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教学设计9篇
鹬蚌相争讲的是鹬与蚌相互钳制,互不相让,却让渔人从中获利的故事。下面是众鼎号整理的9篇《《鹬蚌相争》教学设计》,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鹬蚌相争》教案 篇一
教材分析:《鹬蚌相争》一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24课《寓言二则》中的一则。这则寓言通过鹬和蚌相互争吵谁也不让谁,最后双方都被渔夫捉住这个小故事,说明双方互不相让,只能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利的道理。课文篇幅不长,语言通俗易懂,题目直接点出了寓言的内容,同时巧设悬念,激发读者的兴趣。三年级的学生在一、二年级时已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寓言,如《狐狸和乌鸦》、《狐假虎威》等,也明白这些故事所蕴含的道理,一些学生也可能听过《鹬蚌相争》这个故事。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低、中年级学生认识事物具有形象性、浮浅性、情感性等特点,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寓言的兴趣、让他们明白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既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能借助字典、生活实际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威胁、毫不示弱”等词语的意思。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品读课文,懂得双方互不相让,只能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利的道理。
教学准备:
1.课前每生准备好《新华字典》和生字本。
2.一张战国时期的彩色简易地图,鹬和蚌图片,词语卡片等。
教学流程:
一、 故事激趣,引入新课
(一)历史故事引入。
战国时期,赵王要出兵攻打燕国,苏代以一则寓言故事打消了赵王这个念头。这则寓言故事和两种小动物有关。
[设计意图: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先生说过:“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都能有效地促进他们发展。”以历史故事引入,能吸引学生注意并激发学习兴趣。]
(二)出示图片,认识鹬和蚌。
1.出示鹬的图片。
(1)板书:鹬。
(2)指导学生观察图,看看鹬的外形最突出的特点。
(3)指名说鹬的外形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鹬的嘴巴又尖又长)
(4)师简介鹬的生活习性。
2.出示蚌的图片。
(1)指导观察,说说蚌有什么特点。(蚌有坚硬的外壳儿)
(2)板书:蚌。
[设计意图: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对鹬和蚌的动作描写准确生动,通过让学生观察图画,了解鹬和蚌的外形基本特点,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有助于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揭示课题,猜想质疑。
1.揭示课题,齐读。
2.根据课题猜想,你了解到什么?(鹬和蚌相互争吵)
3.再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什么?(预设:鹬和蚌为什么会争吵?它们是怎样争吵的?结果怎样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题目着手,质疑问难,引起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由读课文,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检查读书情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切实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导学生先概括段意,然后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鹬去啄蚌的肉,蚌把鹬的嘴巴牢牢地夹住了,后来互相争吵,谁也不让谁,结果被渔夫一齐捉住了。)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读书,让他们更多的接触语文材料,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检查了学生的读书情况,又教给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三个维度中的“过程与方法”,省时高效。]
三、细读课文,理解寓意
(一)品读课文第二、第三自然段。
1.默读第二、三自然段,分别画出鹬和蚌说的话。
(1)品读鹬说的话。
①通过指名读、学生评议、老师的示范朗读,引导理解“威胁”这个词语的意思。
②指导感情朗读,读出鹬当时说话的语气。
(2)指名读蚌说的话。
①指导抓住“毫不示弱、得意洋洋”来体会蚌当时说话的神态和语气。
②出示词卡:毫不示弱
a.指导读准生字:弱
b.指导书写生字。
c.通过查字典理解“弱”的意思。
d.理解“毫不示弱”的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查字典理解“弱”字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准确地把握“毫不示弱”这个词语的意思,理解这个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是语文学习最基础的目标要求,拿出充足的时间指导学生识字学词,能有效地培养中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符合语文学习规律。]
(3)指导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感受鹬蚌相争的激烈场面。
(4)师生分角色对话,再现鹬蚌相争的激烈场面。
[设计意图:通过分角色朗读,体验争吵的激烈场面,培养语感,领悟故事蕴涵的深刻道理。]
(二)品读第四自然段
(1)在师生共同表演时顺势理解“相持、筋疲力尽”等词语的意思。
(2)辩论:你觉得鹬和蚌到底谁厉害呢?
[设计意图:低中年级学生认识事物具有形象性、浮浅性、情感性等特点,在表演中观察辩论,既让学生理解了词语,又让他们有所思考。]
(3)齐读第四自然段。
(三)揭示寓意。
1.小结:鹬和蚌就这样相持着,谁也不让谁,直到彼此都筋疲力尽,最后都被渔夫捉住了,这就叫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板书:渔翁得利)
2.齐读: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设计意图:通过初读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品读理解课文、分角色朗读体验鹬和蚌相争的激烈场面这几个环节,揭示寓意已经水道渠成。]
四、回归文本,总结升华
1.齐读课文。
2.思考:此时此刻,你就是赵王,听了这个故事心里会怎么想?
