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优秀10篇】
通过集体读、指名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含的道理。一起看看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欢迎查阅!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众鼎号为您精心整理了10篇《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如果能帮助到您,众鼎号将不胜荣幸。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篇一
教学目的
1、 会认本、像、着、最、狗、叫、猫、跳、又9个生字。会写又、手、书、本4个字及词语一本书。
2、 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识字和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激发学生对书本的兴趣,培养学生爱看书的习惯。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或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 识字、写字。
1、 识字。
⑴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师:利用生字卡片点名读、和开活车的方式读,比一比,谁读得准,以便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⑵重点指导最、狗、猫三个字的读音,发现读得不准的要及时纠正。
⑶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⑷师要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忆字形。如最字,可启发学生:这个字是我们认识的哪些字组成的 ?让学生把它拆成日、耳、又三个已经认识的熟字,以便帮助记忆。叫和猫可连成一起编成儿歌小猫、小猫,喵喵叫来记忆。本字可与木字进行比较。
2、 写字。
⑴让学生先看一看要写的字的字形。
⑵师引导:又本两字书写时撇和捺要伸展。手字书写时撇和两横要写在上半格,这三笔的间隔要均匀,下面一横要写长一点,写在横中线上,最后一笔是弯钩。
⑶书空
⑷课堂练,教师辅导。
(二)朗读、背诵指导。
⑴朗读第一节的前三句,语速稍缓慢,语调轻而低,体现爸爸、妈妈和我沉浸和陶醉在书本中。我也爱看书中的也字应拖长一点,表现出我
也喜欢看书。第二节的前三句中,厚厚大大花花绿绿应读重些,强调书的种类多。
第二节的最后两句押韵,朗读时要读出韵脚。
⑵带着愉快的心情轻松地朗读,体会我对书中的小狗小猫猴子的喜爱之情和被它们所深深吸引,体会了我对书本的浓厚兴趣。
⑶引导学生边读边做动作,表演朗读。
⑷检查互读。试背诵。
(三)感悟、理解。
⑴让学生朗读课文后,师引导观察:画面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让学生说说,然后引导学生,小朋友的 爸爸和妈妈在看书,小朋友和他们一样在看书,就是我也在看书,体会也的用法。
⑵让学生做拿和捧的动作,比较课文中用词的准确性,同时体会小朋友一家对书本的喜爱。
⑶找出课文中的一些句子,读一读,然后 让他们进行想象,感悟课文内容的精彩。
⑷结合课文内容,编故事,把编的故事说给同学们听一听,
(四)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先让学生回忆,再进行交流。
(五)实践活动
⑴读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在选择喜欢的词语填写在空花朵上。
⑵布置学生看外书,喜欢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看谁看的书最多。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篇二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正确朗读儿歌,
2.能看懂图意,通过看图读儿歌,初步认识方位,懂得“上中下”是表示位置的,它们是在比较中确定的。
3.学会5个生字的音、形、义。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2.通过看图读儿歌,懂得“上中下”是表示位置的,它们是在比较中确定的。
3.学会5个生字的音、形、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复习三拼音节xiǎo、jiān、xià、miàn
2.抽读基本笔画卡片。
3.抽读学过的生字卡片。
4.导入新课:
板书:看图读拼音识字5
二、看图,认识位置。
1.电脑出示p56图,提问:这几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2.你们玩过滑梯吗?当时是什么样\www.1126888.com\的心情?仔细观察图,体会一下当时他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3.你们能说说图中的三个小朋友分别在滑梯的什么地方吗?
4.点击电脑鼠标出示“上、中、下”,让学生读一读。
三、读儿歌
1.请学生借助拼音读儿歌,注意把字音读准确。读不准的音节画上问号。
2.同桌同学互相读,纠正读音。
3.指名读前三行。
4.这三个小朋友分别是谁呀!(大明、小云、我)请同学们到图前指一指。
5.师问:大明、小云和我能老在一个位置吗?为什么呀?
6.同桌同学互读后三行。
7.认识问号,告诉学生要读出问的语气,教师范读,学生练习读出问的语气。
8.让学生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9.电脑演示(动画效果,位置变化:“我”上去了……小云下来了……大明在中间)
10.提问:“我”在哪里?为什么呀!
