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案模板 >

乘法的意义和乘法交换律(优秀10篇)

众鼎号分享 139467

众鼎号 分享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众鼎号为大伙儿带来的10篇《乘法的意义和乘法交换律》,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数学教案-乘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 篇一

4、乘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

课题一:乘法的意义和乘法交换律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的例1和第25、26页的乘法交换律,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五的第1――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加深对乘法的。意义和乘法各部分名称的认识,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能够用乘法交换律验算乘法,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乘法的意义和乘法交换律

授课类型:新授课 练习课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

授课时间:一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教师出示复习题。

1、同学们乘8辆汽车去参观,平均每辆汽车坐45人。去参观的一共有多少人?

2、同学们做纸花。第一组做了45朵,第二组做的和第一组同样多,第三组做了50朵。三个组一共做了多少朵?

3、小荣家养鸭45只,养的鸡比鸭多90只。小荣家养鸡多少只?

上面这些题哪些可以用乘法计算?为什么?

二、新课

1、教学例1。出示例1的插图,再提问:要求盘里一共有多少个鸡蛋可以怎样求?还可以怎样求?

用加法计算:5+5+5+5+5+5=30(个)

用乘法计算:5×6=30(个)

解答这道题用乘法计算简便还是用加法计算简便?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在乘法里,乘号前面的数叫做被乘数,乘号后面的数叫做乘数,乘得的数叫做积。被乘数和乘数又叫做积的因数。

注意:一个数和1相乘,仍得原数。例如:1×3=3 3×1=3 1×1=1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例如:0×3=0 3×0=0 0×0=0

2、教学乘法交换律。

让学生再看例1的插图,然后教师提问:要求一共有多少个鸡蛋,同乘法计算还可以这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6×5=30(个)

比较一下这两个乘法算式,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

学生发言后,教师边说边板书: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的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

三、巩固练习:

1、做第26页“做一做”的题目。先让学生独立做,然后再集体核对。

2、做练习五的第3、4题。学生独立做完后,再集体核对。

四、作业 :练习五的第1、2、5题。

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什么叫乘法的交换律?

附板书:乘法的意义和乘法交换律

用加法计算:5+5+5+5+5+5=30(个)

用乘法计算:5×6=30(个)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在乘法里,乘号前面的数叫做被乘数,乘号后面的数叫做乘数,乘得的数叫做积。被乘数和乘数又叫做积的因数。

注意:一个数和1相乘,仍得原数。例如:1×3=3 3×1=3 1×1=1

一个数 和0相乘,仍得0。例如:0×3=0 3×0=0 0×0=0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的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

《乘法的初步认识》课堂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 篇二

教学内容: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经历几个相同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理解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会读、写乘法算式,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解决能力。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乘法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4、通过摆小棒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觉得数学学习是生动有趣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动手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思考方法。

教学重点:

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算式:4+6+9和2+2+2

(1)要求学生找出这两个算式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2+2+2这道算式的加数是相同的,那么2就是这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板书)。

(2)数数看是几个2相加?(3个)

2.出示算式:5+5+5+5

提问:这个算式中的加数相同吗?这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是几?几个5相加?

二、探究新知

1、摆图形游戏

学生分小组用小棒摆出图形。(小伞、小房子、五角星、三角形、等等。)教师拍照,捕捉信息。

2、交流。

说一说,摆出了什么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

①4个☆用了40根小棒。10+10+10+10=40

②5个△用了15根小棒。3+3+3+3+3=15

③3个□用了12根小棒。4+4+4=12

教师小结:这些算式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板书)

3、设疑:摆5个△是5个3相加,那么7个3相加,怎样列式?10个3呢?50个3、100个3、1000个3相加呢?

揭示:用加法列式,算式很长.

4、引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种简便的方法来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能使这些很长的算式缩短.这个方法叫乘法(板书)。

教师出示教具加号“+”,然后向右旋转成乘号“×”,贴在黑板上。

5、介绍乘号“×”及其写法。教师指×,这个符号谁知道叫什么?(板书:乘号)教写法:先写左斜,再写右斜。生书空。

乘号象什么?学生怎样回答都有对,让学生了解数学家在发明乘号时是把“+”歪一下。因为乘法和加法有关系。

6、以4+4+4为例

指着板书:4+4+4,问:几个几相加?(板书:3个4)

师:就可以写成4×3或3×4【“个”字改成“x”】

教读法,学生试读,可能学生会把乘号读作“乘以”,教师纠正,读作“乘”

板书读作:4乘3。3乘4。生齐读。

师:这个算式就表示3个4相加。

问:谁来说说,4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4×3表示有几个4相加?