[设计意图:在学生对故事已经有了全面的认识,明白了故事所蕴涵的道理的基础上,让他们迁移运用,站在历史人物立场上思考问题,进一步受到情感的熏陶,使寓言的主题得到升华。]
3.总结拓展:你们看,这就是寓言,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让人明白深刻的道理。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说说你曾经读过的寓言故事。
4.老师这有一本《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现在赠送给大家。课后大家可以去读一读,多读这些故事,你会变成一个充满智慧的人。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另外一则寓言故事——《揠苗助长》。
[设计意图:告诉学生寓言的特点,让他们谈谈自己读过的寓言故事,激活他们的阅读积累,给学生推荐课外的阅读篇目,让他们的目光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鼓励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做有智慧的人。同时,揭示下节课的学习任务,简洁实在。]
板书: 鹬蚌相争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篇二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248
【案例】教学《鹬蚌相争》
在教学《鹬蚌相争》时,有学生提出“鹬的嘴正被蚌夹着呢,怎么可能说话呀?”面对这些课堂教学的“生成”,我们一般有几个经典的对策:1、“大家就这个问题小组讨论讨论。”2、“同学们一起动动脑子来改改教材,再动手给编辑叔叔写封信,如何?”3、“同学们说的这个问题怎么解决?”——“上网或去图书馆查资料”,“请教自然老师去”,“设法弄只蚌来自己观察”……
【评析】
这堂课上,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跑了题”,教师从教学层面意识到这是一个生成性资源,并借此上出了“无法预约的精彩”。只可惜,对于寓言本身,我们却没有真正地作进一步的认识,后面的改写与写信,固然使教学活动“出彩”,同时却牺牲了寓言本身的精彩——也就是说,师生从寓言中抽身而出,转而去追寻寓言以外的东西了。毫不客气地说,在这里,“生成”仅仅是“预设”的反义词,“精彩”也是一场“闹剧”罢了。
儿童文学类课文中的“不合生活常理的错误”需要从文学作品内部结构本身来思考,否则,《灰姑娘》、《小王子》等不朽的经典必将遭受灭顶之灾了。我们需要超越“错误”本身,从整个作品的意义层面来对待错误。
《鹬蚌相争》出自《战国策》,是“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时虚构的一个故事。我们的阅读教学必须让自己和学生借助于个人最原始的经验去理解寓言的意义。必须从自己个人的体验出发,用已经储备的生活经验与理解能力,帮助我们再次创造性地领会这个寓言的意义。所以,“鹬的嘴正被蚌夹着呢,怎么可能说话呀?”的问题,其实并未涉及对寓意的真正理解。这是一个理解之外的“伪问题”。当然,如果我们借此来理解寓言、童话的一些特点,明白虚构中的错误并不妨碍对意义的创造性理解,它也是有着积极的意义的。
但照案例中那样借题发挥,那就走上了一条远离“理解文本意义”的道路。当然,站在语文教学层面而言,这一做法还是可取的。从长远的教学目标来讲,写信、交流观点都是语文学习的一部分。但不能因此就认为,这是一堂精彩的寓言教学课,因为它没有对寓言进行阐释。
使用搜索引擎查找本课更多相关资料:
搜索时,“文章标题”“所有大类”“所有小类”这几项无需选择,直接输入课文题目关键的字就行!
(搜索引擎在首页左侧)
返回第一范文首页>>>>>>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知道这则寓言所讲的故事。
2、能通过讨论解决问题。
3、能自编自演课本剧。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懂得互不相让只能让别人得利的道理。
重点目标:知道寓言所讲的故事。
难点目标:懂得互不相让只能让别人得利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几个谜语。不过,这是几个画谜。认真地看,从每一张图中都能猜出一个成语来呢!(出示图画:滴水穿石、藕断丝连、狐假虎威、守株待兔。生猜。)
呀,都猜对了!瞧,电脑博士奖励我们一本书作为奖品。(出示一本书。)认真看,你发现了什么?(“寓”字里面有“道理”,“言”字里面有“故事”。)
聪明的孩子们,这回,你知道什么是寓言了吧?
那你知道学习寓言要先学什么?再学什么?(先学故事,再学道理。)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鹬蚌相争》。(板书课题,“鹬”“蚌”两个字写在田字格里。)
二、实施目标:
(一)、初读。
1、自由读这则寓言,读准字音。
2、同桌读,互相听一听,他读的正确吗?
3、读词:
鹬 “鹬”是一个生字,而且非常不好记,不好写,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呀?(指名说)从这个字的字形我们就能知道,“鹬”是一种……,瞧,(出示图),所以它是鸟字旁。认识了,也记住了。能在本上端端正正地写一个吗?别着急,先观察一下老师在田字格里写的这个字。相信你能比老师写得好!(实物投影展示两个。)
蚌 从这个字形你知道了什么?出示图,这有一个蚌,你见过吗?
啄 什么意思?能做个动作吗?啄一下。
夹 什么意思?能做个动作吗?
能把这四个词都用上,结合课文内容说一两句话吗?别着急,先快速地把课文浏览一下。(鹬啄蚌,蚌夹鹬。)
过度:鹬和蚌之间又会怎么说,怎么做?结果怎样呢?
(二)、读故事
1、自己读课文,想一想,鹬和蚌的话应该怎样读呀?
2、同桌试着读一读。
3、指一组读。 追问: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再指一组读,评读。
4、同桌再练着读读,可以加上表情、动作。再指读。评价:从你的表情、动作老师看出来了…… 男女生读。
5、双方互不相让,谁也不可让谁,结果怎样?
6、把这则寓言再完整地读一读,注意读出语气。
(三)、明道理
1、问:谁还想读?谁这只鹬?你就是这只鹬,你就是这个蚌。老师给你们旁白。其他同学,咱们要看动画片喽!
2、 问:你们笑什么呢?(指名3——4人。)
3、动画片挺好看的,想不想把这个故事自己演一演?四人一组自编自演。看那组分工快,合作的好!
4、指1组演。(要有所拓展,让渔夫说句话。)其他同学思考:你想对他们谁说些什么?(指导:光批评他们也不行呀,还应该告诉他们错在哪。)师对鹬和蚌:听了他们的提醒,你想说些什么呀?
4、出示图:假如,鹬和蚌从渔夫那里逃了出来,有一天,鹬和蚌又相见了,他们之间会怎样说?渔夫又来了,他们又会怎么做?
5、看来他们也明白了互不相让,只能让别人得利的道理。再读这个小故事,体会其中的道理。
(四)、延伸
1、这个寓言故事出自古书《战国策》,这是原文,读一读吧!出示原文读一读。
2、“鹬蚌相争”也由此变成了一个成语。像这样出自寓言的成语还很多,如:自相矛盾、掩耳盗铃。你还知道哪些?
