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案模板 >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分配律》教案(优秀6篇)

众鼎号分享 131601

众鼎号 分享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众鼎号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6篇《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分配律》教案》,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乘法分配律 篇一

课题五: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4页例7,练习十四的第3一10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进行应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 :应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

教具准备:将复习中的题目写在小黑板上。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教师出示试题:

1.(35+65)×37                   2.35×37+65×37

3.85×(174+26)                    4.85×174+85×26

5.(80+8)×25                     6.80×25+8×25

7. 32×(200+3)                     8.32×200+32×3

“根据乘法分配律,都有哪些算式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为什么?”

教师:根据乘法分配律,第1个算式和第2个算练功的得数应该一样,第3个算式和第4个算式的得数也应该一样。下面大家一起来计算。第1、2、3组的同学的第1题和第3题,第4、5、6组的同学第2题和第4题。大家抓紧时间做,比一比看哪几个组的同学算得快。

“哪几组的同学做的快?想一想,为什么第1、2、3组的大部分同学都那么快就算出了得数?”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

教师:第1题和第3题中,两个数的和都是整百数,整百数乘以一个数当然是很方便的。而第2题和第4题都要先算出两个乘积再相加,比较麻烦。

教师:下面还有两组等式,大家再来计算一下,第1、2、3组做第5、7题,第4、5、6组做第6、8题。

“这次哪几组的同学做得快?想一想,这次为什么第4、5、6组的大部分同学都做得快了?”

教师:第6题和第8题分别乘得的两个积,都有整百数,计算比较方便。从上面的计算可以看出,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二、新课

1.教学例7

(1) 教师出示例题:计算9×37+9×63。

教师:这道题是要计算两上乘积的和。

“仔细看一看这道题里的两上乘法计算中的因数有什么特点?”

(两个乘法计算有相同的因数9,另外两个因数是37和63,它们的和正好是100。)

“联系上面的复习题,想一想这道题怎样做才能使计算简便呢?“(先把37和63加起来,是100,再同9相乘,得900。)

“这是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教师,这道题告诉我们,有些题可以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再来看一看怎样的计算才能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呢?先让学生说一说。

教师概况,首先,要计算的是要两个乘积的和,两个乘法计算要有一个相同的因数;另外两个因数的和又是整百或是整十数,这样的计算我们就可以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2)教师出示例题:102×43

教师:这道题是一个三位数乘以一个两位数,我们可以用笔算进行计算,但是比较麻烦。

“想一想,这道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使我们能够用口算就能算出得数呢?”(给学生留出思考时间。)

教师:从上面的复习题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两个加数分别要乘以一个数,而这两个加数中有一个整十数或整百数,就先把这两个加数分别乘以那个因数再相加比较简便。现在的题目是102乘以43,想一想,能不能把其中一个因数拆成两个数的和,并且使其中一个加数是整百、整十数?多让几个学生发言。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后。

板书:102×43

=(100+2)×43

=100×43+2×43

=4386

“上面计算中的第二步根据是什么?”(乘法分配律)。

教师概括:两个数相乘,如果其中一个因数可以拆成两个数的和,并且其中一个加数是整百、整十数,这时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三、课堂练习

做练习十四的题目。

1. 第3题,2. 让学生口算。当计算101×57和45×102时,3. 提问:“你是怎样做的?得多少?”

2、第4题,5. 先让学生自己计算。核对时让学生回答。

“如果按运算顺序计算,应该先算什么?”

“怎样计算简便?根据是什么?”

第4小题,如果学生有困难,教题先把算式38×?=38。学生回答后教师把“38×?”中的“?”改为“1”。

“下面应该怎样算呢?”让每个学生先做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然后再请一个学生口述计算过程。

3、第7题,7. 先让学生独立做,8. 然后集体核对,9. 核对的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当核对“26×3”时,10. 学生说出计算方法后,11. 再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学生发言后,12. 教师说明:26乘以3可以写作(20+6)×3,13. 根据乘法分配律等于20乘以3的积再加6乘以3的积,14. 这实际上是应用了乘法分配律。这就是说,15. 我们过去学过的乘法口算有些应用了乘法分配律。这道题中的第7小题应用乘法结合律比较简便,16. 第4、6、8、9题应用乘法分配律比较简便。

4、 第9题和第10题,18. 先让学生独立做,19. 核对时要让学生说出每个算式的意义。

5.提前做完的学生可以做第l9*题。当学生想出一种算法后,还要引导学生想一想其它的做法。这道题的做法有:(80—30)×110一30×110;

(80—30—30)×110;

(80—30×2)×110。

四、作业

练习十四的第5、6、8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分配律》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借助实际问题体会、认识乘法乘法律。

教学难点: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算式。

预设过程

一、引入

1、学校要买25副乒乓球,每个乒乓球4元,每个乒乓球板9元,一共要多少元?

