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教育【优秀4篇】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说起教育,人们最早想起来的就是老师。众鼎号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4篇《如何理解教育》,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用简单的思维看教育 篇一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很多人都会说:教书育人。
那教书育人的本质又是什么呢?可能您会说出很多,也会想很多。
哲学家黑格尔说过: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名词,往往是我们无知的东西。
xx年5月7日《人民教育》主编傅国亮在报告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很多人现在都会开车,但如果问您一个问题“开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您会想到什么呢?
其实很简单:开车的基本原则就是“各行其道。”
往往简单的道理却被我们忽略了。
教书育人,无外乎两个层面:
一是教书,那教书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二是育人,那育人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我们抓住了这两点,就是抓住了教育的基本任务,抓住了教育的本质。
教育就是期待,在细心的关怀中期待他们“懂得”,期待他们“成熟”,不要期望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像“栋梁”,不要期望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能“承担”,我们要耐心等待,就像农民那样,种下种子,呵护幼苗,并耐心的等到秋天。
教育就是培养,在耐心的指导下培养他们思考,培养他们质疑,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不要期望他们天生就有灵活的方法,不要期望他们一次就能熟练掌握。就像农民那样,合理施肥,培育幼苗,并不断的翻土、除草,直到他们能抗风遮草。
其实教育就是这样简单!就像农民培育庄稼那样简单,只不过农民培育的是没有思想的生命,而我们培养的是有思想的人,需要我们有更多的耐心,有更多的策略,有更多的“读懂”,有更多的“过程”。我们的工作过程虽不像农民那样简单,但“期待”的道理是一样的。
内容拓展: 篇二
教育的概念
简单地说,教育是指对人传授知识、培养才能、塑造人格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人类文化得以传承的主要途径。然而,作为一种覆杂的社会现象,教育在理论界并没有一个被广泛认同的定义,不同的学者对教育有不同的理解。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来看,教育可以理解为包含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两个方面的实践活动。 首先,教育以传承、整理和创新知识为己任,是知识的集散地和创造源。而创造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提出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的过程,就是探求未知世界、求证事物本质的过程,就是历尽艰辛、追求真理的过程。在这种特殊活动和特殊环境下形成的教育,必然深深地留下“上下求索”的烙印,必然把追求真理、坚持真理、捍卫真理作为自己的旗帜。
其次,教育是一种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的途径。创造知识和传承知识的终极目的,是推动人类的文明进步,是为了使人能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使人类美好的信念和情感得到充分的张扬。一句话,是为了满足人类永恒的需要。教育总是把人类的未来作为自己的建设对象,充满了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充满了对自己民族、对社会、对整个世界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与其他人类活动相比,教育所凸显的是:执着的价值追求,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神圣使命。
第三,教育拒绝一切思想观念的和教条的禁锢与束缚,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始终强调独立人格、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要求在自由的氛围中进行学术的理性思考和研究,在开放的环境中实现。科学的创新和发展。
第四,教育是一种严谨求是的活动,主要是进行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人与规律、人与逻辑、人与道德、人与社会、人与命运的思辩和对话,这种思辩与对话本身就是一个严谨的学术过程。因此,教育鄙视浅薄、浮躁、虚假、急功近利和随波逐流,崇尚严谨、逻辑、实证、经验,崇尚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艰苦攀登和勤奋工作。
第五,教育是一种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活动。科学的特性就是大胆质疑,整理知识、继承传统需要批判鉴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术交流、文化交融需要批判与反批判的碰撞;创新知识、追求真理,需要不断超越他人和自我,不断批判他人和自我;推动社会文明进步,需要批判的精神,从而达到超越现实、实现理想的目标。正是通过这样的教育活动,从而能够给予并塑造学生的终极价值,使他们成为有灵魂有信仰的人,而不只是热爱学习和具有特长的准职业者。
从学科角度看教师专业发展 篇三
我们围绕“从学科的角度看教师专业发展”进行了深入地讨论。老师们各抒己见,有很多观点值得我们借鉴。
(我的观点)要走出课堂看学科,跳出学科看发展。小学数学的最大功能是引导学生喜欢数学,培养学生数学的思维意识,而不仅仅在于传授学科知识。因此,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1、用广博的知识赢得儿童的敬重,进而影响儿童喜爱数学。2、用智慧的语言开启儿童的思维,进而促进儿童创新实践。3、用系统的学科知识培养儿童的习惯,进而提高儿童的应用意识。
(魏瑞江)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深厚的学科专业功底,但要跨出区域看教育,学科的功能具有互补性,学科功能具有艺术价值。
(徐长青)要关注学科本色,站在学科本位看学科,要看到内在联系;跳出学科看学科,要看出全景学科。
(王万江)教师自身专业发展,要真正投身到学科建设中。
(张宏丽)1、要提升素养,人文素养、语言素养、学科知识素养。2、学科内知识的框架结构要深钻研。3、要有反思精神,用批判的思想梳理,反思我们教学是怎样的。
(孙静)用自身良好的人格影响周围的教师和学生。
(陈立平)不仅要关注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更要关注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要采取多样的形式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让我们看到教育的力量 篇四
反思我们的教育,成果是什么呢?