多找几个同学。

请学生把另外的两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并说说算式中的数表示什么,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然后再出示算式6+6=12,进行读作练习,用以区别上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目的:动手操作是现在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具体的教学中我发现象这样的概念性教学,抽象性比较强,只有通过具体的动手操作才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概念,更好地建立数学模型。)

三、巩固

1.出示香蕉图。

(1)先出示2个.提问:你们看,这是几个香蕉?(2个)我们把2个香蕉看成一组.然后再出示2个,又出示2个.又出示2个.

(2)提问:一共摆了几组香蕉?(生:4组.)

求一共有多个香蕉?,用什么方法算?怎样列式?

(板书:2+2+2+2=8)

2.出示游乐园图,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说说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比较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

请同学们观察比较刚才我们写的三道加法算式和三道乘法算式,讨论下面几个问题:

(1)每组里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哪种方法计算比较简便?简便在什么地方?

小结:通过比较我们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以后我们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要用乘法计算.(板书:求几个相同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4.将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3+3+3+3

4+4+4

5+5+5+5+5

3+3+3+3+3+3+3+3+3+3+3+3+3+3+3=45

3×1515×3

2.将乘法算式改写成连加算式.

19×450×3

计算2×18写成加法算式

3.课前我们讲的50个2、100个2、1000个2,怎样改写成乘法算式.

4.算式4+6+9,能否改成乘法算式?为什么?

小结:只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才能用乘法计算.

5、能用上今天所学得知识吗?5+5+5+5+5+5+4=34

6、反馈判断

(五)质疑归纳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1.凡是在加法算式中,每个加数都相同,就可以把这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四、课堂作业

1.看图先写加法算式,再写乘法

2.把乘法算式与加法算式用线连起来。

3+3+3+3     8×2

9+9+9+9+9   3×4

7+7+7      9×5

8+8        7×3

3.写出乘法算式,再用小棒摆一摆.

2个4连加;4个2连加;3个5连加;5个3连加.

板书设计:

加数相同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乘法×乘号

2+2+23个23×2读作:3乘2

5+5+5+5+5

小棒图记录

(3例,写出结果)读作:几乘几等于几

乘法的意义和乘法交换律 篇三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l页的例1和第61、62页的乘法交换率,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十三的第1—5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加深对乘法的意义和乘法各部分名称的认识,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

(2)能够用乘法交换律验算乘法,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具准备:把下面复习中的题目写在小黑板上,把例1的插图放大成挂图。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教师:我们在前面复习总结了加法和减法,今天要复习总结乘法。

教师出示复习题。

1.同学们乘8辆汽车去参观,平均每辆汽车坐45人。去参观的一共有多少人?

2.同学们做纸花。第一组做了45朵,第二组做的和第一组同样多,第三组做了50朵。三个组一共做了多少朵?

3.小荣家养鸭45只,养的鸡是鸭的3倍。小荣家养鸡多少只?

4.小荣家养鸭45只,养的鸡比鸭多90只。小荣家养鸡多少只?

先让学生默读题目,然后教师提问:

“上面这些题目哪些题可以用乘法计算?为什么?”请三、四个学生逐题回答能不能用乘法计算。

教师:第1题和第3题可以用乘法计算,因为这两道题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二、新课

1.教学例1。

出示例1的插图,再提问:

“要求盘里一共有多少个鸡蛋可以怎样求?

“还可以怎样求?”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用加法计算:5+5+5+5+5+5=30(个)

用乘法计算:5×6=30(个)

“乘法算式5乘以6表示什么?”(6个5相加)

“乘法算式中的被乘数5是加法算式中的什么数“(相同的加数。)

“乘法算式中的乘数6是加法算式中的什么数?”(相同的加数的个数。)

“解答这道题用加法计算简便,还是用乘法计算简便?”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用哪些方法比较简便?”

