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称象》教案精选6篇
曹冲的父亲曹操是个大官,外国人送给他一只大象,他很想知道这只大象有多重,就叫他手下的官员想办法把大象称一称。于是就发生了以下的故事,今天,小编跟你来详细说说吧!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6篇《《曹冲称象》教案》,可以帮助到您,就是众鼎号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曹冲称象》教案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字,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3、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知道曹冲是一个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
二、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会认11个字,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
2.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
三、教学难点
1、掌握“秤、称”两个字的读音。
2、学会6个字的形。
3、从曹冲称象中感悟到聪明来自于观察和思考。
四、教学准备
1.演示称象过程的材料。
2.识字、词语卡片,投影仪。
五、教学时数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直插中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看见过秤吗?秤是干什么用的?板书:称。
2、问:称什么?谁来称?请大家打开课本齐读31课的课题。
3、板书:曹冲称象
(二)朗读课文,随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想办法认识它们,记住它们。
2.听课文的朗读录音。
通过听读你认识了那些字?学生边说,教师边出示字卡。
称官柱议论底(得)摇岁牵沿装
3.谁会读?请你带着大家读一读。
4.按自然段的顺序读一遍课文。
5.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
(1)这头大象是怎么来的?从课文中找到相应的部分读句子。
(2)投影显示:大象可真大呀!
(3)你认为老师这样的写法好不好,为什么?
(4)再次投影: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意图:通过读句子体会课文语言的具体、形象)
(5)面对着这样一头又高又大的象,你最想知道什么?
(6)投影出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朗读训练:①读正确。②读出想知道重量的心情。
(7)面对曹操的提问,官员们想出了几种办法?
6.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1)说一说官员们想出的办法。
①砍树造秤。②宰象割肉。
(2)讨论:官员们的办法行不行?为什么?
指导朗读:曹操听了直摇头。
(3)分角色朗读本段。
(4)曹冲想出了什么办法呢?
7.学习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1)自读第四自然段:画出曹冲说的话。
①齐读曹冲说的话。
②说一说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2)实验演示,加深理解。(可以用课件或实物进行)
8.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指名读文。
(2)投影出示:他叫人照曹冲说的方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你能把“果然”换个词吗?
(3)用提问指导朗读本段:这一年,曹冲多大?(七岁)
七岁的曹冲就想出了这样的好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我们应该怎样读?
(三)教师小结,点悟启发。
1、小结:请同学们看看、想想:曹冲从大臣们的谈话里,得到了那些启发?
(1)从宰象中想到:怎样才能使整体变化为一部分一部分呢?(石头)
(2)从造大秤中想到:用什么来代替大秤呢?(船)
(3)从“提不起”中想到:用什么来托起大象呢?(水)
2、你们喜欢曹冲吗?为什么?
《曹冲称象》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新课标提出:要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基于以上认识,再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我将《曹冲称象》一课的教学目标预设为:
知识与技能
1.在制作过程中学会看一些纸工折粘的符号;
2.学会画点画线的标记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对称形折纸、剪纸法来制作纸手工艺品;
2.巩固折、画、剪、粘等手工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认真、耐心、细致与合作的习惯;
2.渗透语文学科知识,在学学玩玩说说中体会乐趣,增强动手动脑和创作能力,激发劳动兴趣。
【教学设计】
下面我简要说说如何指导学生折纸、画点、画线这一教学过程。这也是本课中我将攻克的教学难点。
