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教学质量分析(3篇)
一年级数学质量分析 篇一
一、试题质量分析
本着有利于推进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富有个性地发展的原则,本套试题力争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学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掌握情况,特别注重考查在具体情景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一)知识点的覆盖情况
章节内容 分值 章节内容 分值
5.1相交线 2 8.1二元一次方程组 5
5.2平行线 3 8.2消元 12
5.3平行线的性质 4 8.3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6
5.4平移 3 9.1不等式 3
6.1平面直角坐标 2 9.2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5
6.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10 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
7.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5 9.4利用不等关系分析比赛 8
7.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7 10.1平方根 2
7.3多边形及内角和 5 10.2立方根 2
7.4课题学习镶嵌 3 10.3实数 3
(二)从考点与分值看试卷特点
1、知识覆盖面广,注重了对学生所学知识系统性与全面性的考查。从上表不难看出,试卷对各章节均有不同程度的关注,较好地体现了知识的系统性与全面性。
2、试题注重双基,重点突出。整套试题在注重对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核的同时,突出了对重点章节和重点知识的考核,为学生后续学习作了较好铺垫。例如6.2节坐标方法的简单运用占了14分,8.2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占了12分。这些章节的内容都是初中阶段的重要知识点,对学生的'学习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而这些分值的集中分布,为学生的学习起到了较好的导向作用。
3、注重了对学生创新思维与“用数学”能力的考查。试卷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用数学”的能力较为关注。如8、19、24、28、30、31题等均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且探究性较强,较好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既考查了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三)试题存在的问题
1、个别知识点的考查超前。如第7题要求学生掌握直角坐标系中关于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点的特点,而本期教材对该知识点还未作讲解;第25题属于二次根式的化简,学生在学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之后才能完成,考查知识点应属超前。
2、个别试题有误。如第23题本是一个解方程式的题,但是掉了一个“=”号,给出的是代数式而非方程,给学生解题带来了不便。
3、试题难易比例设计稍欠合理。一是因为所考查的个别知识点超前,二是因为整套试题难度略大,人平仅56.81分。这均为出题者对新教材挖掘不够、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实际考虑欠周所致。建议出题者紧扣教材并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实际,注重试题坡度,以关注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给予每一位学生恰当、合适、公平、公正的检测机会。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根据对学生试卷的随机抽样,学生答题情况大致如下:
1、选择题30分,平均得分17.5,得分率58%。
2、填空题30分,平均得分20.2,得分率68%。
3、计算与证明题共40分,得分率约为36.7%。其中26题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0分,平均得分8.4分;27题解一元一次不等式5分,平均得分4分;28题几何结论猜想与证明题4分,平均得分2分;29题几何计算题5分,平均得分4.2分;30、31题是综合性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两题共12分,平均得分4.4分。
由此可见,学生在答题中存在如下问题:
(一)学生的“双基”还欠扎实,亟待巩固与提高。从抽样情况来看,学生在基础题目上的得分率为68.7%,失分较多。一是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解不准确,如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等概念理解性题目出错较多。二是强化训练不够,导致平时练习中出错率较高的题目出错仍然较多。如在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有“—”号之处易出错,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去分母时出现了“漏乘”,在不等式两边同乘以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未改变等。三是学生解题的灵活性较差,如28题属几何结论猜想与证明题,此题所用知识点较单一,主要考查学生对平行线的认识情况,三个步骤即可完成,但学生在此题的得分率仅为50%,究其原因,并不是学生对该知识点认识不到位,而是因为:平时训练不够,题型见的少,同一知识点,仅换了一种考法便无从下手。此题若换成常见的几何证明题型,学生的得分情况定会有改观。四是学生基本功欠佳,如表示角时忘了用“∠”的符号,出现了“DBA=EDB”这样的错误,在一个顶点(如B)处有多个角时,用一个字母来表示角(如∠B)等。
