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教案优秀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众鼎号为您精心整理了8篇《六国论教案》,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六国论》教案 篇一
【教材分析】
《六国论》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课文,是高二第一篇文言文。新教材非常重视古代经典诗文的阅读积累,全套教材编排的古代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高一高二上学期文言文按时代编排,本单元为宋代散文,宋代散文继承唐古文运动的传统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并且更长于议论,对后世的散文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现行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在实践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后两中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期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却普遍存在着一种片面认识,错误以为文言文教学就是仅限于高考《考试说明》中(能力层级B)的培养。从而忽视了(能力层级C)、(能力层级E)的提高。导致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下降,不能真切“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充分的“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营养”。
针对以上的分析情况,本课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知识目标课文中词语的积累和文章的背诵
能力目标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文言文的习惯和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和探究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脉络,把握作者的思路
【教学难点】学生学习文言文习惯的转变
【教法设计】引导——启发——点拨
要在开始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文言文的旧习,使学生明白“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只是简单翻译、背诵。而是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在学生转变观念后,可启发学生以一篇议论文的观点来分析文章,对不明确的问题适当适时点拨。(可适当运用一些多媒体辅助工具)
【学法设计】分析——归纳——联想
自主分析文章第二、三段,归纳作者的思路,联想所学过的文章
【教学过程设计】——(以40分钟为标准一课时)
导入新课(3分钟)9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D.杜甫、杜牧、杜荀鹤
(课件显示)
补充2004年高考福建试卷作文题(选择下面所列的一个人物或文学形象作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人物:孔子、苏轼、曾国藩、鲁迅、史蒂芬·霍金
文学形象:曹操、宋江、薛宝钗、冬妮娅、桑提亚哥
题解“论”的文体(课件显示)
分析课文(共22分钟)
教师背诵文章第一段,并分析文章论点的提出—指出本课的学习重点(7分钟)
学生自主分析文章后四段(以二、三段)为主,体会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教师点拨(15分钟)(课件显示)
【课内情感迁移设计】在文章最后一段,适当加入写作背景材料,让学生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并展开联想和讨论,联系以往学习的文言文体会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10分钟)
补充背景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尽管如此,辽和西夏的侵略活动仍未停止。苏洵此文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写的。
各家关于天下兴亡的观点(高一年级为主,适当联系初中内容)(课件显示)
《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记身
《谏太宗十思疏》: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阿房宫赋》:戒奢以俭
《触龙说赵太后》:磨炼国君意志,培养能君主
《邹忌讽齐王纳谏》:广开言路
《勾践灭吴》:励精图治,心忧天下,尊贤重士,法纪严明
《《出师表》:广开言路、亲贤远佞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总结课文发课外练习(苏辙、李桢《六国论》节选比较阅读)(课件显示,课后完成)
机动时间(5分钟)
课堂注意1学生课前要充分预习,解决字词及课文翻译
2以课文分析为主,翻译为辅。
3使学生明白文学和历史的区别,不要陷入历史史实的纠缠中
【教学媒体设计】可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
【课堂板书设计】
大欲大患
固不在战强弱
胜负
赂秦力亏奉之弥繁不战韩魏楚
破灭之道侵之愈急已判
以地事秦
六国破灭抱薪救火
齐人与嬴终继迁灭
弊在赂秦不赂秦者不助五国势所不免
以赂者丧燕谴刺客齐燕赵
(盖失强援始速祸焉智力孤危
不能独完)赵失良将战败而亡
用武不终
(课件显示)
【课外能力迁移设计】
六国论(节选)
苏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国天下诸候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向西,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候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取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杀。秦兵未出,而天下诸候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六国论(节选)
李桢
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心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国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也,视秦也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sàn据有)形便(地理形势有利)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1、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正确义项依次是()
(1)窃怪天下之诸侯
(2)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
(3)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4)天下诸侯以自困矣
A.偷偷的过失排除困惑
B.私下(自谦词)责备排斥困乏
C.私下(自谦词)责怪排斥困窘
D.(谦词,不译)责怪摈弃困窘
2、解释《六国论》(李桢)加点的词。
罪秦();曾无虚岁();向使()视秦也无异也()
3、翻译两文中的句子。
(1)彼秦者将何为哉
(2)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
4、下列各句加点词用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1)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2)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3)以攻山西千里之秦
(4)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5)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
(6)若此可以应乎无穷
A.(1)(4)B.(1)(3)(6)
C.(1)(2)(3)D.(4)(6)
5、苏辙以为“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天下出身以当秦兵”的条件是
6、李桢认为六国与秦国相同处在于;不同之处在于
7、李桢以“未必不复增一秦也”的意思是;他以为六国“视秦无异也”是因为,他观点的局限性是。
参考答案
【课外能力迁移】
1.C2.以为秦有罪;竟;假使;比。3.(1)那秦国将有什么作为呢?(2)只是他们自己不能做秦国所作的事情。4.A5.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6.六国皆欲为秦所为;秦得天助而六国未得天助。7.六国也可以像秦国一样统一中国;六国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认为秦统一六国得天助,有种天命论思想。
《六国论》教案 篇二
作品定位
这是一篇史论,评议战国时期六国对付秦国策略的得失,阐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赂秦,赂秦必然资敌而弱己。文章以古喻今,借六国“赂秦”而亡,提醒治国的人吸取这个历史教训,不要重蹈覆辙。阅读这篇文章,应该注意到作者并非单纯评论史实,而是采用借古讽今之方法。
文脉梳理
六国论(结构)
第一节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
——不赂者以赂者丧
论史(第二节)论证分论点一: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
——韩魏楚三国赂秦而力亏
(第三节)论证分论点二:不赂者以赂者丧
——齐燕赵不赂而亡-讽今(第四节)总结历史教训,申明政见
议论抒情——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第五节)警告北宋王朝不要重蹈覆辙
借古讽今——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又在六国之下
资料展板
1、字音词义
①率(shuài)赂秦:全都,一概。
②思厥(jué)先祖父:这里相当于“其”。
③抱薪(xīn)救火:柴草。
④暴(pù)霜露:暴露。
⑤燕(yān)赵之君:燕国。
⑥洎(jī):及,等到。
⑦革灭殆(dài)尽:副词,将近。
⑧为(wéi)国者:治理国家的人。
2.词语积累
①通假字
暴霜露,斩荆棘暴通曝,晒
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饱,满足
当与秦相较当通倘,倘使,表假设关系
理解通假字要注意如下两点:
(1)通假字在文中运用假借意
如:厌不当“厌恶”讲,而应理解为“满足”,即餍为饱,引申为满足
(2)读音应读假借字音
如当通倘,音tǎng莫读暮音mù
②注意词语的古今异义
(1)其实:即实际情况,较秦之所得,其实百倍,今义为“实际上”
(2)祖父:古义祖辈父辈如“思厥先祖父”今义:父亲的父亲。
智力:古义智谋和力量,如可谓智力孤危
颠覆:古义灭亡,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今义翻倒,推翻。
③多义词理解:
或
