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改革措施及方案(通用5篇)
实施方案是指对某项工作,从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及工作步骤等做出全面、具体而又明确安排的计划类文书,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文体。众鼎号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5篇《教师教学改革措施及方案》,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新时代教师创新方案 篇一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乡小学的督导评估工作,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永加中心校督导评估规划。
一、指导思想
本规划立足于学校督导体制的完善,立足于学校、教师、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文件制定本规划。
二、目标任务
通过督导评估进一步端正学校的办学方向,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学校管理,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督导评估组织实施
学校加强督导评估工作的领导,成立对学校,对教师,对学生督导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主体计划和督导评估方案,认真组织好学校自评,教师自评、他评、学生与教师互评,填好自评报千册和学生综合评价手册。
四、方法与时间安排
新一轮的评估周期为三年,即20xx年至20xx年,学校评估每年8月前完成,教师每年7月份评估,学生每学期末由教师评估,评估要客观公正。
五、评估结果的处理及运用
对评估结果优秀的学校、教师、学生予以奖励,对评估居后的学校、教师,限期改进,并将评价结果与结构工资挂钩。
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篇二
1、创新教育观念。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3、提高教师教学基本技能。
4、探索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5、创造性利用课程资源。
6、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辅助上课。
7、探索教学评价方式。
教师教学改革措施及方案 篇三
在全面实施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们以人为本,不断地转变教育观念,在努力实践开拓创新的过程中,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地调整教学行为。通过2年坚持不懈的课改与实践。
一、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的确立与编制
幼儿园的课程实施方案确定是建立在幼儿园多年的幼儿生活教育实践研究基础上的,也传承并发展了幼儿园的办园经验,有一定的文化积淀。在方案编制的课程实施条件分析中,我们分别从幼儿园所处的地理环境、办园的规模、设备、师资、行政、幼儿、家长的情况以及社区资源等方面所表现出来各自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点、行动策略上加以客观的、详细的、全面的、整合的分析,来说明我园实施以生活为特色的幼儿园课程有其充分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条件保障。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白洋是幼儿生活周围熟悉的环境,其充分的人文、教育资源,可以成为幼儿生活教育的活教材。而且,已经具有多个相对固定的教育基地,可供幼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2)幼儿家长中有一少部分是外来人员,他们有长期在白洋生活、扎根的愿望,因此迫切希望能尽快融入地方,让自己的子女接受好的教育,学习本地的文化,适应本地人的生活方式,成为讲文明、懂礼仪、守规则、有修养、善交往、亲自然的新人,但家长的美好期望和其习以为常的教养方式、生活习惯之间有比较大的落差,家长期待并依赖着幼儿园的教育。
(3)幼儿园教师经历过课程的改革,承担过课改教材的工作,对幼儿生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的发展也有新的认识和理解,教育观念正在积极地转化为教育行为。
(4)教师和保育员共同掌握着规范的幼儿园幼儿的管理和保育操作方法,在多年的保教相结合的实践研究中积累了丰富且宝贵的幼儿生活教育经验和服务理念。
二、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的形成与发展
在整个课程实施方案的形成和发展中,我们分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程方案编制的雏形阶段。我们重点进行整合性的研究,提出整合性的目标和内容,与学习、游戏、运动进行整合,在整合实践中还提出了“六化”,即:生活化、游戏化、学习化、开放化、个性化、同步化。在方案的编制上,将其分为基础课程(生活、学习、游戏、运动);共建课程(亲子活动、家长老师等)
第二阶段:教育内涵进一步拓展,课程实施方案的编制进入全面梳理统整阶段。
1、对幼儿进行教育,其方法、途径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可以通过专门教育;可以通过日常的生活环节进行教育;也可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类活动中进行教育,这样既体现了专门性和渗透性的统一,又突显了特色和整合性的交融。
2、既是课程的内容,又是课程实施的根本途径,其内容不仅涉及幼儿一日活动中的生活环节,还将与学习、游戏、运动相整合,我们主张幼儿的生活教育在操作中学习、在养成中培养、在游戏中体验、在情境中获得。
基于这样的理解和认识,我们将幼儿教育的目标具体化、系列化;将教育的内容明确化、外延化;将教育的途径多元化、开放化;将教育的方法人本化、整合化。提出教育的目标是:形成自理生活的习惯、学习健康生活的方法、提高适应生活的能力、激发快乐生活的情趣。
三、幼儿园课程实施的经验与特色
我们在课改的引领下研究与实践,探索与进取,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我们逐步理清思路,明确方向,积累经验,形成特色。
1、规范保育操作细节,优质服务初见成效
课改的蓬勃推进与全面实施,不仅给全园教师注入了新的理念,也给我园后勤三大员的保育工作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我们以课改为契机,重实践、抓细节、创特色,规范了一系列的保育工作制度和操作细节。
