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案(优秀3篇)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那么如何把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众鼎号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3篇《一年级数学教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众鼎号给您的好友哦。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2.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3.培养学生互相谦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
4.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生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9只小猴、4个梨、3个桃、2根香蕉;1-5数字卡片;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一)认读1-5各数。
(二)排序。
教师在黑板上摆上3、1、5、2、4。让学生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二、探究新知
(一)观察主题图,回答问题
要求:看图听故事。
教师讲故事:有几只猴子到山上玩耍。他们又是玩水又是捉迷藏,玩得可高兴了!到了中午,他们又累又渴,于是他们跑到山上采了许多水果,来到草地上吃。同学们,你们能猜出猴子他们采了什么水果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出示主题图。师:“同学们,你们猜对了吗?”“你们再仔细看一下,猴子采了哪些水果?分别是多少?用哪一个数字表示?”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在黑板上贴出水果图,并标上数字。
(二)引导学生学习“》”“》”和“=”。
1.教学“=”(猴和桃比)。
(1)师:“如果每只猴子吃1个梨,够不够?”教师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竖排出来,说出谁多谁少。教师出示相应图片及数字。
(2)教师说明:当桃和猴谁也不多,谁也不少时,我们就说3只猴和3个桃相等。(板书:“=”),等号是两条一样长的线,请学生跟读“3等于3”。
(3)师:“同学们看看,等号两边的数有什么有趣的地方?你们还能举出其它例子吗?”
2、教学“》”(猴和香蕉比)。
(1)师:“如果每只猴子吃1根香蕉,够不够?”教师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竖排出来,说出谁多谁少。教师出示相应图片及数字。
(2)学生观察得出,猴比香蕉多,也就是3》2(板书3》2)。
(3)请学生观察“》”,教师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开口大,朝大数。
(4)师:“你还能举出哪些例子吗?”
3.教学“》”(猴和梨比)方法同2。
“尖头小,对小数。”
4.请学生观察三道算式,小组讨论,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后,教师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进行记忆:相同数间用等于;开口大,朝大数;尖头小,对小数。
5.发散思维。
看看还有谁和谁能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
三、运用知识
(一)教科书第18页“做一做”第1题。教师读题,请学生听清题意。
1.左图:两边各有几只灯笼,谁多谁少,几大于几?
2.右图:两边各有几只灯笼,谁多谁少,几大于几?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巡视,再拿几个学生的上投影仪上长方体讲评。
(二)游戏:比一比
1.师:“刚才我们学习了比大小,大家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看一看哪些东西和哪些东西可以比的?谁和谁比?几大于几?”
2.小组游戏:同桌间拿出学具,摆一摆,比一比,谁多谁少,几大于几?
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体会面在体上。
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思考和探究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设计
(一)活动一:玩中认图形 (教师在桌子上摆几个学生常见的物品,有印泥盒、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三棱柱。)
师:你们喜欢玩魔术吗? (教师给大家表演:先放一张白纸在讲桌上,挡住学生的视线,隔一会儿再让学生看白纸,咦,白纸上怎么有一个圆?学生很奇怪。)
师:你们知道老师是怎样变出圆的吗? (由于所用的物品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所以他们很快明白了魔术的奥妙,纷纷举起小手:我知道,我知道!)
师:老师是拿圆柱体往印泥上一按,再在白纸上印一下,白纸上就有圆啦!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变一个给大家看一看?(教室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学生纷纷拿起事先准备好的学具,印出不同的图形。
生1:老师,我用长方体印了一个长方形 生2:我印了一个正方形,是用正方体印的 生3:我用三棱柱印了两个三角形。
(就这样,在玩中,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在动手玩中,具体感受到了面在体上这一数学思想。)
(二)活动二:分中找图形
师:我们的淘气遇到了一点麻烦,你们能帮帮他吗? (听说要去帮助别人,学生马上聚精会神地听我说。于是,我出示了各种形状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让他们进行分类。)
师:请你们看一看,比一比,你们是根据什么来分类的?