(1)不定指代词,有的人:或曰,不赂者以赂者表
(2)有时:一食尽粟一石
(3)或许: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相
(1)指代一方,他你我:相见恨晚
(2)观看:伯乐相马
(3)宰相,名词:况于将相乎
(4)互相:当与秦相较
以
(1)介词,依靠,凭借
如:秦以攻取之外
(2)因为,由于
如:不赂者以赂者表
(2)用,拿,把
如:以地事秦
连词,相当于而
表目的,来:举以于人
动词:认为:以为神
1、作家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宋仁宗庆历七年,他27岁,因应试不中,归而尽焚前所为文,闭门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终于形成自己的文章风格。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明白晓畅,议论雄辩有力,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说服力强,能切中时弊,深得欧阳修的赏识。苏洵与他的儿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属于“唐宋八大家”之一,著作有《嘉佑集》。
2、写作背景
北宋建国以后,契丹和西夏两个国家,不断进犯北宋边境,杀人掠货,西、北边犯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平年间,宋军和契丹军西夏军大小60余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王朝一直采用屈辱求和的政策。到了苏洵生活的时代,北宋每年都要向契丹和西夏交纳岁币、绢,以求苟安。针对这种现实,苏洵深感忧虑,写下了这篇《六国论》,借此讽劝当朝皇帝要以历史上的六国灭亡故事为鉴,不要重蹈覆辙。
3、体裁知识
论,是一种文体。古人言:“论者,议也。”古人就论文的内容可分为两类,一是史论,二是政论,史论主要是评价历史人物的的善恶和历史事件的是非,而政论主要是针对当世的时政发表看法和主张。
4、六国与秦的有关史实:
(1)韩魏楚以地赂秦的史实:
公元前290年,韩割武遂予秦。
公元前280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
公元前275年,魏割温予秦。
公元前273年,魏割南阳予秦。
(2)秦灭六国时间表:
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5年灭魏。
公元前223年灭楚。公元前222年灭赵、灭燕。
公元前221年灭齐。
整体感知
文章主旨
本文以高度概括的方式论述破亡的原因,说明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道理,又联系现实政治,借古讽今,讽谏北宋王朝应以六国为鉴,不要为契丹、西夏的“积威之所劫”,文章在指出六国应抛弃错误政策的同时,又指出了正确的政策,即“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构想对当时北宋朝廷同样适用。苏洵的忧国之心可见一斑。
文章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和两个分论点。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两个分论点:(1)赂秦力亏,破灭之道。(2)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第二部分(第二、三段),论证中心论点。其中,第二段论述第一分论点,第三段论述第二分论点。
第三部分(第四、五段),结尾部分。第四段,作者总结历史教训,提出自己的政见。第五段,含蓄警告北宋王朝,引以为戒。
写作特色
一,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这篇文章一开头就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第一段)。然后就论点的两个方面进行分别论述,层层深入,反复论证:先论直接割地赂秦(指韩、魏、楚三国),则“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第二段)。证明了分论点一:“赂秦而理亏,破灭之道”。继论齐、燕、赵三国虽然没有割地赂秦,但是赂秦的国家既然相继灭亡,那么他们失去强有力的支援者,也就不不免于灭亡,这就是所谓“不赂者以赂者丧”,仍是“弊在赂秦”(第三段)。然后又从反面说,指出六国如果不赂秦,团结天下的才并力抗秦,那么秦国人就不可能平安无事;指出六国之亡,是由于被秦国的积威所吓倒(第四段)。最后说六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如果不赂秦而起来抗秦,还有获得胜利的可能,那么当今宋朝堂堂的天下大国,那就更没有重蹈六国灭亡覆辙的道理了(第五段)。这篇文章脉络很清楚,结构极为完整。
二,语言生动,富于情感:
不仅具有一般议论文用词准确、言简意赅的特点,尤其是用语生动形象,富有情感。1、在论证中穿插有生动的描述,如:“思厥先祖父……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然后得一夕之安寝”与“起视四境,秦兵又至矣”。2引古人之言来形象地说明道理,用“食之不得下咽来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3、文章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感情。文章不时有“呜呼”“悲夫”等感情强烈的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洋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文章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而且文章还运用对偶、对比、比喻,引用、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不仅章法严谨,而且富于变化。,纵横恣肆,起伏跌宕,具有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
鉴赏要点
一、文章论证相当严密,脉络清晰,阅读时应首先理清文章思路。
二、语言生动,富于情感,需认真加以揣摩。
文本展示
课文第一段
内容讲析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观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论点的提出简洁明了,立场鲜明。作者先否定作为战败理由的两点“兵不利”“战不善”,把矛头直接指向当权者,没有丝毫妥协,接着提出自己的观点“弊在赂秦”。赂秦导致的后果是“力亏”,“力亏”的结果自然是国家的破灭。为了是文章更加无懈可击,作者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提出第二个分论点。两个分论点提出的方式不同,第一个是前问的自然深化,第二个则显得灵活,生动。最后,作者回应上文,再次重申论点,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重点指津
1、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又提出两个分论点,你认为有必要吗?
2、清代的储欣在《唐宋十大家全集录》中说“老泉(苏洵)论六国之弊在赂秦,盖以规宋也。故言激切而淋漓。”试加以分析。
3、“弊在赂秦”在一段中出现两次,我们却没有重复之感,为什么?
【①率(shuài)赂秦:全都,一概。
②思厥(jué)先祖父:这里相当于“其”。
③抱薪(xīn)救火:柴草。
④暴(pù)霜露:暴露。
⑤燕(yān)赵之君:燕国。
⑥洎(jī):及,等到。
⑦革灭殆(dài)尽:副词,将近。
⑧为(wéi)国者:治理国家的人。
2.词语积累
①通假字
暴霜露,斩荆棘暴通曝,晒
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饱,满足
当与秦相较当通倘,倘使,表假设关系
理解通假字要注意如下两点:
(1)通假字在文中运用假借意
如:厌不当“厌恶”讲,而应理解为“满足”,即餍为饱,引申为满足
(2)读音应读假借字音
如当通倘,音tǎng莫读暮音mù
②注意词语的古今异义
(3)其实:即实际情况,较秦之所得,其实百倍,今义为“实际上”
(4)祖父:古义祖辈父辈如“思厥先祖父”今义:父亲的父亲。
智力:古义智谋和力量,如可谓智力孤危
颠覆:古义灭亡,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今义翻倒,推翻。
③多义词理解:
或
(4)不定指代词,有的人:或曰,不赂者以赂者表
(5)有时:一食尽粟一石
(6)或许: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相
(1)指代一方,他你我:相见恨晚
(2)观看:伯乐相马
(3)宰相,名词:况于将相乎
(4)互相:当与秦相较
以
(3)介词,依靠,凭借
如:秦以攻取之外
(2)因为,由于
如:不赂者以赂者表
(4)用,拿,把
如:以地事秦
连词,相当于而
表目的,来:举以于人
动词:认为:以为神
分析:李桢这篇史论,提出了个人的独到的见解,他把宋二苏氏的《六国论》的观点概括为六国的灭亡是因“不知坚守纵约”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六国的灭亡是“以其暴”,在他看来,“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同专以罪秦也”。而东方诸侯之国没有能“愈于秦”但是“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结果招致兵连祸结,曾无岁月。又“终不克为秦所为”最后必然是“以卒自弱,而致秦灭”。李桢的史论,分析精当,论证严密,在质朴的语言中表达对暴政的强烈憎恶只之情。
【思考与探究】
李桢的《六国论》和苏洵的《六国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六国灭亡的原因,你同意谁的看法?也可提出你自己的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文本展示
文章第二、三段
内容讲析
第二段说明以地事秦,无异于自取灭亡。文章摆出事实,以秦受赂所得的土地与侵占所得和六国赂秦割地的事实进行对比,进一步说明,六国因赂秦而力亏。触目惊心,无可反驳。进而归纳,作者指出“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一个“固”,起强调作用,感情强烈。
接着,又从诸侯割地自安的心理入手,进行分析。首先,追溯历史,写诸侯赂秦的情形和结果,说明乞秦和适得其反,只能助长秦的侵略野心,造成颠覆的下场。“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与“举以予人,如弃草芥”相对照,极力写祖先创业之艰难和子孙割地之轻易,点出了赂秦的弊病。“今日:”“明日”点出割地之多,之快。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即使这样频繁割地,却求一夕安稳而不可得。其次是引用古人的话证明道理,形象地说明赂秦的危害。由此就赂秦的国家(韩、魏、楚)灭亡的原因进行分析论述,有理有据,确凿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观点。
第三段从第二个方面(“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先指出了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后又阐释燕、赵两国灭亡的具体原因是其本身的错误,这两个国家与齐国不同,没有“与嬴而不助五国”,而是“义不赂秦”,敢于用兵抗秦,但终于“战败而亡”,原因不仅在于燕、赵本身的错误,即燕“以荆卿为计”,赵“牧以谗诛”“用武而不终”,还在于“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孤立无援,于是灭亡也就“诚不得已”。
要点指津:
1、第二段主要论述“赂秦而力亏”的,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对比论证的?
