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学设计 >

大学语文论文优秀4篇

众鼎号分享 195591

众鼎号 分享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4篇《大学语文论文》,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大学语文论文 篇一

摘要

高职高专院校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把专业技能课放在突出位置本无可厚非,但被忽视的人文教育带来的后果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和忽视的。尤其是茶文化专业这种带有浓重传统文化特质的学科,人文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实现这一途径的最佳方式就是加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

关键词

茶文化;人文教育;大学语文;职业能力

新学期我校茶文化专业的大学语文课程设置为大一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每周两课时。扣除新生军训及入学培训,学期授课时间为13周,那么茶文化专业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的三年期间大学语文的总学时只有26节课。再放眼整个学校,除少数几个师范专业仍开设大学语文,其他各专业都相继取消,大学语文前路堪忧。

一、茶文化专业的目标性

茶文化从广义上可定义为茶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方面,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相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我们研究茶的人文科学,主要是茶的精神和对社会的功能。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发现了茶,从鲜叶咀嚼生吃到煮食、饮用,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饮茶的方式经历了煮、煎、点、泡的发展与变化过程,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及文化品位的提升,饮茶早已不是满足生理需求,更多的茶人关注的是这个过程所体现的茶文化。

影响我国思想文化最广泛、最深远的是儒、释、道三家学说。赖功欧说:“道家的自然境界,儒家的人生境界,佛家的禅悟境界,融汇成中国茶道的基本格调与风貌。”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与茶文化的关系也最为久远、深刻。道教的自然观,导致淡泊超脱的品性,与茶的自然属性吻合,也凸显了茶文化虚静恬淡的特质。从发展角度看,茶文化的核心思想应归于儒家学说,即以礼为基础的“和”的思想。饮茶可自省,清楚地看待自己,继而正确地对待他人。以“和”贯穿,是一种博大精深思想的体现。如果道教体现在源头,儒教体现在核心,佛教则体现在茶文化的兴盛和发展上。中国茶文化以其特有的方式体现真正的“禅风禅骨”,禅佛在茶的种植、饮茶习俗的推广、饮茶形式传播及美学境界的提升诸方面,贡献巨大。没有禅宗,很难说中国能够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茶文化。而儒、释、道三者共同特点都是:追求质朴、自然、清净、平和。中国茶文化可以说是极大限度地包容了儒、释、道的思想精华。中国是茶的发源地。

4-5世纪传入高丽;9世纪传入日本;15世纪,销往西方;17世纪销往英国,中国的茶叶与丝绸、瓷器成为中国的代名词。日本茶道精神——和、敬、清、寂的思想本源皆来自中国禅宗。韩国茶礼以和、静为根本精神,尊重传统,尊重礼仪,同样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英国饮茶之风长盛不衰,人均茶叶年消费量居世界第二位,享誉盛名的英式下午茶首选便是祁门红茶,形成英国红茶文化。马晓俐将英国茶文化精神概括为贵、雅、礼、和,也无不打着中国文化的烙印。茶文化是我校新开设专业,从2011年开始招生。

其培养目标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茶叶鉴定、茶饮服务、茶艺表演、茶会策划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有创新、服务、敬业精神和茶楼、茶叶经营管理素质的高端应用型技能人才。其职业岗位核心能力为:茶饮服务能力、茶艺表演能力、茶叶鉴定能力。其中茶艺表演要求正确配置茶艺茶具;能够按照不同茶艺要求选择和配置相应的音乐、服饰、插花、熏香等。这就要求茶文化专业学生是全方位、高品质的。既要具有比较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茶文化知识,又要具有高雅的艺术欣赏水平和鉴别能力。

二、大学语文的重要性

国家教委高教司于1996年已明确将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作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在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高专人文素质教育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教授认为:“人文文化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它关系到民族的存亡,关系到国家的强弱,关系到社会的进退,关系到人格的高低,关系到涵养的深浅,关系到思维的智愚,关系到事业的成败。”人文素质是指社会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经过环境、教育等途径内化于人的身心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基本的、内在的个性心理品质,它又外化为人的理想、志向、道德、情操、文化修养、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人之为人应起码具备的基本品性,它是一切素质形成的基础与前提。