2、理解题意

二、探新

1、学生独自列式

2、小组交流想法

3、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5×(4+9)=25×4+25×9=325

25×(4+9)=25×4+25×9

指名学生说出每一步表示的意义

(4+9)×25=4×25+9×25=325

(4+9)×25=4×25+9×25

4、改题:如果改为买45副,你又可以怎样算?

45×(4+9)=45×4+45×9

(4+9)×45=4×45+9×45

5、观察:请你们仔细观察上面这几题,

6、你们发现了什么?

相同点:左边都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

右边都是两个数和这个数相乘再相加。

不同点:算式左边和右边有什么不同?

联系:算式左边和算式右边有什么联系?

6、举例:这样的算式你能再举出一些吗?

7、概括:你们能把上面的规律概括成一句话吗?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你能用字母表示吗?(a+b)×c=a×c+b×c

a×(b+c)=a×b+a×c

8、质疑:还有什么问题?

三、巩固

1、做一做

判断并说明理由

2、第5题: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3、第6题

103×1220×5524×20525×24

四、:你们还有什么问题?

五、布置作业:

1、口算

2、作业本

3、寻找生活中乘法分配律的例子。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堂作业本P15

口算训练P16

教学反思

课后反思:在第一个班上课,我是运用以上的情境情境进行教学,但是题意不是很清楚,学生在这个地方也浪费了许多时间,而后面探究规律的顺序是这样的:先根据情境列式计算,再引导学生观察以上习题,再让学生相关的规律,但是这样下来感觉学生学得非常被动,对规律的概括非常困难,学生理解不够深入,也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

在第二个班上课时,就做了如下的调整:情境改为学校要买25套衣服,每件上衣要20元,每件裤子要10元,一共要多少元?这样的情境比较清晰,学生列出算式后再让学生说一说,

生1:我觉得这样的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数与这一个数相乘,再相加。

生2:是呀,一个数好像是公共财产,都是它们共有的。

这样学生对这个因数理解起来就比较简单,也觉得比较有意思。再让学生举例,举例时再让学生说明这样写的理由,这样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比较轻松。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篇三

一、教材依据

义务教育课程课程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探索与发现(三)乘法分配律(教材48、49页)

二、设计思想

“乘法分配律”的内容,被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题材,编排在《乘法》单元的“探索与发现”一节中,意在通过学生经历数学规律的探索过程,体验探索数学规律的基本步骤。根据教科书的编写意图,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力图在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等几个方面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在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主要是通过经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发现乘法分配律,希望通过数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充分探究的空间,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现探究性学习的特征和要求。同时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沿着“发现——猜想——验证——总结——应用”的轨迹去发现、去探索,经历探索数学规律的过程,达到启迪数学思想方法的目的。教学的重难点定位为引导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发现、感悟、体验数学规律,进而学会应用规律。

三、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2、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并会用字母表示;

3、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4、使学生欣赏到数学运算简洁美,体验“乘法分配律”的价值所在,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四、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方式探索乘法的分配律,归纳乘法分配律。

五、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发现问题

昨天,老师和两位小朋友去参观了正在装修中的学生食堂三楼多功能教室,善于观察的小朋友给我们带来了一道数学问题,你们能不能帮忙解决下?

课件出示:图片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

(1)谁能估一估,贴了多少块瓷砖?

(2)谁来用自己的方法来验证估计是否正确?

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谁来说说看?(生口答,师板书)

板书:6×9+4×9(6+4)×9

=54+36=10×9

=90(块)=90(块)

(3)请同学们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讨论,汇报)

(二)引导探究,发现规律

1、猜想、验证

(1)能不能利用你的发现举些例子来呢?

生:举例

(2)提出猜想:还有更多的算式吗?是不是所有的算式都具有这一规律呢?

(学生小组合作尝试,进行探索)

2、概括、归纳

(1)说说你们刚才验证的情况。

生1:我按照这个规律写出的两个算式是:7×5+3×5和(7+3)×5的得数都等于50。

生2:我按照这个规律写出的两个算式是:42×64+42×36和42×(64+36)的得数都等于250。

生3……

生4……

(2)看来这个规律是普遍存在的。其实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叫做乘法分配律。刚才我们举了很多这个规律的例子,这样的例子能列举完吗?

问:我们能不能用一个式(字母)把乘法分配律表示出来呢?