三、总结:
一个简短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这就是寓言的魅力。有兴趣的话,课下可以多读一些寓言故事,你懂得会更多。
四、作业:
续写鹬蚌相争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篇四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书读好了,就能变成自己的语言。怎样让三年级的孩子明白“小故事蕴含的大道理”呢?教师要让语文课程富有创新活力,通过不同方法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在反复诵读过程中,领悟内容,体验情感,潜移默化的培养人文精神,提高语文素养。
2.语文教学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前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并学习正确的运用语言。并注重引导学生想象,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二﹑教学背景
1.教学内容分析:
《鹬蚌相争》讲的是河蚌刚刚张开蚌壳晒太阳,一只鹬看见了,就用嘴啄住了它的肉, 蚌紧紧夹住了鹬的嘴。它们双方互不相让,谁也不肯放开谁,结果一起被渔人捉去了。这则寓言生动地说明两人一味争斗,互不相让,就会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到好处。
2.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读懂故事内容,而且对寓言有很大的兴趣,如此浅显易懂的故事从语言和情节的理解上来说,对他们都不是难事。但是,他们的理解能力与领悟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如果想让学生通过自己读书就能真正理解简单的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也并非易事。
3.技术准备:多媒体课件
4.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对策:学生事先查找鹬和蚌的相关资料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想象及多种形式的朗读等学习活动,理解重点词语,并能用“毫不示弱”造句。
2.了解鹬蚌相争的故事内容,懂得互不相让只会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利的道理。
3.在理解寓意的基础上,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展开想象表演故事。
教学重点:了解鹬蚌相争的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懂得互不相让只会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利的道理。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出示鹬和蚌的图片)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了解鹬和蚌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
2.学生就鹬和蚌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两方面进行介绍。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鹬和蚌的图片,了解两种动物的外形特点,交流课外资料,了解鹬和蚌的生活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给了他们直观感性的体验,读书时就能带着这样的形象走进故事中去,为学习课文做铺垫。]
3.谈话:这节课我们就学习《鹬蚌相争》的故事。
(二)了解故事内容,理解寓意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读一读:鹬蚌相争 毫不示弱 啄 夹
啄、夹各是什么意思?
3.再读课文,思考:鹬和蚌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4.请学生按提示说一说:
河蚌刚张开壳晒太阳,鹬( ),蚌( ),双方( ),结果( )。
(课件逐步呈现每一步)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由朗读,对课文内容有了一个整体感知。接着请学生说一说鹬和蚌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提高学生的概括,表达能力。]
二)细读课文,理解寓意
1.默读课文,思考:(1)鹬和蚌为什么会争斗起来呢?
(2)它们是怎么争斗的呢?
(指答读文)
2.展示课件:鹬蚌相争时的对话内容的文字片
3.指导学生朗读
(1)问:鹬被蚌紧紧夹住了,如果你就是这只鹬,你会怎么想?
追问:你要是这只鹬,你会怎么生气地说?
感悟,有语气朗读
(2)问:鹬这样生气,蚌害怕吗?它表现得怎样?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
(毫不示弱)
(3)帮助学生理解“毫不示弱”
提问:“毫不示弱”你怎么理解?
(生说说自己的理解,师小结:“毫不示弱”表示一点儿不比对方弱。)
[设计意图:实现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义的目标,为造句做准备。]
(4)指导造句
“毫不示弱”用到什么地方比较合适呢?
试着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5)指导:你要是这只蚌,你会怎么毫不示弱地说?
(6)分角色朗读,同桌互读。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读出鹬“生气”和蚌“毫不示弱”的不同语气,使他们初步体会双方“互不相让”的态度。]
4.鹬和蚌谁也不肯放开谁,谁也不肯让着谁,双方互不相让,结果怎样呢?(被渔夫捉去了。)
5.请学生戴上鹬和蚌的头饰进行表演。
[设计意图:再现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课本剧表演,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让学生亲身体会到鹬和蚌此时的心情,为揭示寓意做铺垫。]
三)回归整体,揭示寓意。
1..展示课件:鹬蚌相争的完整动画片。
[设计意图: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生观看动画的过程中,对故事有个完整的了解。]
2.指名分角色朗读全文,请学生思考:鹬和蚌为什么会一起被渔夫捉去了?你认为鹬和蚌怎样做就可以不被渔夫捉去?
3.讨论: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设计意图:利用动画把教学活动推向高潮,朗读全文,使学生的认识与课堂教学具有完整性。最后揭示出寓意,懂得互相谦让的重要性。]
(三)练习
同桌互相演一演“鹬蚌相争”的故事。
(四)小结:学完课文,谈谈体会。
(五)作业
1.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再去搜集一些其他的寓言故事,读一读,体会它蕴含的道理。
板书设计:
鹬蚌相争
鹬——啄 (生气)
互不相让——>被捉
蚌——夹 (毫不示弱)
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一)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我理解了( )等词语的意思。[评价要点:啄 夹 毫不示弱 互不相让等词意的理解]
2.我会用“毫不示弱”说一句意思完整的话。
3.我能讲述故事的内容,知道了鹬和蚌一起被渔夫捉去是因为( )。
4.通过学习我知道“鹬蚌相争”的故事告诉了我们( )的道理。
[注:每项评价内容都分为“优秀﹑良好﹑达标”三个等级。]
(二)教师教学效果评价
本节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利用表演课本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指导学生充分地朗读,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逐步理解寓意,懂得道理;在读中积累语言,学习表情达意的技巧。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学语文的境界。
六﹑本节课设计亮点:
《鹬蚌相争》是一篇寓言故事,它用一个小故事生动地说明了两人一味争斗,互不相让,就会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到好处的道理。故事虽小,道理深刻。我认为自己在此次教学设计中以下两方面做得不错:
1.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电教媒体,把教学内容声情并茂地呈现于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动脑、动口、动情,全身心地参与学习过程,使他们乐在其中,学得自主、有效。
2. 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反复研读,调动学生的认知、想象和情感,细细揣摩、体味,不断深化对文本主题的认识,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篇五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2
今天教学《鹬蚌相争》,当我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说说假如你就是那只鹬或者是那只蚌,你会怎么办时,我从学生口中获得三句精彩而经典的语言。学生个性化的理解让我惊喜,同时也带给我在为人处世方面的一些思考。
这三句话是这样的:
之一:握手言和,和平共处。
之二:车到山前必有路。
之三:退一步海阔天空。
观点之一是大部分学生认同的。真所谓英雄所见略同。相持下去,对谁都没有什么好处,那么,为了共同的利益着想,老兄,我们还是握手言和,和平共处吧,你也不要来啄我的肉,我也不会来夹你的嘴。双方都做出适当的让步,谁也不亏谁。这无疑是明智的选择。因为大家都清楚,你给他一阵“飓风”,
他还你一排“冰雹”; 硝烟就会此起彼伏,
战争就会没完没了。这样的相争换来的必定是声声悲号。所以和平和睦和气,化干戈为玉帛,这是上上策。
提出观点之二的是班级中的另类。他们的大脑中盘踞的是“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战略思想。这样的人往往是执着的,自信的。他们坚信,没有过不了的坎,没有迈不过的沟。不要给自己太多的选择,一条路走到底,一条路走到黑,永不回头。我想他们是绝不会赞同像水那样遇到挡路的石块善于迂回,善于绕道而行的策略的。他们对未来永远是充满自信的,不过有的时候这种自信显得有点盲目而不切实际,就像此刻,鹬和蚌面临两败俱伤的境地,却还要对垒相持,等待着车到山前而出现转机。结果等来的却是渔翁不费吹灰之力将他们一齐捉住。可悲可叹!