11.理解后朗读儿歌,要求懂得正确、流利,读出问的语气。
四、学习生字的音、形、义
1.学习生字的音
(1)在儿歌中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生字卡片,比比谁读得又快又准。
(3)抽读生字卡片,让学生读准音,认清形。读后把卡片贴在黑板上。
(4)进行猜字游戏
2.让学生说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3.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通过组词说句理解字义。
(1)学生组词说句
(2)读书中词语(P57,第2题)卡片。
(3)知道“上”和“下”,“大”和“小”是意思相反的词。
? ? ??五、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特别好!不仅读得好,还学会了运用,真不简单!
附:板书
看图读拼音识字5
上中下大小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儿歌。
2.抽读生字词卡片。
二、指导书写
1.看书进行笔顺跟随
体现差异原则:让已经会写的同学自己观察笔画怎样写好,不会写的同学通过自学了解先写哪一笔,再写哪一笔。
2.随电脑博士进行笔顺跟随,让学生整体书空每个字。难点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
3.引导学生进行书中的描红,根据所描的字中选择自己认为难写的字,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4.重点指导“小”字,电脑出示:“小”,观察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教师范写。
5.学生独立写一个字。
6.进行展评:(拿一本学生书写的“小”字进行展示)让学生说说哪笔写得好,哪笔写得不太好。
7.出示课件,演示书写规范的“小”字。
8.按照学习“小”的方法完成其它几个字。
三、巩固练习
1.读儿歌,发现生活中表示位置的词。
2.在生字本上完成生字作业。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 篇三
课前透视
识字3是以对对子的形式呈现,内容都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对子情境优美,语言精炼,读起来琅琅上口,利于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
对对子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在极富感染力的语境中教师应该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大自然的实际,采用多种方法识字。
教学目标:
1、认识“雾、霜”等13个生字,会写“和、语”6个字。
2、借助拼音和插图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有搜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识记字形,学会对对子。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关于大自然景物的图片或课件。
课时:两课时(1.5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启发谈话。同学们喜欢对对子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组对子歌。
2、展示图片。(出示大自然景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说说画面的景色。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大自然。
对话平台
自学(读文正音,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1、学生借助拼音朗读对子,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交流识字情况。
识字(竞赛识字,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1、出示生字词:认识哪个读哪个?说说你是怎么认识的?
2、游戏识字:开展“识字秘诀”交流会,看谁的识字方法好。
3、检查识字:
(1)开火车识字——将13个生字打乱顺序,以小组为单位按顺序开火车读生字。
(2)摆长龙识字——学生按教师出示的拼音顺序把字卡摆成长龙。(也可摆成其他图案,如问号、感叹号、S形等)
(3)帮生字找家——分别找出带“雨”“虫”“木”字旁的字。
(4)猜字谜-——多字少一半()夕;十日十日(朝);王二小,白又胖,一屁股坐在石头上(碧)
(利用学生已有识字经验,在游戏和活动中识字,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识字的乐趣)
朗读(师生互动读文,营造融洽的学习气氛)
1、读文,引导发现课文的特殊呈现方式。
2、师生交叉读文、拍手练读、分组竞赛读文。
练习(拓展延伸,使学生进一步感悟语言,积累语言)
请你学着文中的样子,也出几个对子让小伙伴对一对,实在对不上你可以帮助他。
写字(分散写字任务,提高书写质量)
重点指导“和、语、千‘
第二课时(或半课时)
对话平台
导入(借助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出示大自然的画面:你能用学过的词语描绘一下吗/说完后把词语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绘画(挖掘学生个性潜能,增强理解语言能力)
1、在文中挑选一个或几个喜欢的词语,写在纸上,自己配上画面。
2、拿出自己的作品在组内交流,大家互相评议,猜猜他画的是哪些词语。
练习(游戏识字进一步巩固识字,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1、挑字卡找朋友:
翘舌音朋友——我是翘舌音“朝”,我的朋友在哪里?
结构朋友——我是“秀”,我有上下两层楼,我的朋友在哪里?
