边观察、边归纳、边填写在两纲区别的表格内(见课本116页)。最后使学生了解两纲的器官在形态结构方面有较大的差异,这样在分类上属于不同纲的植物差别当然就比较大。
7.关于分类单位中的“科”:
让学生回忆在植物园或公园内所见的植物,有些已挂上了标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给学生放在公园内挂了标牌的植物录像),还记得标牌上的内容吗?有的同学能答出:上边写着植物的名称、它属于哪个科、分布和用途等。老师要特别强调一下:每个标牌上通常都要写上该种植物属于哪个科的,从而使学生明确,在被子植物分类单位中,科是一个很重要的单位,识别某种被子植物,首先要知道它属于哪个科。被子植物有300多个科,如何鉴定一种植物属于哪个科呢?每一科的植物都有一些共同的形态结构特征,在各个器官的特征中,花和果实的特征不易受到外界条件变化的影响,比较稳定,所以,花和果实是分科的主要依据。一种植物也就要从它的花和果实特点来区分属于哪个科的。当然了解常见科的主要特征对识别植物是很重要的。由此引出下一个课题:被子植物的分科举例
三、第一和第三课时:被子植物的分科举例
这部分内容可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在单、双子叶植物纲内各选1~2个科来学习。
第二课时了解双子叶植物纲中的两个科。
第三课时了解单子叶植物纲中的两个科。
(一)双子叶植物纲
在双子叶植物纲中我们重点了解十字花科和豆科。
1.关于十字花科的教学:
(1)首先让学生观察新鲜的白菜和萝卜植株(带花和果实的,油菜植株也可以),由于给学生展示的是第二年生的植物体,有些同学不认识,可以让认识的同学或老师指出这两种分别是什么植物,并告诉学生这是它们第二年处在抽薹、开花、结果的时期。它们第一年长得什么样呢?学生很容易联想到所吃的大白菜和萝卜了。这时再让学生分别观察第一年和第二年生的白菜和萝卜的投影片或挂图,使学生了解白菜、萝卜都是两年生的植物,这两种我们特别熟悉的蔬菜属于哪个科呢?
(2)组织学生分组观察和解剖白菜、萝卜(或油菜、二月兰)的花和果实、填写观察记录表,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实验,讨论两者的共同点。
①观察白菜和萝卜花:花的颜色、花冠的形态、萼片和花瓣的数目。雄蕊和雌蕊的位置,数目、形态特征。
②解剖白菜和萝卜花:用镊子将萼片和花瓣轻轻取下,分别按原来的形态贴在观察记录表上,把雄恋和雌蕊分开,也贴在记录表内。
③观察、解剖白菜和萝卜的果实。观察果实的外形,将果实纵向剖开,露出中间的隔膜,用放大镜观察隔膜的位置、形态及种子在隔膜上着生位置。
④完成下面的观察记录表格。
⑤组织学生讨论两者的共同点:由学生归纳出它们的萼片、花瓣都是四片,花冠呈十字形,雄蕊6枚,4长2短,雌蕊1枚,两片果皮之间都有一个隔膜,隔膜的边缘生有种子。教师可对学生的归纳进行简要小结,指出白菜、萝卜的花冠都是由4个花瓣构成,而且呈十字形,叫十字形花冠,所以白菜、萝卜都属于十字花科。它们的雄蕊都是6枚,4长2短,叫四强雄蕊;果实成熟沿两条缝线开裂或不开裂,但中间都有隔膜,其上生有种子,这样的果实叫角果。
(3)在前边学习的基础上,由学生归纳出十字花科的主要特征:十字形花冠,四强雄蕊,果实为角果。
(4)最后让学生观察其他的十字花科植物:油菜、二月兰、荠菜等,巩固十字花科的主要特征,并使学生了解,我们吃的蔬菜很多都属于这个科。
2.关于豆科的教学:
(1)首先给学生准备好大豆植株和槐树枝条让他们观察:大豆和槐树是草本植物还是木本植物?叶是单叶还是复叶?有无托叶?可以告诉学生这两种植物都属于豆科,学生通过初步观察能了解豆科的植物有草本的(如:大豆),有木本的(如:槐树),这两种植物叶都是复叶而且是互生、有托叶,让学生了解豆科植物叶多数是互生的复叶,有托叶。
(2)组织学生观察、解剖大豆、槐树的花和果实(注意花的各部分的数目、形态、着生位置,果实与十字花科的角果有何不同);填写观察记录表;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实验;学生汇报观察结果,讨论两者在花和果实上的相同点。
(3)填写观察记录表(把解剖下来的花的各部分及果实粘贴在表格内):