定位
首先发给每位学生一张边长为24厘米的正方形卡纸,然后指导学生将纸对折再对折变成边长为12厘米的小正方形。折好后,让学生检查小正方形的边沿是否都对齐,然后重点提醒学生要将纸的开口朝右朝下地平放在桌面上。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纸的对折和摆放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最后裁剪出的作品能否展开变成曹冲称象模型,所以特别需要指导和提醒学生准确操作。)
定点
完成定位后,提示学生拿好铅笔和直尺。先让学生一边观看课件演示,一边听我的讲解,如何在折好的小正方形的每条边沿上标注出两个三等分点。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回忆标注:将尺跟纸边对齐,每四厘米画一个点。
边上的八个三等分点标注出后,还要再标注中间的四个点。我先让学生自己说说该如何标注。然后确定一个方法,如:将尺对齐左右两边的点摆放,每四厘米画一个点。
最后给这12个点分别用字母标注好。
(设计意图:四条边上的8个点的确定能为下一步准确快速画线提供帮助;而中间4个点的确定则能使所画线条的长短方位更加精确。)
定形
有了纸上的这12个点,下面画线条就能比较容易把握了。我仍旧先让学生一边观看课件演示,一边听我的讲解,即如何利用三等分点将线条标注好。如:表示大象鼻子的两条线就要尤其强调,右边的一条直线在中间左边的两个三等分点之间,但是离上边的点大概还有一厘米。而右边的线则是弧形的。
之后再让学生讨论说说需要注意的地方,然后看投影实物,将线条标注好。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课件的点击,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线条是如何在点之间产生的,从而更方便学生记忆,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指导学生折纸、画点、画线这一环节,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既要观察记忆,专心致志,又强调自主学习,耐心细致,做到眼、口、手、脑并用,真正实现了趣味性、思想性、知识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曹冲称象》教案 篇三
【内容简析】
本篇课文讲的是古时候的一个故事。有人送了一头大象给曹操,曹操让人们想办法把大象称一称,最后曹操七岁的儿子曹冲想出了一个妙计,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设计理念】
本文设计意在通过朗读了解人物性格特点,懂得当一个问题从习惯的角度无法解决时,应换一个角度去寻求办法,培养学生平时多观察、多动脑筋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
1、比鲜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闭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毖习曹冲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好品质。
【重点难点】
朗读课文,理解曹冲说的话;学习曹冲平时多观察、遇事多动脑筋的好品质。
【教具准备】
挂图、塑料船(实验用)、水、水桶、石子、尺子、天平或杆秤。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讲故事,引入新课
1、碧富埃引入故事。
2、笨垂彝迹讲课文故事。(大意:古时候,有人给曹操送了一头大象,曹操让人们想办法称一称大象有多重。最后他七岁的儿子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同学们想知道这是一个什么好办法吗?
3、卑迨榭翁猓读题,学习“称”字,掌握读音,理解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弊杂啥量挝模注意读准字音,画出生字新词。
2、蓖桌互相读生字,纠正读音,注意读准前鼻音、后鼻音。
3、苯淌检查读音,指导读准“称、秤、量、曹”等字音。
4、弊杂啥量挝模找一找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感悟内容
1、弊杂啥量挝模边读边想“有人给曹操送了一头怎样的大象”。找出有关自然段读一读。
2、惫僭泵且槁圩乓桓鍪裁次侍猓肯嗷指导理解“到底”。
3、敝傅祭识恋1、2自然段,重点读好描写大象的句子和表现官员们疑问的句子。
四、小结内容,汇报收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众鼎号www.1126888.com众鼎号?
五、布置作业
课后认真朗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备聪埃荷辖诳瓮学们已初读了课文。谁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惫渡:人们想出哪些办法来称象?
二、细读,感悟课文
1、弊杂啥量挝模结合插图,边读边想:官员们提出了什么办法?曹冲想出了什么办法?找到有关自然段,多读几遍,画出有关句子。
2、蓖桌交流,互读。
3、毖生汇报,读出所画句子。
4、倍恋3自然段,思考:曹操听了官员们的称象办法,为什么直摇头?引导学生通过做动作理解“直摇头”。
5、倍恋4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6、毙∽樘致郏
1)比较官员们的办法和曹冲的办法,说一说:谁的办法好?好在哪里?
2)曹冲称象的办法分几步?
