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复习提纲【精选4篇】
期末复习的时候你是不是经常无从下手,都不知道哪些知识点是重点,这样的话你肯定是考不出好成绩的,一定要学会列复习提纲,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4篇《高一地理复习提纲》,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大气运动 篇一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2、大气受热过程及温室效应
二、热力环流——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
1、热力环流中温度和气压值的比较方法(参看课本P30图2.3)
⑴温度:同一水平面上,盛行上升气流的近地面温度最高;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⑵气压值:同一水平面上看高低压;对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值越低。
三、大气水平运动——风(参看课本P31图2.5、2.6、2.7)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三圈环流——记气压带、风带名称及各风带的风向(参看课本P34图2.10)
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导致气压带、风带也随季节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二、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
1、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分布(参看课本P37图2.13、2.14)
2、季风环流(参看课本P38图2.15)
3、副热带高压与我国的降水和旱涝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候影响因素: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2、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成因、特点汇总
1、冷锋、暖锋与天气变化(参看课本P41图2.18、2.19、2.20)
2、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系统(参看课本P44图2.22)
3、掌握锋面气旋的结构、冷暖锋判断方法、降水位置(1)锋面气旋:地面气旋一般和锋面联系在一起,称锋面气旋。气旋是气流辐合上升系统,尤其锋面上气流上升更强烈,往往产生云、雨、甚至暴雨、雷雨、大风天气。
(2)锋面的位置: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与槽线重合。
(3)锋面类型的判断:①以槽线为界,高纬来的是冷气团,低纬来的是暖气团。②标出气旋水平方向气流
的流向(北半球逆时针辐合,南半球顺时针辐合),依据冷暖气团的移动判断冷暖锋面:如果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形成冷锋;如果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形成暖锋。③标出雨区:冷锋降雨在锋后,暖锋降雨在锋前。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1、水体分类(课本P54)2.河流主要补给类型及特点
3、水循环类型(课本P55图3.3)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1、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⑴ 流形成因素:盛行风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洋流前进时还受陆地形状的限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⑵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参看课本P57图3.5,掌握各大洋洋流分布及洋流名称)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参看课本P58~60)⑴对气候的影响(参看课本P59案例1)
⑵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
⑶对海洋航行的影响: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寒暖流相遇易形成海雾不利航行;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威胁航海。
污染的的影响: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3、洋流流向和性质的判读方法
步骤:⑴根据等温线分布判断南北半球——若某海区水温北低南高,说明是北半球的海区;反之是南半球。⑵判断寒暖流
依据:①暖流流经的海区,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寒流流经的海区,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凸。(即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相同)②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是暖流,有高纬流向低纬的是寒流。例如:右图中,从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可判断是南半球,流经AB附近的是暖流(等温线向高纬凸,此海域水温比同纬度相邻海域高;也可根据流向是从低纬流向高纬来判断),流经CD的洋流是寒流。
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水资源的分布(课本P61图3.10)
⑴各大洲的分布:亚洲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大洋洲最少⑵各国的分布:巴西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我国居第六位
⑶我国水资源分布: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2.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⑵ 资源的数量影响经济活动的规模大小;水资源的质量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益
⑶ 技发达的近现代,人们大量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陆续开采深层地下水,开发海水淡化技术;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修建大型蓄水工程缓解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
3、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合理利用水资源措施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内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课本P69~70)
2、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参看课本P71图4.3—4.6,地图册P32-33)
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参看课本P72图4.8)①岩冷却凝固
③变质作用
④重熔再生(或高温熔化)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内力作用为主)
1、褶皱山和断块山(课本P73~74)
2、
板块运动与地貌(参看课本P73图4.10)
3、地质构造与找矿、找水
① 斜:良好的储油构造;②向斜:储水构造,常形成自流盆地。
4、地质构造与工程建设(课本P74活动)
①工程建设选址,应避开断层,以免诱发地震、滑坡、渗漏、坍塌等地质灾害。②开凿隧道通常选背斜,原因:背斜成拱形,安全稳定,不易积水。5.火山(课本P75)
6、山的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课本P76活动)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1、河流的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课本P77图4.17,P78图4.18)
