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案模板 >

有趣的蜡烛大班教案7篇

众鼎号分享 152219

众鼎号 分享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众鼎号为大伙儿带来的7篇《有趣的蜡烛大班教案》,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蜡烛》教学设计 篇一

【创意说明】

有些作品之所以感人,除了选材巧妙外,细腻的描写不可或缺。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情感,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摹写。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不妨将有些描写对象相同的反复摹写进行归类、比较,再品析其作用及表达效果,这样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教学步骤】

一、寻找

1、自由朗读,读懂大意。

2、目的寻读,你发现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

3、意见综合:

文章不断对炮火、老妇人的黑色围巾、老妇人的动作、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等内容进行了反复交代与描写。

二、归类

按内容将这些描写归类集中,如:

1、对炮火的十一次描写:

⑴ 在方场的中央,我们那五个人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火赶上了。在炮火下,他们伏在地上有半小时之久。最后,炮火稀了一点儿,两个轻伤的抱着两个重伤的爬了回来。

⑵ 他们老是用迫击炮轰击方场和附近的街道,整整一天,只有短短的几次间歇。

⑶ 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

⑷ 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来,柱子似的。

⑸ 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

⑹ 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⑺ 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⑻ 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

⑼ 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

⑽ 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⑾ 再没有炮弹落在方场上了。

2、对蜡烛的六次描写:

⑴ 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

⑵ 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

⑶ 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⑷ 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

⑸ 他们围着坟堆,静默地站着,看着这渐渐暗淡下去的烛光。

⑹ 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3、对黑围巾的四次交代:

⑴ 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⑵ 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走近来了。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

⑶ 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⑷ 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

4、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

⑴ 三次写“爬”:

① 她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红军到她那里去。她认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较安全。

② 然而她刚爬出一半,一颗炮弹落在近旁炸开了。

③ 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⑵ 三次写“跪”:

① 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

② 休息够了,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

③ 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三、分块品析

1、对炮火的很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2、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见证。

3、“黑色的大围巾”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4、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资料整合平台】

1、课文背景资料:

1944年9月中,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级集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到驻希腊的“e”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半岛南部退却。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2、课文扩读材料:

勇气

d、c、狄斯尼

(选文略)

使用建议: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正义战争。战争使亿万人民处于法西斯的铁蹄之下。然而真正强大的不是法西斯,而是人民,人民中间蕴藏着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人民是真正的铜墙铁壁。正如毛泽东所说:“战争教育了人民,人民将赢得战争,赢得和平,又赢得进步。”与课文相似的是,《勇气》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处于被侵略国的人民与解放人员之间发生的故事,并且文中也有“两种勇气”“两次收留”,为学生尝试“归类品味”阅读提供了良好的文本,可以成为这种学法的“试验田”。

《蜡烛》优秀教学设计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梳理故事情节,掌握复述故事的方式。

2、过程和方法目标:进一步学习象征的艺术手法;品味本文语言,感悟字里行间真挚的情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南斯拉夫妈妈的形象,体味文中流露出来的跨越国界的浓浓母子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味南斯拉夫妈妈育乞西的形象,感受文章感人至深的语言

难点:蜡烛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方法

点拨、自读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说到蜡烛,你们能想到什么呢?

(学生各抒己见)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蜡烛歌颂奉献者的无私奉献精神。(李商隐—无题)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蜡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李商隐—巴山夜雨)

3、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借蜡烛写离别之苦。(杜牧—赠别其二)

4、烛光里的妈妈",借蜡烛歌颂母亲。(歌曲)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蜡烛》,感受小说中烛光里别样的深意。

(二)作者介绍

西蒙诺夫,是苏联作家。这是一个大家比较陌生的作家,他的作品多为战争题材,尤以反映苏联卫国战争的军事小说而著名。如《日日夜夜》《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等。同学们如果有兴趣,可以找来看看。他作品中,常常出现生动的战时细节描写,但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心理活动和性格变化比较少。

是不是这样子的呢?让我们一起看看《蜡烛》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三)梳理故事情节

请一位同学告诉大家,《蜡烛》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注意:复述故事的时候,注意将清楚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20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上一座桥前的方场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苏联红军士兵柯拉耶夫