生:(a+b)×c=a×c+b×c

(3)等号表示什么意思?(这个等式反过来也成立)

(三)加强应用、深化理解

我们发现了乘法分配律,它又有怎样的应用呢?

(课件分步出示练习)

1、填一填(课本49面练一练第一题)

2、请同桌同学合用研究下面这些题目,怎样计算比较好?

(80+4)×2534×72+34×28

(1)学生讨论研究;

(2)汇报计算方法,重点说为什么这样算;

(3)小结:通过研究,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四)巩固练习、解决问题

(课件分步出示)

1、填一填

(10+7)×6=__×6+__×6

8×(125+9)=8×__+8×__7×48+7×52=__×(__+__)

2、同桌合作研究下面这些题目,怎样计算比较好?

(80+4)×2534×72+34×28

2、下面这些题,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吗?怎样计算?

(20+4)×2532×(200+3)38×29+38×1

39×10138×29+3825×41

(五)课堂小结

1、说说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

2、大家想一想,我们是怎样发现乘法分配律的呢?

3、乘法分配律有什么应用?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科书第36页内容,和练习四的第5、6、7、9题。

教学目标:1.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类比、归纳、验证、运用等方法深化和丰富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2、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想:本课试图在一种开放的教学环境下,让学生通过“联系实际,感知建模;类比归纳,验证模型;质疑联想,拓展认识;联系实际,深化认识;归纳概括,完善认识”的探索过程来逐步丰富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勇于质疑、大胆表现、主动探索的学习精神和创新意识,体现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充分体现了“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学习数学”的新理念。

活动过程:

一、比赛激趣,提出猜想

(1)、同学们,学习新课前,我们先来一个小小的数学热身赛。请大家准备好纸和笔。(请看大屏幕,左边的两组同学做第一小题,右边的两组做第二小题,看谁做的又对又快,开始)

9×37+9×63

9×(37+63)

(2)、评出胜负。(做完的同学请举手,汇报计算过程。可以看出右边的同学做得比较快,(问同学)你们有什么意见吗?这两道题有什么联系吗?)

这两道题运算顺序不同,但结果相同,可以用一个等式表示:

9×37+9×63=9×(37+63)

(3)命名猜想。

这位同学说的非常好,我们就先将他的这个发现命名为××猜想。(板书:猜想)

二、引导探究,发现规律。

1、(我们下面就一起来验证一下这位同学的猜想在其它的题里也是否成立?请看大屏幕。)看到这幅图画,你想提什么问题?(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

2、(1)谁能估计一下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

(2)请大家用自己的方法来验证他的估计是否正确。

(3)(谁来汇报自己的算法)出示两种不同的算式6×9+4×9和(6+4)×9,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观察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3、举例验证,进一步感受

认真观察屏幕上的这个等式,你还能举出含有这样规律的例子吗?(板书:举例)

把自己举出的例子在练习本上写一写,谁来说一说自己举的例子,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等号左右两边是否相等。(可举三个例子)

轻声读这些等式,你发现了什么?

4、归纳总结,概括规律。

(1)现在谁能说一说这些等式有什么共同特点?(板书:总结)(运算顺序不同但结果相同)

(2)刚才我们用举例的方法验证了××猜想,在举例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与结果不一样的例子?能不能举一个这样的反例。

(3)看来这个规律是普遍存在的,××同学,恭喜你!你的猜想是正确的。这个规律在数学上叫做乘法分配律。(板书)

(3)刚才我们举了很多含有这样规律的例子,这样的例子能举完吗?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一个式子把乘法分配律表示出来呢?四人小组商量一下,这个算式看起来怎样——(稍等)简洁、明了。这就是数学的美。

等号左边表示什么意思?等号右边表示什么意思?大家说的意思实际上就是乘法分配律的文字表述,请看大屏幕,这是老师通过大家的表述总结出来的,谁能给大家读一下。

在读这句话的时候,哪里应特别注意?

请看黑板上的等式,这个等式从左到右成立,反过来从右到左呢?也是成立的。

三、探索发展,应用规律

(1)、我们发现了乘法分配律,那么它对我们的计算有什么帮助呢?(板书:应用)(学生举例说)

(2)对,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请同桌合作研究下面这些题目怎样计算比较好?请看大屏幕:谁来读一下题。

(80+4)×2534×72+34×28

(完后让学生汇报计算方法,重点说这两题都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3)、刚才这两道题比较简单,大家做出来了,现在我出两道比较难的,大家有没有信心做出来,请四人小组合作研究下面这两道题目,怎样简算?