7、毙∽榛惚ǎ朗读文段,做实验:演示曹冲称象的过程。
8、敝傅祭识恋谌、四自然段。读第四自然段时,抓住“才”“先、再、然后”等词语理解文段内容,体会曹冲遇事动脑筋、积极思考问题的好品质。
9、彼伎迹翰艹宄葡蟮陌旆ê寐穑克是怎样想出这个办法的?引导学生理解:第一,曹冲认真听别人议论,从中受到启发;第二,最主要的是他平时注意观察、善于开动脑筋思考问题。
10、敝室墒湍选
11弊杂衫识恋5自然段,相机指导理解“果然”以及曹操为什么微笑着点点头。
三、朗读积累
1、庇懈星榈乩识量挝摹
2、闭抄你喜欢的词语。
3、备聪按视铩
4、庇谩跋取…再……然后”说句子,写句子。
四、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议、论、官”等难写的几个生字。
五、总结全文
你喜欢曹冲吗?用一句话来夸一夸他。
六、拓展延伸
如果让你称象,你还能想出什么办法?
七、布置作业
1、卑压适陆哺家人或朋友听。
2、辈檎矣泄乩史人物曹操的资料。
八、课外实践
在生活中你遇到了什么难题?你是怎样想办法解决的?
《曹冲称象》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学会认读12个生字,能够正确书9个汉字。会简单的看图说话。
2、能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曹冲的聪明。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
2、理解曹冲想出的称象办法及官员们想出的称象办法和曹冲的办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如果你们想知道一个物体的重量,你们会怎么做?(演示第2、3张幻灯片)
那如果是一个小动物呢?
真棒!那如果是大象呢?
思考:可是在古代的时候没有地磅,我想知道大象的重量,该怎么办呢?
2、现在有一个特别聪明的小朋友,用一种特殊的方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演示第4张幻灯片)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演示第5-8张幻灯片)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2)说一说这些生字偏旁是什么?
“柱”的偏旁是“木”
“底”的偏旁是“广”
“秤”的偏旁是“禾”
“船”的偏旁是“舟”
(3)指导生字的笔顺。
以“底”、“船”为例指导。
2、学习组词。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A.教师领读B.男女生比读C.同桌互读。
曹操柱子称象船舷
微笑然后果然重量
三、精读领悟
1、这篇课文主要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情呢?(演示第9张幻灯片)
一天,有人送给(曹操)一头(大象)。人们想知道它的(重量),有的说(造一杆大称),有的说(把大象宰了一块块地称),(曹冲)说把(大象)赶到船上沿着水面在船上画一条线,然后再放石头到(那条线)再称(石头),最终知道了(大象的重量)。
2、这篇短文说的是谁和谁之间的发生的故事?(演示第10张幻灯片)
3、同学们读第一段,看一看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演示第11张幻灯片)
(1)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2)同学们,你们收到礼物后会怎样呢?
(3)那曹操收到礼物后什么反应呢?
4、课文是怎样描述大象的外形的呢?(演示第12-15张幻灯片)
(1)这句话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这样描写大象说明了什么?
(2)看到这头大象之后,官员们有了什么样的想法?
议论:对某问题进行评议评论。
(3)比较句子
①大象有多重呢?
②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哪句好?为什么?
第②句好。表示人们对大象重量的好奇。
5、官员们对大象重量是这样的好奇,那曹操怎样呢?(演示第16-21张幻灯片)
(1)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2)课文是怎样说众官员的办法的?
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成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秤呢?”
(4)众官员提的办法可行吗?
从哪可以看出来?
(5)比较句子:
①曹操听了摇摇头。
②曹操听了直摇头。
哪句好?为什么?
第②句好。明确说明了曹操对众官员提出的办法直接否定。
(5)这里用“有的……有的……”写句子。
①下课了,同学们有的擦黑板,有的做游戏。
②音乐课上,有的同学唱歌,有的同学跳舞。
6、大家提出的办法都不可行,这时候谁又提出了一个什么办法呢?(演示第23-29张幻灯片)
(1)他是怎样说的?
“我有个办法。先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2)用“先……再……然后”写句子。
①我回家后,先吃饭,再做作业,然后复习。
②早上,我先穿衣服,再洗脸刷牙,然后吃饭上学校。
(3)曹冲说的办法用了几步?
分别是哪三步?
(4)为什么装石头的时候要让船沉到画线的位置?
(5)同学们,你们知道接下来怎样称出大象的重量了吗?