事件:1944年9月19日,苏联红军在南斯拉夫保卫战中,与德国法西斯展开了激烈的争战。在偷袭萨伐河上的一座桥时,一位红军战士英勇牺牲了。一位南斯拉夫母亲不忍红军烈士暴尸战场,冒着德国人的炮火安葬红军战士。她用双手舀干弹坑里的积水,把烈士的遗体拖进弹坑,摆正遗体,并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双手捧土,一捧一捧堆成坟堆,埋葬了烈士。为悼念烈士,她拿出珍藏45年的结婚蜡烛点在坟头上,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

(四)精读课文,感悟老妇人的形象,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听完同学的复述这个故事后,同学们觉得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感人还是震撼?)

为什么说这个故事很感人呢?(环境、人、物三者考虑)

A、环境(衬托)

a、故事发生再二战,文中不乏对枪林炮火的描写,找找看,哪些地方对环境进行描写?(第16。18。20。24。27段)

b、思考下作者设置这样一个典型环境,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当时环境危险,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B、人物——南斯拉夫妈妈育乞西

故事的主角南斯拉夫妈妈育乞西的刻画,采用什么方法呢?

(心理?语言?肖像?神态?动作?)

外貌描写:

“她太衰老了”:年老体弱——拖动、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黑围巾:(4次:20、28、40、41):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一着色,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妇人的哀悼之情。

动作描写:

老人对烈士做了什么事情呢?(掩埋烈士、安葬烈士、守护烈士)

掩埋烈士:非常吃力

安葬烈士:亲人礼葬

守护烈士:充满敬意

在描写这样一位年老体弱的老人在掩埋烈士、安葬烈士、守护烈士时,作者具体用了哪些动词比较震撼人:

“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体衰;

“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深痛哀悼。

“拖”:年老、行动不便、艰难

心理活动:(讨论课后练习第三题)

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动作来表现。试揣摩文章倒数第四段,设想一下段中表现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并用一二百字写下来。

C、物——蜡烛

文中多次提到蜡烛,有哪些地方提到蜡烛了?谁能告诉我蜡烛的来历呢?为什么多次提到蜡烛呢?

本文烛光(6次)的象征意义:

第28段:交代了蜡烛的来历,说明了这支蜡烛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虽然渺小,但却是老妇人的宝物,老人把它最珍贵的宝物奉献给了烈士,也反映了老人对红军战士的爱戴与敬意。

结尾处: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这里的描写不仅仅是烛光的写照,而且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胜利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小结:蜡烛的深意:

1、象征红军战士的生命之光

2、象征两国人民的深厚情意

3、象征老人对红军战士的爱戴与敬意

4、象征和平、希望和胜利。

(五)全文小结

文中的南斯拉夫妈妈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弱,满怀爱意地埋葬苏联红军烈士的遗体,这种感情,达到了跨越国界,母子情深的境界。希望每个同学都能体会到这种美好的感情,并且在今后的日子里,付出多一些爱,收获更多的快乐。

《蜡烛》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着重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深度,感受反法西斯阵营军民用鲜血凝成的情谊;

2、细细揣摩探究意蕴丰富、意味深长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通过默读、朗读,深入探究这位南斯拉夫母亲的内心世界。

2、难点

抓住关键词语,揣摩文中意味。

教学准备

1、预习生字词。

2、查阅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间最美是真情。我们的身边,每天都上演着无数的美好情感的故事,例如亲情,友情,爱情……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更给我们震撼。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蜡烛》一课,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二、整体感知

1、作者及背景简介。

西蒙诺夫,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作品《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斯大林奖金,《生者与死者》获列宁奖金。

课文是一篇战地通讯。

2、检查预习(学生交流、巩固)。

瓦砾(lì) 地窖(jiào) 舀(yǎo) 鞠(jū)躬 名副其实 颤巍巍

3、课文配乐朗读。

4、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表达什么主旨呢?

这篇通讯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三、品读课文

1、你发现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

(尽量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划一划,然后归类。)

⑴炮火:11次

⑵蜡烛:6次

⑶黑围巾:4次

⑷老妇人的“跪”、“爬”:各3次

2、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反复加以描写?