保育工作制度化、文本化。为了促进教师能将教养并重的理念很好地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中,我们出台了教师保育工作制度和与之相配套的操作细则,结合教师的日常考核,将幼儿在园一日活动中各环节要求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不仅告诉老师们我们应该做什么,而且,也明确告诉大家我们应该怎么做,旨在引导和激励我们的老师能够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加强责任意识,注重工作中的细节,提高保育工作的能力。
工作目标规范化、专业化。我们保育工作的目标定位是:平凡之中见真爱,细节之中决成败。通过一系列的学习讨论、课题研究、个案分析和实践反思,我们总结了幼儿保育工作中的八个“每日细节关注”,确保每个幼儿在园的安全和健康。我们制定了“幼儿园保育员工作细则”,规范了保育员的操作要求以及协助教师进行的保育工作配合要求,使保育员的工作内容和范围有了新的突破,更加专业化,进一步提升了保育员工作的水准和质量。
保育理念现代化、人性化。在课改的背景下,传统的习惯和新的理念常常会出现碰撞,各种“两难问题”非常棘手:刚入园的小班幼儿不会穿鞋,是教还是帮?孩子挑食,是尊重孩子的选择还是连哄带劝,在思想上统一认识,在行为上进行人性化的操作,将“包、帮、代”变为“导、教、说”,努力使我们的保育工作做到:保中求好、好中求全、全中求细、细中求精。
2、注重生活教育环境,以人为本讲究实效
《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指南》在生活活动的评价内容上出现了这么一些关键词:安全、卫生、温馨、自主、有序、愉快,很明确地告诉我们该为幼儿创设怎样的生活环境?在幼儿的生活环节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如何将这些文本上的要求具体地贯彻和落实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我们开展了重点探索和研究。
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创设生活教育环境。我们遵循因地制宜、因年龄而异的原则,根据小、中、大班不同的要求,在早点的组织形式、点心的品种、餐具的提供,以及教师的要求、关注点等方面进行研究,在环境的创设上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经过合理化的调整和一段时间的坚持,我们欣喜地发现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生活环节,一旦予以充分重视,就会生成许多有价值的教育点:除了有生活习惯、规则意识、自理能力的培养,还提供了文明礼仪、实践操作、友好交往的机会,更渗透着许多学习内容。
环境中有幼儿易于识别的安全、健康、生活等规则提示。活动中的一条标准“环境中有幼儿易于识别的安全、健康、生活等规则提示”展开活动,结合以往的生活教育经验和生活环境创设,我们梳理并总结出了很多环境中可以显现的规则提示,这些提示已经成为我们课程园本化实施中的一种环境创设。有常规动作的步骤图;有宣传画;有图文并茂的温馨提示牌;有正确的图解;不同的“脚印”有着不同的意义。我们发现:只要老师心中有幼儿,那么,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就能真正落实。
3、拓宽特色教育途径,潜心研究取得绩效
我们主张并强调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多途径、多手段、多通道地利用各种活动对幼儿进行以生活教育为切入口的全面的整合教育。因此,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不断地拓宽着生活特色教育的途径。
幼儿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每月一次带领孩子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感受生活,注重周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其作为教育的素材,旨在让幼儿走出校园,走向社区、农村,拓宽幼儿的视野,拓展幼儿的生活空间,让幼儿与开放的社会生活环境互动,培养幼儿共同生活的基本能力。
爸妈老师进课堂活动:生活的特色具体体现在:有的是发挥家长自己职业上的优势,如:理发师爸爸、巡警妈妈、厨师爸爸、医生妈妈等;也有的是将家长兴趣爱好作为我们的教育资源的,如:喜欢旅游、集邮、唱京剧,包粽子等,能弥补老师技艺上的不足和知识点上的不全面,替代老师更好地丰富幼儿的生活。
四、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问题与思考
有一些关系需要我们正确面对和协调,如:幼儿生活活动中能力培养与习惯养成的关系;教育环境中隐性作用和显性作用的关系;教学管理中,特色出彩与普及常态的关系。有一些挑战需要我们去积极应对,如:在幼儿好习惯的养成中,教师如何成为幼儿的榜样和偶偶?在家园同步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引导家长进一步走进课程?还有一些能力有待我们不断提高:园长的课程领导力、教师的课程执行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等等。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探索,勇于实践,就会缩短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课改要求间的落差,就会给幼儿带来规范的行为、良好的习惯、可持续的发展和更美好的人生。
改革后的课堂教学基本环节 篇四
(一)新授课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2、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3、巩固拓展,自主评价。
(二)复习课
1、自主整理。
2、合作体验。
3、汇报交流。
4、总结评价。
5、练习深化。
(三)讲评课
1、总结测试,引入课题。
2、自我评价,试卷分析。
3、合作交流,补救练习。
4、整理汇报,课堂小结。
(四)活动课
1、提出问题。
2、小组探究。
3、合作交流。
4、自我评价。
注意事项:
1、课堂教学环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2、板书设计要美观、条理、清晰。
3、及时撰写课后反思。
4、可以布置创新性作业。
新时代教师创新方案 篇五
教师专业能力的整体提升,是一所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培养和打造一支能发挥带动与辐射作用的乐学善教的骨干教师团队,推进学校快速发展,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现制定我校教师梯队建设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理念,坚持“尚德尚能,惟勤惟绩”价值取向,以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为目标,以师德建设为核心,紧紧抓住课堂、课程、评价、校本教研、创客教育、“青蓝工程”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要素,结合教师内在需求,搭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实施多轮驱动与多元评价策略,不断激发教师主动发展的潜力,凝炼校园精神,实现文化引领,持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为不断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供支持。