(4)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两者花萼基部连合,上部有5个裂片;花瓣5枚,大小形态不一,最大的1枚叫旗瓣;两侧的2枚叫翼瓣;下部的2枚像鸡的龙骨叫龙骨瓣;花冠像蝴蝶,叫蝶形花冠;雄蕊10枚,9枚花丝合生,1枝分离,叫二体雄蕊;雌蕊1枚;果实成熟时沿两侧缝线裂开(大豆)或不裂开(槐树)中间无隔膜、种子直接着生在果皮上,这样的果实叫荚果。
(5)教师简要小结两者的相同点,与十字花科对比,强调花冠、雄蕊、果实的形态。
(6)学生归纳豆科的主要特征:多数为蝶形花冠;多数是二体雄蕊;荚果。
(7)给学生展示常见的豆科植物,如:花生、含羞草、刺槐等,以巩固科的主要特征,同时了解这个科包括许多重要的经济植物。
(二)单子叶植物纲
在此纲中重点了解禾本科和百合科
1.禾本科:
(1)首先让学生观察:小麦、水稻、高梁、玉米、谷子等植物标本或投影片,使学生了解这些植物是草木还是木本?叶是单叶还是复叶?叶的形态如何?通过观察学生能清楚,这些植物都是草本,叶都是单叶且互生、叶片狭长形,并让学生知道以上观察的植物都是禾本科的,此科的植物大都是草本植物、多数是一年生的,叶的形态及在茎上的着生情况同上边观察的植物。很多重要的粮食作物都属于此科。
(2)以水稻和小麦为例,了解禾本科的主要特征。
①观察、解剖小麦和水稻的花和果实(参照P126页图I-100),正确辨认花的各部分、数目及着生位置,注意两者花的相同及不同之处。
②填写观察记录表
③组织学生讨论两者的异同,学生通过比较能归纳出:组成两者花的外稃、内稃都是各一片,浆片都是两个、雌蕊都是一枚,只有雄蕊的数目不同(小麦是3枚,水稻是6枚);果实都是颖果。
④教师简要小结后,由学生归纳出科的主要特征:花有外稃、内稃各一片;雄蕊3枚或6枚,雌蕊1枚,果实是颖果。
⑤观察禾本科常见种类的植物标本,如:芦苇、稗、大麦等,巩固科的主要特征,了解本科的常见种类。
2.百合科:
(1)先让学生观察葱和韭的植物,使他们了解这两种植物都属于百合科,此科的植物多数为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单叶互生或基部丛生,叶片多为狭长形。
(2)观察、解剖葱和韭的花和果实(参照书上P128图1-104、图1-105),可用放大镜或解剖镜观察,了解花的各部分的形态、数目、排列状况及果实的基本结构。
(3)填写观察记录表:
(4)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两者花被都是6枚,排成两轮;雄蕊都是6枚;雌蕊1枚,果皮内有多个室,其内有种子,果实成熟时,果皮开裂、这样的果实叫蒴果。
(5)教师小结学生观察的情况,并着重讲解一下花被和蒴果。然后由学生归纳出百合科的主要特征:花被6枚,排成两轮;雄蕊6枚,雌蕊一枚,果实多数为蒴果。
(6)最后让学生观察本科的一些植物标本,如:郁金香、黄花菜、玉簪、贝母等,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科的主要特征,并了解这科植物除了蔬菜外还有很多名花和良药。
四、第4课时: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略)
【板书设计 】
二、被子植物
(一)被子植物的特征和分类
1.特征
(1)具六种器官,胚珠外有子房壁包被;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2)受精过程不需水,双受精。
(3)多数具导管。
2.分类
(1)单位:门、纲、目、科、属、种
(2)方法:依据植物的差异程度来划分在不同单位下,分类单位越小,在此单位下植物共同特征就越多。
(3)“纲”——两纲的主要区别,P116
(4)“科”——识别被子植物的重要单位
(二)被子植物的分科举例
双子叶植物纲
1.十字花科
(1)代表植物——白菜、萝卜
(2)科的主要特征:
①十字形花冠
②四强雄蕊
③果实为角果
2.豆科
(1)代表植物——大豆、槐树
(2)科的主要特征:
①多数蝶形花冠
②多数二体雄蕊
③果实为荚果
单子叶植物纲
3.禾本科
(1)代表植物——小麦、水稻
(2)科的主要特征:
①外稃、内稃各一片
②雄蕊3枚或6枚,雌蕊1枚
③果实为颖果