而大学语文可以说是是实践人文素养的有效方式。大学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征。它的工具性体现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母语运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的实用性,日常生活的沟通、交流等基本的语文素养方面。它的人文性则体现在传承传统文化上,引发学生对历史、哲学、文化、人生的思考,形成健康高雅,乐观向上人生观、价值观,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精神境界、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是形成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基础。当我们读诸子百家,可以读到政治,可以读到哲学,可以读到军事,可以读到谋略;我们感受观点的鲜明,言辞的犀利,感受学派纷呈,学说丰富。即便同是儒家,孟子“人性本善”,而荀子“人性本恶”则教会我们辨证看待事物的不同方面。当我们读《离骚》,通过千年历史,在瑰丽的想象中遭遇屡遭流放而至死不渝的爱国诗人屈原,我们懂得什么是忠诚,什么是坚守。当我们读苏轼《赤壁赋》,在清风明月间体味儒、释、道思想对知识分子的浸淫,让我们以旷达胸襟容纳人生的起起浮浮。当我们读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我们看到什么是“真的猛士”,怎样在残酷现实中直面人生,奋然前行。

这些不是空洞的说教,更不是精神毒品的心灵鸡汤,它们如此鲜活,如此充沛,给予我们生生不息的力量,强大我们的内心,以应对漫长人生的荣辱浮沉。所以就一篇文章来说,大学语文可以说是最便捷全方位地接受多种知识,得到多方面的文化熏陶,占用课时少而收效大、进行学科综合化的最有效途径。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大学语文教材选用的作品都是古今中外经过时间考验的经典文章,代表着人类文明的精华,人类智慧的结晶,其思想的深度、广度,表现人性的精准、永恒,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也是其他教育活动所不能取代的。

大学语文和茶文化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人文素质的培养上可以说是殊途同归。但大学语文因其价值是隐性的,不能给学生带来即时的利益,长期以来不被重视,甚至课时也是不断被压缩。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可如此短视,将学生如流水线的产品一样复制输出。大学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能力人才的地方,决不可沦为职业技能培训所。只有将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职业能力相统一,将学生的能力发展与人格完善相统一,才能达到人的全面均衡发展,造就与时俱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馨予。茶文化的弘扬与发展。青岛大学,2012.5.

[2]赖功欧。茶哲睿智---中国茶文化与儒释道。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3]陈力群。茶艺表演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1.

[4]马晓俐。多维视角下的英国茶文化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5]唐骋帆。我国大学语文教学研究现状述评。柳州师专学报,2014.2.

[6]曹丽萍。发挥大学语文的育人功能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5.07.

大学生的语文论文 篇二

一、大学生英语文学素养培养的现状

大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非常重要,然而在大学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视不够,并且学生自身没有较强的意识注重文学素养的培养。大学的英语教学,尤其是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主要是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没有足够的重视。第一,大学英语的教学主要以学生语言技巧为主,以英语词汇、知识点、语法等为主要讲授内容,教师很少讲授到英美文学的知识,也较少布置有关文学阅读的任务,对于大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培养非常不利。第二,英语四级、六级考试,作为国家级考试对于学生的学习要求也主要为英语语言自身的应用,但是对于英语文学方面没有很多的要求,影响着全国大学生的英语学习。从学生角度来说,大学生尤其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对于英语兴趣不高,很少学生去阅读英语文学的相关资料,或者有兴趣但是英语能力不足,慢慢失去了对于英语文学的喜爱

二、大学生英语文学素养培养的策略

针对大学生英语文学素养的现状,我们必须注重大学生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从多方面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一,英语课堂上教师注意培养学生对于英语文学的兴趣。大学的英语课,多是大学英语的课程,很多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对英语不感兴趣,对于英语文学的兴趣就更小。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注意学生文学的兴趣培养。在讲授教学内容时,继续增强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喜爱,恰当地为学生介绍文学作品,联系更多的文学信息,将教学内容与英美的文学知识结合在一起,引起学生对英语文学的兴趣。

