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影》教案(8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众鼎号为朋友们整理了8篇《《竹影》教案》,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竹影》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体会文中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2.体会文中“我”的父亲因势利导的教育方式。
3.初步了解中国画与西方画的不同。
教学重点:领会艺术和美蕴含在童稚的生活中。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的艺术美,了解中西方画的不同。
教学设计:通过六个活动(找 感悟、思 体会、品 趣味、谈 不同、聊 童趣、归 中心)对课文进行讨论赏析,从而达到理解本文思想、锻炼学生能力的目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法 活动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猜一猜: 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头,
灯前月下跟你走,就是从来不开口。(打一事物 影子)
2. 想一想:有“影”字的四字成语。
形影不离、形单影只、形影相吊、顾影自怜 刀光剑影、
3. 试一试:民间艺术:皮影戏(有千年历史)
4. 说了那么多关于影子的成语、诗句、艺术,今天我们再来学一篇关于影子的课文《竹影》。
二、作家作品
1.丰子恺 2.本文的基本内容 3.本文生字词
三、探究活动一 快速阅读----找 感悟
1.学生带问题,快速阅读
问题:(1)填表格(多媒体示)
(2)课文题为“竹影”,它是以写景主,还是以写人物活动为主? 请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2.学生讨论交流问题。
3.学生回答问题,教师适当提示。
四、探究活动二 片段欣赏---思 体会
结合课文和生活谈谈你理解的“光”之美和“光”之用
1.齐读1、2自然段
2.讨论:“光”之美
3.讨论:“光”之用
提示:可以结合课文第1、2、7段及你生活中的经历。
五、探究活动三 儿童天性---品 趣味
1.文中都有哪些人物,他们在做什么?
2.读读2、3段,你喜欢那些句子,读一读,说说理由。(提示:孩子们的童稚活动,眼中的事物)
六、探究活动四 中西方画---谈 不同
1.你喜欢文中的爸爸吗,为什么?(教师提示父母的爱和引导作用)
2.通过爸爸的讲解,“我”有哪些收获?(教师引导谈中西方画的不同,欣赏名画)
3.你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中西方画的不同,不同在哪里?
七、探究活动五 敞开心扉-----聊 童趣
艺术源于生活,源于游戏,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事情吗?又有哪些和艺术有共通之处,说一说。
八、探究活动六 总结全文----归 中心
九、作业设计
写写童年的趣事
七年级下册语文《竹影》教案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2、过程与方法:自主阅读、合作探究主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
三、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四、课前准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写在作业本上。
3、查找有关的丰子恺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用多媒体展示儿歌《影子》,请学生齐读儿歌:
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是个小黑狗,常常跟着我。
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是个好朋友,常常陪着我。
展示后,教师语:儿歌中的我和影子让我想起自己的童年,也许我们都曾是爱玩影子的人,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与影子有关的文章——《竹影》。(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
1、小组内交流搜集的丰子恺的漫画作品、散文。
2、请同学在班上介绍丰子恺的情况,明确丰子恺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艺术大师,他在绘画及散文创作方面成就颇丰。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a.学生读完课文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生字、词及其注音。
b.要求学生用一句最简洁的话概括课文内容。(教师可作提示:课文题为“竹影”,它是写景——竹之影呢?还是主要写人物活动?)
2、讨论、明确中心
问题:本文中除写人物活动外,还涉及哪一方面的内容?作者在本文中究竟要表现什么样的中心?
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表现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四)研读赏析
1、再读课文,勾画文中你认为最生动形象的描写,并试着说明理由。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所找生动形象的描写句,并陈述理由。
3、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班上交流,共同解决。
(五)拓展延伸
1、述说一段童年往事,要求用语简洁,尽量表现童真、童趣,时间不超过2分钟。学生先在四人小组内述说,然后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
2、教师小结:
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你们拥有一颗童心,你们就能拥有童年般的快乐;看似平凡的生活是美好的,只要你们拥有一颗爱心和一双敏锐的眼睛,你们就能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无处不在:一片枯叶,一叶残贝,一抹斜阳,都能让你激动流连,受益匪浅,祝愿同学们永远快乐充实!
