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蜡烛》的教案设计(精选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众鼎号为大伙儿带来的5篇《《半截蜡烛》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半截蜡烛》教案 篇一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绿线中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一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时间】两课时
供的文章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板书课题:半截蜡烛
2、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为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3、师质疑: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感知
1、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2、通过读课文,大家解决了哪些疑问?
3、本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况。
三、检查生词的掌握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词,要求读准确,特别强调烛、诺、遭盯琳等字的读音。
2、提醒字形:你认为哪些字需要我们在书写时特别留心?
3、描红、临写3个你认为易写错的生字。
四、理清课文脉络
1、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2、提供句式:当__________________,(谁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怎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回答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五、学习第一段。
1、轻声读课文,画出不太理解的词语。
2、学生质疑词义。
3、教师质疑:伯诺德夫人是怎样对待绝密情报的收藏工作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4、绝密的情报要用绝妙的办法来收藏。伯诺德夫人想到了什么绝妙的主意?妙在哪里?
5、出示句子。在你认为重要的词语下面画上着重号。
为了情报的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指名朗读,齐读。说说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讨论交流:
⑴伯诺德夫人机智沉着。
⑵伯诺德夫人对情报收藏工作十分负责任。
⑶办法巧妙。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词。
二、理清故事情节,引入编排课本剧程序。
1、学生深入读文,弄清故事情节。
2、指导学生用图画和文字表现故事情节。
用向上的斜线表示危机出现,向下的斜线表示危机过去。
学生初画:
再教育适应的位置加上简单的文字,说明危机出现、过去的原因,可以吗?
学生补充文字:燃吹燃端回拿
点熄重走夺上楼
图上好像还差点什么,再补上半截蜡烛就显得更清楚了,怎么画呢?(注意画出蜡烛长短、烛焰的变化。)
燃吹点燃端夺拿
点熄重新走回上楼
3、引入编排课本剧的程序
瞧!课文的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很有戏剧性。正好,课文后面安排了编排课本剧的作业。(指名读题目)
默读课文,圈出描写伯诺德夫人全家人的动作、神情、语言及心理活动的有关语句。先读一读,再和小组同学合作,将故事编排成课本剧演一演。
4、指导编排的程序
编排课本剧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编写剧本(现成的语文)、物色演员、准备道具。这里,对演员的要求特别高,不但要演好语言、动作,还要演好表情,以表现内心的活动,而这一切只有在剧本(课文)中细细地体会。
现在我们就按题目的要求来编排课本剧,为了编排的方便,我们把戏分为三场,分别对应课文第二、三、四段。
三、第一场戏的编排指导
1、默读课文,思考:这场戏的中心人物是谁?该怎样演好这一角色?
2、找出反映中心人物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句子,圈出关键词语,反复朗读。
3、其他角色该样演?
4、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入角色。
四、第二场戏的编排指导
1、默读课文,思考:这一场戏的中心人物又是谁?该怎样演好这一角色?找出表示中心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2、如果让你来演杰克,你打算怎样演?
学生讨论,逐一明确。
3、其他角色怎么演?
4、继续读课文,圈出关键词语,边读边体会伯诺德夫人此时的心情。
5、齐读第三段课文。
五、第三场戏的编排指导。
1、默读课文,思考:这一场戏的中心人物是谁?怎样来演?找出表示中心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交流所画的句子,反复品味。
2、如果你演杰奎琳,怎么演?
3、理解娇声:甜美可爱的童声
提问:杰奎琳为什么娇声地对司令官说话?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练习杰奎琳的内心独白。
5、分角色朗读第四段。
6、教师小结: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一家三口怀着对祖国的热爱,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最终凭着他们勇敢与机智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六、指名表演课本剧,同学评议。
七、作业。
回家给父母讲讲《半截蜡烛》的故事,讲清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注意把人物的心理活动补充进去。
半截蜡烛教案 篇二
【教材内容】
《半截蜡烛》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级语文第十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需1课时)。
【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是一篇短小剧本,反映的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某城市的故事。女主人伯若德夫人的家是反法西斯组织的一个联络点,为平安起见,伯若德夫人把一份秘密文件藏在半截蜡烛里。为保住蜡烛里的秘密,伯若德夫人、杰克、杰奎林用自身的智慧和勇敢与敌人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斗争。
【学情分析】
课前可安排同学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便更好地揣测人物的语气,把课文读好。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课文分段,归纳段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说班次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理念】
让同学通过阅读,体会人物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并初步了解到剧本这种文学形式,领悟其是怎样通过人物对话来表示人物特点的。
【教学重难点】
指导同学认真朗读,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12、半截蜡烛
2、读课题,同学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为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3、教师质疑:
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同学自由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大家解决了哪些疑问?