2、齐国和燕、赵两国为什么灭亡?
明确:1、(1)数量上比较,赂而得者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2)难易比较。祖先得土地之难,子孙送土地之易。(3)赂秦的心理与秦的欲望,为求一夕安寝奉之弥繁,可侵之愈急。
2、齐,与赢而不助五国。燕,以荆卿为计。赵,用武不终也。
【阅读延伸】
名二子说
苏洵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
【赏析】本文非常有趣味,是论说苏洵给两个儿子取名的原因的。
文章先说,车上的各个部位各司其职,都是车子不可或缺的部分,好像只有“轼”没有什么作用。但“轼”并非真的没有用,它是露在外面用作扶手的横木,可扶以远瞻,因此苏轼字“子瞻”。车轼的突出特点是露在外面,苏洵说:“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的确,苏轼一生豪放不羁,锋芒毕露,确实“不外饰”,结果屡遭贬斥,“乌台诗案”险些丧命。
“辙”是车轮碾过的轨道,自然也属于车外之物,既无车之功,也无翻车之祸,所以“善处乎祸福之间”。
这篇文章简析了车各部位的作用,进而分析了苏轼兄弟的性格,有希望,也有担心。
【思考与探究】用现代汉语,概括一下苏轼兄弟的性格。
答:苏轼,锋芒毕露,不善于掩饰。苏辙,处事平稳,明哲保身。
阅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答题:
(2000年高考题)对下面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约客
赵师秀
清明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
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分析】本题重点是考查考生鉴赏诗歌作品的主旨、表现形式及意境,能力层级为E级。本诗作者赵师秀(?-1219年),南宋诗人。字紫芝,号灵秀,永嘉(今浙江温州)人,著有《赵师秀集》,是南宋后期“永嘉四灵”之一。
这首诗中的“黄梅”、“雨”、“池塘”、“蛙声”,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诗人在这样的雨夜约客下棋,但友人尚未出现,他只得静静等候,可见选项中A项是对的。第三句“有约不来过夜半”,夜深不寐足见诗人期待之久,希望之殷,期待的是约客的叩门声,但听到的却是一阵阵的雨声和蛙声,可见B项也是对的。全诗对撩人思绪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的情景,又描述了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心情,真是形神兼备。这样看来,D项也是对的。同时我们也可通过“闲敲棋子”这一细节描写,结合诗中所写的黄梅雨夜、蛙声鼎沸、夜半灯下、一人孤坐的诗歌意象,来体味诗歌内在的艺术意境:约客久候不到,诗人百无聊赖之际,还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震落灯花,这种貌似闲逸的“闲敲”哪有什么闲呢?更是入木三分地衬出诗人的烦躁、失望、焦灼的心情。]
而C项故意反说,答案即为C。
由此可见,分析诗歌蕴涵的思想感情,要结合整首诗歌的主旨和意境来体味。
全脑过关训练
1、文学常识题: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一门三父子”指的是:
A.班彪、班固、班昭B.苏洵、苏轼、苏辙
C.曹操、曹丕、曹植D.杜甫、杜牧、杜荀鹤
2、下列句子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
A.暴秦之欲无厌B.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C.诸侯之所亡D.失其所与,不知
3、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义:
A.弊在赂秦B.非兵不利C.率赂秦耶
D.其实百倍E.与嬴不助五国也F.始速祸焉
G.可谓智力孤危H.六国破亡之故事
L.思厥其先祖父M.是又在六国下
4、默写课文句子:
(1)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2)思厥先祖父。
(3)古人云:。
(4)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
5辨析下列各组句中加线词的词义:
非①觉今是而昨非
②非有仲尼墨翟之贤
③非抗于九国之师
④非兵不利,战不善
或①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②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③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④一食或尽粟一石
同步阅读
《六国论》(节选)
苏辙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之诸侯,藕之以弊其西,故莫于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六国论》(节选)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着急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6、比较这两篇文章的观点有什么不同?
答:
7、苏辙文中“因得以自完其间”的“完”字的含义与下列哪一句的“完”字相同:
A.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B.余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
C.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D.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8、苏辙的文中一句“致使秦人得伺其隙”中的“得”字的含义与下面哪一句中的“得”字相同:
A.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B.诚不得已
C.此言得之
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9、苏辙文中“故莫厚韩亲魏以摈秦”中的“以”与下面哪一句中的“以”字意义用法相同:
A.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获城
B.尝以十倍之敌,百万之师
C.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D.不赂者以赂者丧
10、下列四句中不同的一句是:
A.不赂者以赂者丧
B.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C.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D.五国既丧,齐国亦不免矣
课外拓展
阅读〈赵广汉传(节选)〉做文后练习
(赵)广汉为人强力,天性精于吏职。见吏民,或夜不寝至旦。尤善为钩距,以得事情。钩距者,设欲知马贾,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参伍其贾,以类相推,则知马之贵贱不失实矣。唯广汉至精能行之,他人效者莫能及也。郡中盗贼,闾里轻侠,其根株窟穴所在,及吏受取请求铢两之奸,皆知之。长安少年数人会穷里空舍谋共劫人,坐语未讫,广汉使吏捕治具报。富人苏回为郎,二人劫之。有顷,广汉将吏到家,自立堂下,使长安丞龚奢叩堂户晓贼,曰:“京兆尹赵君谢两卿,无得杀质,此宿卫臣也。释质,束手,得善相遇,幸逢赦令,或时解脱。”二人惊愕,又素闻广汉名,即开户出,下堂叩头,广汉跪谢曰:“幸全活郎,甚厚!”送狱,敕吏谨遇,给酒肉。至冬当出死,豫为调棺,给敛葬具,告语之,皆曰:“死无所恨!”