持第三种观点的是胸襟开阔者,是大智慧者。能做出如此选择的人并不是很多,因为大家都想得太多。常言道:先小人后君子。万一我先做出退让,对方还是穷追猛打,那我不是亏大了吗?所以,先做出退让是需要勇气需要胸襟的。能首先退一步的人,是值得佩服的。人生,若能积极前进,固然很好,但是能够懂得回头的道理却显得更为重要。如此不肯退让一步,结局不得而知。如果事事能忍让三分,能够转念“你有理,我有过失”,在前进时采取后退的姿势,以谦让方式向前,也许就更加完美了。若如此,世界一定更为宽广,待人处世也更加圆融了。俗语云:“退一步,海阔天空;进一步,粉身碎骨。”所以,低头的人生,转身的人生,回头的人生,退让的人生,都蕴含着无限微妙的道理。记得有这样一句歌词“往前一步是黄昏,退后一步是人生”,这实在是一句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话。有时退一步的真正目的是向前,而世间却有不少人不懂得“退一步”的哲理。人与人相处,难免发生摩擦,若能开阔心胸,谦让容忍,退后一步,将使紧张关系转为和睦。退,常使人生道路变得海阔天空。退,不是懦弱,不是逃避,是为了给前进留出一方道路。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整体感知内容,理解寓意。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3.诵读古文,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培养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积累语言。
2.整体感知内容。
教学难点:
1.读准字音:曝、雨、夹、即。会写本课出现的生字。
2.正确理解“方、曝、箝、雨、得、禽”的意思,为正确理解古文意思奠定基础。
教学模式:激趣——自学——交流——诵读——拓展——实践。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贯穿着苏代劝阻赵王出兵的故事。通过建立考古小分队,激发学生探究古文的兴趣和自信心。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引导学生自学研究,讨论交流,诵读古文。教给学生自学方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整体感知内容,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教学流程:
一、创设返古情境,点燃学习兴趣
师板画战国七雄形式图,生动地讲述赵王欲伐燕的历史故事。
在战国七雄中,秦国最强了。它总想一统天下,可一举吞并六国又不太可能,所以秦国只能等待机会。有一次,赵国和燕国闹了一点小矛盾,赵王为了出这口气,想出兵攻打燕国。燕王听说了,就委托当时著名的游说家苏代,去劝阻赵王出兵。他只给赵王讲了一个故事,就使赵王打消了出兵的念头。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故事有这么大的力量,居然能制止一场战争呢?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古人作文往往是在某种情境中有感而发。能够点燃作者创作热情的往往是学生最感兴趣的。)
(大屏幕上出示古文《鹬蚌相争》。)大家看一看,全文只有59个字,就起了这么大的作用,真是一字千金啊。古文乍一看不懂,可细研究起来还挺有意思。你们想让老师讲给你们听,还是想建立考古小分队,通过自己的力量去把这个故事读懂呢?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二、建立古文学习小分队,探究古文文意
有了兴趣,学生一定想知道“在这个情境中,作者写了什么”?让学生自主理解文意。此时我给学生提示自学方法:这样吧,你们前后4人组成一个考古小分队。先自读几遍古文,直到读得通顺流畅为止。把你觉得难写的或者容易写错的字在本子上练会。联系上下文,参考译文,弄懂这个故事的意思。有不懂的地方标出来,可以查字典也可以向组内同学请教,然后再读课文。注意:一定先自己学,听懂了吗?开始吧,给大家8分钟的时间。咱们比一比,看哪个考古小分队的考古能力强。(学生自学,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这里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给他们自学方法。立足于使学生学会学习,具备基本的学习语文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也对学生提出了学习要求: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
三、展示考古成果,体验成功快乐
1.检查朗读情况,适当指导。(正确、流利、停顿适当即可。)
各位小考古学家,想不想展示一下你们的考古成果啊?谁敢第一个站起来读?他读的时候大家认真听,听他是不是在读古文,听他有没有读出古文的味道来。
2.讲故事以检查学生是否读懂。
哪个考古小分队把这篇古文的意思弄懂了?能把这个故事简单明白地讲给大家听吗?