3、同学交流。
4、本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况。
三、再次读课文,重点学习字词
1、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语句,读通全文;边读边用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并通过联系上下问或查字典解决。
2、检查自学情况:
⑴ 读准字音。
⑵ 检查词义掌握情况。
3、讨论主要内容。
4、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第一段(1~2):伯诺德夫人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
第二段(3):一名德国军官点燃了藏有情报的蜡烛,伯诺德夫人取出一盏油灯,吹灭了蜡烛,暂时防止了一场危机。
第三段(4~5):大儿子杰克想结搬柴生火之际拿走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
但没有胜利。
第四段(6~7):小孩子杰奎林在万分危急关头借口上楼睡觉拿走装有情报的蜡烛,防止了一场危机。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四、课堂练习
1、写字练习。
2、用钢笔描红、临写。
3、誊写词语。
五、学习第一段
1、同学自由轻声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同学质疑:
绝密、绝妙。
3、教师质疑:
伯诺德夫人是怎样对待绝密情报的收藏工作的?为什么这样做?
4、绝密的情报要用绝妙的方法来收藏。伯诺德夫人想到了什么“绝妙的主意”妙在哪里?
5、出示句子:在你认为重要的句子下面画上着重号。
为了情报的平安,她想了很多方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指名朗读,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六、理清故事情节,引入编排课本剧程序
1、同学深入读课文,弄清故事情节。
2、指导同学用图画和文字表示故事情节。
3、指导编排课本剧。
七、第一场的编排
1、默读课文,考虑:
这场戏的中心人物是谁?应该怎样演好这一角色?
2、找出反映中心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句子,圈出关键词语,反复朗读。
3、同学交流怎样扮演。
4、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八、安排准备工作。
九、安排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默写词语。
半截蜡烛教案 篇三
《半截蜡烛》这篇文章,生动地记叙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与突然闯入的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终保全了情报站的故事。全文以半支蜡烛的命运为线索,蜡烛的点燃和熄灭在伯诺德夫人、儿子、女儿三人的借口和手中一次一次发生逆转,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文中人物心理、行为和语言活动的描写使文章更加生动,为文章注入了活的灵魂。这篇文章值得好好品味的地方很多,教学点也很多,例如:用蜡烛藏情报,这种方法好不好?为什么用环境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和行为对突出人物品质和推进故事情节有什么作用?伯诺德夫人一家三人的表现说明了什么?如果三个人的方法一致结果会怎样?为什么最终杰奎琳的借口可以获得成功?这么多的教学目标要解决,怎样统整在一起呢?
一、辩一辩,了解故事背景。
上课一开始,我就介绍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为什么参加传递情报的工作,以及选择用蜡烛藏情报的原因。在初步了解整个故事的大背景之后,请同学们分别站在正反两方面辩论一下,论证这种用蜡烛藏情报的方法好还是不好,原因是什么。学生在辩论过程中通过举例、类比、推理等方式从正反两方面充分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有的认为好,因为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有的认为不好,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万一败露,那时鸡飞蛋打,情报毁掉不要紧,连命都斛丢掉,风险太大。在辩论的基础上,老师顺势指出:正因为它有利也有弊,因此这种方法曾经遭遇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事件。辩论的过程其实就是了解故事发生的小背景的过程,为后面理解课文打下了埋伏。
二、划一划,理解故事情节
。在学生通过辩论明白了整个故事的背景之后,让学生读课文,用找词语,划出表示蜡烛变化的句子,体会当时的紧急。在学生找出相关语句之后,让学生连起来说一说,通过这样的找、划、说,对故事情节有了比较清楚地认识,但是仅仅知道故事情节还不够,文中人物的形象还不够明晰,对文中中心的领悟还标交肤浅,这是还需要反复品读句子,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分析掌握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品质。
三、议一议,理解人物品质。
在这个部分,我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对文中的三个主人公进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必须要通过文中的事例、有关语句加以说明。例如,一个学生说:“我认为杰奎琳很会急中生智,在妈妈和哥哥的方法
都失败后,想到了上楼睡觉的招数,因为她是女孩子,所以故意娇声说话,显得自己很胆小,怕黑,以此降低德国军官的戒心,而且提出的要求合情合理,因此最终获得了成功,保护了情报。”有的说,他们临危不惧,在这种危急关头,每个人都很沉着,没有显现出一丝慌乱的样子,每个人都竭尽全力,想尽一切办法保护情报,妈妈轻轻地吹熄,儿子从容地抱柴,女儿镇定地上楼,在这种时候还能保持镇静,波澜不惊,正是他们最后胜利的关键,假如有一个人失误,后果都不堪设想啊!在议论的过程中,是学生组织已有材料进行再加工,并且形成自己观点和认识的一个过程,在互相交流之后,对人物品质认识得更加深入和透彻了。
四、读一读,再现故事内容。
朗读是情感的宣泄,也是一种表达方式。本文很多地方写得非常精彩,比如当时紧张气氛,烛焰摇曳,德国军官态度恶劣,计划一次次失败的阴影,只有通过读才能更好地领悟和表达。于是,我通过导
语的引导和学生配合着反复读课文中关于人物的语言和行动的语句以及环境描写的部分,让学生感受情况的万分紧急,从而进一步领会整个故事内容和人物品质。
不足之处:整节课我导得太多,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发挥得不够,其实可以更多地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和自主解决问题,而不是我全盘包办代替。