“你能说出乘法是什么样的运算吗?”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再强调说明并板书: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接着让学生看教科书第61页,齐读两遍书上的结语。

“乘法算式中乘号前面的数叫什么数?表示什么?”

“乘法算式中乘号后面的数叫什么数f表示什么?”

“被乘数和乘数又叫什么数?”

教师:学过因数以后,在一个算式中被乘数和乘数就可以不必严格区分了。      2.教学乘数是1和o乘法。

(1)教学一个数和1相乘。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三个算式:1×3、3×1、1×1。

“1乘以3等于什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3=3,  表示3个l相加的和是3。

“3乘以1等于什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可以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最后教师说明:1个3不能相加,3乘以1就表示1个3还是3,再板书3×l=3。

“l乘以1等于什么:能不能说这个算式表示1个1相加?”先让学生说一说,然后教  师再说明:1个l不能相加,1乘以1就表示1个1还是1,算式是:1×1=1

“这三个乘法算式都和哪个数有关系?”(都和1有关系。)

下面我们一齐看一看一个数和1相乘它们的乘积怎样,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下面一些算式:

6×1=    1×8=    1×10=    123×1=

“谁能说一说一个数和1相乘的积有什么特点?”可以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教师边说边板书:一个数和1相乘,仍得原数。

(2)教学一个数和0相乘。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三个算式:0×3=    3×0=    0×0=

“0乘以3等于什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0×3=0表示3个0相加的和是0。

“3乘以0等于什么?能不能说这个算式表示0个3相加?”先让学生回答,教师再说明:0个3不能表示0个3相加,3乘以O就表示0个3还是0。板书:3×0=0

“0乘以0呢?”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0个0不能相加,0乘以0就表示0个0还是0,算式是:0×0=0。

“这三个算式都和哪个数有关系?”(都和0有关系。)

“一个数和0相乘它们的积有什么特点?”

教师边说边板书: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3.教学乘法交换律。

让学生再看例1的插图,然后教师提问:

“要求一共有多少鸡蛋,用乘法计算还可以怎样列式个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6×5=30(个)

“比较一下这两个乘法算式,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多让几个学生发言,互相补充。

教师:这两个算式都是两个数相乘,只是两个因数交换了位置,算出的结果相同。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结论是不是有普遍性。

“12乘以5等于多少?5乘以12呢?”学生口算,教师板书算式。

“400乘以20等于多少?20乘以400呢?”学生口算,教师板书算式。

“100乘以1000等于多少?1000乘以100呢?”学生口算,教师板书算式。

“通过上面这些乘法计算,可以看出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计算结果怎样?”

学生发言后,教师边说边板书: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谁能够用字母把乘法交换律表示出来?”教师板书:a×b=b×a

“大家回忆一下,我们过去学习哪些知识时用了乘法交换律?”学生发言后,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明确指出:我们曾经用交换乘数和被乘数位置的方法进行乘法验算,这实际上就是应用了乘法交换律。

三、巩固练习

1.做第62页“做一做”中的题目。先让学生独立做,然后再集体核对。

2.做练习十三的第3、4题。学生独立做完以后,再集体核对。核对第4题的第4小题时,可以引导学生计算一下等号左面等于什么,等号右面等于什么。教师再说明;三个数连乘,相乘的因数交换了位置,乘积也不变,所以乘法交换律也适合三个数连乘的计算。

四、作业

练习十三的第1、2、5题。

数学教案-课题一:乘法的意义和乘法交换律 篇四

课题一:乘法的意义和乘法交换律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页的例1和第59、60页的乘法交换律,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十三的第1―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加深对乘法的意义和乘法各部分名称的认识,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能够用乘法交换律验算乘法,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数学教案- 小数乘法 篇五

第一单元 小数的乘法

教学内容:(机动3课时左右)

1、小数乘法(9课时左右)

2、小数除法(11课时左右)

3、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掌握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会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性质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

1、    在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掌握确定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和小数除法中商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2、    会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1. 小 数 乘 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 小数乘以整数。(P.l页的例1和“做一做”,练习―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4、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用具:放大的复习题表格一张(投影)。

教学过程 :

一、激发:

1、填表。(投影出示)

因  数

15

150

1500

15000

因  数

5

5

5

5

填得数后,引导学生观察:

(1) 先从左往右观察因数、积的变化规律。

(2) 再从右往左观察因数、积的变化规律。

引导学生概括: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 (或 )10倍、100倍、1000倍……积也 (或 10倍、100倍、1000倍……

2、口答:15×5表示什么?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3、引新: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积的变化规律,小数乘法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呢?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这部分知识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小数乘法的知识,首先小数乘以整数。(板书课题:小数乘以整数)

二、尝试: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⑴ 出示例1:花布每米6.5元,买5米要用多少元?