★选自班固《汉书》
1选出词义解释错误的一项()
A广汉为人强力强力:强大的力气
B释质,束手束手:自缚其手
C或时解脱解脱:免除刑罚
D参伍其贾参伍:错综比较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
A以得事情B及吏收取请求铢两之奸C二人惊愕D得善相遇
3比较下列四组句子中的画线的点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
A或夜不寝至旦或时解脱
B尤善为钩距豫为调棺
C然后及马他人效者莫能及也
D以得事情以类相推
4文章用了形象的比喻介绍了钩距之法,请概括“钩距”一词得含义
答:——————————
5在两次捕捉盗贼过程中,那些句子是表现赵广汉办案神速的?
答:——————————
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A赵广汉善用钩距之法,表明他是一个机警聪颖的干吏。
B全文运用正面叙述、侧面烘托的手法,勾勒了一个精于吏职、办案神速的封建官吏形象。
C赵广汉与二劫持者的对话,语言十分精练,他紧紧抓住二劫持者的心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后两人投案自首。
D文中“苏回为郎”的“郎”是官职,“京兆尹赵君谢二卿”中的“卿”则不是。
7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唯广汉至精能行之,他人效者莫能及也
(2)幸活全郎,甚厚
参考答案:
1、B.2、C.3、A.弊病,错误;B.兵器;C.全都,一概D.那实际上;E.亲附,亲近;F.招致;G.智谋,力量;L.旧事;M.这。
4、(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
(2)暴霜露,斩荆棘,以得尺寸之地。
(3)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4)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5、非:①错误,不对;②没有;③不;④不是。或:①有的人;②有的……有的……③或许,也许;④有时,偶或。6、两人的论述角度不同,观点也不相同,苏洵认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而苏辙认为“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
7、C(A.使……完整〖www.1126888.com〗;B.完好,健壮;C.保存完好;D.完整。)
8、B(A.得到;B.能、能够,可以;C.适宜,得当;D.应当,必须)
9、C(A.凭介词;B.用,拿,介词;C.顺承连词,当“来”讲D.因,介词。)
10、B不同,为判断句,其余为一般陈述句。
课外拓展答案:
1A"强力"应为“刚强有毅力”2C事情:事情的真相;请求:接受别人的嘱托替人办事;相遇:对待
3DA项第一个“或”的意思是“有时”,第二个为“或许”;B项“为”的意思分别是“使用”(动)和“给”(介)C项“及”分别为“到”、“比得上”。D项都用在表目的复句中,可译为“来”
4反复调查取证,比较推理得方法
5坐语未讫,广汉使吏捕治具服;有顷,广汉将吏到家。
6C“对话”、“投案自首”不妥。
7只有赵广汉能够运用得很精妙,那些仿效他(这种做法)的人都比不上他。(“精”,精妙。“至精”为“运用的很精妙”)
幸亏你们保全了郎官的性命,承蒙厚意。(“幸”,幸运。“全活”是“保全”之意。“厚”,宜作“厚意”解。
《六国论》教案 篇三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解题,简介作者,通读课文,疏通文字。
教学步骤
1.解题:“六国论”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上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2.简介作者:苏洵,宋朝眉山人,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中著名散文家。苏洵为文,学《孟子》、《荀子》、贾谊、司马迁诸家,尤以《战国策》为主要楷模。
3.课文通读:请两名学生分段朗读全文,教师正音。
4.疏通文字:着重讲清下面加黑的词语:
其实(其实际,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副词“其实”)思厥先祖父(他们的) 秦之所大欲(所字结构,可译为“最想得到的”) 子孙视之不甚惜(对待) 暴秦之欲无厌(满足) 强弱胜负已判矣(分) 终继五国迁灭(革、改变)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结交) 始速祸焉(招致,类成语“不速之客”的速) 革灭殆尽之际(几乎) 以事秦之心(侍奉) 从六国破灭之故事(从:跟随、重蹈;故事:旧事、前例)
5.作业 :熟读课文,掌握以上加黑的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课文分析(与《过秦论》作比较)。
教学步骤
1.课文分析:
问:本文一共5段,可分成几个部分?每部分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明确: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段,提出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第二部分为2、3段,围绕中心论点,提出两个分论点——“赂秦而丧”、“不赂者以赂者丧”——分别论证;第三部分为4、5两段,总结六国破灭之教训,劝谕当朝统治者“无使为积威所劫”。
问:课文最后一段,也用了比较法,请问比较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课文第5段也有两组比较,一组是明比,将“六国”与“秦”比,结果是秦强而六国弱,但六国当有不赂秦而战胜秦的可能。第二组比较是将“宋朝”与“契丹、西夏”比,是暗比。作者所处的宋代,正逢契丹、西夏等外患骚扰,宋朝统治者不是坚决抵御,而是割地赔款,然而从力量的比较上,统一的大宋远远强于边境小国的契丹、西夏,宋朝就更有战而胜之的可能。
问:宋与契丹、西夏比,为何要暗比而不明说?
明确:这正是苏洵散文的长处,行文至此,作者观点已十分明确,用旧事来讽喻今事,含蓄而又明晰,这是其散文具有《战国策》风格的体现。
2.与《过秦论》作比较分析:
问:《六国论》与《过秦论》两文比较,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明确:同,两者都是史论;都是借古讽今,用历史旧事来讽喻今事;两文最后都用了比较法来说明道理,劝谏统治者。异,两者的议论结构不一样,《六》文先提出论点,然后论证,《过》文先叙述历史过程,然后从中引出论点;两文劝谏当权者的内容不一样,《六》文主张坚决抵御外侮,《过》文劝说统治者施以仁政;两文语言形式不一样,《六》文以议论性语言为主,而《过》文以记叙性语言为主。
3.集体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4.作业 :①“思考和练习”三、四。②预习《伶官传序》。
[1]
[1]
高中语文《六国论》教案设计 篇四
【教材分析】
《六国论》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课文,是高二第一篇文言文。新教材非常重视古代经典诗文的阅读积累,全套教材编排的古代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高一高二上学期文言文按时代编排,本单元为宋代散文,宋代散文继承唐古文运动的传统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并且更长于议论,对后世的散文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 明确提出了“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现行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
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在实践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后两中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期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却普遍存在着一种片面认识,错误以为文言文教学就是仅限于高考《考试说明》中(能力层级b)的培养。从而忽视了(能力层级c)、(能力层级e)的提高。导致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下降,不能真切“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充分的“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营养”。
针对以上的分析情况,本课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知识目标 课文中词语的积累和文章的背诵
能力目标 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文言文的习惯和能力
情感目标 感受和探究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
【教学重点】
分析文章的脉络,把握作者的思路
【教学难点】
学生学习文言文习惯的转变
【教法设计】
引导——启发——点拨
要在开始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文言文的旧习,使学生明白“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只是简单翻译、背诵。而是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在学生转变观念后,可启发学生以一篇议论文的观点来分析文章,对不明确的问题适当适时点拨。(可适当运用一些多媒体辅助工具)
【学法设计】
分析——归纳——联想
自主分析文章第二、三段,归纳作者的思路,联想所学过的文章
【教学过程设计】——(以40分钟为标准一课时)
导入新课 (3分钟)9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d.杜甫、杜牧、杜荀鹤
(课件显示)
补充2004年高考福建试卷作文题(选择下面所列的一个人物或文学形象作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人 物:孔子 苏轼 曾国藩 鲁迅 史蒂芬·霍金
文学形象:曹操 宋江 薛宝钗 冬妮娅 桑提亚哥
题解 “论”的文体(课件显示)
分析课文(共22分钟)
教师背诵文章第一段,并分析文章论点的提出—指出本课的学习重点(7分钟)
学生自主分析文章后四段(以二、三段)为主,体会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教师点拨(15分钟)(课件显示)
【课内情感迁移设计】在文章最后一段,适当加入写作背景材料,让学生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并展开联想和讨论,联系以往学习的文言文体会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10分钟)