学生在您教的学科获得高分?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习惯?这些只能是其中的一部分。而更重要的我们却忽视了,我们忽视的是教育的真正力量:基本价值品质教育和养成。
年5月8日听了北师大教育学院石中英教授的报告,很受启发,他提出的“价值教育”,直指教育的软肋。
反思我们的教育,培养了大批的“学术”方面的硕士、博士,然而学生的价值观却存在很大问题:学生对生命的默然(已波及小学生)、学生对“尊重”的淡化、学生对“宽容”的费解,乃至对“尊严”的放弃。.。.。.
我们的教育问题在哪里?我们的教育缺失的是什么?
价值观,价值品质。这才是我们教育缺少的,也应是亟待加强的。
价值是引起我们思考和行为的因素,是行为的一般原则,价值标准给我们提供追求的理想,价值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价值是行为的指南,是文化的核心,是集体凝集力的源泉,是幸福生活的基础。--(摘自石教授报告)
学校应该加强价值教育,加强价值教育,让我们看到教育的力量。教育的真正力量在于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积极的价值品质。关于价值观的教育,我们会有很多的问题,来自社会、家庭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会在很大程度上抵消学校教育的成果。但我们必须坚持,正像石教授说的:我们要有勇气,“以时不待我、舍我其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开展价值教育。”来自家庭、社会的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我们教育的。效果,但我们只要去做了,总会有成效的。
下面摘录石教授关于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价值品质。(摘自石教授的报告《中小学价值教育与教师基本价值品质提升》)我想对我们教育工作者会有些帮助的。
1、一组对待学生的基本价值品质
人格平等;
无条件信任;
真诚的希望;
发自内心的爱;
始终如一的公正;
对错误和歧见的宽容;
对学生进步的耐心等待;
对学生处境的同情和理解;
教育意义的班级民主管理;
对独特个性的尊重和健康个性的引导。
2、一组对待自我的价值品质
愉快地自我接纳;
强烈的自尊(人格的尊严与职业的尊严);
不断地自我激励;
理性地自制(克服易怒、面子、承认不足和缺点等 www.cha www.1126888.com yi5.com等);
培养钝感力;
学而不厌(阅读、写作、交流、反思等);
诲人不倦(克服职业倦怠感,寻找、体验并学会与人分享职业意义感)。
3、一组与同事有关的价值品质
真诚的关怀;
发自内心的赞美;
维护集体的尊严;
对他人的信任和坚强的团结;
困难时的安慰、鼓励和有效帮助;
与年轻人分享自己的经验;
“不敢为天下先”的谦逊;
寻找共同的价值信念和目标愿景。
4、一组与工作有关的价值品质
全神贯注的投入;
对教育问题的敏锐观察;
专业主义的态度和精神;
对教育效果和教育艺术的不懈追求;
做教育信念和学生终生幸福的守护人;
自主的教育改革者;
传统文化与教育智慧的传承者;
对社会的进步和人的成长的坚定信仰。
认真读一读这些基本的价值品质,是否会感到一种力量的存在?
让我们静下心了思考,我们应该行动,关注学生的价值教育,激活教育的力量,让我们看到教育的力量!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带来的4篇《如何理解教育》,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众鼎号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