第二,教学内容多介绍英语文学的相关知识,带领学生学会文学赏析、评论等。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都是大学英语课程的内容,教师讲授教学内容时比较偏重与英语语言的应用,对于文学作品的分析、文学作品的赏析进行地很少。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教师可以讲课时注意突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学知识,在为学生讲解知识点的同时带领学生去学习如何赏析文学作品,对于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评论,为学生推荐适合的文学作品,让学生从文学作品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也获得更多的关于世界、人生的思考。

第三,课上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英语文学的熏陶。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来引导学生对英语文学的兴趣,提升学生对文学的敏感度,促进学生的文学积累。一方面,教师可以将文学学习与电影结合起来。很多的文学作品,尤其是经典的文学作品都被后人拍成电影或者电视,而电影、电视是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而且对于学生来说更具吸引力,在电影中学生对于文学作品有所了解,对于英语语言的应用也更清晰。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接触更多的英语文学知识和作品。在当今时代,接触文学不仅靠书籍,还可以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在信息飞速的时代,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文学阅读和文学思考。

第四,布置课下文学的延伸任务,定期检验学生的完成情况。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布置恰当的文学阅读任务和文学赏析作业。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英语文学作品,要求学生完成文学作品的相关任务,鼓励学生在进行文学阅读和赏析的任务过程中,进行思考分析,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思考。对于布置的文学任务,可以定期进行检查,通过写阅读反思、影评等来检验学生对于文学作业的完成情况。

第五,学生自身要转变观念,变被动培养为主动提高。大学生为了就业,更多的人都选择学习实用性强的课程,对于短期内实用效果较小的文学学习却很忽略。要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学生首先要从思想上转变以前的观念,意识到文学学习和提高文学素养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重视自身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其次在课堂上和课下主动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学习,配合教师的文学学习的教学,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文学相关作业将文学素养的培养当成一项长期的活动。教师在教学中从多方面注重学生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同时大学生也要积极进行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不断提升自身的英语文学素养,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大学语文论文 篇三

摘要:高职高专院校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把专业技能课放在突出位置本无可厚非,但被忽视的人文教育带来的后果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和忽视的。尤其是茶文化专业这种带有浓重传统文化特质的学科,人文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实现这一途径的最佳方式就是加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

关键词:茶文化;人文教育;大学语文;职业能力

新学期我校茶文化专业的大学语文课程设置为大一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每周两课时。扣除新生军训及入学培训,学期授课时间为13周,那么茶文化专业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的三年期间大学语文的总学时只有26节课。再放眼整个学校,除少数几个师范专业仍开设大学语文,其他各专业都相继取消,大学语文前路堪忧。

一、茶文化专业的目标性

茶文化从广义上可定义为茶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方面,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相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我们研究茶的人文科学,主要是茶的精神和对社会的功能。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发现了茶,从鲜叶咀嚼生吃到煮食、饮用,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饮茶的方式经历了煮、煎、点、泡的发展与变化过程,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及文化品位的提升,饮茶早已不是满足生理需求,更多的茶人关注的是这个过程所体现的茶文化。

影响我国思想文化最广泛、最深远的是儒、释、道三家学说。赖功欧说:“道家的自然境界,儒家的人生境界,佛家的禅悟境界,融汇成中国茶道的基本格调与风貌。”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与茶文化的关系也最为久远、深刻。道教的自然观,导致淡泊超脱的品性,与茶的自然属性吻合,也凸显了茶文化虚静恬淡的特质。从发展角度看,茶文化的核心思想应归于儒家学说,即以礼为基础的“和”的思想。饮茶可自省,清楚地看待自己,继而正确地对待他人。以“和”贯穿,是一种博大精深思想的体现。如果道教体现在源头,儒教体现在核心,佛教则体现在茶文化的兴盛和发展上。中国茶文化以其特有的方式体现真正的“禅风禅骨”,禅佛在茶的种植、饮茶习俗的推广、饮茶形式传播及美学境界的提升诸方面,贡献巨大。没有禅宗,很难说中国能够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茶文化。而儒、释、道三者共同特点都是:追求质朴、自然、清净、平和。中国茶文化可以说是极大限度地包容了儒、释、道的思想精华。中国是茶的发源地。