补充背景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尽管如此,辽和西夏的侵略活动仍未停止。苏洵此文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写的。
各家关于天下兴亡的观点(高一年级为主,适当联系初中内容) (课件显示)
《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记身
《谏太宗十思疏》: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阿房宫赋》:戒奢以俭
《触龙说赵太后》:磨炼国君意志,培养能君主
《邹忌讽齐王纳谏》:广开言路
《勾践灭吴》:励精图治,心忧天下,尊贤重士,法纪严明
《《出师表》:广开言路、亲贤远佞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总结课文 发课外练习(苏辙、李桢《六国论》节选比较阅读)(课件显示,课后完成)
机动时间(5分钟)
课堂注意1学生课前要充分预习,解决字词及课文翻译
2以课文分析为主,翻译为辅。
3使学生明白文学和历史的区别,不要陷入历史史实的纠缠中
【教学媒体设计】
可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
【课堂板书设计】
大欲大患
固不在战 强弱
胜负
赂秦力亏 奉之弥繁 不战 韩 魏 楚
破灭之道 侵之愈急 已判
以地事秦
六国破灭 抱薪救火
齐人与嬴 终继迁灭
弊在赂秦 不赂秦者 不助五国 势所不免
以赂者丧 燕谴刺客 齐 燕 赵
(盖失强援 始速祸焉 智力孤危
不能独完) 赵失良将 战败而亡
用武不终
(课件显示)
《六国论》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设计】
【教材分析】
《六国论》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课文,是高二第一篇文言文。新教材非常重视古代经典诗文的阅读积累,全套教材编排的古代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高一高二上学期文言文按时代编排,本单元为宋代散文,宋代散文继承唐古文运动的传统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并且更长于议论,对后世的散文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 明确提出了“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现行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在实践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后两中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期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却普遍存在着一种片面认识,错误以为文言文教学就是仅限于高考《考试说明》中(能力层级b)的培养。从而忽视了(能力层级c)、(能力层级e)的提高。导致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下降,不能真切“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充分的“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营养”。
针对以上的分析情况,本课教学目标 设计如下
知识目标 课文中词语的积累和文章的背诵
能力目标 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文言文的习惯和能力
情感目标 感受和探究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脉络,把握作者的思路
【教学难点 】学生学习文言文习惯的转变
【教法设计】 引导——启发——点拨
要在开始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文言文的旧习,使学生明白“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只是简单翻译、背诵。而是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在学生转变观念后,可启发学生以一篇议论文的观点来分析文章,对不明确的问题适当适时点拨。(可适当运用一些多媒体辅助工具)
【学法设计】分析——归纳——联想
自主分析文章第二、三段,归纳作者的思路,联想所学过的文章
【教学过程 设计】——(以40分钟为标准一课时)
导入 新课 (3分钟)9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d.杜甫、杜牧、杜荀鹤
(课件显示)
补充2004年高考福建试卷作文题(选择下面所列的一个人物或文学形象作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人 物:孔子 苏轼 曾国藩 鲁迅 史蒂芬·霍金
文学形象:曹操 宋江 薛宝钗 冬妮娅 桑提亚哥
题解 “论”的文体(课件显示)
分析课文(共22分钟)
教师背诵文章第一段,并分析文章论点的提出—指出本课的学习重点(7分钟)
学生自主分析文章后四段(以二、三段)为主,体会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教师点拨(15分钟)(课件显示)
【课内情感迁移设计】在文章最后一段,适当加入写作背景材料,让学生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并展开联想和讨论,联系以往学习的文言文体会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10分钟)
补充背景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尽管如此,辽和西夏的侵略活动仍未停止。苏洵此文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写的。
各家关于天下兴亡的观点(高一年级为主,适当联系初中内容) (课件显示)
《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记身
《谏太宗十思疏》: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阿房宫赋》:戒奢以俭
《触龙说赵太后》:磨炼国君意志,培养能君主
《邹忌讽齐王纳谏》:广开言路
《勾践灭吴》:励精图治,心忧天下,尊贤重士,法纪严明
《《出师表》:广开言路、亲贤远佞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总结课文 发课外练习(苏辙、李桢《六国论》节选比较阅读)(课件显示,课后完成)
机动时间(5分钟)
课堂注意1学生课前要充分预习,解决字词及课文翻译
2以课文分析为主,翻译为辅。
3使学生明白文学和历史的区别,不要陷入历史史实的纠缠中
【教学媒体设计】可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
【课堂板书设计 】
大欲大患
固不在战 强弱
胜负
赂秦力亏 奉之弥繁 不战 韩 魏 楚
破灭之道 侵之愈急 已判
以地事秦
六国破灭 抱薪救火
齐人与嬴 终继迁灭
弊在赂秦 不赂秦者 不助五国 势所不免
以赂者丧 燕谴刺客 齐 燕 赵
(盖失强援 始速祸焉 智力孤危
不能独完) 赵失良将 战败而亡
用武不终
(课件显示)
【课外能力迁移设计】
六国论(节选)
苏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国天下诸候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向西,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候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取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杀。秦兵未出,而天下诸候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六国论(节选)
李桢
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心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国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也,视秦也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sàn据有)形便(地理形势有利)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1.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正确义项依次是( )
(1)窃怪天下之诸侯
(2)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
(3)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4)天下诸侯以自困矣
a.偷偷的 过失 排除 困惑
b.私下(自谦词) 责备 排斥 困乏
c.私下(自谦词) 责怪 排斥 困窘
d.(谦词,不译) 责怪 摈弃 困窘
2.解释《六国论》(李桢)加点的词。
罪秦( );曾无虚岁( );向使( ) 视秦也无异也( )
3.翻译两文中的句子。
(1)彼秦者将何为哉
(2)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
4.下列各句加点词用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1)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2)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3)以攻山西千里之秦
(4)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5)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
(6)若此可以应乎无穷
a.(1)(4) b.(1)(3)(6)
c.(1)(2)(3) d.(4)(6)
5.苏辙以为“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天下出身以当秦兵”的条件是
6.李桢认为六国与秦国相同处在于 ;不同之处在于
7.李桢以“未必不复增一秦也”的意思是 ;他以为六国“视秦无异也”是因为 ,他观点的局限性是 。
参考答案
【课外能力迁移】
1.c2.以为秦有罪;竟;假使;比。3.(1)那秦国将有什么作为呢?(2)只是他们自己不能做秦国所作的事情。4.a 5.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6.六国皆欲为秦所为;秦得天助而六国未得天助。7.六国也可以像秦国一样统一中国;六国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认为秦统一六国得天助,有种天命论思想。