偏旁部首朋友——我是昆虫小蜜蜂,我的朋友遍天下。
反义词朋友——我是“朝”,是一天的开始,我的朋友在哪里?
2、“火眼金睛”:儿歌中哪些字是今天学的?看谁找得多?
红脸儿朝阳出东方,专给小朋友洒霞光。
碧绿的田野禾苗壮,万紫千红花儿香。
蝴蝶姐姐花间舞,蜜蜂妹妹采蜜忙。
杨树摇摆千条枝,桃李傍晚送夕阳。
3、“金话筒”:任意选择书中的词语说几句话,看谁用得多,句子说得美。
写字(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体会汉字的结构之美)
1、认读“李、秀、香”,学生观察描红: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发现问题相机引导,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万紫千红:形容百花盛开,颜色鲜艳。
和风细雨;原指温和的风细小的雨。现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
山清水秀:形容风景优美。也说山明水秀。
相关链接:对子歌(略)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认识餐、丢等13个生字,会写问、间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乐于帮助他人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课文。教育学生乐于助人。
教学时间
2课时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进入校园已经快一年了,在朝夕相处的生活中,你们一定结识了不少的好朋友,谁愿意说说你的好朋友是谁?你们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呢?(学生发言)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就是《小伙伴》。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在一次春游中,小伙伴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1.学生轻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认读带有拼音的字:餐、丢、矿、糟、糕、粗、概、共、汽、记、保、管、夹(每桌都有一套带有拼音的生字卡片,自由认读后,同桌互读。)
3.离开了朋友的字宝宝,你也能认识吗?赶快想好办法记住它。(同桌、小组交流记字方法。)
4.以开火车的方式快速认读生字。
5.利用水果图片认读生词,老师这里有一些水果图片,每个图片后面藏着一个生词,你可以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读出生词,下面的同学注意,如果前面的同学读对了,那么大家就跟着读一遍。
6.文中的生字、生词我们已经认识了,老师相信你们再读课文时一定会读得通顺、流利,同学们轻轻朗读课文,读后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指名分段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介绍了几个小伙伴?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读后集体交流)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检测字词
出示挂满苹果的苹果树课件。(每个苹果上都有一个生字)圆圆的苹果多可爱呀,你们想得到它吗?要想得到苹果得先过生字这一关,谁能把生字读正确,苹果就属于谁。
二、品读课文,加深理解
(一)导读1~3自然段
1.轻声朗读课文,想一想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地点?什么时间?玛莎遇到了什么困难?
2.维加和玛莎的。话应该怎样读?指名朗读课文,大家评议,教师进行朗读指导。维加的话要读出询问的语气。玛莎同学丢了东西,没吃的了,心里一定很难过,因此她的话声音要小一些。
(二)图文结合,学习4~8自然段
1.出示插图课件,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先同桌互相交流,再集体交流。)
2.课文中又是怎样写的?轻声朗读4~8自然段。
3.边读边想,玛莎的午餐丢失了,维加、安娜、安东分别说了什么,把相关的语句用──画出来。安东又是怎么做的,用~画出来。(学生先独立阅读,再进行集体交流)
4.小伙伴的态度不同,说话时的语气也不同,谁能试着读一读呢?指名读、评读(要读出小伙伴的询问、责备、教育和关心玛莎的不同语气来。)练读、赛读。
5.玛莎的午餐丢了,三个小伙伴对玛莎的关心是不同的,你认为谁做得最好呢?为什么?(板书)
6.设问导思:安东看到玛莎丢了吃的,又听了小伙伴们的话之后,他决定把自己的面包分一半给玛莎吃,当时他心里是怎样想的呢?
三、指导书写
指导写问、间、伙、伴四个字,问和间伙和伴结构两两相同,可各指导写一个,另一个由学生独立练习描红、临写。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文中的`四字词语,积累词汇。
2、通过教师范读、看图想象、师友讨论等方法读懂课文,了解企鹅名字的来历,能想象文中所描绘的企鹅形态。
3、通过与象形字对比、了解形声字构字方法,教学“羽、交、耳、机”四个字。重点指导“羽”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词语,导入新课
1、开火车读词语。
昂首挺胸、眺望远方、一摇一摆
羞羞答答、东张西望、交头接耳
2、说说读了这些词语,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或者,你想说些什么?
