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优秀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众鼎号为您精心整理了5篇《《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篇一
感 悟 语 言 的 魅 力——《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大岭山镇中心小学 李林
教材简析:
《杨氏之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五年级下册第三组的第一篇课文,它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故事大意是这样的: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
选编本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是理解古文的意思;三是使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
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明确提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本课是为第四学段的学习搭一个梯子,使学生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风格,为顺利过渡到中学的文言文学习作一个铺垫。
教学目标:
1、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家禽”等词语。
(确定依据:本课编排特点及学生实际情况。)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确定依据: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背诵优秀诗文有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确定依据:本组课文学习目标及文言文的学习规律。)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确定依据:本课的写作特色及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的实际情况。)
教学难点:
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确定依据:文言文语言精炼的特点及学生实际理解水平的差异。)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及录音带等。
教学过程:
一、趣入新课,引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期待。
(一)古时候有一个九岁的孩子,他能言善辩。有一天,有个客人来拜见他父亲,恰好他父亲不在家,便故意逗他,他委婉机智地回答了客人。你想知道他怎样回答客人的吗?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
(二)读题,释题。
释“氏”、“之”的含义。依此类推,李家的儿子就是李氏之子,刘家的儿子就是刘氏之子。(意向:通过知识迁移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明确它们的含义。)
【设计意图:以故事开头,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有意注意,把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起来。同时让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实现知识的迁移,从而感悟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不同。】
二、识记生字,引导学生读出文言文的节奏。
(一)播放录音,学生划出节奏。
(二)检查节奏的划分情况,学生按节奏自由读文。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
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三)检查朗读情况,指名朗读。
教师重点指导朗读“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意向:“家禽”一词与现代文的“家禽”一词意思有较大的差异,这一句既是朗读的难点,同时又是理解的难点。先让学生读好这一句,为下面体会语言的精妙作好铺垫。)
(四)课件分行出示会认的字及会读的字,学生认读生字。
1.你认为哪个音最易读错,哪个字最易写错?特别要注意哪一笔?
(1)在学生交流时,适时用鼠标点击该字放大。课文中要求写的字有三个比较容易出错,根据书写的实际情况提醒学生注意:“曰”不能写成“日”,“惠”和“禽”不仅要把结构写匀称,还要注意把笔画写正确。
(2)有两个多音字要指导学生读准,一是“为设果”中的 “为”读“wèi”,二是“应声”的“应” 读“yìnɡ”。
2.全班齐读生字新词。
(意向:落实第一个教学目标。)
(五)熟读课文。采用分小组读、男女生读、师生合作读等形式把课文读熟。
【设计意图:五年级的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因此,放手让学生自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提醒同学,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更为有效地提高学习生字的效率。“三分文章七分读。”文言文的朗读尤为重要,让学生读准音,断好句,把课文读得通顺流利,为下来的理解作好铺垫。】
三、合作学习,引领学生读懂文言文的大意。
(一)参照注释,自学课文。
要求学生把关键词的注释标注到原文上。(意向:训练学生读书批注的良好习惯,同时加深对部分文言文词语的理解。)
(二)小组合作,理解课文。
要求学生每人说一句,合作理解课文意思。
(三)检查理解情况。
1.教师重点指导以下字词:甚、惠、诣、乃、示、曰、未
2.师生交流每句话的意思。
(四)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同桌互说。
【设计意图:阅读文言文,要初步感知古汉语的形式,结合注释,了解每句话的意思,还要了解少量文言文词语的意思。本文内容比较浅显,学生根据注释可以理解,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落实第三个教学目标。】
四、品读课文,引逗学生感悟精妙语言的魅力。
(一)默读课文,思考: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和同学交流阅读心得。