⑴多写炮火连天,说明环境危险,让人一直为老妇人揪着心,而老妇人在炮火中的种种行为就格外感人。

⑵说明这支蜡烛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烈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⑶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妇人哀悼之情。

⑷“爬”:说明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

“跪”:说明老妇人庄严肃穆,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

3、课文倒数第二小节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勾画了战后的环境、烛光的背景,控诉着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再次点出烛光非同寻常的意义,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胜母子,它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四、拓展延伸

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世界都是通过她的动作来表现,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精读文章倒数第四、第五段,展开想像,揣摩一下老妇人的。内心世界。

1、教师启发。

⑴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样想的?

⑵老妇人为什么深深一鞠躬?她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2、学生齐读,自由讨论、交流,教师引导。

五、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

2、把你想象到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写下来,整理到练习本上,不少于二百字。

有趣的蜡烛大班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各种各样的蜡烛,说出蜡烛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能主动参与到自制活动中,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3.初步了解蜡烛燃烧与空气的关系,对此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

活动准备:蜡烛若干、透明玻璃瓶若干、玻璃口杯一个、蜡烛幻灯片、自制蜡烛模具若干、蜡芯若干、音乐。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欣赏烛光,引起兴趣。

1.教师带领孩子进入教室,一起感受美丽而又温馨的烛光。

2.引导幼儿观察点燃的蜡烛,说说自己看到的有趣现象,如:滴下来的蜡烛油像眼泪,而且有点烫;小火苗会随风“跳舞”。说一说小火苗像什么呢?(像星星、像花蕊、像太阳、像萤火虫……)

3.引导幼儿用自己的动作来表现烛火的样子。

二、通过观看幻灯片以及各种各样的实物蜡烛,让幼儿了解蜡烛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1.请小朋友们来看一看幻灯片,欣赏美丽的蜡烛。

2.教师请幼儿共同来欣赏各种各样的蜡烛实物。

3.引导幼儿说出蜡烛的用途,谈谈自己在什么时候用过蜡烛?(停电的时候、过生日的时候、打灯笼的时候……)

三、教师与幼儿共同自制蜡烛。

1.教师介绍材料:溶化的蜡、蜡芯、模具。

2.教师介绍制作过程。

(1)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模具。

(2)幼儿取一根灯芯放入模具内。(要求:蜡油不能高于蜡芯)

(3)将溶化的蜡用勺子舀入模具内,凝固即可。

四、游戏:《蜡烛的熄灭》。

1.请幼儿讲一讲应该如何点燃蜡烛。(火柴、打火机……)

2.引导幼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将蜡烛熄灭。(用手扇或用嘴巴吹)

3.教师用另一种方法将蜡烛熄灭。首先点燃一根蜡烛,固定好,然后用一个玻璃口杯罩在蜡烛上,看看结果怎样?(熄灭)

4.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桌面上的`玻璃杯罩在点燃的蜡烛上,瓶口紧贴硬币,看一看与教师刚才做的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相同之处:蜡烛熄灭了。不同之处:瓶内有上升的水柱)

5.小结:蜡烛的燃烧需要空气,杯内的空气烧完了,蜡烛也就要熄灭了,就像我们人一样,同样也需要空气。

五、欣赏自制的蜡烛。

《蜡烛》优秀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参照“我的词语库”自由积累词语,培养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趣和习惯。

3、熟悉8个字的常用词语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认识14个字,8个字常用词语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老师谈话:小朋友,你们玩过花炮吗?。请说说它们是什么样子。(学生自由回答。)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根据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有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标出段序,把带有生字的词语圈出来,自主识字词。

3.离开文中的拼音,你还认识这些生字词吗?(出示多媒体课件,用开火车的游戏认读生字、生词,巩固识字。)

(二)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根据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有读不通的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轮流读1—8自然段,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有错误,老师或同学及时纠正。

4、边听边想: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三)问题切入。

1、同学们读了课文以后知道小猴子是在那里找到像炮竹一样的东西吗?

2、都有谁去点炮竹呢?

3、最后谁点了炮竹?

4、点着后,动物们发现是什么东西?