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整体性(课本P85案例1,P87~89案例2和案例3)
⑴形成: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大气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⑵表现: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及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2、地理环境的整体功能(课本P86)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陆地自然带:陆地上不同地区,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形成与之对应的植被和土壤类型。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2、三种地域分异规律(课本P91~94)
3、非地带性分布现象:在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基础上,陆地环境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影响,使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表现得不很完整或很不鲜明,称为非地带性分布现象。例如:⑴沙漠中的绿洲;⑵南半球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缺失
4、陆地自然带与气候的对应关系(课本P39图2.16,P91图5.6)
表1.气候分布规律图
表2.陆地自然带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篇二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农业区位的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农业区位因素(课本P42图3.3)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农业地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和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具有相同特征。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课本P45~46图3.9)
一、季风水田农业(课本P47~48图3.10)
二、商品谷物农业(课本P49~50图3.13,3.14)
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大牧场放牧业(课本P47~48图3.10)
二、乳畜业(课本P52~54图
3.19,3.20)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城市与城市化 篇三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城市形态(课本P18图2.1)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利用类型: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农业用地等。2.常见功能区:功能区之间没有明确界限,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课本P19~21)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化
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典型模式(参看课本P22图2.7)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城市的不同等级(课本P25~26)
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课本P28~29图2.13,2.15)1.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城市相距较远。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3、城市服务范围六边形嵌套模式可以用来指导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和商业网点的布局。
第三节城市化
一、什么是城市化(课本P31~32图2.17,2.18)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和特点(课本P33图2.20)
2、逆城市化
3、世界城市化的地区差异(课本P32图2.19)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本P36~37图2.25)
2、城市环境问题(课本P37图2.26)
3、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课本P38)
⑴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污染。⑵使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篇四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2、不同类型工业部门的区位选择原则(课本P58图4.2)
二、工业区位选择(课本P59~60)1.工业区位因素及其作用的变化
2、案例分析——钢铁工业区位变化(课本P60图4.5)
3、社会、环境需求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课本P61图4.6)
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课本P62~63)1.工业联系
⑴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工厂之间存在产品与原料的联系⑵空间利用上的联系——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或廉价劳动力
3、工业地域
⑵工业地域按形成分类
⑶工业地域按性质分类
业地域形成原因:工业集聚
二、工业分散和工业地域联系(课本P63~64)
1、工业分散
2、工业地域联系
一、传统工业区1.概述(课本P65)
2、鲁尔区(课本P65~67图4.9、4.12、4.13、)
⑴区位优势:①丰富的煤炭资源;②离铁矿区较近(法国洛林铁矿);③充沛的水源;④便捷的水陆交通;⑤广阔的市场。2.衰落原因:
①生产局限于传统工业;②煤炭在世界能源费消构成中的比重下降(原因:石油、天然气的广泛应用;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减少);③钢铁市场竞争激烈及其替代品的广泛应用;④重化工业集聚带来的环境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等问题;⑤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4、辽中南工业区与鲁尔区发展条件的对比(课本P67~68图4.14)二、新兴工业区1.概述(课本P68)
2、意大利新兴工业区(课本P69图4.15、4.16)
3、美国“硅谷”(课本P71~72图4.19)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主要运输方式及特点(课本P78表5.1)
2、运输发展趋势: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二、交通运输布局
1、交通运输网(课本P79~80图5.3)
2、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经济、社会、技术、自然
3、南昆铁路的建设(课本P80~81图5.4)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1、对聚落形态的影响(课本P82图5.5、5.6)
2、对商业网点分布点的影响(课本P83~84图5.8、5.9)3.集镇是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的,交通线路的改变会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如陕西勉县的长林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带来的4篇《高一地理复习提纲》,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众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