(二)课件出示下面三句话,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感受语言的精妙。
1.孔雀是夫子家禽。(意向:读这一句,让学生明白:小孩是在承认 “杨梅是自己家的果”的基础上,推出的结论。)
2.孔雀岂是夫子家禽?(意向:读这一句,让学生明白:小孩是在否认“孔雀不是先生家的鸟”的基础上,否认了“杨梅不是自己家的果”这一结论。)
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意向:读这一句,让学生明白:小孩也是在否认“孔雀是先生家的鸟”基础上,否认了“杨梅是我家的果”的结论。但加了“未闻”一词,就把决定权转嫁给了孔君平。好像是觉得孔君平把孔雀当作是自己家的鸟了,才说这样的话。)
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 “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如果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就比较生硬,有逼孔君平承认的嫌疑;如果用反问句式,也就是否认了孔雀不是孔君平的家禽,也就否认了杨梅不是自己家的果,但语气太重。而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把决定权转嫁给孔君平,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住脚。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
(三)给文章再补个结尾。听了孩子的话后,孔君平会有什么反应?请你给课文补个结尾。
(意向:既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又适时地练笔,把读写结合落到实处。)
(四)学生交流。
让学生充分说,只要合理,就予以肯定。(意向:崔峦同志说得好:“教师强势,学生必然弱势。”给学生以思维的空间,克服课堂上的霸权主义。)
【设计意图:语文课,主要任务是学习语言。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忘记这个根本任务。通过比较句子,让学生在比较读中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孩子的思维敏捷及语言的机智幽默,落实第三个教学目标,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五、感情朗读,引动学生沉淀文言文的精华。
(一)学生感情朗读。
(二)检查背诵。
【设计意图:本文篇幅短小,文字也比较浅显,让学生诵读,有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落实第二个教学目标。】
六、学以致用,引渡学生拓展文言文的阅读。
(一)课件出示短文两节。
短文一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短文二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二)让学生说说大概意思,并说说妙在哪?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既要关注整体,又要关注个体,让后进生吃得好,优生吃得饱。同时对本课的第三个教学目标进行检测。】
七、意犹未尽,引介学生积累精妙的语言。
引出综合性学习内容。可以就某一个内容进行综合性学习,课外由四人小组长组织安排活动。
1.搜集并积累在表达上很有特点的语言,如,歇后语、谚语;很有特色的短文,如,幽默故事、古今笑话等。
2.搜集提示语和广告语,比较表达的效果,再试着写一写有情趣、能打动人的提示语或广告词。
3.搜集相声、评书或影视剧的精彩对白,体会语言的艺术魅力,并试着演一演。
【设计意图:高年级的综合性学习,要比较充分地体现其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的特点,注重提高学生策划、规划自己学习的能力,用多种途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这一设计既是关注学生兴趣的延伸,又是体现了本组课文的学习目标:通过综合性学习,搜集、积累用得精妙的语言,以不断丰富我们的语言,并学习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
八、板书设计,引起学生关注精妙的语言。
10 杨氏之子
杨氏之子 此是君家果 (杨梅)
孔君平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孔雀)
【设计说明:课文内容的重点是孔君平与杨氏之子的对话,关键事物是“杨梅”与“孔雀”。孔君平由杨梅想到杨氏,小孩子由孔姓想到孔雀。把重点句子与关键人物、事物对比板书,既突出了课文的重点,又凸现了精妙语言的魅力。】
《杨氏之子》教案 篇二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杨氏之子-
教案,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杨氏之子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语言的巧妙艺术。
4.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精妙的语言。
教学重点
1.能理解课文意思,做到感情朗读。
2.能在生活中运用精妙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语言的巧妙性。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自古以来出现过许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那你知道关于机智儿童的哪些故事呢?今天,让我们走进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感受杨氏之子的聪慧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世说新语》。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抽读,检测读书情况。
4.齐读。
5.说说课文主要写的什么事?(只是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
三、合作学习,理解课文意思
1.小组学习,借助注释和搜集的资料理解文中每句话的意思,并作好记录。
2.交流汇报句意。
意思:梁国的杨家的小孩只有9岁,特别聪明。孔君平去拜访他的父亲,因为父亲不在,就叫儿子出来。他为客人端果子,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小孩说:“这是你们家的水果。”小孩回答他说:“没听说过孔雀是孔先生家的家禽啊!”