4.百合科
(1)代表植物——葱、韭
(2)科的主要特征:①花被6枚,排成两轮②雄蕊6枚,雌蕊1枚。③果实多数为蒴果。
小资料
原色浸制标本的制作
这种经固定液和保存液处理后保存在瓶内的标本,保持植物原色,色泽鲜艳,立体感强,形态逼真,便于观察植物的形态特征,而且识别植物不受季节限制。
一、实验材料的准备:
一般应采集符合需要的具有典型特征、新鲜无病的植株、枝条或花、果实。浸制植株或枝条时,力求枝叶、花、果实齐全。
二、固定液和保存液的选择和配制:
1.绿色植株和果实的浸制:以5%硫酸酮液为固定液,将绿色植株或果实浸泡10~20天,使绿色变黄再转绿,稳定后,取出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用3%亚硫酸保存液长期浸制保存。
2.黄绿色果实的浸制:固定液是20%酒精,保存液是2%~3%亚硫酸加2%甘油的混合液。
先用20%酒精将黄绿色果实浸泡4~5天,果实表面出现斑点后,再加15%亚硫酸浸泡1天。然后取出用蒸馏水洗净,再浸入20%酒精中硬化、漂白,直到斑点消灭后,再浸入2%~3%亚硫酸加2%甘油的混合液中长期保存。
3.黄色花序和黄色(橙色)果实的浸制:用3%~4%的亚硫酸加少许甘油配成固定保存液,直接浸泡,长期保存。
4.红(黄)绿交错的植株或果实的浸制:以5%硫酸铜溶液为固定液,将标本浸泡其中,直至红色→褐色,绿色→黄色→绿色时,洗去硫酸铜后,浸入1%~2%亚硫酸保存液中,长期保存。
5.紫色果实的浸制:
(1)紫色荸荠可以用2%福尔马林与1%亚硫酸混合液直接固定保存。
(2)紫色茄子可以用6%福尔马林、11%食盐水、0.3%明矾制成混合液,直接固定保存。
(3)紫黑色葡萄可以用福尔马林20毫升、饱和食盐水(约15%~17%)30毫升、蒸馏水175毫升,配成混合液,直接固定保存。
6.白绿交错的花枝、果枝的浸制:
可用5%硫酸铜溶液固定后,用2%~3%亚硫酸漂白一天,再浸入1%~2%亚硫酸液中长期保存。
7.红色浆果或其果枝浸制:
可用5%硫酸铜溶液固定一周后,洗去硫酸铜,用3%亚硫酸、0.2%硼酸、(0.5%福尔马林)混合液保存。
三、保色溶液浸制标本的制作:
1.清洗和消毒所用器皿、仪器:制作标本用的各种玻璃器皿,都要用洗衣粉或去污粉刷洗,并用清水反复冲净;标本瓶内与瓶盖还应用95%酒精消毒;所用的玻璃棒、解剖器等也应用70%酒精消毒。这些器皿和仪器在制作标本过程中,都要保持清洁,不可污染。
2.固定标本颜色:首先,根据标本的颜色选择适宜的固定液配方。根据需要按照配方计算用量,用蒸馏水配制固定液,备用。
清洗,消毒标本,具体做法是:将采来的标本除去杂质,枯枝残叶,修整后,用清水洗净,然后用70%~75%酒精将标本消毒,根据标本情况可用酒精冲(擦、涮)洗一遍。并迅速将消毒好的标本放入已消过毒的标本瓶中,然后把已配好的固定液沿瓶壁缓缓倒入标本瓶中,至淹没标本。为防止标本漂起,可用消毒的玻璃条将标本压住或捆住。
3.整形、保存:按配方要求固定颜色后,要将标本进行整形,再放入标本瓶中。然后将保存液沿瓶壁缓缓倒入标本瓶。保存液的液量应以浸没标本为准,不可过满,最后,将瓶盖盖严。
4.封口、贴标签:刚制成的浸制标本,由于植物体内可能有色素或杂质析出,而使保存液混浊。7~15天后再更换保存液,待颜色稳定后再封口。
封口方法一——石蜡法:将瓶口擦净,盖严,把石蜡切碎,放入烧杯中隔水加热,熔化成液态,趁热用毛笔蘸取涂在瓶口和瓶盖间的缝隙处即可。但石蜡固化后较脆易脱落。
封口方法二——蜂蜡、石蜡、松香混合法:将石蜡(1份)、蜂蜡(4份)、松香(1份)混合(也可不用松香),隔水加热熔化,趁热用毛笔蘸取涂在瓶口和瓶盖间的缝隙处。此混合物固化后,软硬适度,不易脱落。
封口后,在标本瓶的适当位置贴上标签,放在阴凉避光处保存,最好每年更换一次保存液。
(北京八十中学 江建敏)
种子植物 篇六