作者邮箱:
[1]
《六国论》教案 篇六
一、教材
《六国论》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第五单元。作为古代议论散文的名篇,《六国论》多年来是必修教材中的重要篇目,现在放到选修教材中,并非降低了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地位。叶圣陶曾说,课文不过是个例子。《六国论》作为一篇结构严谨,文思缜密,气势磅礴的史论文,能很好体现出古代散文名篇“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特点,这大概是编者将《六国论》放到选修教材中的一个原因。
在教材中,《六国论》是作为赏析示例篇目出现的,除了课下对字词有较为详细的注释外,文后附录了关于这篇文章的背景、结构、创作意图的赏析文字。这就意味这这篇文章不能按照以往古文处理的方式来进行,除了必要字词句的积累,重心应该放在理清结构,疏通文脉,学以致用上,通过反复诵读文章,深入思考这篇文章的结构层级,然后将所学用到平时的议论文写作中。
二、学情
作为高二的学生,他们已经积累的相当的文言文词汇及语法常识,再加上这篇文章没有晦涩难懂的词语,结合本单元的整体教学要求,以及应试需要,将这篇赏析文章的学习目的制定如下:
三、学习目的
根据这篇文章的特点以及高二学生的学情,我们确定了这篇文章的学习目标。
1、积累重要实词和虚词,掌握本文出现的特殊句式,背诵全文。
2、反复诵读,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初步了解“起承转合”论证思路的特点。
3、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体察作者爱国之情。
之所以用“学习目标”而不用“教学目标”,就是突出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不只是形式上的一个改变,而是要切切实实的改变我们的教学理念。这几个学习目标尽管没有明确三维目标,但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已经蕴含在其中了。
学习重点:积累实词,背诵课文,理清结构
学习难点:理清结构,学以致用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自行解决重点词语,初步掌握文章内容。第二课时:反复诵读,理清结构,了解作者写作意图。
四、教法
依据学习目的和高二学生学情分析,这篇文章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牢记重点实词,感受本文磅礴的论证气势。诵读是文言文教学中关键性的一环,声情并茂的吟诵,有助于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小组讨论法,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师生对话,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多媒体辅助法,提高课堂效率。
五、学法
根据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基础,再结合本文的课下注释以及文后的赏析示例,这篇课文应该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为主,教师启发点拨为辅。这也符合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学习理念。就本文而言,要充分相信学生自学能力,给足学生自行诵读、思考、查阅、讨论的时间,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使得能力能够得到相应的提高。
学生的学习方法如下:
1、自主预习法。
2、诵读学习法。
3、小组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
本篇课文拟采用两课时学习,第一课时,学生自主预习,解决字词句,了解基本内容。本次说课,将以第二课时为主,具体步骤如下:
(一)课堂引入——由《阿房宫赋》引入本文。
1、提问:在我们刚刚学习过的《阿房宫赋》中,杜牧也涉及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请问是什么呢?
明确:“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指出六国灭亡的原因跟秦国一样,就是剥削百姓奢侈享受。
杜牧生活在唐朝末年,当时大唐王朝已经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但是统治阶级依然奢侈享受,无限度的剥削压榨百姓。杜牧的这篇文章就是总结历史教训,向当朝统治者敲警钟。用的是史论文章常见的手法,借古讽今。“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提问:上一节课我们自学了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和课后赏析文字,也了解了《六国论》的写作意图,请结合背景谈谈认识。
明确:苏洵创作这篇文章时,北宋王朝长期对契丹、西夏奉行以贿赂求苟安的政策,深谙“化干戈为玉帛”之道。苏洵对这种政策深感忧虑。这边文章的本意不再研究六国历史,而在于借古讽今,为北宋当局敲响警钟。这在文章最后一段表现得非常明显。以古为鉴,论当前正值,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是《阿房宫赋》和《六国论》共同特点。
史实证明,杜牧和苏洵的担心不是多余,唐朝灭亡于农民起义,宋朝被金人驱赶到南方,都证明了杜牧和苏洵的预见。
这样设计课堂引入的目的,既可以复习刚学习的内容,又可以教给学生一种比较阅读的方法,特别是关于灭亡原因的分析,这是深入了解作者创作意图的关键。由此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写作目的决定论证角度。
(二)提问检查——检查并巩固第一课时学习效果。
1、齐读课文。
2、检查重点实词和虚词
古今异义词
(1)思厥先祖父古:祖辈父辈今:父亲的父亲
(2)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以致,以至于今:表让步的连词
(3)可谓智力孤危古:智慧力量今:智商
(4)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旧事今:一种文体
重点实词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兵器)
(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都,皆)
(3)与赢而不助五国也。(结交)
(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才招致)
重要虚词——以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
②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用
③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用
④洎牧以谗诛因为
3、重要句子翻译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译文: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贿赂秦国导致力量亏损,这是灭亡的原因呀。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译文: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残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以致于最后灭亡,这是理所当然的。
4、特殊句式
(1)判断句: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2)被动句: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为国者无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c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d洎牧以谗诛。
(3)省略句:至丹以(派)荆卿(刺秦土)为计举(之)以予人
(4)状语后置:赵尝五战于秦。
检查字词句是必须的,尽管这一课时重在学习结构,但是这一课的文言知识点非常丰富,《大纲》对学生的要求是:“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因此必须重视字词句的积累。
(三)分析结构
讨论:古人写文章是不分段落,我们看到的分段古文都是今人的理解。关于《六国论》的段落层次,有人认为应该将第三段中的“向使三国各爱其地……或未易量”,同第四段“呜呼!……则吾恐秦人食之而不得下咽也”合为一段,作为全文的第四段。之后“悲夫”一直到最后为全文第五段。
请同学们认真诵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这样划分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种划分的最大好处就是层次更为清晰:
第一段为全文总纲,提出总论点和分论点,解决了“是什么”的问题。这一段属于“起”。
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别论证两个分论点,回答了“为什么”。这两段属于“承”。
第四段假设论证,行文一转,回答了“怎么办”。这一段属于“转”
第五段收束全文,既照应了上文,又联系现实,明确了这篇文章的写作意图,回答了“为什么写”。这一段属于“合”。
这个环节是这节课的学习重点,讨论目的并非是否定过去的分法,既然原来的段落层次多年没有人提出异议,就充分说明那种划分法是没有问题的。现在让学生讨论新的划分法的合理性,是为了引导学生学习议论文的常见结构——“起承转合”。
作为准高三学生,议论文的常见结构是必须要能熟练运用的,而《六国论》就是教材中少有的典范议论文的代表。
(四)学以致用
这一环节结合学生习作来认识这种结构的好处。之所以选用刚刚写过的作文题本班学生习作,就是要让学生知道,文学大家的长处我们是可以学到的,对貌似高大上的“起承转合”不必畏惧,只要有意识的去学习,就可以很好的掌握这个结构。当熟练掌握这种结构后,就可以很好的加以变通,让文章显得更加灵活。
展示作文题目——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湖北某中学一位同学的妈妈,为了不让孩子上网,拔了电源线。结果孩子用鼠标砸伤母亲,然后跳楼身亡。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学生李某某由于成绩不理想,被其父没收了手机。李某某找父亲索要手机未果,一怒之下,从自家11楼纵身跳下,当场身亡。两天后,李某母亲也绝望跳楼……
学生为了捍卫上网和使用手机的权利,不惜以死相逼。面对这样的生死惨烈,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这是一篇任务驱动作文,本身就是针对现实发表的看法,下面这篇学生习作尽管分析得很浅显,但是因为运用了“起承转合”的结构,使得文章结构清晰,论证完整,还是可以博取阅卷老师的眼球。
家庭惨剧,谁来负责?