3、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到南极,看看可爱的企鹅。
二、研读共品(课文一、二自然段)
(一)听读课文,思考讨论
1、听老师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边听边思考:
(1)可爱的企鹅生活在什么地方?那里是什么样子的?
(2)人们为什么叫它们企鹅呢?
2、教师读课文,学生听。
3、自己读一遍课文一、二自然段,同桌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
(二)汇报交流,共同评议
1、指名小组汇报,共同评议。
2、教师点拨:
(1)南极有多冷呢?(多媒体出示南极的图片及资料)
(2)企鹅喜欢做出什么样子?通过表演理解“昂首挺胸、眺望远方”。
3、“企望”是什么意思?
创设情境:
①哥哥去上大学半年了,今天要回家。妈妈来到车站,踮着脚眺望车站口涌出来的人群。她在企望……
②《熊出没》的大电影要上映了!爸爸去买票,我在家里企望……
你能说一句吗?
4、齐读这两个自然段。
三、以演促悟(课文第三自然段)
(一)读中自悟
1、出示企鹅图,学生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2、同桌合作:一个来当解说员,一个表演,说说企鹅的样子。
3、出示文中词语:
胖胖的、黑黑的、羽毛、白白的、肚子、一摇一摆、派头十足
4、企鹅多么可爱啊。我们也来做一做动作,一边表演一边读。
(二)以演促读。
1、当有人靠近时,它会怎样呢?(出示课文第二句)
请两位同学上台,教师出示:“羞羞答答、东张西望、交头接耳”,下面同学读,上面的同学做动作。
2、同桌合作,反复读,形成积累。
四、自读感悟
1、提出问题:为什么说企鹅是南极的主人呢?
2、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1)看图,南极的冰天雪地与企鹅成群结队热热闹闹相比,明白“寂寞”的意思。
(2)用“因此”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今天上学我迟到了。
春天到了,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指导写字
(一)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羽、交、耳、机”,组织学生开火车读。
2、你能给四个生字找朋友吗?
3、师友二人交流一下,说说如何记住这些字。
“羽”、“交”、“耳”:出示甲骨文,观察,记忆字形。
“机”:通过形声字构字方法记忆。本义指弩机(出示图片)。
(二)指导书写
1、师范写,交流书写时的注意点。
重点指导“羽”字,懂得两个“习”字要左小右大。
2、学生在书上描红,教师来回巡视,纠正不正确的写字姿势。
布置作业:
1、画一画企鹅。
2、背诵课文里的四字词语。
3、做一个小解说员,和家里人讲讲南极和它的主人。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篇六
在九年制小学语文第二册口语交际课《皮球掉进池塘了》一文中,本应该设计四幅图,但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提高孩子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教材上出现了三幅图,给学生留下悬念,激起他们想出办法解决问题的兴趣。以提高孩子们的绘画能力和动手能力。
一、教学要求
1、能根据三幅图的想象,画出新的图画,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2、能向别人说出自己所画的内容,培养孩子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3、能动脑子,帮助小猴子想出巧妙的办法,把皮球捞出来。
二、教学设想
根据口语交际课要鼓励学生说、问、评,突出双向互动的特点,在教学中,以图为基础,以画为内容,以口语交际为目标,通过“看图、画图、说图、评图、讲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双向互动,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或教学挂图
四、教学过程
1、导课 讲故事
有一群可爱的小猴子在池塘旁边的草地上玩皮球,他们你追我赶玩的非常高兴,当他们玩的正起劲时,一只猴子由于用力过猛把皮球踢到池塘里去了,猴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该怎么办!同学们谁能帮猴子想出一个好办法,把皮球捞上来。
2、出示图片,让学生认真观察;
图上除了小猴子以外还有什么?(让学生仔细观察水里、岸边还有什么?)
