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学习 > 学习方法 >

高一历史知识点最新总结整理优秀10篇

众鼎号分享 8209

众鼎号 分享

只有高效的学习方法,才可以很快的掌握知识的重难点。有效的读书方式根据规律掌握方法,不要一来就死记硬背,先找规律,再记忆,然后再学习,就能很快的掌握知识。这次众鼎号为您整理了10篇《高一历史知识点最新总结整理》,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高一历史知识点 篇一

重点: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

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

1、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864年;

2、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等创立的拜上帝教结合了:西方__教义、中国儒家思想、农民平均主义;

3、1851年,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4、永安建制(永安分封诸王)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

5、1853年定都天京,太平天国形成和清朝对峙的局面。

6、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组织了北伐、西征、东征

7、太平天国革命纲领:早期有《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建国纲领,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也是无法实行的空想;后期有《资政新编》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8、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标志的是:1864年7月天京的陷落;

9、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第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_。

10、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几千年农民战争的峰;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的探索;对后来的民主革命有重要影响。

高一历史知识点归纳 篇二

西周的政治制度

1、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封建、封邦建国、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1)背景:BC1046年,周武王通过兴兵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2)目的:进行有效的统治

(3)内容:

①对象:周王将王畿以外广大地区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②义务:受封诸侯必须服从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③权利:受封诸侯在其封疆之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4)特点:

①分封对象广泛:王族、功臣、先代贵族,以王族为主;

②层层分封:形成了等级森严的秩序“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③土地与义务是周天子与诸侯之间关系的关键;

④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

(5)影响:

①西周初期周天子有较高的权威,诸侯对周王有较强的向心力,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②诸侯国对周王室起到拱卫作用,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形成了诸侯国对周王室众星拱月般的政治格局;

(6)破坏:

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2、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含义: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秩序。

(3)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4)内容:

①周王称为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为大宗;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他们对天子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大宗;

②诸侯的爵位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其他儿子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对诸侯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大宗;

③卿大夫与士的关系以此类推。

(5)特点:

①大宗和小宗的关系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②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③大宗可以命令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6)作用:

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礼乐制度

(1)目的: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

(2)含义:礼乐制度就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制定规则与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

(3)特点: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使不同的礼仪

(4)作用:有利于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保持统治秩序的稳定。

拓展一: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①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是维护血缘关系的纽带,有利于巩固分封制;

③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外在表现,二者互为表里,相互依存。

拓展二: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族权与政权相结合,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

②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等级森严的序列;

③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统一;

④王权与神权相结合,迷信色彩浓厚;

高一学期历史必考知识点总结 篇三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界60年代——19世纪中期)

1、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

(1)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2)条件:

①资金:通过国内圈地运动及海外的殖民扩张、黑奴贸易、海外贸易积累了大量资金。

②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得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

③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基础

④市场:英国海外市场日益扩大,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商品生产已无法满市场的需要。(直接原因)

2、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就

首先开始的领域:棉纺织业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英国、瓦特、改良蒸气机。

交通运输业新的发明有: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轮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火车)。

3、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1)经济上: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第一工业强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2)政治上: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使社会分裂成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由此促进工人运动的兴起。

(3)生产方式上: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猛烈冲击了当地的旧思想旧制度。

(4)思想文化上: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5)世界格局上: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东方从属于西方,促使了资本主义市场的初步形成和逐步成熟。

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形成过程:

世界市场进程时间推动因素主要途径

初具雏形新航路开辟后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掠夺

初步形成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以炮舰开路行不平等贸易

最终形成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瓜分世界

(2)初步形成的标志:日本的“开国”、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和中国的“门户开放”。

(3)逐渐成熟标志: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1、中心:美国和德国。

2、主要成就: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开始的标志)

电动机、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问世,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内燃机驱动)。

3、特点(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比)

(1)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2)速度快,范围广,规模大,多国同时进行。

(3)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4)经济结构:从重工业开始。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促进生产力发展: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垄断组织(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5、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行业: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行业:电力工业、电气产品制造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

6、世界一体化趋势(19世纪末20世纪初)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对一体化趋势的评价,有利有弊。