教学目标 1.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4.参与收集种子和果实的活动,体验与人交流和合作。 重点和难点 1.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2.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课前准备 教师:观察种子的结构所需的各种材料用具:菜豆种子结构挂图、玉米种子结构剪贴图(自制);常见的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图片;藻类、苔藓、蕨类、种子四类植物的cai课件(扫描或下载);常见的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及其种子的传播方式和途径的cai课件(扫描或下载);动态展示桃的果实和种子的cai课件[动画:桃的果实(完整)纵向剖开(展示种子)] 学生:不同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如花生、苹果、桃、梨的果实,松的球果、种子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
学习活动
教师活动一、观察种子①菜豆种子的结构;③玉米种子的结构;③菜豆、玉米种子结构的异同。方案一、参照课本的实验方法,4人小组合作实验,通过观察和讨论,说出菜豆种子、王米种子的结构。方案二:对照老师出示的菜豆种子结构挂图、玉米种子结构剪贴图(自制)看书,同学间讨论交流知道两种种子结构。方案三:结合方案一、二[注:时间充裕、学生动手能力较强的情况下]方案四:在看书自学的基础上,观察教师板画的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结构图,并能说出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学生讨论交流,填充表格。巡视、指导,提供挂图、剪贴图、用彩色粉笔板画。均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纠1正、补充、完善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的结构,出示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表格。二、产生种子的主要意义方案一:观察课前收集的种子、果实,感受种子植物能够产生种子。然后在看书自学的基础上就讨论提纲,实验小组讨论、比较得出结论。方案二:观察藻类、苔藓、蕨类三类植物(突出放大孢子)以及种子植物(突出放大果实、种子)的cai课件,实验小组就讨论提纲讨论、比较得、出结论。巡视、参与讨论、出示课件、指导、点拨。出示讨论提纲如下:1.孢子和种子哪一个生命力更强?为什么?2.种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三、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1.二者异同方案一:将苹果、桃等果实切开,观察其种子的着生位置。再观察松的种子在球果中的位置,在老师启发下思考讨论得出答案。方案二:观察“桃的果实、种子”、“松的球果和种子”挂图,在老师启发下思考讨论,得出答案。方案三:观察动态的展示桃的果实和种子的cai课件,再观察“松的球果和种子”的图片投影,在老师启发下思考讨仑,得出答案。巡视、指导、展示挂图、出示课件1以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共同点是“裸”“被”为启发点,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答案。出示补充的图片。
出示课件2.识别常见的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方案一:观察书上的图以及老师补充的图片,认识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方案二:观察cai课件,识别常见的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方案三:跟随老师到校园里或学校周围,认识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组织好学生,指导学生观察识别。3.种子的传播方式和途径方案一:在看书自学基础上,与实际相联系,结合常见的被子植物,如梨、杏、蒲公英、苍耳、柳、榆等,小组讨论,得出答案。方案二:观察“当地几种被子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和途径”的cai课件,小组讨论,得出答案。启发、点拨出示课件