生1:长长的是长方形,放在一起;方方的是正方形,放在一起。
生2:有三个角的都是三角形,所以要放在一起。 生3:三角形有三条边,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
(学生的回答十分精彩,把这几种图形的特征分析得很透彻。)
(三)活动三:动中摆图形
师:你们能用小棒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吗? (很快地,一双双小手摆出了各种图形。)
师:有一个图形你们谁也没摆,是什么? 生:圆。
师:为什么? 生1:因为圆的边是弯曲的,小棒是直的,我们没办法摆出来。
生2:老师,我摆正方形用的小棒一样长。 生3:老师,我摆长方形时,有两边用的小棒一样长,另外两边用的小棒也一样长。
生4:老师,我用一样长的三根小棒可以摆一个三角形。
生4:老师,我摆三角形时用的小棒不一样长。 (学生在操作中发现各种图形的本质特征,很了不起。)
(四)活动四:忆中说图形
师:谁能告诉大家,在生活中你还见过这样的图形吗?
生1:教室的门是长方形。 生2:应该说教室门的表面是长方形的。
生3:我们到酒店吃饭时,很多桌子的面是圆的。。 生4:魔方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大家众说纷纭,气氛非常活跃。直到下课铃声响起,也不愿离开。)
〖教学反思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针对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设计各种形式的活动。第一个活动:认图形,对平面图形有一个基本了解;第二个活动:找图形,比较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第三个活动:摆图形,挖掘平面图形之间的本质区别;第四个活动:说图形,进一步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玩中学、动中悟,在自由、轻松的课堂气氛中融入到学习活动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思考探究能力。
案例点评
《标准》的基本理念明确地指出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点在本节课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四个活动的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去,丰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体验,增强理性认识。其次,教师也注意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如,用小棒摆图形这一活动中,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圆与其他图形的本质区别,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考探究能力,全面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
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三
准备课:上学了
教学内容:1——2页
教学目标:1、在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的活动中,让初入学的孩子了解学校生活,渗透思品教育。
2、在数1-——10各数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体验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儿童学习数学的最初步热情。
3、让儿童在数数过程中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以感受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亲切,克服陌生感,产生愉悦感。
教学重点:使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能用带数字的一句话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
一、问:九月一日是什麽日子?学生回答,板书(上学了)
今天,小朋友们上学了,老师先带小朋友一起参观校园,请小朋友门仔细的观察,我们的校园都有什麽?
师:刚才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参观校园,谁能给大家说一说,你看见了一些什麽?学生交流]
师:是啊,明亮的教室是我们学习的乐园,宽阔的操场就是我们活动的天地,校园是我们学习和活动的场所,你喜欢自己的校园吗?
二、出示挂图
老师这里也有一所美丽的校园图,你们还想不想看看?
学生观察:这所校园有些什馍?同学们在干什麽?
观察后同桌交流。在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1——10]
小结:小朋友刚才观察的非常仔细,数的也非常认真,在校园里,我们找到了那些数呀?学生说1——10,并齐读
三、那你能用带数字的一句话说说身边的事吗?
学生小组交流后在全班交流。
小朋友们说的很好,原来呀,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有数,到处有数学。
四、谁知道我们这节课上的什麽课吗?你们喜欢数学可吗?
课后记:
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形象的,生动有趣的数数活动,让儿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或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达到能认识、读、写10以内的数,会用10以内的数表示生活中物体的个数,会用第几表示物体的顺序和位置,并能在同学之间交流。
2、让儿童认识10以内的数的大小,认识符号〉〈和=的含义,能用符号和词语表示10以内数的大小,在比较事物大小,多少,高矮的过程中,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3、在具体的情景和活动中,初步体验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能用自己的理解的方法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法减法,结合计算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计算过程。
4、注意数字,符号。算式的规范书写,培养儿童认真看,认真算,认真写的良好习惯。
5、-让儿童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获得一些初步数学活动的经验与初步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时间:
22课时
1、10以内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4——5页1——5的认识例1——例3
教学目标:1、对1——5各数感性的认识
2、培养良好的习惯
3、初步体验数学来源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教学重点:1、边摆边数数
2、由抽象的数到物体可一表示什麽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可大了,特别是数字,我们常常用,请你仔细听,找找老师说的下面的这句话中有那几个数字:小红书包里面有1个文具盒,2本书,3个本子。你能象老师这样用数字说一句话吗?
二、教学例1
(1)出示图,看图,用数字说一句话
(2)想一想,你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说说图意吗?
(3)按照数字顺序从1说道5
三、教学例2
(1)摆学具数数
学生一边摆一边说,从1到5
92)在黑板上写1——5,请学生在黑板上数字上面百圆
(2)老师指圆,学生说数,
问:3个圆片用几表示?5个圆片呢???
老师指数字,学生说圆片。
问:3用几个圆片表示?4呢?