(六)布置作业
丰子恺的成功与其父的教育引导有关吗?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给了你怎样的启发?请以“如果我是家长”为题写一篇短文,畅谈自己的教育构想(字数不限、体裁不限)。
七年级下册语文《竹影》教案 篇三
【设计原由】
《竹影》原收录于《丰子恺文集·少年艺术》一章中。很显然这是给少年人讲艺术的,艺术是原文的主题。但本文先写了小孩子的活动,由活动引到艺术问题,这种对现实的真实描摹使我们读者发现了孩子的游戏与艺术的关系,正如席勒所说的:艺术起源于游戏。个人认为孩子的童心与艺术两个方面倾向于任何一方面都不足以表现原文的精神。于是根据丰子恺同时代人对他的评价,根据丰子恺散文与漫画的特点,由本文入手,探讨丰子恺作品中所蕴含的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美学家朱光潜对丰子恺的评价。
二、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全文,回答本文有哪些美的地方?(明确:环境描写、孩子的行为体现的特点、父亲的言行、中国画的特点等等,只要围绕课文谈美,言之成理,就予肯定。)
2、独立思考三分钟。
3、四人小组内交流,每人谈一点美的地方。小组内推荐出最好的一点建议,派代表发言。
4、全班交流,教师即时评价。
三、课外拓展
感知丰子恺艺术对美的追求。
问题:仔细观赏幻灯片上丰子恺的漫画,说说你认为美在哪里?
观赏两分钟,全班交流。
四、总结
1、根据对课文的阅读和漫画的赏析,请总结:你认为什么是美的?
明确:可以归纳为生活、艺术、自然三方面。
2、教师总结语:
⑴ 这节课所接触的知识;
⑵ 同学们所表现出的各种能力以及阅读中应注意的问题;
⑶ 美是需要靠发现的。散步的时候可以偶尔在路旁折到一枝鲜花,也可以在路上拾起别人弃之不顾而自己感兴趣的燕石。 ──宗白华《美学的散步》
《竹影》教案- 篇四
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整理的七年级语文《竹影》说课稿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教材
1. 教材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
《竹影》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这个单元选的是文化艺术方面的文章,通过阅读可以从中看到作家对艺术的体验和感悟,及由此生发的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
《竹影》的作者是艺术大师丰子恺先生。文章描写了作者幼年时与小伙伴们在月下看天看月看竹影的游戏及作者对中国画的认识,充满了童真、童趣。孩子们的游戏在成年人的眼里也许不屑一顾,但在丰子恺的眼里就有了非比寻常的意义。也许艺术和美就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吧。《竹影》为我们指出了只要留心自己的生活,即使看似天真的游戏,也会让我们获得人生的真谛。
2. 教材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因此,我确立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为:领会艺术和美蕴含在童趣活动中,认识到美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根据教材的知识构建特点和七年级学生天真活泼、好问的特点,我确立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是: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我确立的过程和方法目标为:在老师恰当提升引导下,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具有开放性。
前两点侧重能力目标,后一点侧重学习方法。全文通过生动地描写,着重表现了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因而定为教学重点。
说教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七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好问,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求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因此,我决定在教学中本着启发式原则,激发学生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朗读教学法:“教学千法读为本”,本文语言生动形象,活泼风趣,很适合朗读。因此采用朗读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课文内容,为全文的品评鉴赏奠定基础。
美点追踪法: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阅读的主体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品评文章的美点,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品评鉴赏能力、思维能力同步提高。
引导感悟法:学习了作者的童真童趣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感受,说说对本文的感悟,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说学法
自主探究学习理论认为:“只有学会的,没有教会的”,可见,学习的基础是自主,而学习的关键也是自主。为此我为学生设计以下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法: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自由品评,突出重点,注重学生学习中的独特体验。
朗读欣赏法:“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引导学生在朗读、析读、讲读的过程中感受文章的形美、意美,同时也教会学生学习散文的重要方法----朗读法。
圈点勾画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凡为教者必期达到不教”,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让同学们搜集整理丰子恺先生的资料,课堂上让几个同学介绍丰子恺的情况,明确丰子恺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艺术大师,他在绘画及散文方面的创作成就非常出色。听学生介绍完情况以后,老师提问:丰子恺先生为什么会取得这么高的成就呢?其实,这和他的童年是分不开的,丰子恺先生早在童年时期就对艺术有了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悟,那么他是如何体验的呢?这次经历又让他懂得了什么呢?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课文《竹影》
(设计思路:这样导入有两个好处,第一:让学生充分了解作者的情况,课堂上不再浪费时间;第二,能紧扣文章的主旨即童真时的体验和经历可以影响今后的人生,从而为下一步问题的设计做好铺垫。)
《竹影》教案- 篇五
18.竹影教案
www.xiaozongshi.com 一、课前五分钟演讲
二、讲授课文
(一)导入 新课
同学们看过竹子吗?在晚上看过竹子吗?在有月光的晚上看过竹子吗?画过竹子吗?在水泥地上画过竹子吗?在有月光的晚上在水泥地上画过竹子吗?没有的话,你可要留下遗憾了,不过还好,有人画过,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画得算是弥补一下,请同学们翻开课本125页,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丰子恺的《竹影》。
(二)读一读
读课文
(三)想一想
1、文章开头交代天气闷热的目的是什么?这让我们想起那篇课文,它的开头也是写闷热的天气,他们的目的是否相同?给你什么启示?