⑵ 引导学生思考:可以怎样列式计算?(让学生讨论,只列算式不计算,并板书学生的讨论结果。)

用加法计算:6.5+6.5+6.5+6.5+6.5

用乘法计算:6.5×5

⑶ 6.5×5表示什么?(5个6.5或6.5的5倍是多少)

⑷ 小数乘以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吗?是求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 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

⑸ 练习:

P.4页 1、说出下面各式的意义。

0.9×4      63×6      8.4×15

P.4 页2、列出乘法算式。

⑴ 5个2.05是多少?

⑵ 4.95的7倍是多少?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⑴ 小数乘法可以怎么算?(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板书:    6.5

×   5

⑵ 生试算,指名板演。

⑶ 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⑷ 示范:    6.5    扩大10倍       6  5

×     5                 ×    5

3  2. 5                 3  2  5

缩小10倍

⑸ 回顾对于6.5×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6.5扩大10倍变成65,被乘数6.5扩大了1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25再缩小10倍。

⑹ 做一做:14个9.76是多少?

⑺ 通过例1和“做一做”,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被乘数是一位小数,积是一位小数:被乘数是两位小数,积也是两位小数。

如果被乘数是三位小数呢?(积的小数位数和被乘数的小数位数相同)

⑻ 怎样计算小数乘以整数?

① 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② 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③ 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三、运用

1、填空。

4.5            (   )       0 .7 4           (    )

×   3         ×    3      ×     2         ×    2

(     )          1 3 5      (       )          1 4 8

2、判断下面各式中的积是几位小数。

3.45×84        4.6×25        0.41×56                      1.085×305      0.0076×24      2.3×5

3、P.4页4

四、体验: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五、作业

P.4页3、4题。

六、板书:

七、课后记:

数学教案-乘法估算 篇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两位数的乘法估算.

2.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归纳概括、迁移类推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自主探索、勇于尝试的勇气,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两位数的乘法估算.

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过程

一、生活引入:

1.小明的家离学校大约十分钟的路程,学校组织活动,要求8点钟集合,小明几点钟从家出发合适?

(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应该明确:他至少7点50分从家出发,实际上,为了不迟到,他应该提前几分钟,7点45从家出发比较合适.)

2.这个时间你是怎样得到的?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估算?

(在估计的基础上进行推算,这就是估算.)

3.请你举例说明,你在生活中见到过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到过估算?

二、尝试讨论

1.在学生举例的基础上,教师出示下面题目:

a.一所学校的阶梯教室有22排,每排有18个座位.这个阶梯教室大约能坐多少人?

b.一份稿件,平均每行有29个字,共有31行,这份稿件大约有多少个字?

c.小明和奶奶在健身区散步,小明每分钟大约走39米,他绕健身区一周走了12分钟,这个健身区一周长大约有多少米?

2.读题,你有什么发现?(解决这些问题,都要用到估算)

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3.同学之间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三、交流归纳: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并说出你们是怎样想的?

a 22≈20,18≈20,20×20=400(人)

b 29≈30,31≈30,30×30=900(个)

c 39≈40,12≈10,40×10=400(米)

2.观察这几道题目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乘数是两位数,都是用乘法.)

3.根据自己解答过程中的体会和同学的汇报,试着说一说怎样进行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根据学生的发言,对估算的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分别取近似数,再用两个近似数相乘.)

四、巩固练习

1.一本书有50页,每页排23行,每行26个字.这本书大约有多少万字?

2.小丽每分钟步行52米,1小时大约走多少千米?

3.一个粮店平均每天大约卖切面790千克,一个月大约卖切面多少千克?

4.一个苗圃有育苗地4块,每块地有91行,每行种89棵树苗.这个苗圃大约培育多少棵树苗?

5.一块长方形地,长98米,正好是宽的2倍.这块地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6.说出下面哪些内容是估算?