3.理解了课文意思,你现在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四、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1.有感情地读全文。
2.背诵全文。
五、拓展
1.在生活中有哪些语言让你铭记在心呢?(交流自己搜集的或听到、看到的精妙语言。)
2.演一演相声、小品或电影中的精彩对白。
六、作业
1.写一写对精彩语言的体会。
2.默写课文。
3.看《世说新语》。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杨氏之子,杨氏之子。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篇三
【设计理念】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读,重点在读,难点也在读,在朗读上必须有时和量的保证。这是小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更应该多读少讲,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这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古典语言的韵味,在读中体味这简练的语言中蕴涵的情味,熟读成诵,从而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
3、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体会杨氏之子的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重点】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懂句子,体会杨氏之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听相声片段:牛年牛、说说牛群的话妙在哪里?师引导: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那么机智巧妙的语言呢?)
二、疏通课文
(一)初读古文
师:(大屏幕出示《杨氏之子》一文。)
这是我们小学阶段学的第一篇古文,请大家各自放开声音读一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谈(语言简短、难懂)
师:一起读读课题——杨氏之子(理解氏、之)题目的意思是姓杨人家的儿子
拓展:生结合实际说()氏之()从题目中我们知道,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杨家小儿的故事。
请大家打开课本,谁来把他的故事读一读——
师:他有没有读正确呢,我们一起来听一遍!老师声情并茂地范读一遍课文。学生自己读文,特别要读准两个多音字,再请个别学生读,把文章读正确,齐读。
(二)猜读古文
师:古文也叫文言文,古人写的文章,我们现在的文章叫白话文,怎么说就怎么写,说的跟写的一样。而在古时候,把用书面语写在竹简上的文章成为文言文。,为了节约纸张,写下来的语言很简练。这篇古文虽然只有55个字,向我们描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你能不能想象一下,大概说了一个什么故事。
请2名学生猜讲故事的内容。
(三)细读古文
同学们想的到底对不对呢?有句话说的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句:“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谁来说?说错了没关系。
生:第一句话的意思是:梁国有一个姓杨的人家有个男孩子九岁了,非常聪明。
师:你也真聪明!有个生字我们写一下,(板书“惠”)惠就是“慧”,聪明的意思。聪慧就是——,甚就是很,非常的意思,这个小孩不是一般的聪明。(读出很聪明)
师:——他姓什么?生:杨——
师:接着往下说。“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生:我觉得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君平来拜访他的父亲,父亲不在家,就叫他的儿子出来。
师:诣就是拜访,“乃”就是“就”,呼就是叫,我们推想一下,可能是哪些人开门,谁叫的?请学生学一学当时的场景。我们知道古文十分简练,像这篇文章中它省略了一些叙述文字,这要靠思考和想象去补充。
第一种可能是妈妈见孔先生来拜访她的丈夫,她的丈夫不在家,她把孩子叫出来的。妈妈还可能会说——哎!孩子,快出来!快出来!你孔叔叔来了,你先过来陪孔叔叔坐一坐。
第二种可能是佣人开门,譬如说,他一开门,一见孔先生忙说,对不起,孔先生,我家主人不在家。(以不同角色描述)孔君平问:“哎!他小孩在家吗?我就喜欢那小孩。”“在在。哎!快出来!快出来!孔先生来了!”
师:再往下说。“为设果,果有杨梅”。
生:孩子为孔先生端上来一盘水果,水果里面有杨梅。
师:这里省略了很多话,是谁为谁摆出水果?
师:水果里面有杨梅。特别强调了杨梅。你看这杨梅的杨和杨氏的“杨”怎么样?生:一样。
师:“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先说请“示儿”,指以示儿是指着什么呢?“君家果”指的是什么?
生:杨梅
师:为什么说杨梅是君家果呢?