三、练习

1.组词。

捡( )炮()能()烟( )

爬( )胆()

2、把词语连成句子。

一样,小猴,烟花,东西,在村子,捡到,里的,野猪,点烟花,勇敢地

3、读一读,并用喜欢的词语造句

我们

勇敢动物挨近理解进步围绕退缩

四、总结

1、出示要写的生字,读准字音。

2、分析字形,找形近字比较,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字形。

3、指导书写,老师重点指导“处”是半包围结构,第三笔“捺”要写得平而长。

五、作业

1、练习组词造句,会运用。

2、观察字形结构和各部分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练习描红。

3、学生自己练习。

六、板书

红蜡烛

捡:小心翼翼

(害怕)看:你推我搡往后退

乌龟:刚刚就

黄鼠狼:光就(胆小)

《蜡烛》的优秀教案 篇六

教材分析:

这篇战地通讯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一位苏联青年,红军战士,是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的,他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土地上。坟堆是南斯拉夫老妇人育乞西为他堆的,她不忍红军烈士暴尸战场,她要让红军烈士安息在南斯拉夫国土上。老妇人对一个苏联青年情同母子,他们之间已经没有国界,这是反法西斯同盟的军民用血肉凝结的情谊。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教学目标:

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所凝结的友谊。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习用动作、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蜡烛,曾是人们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点昏黄的光往往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勾出无限遐想。于是,无论中外,都有许多诗文以蜡烛为题。现在,蜡烛已失去它本身的实用价值,但我们仍常用它来寄托某种情感:喜庆,或是忧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西蒙诺夫的《蜡烛》更是抒写了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纯洁而又令人震撼。

二、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词语积累

(1)烧灼:烧、烫,使受伤

(2)珍藏:认为有价值而妥善地收藏;

(3)穿越:通过;穿过。

(4)目睹:亲眼看到。

(5)拂晓:天快亮的时候。

(6)瓦砾:破碎的砖头瓦片。

(7)地窖:保藏薯类、蔬菜等的地洞或地下室。

(8)匍匐:爬行。

(9)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竭,尽。

(10)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副,符合。

(11)耸立:高高地直立。

(12)柔和:温和而不强烈。

(13)闪烁:(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

(14)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

(15)颤巍巍:抖动摇晃(多用来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动作)。

(16)肃穆:严肃安静。

(17)永垂不朽:(多指姓名、事业、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垂,流传。朽,腐烂。

3、作者简介

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苏联作协副书记和书记处书记等职。主要作品有剧本《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俄罗斯问题》,诗集《友与敌》,长篇小说《日日夜夜》,三部曲《生者与死者》等。1949年访问中国,并于次年出版了描写中国人民进行解放战争的《战斗的中国》一书。

三、探究质疑

1、整体把握

——全文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7段):写苏联红军要偷袭桥头堡时,有一位战士牺牲了。

第二部分(8—13段):写老妇人育乞西亲眼目睹这位战士牺牲的经过。

第三部分(14~31段):详写老妇人育乞西置生死于度外,安葬红军烈士,还在坟堆上点上藏了45年的结婚喜烛。

第四部分(32~44段):写苏联红军寻找战士尸体时,却发现坟堆、老妇人和烛光。

2、本文为什么要以蜡烛为题。

——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3、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事件发生的时间是1944年9月19日早晨,

地点是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岸附近的一块方场。

起因是五个红军战士偷袭萨伐河上的一座桥,

结果其中一个名叫契柯拉耶夫的红军战士牺牲在方场上了。连长准备第二天再去进攻时,再埋葬这位战士。

(一)分析第一部分:故事的开端

(二)分析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叙述的地点发生了转变,以老妇人的住处为中心进行交代。

4、文章中多次写到炮火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响起来,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第10段)第二层被炮火轰毁了,她就搬到楼下去住,住在楼下的人早已搬得一个不剩了。后来楼下也毁了,老妇人才搬到地窖里去住。

☆(第11段)她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红军到她那里去——她认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较安全,然而她刚爬出一半,一颗炮弹落在近旁炸开了。老妇人被这一震,耳朵也聋了,脑袋碰在墙上,失去了知觉。

☆(第13段)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来,柱子似的。碎片把那些剩下来的树木的枝条都削去了。

☆(第16段)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

☆(第18段)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第20段)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第24段)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

☆(第30段)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突出老妇人在炮火中种种行为的感人力量。同时,炮火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响起,似乎也喻指法西斯的炮火在反法西斯各国同盟的友谊的巨大力量面前也望而却步了。

6、第17段:中关于”她“的动作描写的词语有哪些?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感情?