四、教学例3
刚才用数字2表示2个圆片,2还可以表示什麽?
看书5页例3
小结:2可以表示任何个数使的物体。
小组讨论:说说3、4、5可以表示什麽?
全班交流
五、课堂活动
6页1题
课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5页例4,6页课堂活动3、4,12页练习一1、2
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1——5的认识
2、初步感知1——5各数的联系,变化,感悟数序
3、初步学会用手指比,划,涂,写1-5
4、操作分小棒,亲身体验探索数的分解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规范书写1-5各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昨天我们学习了1——5个,小朋友们能用手来表示吗?
二、教学例4
1、看书例4,共右个要求:比,划,读,写,想想,你认为小手和小嘴怎样分工最
合适?
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
2、根据手和嘴的分工,完成例4
自己练习后小组交流
3、书上有这样一句话,1添上1是2,2添上1是3,……….你能用手指表示吗?
4、教学在田字格里面规范书写
91)让学生说1——5的形状
(3)老师示范,学生书空
(4)学生练习
三、课堂活动
1、6页1,写数
2、6页3,圈一圈,写一写。
出示这些图,引导学生看懂题意。
3、下面用5根小棒分成2堆,看谁的方法多。
独立操作后全班交流。
四、课堂练习
12页1、2
课后记: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7页0的认识,例1——例3,8页课堂活动
教学目的:1、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悟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索0在直尺上表示起点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索的良好习惯。
4、正确书写0
5、能联系生活实际应用。
教学重难点:
1、0在直尺上表示起点。
2、正确书写0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每当节日的时候,人们总会放飞许多美丽的气球,你们见过吗?(幻灯演示)观察:你发现了什麽?
防飞前是几个?用数字几表示?放飞后小朋友没有气球了,用用什麽表示呢?这就要用到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的数字“0”(板书)
二、教学例1
小朋友一个气球也没有了,佣0表示,0表示什麽?一个也没有用什麽表示?出示吃鱼图:(1)这图话的谁?在赶什麽?
(2)原来有几条鱼?现在呢?
(4)原来有3条鱼,用几表示?现在一条也没有,用几表示?
三、教学例2
1、出示直尺图
观察:直尺上有什麽?0在什麽地方?0在直尺上表示什麽?
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小结:直尺上开始这一段叫起点,用0表示,也就在直尺上,0表示起点。
四、教学例3
1、老师示范书写0
2、学生书空
五、课堂活动
1、8页1——2
2、老师出示放大的方格图、引导学生认识方格,0在这里表示什麽?
从左3往右数,你发现了什麽?
还可以怎样看?
老师:从左往右,从上往下,依次多1,从右往左,依次少1
3、12页3
课后记:
第4课时
教学内容:9页比较大小,例1——例2
教学目标:1、认识=、〈、〉,并会正确使用
3、初步培养学生具有辨证唯物思想。
教学重难点:比一比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
美丽的春天到了,花园内开了许多美丽的花,花儿真镁,引来了许多可爱的小动物,瞧,谁飞来了?
你能用那些数字表示图中的小动物和花?学生数并且填在书上
学生用学具摆花儿和动物,并且比较多少。
小组交流后学生汇报自己的摆法和结果
怎样更容易看出物品的多少?
今天,我们要学会一个一个对着摆的方法来比较物品的多少?
二、探索
1、比较同样、多
动手操作;一个一个对着摆花和蜜蜂,观察,你发现了什麽?
老师:蜜蜂的只数3,花儿的朵数也3,3和3同样多,我们就说3等于3,用3=3表示,中间的符号是等号,学生练习读并且书空
练习:老师摆4个圆,学生摆同样多的三角形,说谁和谁同样多,几等于几?你能在说一个几等于几的式子吗?
2、比较多与少
动手操作:一个一个对着摆蜻蜓和蜜蜂,你发现了什麽?
蜻蜓的只数是4。蜜蜂是3,4比3多,我们就说4大于3,写做4〉3,中间的符号是大于符号。学生练习读,并且书空
蜜蜂十。蜻蜓4,3比4少,就说3小于4,写作3〈4,中间的符号是小于符号。学生读并且书空
3、观察讨论
4〉33〈4,你发现了什麽?
小结:蜻蜓比蜜蜂多,4大于3,蜜蜂比蜻蜓少,3小于4
花儿和蜻蜓的比较方法一样,你会吗?
练习:(1)摆3个圆,5个三角形,比较大小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带来的3篇《一年级数学教案》,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