4-5世纪传入高丽;9世纪传入日本;15世纪,销往西方;17世纪销往英国,中国的茶叶与丝绸、瓷器成为中国的代名词。日本茶道精神——和、敬、清、寂的思想本源皆来自中国禅宗。韩国茶礼以和、静为根本精神,尊重传统,尊重礼仪,同样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英国饮茶之风长盛不衰,人均茶叶年消费量居世界第二位,享誉盛名的英式下午茶首选便是祁门红茶,形成英国红茶文化。马晓俐将英国茶文化精神概括为贵、雅、礼、和,也无不打着中国文化的烙印。茶文化是我校新开设专业,从2011年开始招生。

其培养目标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茶叶鉴定、茶饮服务、茶艺表演、茶会策划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有创新、服务、敬业精神和茶楼、茶叶经营管理素质的高端应用型技能人才。其职业岗位核心能力为:茶饮服务能力、茶艺表演能力、茶叶鉴定能力。其中茶艺表演要求正确配置茶艺茶具;能够按照不同茶艺要求选择和配置相应的音乐、服饰、插花、熏香等。这就要求茶文化专业学生是全方位、高品质的。既要具有比较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茶文化知识,又要具有高雅的艺术欣赏水平和鉴别能力。

二、大学语文的重要性

国家教委高教司于1996年已明确将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作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在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高专人文素质教育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教授认为:“人文文化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它关系到民族的存亡,关系到国家的强弱,关系到社会的进退,关系到人格的高低,关系到涵养的深浅,关系到思维的智愚,关系到事业的成败。”人文素质是指社会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经过环境、教育等途径内化于人的身心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基本的、内在的个性心理品质,它又外化为人的理想、志向、道德、情操、文化修养、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人之为人应起码具备的基本品性,它是一切素质形成的基础与前提。

而大学语文可以说是是实践人文素养的有效方式。大学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征。它的工具性体现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母语运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的实用性,日常生活的沟通、交流等基本的语文素养方面。它的人文性则体现在传承传统文化上,引发学生对历史、哲学、文化、人生的思考,形成健康高雅,乐观向上人生观、价值观,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精神境界、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是形成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基础。当我们读诸子百家,可以读到政治,可以读到哲学,可以读到军事,可以读到谋略;我们感受观点的鲜明,言辞的犀利,感受学派纷呈,学说丰富。即便同是儒家,孟子“人性本善”,而荀子“人性本恶”则教会我们辨证看待事物的不同方面。当我们读《离骚》,透过千年历史,在瑰丽的想象中遭遇屡遭流放而至死不渝的爱国诗人屈原,我们懂得什么是忠诚,什么是坚守。当我们读苏轼《赤壁赋》,在清风明月间体味儒、释、道思想对知识分子的浸淫,让我们以旷达胸襟容纳人生的起起浮浮。当我们读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我们看到什么是“真的猛士”,怎样在残酷现实中直面人生,奋然前行。

这些不是空洞的说教,更不是精神毒品的心灵鸡汤,它们如此鲜活,如此充沛,给予我们生生不息的力量,强大我们的内心,以应对漫长人生的荣辱浮沉。所以就一篇文章来说,大学语文可以说是最便捷全方位地接受多种知识,得到多方面的文化熏陶,占用课时少而收效大、进行学科综合化的最有效途径。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大学语文教材选用的作品都是古今中外经过时间考验的经典文章,代表着人类文明的精华,人类智慧的结晶,其思想的深度、广度,表现人性的精准、永恒,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也是其他教育活动所不能取代的。

大学语文和茶文化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人文素质的培养上可以说是殊途同归。但大学语文因其价值是隐性的,不能给学生带来即时的利益,长期以来不被重视,甚至课时也是不断被压缩。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可如此短视,将学生如流水线的产品一样复制输出。大学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能力人才的地方,决不可沦为职业技能培训所。只有将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职业能力相统一,将学生的能力发展与人格完善相统一,才能达到人的全面均衡发展,造就与时俱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馨予。茶文化的弘扬与发展。青岛大学,2012.5.

