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案模板 >

四则运算教案(优秀6篇)

众鼎号分享 135601

众鼎号 分享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内容是众鼎号为您带来的6篇《四则运算教案》,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运算教学设计 篇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教材主题图创设了“冰雪天地”为学生展示了雪地里活动的才场景。从活动区域指示牌上可以看出滑雪区、滑冰区和冰雕区,场景中还给出了三条信息:滑冰区有72人,滑雪区有36人,冰雕区有180人。这些信息给学生提出问题提供了数据,由此引出相应的例题。每个例题都呈现了学生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以及整理混合运算的画面,以鼓励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实例概括出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运算法则等知识,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学情分析

运算顺序学生以前接触过,简单的脱式计算也涉及到,但在实际操作中问题却很大,有相当多的孩子写完算式接着就开始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甚至遇到不够减的时候还把被减数和减数颠倒位置。学生在学习上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对脱式计算的格式的书写问题也很多,主要是把先算的部分写在等号后面,不计算的把它扔在一边,什么时候需要了再写出来,出现了上下算式不相等的情况;还有的把先算的部分写前面,任意颠倒数字以及运算符号的顺序,导致计算结果出错。

教学内容

课本1-5页例1、例2,练习一1、2、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例题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自主探索,交流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探索,发现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掌握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运用综合算式解应用题。

教学准备

主题挂图

教学设计:

一、课前自学,预习要求

1、看:课本P1—5,例1‘例2

2、想:图中人们在干什么?“冰天雪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么解决?

“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

3、做:列式计算,并说明运算顺序。

246+83-157357÷3×59

尝试做第5页做一做

二、自学反馈

1、检查预习作业。

2、提出不懂的问题。

3、交流讨论。

三、关键点拨

1、自学例1

(1)出示主题图

问:图中人们在干什么?“冰天雪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问: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么解决?

学生提出问题啸聚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

(2)出示例1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问:你是怎样列式的?每一步是表示什么意义?

学生列分步和综合算是都可以。

对比分步和综合算式。

问:综合算式按什么顺序进行运算?

总结: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

2、自学例2

出示例2

学生读题,问:“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

问:3天接待987人怎样用线段图表示?

6天里接待多少人又怎样用线段图表示?

学生自己尝试画图,组内交流。

学生在画图的基础上解答问题。

全班交流

问:你是怎么解答的?每一步计算结果表示什么实际意义?

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总结:乘除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

3、检查尝试练习

第5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订正时说明解题思路和运算顺序。

四、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1题

学生口算,全班交流时说明各题的运算顺序

2、练习一第2题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弄清便宜与贵的含义后独立解答,订正时说明思路,并强调运算顺序

3、练习一第3题

学生独立解答,订正时注意学生所列综合算式是否正确,说明解题思路,强调运算顺序。

五、小结。

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汇报。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报选择性地板书。(尤其是关于运算顺序的)

运算顺序为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进行回忆概括。

运算教案 篇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熟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选择合适的运算解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画图、语言叙述等方式表征数学问题的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策略,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建立与运算意义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本课教学目标是在学生已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和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定位的,让学生在画一画、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中,学会用画图、语言叙述等方式表征数学问题的方法,感受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建立与运算意义之间的联系,并能够运用加法、减法和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用画图、语言叙述等方式表征数学问题。

三、教学准备。

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铺垫导入。

1、动手操作。

用小棒摆一摆下面算式表示的意思,并说一说。

2、揭示课题。

(1)复习乘法和加法的意义。

(2)引出课题并板书。

复习导入,通过动手摆小棒,了解学生对乘法和加法算式的含义的理解与掌握情况,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为用运算的意义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二)交流理解,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理解题意。

(1)课件出示例7:

比较这两道题,选择合适的方法解答。

①有4排桌子,每排5张,一共有多少张?

②有2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一共有多少张?

(2)审题交流下列问题:

①你知道了什么?