高中历史怎么复习比较好 篇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把握好自己的节奏,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不要人云亦云,随大流。有的学生在学习中因为在复习过程中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导致前面部分没弄懂,后面的部分也没有学好,因此建议学生在寒假阶段通过自学复习或者一对一针对性的辅导来弥补知识上的缺陷,把握好自己的节奏。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勤思多问,不要因为面子问题不敢发问,新东方一对一宋苗苗老师建议学生在弄不懂的问题上多问同学,多问老师。考生除了自己不断地总结经验之外,最重要的是要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地去向老师请教,要做到每个知识点清清楚楚,每个概念明明白白。希望同学们都可以充分利用寒假这段时间,高效复习。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五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1856年10月;借口: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马神甫事件”;实质: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其目的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又称“英法联军之役”。

《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

1)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汉口、九江、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

2)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

3)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

4)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5)赔偿英国白银400万两,法国200万两。

火烧圆明园: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闯入圆明园抢劫,后纵火焚烧了这座中西合璧的皇家园林。

《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1)《天津条约》完全有效;

2)增开天津为商埠;

3)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即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归入英属香港界内;

4)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白银800万两。对中国的影响:《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二批不平等条约,进一步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高一历史知识点 篇六

1、中共七大成为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的原因

中共七大之所以成为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主要是因为:经过抗日战争的锻炼,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更加成熟;从思想上看,通过延安整风,使全党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错误。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从组织上看,中国共产党在遵义会议期间形成的领导集体更加团结、巩固;从政策策略上看,中国共产党能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斗争形势的发展提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发挥的作用上看,到抗战后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成了抗战的中流砥柱,中共七大具有继往开来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是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的重要准备。

2、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进一步走向成熟

(1)坚持全面抗战,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巩固和扩大了统一战线,壮大了人民民主力量,统一战线、人民战争军事理论水平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

(2)经过延安整风及中共七大,特别是毛泽东思想的提出,中国共产党党内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3、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抗日战争既是中国人民反帝民主革命;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进步的、正义的事业,因此得道多助,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2)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的凝聚力。从敌后战场到正面战场,从国统区到沦陷区,从国内社会各阶层到国外华侨,从汉族到少数民族都充分体现了全民族抗战的特点。

(3)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和建立,到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从敌后根据地的建立和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到毛泽东《论持久战》指明抗战前途;从坚持斗争团结巩固统一战线,到抓住国际国内有利时机及时反攻胜利,都突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胜利中的关键作用。

(4)两大战场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坚持到抗战胜利,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突出特点。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相互配合,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力量的相互协调是“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苏美对日作战是对中国抗战决胜的有力配合。

4、抗日战争胜利的宝贵经验

(1)落后就要挨打。惟有国富民强才能使侵略者不敢轻举妄动,才能减少在战争中的损失,并为最终战胜侵略者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

(2)全民族抗战必胜,分裂不得人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是抗战胜利的最重要的法宝。而中国共产党在促成、维护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起着主导作用,成了全民族团结抗战的真正核心。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在任何时候都是国家和民族兴衰的根本保证,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更是如此。抗战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

(3)持久战的总方针,是最终取胜的正确战略。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一正确方针成为夺取彻底胜利的指南。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相互配合,对夺取抗战胜利起着决定性作用。

5、关于整风运动

(1)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整风运动的原因:

①遵义会议以来,党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纠正了以教条主义为特征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但还没有从思想上彻底清算这种错误。②抗战以来新党员增加较多,他们革命热情很高,但思想水平和理论素养有待提高。③抗日战争形势错综复杂,各个根据地处于分散和经常变动的状态,党内思想教育比较薄弱。在这种情况下,开展一场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运动,是完全必要的。

(2)整风运动的意义: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个伟大的创举,它在政治路线方面彻底清算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路线,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党内的指导地位;在组织路线方面,找到了解决党内矛盾问题的方法——“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在思想路线方面,使全党从“左”倾教条主义思想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成为全党的共识。总之,通过整风运动,使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统一,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高一历史知识点 篇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一、五四运动

1、导火线:1919年初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经过

(1)1919年5月4日至6月初,运动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主要活动是罢课游行

(2)1919年6月5日以后,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主力是工人,形成“三罢”斗争,各地纷纷响应

(3)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陆章三人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3、意义

(1)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成为领导者。

(3)推动了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中共成立的条件

(1)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阶级基础

(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思想基础

(3)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组织基础

(4)共产国际的帮助——外部因素

2、中共成立的标志——中共一大

(1)召开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举行,后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