有谁把重点字的意思也弄明白了?谁能站起来给大家讲一讲?除了讲这个字的意思,还要讲一讲它在文中指的。是什么。(方、曝、箝、雨、得、禽。)
3.在字词理解方面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如果还有问题,教师也要注意把它放回语言环境中去感悟,去理解。
4.归纳条理。
后人从这个故事提炼出了一个成语,叫什么?鹬蚌相争。(板书:鹬)“鹬”字最难写了,谁来讲一讲,你是怎么样记住它的?我也有个好办法:“商”字摘掉帽,上面换个“矛”,右边站只“鸟”。就念“鹬”。(板书:蚌相争)谁来讲一讲这个题目?鹬蚌相争,故事是围绕哪个字展开情节的?争。(师板书:鹬啄蚌,蚌夹鹬。互不相让翁得利。)
5.明理。
两千多年前,聪明的苏代就是给赵王讲了这个故事,巧妙地劝阻了赵王,免去了燕国的一场祸患。(板书:智者苏代)你能体会到这个故事的言外之意吗?(燕赵相争,秦国得利。)你从这个故事受到什么启发?(板书:警后人)做事要权衡得失,不要只想自己有利的一面,要相互谦让,退一步海阔天空。一味地相互钳制往往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得利。(板书:权衡得失要牢记。)
西汉的刘向专门把战国时候劝说君王将士的高招编成一部书,叫《战国策》。(板书:《战国策》)一共有33篇。我们以前学过的成语《惊弓之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都出自这部书。
(设计意图:这段教学的设计,我本着“整体感知”的原则,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和能力。“学生轻松地学,学生学得轻松”是我的努力方向。本册教材副主编陈铮老师在对本学年古诗文的教学辅导时说:“对词语的讲解是必要的,讲讲词语过去和现在的异同。但是无论怎么讲,这种讲解不要落到实处,不要忘记整体感知。至于它的本义、它的引申义,它是怎么发展的,对小学生来讲,他还不可能发展到这种程度,不可能一时学透。它是一种文化的积累。”)
四、指导诵读,感受祖国语言的音韵美、节奏美
扫除字词理解的障碍后,再回归整体,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
古文学懂了,这回咱们再来读,看谁既能读出古文的味道,又能读出鹬蚌相争的厉害劲儿。(指4名学生,一人读一句。教师指导。各自练一遍)。我想找3名同学来分角色朗读,想选一名朗读最好的同学当旁白,再选一只厉害的鹬鸟,一只厉害的河蚌。咱班谁最厉害?(师根据学生的推荐指两人。教师指导。同桌两人练一练鹬和蚌的对话。教师当旁白,全体男生读鹬,全体女生读蚌。)
这回呀,要求提高了,自己扮演3个角色,应该用3种不同的语调来演3个人是不是啊。练习一下,最好能背下来。
谁能做到有感情地背诵?举手的同学把书合上,站起来一齐背诵。(师关掉大屏幕上的古文。)
(设计意图: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会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本教材副主编陈铮老师也说:《语文课程标准》的各个学段都提出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汉语的特点是它具有音律美。它的音律、它的节奏,它四声是带调的。它用声音来表达情感。我们应该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去体会、领略汉语的特点。学生读古文要入情入境。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情感和文字本身产生共鸣。他们做不到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肢体的动作,通过一些声调来激发他们这种感情。)
五、拓展:试译古文《狐假虎威》,培养学生学古文的能力
同学们的进步可真大!能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吗?
今天,同学们通过鹬蚌相争,却让渔人得利的故事,知道了做事要权衡得失。在学习过程中,初步懂得了怎样学习古文。如果通过学习,大家更愿意读古文了,那老师就太高兴了!
我还为咱班每位同学都准备了一份小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是一篇很有意思的古文《狐假虎威》。发给你们课下去阅读。学后可以和班主任交流,和同学交流,也可以和我交流,(告诉学生联系方式)欢迎大家和我联系。我会想你们的。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三学段学生学习古文的目标是: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学生不但要学会,还要会学。本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积累和习得的方法自己去解决实际问题,相当于拿着渔具,运用方法自己去“钓鱼”。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培养学习古文的能力。)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篇七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275
《鹬蚌相争》听课体会
东越河小学 田荣
在听了《鹬蚌相争》这节课后,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语文课的艺术魅力。我发现一门好课,必须符合儿童的学习心理。要充分关心儿童学习特点。在《鹬蚌相争》这节课中,就有很好地体现。
1. 趣为先导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课堂如果能激发儿童的学习
兴趣,学生就会像蝴蝶恋花一样,徜徉其间,乐而不疲。在本节课中,教师采取了恰当教学式,引得学生走进文本投入其中。例如多媒体理解“鹬蚌相争”。预示“夹”字的演变过程,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汉字文化,而对记忆于形,理解字义都有了很大的帮助。
2.教师的“教”重在引导学生的“学”。
教师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得学相互作用的过程,总的来看,充分发 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我们教学上的一种追求。但是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于发挥,是离不开教师的作用的。在这节课中,教师就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学习方法,例如“毫不示弱”的 逐字理解词语法 ,“琢”和“捉”用部首区别字形,字义的 并在语境中加强训练。还有把本课中字词连起来,形成课文主要内容的方式,却十分巧妙地引导
作者:田荣
越河教育总校
使用搜索引擎查找本课更多相关资料:
搜索时,“文章标题”“所有大类”“所有小类”这几项无需选择,直接输入课文题目关键的字就行!
(搜索引擎在首页左侧)
返回第一范文首页>>>>>>
《鹬蚌相争》教案 篇八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群雄并起,政权更迭,并逐渐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争雄的局面。那么在这在战国七雄中, 秦国最强了。它总想一统天下, 可一举吞并六国又不太可能, 所以秦国只能等待机会。有一次, 赵国和燕国闹了一点小矛盾, 赵王为了出出心中的不平之气, 就想出兵攻打燕国。燕王听说了, 就委托当时著名的游说家苏代(苏代是历史上最著名的游说家苏秦的弟弟), 去劝阻赵王出兵。苏代巧舌如簧他只给赵王讲了一个故事, 就使赵王打消了出兵的念头。同学们, 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故事有这么大的力量, 居然能制止一场战争呢?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寓意深刻的寓言------《鹬蚌相争》,《鹬蚌相争》出自《战国策》。西汉的刘向专门把战国时候谋士们劝说君王的高招编成一部书,叫《战国策》。因为面对的是掌握生杀大权的国君,所以这些谋士就不能横冲直撞地对君王提出反对意见,而是常常拐弯抹角地假托一个故事来达到说理的目的,《鹬蚌相争》就是这样被成功运用了。我们以前学过的成语《惊弓之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都出自这部书。
有没有同学听说过或者看过《鹬蚌相争》这个故事的,或者比别的同学先行一步预习过课文的,能跟我们讲讲这是个怎样的故事呢?大致说一说就行。
二、学习寓言的方法
对,讲得很好,你是怎么了解到的?是看书?懂得学习。看动画片,善于积累,看课外书,博览群书。
好。我们今年学的是文言文的寓言,大家想一想怎样才算学好了这则寓言?