出示讨论提纲:1.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和种子成熟后,果皮各起什么作用?2.种子的传播与环境相适应,如借动物、风力、水力传播等,请联系实际举例说明。
种子植物 篇七
第一章第二节 一、教学目标:1、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3、运用观察的方法种子的结构。二、教学重点、难点:1、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2、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藻类、苔藓、蕨类植物之前介绍的三种植物都有一个特征:它们的后代都是由孢子生殖而来的,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孢子植物。导入:但是大多数植物的生殖方式并不是这样的生殖方式的,是靠什么来生殖的呢?应该是种子植物。介绍种子植物能结种子,并是由种子发育成的植物,叫做种子植物。那种子又是如何变成一棵植物呢?我们先来了解种子的特点。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学生小组讨论:1、两粒种子有什么区别?2、种子中哪一部分将来能发育成一棵植物?在种子中指出来。3、胚在种子的哪里,胚的各部分在种子发芽时将如何变化?4、种皮的作用?5、如果在玉米剖面滴碘液,染成蓝色的是?介绍花生种子和菜豆种子的结构花生种子的结构:种皮,胚胚的结构:胚根、胚芽、胚轴、子叶菜豆种子的结构:种皮、胚、胚乳思考:胚乳的作用?两种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种子的分类:含两片子叶的:双子叶植物含一片子叶的:单子叶植物总结:种子的基本结构种皮,胚胚:胚芽、胚根、胚轴、子叶种子植物优势:1、有种皮,使胚受到保护2、有贮存丰富营养物质的子叶或胚3、种子是一个器官,适应性强,孢子只是一个细胞,只能在温暖潮湿的环境萌发。结论:种子植物比孢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种子植物的另一种分类种子外没有果皮----裸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被子植物哪个更具有陆地生活的优势?介绍几种常见的植物练习:1、(1)松的球果不是果实。( ) 2、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种子中都有胚。( )3、裸子植物的种子比被子植物的种子得到更好的保护。 ( )教学反思:这节课的内容比较多,讲起来学生不易理解,特别是种子植物的分类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他们并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最好是让他们通过实物来作对比,从而概括出两种植物的不同。但是现在又不是植物结果的时间,很难找到。我又想能否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清楚呢,比如用橙子来作例子,让他们说出它是被子植物还是裸子植物,但这里又牵涉到果肉,这么多的内容怕学生一时消化不来,所以讲得比较吃力,学生也比较难理解。所以,最后把这些内容作一个系统性的总结很重要,让学生理顺这节课的思路,也可以通过练习题来作为巩固
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带来的7篇《种子植物》,能够帮助到您,是众鼎号最开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