(1)全世界的人口有52亿.

(2)在跳绳比赛中,东东跳了98个.

(3)这辆公共汽车上大概有40人.

(4)我们班有45名同学.

(5)小红三分钟能写85个字.

7.用估算的方法,检验下面各题算得对吗?

47×52=3414 69×51=2992

8.估算:

(1)10分钟你的脉搏大约跳动多少下?

(2)全校大约有多少学生?

五、质疑提高

1.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

2.怎样进行两位数乘法的估算?请你举例说明.

3.还有什么问题?学生质疑并解疑.

六、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估一估

活动目的

1.让学生经历估算的全过程,学会估算的方法.

2.让学生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养成估算意识.

活动准备

天平、尺子、黄豆、纸

活动过程

1.学生每6人为一组,每组发给一袋黄豆和一打纸.

2.教师提问:每组有500克黄豆,大约有多少粒?这一打纸大约有多少张?请大家估算一下.

3.讨论出估算步骤再操作,需要工具可以来领取.

4.动手操作时合理分工协作.

5.填写估算报告表,检查计算是否正确,并做好汇报的准备.

参考1:

黄豆粒数估算报告

估算步骤

先数出10克的'黄豆有56粒,再算整袋黄豆500克有50个10克,也就是有50个56.

所用工具

天平

估算结果

共有50×56=2800(粒)

参考2:

纸的张数估算报告

估算步骤

先量出1毫米有10张纸,再量出整打纸有4厘米1毫米,也就是有41个10.

所用工具

尺子

估算结果共有41×10=410(张)

拼摆算式

活动目的

1.使学生能熟练进行加、减、乘、除的口算.

2.增强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写有数字3、+、―、×、÷、(  )等符号的纸牌.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题目:

下面有5个算式,请你在这5个算式中,添上适当的+、―、×、÷、(  )等符号,使它们的得数都等于100.其中,每一个算式中的3,可以任意分组,例如3,33,333,……

3  3  3  3  3=100

3  3  3  3  3  3  3=100

3  3  3  3  3  3  3  3=100

3  3  3  3  3  3  3  3  3=100

3  3  3  3  3  3  3  3  3  3=100

2.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给一组纸牌进行拼摆.

数一数 算一算

活动目的

训练学生进一步熟悉乘法口算.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题目:开学初,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每套服装是300元.

2.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分年级调查各班的学生人数.

3.口算各班应收的服装钱数.

4.口算各年级应收的服装钱数.

5.口算学校应收的服装钱数

乘法的意义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改成乘以这两个一位数的积的算理。

2、理解一个数乘以一个两位数转化为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的算理。

(二)能力训练点

1、能正确运用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和一个数乘以两位数的简便算法。

2、正确、合理地进行简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灵活、合理的简便算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掌握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和一个数乘以一个两位数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

选择合理的简便算法。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12×30  18×20  24×40

35×4  25×4  45×2

2、把两位数写成两个一位数相乘。

15=()×()  30=()×()  24=()×()

3、应用题:商店有5盒手电筒,每盒12个。每个手电筒卖6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让学生自己用不同方法列综合算式解答)一人板演,其它学生完成在练习本上。

第一种解法

6×12×5=72×5=360(元)

第二种解法

6×(12×5)=6×60=360(元)

你发现什么?

使学生明确

(1)两种解法的结果是一样的,即6×12×5=6×(12×5)从而得出:三个数相乘,除了从左到右依次相乘外,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结果不变。

(2)当两个乘数相乘得整十数时,第二种算法简便。

板书课题:简便算法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例1

35×5×2学生试做

(2)订正:使学生明确简算方法。

35×5×2=35×(5×2)=35×10=350

(3)拓展补充45×2×9。

(4)学生完成做一做。

2、教学例2(1)出示例225×16①讨论怎样计算简便?

引导学生说出把16分成

4×4,这样25×4×4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25×16=25×(4×4)=25×4×4=100×4=400②启发学生想不同的算法。

(2)拓展补充

15×12怎样算比较简便?

三、巩固发展

1、填空

(1)27×4×5    (2)15×12

=27×[()○()]  =15×[()○()]

=27×[()○()]  =15×[()○()]

=27×[]  =15×[]

=        =

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在○里填写适当的运算符号,使计算简便。

46×25×4=46×[()○()]

3、练习二十五1题

4、练习二十五3题(填写在书上)

5、练习二十五5题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又学得了哪些新知识?