近日,湖北发生一起家庭惨剧,一名学生因为母亲禁止上网而跳楼。无独有偶,北京一名学生李某因为父亲没收手机而跳楼。两起惨剧引发人们的热议,因家庭之争酿成的悲剧后果,到底由谁来负责?在我看来,双方都要负责,是他们的互不相让造成了悲剧的发生。
(起,提出观点“是什么”)
从学生方面说,我们正值逆反心理严重时期,再加上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试问,有几个不是从小被骄纵着长大?正因为如此,我们养成了任性的习惯,缺少对父母的理解。一旦我们的要求没有满足,就会冲动起来而不考虑后果。就拿惨剧中的两位同龄人来说,他们肯定是一时冲动,甚至只是为了吓唬一下父母。我想,他们在跳下去的那一刻肯定就反悔了,可是世上哪里有卖后悔药的?
从家长方面说,父母不能及时觉察到自己孩子的心理变化,依然用过去的方法简单粗暴地对待自己的孩子。他们忘了,我们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他们也不是我们心目中的超级英雄了。事事干预,不再给我们创造哪怕一丁点的自由空间。但凡我们使用电脑和手机,即便是最正常的打电话和查资料,他们也依然像审讯犯人一样看待我们。长此下去,家庭大战怎能避免?
当执拗的自以为是的家长遇上冲动逆反的我们。双方互不相让,兵戈相见,出现你死我活的而结局也就不新鲜了。
(承,从两个方面论证观点“为什么”)
其实,这样的悲剧完全可以避免。我们和家长不是生来就是敌人,我们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为什么不能好好地坐下来谈一谈,难道争吵才是唯一的交流方式吗?台湾作家龙应台说:“所谓母子,母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龙应台的话告诉我们,父母没有必要总是约束孩子的一切。多么希望父母能够放开手中的绳套,多给我们一些自由的权利。当然,作为子女的我们并不能因此就肆无忌惮的放纵自己,我们更应该换位思考,多体谅一下父母的不易。
(转,从两个方面谈“怎么办”)
我想,假如那两起悲剧中的家长和孩子都能相互让一下步,都能为对方考虑,惨剧或许可以避免。悲剧已经发生了,愿更多的家庭引以为戒。
(五)作业
1、背诵全文。
2、修改习作,符合起承转合结构。
设计目的:背诵是学习古文的最好方式,就《六国论》来说,无论字词句的积累,还是文章结构的深入理解,都需要通过背诵全篇来很好的夯实。第二课时的学习重点就是“起承转合”的学以致用,光说不练,学生很难真正掌握这种结构。结合一篇习作来修改,就可以很好的让学生来尝试这种结构。
七、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很简单,突出本课时的主要内容——结构层次。
六国论
苏洵
“是什么”——提出问题——起
“为什么”——分析问题——承
“怎么办”——解决问题——转
“为什么写”——联系现实——合
八、学后反思
关于这一课,学生学习之后最大的收获有两点:第一,了解了起承转合结构的基本模式,对《六国论》结构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第二,了解了议论文,尤其是考场议论文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现实针对性。不足之处:一、时间不好掌控,一课时完成有困难。二、一厢情愿,有些急于求成,忽略了个别接受能力差的学生。
《六国论》教案 篇七
【学习目标】
1、了解苏洵,积累、梳理并归纳文言知识。
2、理解并掌握本文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严密的论证及借古讽今的写法。
3、了解六国灭亡的原因、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及本文的现实意义。
4、比较《六国论》《过秦论》的异同。
【学习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初步体会作者缜密的构思和对比手法。
2、学习文言字词和固定句式。
【学习难点】
1、提高学生对古今异义词语的准确识别,运用的能力。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证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
特色。
3、比较《六国论》《过秦论》的异同。
【课时安排】两课时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阅读全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清句意,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基础知识,提出疑难问题。
2、查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简介,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3、朗读课文,注意读正字音、读清文意、读出感情。
一、激趣导入,培养兴趣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
“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原来苏轼行的酒令是(嬴政并吞六国)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第一个大动荡、大碰撞,也是大融合时期七雄争霸并于秦,后世英杰多扼腕对这段历史,后人多有评说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苏轼和苏辙之父)就曾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那就是《六国论》今天,就让我与大家一起来领略苏洵精辟与广博的分析。
二、知人论世
(一)学生眼中的作者
请学生结合课前预习及相关资料进行回答,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课前预习中的疑问。
(二)老师眼中的作者(老师ppt小结,给大家一张苏洵的名片)
1、作者简介:
苏洵(1000─1066)字明允,号老泉,宋朝眉山人。与他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成为文学史上著名人物,“唐宋八大家”中他一门就占了三人。朱德老总曾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苏洵长于散文,善用比喻。他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切中时弊,说服力强,著作有《嘉佑集》。据说苏洵27岁因应试不中,焚去以前所写文章,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嘉年间,欧阳修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师,文人竟相模仿。因此,他命名自己的文集为《嘉佑集》。本文选自《嘉佑集》中的《权书》,原题为《六国》,一般选本改作《六国论》。
2、解题
(1)。六国: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
(2)。“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散文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一般有两种,即政论文和史论文,政论文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史论文主要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提问:本文属于政论文还是史论文?
(史论文)
三、检查预习
1、读准下列句子,并说出句子的意思。
率赂秦耶()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抱薪救火()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燕赵之君()
洎牧()以谗诛()革灭殆尽()
2、对掌握的文言知识进行汇报,师生共同点评,教师在ppt中展示
3、质疑环节,鼓励学生找茬质疑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四、整体把握(导、思、议、展、评)
1、出示“战国七雄形势图”补充讲解史实: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外交上,秦采取“连横”这一有针对性的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
2、对于如此历史事实,苏洵有着怎样的见解,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那么苏洵指出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
3、文章是以怎样的论述结构这个中心论点的。(各小组进行讨论,小组汇总讨论结果。)
明确(2、3):
第一部分(第一、二段),提出论点,并作理性分析,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论证论点。
第二部分(第三、四段),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第三部分(第五、六段)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目的。
总结:(思考后回答,幻灯片)
本文第一段就提出了本文的中心点:。第二段是以作为论据,论证。第三段再从的具体事实来论述第一段中提出的“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授,不能独完”这一道理。第四段提出的看法。最后一段借古讽今,。
4、本文既是一篇有见地的史论,也是一篇典范的文言文。请从文章的论证结构探究其典范性。(学生画出思维导图)
明确:
论证结构:
(1)引论——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开宗明义)
分论点一:“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分论点二:“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2—3)本论——论证中心论点,从论证两个分论点来论述。
第2段:论证“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论证方法:例证法(小则获邑,大则得城,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
引证法(以地事秦……火不灭)。
第3段: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论证方法:例证法(齐附于秦、燕赵用兵后亡),对比法(附于秦之非——用兵之效)
(4-5)结论——总结六国破灭之教训,劝谕当朝统治者“无使为积威所劫”。
5、明确写作意图,借古讽今。
怎样理解作者的结论?