3、小组讨论;你们认为最好的办法。
(1) 用长树枝把皮球捞起来。
(2) 把石子投进水里,让波浪把皮球推到岸边。
(3) 伸出的树枝倒挂下来,像“猴子捞月亮”一样把皮球捞上来。
(4) 游到水里去捞。
4、画画、评评
(1)让学生画出你认为最好的一种办法,看谁画的最好。
(2)指名说出你所画的内容。要求:说话声音要洪亮。
(3)在上述基础上,让学生相互交流,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尽情地说。
(4)小组为单位,先出最好的作品,参于全班的评选。
5、说说、讲讲
(1) 自说 , 把四幅图以讲故事的形式自己练说。
(2) 互说 同桌相互说。
6、 全班交流 要求把你编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大家听,
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听别人发言的习惯。
7、 课外延伸
把四幅图编一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 篇七
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单元练习”中的“学习字词句”板块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设计的。与过去的练习相比,其功能有所变化。原来的单元练习主要是复习巩固单元的语文知识与技能;新的“学习字词句”板块,其功能有所扩展,如探究的功能,迁移的功能,锻炼手脑并用的功能,与其他课程融合的功能,多方面运用语文教育资源的功能,等等。这个板块最主要的特点便是体现了以儿童为本的理念。为了帮助老师们教好这个板块,现就设计思想和教学建议作一些说明。
首先,这一板块的设计体现了以儿童为本的理念
过去的语文学习是以应试为标的,因而其练习的设计是围绕着试卷转的,其特征是繁琐、机械、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即使学生的答案是正确的,若是与“标准答案”不合,也不能给分。学生被视为应试的机器,只能应命做题,毫无自主性可言。
《语文课程标准》里说:“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本着这一理念,题目的提示语就跟过去不同:它不是居高临下的指令性语气,而是“蹲下来看孩子”,以儿童的大朋友的语气说话。或启发,或激趣,或鼓励,或期待,使儿童感到亲切、新奇、有趣、自信、如坐春风。如“瞧,一幅文字画!你一定能看得出是哪几个字。”“先加上标点,再分角色读一读。你们一定能读得很棒!”
《课程标准》认为,学生学习任何知识都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获得的任何知识,都是他们自主地能动地生成、建构的,而不是外部力量塑造而成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练习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进行自我体验,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与技能。如让儿童学习“咕咕咕 叽叽叽 喵喵喵 呱呱呱”等象声词,就要求儿童“亮开嗓门儿学学”。儿童很喜欢小动物,很喜欢学小动物叫,这是儿童的天性。让他们自己去叫一叫,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而且加深了对象声词的体验。又如,要求儿童给几个句子加上小动物的叫声,然后再读一读。“夏天的夜里,可以听到青蛙在池塘里──地叫。”先不加小动物的叫声读,再加上小动物的叫声读,两相比较,儿童就能感到加上后句子显得更生动。又如“练习2”有一段描写春天景色的话:“春风吹绿了小草,吹开了杏花。蝴蝶在花丛中飞,鱼儿在小河里游,青蛙在池塘边跳,小朋友在草地上跑来跑去。”其提示语是:“春天多美呀!快把春天的美读出来吧!”儿童看看图,再读读文,展开想象,体验一下春天的美,这样就能读得有声有色。
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是个性化行为。每个学生的学习起点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思维特点不同,因此对同一个问题的回答也有可能不同。以此为出发点,有些练习的设计是开放的,其答案也不是唯一的。如,“练习3”有一题是让学生认识各种汽车的功能,除了要学生说一说消防车、救护车的用处外,还要求说一说:──车是用来一的。学生可以少说几种,见识多的孩子能说多少说多少。这叫做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二是注重语文能力的综合与实践
语文实践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主要反映在字词句学习的综合,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知识、能力与情感的综合。
练习的设计采用了板块式,基本上一个板块反映了一个方面的题材,其中既有字词的练习,也有句子的练习,并注意到知识、能力与情感的综合。如“练习7”,是用9个古代的文字组成的一幅文字画。让儿童先认一认,再在田字格里写相应的汉字。然后鼓励儿童将文字画改画成风景画,并涂上颜色。还要求他们发挥想像,把自己画的画介绍给小朋友听。学生完成这项作业,不仅巩固了已有的语文知识,还锻炼了写字、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体会到了汉字的优美与有趣,激发了儿童对汉字的热爱。
学语文,还要注意课内外的结合,和学生生活的结合,以及与其他课程的融合,以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口耳手脑并用,知行统一。
练习设计尽可能反映儿童所熟悉的生活,并向其他课程延伸。如要求儿童认识所学的几门功课,认识各种汽车的功能,认识几种动物的栖息环境等。
练习的设计注意到知识与技能的迁移,如第五单元是识字单元,学生在本单元里学过了转转盘识字,在单元练习里则设计了迁移性的练习:“转转盘识字可真有意思,你能用这个方法再识一组字吗?”让学生以“丁”字为字根,用转盘转出“灯、盯、钉、叮”等字。通过这种形式的练习,学生就能举一反三,利用形声规律大量识字。