2、文中写道"大家吃了一惊,立起身来,看见爸爸反背着手立在水门汀旁的草地上看我们描竹,他明明来得很久了。"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3、爸爸是怎样一个人?
(四)议一议
通过爸爸对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介绍,你认为此二者的区别有哪些?讨论一下,结合自己的认识,归纳一下。
答:(1)中国画不注意"像不像",不像西洋画那样画得同真物一样
(2)颜色方面:中国画以墨和朱砂为颜料
西洋画则以事物的本来颜色为颜色
归纳:中国画重神似、神韵;西洋画重形似、写实。
补充:中西方在画法方面的基点区别
(1)中国画盛用线条,西洋画线条都不显著
(2)中国画不注重透视法,西洋画极注重透视法
(3)中国画人物画不讲解剖学,西洋画人物画很重解剖学。Anatomy for art students
( 艺术解剖学)
(4)中国画不注重背景,西洋画很重背景
(5)中国画题材以自然为主,西洋画题材以人物为主
(五)说一说
好,关于中西方绘画方面的区别,我们就讨论到这里,其余的要在美术课上学了,我们学习这篇课文,是要学习这篇课文中表现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这又让我们想起了上学期我们学习过的一篇文言文《童趣》,能不能记住,好我们来齐背第二自然段。
同学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现在想起来很有趣味的。跟同学们说一说
《竹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能力:
A、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B、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C、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学习重点: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A、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B、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写在作业 本上。
C、查找有关的丰子恺的资料。
教学设计:
一、展示自己的风采。
(课外积累"惜时"的名句)
二、导语 :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幸福的回忆,有美好的向往,当然也会有小小的烦恼。那么,我们为这仰慕的名人,他们的童年生活你了解吗?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几篇这样的文章,谁能说给大家听一听?(例如:----------------)
三、信息箱:
请同学们谈谈你对丰子恺的了解。
四、整体感知:(看谁说得棒)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A、你认为哪些字容易读错?给大家提示一下。
B、用简洁的一句话概括课文的内容。
C、课文题为"竹影",它是写景----竹之影呢?还是主要写人物活动?
D、本文除写人物活动外,作者在体文中究竟要表现什么样的中心?
(过渡语)童心童趣是天真烂漫的,月光下的竹影牵动了天真无邪的心,孩子们在婆娑的竹影中,感受到美,于是,他们开始本能的画画,这一切,被一位具有深厚艺术功底的基本特征。让我们也来领略一下这种寓教于乐的匠心美。
五、你品味到美了吗?
再次浏览课文,勾画文中你认为最美的语句,并试着说明理由。(分组合作,每组选代表发言)
(总结)通过大家的细细品味,我们可以发现本文的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同时借助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把我们带入了孩子们的童稚活动中,也让我们进入了美的世界------------
六、比较鉴赏(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点)
七、欣赏延伸:
(1)名人与竹:搜集有关画竹的名家或关于竹的名句,名篇。
(2)竹之悟:有人说,竹---每前进一步都要做一个小结;
也有人说,竹----外强内干。
你认为呢?请你联系实际,说说你的感想。
九、质疑大挑战:
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
(过渡)大家在童年时都做过哪些游戏?(生答)
其实,你留心一下,你也许进行着一种艺术的创造,也许会有艺术上的发现,让我们走进童年
十、走进童年:
叙说一下一段童年的往事
要求:用语简洁,尽表现童真、童趣。
(小结)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你们拥有一颗童心,就能拥有童年般的快乐;看似平凡的生活美好的,只要你们拥有一颗爱心和一双敏锐的眼睛,你们就能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无处不在-----------
祝愿全体老师和同学们永远快乐!
《竹影》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生字词,能读准字音,分辨字形,了解意思。
2、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能力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培养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品读文章古朴简约、意蕴深长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略国画的内在美,提高艺术修养,初步形成审美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 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2、 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3、 领会蕴涵在童稚的活动中的艺术和美。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 诵读教学发 圈点评注法
[教学准备]:
1、 预习课文,提出质疑。
2、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直接切题
教师:(板书:18、竹影)竹影?竹的影子?我不知道同学们关注过竹子的影子没有,老师还真没关注过。不过从这篇课文的课题我们可以想到,丰子恺先生肯定关注过。难道在今天的学习中,他只是想告诉我们竹的影子是怎样的?或是怎样去画竹的影子?我们知道丰子恺先生可是很擅长画漫画的呢!