二、培养目标
按照“一般教师(新入职教师)—合格教师—校级骨干教师—省市级骨干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教育专家”的培养路径,以“小荷工程、青蓝工程、领军工程、名师工程”四大工程为抓手,培养一批师德高尚、专业能力强、学科素养高的骨干教师,形成“成长性、专业性、引领型、专家型”的良好梯队。
三、梯队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成员(略)
四、梯队建设原则
全员参与,多元评价,动态管理。
五、梯级认定条件
设立五级梯度:成长型教师、专业型教师、引领型教师、首席教师。
(一)成长型教师
积极参与学校校本教研、课堂教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等教育教学工作,效果好的中青年教师,校级青年骨干教师。
(二)专业型教师
1、必备条件:师德高尚,教学效果良好。
2、具备以下条件:市级优质课大赛二等奖以上、积极参校本课程建设与课题研究并有成果,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教学活动中获奖或表现突出。
(三)引领型教师
1、必备条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师德高尚,教学效果优秀。
2、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市级骨干教师、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校本课程建设中获得市级奖励、市级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
(四)首席教师
1、必备条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师德高尚,教学效果突出。
2、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或省骨干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省级名师、市级名师、获得校本课程大赛省级以上奖励、省级优质课大赛一二等奖获得者、获得教育创新市级以上奖励者。
(五)专家型教师
获得国家级优质课奖项,著作丰厚,教育教学方面在全省甚至全国,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六、作用发挥
(一)成长型教师
1、扬正气,铸师魂,树新风,积极承担班级管理工作,师生关系和谐,创新思维干工作。
2、参与“青蓝工程”,接受师傅的指导,向各位优秀的教师请教、学习,参加“五个一”活动,上好青年教师汇报课,尽快成长为学校骨干。
3、参加各级各类教学达标活动并获奖。
4、积极承担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任务和其他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5、35岁以下青年教师做好一轮教学的手写教案,提升专业素养。
(二)专业型教师
1、在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校本教研活动中发挥良好示范作用,每学年上一至两次学科示范课。
2、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教学活动中能发挥积极作用,传播正能量,积极承担班级管理工作,师生关系和谐,班级管理有声有色,班风、学风优良。
3、参与学科课堂教学竞赛和课题研究并获奖。
4、积极承担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任务和其他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三)引领型教师
1、发挥引领教师的引领作用,在课程改革和校本课程建设方面引领学科发展,每学年上一次示范观摩课,每学年开展一次教学论坛讲座。
2、积极参与或带领学科成员开展校本研修,主持市级课题研究并按时结题,在校本课程建设中起示范引领作用。
3、参与“青蓝工程”:指导徒弟,提高徒弟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和评价教学的能力,徒弟在课堂教学达标竞赛中获奖。
(四)首席教师
1、发挥首席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带领学科成员开展课改实验,每学年上一次示范观摩课,每学年开展一次教学论坛讲座。
2、带领本学科成员开展校本教研,主持市级以上级别的课题研究并按时结题,在校本课程建设中,示范引领,提高团队专业能力。
3、参与“青蓝工程”:指导徒弟,提高徒弟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和评价教学的能力,徒弟在课堂教学达标竞赛中获市级奖项。
(五)专家型教师
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开讲坛,布道场,汇聚名家气蕴,求实求新,带出一批有影响的高徒,别开教育生面。
七、考评机制
个人建立成长记录,结合学校量化考评每学年考评一次,实行动态考评,进行相应调整,以切实发挥梯队引领作用,提升团队专业素养。评价按照100分量化考核。
(一)常规检查(20分)
能够圆满完成学校各项教学任务(工作量、考勤、教研、青年教师教案书写、导学案编制、校本作业编制、说上评、青年教师指导、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教学论坛讲座等各项教学活动)
(二)教学效果(50分)
考试科目教师:以学年2次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数据为基础,考察三个维度:A、指标完成情况(20分);B、平均分(15分);c、前十名平均分(15分)。
非考试科目教师:以评教评学情况和学生比赛、体育艺术节学生获奖情况积分。
(三)专业素养(30分)
按照三个维度考评:A、教研室组织的课堂教学比赛获奖(10分);B、论文(反思、教学案例)撰写、课题与成果(10分);c、校本课程与社团(10分)。
八、保障机制
1、学校高度重视。把教师梯队建设工作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教师梯队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教学中心工作有效衔接,协同运行。
2、加强统筹协调。有计划地依托教学工作,加强与相关处室的协调,统筹规划、设计和管理,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教师梯队建设,促进教师发展。
4、建立网页展示专栏。利用校园网,为我校教师梯队建设成果提供网上展示平台。
5、设立专项经费。根据学校实际,安排专项经费,用于相关培训、成果展示等教师发展工作,提供软、硬件方面的支持,以利于我校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整理的5篇《教师教学改革措施及方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众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