三是注意激发儿童的探究兴趣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初步具备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和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现有层次高低之分。我们要求学生发现解决的问题是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我们要求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目的,不是要求他们马上就去搞发明创造,而在于让他们从小养成探究的习惯,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练习设计注意激发儿童的探究兴趣,让他们自己有所发现。如,“练习4”:“为什么表示动物叫声的字多是口字旁?你还能找出一些口字旁的字吗?”又如要求儿童认识文字画,其中有的古文字以前见到过,如舟、石、燕等,也有一些是没有见到过的,如日、山、水鱼、木等。这就要求儿童根据古文字所象之形加以想像、猜测,从而有所发现。
这部分练习,教师应如何教呢?
一、更新理念
有一些老师面对新的练习形式感到困惑:原来那些熟悉的练习形式,如看拼音写字、比一比再组词、选词填空、改病句(实际上是人造病句)等,怎么都没有了?这种板块式的练习怎么教?也有的老师说:做这样的题目,能应付考试吗?老师们的这些想法是可以理解的。长期在应试教育的轨道上运行,乍一改教这种新的练习,自然是不大习惯,不大适应。当一个新事物突然来临时,谁能一下子就适应呢?这不要紧,只要我们认真领会课程改革的精神,注意更新理念,吃透这种综合性练习的设计思想,经过一个阶段的磨合与探索,就能够使儿童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从而尝到课程改革的甜头。这好比穿惯了旧鞋子,乍一换上新买的名牌皮鞋,会感到夹脚,总觉得不如旧鞋子穿着舒服。但是你坚持穿下去,用不了多久,就会感到还是新鞋子好。这就叫做“穿新鞋效应”。
有的老师担心这样教难以应付考试。其实,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课程评估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应同步进行改革。据我所知,目前各个试验区都在研究评估改革问题。我们教材编辑部每个学期都要研制相应的试卷,供各试验区参考、选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相信,这个问题一定能够得到解决。
当然,也不是说过去的练习形式一无是处,有一些对于巩固学生的语文知识有用的题目还是可以让学生做做,但分量要适当,不要加重儿童的课业负担。
二、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儿童学习动机最现实、最积极的因素。该板块练习的设计注意到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不少练习都是很有趣的。如学习象声词让儿童亮开嗓子学学,让儿童通过连线的方式为小动物找家等,都是儿童喜闻乐见的。然而,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在教学时,还可结合你的教学实际进行二度创造。如教学“练习5”,可以先布置儿童在家长的帮助下,做一个小转盘。上课时让儿童边转转盘边学字,这样学孩子会感到更直观,更有趣。教儿童唱包含这个字族的儿歌,可以一边击铃鼓一边唱,还可以加上一些动作。
教学时,要兼顾到认知水平有差异的学生。要因人施教,分类要求,使每个学生都感到学习特有趣,并能在各自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三、注重实践
注重语文实践活动是该板块的主要特点。学习字词句,既要动笔、动口,又要动手。如结合认识汽车,可以带学生到马路边看看来来往往的汽车,说说它们是干什么用的。结合认识所学的几门功课,自己动手做一张课程表。教学有关居室、家具、摆设的词语,要求儿童做成卡片贴在相应的地方,以帮助他们记住生字词;并向同学介绍一下自己的卧室里有哪些家具、摆设。结合给小动物找家,可以到大自然里观察,看看哪些小动物住在哪里,再跟全班的小朋友来交流。《课程标准》说得好,“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教学时,我们一定要鼓励儿童认真去说、去写、去做,使他们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锻炼自己的语文实践能力。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情感,调动学生主动去观察、发现。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观察发现的习惯。
教学准备:歌曲磁带、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调动积累,激趣揭题
1、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随机板书 :春天。
随着乐曲,师生回顾积累的有关春天的词句。
2、 揭示课题:找春天。
师: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我们就和这几个新朋友一起去找春天。
二、 感知课文,自学生字
1、 学生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
2、 在小组交流自学生字的方法。
3、 出示句子,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A、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B、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C、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D、 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E、 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读通句子,检查生字读音情况。相机指导书写: 探 、躲
再读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三、 朗读课文,感悟积累
师:春天真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我们赶快和这几个小朋友一起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吧!