〔2〕赖功欧。茶哲睿智--中国茶文化与儒释道。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3〕陈力群。茶艺表演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1.

〔4〕马晓俐。多维视角下的英国茶文化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5〕唐骋帆。我国大学语文教学研究现状述评。柳州师专学报,2014.2.

〔6〕曹丽萍。发挥大学语文的育人功能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5.07.

大学生的语文论文 篇四

目前,国家稳步推进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调整,在此形势之下,大学生就业前景更加不容乐观。自主创业成为大学生实现就业的一种新兴方式,并且已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与关注,其创业能力的培养也逐渐成为高校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现今社会普遍将创业能力认定为一种包括决策能力、认知能力、精英管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承受挫折能力等诸多能力在内的高层次综合性能力,是21世纪学生的“第三本护照”,因此需要着力培养大学生上述多种能力。具体到高校语文教学中,我们则需注意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心理素质、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养工作。

一、高校语文教学中要注意渗透创业意识教育

人们从事创业活动的时候,往往需要强大的内驱动力,就是人们常说的创业意识,它是创业活动中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倾向,其中创业需要、创业动机、创业兴趣、创业理想、创业信念、创业世界观是它的六大组成部分。正确的创业意识可以有效引导创业者明确创业趋向,激发创业热情,为创业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语文是一门语言和文化综合的人文社会基础教育学科,其功用在于培养学生立足于社会所需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尽管,同其他就业创业性课程相比,语文教学在指导创业方面实践性较弱,但它独有人文性、实用性、工具性等特点,这些使得其在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方面占据了无可比拟的优势地位。要想实现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创业意识教育的目的,高校语文教师应在传授基本文学知识的同时,充分利用学科特有性质将创业意识培养纳入日常教学过程。比如,教师可以在讲授课文的时候,深入挖掘材料中蕴含的创业信息或创业指向,借以鼓励学生。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一文就非常有代表性,教师可在课堂上自然而然的指引学生进行职业这一相关话题的探讨。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联系实际学习创业典型,做好人生规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用本校创业成功的现实例子来鼓舞学生。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搜集创业立志的名言警句,指导学生设计创业项目,等等。此外,由于创业意识的关键在于创新思维,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而这首先需要高校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努力建构现代新型教育理念,把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两点作为教学目标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尝试打破学科之间的固有界线。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把以教材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化为增长经验、发展能力的模式,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广泛开展创业问题的讨论,提高思维的变通性,使学生有意识的将所学所长、所见所闻与创业联系起来。总之,教师要学会在语文教学中利用语文的人文熏陶作用,渗透创业意识教育,激发学生创业梦想与动机,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学会重灵感、抓机遇,拓宽创业思路,提高创业能力。