学生结合注释回答,文中通过议论六国灭亡,批评北宋朝廷贿赂契丹、西夏以求苟安的国策,告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补充:
北宋与契丹、西夏地理位置图,补充讲解时代背景:
北宋第一个皇帝赵匡胤是从军事政变中取得政权的。他鉴于唐末五代的藩镇割据,害怕武将拥兵自立,反对中央,因而实行了一系列防范武将军权过重、地方武装过强的措施,但这种做法却削弱了兵力。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苏洵生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并在此基础上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
总结:历史与现实有时候是惊人地相似,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一个“赂”字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复辙,于是写下了这篇醒世文章。
五、课外拓展
我们在学习前人对历史解读的同时自己也要学会总结、反思,《过秦论》、《六国论》都是史论文,试着比较的两者的异同
讨论明确:
归纳相同点:[板书:体裁、题材、创作目的、写作手法]
①体裁:两篇文章作者虽然所处年代有先后的差别,但表达思想都用了史论的方式。
②题材:两篇文章都是借战国时期秦与六国间的战争来议论的。
③创作目的:两篇文章都强调借过去的史实来讽喻当今的最高统治者,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④写作手法:两篇文章都采用了对比的方式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2、。相异点的区分理解。
归纳区分相异点:[板书:主旨、结构、语言]
①主旨:
《过秦论》所体现的意图是分析秦王朝灭亡的历史原因,从反面总结出中心思想,即“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它的现实针对性是指西汉初期的政策,是劝谏西汉统治者要施行仁政。
《六国论》主要是论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目的在于讽喻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不为辽和西夏的“积威之所劫”,一味纳币输绢以求苟安,要“封天下之谋臣”,“礼天下之奇才”,奋起抵御外侮以维护统治。(补充: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秦末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行仁政以“安民”。他曾向汉文帝反复宣讲仁义之道,认为“德莫高于博爱人,而政莫高于博利人”,“政莫大于信,治莫大于仁”。他认为按照礼的规定,“国有饥人,人主不飧;国有冻人,人主不裘”。他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认为民是国家、君主和官吏的根本,离开了民则国将不国,君将不君,官将不官,谁敢与民为仇,必将为民所埋葬。因此,他极力向汉文帝宣讲仁政的道理。)
苏洵也是一个非常有政治抱负的人。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六国论》是一篇政论文,苏洵从六国破亡的教训立意,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王朝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②结构:
《过秦论》的结构
第一步:秦孝公至庄襄王不断扩展疆域,已形成了居高临下、高屋建瓴的架势。秦始皇上台后吞并六国,一统天下。
第二步:叙述秦王朝胜利后所实行的种种错误政策:一为“焚百家之言”,一为实行高压政策,武力防范。
第三步:记述陈涉发难,天下云集响应,推翻了秦王朝。
第四步:在前文叙述的基础上议论,表明作者的政治见解。
《六国论》的结构
第一步: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第二步:将中心论点转化为两个分论点:一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一为“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第三步:总结历史教训,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四步:讽谏宋王朝不要重蹈六国的覆辙。
补充:这两篇文章的行文思路恰好是相反的,前者是先叙史,后作结;后者是先提出论点,后举例论证。
③语言风格:
《过秦论》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气势磅礴”。用叙事来说理,可以说是本篇最大的特点。作者用千把字的篇幅概括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文章饱满充沛,气势磅礴。第二个作者在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过秦论》的语言如辞赋一般,词采华丽,千变万化,多用对偶和排比句式,长句较多,用语雅而不俗;文章一气呵成,文脉如行云流水,汩汩而出,滔滔不绝,首尾气贯长虹,感情充沛。
《六国论》是语句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句式丰富多彩,交相辉映;论证语言隐、直、正、反相映成趣,行文干练老辣,有“战国纵横之学”。
可以这么说,《过秦论》的语言主要着眼于作者自身的感受,而《六国论》的语言则着眼历史事件的现实意义。前者的感性色彩更浓厚,后者的理性思考更深刻。
国论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并能运用有关文言知识解读文言作品;
2、学习本文运用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3、学生能通过对文本的研习,学习审视历史,反思历史,接受和借鉴历史经验,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战国七雄,论富有,秦国比不上齐国;论兵力,秦国比不上赵国;论地域的辽阔,秦国比不上楚国。可是最后六国却全部被秦国一一灭掉。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就让我们来看一下苏洵对这个问题的的阐述。
二、简介作者:
苏洵,“三苏”,“唐宋八大家”。
三、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初步品味本文的语言之美。
四、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字词,小组讨论。
如不能解决,在课堂提出疑难,师生共同解决。
积累文中重点的实词虚词。
五、分析课文内容结构:
1、出示秦灭六国时间表: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燕、灭赵;前221年灭齐。
2、在文中找到六国灭亡的原因。
同学在文本中查找,归纳概括为:韩魏楚因割地求和(展示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而燕国因荆轲刺秦,赵国因李牧被诛,齐国因与嬴而不助五国。
3、由此请学生将六国分为两类:赂秦者,韩魏楚;不赂秦者,燕赵齐。
再让学生在文中找到两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不赂者”“失强援”。
由此学生便水到渠成地找到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六、分析苏洵写作此文的动机:
1、讨论六国灭亡的原因:你怎么看待六国的灭亡?
2、苏辙在《六国论》中提到“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指出六国背弃了盟约自相屠杀而导致灭亡;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提到“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指出六国没有爱惜百姓而导致灭亡;李桢在《六国论》中提到“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指出六国没有施行仁义而导致灭亡。
那么苏洵并非历史学家,见解未必准确,他为什么强调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因为“赂秦”呢?
3、展示“时代背景”:北宋中叶以来,辽和西夏逐渐强大,成为北宋王朝的严重威胁。宋军和辽军、西夏军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了外交上的妥协投降,例如1004年与辽订立“澶渊之盟”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1042年,宋又在辽要挟下,应允每年增纳白银10万两,绢10万匹;1044年,宋又与西夏签约,每年纳白银7万两、绢15万匹,茶叶3万斤。
4、结合北宋的地形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讨论本文的写作动机:借古讽今,劝诫北宋统治者不要采取以贿求和的方式而重蹈六国的覆辙。
5、明代诗人何仲默评价此文说:“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
七、反复诵读,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
1、欧阳修评价苏洵说:“吾阅文士多矣,独喜尹师鲁、石守道,然意犹有所未足,今见子(苏洵)之文,吾意足矣。”而清代学者储欣在《唐宋十大家全集录·东坡先生录》卷五中曰:“老泉论六国之弊在赂秦,盖借以规宋也,故激切而淋漓。”
2、请学生概括本文的语言风格并在文中找出能够代表这种风格的语段,诵读品味。
八、体会感悟:
《贞观政要》中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学过本文以后,你能从中获得什么启示?
九、课下阅读:
一门三父子同样都写过对于六国的论述,请课下查找苏辙的《六国论》以及苏轼的《六国论》,与本文作比较阅读,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上面内容就是众鼎号为您整理出来的8篇《六国论教案》,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