两题都是求一共有多少张桌子

②这两道题的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第①题的条件是有4排桌子,每排5张,问题是一共有多少张桌子;第②题的条件是有2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问题是一共有多少张桌子。

③比较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求一共有多少张桌子,条件中都有4和5;不同点:第①题有4排桌子,第②题有5排桌子,两题条件中4和5表示的意义不同。

引导学生仔细读题,关注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明确题目条件和问题,为后继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作好铺垫。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尝试解题,教师指导。

(2)汇报交流,教师板书。

①54=20(张)

②5+2=7(张)

(3)多种表征,沟通联系。

①用多种方式表征数量关系。

a、这两道题都有4和5,为什么解答方法不一样?(条件中4和5表示的意义不同)

b、你能用摆学具或画图等方法说明自己的想法吗?

②交流展示,沟通直观图与实际问题及运算意义之间的联系。

(4)用语言表征数量关系,明确运算的意义。

结合图说说两道题中4和5分别表示什么?4和5之间分别有着怎样的关系?

第①小题中4表示排数,5表示每排桌子的张数,要求的是4个5相加的和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第②小题中,4表示第一排有4张桌子,5表示第二排有5张桌子,要求的是4和5合起来是多少可以用加法计算。

小结:这两道题虽然都是求一共有多少张桌子,但题目给的条件中4和5表示的意义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

3、检验结果,梳理强化。

(1) 回顾反思:这两道题的解答正确吗?

(2)讨论检验的内容和步骤。

①先检查什么?再检查什么?为什么?

②按书上的内容和步骤进行检验。

本环节设计遵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检验结果的思路,结合教材中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三个环节展开教学,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后自主探究方法,学会用多种方式表征数量关系,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选择合适的运算解决问题,并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说明选择不同运算的道理。通过反思回顾,明确检验的内容和步骤,进一步深化理解数字相同,但条件表述的意义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渗透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

(三)巩固运用,深化理解。

1、基本练习。

第64页练十四的第1题和第2题。

(1)二年级举行摄影展,如果每个班要要选出5张照片,6个班一共要选多少张照片?

(2)小明和伙伴们租了两条船,一条坐了4人,另一条坐了6人。一共有多少人?

以上两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时让学生说说这么做的理由。

2、变式练习。

(1)教材第64页练习十四的第4题。

学生自主练习,灵活运用加、减、乘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2)教材第65页练习十四的第8题。

汉字木笔画是4画。

①汉字森的笔画是几画?你是怎样知道的?

②词语森林的笔画一共是几画?你是怎样知道的?

学生独立完成,建立数笔画问题与乘法意义的联系。

3.综合练习。

教材第65页练习十四的第11题。

引导学生正确审题,找出隐含信息,再独立思考,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答。

通过层层递进的练习,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四则运算的意义,选择合适的运算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感受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建立与运算意义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这节课我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想一想,我们是按什么步骤解决问题的?解决问题时需要注意什么?你有什么好方法?

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重温回顾本课内容,同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进行归纳,让学生在反思学习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快乐。

运算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25-126页四则运算运算定律。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整理使学生进一步深人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正确熟练地进行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根据运算定律进行合理地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检验意识和习惯,认真地审题,正确地进行口算、笔算,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养成认真做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深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熟练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运算和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根据运算定律进行合理地简便运算,培养学生良好计算检验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难点:

会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方法:

教法:质疑引导,组织练习;学法:小组合作,独立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同学们,我们要想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并且能够进行合理地简便运算就必须要牢固掌握哪些知?(必须掌握好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方法和运算定律)。

今天我们就来复习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

教师板书课题: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的知识点。

请积极举手说一说想起了哪些知识点?看谁想得多?

教师表扬发言积极的同学,然后指出上述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

能否用一个知识结构图描述上述各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呢?