1、 学生读课文,结合图,找一找春天在哪里?
全班交流,读通课文。
2、 把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再读给同位听。
3、指名读喜欢的句子,相机指导朗读,感悟积累
(1)“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读读演演: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读懂这一句,理解“害羞”
(2)4—7自然段
A、 指名读句子,相机出示填空题:
( ),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 ),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篇九
一、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三个单韵母a、、e,配有一幅图画。
图中,一个小女孩在唱歌,她张大嘴巴发的声音“啊”提示a的音,小女孩的头部和小辫子构成的图形提示a的形。一只公鸡正在打鸣,公鸡打鸣的声音“喔”提示的音。一只鹅在水上游,“鹅”提示e的音,鹅在水中的倒影提示e的形。
第二部分是声调符号和a、、e三个单韵母的四声。
第三部分是a、、e的书写格式及笔画笔顺。
a、、e的发音和韵母带调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e的发音及a、、e的第二声和第三声是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要求
1学会a、、e 3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知道单韵母有4个声调,认识声调符号,能直接读出带调a、、e的音。
3认识书写汉语拼音的四线格,学习使用四线格。
三、教学准备
配合学习a、、e发音的录音带;a、、e及带声调a、、e的字母卡片;画有四线格的小黑板。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a、、e三个单韵母,能读准字母音,认清字母形。
(二)认识声调符号,学习掌握a、、e的四个声调,能直接读出带声调韵母的音。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a、、e的发音方法和韵母带调一口呼是重点。
(二)读准韵母的二声和三声是难点。
三、教学过程
(一)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
1、给同学们读一个小故事,喜欢吗?教师先读一个带有注音的有趣的小故事,告诉学生学会汉语拼音自己就能阅读注音读物了,以后学习查字典、学习普通话都离不开汉语拼音,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读儿歌:
汉语拼音用处大,学习生字需要它,帮助学好普通话,我们决心学好它。
3、看图讲故事(依据课本插图教师编讲),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篇十
【教学设计思路】
落实自主学习。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知识的获得是自主习得的过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承认学生认知基础,他们已经有了一定获得信息的能力、感受语言的能力。教师要大胆放手把读书感知——读书感悟——读书体情的权力给学生。叶老曾经说:“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试着理解、试着揣摩”,从而获得知识和情感体验。
加强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利于学生间、师生间语言交流、情感沟通、思维碰撞。本课“说说自己的家乡在哪、什么样”的口语交际过程,应是在学生间、师生间进行的,教师要给学生交际的空间。可自由选择合作伙伴(因区域不同而定) 、(因兴趣、想法不同而定)等。其间教师要深入小组中,注意学生思维空间的打开,在合作中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交际能力。但此过程还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
力求学科整合。本课内容与美术学科联系甚密,且学生因年龄小对画画又特别感兴趣。教学中教师要满足学生的这一需求,让学生在语言与简笔画之间建起桥梁,培养学生的动手绘画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贝、原”等6个字。
2、朗读全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在老师的指导下,描画自己的家乡。尽可能多的引导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说明:
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要根据自己班学生的实际和家乡的具体情况。
1、教学重点:
课文第2、3、4、5自然段,了解画的内容,体会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依据第一、二册教材实际和学生的基础确定难点):
感知课文描写家乡景色的美丽;说自己家乡的样子;( 确定这个难点主要是想学生年龄小不会留心家乡什么样,或根本不清楚家乡在哪。所以家乡一词要从广义理解:生活的所在地、故乡老家等。但不要出现说自己家所在的楼。)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 重点突破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1、通过观察、访问或与家长聊天,了解自己家乡在哪里和它的样子。
2、用小彩笔画自己的家乡或想象中的家乡的图片。
3、课文中图的课件或投影片。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家在哪里?