五、布置作业

练习4题。

六、板书设计

数学教案-口算乘法 篇八

《笔算乘法》数学教案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不进位)。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呈现例1的画面,让学生观察

用完整的话把这幅图的内容、问题说一说。

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24times;12。

二、探讨计算方法

1、各组讨论:怎样计算24times;12。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2、组织交流。

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

方法一:

24times;10=240

24times;2=48

240+48=288

方法二:24

times;12

48……24times;2的积

24……24times;10的积(个位的0不写)

288

3、师生评议。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

(3)重点评议笔算。

用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

三、练习

1、尝试练习。

用竖式计算63页“做一做”的8道题。请几名学生上黑板板演,讲评。

2、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

四、总结

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交流。

2、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那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能解决用乘法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口算练习:

3、笔算:

4、正误辩析:

二、解决问题:

1、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

(1)引导学生看图,获取信息。

(2)同桌互相说:把图上的意思完整的说一说。

(3)独立列出算式,并用竖式笔算。

(4)集体讲评。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五第4题:

三、综合练习:

完成《学案》相应的练习。

四、学习总结: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呈现下围棋的画面,介绍有关围棋赛的事例或战绩。

放大棋盘,让学生观察棋盘结构。使学生了解到:围棋的棋盘面由纵横19道线交叉组成。

接着,把棋子放在纵横线的交叉点上,引出问题:“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

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19times;19。

二、探讨计算方法。

1、各组讨论: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2、组织交流。

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

3、师生评议。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例如,估算的方法能很快算出大约有400个交叉点,但它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要求。

(3)重点评议笔算。

用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

三、练习

1、尝试练习。

用竖式计算65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

2、完成练习十六第1、2题。

四、总结

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交流。

2、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那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第4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2、能解决用乘法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开火车进行口算练习:

3、笔算练习(进位与不进位的对比):

(1)学生笔算。

(2)请学生观察比较:上行的题目和下行的题目有什么异同?

(3)学生讨论交流:它们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上行的题目计算时没有进位,而下一行的题目需要进位。

(4)说说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

4、正误辩析:

教师用小黑板出示6道计算出现错误的笔算式题,让学生判断正误,并进行改正。

二、解决问题:

1、完成练习十六第3题:

(1)引导学生看图,获取信息。

(2)同桌互相说:把图上的意思完整的说一说。

(3)独立列出算式,并用竖式笔算。

(4)集体讲评。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五第4题、第8题。

第8题:在解决这道题时,是不是所有的信息都用上?为什么“每套12张”用不上?这样的题目给了你什么启示?

三、综合练习:

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5、6、7题。

四、学习总结:

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

乘法的意义 篇九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0~101页期末复习11~15。

教学目的:

通过复习进一步明确乘法的意义,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

教学准备:

口诀卡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

一、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一下有关乘法的知识。

板书课题:复习乘法的意义、乘法口诀,表内乘法。

二、复习乘法的意义。

1、看图先填空,再写加法和乘法口诀。

○○○   ○○○   ○○○   ○○○   ○○○

一共是(    )个(    )相加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或□×□=□

2、◎◎◎

□□□   □□□   □□□   □□□

◎有(    )个,□有(    )个(    )个。

□的个数是◎的(    )倍。

3、完成期末复习11。

沉重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老师小结:

4+4+4只表示3个4相加,写成乘法算式可以写成3×4或4×3,求5的2倍也就是求25相加是多少,写成乘法算式5×2。

三、复习乘法口诀。

1、请学生齐背1~6的乘法口诀。

2、出示口算卡片,齐说得数并说说用了哪一句口诀?

3、完成期末复习12。

组织学生两人一组根据口诀“对口令”的游戏,然后根据口诀说出两道乘法算式。

4、完成期末复习13。

(1)学生独立完成把得数写在孔雀羽毛的外端圈里,集体校对。

(2)然后指导学生拐弯读乘法口诀。如: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四得八、二五一十、二六十二,再如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五六三十。

(3)2和一个数相乘,得到的积的个位有什么特点?5各一个数相乘呢?