(设计意图:用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思维,用表扬鼓励的语言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很快进入复习状态。)

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尝试建立知识结构网络。

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情况。

请各小组成员介绍本组的讨论情况。

师生共同分析,评价各小组建构的知识网络图。

3、师生共同分析建构出一个更加合理,更加完善,保罗更多相关知识的知识结构图。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对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的知识进行回顾、整理,交流后梳理成知识网络,让每一个小组成员介绍讨论构建情况。然后,师生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知识网络图。这样使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认知结构。)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一)、复习小数四则运算。

1.出示问题: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

2.学生同桌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

3.集体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小数的加减法和整数的加减法遵循相同的运算规律,即都满足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小数的加减法需要特别注意小数点的位置,必须将两个数的小数点的位置对齐,才能相加减。

4.同学们,要想保证计算的正确率就必须做到什么?

教师讲明:首先要认真细心地进行审题,然后再计算,计算后要进行检验。

5.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对小数的加减法进行检验呢?

师(出示教科书第125页第4题):请同学们看这一题,你能用什么方法进行检验呢?

指名学生回答后,让学生进行检验。

这一题正确吗?你是用什么方法检验的?

师生交流。

6、出示练习题

计算并且验算。

7.83+1.6780×6.4

6.12—3.581435÷35

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并检验。

集体订正。

7.出示:4000÷25一13×12

64一(7.2+5.9)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的题,属于什么运算?指名学生回答。

那么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同桌进行交流。

师小结: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都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内的运算,再算括号外的运算。

学生独立计算上面两题。

8、完成练习二十一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由于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在计算方法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让学生比较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旨在使学生巩固小数

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运算。此外,还注意了复习验算方法,鼓励学生用多样化的策略进行验算,进一步培养检验的习惯。)

(二)、复习运算定律。

1、复习运算定律。

我们学过那些运算定律?

指名学生回答。

怎样用字母表示出这些运算定律?

指名学生回答。

利用运算定律有什么好处?

(使运算简便)。

2、出示练习二十一第7题。

请同学们根据正确的运算定律进行填空。

你是怎样填的?是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的?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3、用简便方法计算。

312×4十188×4101×87

135×50×225×33×4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让学生说出根据什么运算定律进行的简便运算。

4、完成练习二十一第5题。

题目中的图给我们绘出了太阳系的几大行星,请同学们说一说有哪几大行星?

学生观察回答。

看了这个图,你想到了什么问题?

教科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数据表,表中的数据是各个行星和太阳的距离。根据这个表格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请同学们想办法计算出你的问题的答案。

5、完成练习二十一第8题。

学生独立审题,说明题意,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的练习题复习学过的几种常用的简便运算的方法,并让学生说明进行简便运算时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这样更加巩固了运算定律的运用。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教师下发作业纸,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题目如下:

1、运算下列各题,怎样计算简便就怎样计算。

36+95+74+105188×35-188×34

67÷2.5÷0.04

0.32×12.5×250

5+13.7+45+6.3+50

2、填空。

6020千克=()吨()千克

5千米9米=()米

350分=()时()分

560000平方米=()公顷

3、水果店运来一批水果,苹果23筐,梨27筐,每筐水果重37千克,一共重多少千克?

学生完成后,进行全班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检测的情况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独立完成三个题目,自我评价,自我鉴定,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教师根据检测情况进行总结,使学生知道哪些知识已经掌握,哪些知识还有待加强。进一步激励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上进行自我完善。)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

熟记顺序

四则混合运算认真审题保证正确率

进行检验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使运算简便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教学反思:

通过复习整理使学生进一步深人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正确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根据运算定律进行合理地简便运算。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运算教案 篇四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能正确地进行分数四则运算。

2.使学生能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馄合运算,并能灵活地选择合理的方法使计算简便,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复习分数的四则运算。(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根据具体特点灵活地选择合理的方法,使一些计算简便。

二、复习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

1.提问:分数四则运算意义与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有哪些相同,有什么不同?指出:分数加减法和除法的意义与整数完全相同。在乘法里,除了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用乘法外,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也用乘法。