38×29+3843×102

(4)、小结:通过研究,你认为怎样的题目才能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如果遇到像刚才这两道题,我们可以把它稍做变化,再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四、巩固练习,解决问题(我们刚才发现认识了乘法分配律,老师要考考大家学得怎么样,请看大屏幕,我们来做练习。)

1、请大家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_里填上适当的数。5、6、7题和前面几道题哪里不一样?可以应用乘法分配律吗?为什么?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2、大家请到数学医院,帮老师判断对错。

3、完成连一连。(给一分钟思考时间,然后抢答)

4、完成填一填。(这道题我找表现最好的小组来开火车)

5、应用题(请大家帮老师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在练本上独立完成)

五、全课小结

请你选择一个最能代表今天研究成果的。算式,说说我们今天研究了什么?

请大家想一想,我们是怎样发现乘法分配律的呢?

今天,我们通过猜想、举例、总结、应用发现了乘法分配律,今后,同学们还可以运用这种数学思维去研究其他的数学知识。

《乘法分配律》数学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2、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3、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及应用、

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投影仪、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 口算

(27+73)×8 40×9+40×1 14×(10+2) 10×6+10×4

2、 用简便方法计算、(说明根据什么简算的)

25×63×4

3、 师生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0×5+5×80 (1250+125)×8

让学生说明是怎样算的?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刚才的比赛老师算得快,是因为老师又运用了乘法的一个法宝,知道了乘法的又一个定律可以使运算简便,你们想知道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乘法分配律)、

2、教学例6:

(1)出示例6:演示课件“乘法分配律”出示例6 下载

(2)引导学生观察每组的两个算式、

(3)教师提问:从上面的例子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4)学生明确:每组中的两个算式都可以用等号连接、

教师板书:(18+7)×6=150

18×6+7×6=150

(18+7)×6=18×6+7×6

(5)教师出示:20×(15+9)=480

20×15+20×9=480

20×(15+9)=20×15+20×9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中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6)反馈练习:按题要求,请你说出一个等式、(投影出示)

(__+__)×__=__+__×

教师提问:像符合这种条件的式子还有许多,那么这些算式到底有什么规律呢?

引导学生观察:等号左右两边算式的规律性

启发学生回答:首先是等号左边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

其次是等号右边两个加数分别同一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

最后是等号左右两边的两个算式相等、

3、教师概括运算定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4、反馈练习:

横线上能填几?为什么?

(32+35)×4=__×4+__×4

(62+12)×3=__×__+__×__

教师:为了简便易记,如果用a、b、c表示3个数, 乘法分配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根据练习学生从而得出: (a+b)×c=a×c+b×c

使学生明确:有的题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比较简便,有的题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比较简便、

5、教学例7:演示课件“乘法分配律”出示例7 下载

(1)出示例7:102×43

启发学生想:能否把算式改成乘法分配律的形式,然后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引导学生对比:(100+2)×43,102×(40+3)这两种算式哪种比较简便?

使学生明确: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改写成一个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与一个数的和,再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教师板书:

(2)出示9×37+9×63

引导学生观察:这类题目的结构形式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

教师提问:根据乘法分配律,可以把原式改写成什么形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9×37+9×63

=9×(37+63)

=9×100

=900

学生讨论:这样算为什么简便?

师生共同总结:①这类题目的结构形式的特点是式子的运算符号一般是×、+、×的形式,也就是两个积的和、

②在两个乘法式子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也就是两个数的和要乘的那个数、

③另外两个不同的因数,是两个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加数、

(3)揭示教师算得快的奥秘

上课开始时,我们已经比赛看谁算得快,如(1250+125)×8,老师就是应用的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现在你们会了吗?

三、巩固发展 演示课件“乘法分配律”出示练习 下载

1、 练习十四第1题、

根据运算定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43+25)×2=□×□+□×□

8×47+8×53=□×(□+□)

3×6+6×7=□×(□+□)

8×(7+6)=8×□+□×□

2、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1)(24+8)×125=__×__+__×

(2)25×(20+4)=25×__+25×__

(3)45×9+ 55×9=(__+__) ×__

(4)8×27+73×8=8×(__+__)

其中做(3)、(4)题之前教师要提醒学生明确此类题,必须是两个积里有相同的因数,才能把相同的因数提到括号外面,然后让学生独立填写、

3、把相等的算式用等号连接起来:

(1)32×48+32×52 32×(48+52)

(2)(24+8)×8 24×5+24×8

(3)20×(l+15) 0×17+20×15

(4)(40+28)×5 40×5+ 28

(5)(10×125)×8 10×8+125×8

(6)4×(30+25) 4×30×4×25

学生做后共同订正,并讨论(2)、(4)、(5)、(6)为什么不能用等号连接起来?