(2)内容

①通过了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②确立党的奋斗目标: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③确定党的中心工作: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④选举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书记陈独秀

(3)补充说明

中共一大制定的革命纲领是不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实际的,因为当时中国的北洋政府并非资产阶级政权,所以中共首先应该推翻的不是资产阶级政权,而是北洋军阀及其靠山帝国主义国家。因此,1922年召开了中共二大,在分析了中国国情后,制定了新的符合中国实际的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列强除军阀。

3、意义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中共是一个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反帝反封、实现社会主义为目标。代表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利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反帝反封的革命纲领。

三、国共合作

1、国共合作的实现

(1)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反革命力量的强大使国共两党都无法单独战胜敌人。

(2)国共合作的可能性:国民党是当时的革命政党;国共双方的革命纲领有相似之处。

(3)国共合作的条件:

①共产党方面: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中共“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②国民党方面:孙中山的伟大转变。

③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推动。

2、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改组后的国民党一大的召开(1924年1月,广州)

3、国共合作的意义:反帝反封的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高潮的到来。

四、北伐战争

1、条件

(1)前提:国共两党实现合作

(2)群众基础: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3)组织基础:1925年广州国民政府的建立

(4)军事条件:整编国民革命军,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

2、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打倒列强除军阀)

3、对象: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势力

4、进程

(1)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很快歼灭吴佩孚、孙传芳主力

(2)1926年底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3)1927年初,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

5、影响:推动了反帝反封的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

6、失败(1927)

(1)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蒋)

(2)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汪)——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3)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和宁汉合流

(4)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①原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破坏和镇压;中共缺乏经验,共产国际错误指示,陈独秀在革命后期放弃革命领导权

②教训:中共要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和建立革命武装

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 篇八

1、审清条件限制:条件限制一般有时间限制、地点(或国别)限制、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代化等)限制、人物限制(如唐太宗)等。就时间限制而言,通常有四种情况,一是有明确的时间限定,如20世纪四、五十年代,1861年等等;二是有上限,无下限,如秦代以来中央集权制的发展;三是有下限,无上限,如明朝中期以前我国对外关系的突出特征;四是上下限皆不明确,如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辛亥革命时期等。

解答时间限制的题目时首先必须根据历史知识准确判断时间的上下限制。近年代综试卷中出现的专题式选择题,除了总序中对时间有限定以外,每一道小题中均有指定的概念,所以做这一类选择题,既要把握总序中的时间限制,又要弄清楚每个小题的时间要求。

2、审清答题主题。答题主题就是指思维对象,也就是命题人要求你所答的内容。审清了这一要求,选择的方向就确定了。专题式选择题,每小题都有不同的答题主题,考查的主题内容可以是历史事物的原因、内容、特点、性质、结果、影响等。

历史复习的技巧方法 篇九

1、学会梳理自身学习情况,以课本为基础,结合自己做的笔记、试卷、掌握的薄弱环节、存在的问题等,合理的分配时间,有针对性、具体的去一点一点的去攻克、落实。对内容掌握的不好多花时间,复习要系统化。

2、可以学习掌握速读记忆的能力,提高学习复习效率。速读记忆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复习方法,其训练原理就在于激活“脑、眼”潜能,培养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学习方式。速读记忆的练习见《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用软件练习,每天一个多小时,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把阅读速度提高5至6倍,记忆力、理解力等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3、学会整合知识点。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

历史知识点总结 篇十

一、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1、分封制

(1)概念: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承担各种义务。即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目的:巩固统治。

(3)分封对象: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还分封功臣、姻亲、殷商降族;

(4)作用:①周人的势力范围扩大;②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巩固了统治;

③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2、宗法制

(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内容: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嫡长子的其他兄弟(次子、庶子)为小宗。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如诸侯对于周王为小宗,但在本国为大宗。

(3)作用:①确立了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国”和“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二、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1、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

2、中央集权制度内容:

(1)皇帝制度:①皇权至上,大权总揽;②“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3)地方官制—废分封,置郡县(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县以下有乡、里等基层机构)

3、影响:

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整理的10篇《高一历史知识点最新总结整理》,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众鼎号。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与复习要点【优秀2篇】

下一篇: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优秀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