生:因为他们都有一个“杨”字
师: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
生: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小儿看,并说:“这杨梅和你一个姓,是你们家的果子。”
师:你觉得孔君平他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像孔君平那样幽默地说一说。(学生练习说)
师:那这杨家小儿又是怎么对答的呢?读: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先说说这句话的理解。再反复读读小儿的回答,细细地体会,你觉得他回答得怎么样?从哪个词体会到的
生:回答得快(应声)、很巧妙(孔雀、孔君平、未闻)。回答得很有礼貌。
你看,一个才9岁的孩子,不光能听出孔君平话中有话,而且能巧妙对答,对答如流,你想用什么词语夸一夸他?怪不得文章一开头就说——(读出夸赞的语气)!如果来的是李君平,毛君平、骆君平,他也能机智对答吗?我们也能对答如流,因此我们也甚聪慧。
三、感情朗读
文言文本来没有标点,是后人加上去的,即使加上,有些地方还需要注意停顿。现在我们要把这篇古文读出节奏,读出韵味来,(指导该停顿的地方)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练读。谁先来。如果读得好,请大家左手拍右手,向他学习,读得不够好,也请大家左手拍右手,给他鼓励。
四、背诵积累
师:聪明的孩子,不光能有感情地朗读古文,还能飞快地把文章背下来,给大家2分钟,看谁最聪明!现在就会背了,站起来,勇敢试一试,考一考记忆力。自信一点来。
(请3—4位学生背)
师:大家一齐来背。(生一起背)
五、说《故事新编》
师:这个故事选自《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写的。《世说新语》记载的都是文人言谈轶事的故事,其中有很多描写言语的故事,推荐同学们读一读。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会读写本课的6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为、应”在本文中的读音。理解“甚、惠、诣、乃、示、曰、未”等字意。
2、学习断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言文”不同于“白话文”的语言特点。
4、通过品读“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体会人物机智。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
2、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体会人物机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解释课题。
1、同学们,我们每天都有用语言进行交流。精炼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和别人沟通;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助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活跃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们就要走进古人刘义庆,走进他的《世说新语》,去认识一位九岁的能言善辩的孩子。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2、解释课题: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生读说意思,师归纳)
3、请同学们也试着用这种方式来介绍自己。(氏之子或女)
(设计意图:让学生试着用文言介绍自己是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特点,且对古文中的“氏”迁移运用)
二、初读课文,读通古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读通课文。
2、检查读通情况,在读文中发现学生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解决。着重强调多音字“为、应”在本文中的读音。引导学生读懂停顿。(教师范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朗读去感受文言的特点,以读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
三、合作学习,读懂意思、了解课文内容。
1、小组合作学习,借助注释和搜集的资料理解文中每句话的意思。哪些地方不懂,做上标记。
(设计意图:合作学习既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也能使学生更快地更容易理解课文的意思)
2,、全体交流解决难点。
第一句:学生解读时,重点强调:甚、聪惠。
第二句:(1)学生解读时,重点强调:诣、乃。介绍孔君平。
(2)“乃呼儿出”大家猜想一下,是谁把孩子叫出来的呢?叫儿子出来做什么呢?
师小结:从这我们能感受到古人是有大智慧的,古文中省略了一些环节,我们还是能解其意,这就是古文语言精炼的一个特点。
第三句:(1)学生解读时,重点强调:为、设。
(2)谁为谁设果?
师小结:由此我们发现这句话虽然省略了主语,但我们联系上下文进行推测,也是一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果有杨梅”是只有杨梅吗?想象一下还有什么?但在这里只提到杨梅呢?
第四句:(1)学生解读,重点强调:此、君。
(2)孔君平为什么说杨梅是他家的水果呢?在与杨氏子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孔君平把杨梅和杨氏之子相提并论,也就是说,杨梅姓杨,杨氏之子也姓杨,说他们是一家子。)
第五句:(1)学生解读,重点强调:未、夫子、“家”和“禽”与现代的“家禽”比较。
(2)那杨氏子又为何这样作答呢?推测一下,杨氏子在作答之前,他是怎么想的?
3、知道每个句子的意思后再连起来试着说说课文的意思。
四、品读关键词句,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体会人物机智。
1、你觉得杨氏子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看出来的?