(二)学生“用数学”的能力欠佳。《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30、31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建模意识与建模能力,需要学生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来解决,但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学生在此题的得分率仅为36.7%,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此题得分为0。
三、几点建议
根据学生在此次检测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加强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不少教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有一种误解,以为学生学习新课程不大需要知识了,对此我们要在思想上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那就是知识是必需的,否定知识,课程便不复存在,学生的能力也无构建与提高的基础。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引导学习那些有实用价值、能促进发展的知识,并且引导学生在教师的参与、组织、指导下自主、合作、探究地获得知识。为此,本期教学内容中的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等知识点均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其中解方程中的漏乘问题、移项中的符号问题、解不等式中不等号的方向问题等在教学中同样需要重点讲解与反复强调。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建模数学、运用数学的能力。此次学生在检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教师反馈的信息中看出,还有不少教师对课程改革认识不够明确、态度不够积极、行动不够主动、效果不够明显。教学中仍然沿袭旧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教学中缺少变式与创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远远没有落实。因而学生未能从教师的教学实践中看到、听到和学到新的学习方法和一些新型题目,从而导致学生在所谓的“新题”上失分较多,如28题,有教师认为这是一道“超难度的试题”。其实,所谓的新题也只是题目形式的改变,考查的知识点并不复杂,只是这些题目更多地强调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强调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建议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创新性、灵活性的训练,特别要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着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一年级数学质量分析 篇二
一、试卷命题质量分析
本次检测试题从整体看不难,检测内容全面,涵盖全册的重难点,难易相结合,试题形式丰富多样,多用直观形象的图形表示,符合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注重测试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注重数学与小学生生活的联系,体现数学的人文化。
这次检测的题型包括:直接写得数、填一填(内容全面)、分一分(把每行中不同类的圈出来)、分一分并填一填、看图写算式、比一比、解决问题七个大题,题型多样化。卷面第四题的图形很不规范,致使学生不能正确数出各种图形的个数。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参加考试的学生45人,整体看,卷面整洁美观,抄写认真,答题情况较好,像口算、比较大孝数数、把每行中不同类的圈出来等题目对题率很高,填一填的题目包括的内容较多,涉及数数、数位、找规律填数、位置等内容,出错较多。
全班45人中,优秀的32人,良好的12人,及格的1人。像王振龙、王欣桐两位同学基础知识掌握较差,认识的字较少,不能正确地理解题意,致使错题较多。王振龙同学第三题未做答,原因是读不懂题目的意思;第六题不能正确理解问题而列式错误。王欣桐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比较浮躁,第一题的口算题出错比较多,第二题出错较多,基础知识掌握较差。王宁欣、陆少华、王梦颖、赵经元等同学学得知识扎实,掌握很好,答题很圆满。
三、学生答题卷面分析及原因分析
1、第一题:直接写得数,相信你能行。
考查学生的口算能力,平时训练较多,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强,绝大多数学生全部正确,且抄写认真、规范。
学生基本做对,只有王欣桐同学因为态度不端正,七道题算错得数。
2、第二题:仔细看一看,你会填对的。共有8道小题
第1小题,数一数,填一填。掌握很好,唯有王振龙同学数错小棒的个数。
第2小题,考查学生对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和运用。对题率较高,几个学生因为没有细心读题,不能正确区分第3只和3只的意义而做错,该圈1只的也圈出来了3只,该圈3只的却圈了1只。多加以讲解训练,帮助学生正确区分。
第3小题,画一画,填一填。课本中有此类题目,掌握得好,仍有个别学生不懂题目的意思而画错图形个数,但算式填对。
第4、5、6小题,数的组成及意义,掌握很好,全部正确。
第7小题,找规律填数。前两道填数的题目做得很好,掌握了相邻两个数之间的规律。仅有1人态度不端正,没有认真检查,明明做对了却又擦掉了。第三道按规律画图形的题目对题率只有60%,此题有难度,虽然平时讲过类似的题,但因为一些学生听讲不认真或接受新知慢而没有学会。如,○△○○△○○○△,部分学生只画了4个○,部分学生没发现规律而做错。