二、高校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培养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主体在遗传影响下,受教育与环境的双重作用,经过实践训练而形成的性格品质与心理能力的综合表现。其中,自知、自信、自强、自律等品格,承受挫折、调适情绪、人际交往等心理适应能力对个体来说尤为重要。创业心理素质则指创业者在创业活动过程中所必备的心理素质,它有着丰富的意涵,诸如自信敢为、勇于面对、适时应变等行为态度以及坚定执着、不畏艰难、锲而不舍的心理准备等。创业是一项能动的创造性活动,创业者随时需要根据变化多端市场调整思维和应对手段,创业心理素质作为创业者意志情感的反映,有时直接影响创业质量与结果。创业过程充满各种艰难困苦,因此仅仅具有强烈的创业意识明显不够,强大的创业心理素质对创业者来说至关重要,它们是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当前大学生创业者一般具有较高理论知识,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颇有对传统观念和传统行业挑战的勇气与决心,然而他们普遍缺乏社会经验,常常盲目乐观,更缺少创业实践和商业管理经历,因此他们不能对创业过程中挫折做出很好的估计,也难以把握成功创业者必备的心理品质。为了更好地指导大学生创业,培养其创业能力,教师在高校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语文教材的相关文章对大学生进行励志和挫折教育,培养他们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心理素质。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参观调查等教学方法,带领学生到企业见习,将搜集企业文化资料导入课堂,使学生充分体会创业的艰难。当然,一个成功的创业者所具备的优秀品质并不仅仅局限于能够承受挫折,自信果敢也是他们所共有的品质,由此,高校语文教学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正式授课前,预留一定时间让学生通过演讲、朗诵、讲故事等方式去展现自我,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参考语文课本中的例子,鼓励学生尝试更多可行方案,用以培养学生的决断力。总的来说,高校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发掘课文中的隐形因素对学生进行创业心理素质培训,培养学生开朗客观、勇敢坚毅的优秀品质,使学生们学会悦纳自我,对生活充满希望,遭遇压力与挫折时,坚强面对,及时调整应对挑战,为自主创业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三、高校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大学生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是指创业者掌握和运用一定专业技术知识、技巧和能力去解决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的一种能力,它是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综合能力中最基础的能力。专业技能除了包括传统的专门知识外,还涵盖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技术与能力这一层面。开放共融的社会中,每个成员都要与人交往,语文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在实际教学中所涉及的专业技能,主要指学生的表达与沟通能力,攫取与处理信息能力。应该说,语文所培养的这些实用技能是个人创业成功的起点。首先,高校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加大交际训练,培养学生在口语和书面语方面的表达能力。在口语表达方面,教师要勇敢突破传统教学模式,设法将表演、辩论、演讲、讨论等方式转接到语文课堂中,结合不同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比如,教师可以以“创业”为主题组织演讲活动,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训练。教师还可以创设求职、销售、面试、谈判等不同职业情境,鼓励学生扮演相关角色,并在课堂上演示相关过程,以增强学生口语能力。书面语表达方面,教师尤其需要重视应用文的写作,把创业能力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日常生活中,便条、单据、求职信、通告、会议纪要、协议书、合同、说明书、经济活动分析报告书等都与语文密不可分,而大学生提升创业能力就建立在加强语文应用性训练的基础之上。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职场中所能面临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模拟训练。比如可以让学生策划酒店、汽车、互联网等不同类型公司的开业典礼,使他们体会语言文字在不同场合的不同表达方式。由于学生扎实的自然态的表达能力可以更容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创业提供软保障,因此,教师要始终把传授知识和语言能力培养结合在一起,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行文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其次,培养学生攫取与处理多种多样信息的能力应该成为高校语文教学内容之一。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环境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语文在市场经济中的应用逐步扩展并现实化,人们搜集和处理多种多样信息(如:市场信息,政策信息,金融信息等)的能力成为企业衡量人才的标准之一。尤其是,市场信息已经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要素,信息灵,营销顺,消息闭塞,企业难行,此种情势下,无论是创业者还是企业管理者都需要具备收集与处理市场信息的能力。为了满足市场对人才的现实要求,教师要克服学科本位的思想,将语文与其他学科相衔接,在课堂上侧重向学生传递更多的与创业有关的企业、市场等各种各样的信息,使学生对行业信息、市场需求保持高度的敏感性,这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布置练习题的方式实现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目的。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由结组,收集感兴趣方向的市场信息,然后根据搜集的材料撰写市场调查报告,进行经济分析,形成市场决策,进而设计创业计划。总的说来,语文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上有重要的作用,在具体教学中加大培养学生的表达与沟通能力、信息攫取与处理能力不仅会使语文的实用性和工具性得到很好的体现,还会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在经济体制改革、社会转型的新时期,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实现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从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成为全社会的一个重要且系统的研究课题,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共存的基础学科,在学生身心发展,情感培养方面占据优势地位,因而在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方面具有可能性与可行性。具体而言,高校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在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方面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把教育教学内容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挖掘语文教学中的创业教育因素,以课堂为载体,以多种教学方式为手段,着重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心理素质、专业技能等方面的能力,从而实现知识传授与创业能力培养协同并进的目标,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创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汪玉霞。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J]。池州师专学报,20xx(02)。

[2]宓小香。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开展创业创新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当代职业教育,20xx(07)。

[3]黄启国。试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15)。

[4]李燕。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xx(03)。

[5]陈庆国。在职教语文教学中渗透创业教育[J]。广东教育教研,20xx(08)。

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整理的4篇《大学语文论文》,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三级安全教育制度内容精选5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