2.做练习十六第1题。

指名学生口答,其中第(2)题要求说明理由.追问:要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

三、复习分数四则运算法则

1.复习加、减法计算。

(1)做练一练第1题加、减法。

让学生计算 + 、 - ,同时指名板演。集体订正,说说怎样算的。

(2)提问:分数加、减法怎样算?(板书:分数加减法:同分母的,分子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先通分再计算。)你能举例说明吗?为什么同分母分数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要先通分再计算?(只有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分数加、减法的法则与整数和小数的加、减法的法则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是把相同单位的数直接相加、减,所以整数、小数是把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减,分数是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2.复习分数乘、除法计算。

(1)做练一练第1题后四题。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做一组题。集体订正,说说怎样算的。

(2)提问:分数乘、除法怎样算?(板书:分数乘法;分子、分母分别相乘。分数除法:乘除数的倒数。)

3、做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直接写出得数。小黑板出示,指名学生说出得数。第三、四行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四、复习四则棍合运算

1、做练一练第3题。

指名学生说一说各题的运算顺序。提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的?指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小数相同。(板书)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分别做前两题和后两题。集体订正。指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要按照整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进行计算,一步一步算出结果。

2.做练一练第4题。

让学生在课本上看一看,应用了哪些运算定律。小黑板出示,指名学生回答,并在小黑板上用适当的符号表示出来。追问:这样计算简便一些吗?为什么?指出:整数、小数的运算定律在分数里同样适用。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里,应用运算定律和规律,也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3.讨论练习十六第2题。

现在请大家看练习十六第3题。讨论一下,每道题的数有什么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指名学生口答怎样算简便。

4.讨论练习十六第6题。

让学生讨论、填数。指名学生口答,并说明怎样想的,有几种填法。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你能把这些内容简要地概括一下吗?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十六第3题右边四题,第4题下面三行,第5题。

家庭作业:练习十六第2题,第3题前五题,第4题第一行。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案 篇五

四则运算(一)

教学内容:p/2-3(提出问题)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整理信息中发现、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完整的叙述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愉快、短暂的寒假生活结束了,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吗?

二、指导提问

出示书本情境图

师: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这副图中蕴藏着很多的数学知识?

1)学生汇报冰天雪地里的数学知识。

2)教师将信息呈现:滑冰区有72人,滑雪区有36人,冰雕区有180人。

3)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小组合作:你还能挖掘出哪些数学知识呢?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新课标倡导的一大新理念,独立安排一节课的教学教师重在小组指导不仅教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而且为本单元的教学奠定基础。

小组汇报:

如果学生还难于发现问题可出示例3、例4的情景图,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三、归纳概括

师:怎样提出数学问题?发现数学—提取信息—提出问题。

板书设计:

提出问题

滑冰区有72人,滑雪区有36人,冰雕区有180人。

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运算教案 篇六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2——5页

一、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一、二级运算单列式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

2、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发现并总结概括出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三、教具、学具准备:

主题图练习本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冬天你最喜欢什么运动?(堆雪人、打雪仗、滑冰、滑雪)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认识有关滑冰场情况。(出示“冰雪天地”主题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图。

根据主题图和提示提出问题。

1、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引导学生回顾和本节内容相关的旧知识。

2、出示信息,多媒体展示问题。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1)天山滑雪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雪?

a: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下午有多少人?

生:滑雪场一共有多少人?

师:你能有什么解决办法?

师:引导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b: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独立列算式,然后求解,师生共同总结。

c:表扬表现积极的学生,多媒体展示问题二:“冰天雪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d:请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然后相互讨论。

e:强调算式的多样化,帮助学生理解。例如:问题二中算式987÷3表示6天总共接待的人数,再乘以6表示6天总共接待的人数,他们的现实意义是相同的,所以两种算法都是正确的。

3、结运算规律,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4、请学生做书中的小练习。

(三) 总结与反思,布置思考题

1、检查学生练习情况,请同学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再做适当补充。

2、教师进一步强调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请学生反思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并谈谈收获和体会。

3、布置思考题及课后作业。

思考题:如果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法,应如何计算?

课后作业:练习一第1、2、5题

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整理的6篇《四则运算教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众鼎号。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捏桔子》幼儿园小班教案【优秀4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