4、选择题:

(1)28×(42+29)与下面的( )相等

①28×42+28×29 ②(28+42)×(28+29) ③28×42×29

(2)与a×8-b×8相等的式于是( )

①(a+b)×8 ②(a-b)×(8+8) ③(a-b)×8

(3)与(10+8+9)×5相等的式子是( )

①10×5+8×5+9×5 ②10+5×8+5×9 ③10×5+5×8+9

5、练习十四第4题,投影出示、

一辆凤凰牌自行车420元,一辆永久牌自行车405元、现在各买三辆、买凤凰车和永久车一共用多少元?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乘法分配律,知道了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等于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计算中能够灵活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使一些计算简便、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四第3题、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80+8)×25 35×37+65×37

32×(200+3) 38×29+38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篇六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

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识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主动探索、自己得出结论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推理及运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452+199+24838×125×8×3

二、比赛激趣,提出猜想

(1)热身赛。(请看大屏幕,男同学做第一小题,女同学做第二小题,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10×37+10×63

10×(37+63)

(2)评出胜负。(做完的同学请举手,汇报计算过程,并提问这两道题有什么联系吗?)

这两道题运算顺序不同,但结果相同,可以用一个等式表示:

10×37+10×63=10×(37+63)

(3)命名猜想。

这位同学说的非常好,我们就先将他的这个发现命名为××猜想。(板书:猜想)

(设计意图:通过一道题目里的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类比、发现、概括、归纳,初步了解其中的规律。)

三、引导探究,发现规律。

1、(我们下面就一起来验证一下这位同学的猜想在其它的题里也是否成立?请看大屏幕。)看到这幅图画,你想提什么问题?(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

2、(1)谁能估计一下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

(2)请大家用自己的方法来验证他的估计是否正确。

(3)(谁来汇报自己的算法)出示两种不同的算式6×9+4×9和(6+4)×9,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观察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板书)

(设计意图: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列式计算,为探讨规律做准备。

3、举例验证,进一步感受

认真观察屏幕上的这个等式,你还能举出含有这样规律的例子吗?(板书:举例)

4、讨论交流:交流学生的举例是否符合要求,并交流算式的共同特点,你发现了什么?

5、归纳总结,概括规律。

(1)现在谁能说一说这些等式有什么共同特点?(板书:总结)()(运算顺序不同但结果相同)

(设计意图:找到两个式子之间的特点,是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关键。)

(2)刚才我们用举例的方法验证了××猜想,在举例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与结果不一样的例子?能不能举一个这样的反例。

(3)看来这个规律是普遍存在的,××同学,恭喜你!你的猜想是正确的。这个规律在数学上叫做乘法分配律。(板书)

(4)刚才我们举了很多含有这样规律的例子,这样的例子能举完吗?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一个式子把乘法分配律表示出来呢?

(a+b)×c=a×c+b×c

(5)等号左边(a+b)×c表示什么意思?等号右边a×c+b×c表示什么意思?这个等式从左到右成立,反过来从右到左呢?也是成立的。

四、探索发展,应用规律

(1)我们发现了乘法分配律,那么它对我们的计算有什么帮助呢?(板书:应用)(学生举例说)

(2)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请同桌合作研究下面这些题目怎样计算比较好?请看大屏幕:谁来读一下题。

(80+4)×2534×72+34×28

(完后让学生汇报计算方法,重点说这两题都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3)刚才这两道题比较简单,大家做出来了,现在我出两道比较难的,大家有没有信心做出来,请四人小组合作研究下面这两道题目,怎样简算?

38×29+3843×102

(4)小结:如果遇到像刚才这两道题,我们可以把它稍做变化,再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设计意图: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找到式子中的运算方法与数字的不同。)

五、巩固练习,解决问题(我们刚才认识了乘法分配律,老师要考考大家学得怎么样,请看大屏幕,我们来做练习。)

1、请大家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_里填上适当的数。

(10+7)×6=______×6+______×6

8×(125+9)=8×______+8×______

7×48+7×52=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得数相等的算式用线连起来。

3、饮料送货车给大成饮食店送去24箱苹果汁和26箱橘子汁。每箱都是24瓶,一共有多少瓶?每箱饮料36元,付1500元够吗?

六、全课小结

请你选择一个最能代表今天研究成果的算式,说说我们今天研究了什么?请大家想一想,我们是怎样发现乘法分配律的呢?

今天,我们通过猜想、举例、总结、应用发现了乘法分配律,今后,同学们还可以运用这种数学思维去研究其他的数学知识。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带来的6篇《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分配律》教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五年级数学教案【优秀9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