《半截蜡烛》教案 篇四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五 年级 下 册 科目: 语文
课题:12.半截蜡烛
参备人意见
学习目标:
1.读读记记解释、负责、无奈、粉嘟嘟、小心翼翼、完好无损、不惜代价、例行检查、若无其事、了如指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初步了解剧本的语言特点。
一、初读课文知大意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
2、 理解生词: 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在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凝视:聚精会神地看。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不动声色: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态度镇静。
3.写出课文的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理解课文
1.了解剧本这种文学形式,说说剧本有什么特点。
通过人物对话或唱词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2.你最欣赏谁的语言,为什么?要结合课文中的语言来说说
带同学有感情的朗读有关的语句。
① 为了有一天能把德国佬赶出去,我们得不惜代价守住它,懂吗?
②又把那个快要烧到金属管的蜡烛点燃蜡烛越燃越短杰奎琳慢慢端着蜡烛走上楼去。在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3.选取片断分角色演一演。
注意分好角色后找到自己的语言,记下来,想象人物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再演出来,注意配上动作神态进行表演。先组内试演,再全班展示。
4.讨论一下剧本和一般写人记事的文章有什么不同。
课后反思 :
阅读本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往往忽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强调统一的标准答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此视野观照下,对文本的解读方式应是开放式的、多元化的、个性化的。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就应以保证阅读实践时间为前提,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原则,以让学生自主实践、自主探究、自我评价为实施策略,众鼎号www.1126888.com众鼎号从而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阅读中,教师就应鼓励学生这种源自内心体验的理解,成为真正的读者。
《半截蜡烛》教案 篇五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泊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教学难点:
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具准备:光盘、图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23半截蜡烛
2、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为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3、教师质疑: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大家解决了哪些疑问?
3、学生交流。
4、本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况。
三、再次读课文,重点学习字词。
1、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语句,读通全文;边读边用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并通过联系上下问或查字典解决。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
(2)检查词义掌握情况。
3、讨论主要内容。
4、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第一段(1— 2):伯诺德夫人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
第二段(3):一名德国军官点燃了藏有情报的蜡烛,伯诺德夫人取出一盏油灯,吹灭了蜡烛,暂时避免了一场危机。
第三段(4—5):大儿子杰克想结搬柴生火之际拿走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但没有成功。
第四段(6—7):小女儿杰奎林在万分危急关头借口上漏税缴拿走装有情报的蜡烛,避免了一场危机。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四、课堂练习
1、写字练习。
2、用钢笔描红、临写。
3、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一段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生质疑:绝密、绝妙。
3、教师质疑:伯诺德夫人是怎样对待绝密情报的收藏工作的?为什么这样做?
4、绝密的情报要用绝妙的办法来收藏。伯诺德夫人想到了什么绝妙的主意妙在哪里?
5、出示句子:在你认为重要的句子下面画上着重号。
为了情报的安全,她想了很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指名朗读,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二、理清故事情节,引入编排课本剧程序。
1、学生深入读课文,弄清故事情节。
2、指导学生用图画和文字表现故事情节。
3、指导编排课本剧。
三、第一场的编排。
1、默读课文,思考:这场戏的中心人物是谁?应该怎样演好这一角色?
2、找出反映中心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句子,圈出关键词语,反复朗读。
3、学生交流怎样表演。
4、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布置准备工作。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默写词语。
上面内容就是众鼎号为您整理出来的5篇《《半截蜡烛》的教案设计》,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