“甚聪惠”——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杨氏之子也不假思索地答道:“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对比“君家果”“夫子家禽”。
(2)“应声”答曰(反应快),多么聪明的孩子,所以文章的开头这样写道: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杨氏子没有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让听话的`人感觉舒服,同样的意思,拐了个弯说,就委婉得体,而不失礼貌。
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想到孔雀;
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的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反驳了孔君平的话。
2、再造情境,迁移运用“未闻”。
师引导:(手指自己)在下柳君平。(手指杨梅)此是君家果。
接着又来了个姓梅的。(手指杨梅)此是君家果。
(设计意图:白话和文言对比着学习既能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又能品味出文言之精妙。)
五、熟读成诵。
1,这么聪慧又懂事的孩子,你们喜欢吗?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出喜欢的感受,读出古文的韵味。
2,学到这里,你能试着把这个故事背诵下来吗?一起背一背,不能背诵的看着书朗读。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认识“诣、禽”两个生字,会写“梁、诣、禽”三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熟读成诵。
2.能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了解课文大意,并能说出表现杨氏之子机智的故事内容。
3.感受文言文语言的魅力,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了解课文大意,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敏捷。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受杨氏之子的机智敏捷、待客有礼,体会文言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回忆旧文
同学们,谁还记得我们本学期学过的一篇文言文?我听到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了《自相矛盾》。谁能完整地背诵出来?(指名背诵)
2.揭示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走进文言文的世界,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吧。来,齐读课题——杨氏之子。(板书:杨氏之子)
3.理解课题
氏,姓氏。之,的。完整意思为姓杨人家的孩子。
4.了解出处
《世说新语》的作者是南朝刘义庆,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其内容是记载了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和轶事。
二、走近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交流分享,预设:
(1)夫子与孔君平的混淆。夫子是对年长而且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这里指的是孔君平。
(2)杨父的。混淆。可以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看看杨父有没有在场。
(3)本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君平去拜访杨家父亲,父亲不在,于是就叫出了杨家孩子。孩子用杨梅招待客人,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果子”。孩子马上回答:“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
3.再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试着将停顿读正确。
(2)指名朗读,请同学分享停顿的理由,大家一起讨论是否恰当。
(3)纠正朗读,在文中划出正确的朗读停顿线。
(4)教师范读,尤其注意孔君平与杨氏儿的两句对话。
(5)全班齐读,朗读的速度可以放慢一些,将课文停顿正确。
4.疏通文意,指名: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①惠,通假字,同“慧”,智慧。甚,很。
②注意“梁”字,下面是木,右上为两点。
(2)“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①诣,拜访。
②谁呼儿出?孔君平。
(3)为设果,果有杨梅。
①谁为设果?是孩子,也就是杨氏之子。
②为谁设果?为孔君平,孩子为孔君平摆放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4)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①示,给……看。
②指什么以示儿?是杨梅。此处省略了指的对象,可以结合插图教学。
(5)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①夫子,古时对年长且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君平。
②家禽,古今异义词,古意是家中的鸟,现在指家养的禽类,如鸡鸭鹅。
③注意“禽”字,人字头要扁一点,撇和捺要张开。下半部分注意不要写错。
三、走进课文,品味细节
1.文章第一句提供了哪些信息?体现了文言文什么特点?
(1)主人公的国籍、年龄、姓氏、人物特点。体现了文言文语言的简洁、凝练。
2.文中哪里最能体现杨氏之子“甚聪慧”?
(1)“应声”,说明杨氏之子是不假思索地回答,体现了他才思敏捷。
(2)“未闻孔雀是父子家禽”,加上未闻,则更加委婉有礼。
3.文言的另一特点是语言风趣。本文哪里体现了语言的风趣?
孔君平借杨梅之“杨”打趣杨氏之子,说这是杨家之果。
杨氏之子立马以“孔雀”回击孔君平。
(板书:杨氏子——杨梅——君家果。孔君平——孔雀——夫子家禽。)
4.小组讨论:为什么杨氏之子不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因为孔君平是客人,“未闻”一词比较委婉,既反驳了孔君平,又表达对客人的尊重。
5.开放讨论:如果你是孔君平,听到了杨氏子的回答,你会怎么想?
6.分角色朗读,注意读出孔君平的风趣调侃,杨氏子的机智敏捷。
(1)同桌分角色朗读
(2)男女分角色朗读
(3)师生分角色朗读
7.体会古人称呼的丰富:
(1)杨氏之子(其、儿、君)
(2)孔君平(夫子、孔)
四、课堂小结,升华体会
1.文言文有什么特点?
语言精练、风趣幽默、人物鲜明。
2.总结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配合插图。
3.试着背出原文,并向父母分享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21杨氏之子
《世说新语》
杨氏子——杨梅——君家果
孔君平——孔雀——夫子家禽
上面内容就是众鼎号为您整理出来的5篇《《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众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