第②好。强调突出了曹冲的聪明和机智。
(6)同学们,你们觉得曹冲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
(7)同学们,你们觉得曹冲为什么会想到这么好的办法?你们以后要怎样做呢?
7、曹操听到这个办法后是什么样的反应?说明了什么?(演示第30-32张幻灯片)
(1)按照曹冲的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了吗?
(2)课文是怎样说的?
果然:确实如此,不出所料。
(3)同学们,你们觉得曹冲的办法为什么好?
(4)你们还有什么好办法吗?
脚印法。先让大象踩到松软的土地上,量出踩下去的脚印的深度;再让人也踩到松软的土地上,也踩到和大象一样的深度;最后称这些人的重量。
把大象赶进一个盛满水的大水池子里,等水不再往外流,再把大象赶出来,然后往水池里填石头,直到水面满了,最后称石头的重量。
四、归纳总结(演示第33、34张幻灯片)
1、《曹冲称象》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事情并不是只有一种解决方法,只要多动脑筋,勤思考,用心观察,就会有新的解决办法。
2、你们觉得曹冲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聪明机智,爱动脑筋,善于观察。
五、课堂练习
(演示第35-37张幻灯片)
1、我会扩词。
候(时候)(问候)
然(虽然)(果然)
站(站立)(站队)
2、将曹冲称象的过程按正确的顺序排列。
(1)赶象上船
(3)把大象赶上岸,装石头上船。
(2)在船舷上做记号。
(4)称石头重量。
《曹冲称象》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能较合理的想象,分析故事情节,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2.初步感受中国的历史故事,并引导幼儿懂得遇事要开动脑筋。
3.通过阅读,理解故事情节。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故事视频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画大象引出本次活动内容。(画个大圆做身子,画个小圆做脑袋,画两根粗的树干做大腿,画一根长的树干做鼻子,画两张树叶做耳朵,画两根尖尖的树枝做牙齿,最后画上尾巴。)
二、教师分段讲述故事,幼儿边听边猜边议曹冲称象的方法
1、讲故事,从开头至“我有办法。”
问题:“曹冲会想出什么办法来称象?”
2、教师继续讲故事至“在船帮上齐水面上画一道记号。”
问题:“曹冲为什么要在船帮齐水面的地方画一道记号?曹冲接下来会做什么呢?”
3、教师继续讲故事至“曹冲看见船帮上的记号齐了水面,就叫人把石头一担一担地挑下来。”
问题:“曹冲为什么要往船上倒石头?”
4、教师讲故事至结尾。
(1)讨论:“为什么说曹冲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2)给故事取题目。
三、完整欣赏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内容
延伸活动:
这是一个历史故事,也是一个智慧故事。这个故事在我们幼儿园的楼梯上也有图片,其实在幼儿园还有很多关于民间的故事,小朋友也可以叫你爸爸妈妈讲给你听听。你们还可以请你的爸爸妈妈讲讲你自己的聪明故事,好吗?
课后反思:
为了更好的开展课题研究,我们在走廊、楼梯都张贴了我们老师自己画的民间故事连环画,加深幼儿对民间故事的理解。《曹冲称象》这是个智力故事,在设计的时候困惑很多,因为问题很难提炼,称象的方法怎样才能用幼儿能理解的语言来表述。但在上的时候孩子们已经对故事有所了解,一个问题抛下去幼儿马上就回答出来了,所以就没有了猜测的机会。整节课用时较短,而且我只用了视频,在分段理解故事时还是用PPT比较好,最后完整欣赏时用视频。虽然课堂效果没有预计的那么好,但对于自己来说也是一次新的尝试,在选材——设计——试教中自己获得宝贵的经验。
教材分析 篇六
《曹冲称象》是大班下册《幼儿创新智慧游戏》中的内容,教材来源于一个历史小故事。孩子们喜欢听故事,善于观察、乐于思考、勤于动手。本活动恰好巧妙地利用了幼儿自然成长的要求,让他们在自由的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运用问题。从而有利于挖掘幼儿潜力、开发幼儿智力,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独特性和灵活性,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整理的6篇《《曹冲称象》教案》,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众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