学生:(抢答,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注意倾听学生观点,适时点评并加以鼓励。)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抓住要素来进行概括:
(板书:
时间:一个夏天的晚上。
地点:我家屋后的院子里。
人物:“我”、弟弟、华明、爸爸(我们)
事件:描竹影、听爸爸讲解中国画知识,得到一次艺术体验。)
归纳:一个夏天的晚上,我们在我家屋后的院子里描竹影、听爸爸给我们讲解中国画知识,得到一次艺术体验。
二、检查预习情况
1、了解作家、作品
(指名生介绍,教师师多媒体展示)
作者生平简介:
丰子恺(1898~1975),我们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
作品简介:
丰子恺的漫画风格独特,深受人们的喜爱。丰子恺的散文,在我国新文学史上也有较大的影响。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随笔二十篇》《甘美的回忆》《艺术趣味》《率真集》等。
2、 字词积累
(多媒体展示)
撇( piě ) 蘸( zhàn ) 朱砂( shā ) 闷热( mēn )
参差不齐( cēn cī ):长短、高低、大小不齐。
水门汀( tīng )水泥地。
幽暗:昏暗。
疏密:疏落或细密。
包罗:包括(指大范围)。
三、语言品味,互动释疑
1、教师:作者在文中表现了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你认为哪些描写最生动有趣?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把体会写在课文旁边的空白处。
(提示:可从用词、句式、修辞、写法等方面进行评注。)
2、学生阅读,圈点评注,教师巡视。
3、交流反馈。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揣摩古朴简约、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同时注意指导学生阅读。
示例:(多媒体展示)
“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大音阶)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
使用比喻的修辞把大自然当做一幅图画或一支乐曲来描绘。表现了儿童独特的视角,勾画出一幅美丽淡雅的月色图。
4、教师点拨、归纳和总结。
四、合作探究,诗意表达
1、教师:在文中,丰子恺的父亲是怎样说明西洋画和中国画的区别的?
(指名生朗读第6自然段,其他学生思考归纳:)
⑴中国画不注意“像不像”,不像西洋画那样画得同真物一样。
⑵颜色:中国画以墨和朱砂为颜料,西洋画则以事物的本来颜色为颜色。
教师归纳:
中国画重神似、神韵;
西洋画重形似、写实。
(多媒体展示一幅中国画和一幅西洋画加以证明。 “蒙娜丽莎”——中国山水画)
2、补充:中西方在画法方面的几点区别:
⑴中国画盛用线条,西洋画线条都不显著。
⑵中国画不注重透视法,西洋画极注重透视法。(有争议,所以可不提。)
⑶中国画人物画不讲解剖学,西洋画人物画很重视解剖学。(联系第16课《社戏》插图 中国画中一个圆圈就可代表一个人 第14课《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插图 每个人物都是整体勾勒)
⑷中国画不注重背景,西洋画很重背景。
⑸中国画题材以自然为主,西洋画题材以人物为主。
3、 比较鉴赏:
(多媒体出示图画)
你能说出下列哪些画是中国画,哪些画是西洋画吗?你更喜欢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4、 请学生根据学习体会和总结的生活体验进行仿写。
(多媒体展示):
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
像照相, 像符号。
像照相, 像符号。
(学生仿写,教师适时点评。)
五、拓展延伸,走入生活
1、教师: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过快乐的童年,也做过许多充满童趣的游戏。想一想你是否也曾经进行过一种艺术上的创造,是否也有艺术上的发现呢?
(学生思考交流,教师适时点评。)
例:堆雪人、玩泥巴(建筑雕塑艺术)
过家家(戏剧表演艺术)
涂鸦、在身上画手表(绘画类)
编故事(文学类)
2、结束语:艺术并非高不可攀的东西,它就蕴涵在孩子们童稚的游戏中。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你拥有一颗童心,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你就会发现平凡的生活中美无处不在。
六、作业设计
请你回想儿时富有童趣的事,画一幅简笔画,取一个题目,并附以100字左右的生动描述。
[板书设计]:
18 竹影
丰子恺
(通过)游戏 用心感受 (从中体验)艺术
(获得)趣 (之) 美
教学步骤: 篇七
一、分组研究。以5—7人为一个小组,通过去图书馆、书店,找美术老师、上网等途径,围绕以下问题,收集资料,并做简单的研究:
课前预习资料 篇八
丰子恺《儿童的画》、《学画回忆》、《图画与人生》,《素质教育在美国》节选,《倚天屠龙记》节选,朱光潜《谈美书简》文选,《竹影》教案案例。苏轼《於潜僧绿筠轩》、《文与可谷偃竹记》,郑板桥《题画诗》、《题竹石画》,白居易《池上竹下作》。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整理的8篇《《竹影》教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众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