(4)和一个数乘,得到的积的个们有0、2、4、6、8。5和一个数乘得到的积的个位是5或0。

5、完成期末复习14。

16题口算要求学生在2分钟内完成,督促学生写好后要检查,养成良好的习惯,集体校对。

6、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说一说在1~6的乘法口诀中哪两句乘法口诀的得数是一样的?

(一四得四、二二得四)    (一六得六、二三得六)

(三四十二、二六十二)

四、复习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

五、作业 布置。

乘法的意义及其运算定律数学教案 篇十

乘法的意义及其运算定律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并能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并能运用它进行验算.

3.借助视察、比较、综合、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及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并运用乘法的意义及其运算定律——交换律.

教学难点:

乘法交换律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投影仪.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14×3 50×30 2×50 15×4 15+15+15+15

4+4+4+4 30×12 60× 40 4×25 9+9+9+9+9

2.导入:刚才的口算题同学们算得很对,那么同学们想不想即算得对又算得快呢?好!为了实现你们的愿望,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乘法的有关知识.乘法的意义和乘法的交换律.(板书课题)

二、探求新知

1.教学乘法意义:

(1)出示例1,指名读题.演示课件“乘法的意义”出示例1 下载

引导学生分析:横着看或竖着看,每排放几个,一共有几排?

教师提问:如果要求盘里一共有多少个鸡蛋用加法怎样解答?

用加法计算:5+5+5+5+5+5=30(个)

或6+6+6+6+6=30(个) (教师板书)

教师提问:如果要求盘里一共有多少个鸡蛋用乘法该怎样解答呢?

用乘法计算:5×6=30(个)或6×5=30(个)(教师板书)

(2)对比例1中的两种方法,哪种方法简便?

引导学生说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用加法计算,也可用乘法计算,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教师提问:从上面的算式关系,谁能说一说乘法是什么样的运算?

教师补充说明: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演示课件“乘法的意义” 下载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积.

(3)教学1和0的乘法特点:

想一想:过去学过的乘法算式中,有没有不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

启发学生举例:3×1=3 1×1=1 3×0=0 0×0=0 (教师板书)

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算式都和哪几个数有关系?

教师归纳:一个数和1相乘,仍得原数.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4) 反馈练习:(投影出示)

①下列算式能否改成乘法算式,为什么?

120+120+120+120 80+90+70 15+15+15+20

②判断:

求几个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乘法.( )

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运算叫乘法.( )

2.教学乘法交换律:

(1) 出示例2 演示课件“乘法交换律”出示例2

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样的关系?

12×5○5×12 400×20○20×400

引导学生分组计算,使学生明确:左边两个数的乘积和右边两个数的乘积相等.

学生讨论:是不是所有像这样的式子都具有这些特点呢?

引导学生互相讨论,自己举例说明,教师巡视.

启发学生得出结论: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教师指出:这叫做乘法的交换律.

反馈练习:

①下列各式运用了乘法的交换律,对吗?为什么?

11×9=9×100 12×18=2×18 a+b=b+a

②课本第60页“做一做”第1题.

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12×32=32×□ 39×41=□×□

(2) 教师提问:

加法交换律可用字母表示出来,如果用a和b表示两个因数,那么乘法的交换律用字母该怎样表示呢?(a×b=b×a) (教师板书)

教师指出:这里a、b表示大于0或等于0的整数.

教师提问:以前学习哪些知识时用了乘法交换律.(笔算乘法验算时用到了乘法交换律.)

(3)练习:课本第60页的“做一做”第2题.

计算下面各题,用交换因数的位置的方法进行验算.

32×25 105×424

三、巩固发展

四、课堂小结

教师带领学生回忆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应注意什么问题?(1和0的乘法特点)

五、布置作业

教材62页1、2题

1题、应用乘法意义说明下面各题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

(1) 一幢宿舍楼有6个单元,每个单元可以住15户.一共可以住多少户?

(2) 一头牛重500千克,一头大象的重量是这头牛的10倍.这头大象有多重?

2题、根据运算性质定律在下面□里填上适当的数.

15×16=16×□ 25×7×4=□×□×7

(60×25)×□=60×(□×8) (125×□)×□=125×(9×14)

上面内容就是众鼎号为您整理出来的10篇《乘法的意义和乘法交换律》,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众鼎号的价值所在。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挑山工【优秀7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