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湾区合兴苑小学校长朱能干:“问诊”学校体育教育精准施策促提升
信息时报讯(记者 陈少韩)每天下午放学后,在广州市荔湾区合兴苑小学的操场上,学生们人手一篮球,齐“炫”球技
信息时报讯(记者 陈少韩)每天下午放学后,在广州市荔湾区合兴苑小学的操场上,学生们人手一篮球,齐“炫”球技。学校羽毛球馆里“砰砰砰”的羽毛球拍打声格外引人注意,现任合兴苑小学校长的朱能干介绍,“我们学校主打‘篮球+羽毛球’双驱动的发展思路,打造学校体育特色品牌,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出彩。”
上学期,朱能干报名参加2023年蔡崇信以体树人校长计划的时候,还在广州市荔湾区蒋光鼐纪念小学任校长,如今成为该计划提名校长的他已在合兴苑小学任职。朱能干说:“我在5所学校当过校长,每一次去到新的学校,我都会把之前实践出来的经验成果带到新学校,对新学校体育教育进行全方位‘诊断’,然后‘对症下药’,促进学校体育教育的全面提升。
接触越来越多热爱体育运动的人,尤其是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后,朱能干愈加热爱体育,他说:“体育对一个孩子一生的影响非常大。在小学阶段,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学习运动知识技能、培养兴趣爱好,还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如果一个人在小时候没有体育运动的习惯,那他越长大就越难培养这一习惯。”在朱能干执教的这些年里,他见证了不少体育特长生通过体育找到人生方向,并为体育梦想绽放光彩。
朱能干告诉记者,他自己在体育运动方面是有些遗憾的。朱能干说:“小学阶段是个体神经系统发育的敏感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对于各项运动机能处于‘一学即会’的阶段。错过了这个打基础的学习时期,今后再想矫正自己的运动习惯,就会困难重重。体育就是宝贝,在学习体育的黄金时期,我没能学习到,但我的学生要学习到。”
体育是朱能干的宝贝,在担任校长的18年里,每到一所新学校,他都会选择“以体树人”作为工作的切入点,以体育工作为突破口,抓学校良好校风形成,促学校整体教学质量提升。
朱能干曾在一所特教学校担任校长,并且在该校打造体育学科,带领特殊孩子参与体育比赛。后来,朱能干被调到荔湾区林凤娥小学时,提出了“人手一球,人人会打篮球”的口号,用6年时间创建一所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学校篮球队参加省、市、区比赛获第一名。
2019年,朱能干调入荔湾区蒋光鼐纪念小学后,在发展好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的同时,他结合学校场地的实际情况,提出发展篮球促学生体质健康的举措,用一年时间将学校创建成为广东省篮球推广学校。为了发展学校体育工作,他还提出学校体育工作“足球篮球双驱动,多元发展”的思路和“老城市新活力,‘小场地’大作为”的体育创新之路。2021年广州市小学体质健康抽测和2022年荔湾区小学体质健康抽测,蒋光鼐纪念小学优良率均达100%。有了健康的体魄,学生们才能更好地学习生活。与此同时,学生们也通过体育教育,培养了规则意识,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了全校整体的教学质量。
每次调到不同的学校当校长,朱能干就把自己之前的体育教育经验成果带到新上任的学校,用更短的时间推进体育实践成果的落地。朱能干说:“一个学校的精气神,校风班风非常重要。而‘以体树人’就可以成为我开展工作的切入口。到了一个新的学校之后,首先,我要开始为这个学校做‘诊断’,从师资、场地、学生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诊断’。”
今年新学期,调入合兴苑小学后,朱能干将全校场地进行全面规划,通过“小场地”大作为的思路,把学校边边角角的位置利用起来,安装篮球筐,让孩子们有更多空间去练篮球。学校有一个室内的羽毛球场,可以充分利用起来。另外,学校还计划建立一个运动综合楼,朱能干说:“到时候我们把一楼架空,确保学生们在一楼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在顶楼,我们计划打造一个空中足球场,让我们学校的学生有场地踢足球。”在师资方面,学校目前体育老师不足,虽然有专业的羽毛球教练,但是没有专业的篮球老师。对此,朱能干借助第三方机构承接430托管课堂的机会,引进第三方机构的篮球教练,以补充篮球师资的不足。
优化场地利用和师资队伍之后,目前,学校一、二年级每周有4节体育课,三到六年级,每周有3节体育课。另外,学生每天有半小时的大课间运动时间,中高年级的学生每天要参与欢乐123晨跑活动。学校430托管课堂有艺术类、体育类的课程,2/3的学生自愿选择了体育课。
朱能干说:“我的思路是先抓一个体育项目,然后把该体育项目做到极致,再从‘一校一品’做到‘一校多品’。之前,学校有羽毛球队,羽毛球的基础很好,但是并不是每个学生都会去学习羽毛球。我提倡每个人都参与学习,人人都出彩。不只是羽毛球,现在我已经分步推进了一、二年级学生人手一个篮球,未来,我还希望把足球等体育项目也在学校发展起来。”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推动也离不开学生家长的支持,为此,学校会开展相关的家长讲座和“以体树人”主题亲子运动会,让孩子和家长一起运动,让孩子在充满活力的校园以及家庭中健康成长。
值得一提的是,朱能干除了抓好自己学校体育工作,还带领自己的团队到广东省连州市星子镇中心小学和贵州省七星关区大银小学等乡村学校开展体育帮扶送教活动,捐赠体育器材,为他们做体育教育的顶层设计,助其成为体育特色学校,惠及更多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