你想把自己美丽的家乡画下来吗?我们先学一学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用画笔,向我们介绍家乡的?(由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拉近生活与学习的距离,体现学为所用,即学习有明确的目的。)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
借助音节读准字音。
自主习得能力培养之一:巩固拼音的拼读技能;加强已识字的运用;学习认读新字。
2、同桌或小组内互相读课文(合作学习体现之一),要求:
⑴ 互读互助:
读要努力读正确,听要认真,发现错误帮他改正。
⑵ 读后标出自然段。
思路:这一过程除训练学生把课文读正确外,还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意识--学生借助他人的帮助,在合作中形成能力。建构主义学习论认为:知识不是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一定的情境),借助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教材、资料、媒体、实物等)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
3、检查反馈学生初读课文后的识字情况:
⑴ 内容:
读带有生字的词语或短句,强化识字
宽 虾 脚 捡 贝 壳 原 奔 密 匹 市 楼
⑵ 形式:
可指名读、可开火车读
导语:
过渡到细读课文,了解内容。
三、细读课文,了解内容,感悟语言,体会情感:
第一板块:
1、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感知发现的自主学习权力留给学生,从而实现第一个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
自己读课文,想一想读后知道了什么?
(汇报后教师要有意识让学生知道文章的整体:什么时间谁在做什么)
第二板块:
2、读课文,感悟语言:
⑴ 观察彩图并读课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让儿童画与语言之间建立联系,又体现学科整合思想)
① 找一找:每一个自然段与五幅彩图的联系。
② 说一说:指出联系。
③ 读一读:相应的自然段。
⑵ 按自然段学习课文(了解自然段的内容,感悟语言,体会情感。认识第二个整体)说明:
第二、三、四、五、六自然段能结合语言与图画说出家乡的美、读出家乡的美。
第二、三、四自然段可打破自然段的顺序进行教学--按学生喜爱自然段的兴趣所需,这也体现尊重学生的选择和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
以第二自然段为例:(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之二)
① 细读第二自然段。(目的是引导学生由感知走入到感悟语言的情境,培养学生的语感。)
想一想这次再读你又知道了什么?
(结合插图、投影片或电脑课件汇报,同时启发学生想象,在情境中感受画面中的形象)
(汇报重点指导语言表达顺序及感悟语言内涵,构成单幅图画的美:A、家乡在哪里;B、家乡怎么样;C、画中的人在做什么 )
结合图画、语境了解词语的意思。
② 随学生的汇报指导学生的朗读,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喜爱。如:
“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要读出对家乡的赞美感。
“那海滩上……”要读出涛涛置身于海滩享受海滩给他带来的快乐的情感。
③ 启发想象再朗读本自然段,回归自然段整体。 (合作学习体现之二)
课文的第三、四、五、六自然段可放手让学生合作学习,也可让学生对画面的喜爱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伙伴。(学习方法可同第一自然段学习方法)
⑶ 说说自己的家乡:(学习运用书上的语言表达方法)
表述内容:
① 家乡实景(生活的所在地、老家)
② 想象中家乡的美丽景色。
第三板块:
3、有语气地朗读全文,体会感情。(回归文章的整体)
⑴ 自读后指名读。
⑵ 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并把它背诵下来。
四、作业:
1、有语气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自己喜爱的自然段,有能力的也可背诵全文。
2、用小画笔画出自己的家乡或想象中的家乡。(让语言与简笔画之间建起桥梁——体现语文学科与美术的整合。)
以上内容就是众鼎号为您提供的10篇《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众鼎号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