(1)读通顺----(2)解文意-----(3)明寓理
对,因为文言文的语言表达跟现在的白话文差别很大,所以要先读得清楚,意思也比较深奥,所以我们还要结合课文注释理清每个句子的意思,这就是解文意。那么对于寓言而言,故事本身不是目的,通过故事说明某个道理才是这个故事的目的所在。所以最后还要明寓理。现在我们就先来读一读这则寓言。
三、读通顺
这则寓言虽然很短,但却出现了不少生字。来,我们先请一位同学来给我们读一读,看看在读音方面有没有完全读对。
好,刚才xx同学把这篇古文读得字正腔圆,不容易啊。现在我们也学着xx人的样子齐读一篇,注意读准字音,读对停顿。
三、解文意。
我们课文呢有原文,也有译文。《鹬蚌相争》的故事呢,同学们光看译文就可以知道了。可是如果没有译文呢?要看懂这个故事,字词的解释就显得特别重要的,对不对?现在,假如你是一个编辑,你要把这则寓言介绍给别的同学看,不能出现译文,但可以有注释,即对一些难解的或者重要的字词作解释,你认为哪些字需要作出注释呢?让别人根据你作的这些注释就可以读得准看得懂这则寓言呢?现在请大家结合课文背后的译文和你的同桌商量一下哪些地方需要注释。
鹬——一种水鸟,羽毛呈茶褐色,嘴和腿都细长,常在浅水边或水田中捕食小鱼、昆虫、河蚌等。
蚌——贝类,软体动物有两个椭圆形介壳,可以开闭
方——正在
曝-----晒太阳
雨——这里用作动词,下雨。
箝——同“钳”,把东西夹住的意思
喙——嘴,专指鸟兽的嘴。
相舍——互相放弃。
并——一起,一齐,一同。
禽——同“擒”,捕捉,抓住。
之-----指鹬蚌
以上就是同学们的注释,同学们在这作注释的过程当中有没有什么发现?你看我们现在常常需要用几个字的意思来解释文言文一个字的意思,说明文言文比较?----简洁。如果字词的意思都明白,整句话的意思也基本能水落石出了。
现在我们自由朗读一遍课文,把它的意思弄懂。
四、明寓理。
既然是寓言,明白寓意是至关重要的。从课题《鹬蚌相争》看,故事是围绕哪个字展开情节的?
“争”
(1)“争”的原因:鹬啄蚌, 蚌夹鹬。(大家这时要注意在这里面,谁是进攻者)
(2)“争”的过程:
那么它们是怎样争的呢?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对,鹬知道蚌要喝水,如果蚌不张开双壳,只能期待下雨,一连两天不下雨,蚌就会被渴死,鹬是抓住了蚌的弱点了。
蚌是什么反应的? 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蚌也知道鹬挨上两天,它也会饿死,也抓住了鹬的弱点。
他们可都抓住了对方的弱点,好比针尖对麦芒,双方针锋相对 互不相让 毫不示弱
有没有同学来来模仿一下怎么读这两句,找两位同学读一读鹬蚌相争的厉害劲儿。同学推荐两位灵牙利齿的同学来读一读这两句,语气要坚硬冲撞一些,读出气势汹汹,毫不退让的感觉。
同桌之间再读一读。
(3)“争”的结果: 两者不肯相舍,渔翁得而并禽之。
鹬与蚌的争吵不休换来了什么结果?
对二者僵持不下,却被第三方渔翁轻而易举拣了个大便宜,对于鹬与蚌来说就叫两败俱伤啊。
(4)从两败俱伤的这个结果来看,你能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什么启发?
在这个故事中,受到教训的是谁?鹬与蚌
它们都怎样做的?僵持不下,互不相让。
从它们所受到的这个教训,我们可不可以总结出如果发生矛盾冲突时应该怎么做更妥当呢?
告诉人们做事要权衡得失,相互谦让,化解矛盾冲突。否则第三方得利。
对,应该相互谦让,才能化解矛盾。那么我们再退一步设想一下,如果鹬与蚌不想两败俱伤,而且有重新选择的机会了,你认为应该谁先做出退让呢?
蚌先退让 二者同时----诚信
还有没有第三种看法?
(1)在这个故事中,鹬与蚌谁是进攻者,是谁最先导致了可能出现的两败俱伤?
(2)当双方发生冲突僵持不下即将两败俱伤的时候,如果一方是强者,一方是弱者,你认为谁应先退让?为什么?
蚌是弱者,它若主动畅开双翼,无疑于送肉给鹬吃,而鹬是强者,它的退让并不会导致蚌趁机将它消灭。答案只有一种,只有鹬先作出退让的姿态。
校园学生间的冲突,委曲求全只有一个结果:弱小的孩子可能屡屡成为出气包,但是强者可以从容的退让,因为他的撤退并不足以让弱者趁机将它消灭,强壮的孩子即使再谦虚也不可能成为弱小孩子的“出气包。”
我们看一看《战国策》中《鹬蚌相争》原文是怎么样。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 惠王曰:“善。”乃止。(《战国策》)
当赵国要出兵攻打燕国时,苏代讲了《鹬蚌相争》的故事,可是在拐弯抹角地向赵王提出建议。同学们想想在这里面,谁是鹬?谁是蚌?谁是渔翁?从故事中能不能看出做了退让的是谁?赵。对,赵惠王是一只很聪明的鹬,他知道是他是强者,是主动制造事端的一方,所以当蚌即燕国托人来调解的时候他主动地作出了退让。鹬蚌相争,秦国这位渔翁自然也没有得利了。
五、小结
乱世战国,群雄并起,风云变幻,国与国之间相互冲撞,有侵略就保卫,有进攻就有防御,有欺辱就有抗争,当双方陷入僵持状态之后就会出现两败俱伤的结果。制造事端者理应承担主要的责任。现在《鹬蚌相争》常常用在了我们的生活中,寓意也有所扩大,即鹬蚌相争》告诉我们在各种纷繁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如果对立的双方相持不下,就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坐收渔利,因此要懂理权衡利弊,相互谦让这样才能有效地化解冲突。
六、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篇九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寓言更是这样。古人创造出的寓言故事,内容虽然浅显,但其中都蕴涵着深刻的道理。阅读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怎样让三年级的孩子明白“小故事蕴含的大道理”呢?本课引导学生溯本求源,解读寓言故事的出处,力图帮助他们较为深刻的理解寓意。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除了充分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帮助他们理解寓意外,还通过表演、想象、练笔及多种形式的朗读等学习活动,理解重点词语,充分挖掘课文隐含的人文价值,创设轻松、活跃、和谐的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在反复诵读及想象过程中,领悟内容,体验情感,潜移默化的培养人文精神,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鹬蚌相争》是北京版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六册26课《寓言二则》中的其中一则寓言,重点是通过对寓言故事的解读,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因为完成本则寓言教学任务只用一课时,所以,指导书写难字“鹬”,理解重点词语“互不相让”,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都要融入其中。
学生情况: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读懂故事内容,如此浅显易懂的故事从语言和情节的理解上来说,对他们都不是难事。但是,他们的理解能力与领悟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如果想让学生通过自己读书就能真正理解简单的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也并非易事。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1) 溯本求源,在创设情境中理解寓意。