——穿,翻,看见,理,弯,坐 反映的感情:对年轻战士的哀怜、叹息。

7、老妇人能够舍身掩埋红军战士的动机是什么?

—— 动机:痛恨法西斯,热爱自己的祖国。(红军战士是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的,他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土地上。坟堆是南斯拉夫老妇人育西乞为他堆的,她不忍心红军战士暴尸战场,她要让红军烈土安息在南斯拉夫国土上。)

8、文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老妇人的身体不是很好?

——两次“休息”“站起来的时候,行动很困难”“颤巍巍”等词。

掩埋烈士的每一步老妇人都非常吃力,假如笼统地说“她非常吃力地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那就不够感人,作者是这样写的:“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这样描述,情景历历在目,仿佛老妇人的喘息声都听得见,真是感人肺腑。

9、写老妇人安葬烈士的礼仪也很具体,例如掩埋之前“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一个一个动作都作了描写,也是很感人的。

10、阅读第28段,“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坏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不舍得用,珍藏到今天。”

(1)“摸出”能不能用“拿出”或者“取出”来代替,为什么?

——不能换。“摸出”与后边的“揣在怀里”相呼应,说明老妇人把这支大蜡烛藏得很深,只能用手去摸索着拿出来。说明她非常珍惜这支蜡烛。

(2)为什么要交代这支蜡烛的来历?

——补充说明这支蜡烛的来历,才能说明这支蜡烛对老妇人来说是多么珍贵,也才肯附托出老妇人的这种行为是多么伟大,令人敬佩。

四、小结课文: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复述课文

有趣的蜡烛大班教案 篇七

活动目标:

通过操作探索感知空气与燃烧的关系。

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重难点:

燃烧需要空气

蜡烛燃烧时间长短与空气多少的关系

活动准备:

蜡烛打火机杯子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设疑,引发探索兴趣

(一)师出示一支蜡烛,引导幼儿发散思维。

师:你有什么办法让蜡烛亮起来呢?

(吹、扇……)

(二)引导幼儿进行逆向思维。、师:用什么办法把它熄灭呢?

(吹、扇……)

二、第一次实验探索活动,感知燃烧需要空气师:现在我们来做个小实验,老师点燃两支蜡烛,请你们仔细观察我是用什么办法熄灭其中一支蜡烛的?它是怎么灭的?

(师操作点燃两支蜡烛,一支罩杯子,一支不罩)

1、你观察到什么现象呢?

(罩杯子灭,不罩没灭)

2、为什么这支蜡烛还在燃烧?

(空气……)

3、这支蜡烛怎么灭的?

(罩杯子)(慢慢的一点一点灭的)

4、为什么罩上杯子,蜡烛会慢慢地一点一点地熄灭呢?

(空气……)小结:燃烧需要空气,杯子里的空气越来越少,蜡烛就会慢慢熄灭。

三、分组操作,进一步感知空气与燃烧的关系师:再来做一个小实验,请小朋友到你们相应的组坐好,先来看有什么用具。

1、师:大家来看,做这个实验所要用的材料杯子大小一样吗?(不一样)接下来的实验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蜡烛在杯子里燃烧时间长短有什么不同?

2、这个实验要第组小朋友共同完成,但是分工不同,有一个小朋友来点蜡烛,3个小朋友罩杯子,现在给大家一分钟时间协商,商量好后请以上坐好。

3、谁来点蜡烛?

要求:空气谁来罩杯子呢?

要求:一个杯子罩一支蜡烛,一定要同时罩有什么办法可以做到同时罩呢?

(……)那我们就来用这种方法。

4、介绍记录表请你们用线条表示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

5、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

6、交流结果谁把你的记录结果说给大家听?

为什么会这样呢?杯子里空气一样多吗?

四、活动延伸:用什么方法让即将熄灭的蜡烛再燃烧呢?

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整理的7篇《有趣的蜡烛大班教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众鼎号。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游戏教案(优秀6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