第8小题,在○里填上“<”“>”“=”。比较大小,掌握很好,全部正确。
3、第三题:分一分(把每一行中不是同一类的圈出来)。
学生分类正确,仅有1名学生因为学得很差未做,其余全部正确。
4、第四题:分一分,填一填(相信你的火眼金睛)。
这道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和统计,学生能正确区分和统计数一数,答题情况较好。但因为印刷的图形没有正方体,球也变成了椭圆的样子,给学生造成认识上的错误。圆柱的个数数得很准确。
5、第五题:看图写算式。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明白图意,然后根据图意列式计算。此题直观形象,学生感兴趣,学生对这类题的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答卷情况理想。仅有1名学生数错个数而列错算式,1名学生有一道题算式列对但算错得数,学习不够扎实。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6、第六题:比一比。
比较图形的多少的题目正确率高,只有1名学生填错。根据要求画图形的题目,个别学生没有读懂题目的要求出现错误,要求画的圆形比圆柱多2个,而3名学生只画了1个,还有1名学生竟然列出了减法算式。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的习惯。
7、第七题: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这类题目是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问题在平时上课时是作为重点内容讲的,这次的检测只有3道文字题,学生能正确读题审题并正确列式计算。个别学生不能正确填写单位名称。平时教学中要进行更深更透彻的讲解,还要进一步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四、今后改进措施与建议
1、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方法。
2、要把训练学生的独立审题能力作为重点。要重视培养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的能力。正确理解题意是做对题的前提,从一年级开始,就要培养学生养成做题前先读题,正确理解题意的好习惯。有的孩子识字多,我们可以多鼓励他们,让他们读题给其他同学听,激发其他同学读题的欲望,逐步过渡到让孩子们跟着老师读题。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养成做题前要先读题的习惯。
3、采取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课堂上教师应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4、在游戏活动中学习新知。平时在教学中要想办法尽量把数学知识和游戏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及注意力,一年级的孩子,只有当他们对学习感兴趣了,听课的效果才会好。
5、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要重视辅导后进生。
6、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于克服困难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一年级数学质量分析 篇三
本次期中考试从整体上看,这张试卷得高分的不多,但60--80分的较多,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80分,或许达到了出卷者的意图,但却使许多家长感到失望,也使任教的教师感到惭愧。在一般人眼里,一年级学生应考个九十来分那才算正常,而大部分只有七、八十分真有点接受不了。不理想之一是平均分不高,之二是优秀率不高,不理想之三是有十人不及格。我认真仔细分析了的试卷,发现三种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计算方面的失分率达到了37.25%。特别是在进位、退位加减法计算上失分更大。
其计算失分主要表现在:
1.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学生还没有学习,好学生还能行,差生答的一塌糊涂。
2.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读题,分析题的能力弱,十分率较高。
3.还有最低级的错误是2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也会出错。
基于以上的错误,是我有以下几点感触:
1.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1)书写上的习惯。如,数学阿拉伯数学的认真书写;列竖式时数位要对齐;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要有进位标志;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要有退位标志等。
(2)认真检查的习惯。可以先估算,再口算,再列竖式计算。
(3)认真审题,看清运算的符号,再计算。
2.每天练一练,强化口算。
计算教学中,口算是基础,可以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适量进行一些口算训练。口算具有花时间少、容量大,形式活、速度快等特点。通过口算训练,可以促使一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3.练习形式的多样性,形成技能。
熟能生巧,计算能力的培养离不开适度的练习。在练习形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下功夫,提高练习的操作性。把练习过程变成小竞争;把练习变成小游戏;把练习变成技巧的探索。
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带来的3篇《五年级数学教学质量分析》,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