以历史故事导入,抓住问题的生成点,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并在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后,引导学生融入历史故事当中,通过体会历史人物思想,理解寓意。
(2)抓住重点词语,帮助理解寓意
抓住重点词语“互不相让”,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理解词语内涵,帮助学生理解“鹬蚌相争”造成两败俱伤的真正原因,从而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激发想象,体验情感。
(3)片段练笔,落实情感目标
通过想象填补文本的空白,通过叙说丰富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化寓意。读写结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使情感目标的渗透不落痕迹。
技术准备:由“鹬”、“蚌”图片各一张和战国七雄分布图制作成的演示文稿。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只为眼前的一点利益互不相让,争执不休,最终只会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的道理。
3.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发展学生合理想象、创编故事的能力。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教师 环节 学生
故事导入
自读课文
激发兴趣
熟读概括
了解内容
初读指导
合作表演
指导朗读
体会角色
回归历史
角色换位
理解寓意
想象交流
创编故事
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一)历史故事导入
战国时候,中原大地并立着七个小国:秦、楚、韩、魏、赵、燕、齐。(出示战国七雄图)在这七个国家中,秦国的国力最强大,其他六个国家势力较弱,但相互之间实力相当。秦国一直野心勃勃,想消灭其他六国,统一天下。但他心里明白:如果直接与六国为敌,即使自己再强大,也很难如愿以偿。于是,他一直在等待着机会。
有一回,赵国和燕国闹了点小矛盾,赵王大怒,决定攻打燕国,出出心里的这口气。秦王大喜,相信统一天下的机会来了。然而,当时有个叫苏代的人听说了这件事后,急忙求见赵王。苏代只给赵王讲了一个故事,立刻打消了赵王攻打燕国的念头,也使得秦王失掉了一个统一天下的好机会。
一个故事,居然就制止了一场战争,什么故事有这么大的力量呢?
(教学意图: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这就是说,浓厚的学习兴趣可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小学生爱听故事,开课伊始,教师用故事导入,一下子就能抓住学生的兴奋点,紧接着提出问题“一个故事,居然就制止了一场战争,什么故事有这么大的力量呢?”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将故事与文本很自然地结合起来,为下面学生深入学习理解课文内容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二)初读课文,练习概括
1.指名试读课题。
(1)板书“鹬”字,学生书空并数出笔画。
(出示“鹬”图片)认识鹬。
你有好方法记住这个字吗?
(2)请学生告诉老师“蚌”字的写法,板书。(出示“蚌”图片),认识蚌。
(3)齐读课题。
2.自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看生字表或查字典,做到正确流利;同时,想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生自己练习朗读。
(2)伙伴间互相读,帮忙指出错处。
3.指名读:提出建议或表扬。
4.学习概括:快速浏览课文,用简练的话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个什么故事。
完成板书: 鹬 蚌
↘ ↙
相争
↓↓
渔夫
(教学意图:深刻理解的前提首先是要“读懂”。因此,在学生初读课文时,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法的指导融入其中: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熟悉的方法识记生字,把识字方法的选择权交给学生;通过图片认识并了解“鹬”和“蚌”的特点;通过引导学生由“复述”到“概括”等方式使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就像及时雨一样点点入地,润物细无声。)
(三)精读课文,理解寓意
1.指导有感情朗读。
重点指导:
(1)鹬生气了,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这蚌就要活活干死!”:读出鹬“生气”的语气。
(2)蚌毫不示弱,说:“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你这鹬就要活活的饿死!”:引导学生体会“毫不示弱”的不同感受,读出不同的语气。
指名读,男女生对话读,师生分角色读。
生1读:河蚌毫不示弱,说:“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你这鹬就要活活地饿死!”(生气的语气)
师:你为什么这么生气呀?
生:那鹬啄住我的肉,居然还威胁我,我才不怕它呢!
师:你从哪儿看出蚌不怕鹬?
生:从“毫不示弱”这个词知道的。
师:谁跟她读得不一样?
生2读:河蚌毫不示弱,说:“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你这鹬就要活活地饿死!”(慢条斯理,但很坚定)
师: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呢?
生:我觉得河蚌还会想:你不是要把我干死吗?我就不放开你,看你能怎么样?气死你!
(学生们都笑起来。)
师:哦,看来河蚌不光有股不服输的劲头,还很会气人呢!那鹬岂不是更生气了!我们再一起读读鹬和蚌的对话,感受它们各自的心理。
(教学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体化行为,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学生对阅读内容必然有个性化的反应,有自己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积累,联系生活阅读体验,使自己学得更自由,读得更精彩。)
2.表演体会鹬蚌相争的过程。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互不相让”。
学生们两个人一组,合作表演鹬蚌“互不相让”的争斗过程。
看完几组同学的表演后,同学们纷纷提出意见:
生1:它们不能说完话就放开,应该“互不相让”——谁也不肯放开谁!
生2:那个鹬的嘴用力往外“拔”是不对的,因为说的是“互不相让”,就说明鹬并没有想“撤退”的意思。
生3、对,应该是一个啄住不放,一个夹住不放!
…… ……
板书:互不相让
(教学意图:因为本则寓言的主旨就在于双方的“互不相让”,因此,理解课文的重点就放在理解这个词上。首先,通过引导学生读出鹬“生气”和蚌“毫不示弱”的不同语气,使他们初步体会双方“互不相让”的态度;然后,利用表演的形式强化理解“互不相让”,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互不相让”这个词语的意思,同时利用学生好说、好动,表现欲望强烈的特点,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3.想一想:鹬和蚌这样“互不相让”,最终会有怎样的结果?
生1:它们这样一直僵持下去的话,鹬会被活活饿死,蚌会被活活干死,谁都不会有好下场!
师:这就叫——
生:两败俱伤!
生2:如果有渔夫走过来的话,它们一个不能飞,一个跑不了,就会被渔夫一起抓走……
生3(抢着说):渔夫把它们抓走后,很可能会把鹬卖掉,把蚌用来煮汤喝……
生4:鹬也可能会被吃掉……
(这一问题的提出,一下子激起了学生想象的欲望,而且,他们的想象超越了文本:首先,打破了课文中原有的结果——渔夫得利,想到即使渔夫不来,鹬和蚌也会两败俱伤;其次,延伸了课文中的句号,想象出鹬和蚌被渔夫捉走后的悲惨遭遇。同时,学生在想象过程中,也经历着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情感体验”:惋惜、痛恨、替它们感到后悔等)
4.回顾历史故事
当年,苏代就是给赵王讲了这个《鹬蚌相争》的故事,如果你是赵王,听了这个故事,你会怎样想呢?
生1:我会想:如果我和燕国打起来,还不得跟“鹬蚌相争”一样,最终两败俱伤,谁也得不到好处?
生2:我不能去打燕国,一旦我们打起来,一定会劳民伤财,秦国再像那个渔夫一样乘虚而入,把我们都消灭了,那就惨了!
生3:我不但不能去打燕国,而且我们还应该和好,团结起来共同对付秦国……
(教学意图:这种角色体验,使学生很自然的穿越时空,走出文本,走进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他们不必再挖空心思的去总结寓意,也不必再去寻找现实中的实例“上纲上线”。从“赵王们”的“反思”中,我们就能看得出来,《鹬蚌相争》的道理,孩子们懂了!)
5.体会寓言的魅力。
师:小故事,大道理,这就是寓言的魅力!
板书: 寓言
你还听过或看过哪些寓言故事?(生举例)
(教学意图:此前,学生已经理解了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而且也模模糊糊的感觉到了它所蕴含的道理,但是,让他们说出这个道理,仍然有难度。所以,此时,再把故事和寓言背景结合起来,与文本对话,既帮助学生通过“赵王之口”理解了寓言的本意而又避免了空讲大道理的弊病。使教学“文中有道,道中有文,文道统一,水乳交融。”)
(四)创编故事,发散思维
师:“鹬蚌相争,渔夫得利”这个故事流传至今。
出示图: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这次,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新的故事呢?(续编故事:)
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
(教学意图:想象力是一种认识能力,是构成学生智力的重要心理因素,它比知识更重要。因此,设计了这一读写结合的训练。这一训练,不仅是对寓言的一个深化,同时又能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不但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而且通过学生续编故事,达到让学生自己明白:在生活中要理智,懂得互相谦让的目的。这比通过教师之口说出来效果要好得多!)
(五)作业超市
选择一项适合你的作业:
1.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把自己新编的故事写下来。
3.再去搜集一些其他的寓言故事,读一读,体会它蕴含的道理。
(教学意图:这些作业的布置包括训练学生“说”、“写”、“搜集课外资料”三方面的能力,而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喜好,自主选择其中的一项来做。目的就是为了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达到“兴趣作业”的目的。)
[板书:] 鹬 蚌
↘ ↙
相争
(互不相让)
↓↓
渔夫得利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1、概括说出《鹬蚌相争》的故事。
2、检查评价学生所写的续编故事。
3、讲一讲搜集来的寓言故事,并说说它的寓意。
教学反思
《鹬蚌相争》是一篇寓言故事,它用一个小故事生动地说明了两人一味争斗,互不相让,就会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到好处的道理。课文不长,孩子们读起来困难不大。但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让他们真正理解故事中蕴含的深刻“寓意”,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处理不好,很有可能会让他们读完后兴味索然,机械谈寓意。
所以,我在设计这节课时,改变了以往学习寓言“读故事____谈寓意 ____联系生活举实例”的教学模式,从孩子们的兴趣出发,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表演、个性体验、联系生活,角色转换、创编想象等多种学习方式,将故事与历史事件巧妙结合,于小故事中自然体会出大道理。
实践证明,这节课新颖的设计,不同方式的学习,给了学生不同的感受,同时,也让孩子们掌握了知识与能力,体验了过程与方法,激发了兴趣,升华了情感,懂得了道理。
但是,对于课上发生的一个“小事件”的处理我一直耿耿于怀:一个孩子站起来说:“如果我是赵王,我就联合其他五国,一起去攻打秦国!”当时我一愣,别说,我还真没想到这一说法!我心里暗暗叫苦。这说法与教学目标不相符啊!原本是想让学生明白“和平相处”的皆大欢喜,怎么他会跳跃到“群起攻之”上去了呢?我一直心里明白,凭我这资质,不可能像名师们一样,面对每一次课堂上的“生成”都能灵活处理的恰到好处,甚至精彩连连。我一直相信“生成的精彩源于课前充分的教学估计”,所以,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尽量多去设想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然后想出相对的办法。可是,这孩子的说法我还真没估计到!怎么办?让学生讨论吗?时间已经来不及了!出于本能,我只好提示学生联系当时赵国面临的问题去想。好在,后面的学生回答又转入“正轨”,我赶紧进行下面的环节!
事后,我进行了反思,我感觉,有这一说法的那个孩子一定已经明白了“鹬蚌相争”所蕴含的道理,他也一定清楚了“燕赵相争”与“鹬蚌相争”的关系,只不过,他直接从解决眼前的事跳跃到了如何处理当时的战局。应该说,这样的孩子思维是跳跃性的,他具有很强的思考问题的能力,或者说,这孩子具有很高的战略思想!可是,对于一个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我能肯定他的想法吗?是应该让他明白“和平相处”更好,还是就事论事呢?我是不是应该帮他分析一下这样“群起攻之”的不成熟因素?如果这样做,是不是又偏离了这节课的初衷呢?不管怎样,我觉得自己今天这样的处理肯定是不正确的,或者说是不妥当的,可是,我该怎样做呢?
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整理的9篇《《鹬蚌相争》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众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