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纪行》教案优秀4篇
阿里山,台湾地区地名,是台湾地区的著名旅游风景区,阿里山位于台湾省嘉义市东方75公里,地处海拔高度为2,216米,坐标为北纬23度31分,东经120度48分,东面靠近台湾最高峰玉山。由于山区气候温和,盛夏时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葱翠,是全台湾最理想的避暑胜地。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4篇《《阿里山纪行》教案》,希望朋友们参阅后能够文思泉涌。
《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 篇一
一、教学目的要求:
1. 反复读全文,感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2. 学习游记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描写了阿里山的风光。
3. 理解作者赞扬中国台湾人民的生态意识和利用生态发展旅游的理念,表达两岸人民的心融合起来的愿望。
4. 学习文章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教学目的要求2
2. 教学难点 :教学目的要求4
三、教学时数:二课时
四、教具:录音机、磁带、中国台湾阿里山风光的图片、幻灯片、网上资料
五、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新课导入 :
(二)配音配景朗读课文,把学生引入到一种优美的意境中去。
(三)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本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一天内游览阿里山的全过程。全文10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简述两岸学者欢聚台北的融洽场面,以《大海啊,故乡》和《高山青》开启全文,定下抒情基调。
第二部分(2——9段),描写游览阿里山的全过程,这是游记的主体部分。
第三部分(10段),写下山。仍以《高山青》作法,呼应开头,令人回味无穷。
(四)探究:
1.作者在课文最后写道:“我觉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那么阿里山的风光具体表现在课文的哪些地方呢?请同学找出来。
2.课文中如此写道:“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中国台湾?”“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你怎么理解这两句话?你对阿里山、阿里山的神木一带的风光有哪些认识和感受?
3.有不少景色,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可就是说不出来,然“情”在不言中。这份“情”寓于文中,表现在课文的语言上,富有音乐美和情韵美。试于文中找出两三处来,并作简要分析。
(五)小结:本文通过移步换景,形象地描绘了游览阿里山所见的迷人风光,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由衷地赞美“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赞扬中国台湾人民的生态意识和利用发展旅游的理念,含蓄地表达两岸人民的心融和起来的共同愿望。
(六)作业 :
思考:你所知道的有关中国台湾的知识,在班上交流。
学生收集资料,做一份“中国台湾百科”的小报,互相交流,共同学习。
第二课时
(一)分发阅读材料《阿里山风光》,进行比较阅读
中国台湾最负盛名的风景区--阿里山,并非仅指一座山,而是由地跨南投、嘉义二县的大武峦山、尖山、祝山、塔山等18座大山组成。从嘉义乘登山火车4小时可达风景区。区内群峰参峙,溪壑纵横,既有悬崖峭壁之奇险,又有幽谷飞瀑之秀丽。最高处海拔2663米,山虽不算高,但以其神木、樱花、云海、日出四大胜景而驰誉全球,故有“不到阿里山,不知中国台湾的美丽”之说。
通阿里山的铁路可与“阿里四景”合称“五奇”。铁路全长72公里,却由海拔30米上升到2450米,坡度之大举世罕见。火车从山脚登峰,似沿“螺旋梯”盘旋而上,绕山跨谷钻隧洞,鸟雀在火车轮下飞翔。登山途中,尚可在几小时内历览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四大类型的植被景观。从高大挺拔的桉树、椰子树、槟榔树等热带古木,到四季常绿的樟、楠、槠、榉等亚热带阔叶树,再到茂密的红桧、扁柏、亚极和姬松等温带针叶树,到了3000米以上,则是以冷极为主的寒带林了。这些奇木异树,在阿里山上汇成一片绿色的海洋。山风劲吹时,山林如惊涛骇浪,发出轰天雷鸣,形成阿里山著名的万顷林涛。
凡是到阿里山的游客,都要亲眼看看“阿里山神木”的雄姿。在阿里山主峰的神木车站东侧,耸立着一棵高凌云霄的大树,树身略倾侧,主干已折断,但树梢的分枝却苍翠碧绿,树高52米左右,树围约23米,需十几人才能合抱。据推算它已有3000多年高龄,约生于周公摄政时代,故被称为“周公桧”,是亚洲树王,仅次于美洲的巨极“世界爷”。在周公桧的东南方有一棵奇异有趣的“三代木”。第一代树龄已逾千年,在它老死干枯的躯体中出生的第二代,也已根老壳空,残存的树干上又生出的第三代却枝繁叶茂,碧绿青葱,有3米多高。如此三代,同一根株,树中生树,枯而复荣,实乃世间罕见的神树。
漫山遍野的樱花是阿里山又一奇观。樱花最盛处在阿里山“游客中心”一带,阳春时节,漫山遍野开满了殷红、洁白的樱花,一堆堆,一丛丛,艳丽多姿,与森林的黛绿嫩翠交织成一片锦绣,阿里山群峰像穿上了绿底红花的盛装,令人如痴如醉。
黄昏的时候,阿里山经常出现景色壮丽的云海。登上山顶平台,放眼远眺,白云从山谷涌起,迎风飘荡,时而如汪洋一片,淹没千山万岭,露在云海上的峰类、树木好像一座座浮屿;时而如浪花翻飞,高潮迭起;时而如大地铺絮,足下一片白茫茫;时而如山谷堆雪,林海中山头若隐若现,颇似海市蜃楼。若是晴天,落日的万道金光照射在云海上,闪耀出千万种色彩,茶色、杏黄、宝蓝、艳红、碧绿、变化无穷,更显神秘迷人。
游阿里山,不能不看日出。在阿里山名峰祝山之巅的平台上,有一座漂亮的观日楼。凌晨登临楼台,山中空气清新洁净,头上晨星点点,四周群山起伏,林涛声声。东方微露一抹红晕,淡若无有,却又似弥漫天空。刹那间红光蓦地增强,远方玉山苍色的轮廓突然镶上耀眼的金边,一瞬间,太阳似跳跃般地腾空出现在玉山上,万丈光芒四射,道道彩霞纷呈,青山翠谷,气象万千。好一个“日出奇观”!
阿里山附近,还有姐妹潭和孔雀溪,也是游人访幽探胜之地。姐妹潭是两个相距百来步彼此相依相偎的小湖,犹如阿里山的两只水汪汪的眼睛。姐潭为长形,积水深黛,一往情深;妹潭呈圆形,积水清浅,明净似镜。环潭树木倒影如画,并有凉亭、小桥点缀其间。在阿里山林区,还有慈云寺、树灵塔、受镇官及高山博物馆、高山植物园等名胜。阿里山的风光,名不虚传,游人无不醉然。
(二)复习旧课
1.移步换景法。试举本册书中的实例。可以《老山界》等为例。
2.富有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试举课文中的语句为例。
(三) “假如我是导游”,请你以导游的身份介绍阿里山的风光。指名学生介绍阿里山的风光。
(四)两篇文章比较阅读。
提示:从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两大方面进行比较。
分组讨论,写出读后感。每组抽一名代表发言。
(五)文中运用了对偶、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试举例。
交错使用整句和散句。试举例。
(六)欣赏歌曲《阿里山的姑娘》,让学生把美景留在心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七)布置作业 :
1.课后练习三。
2.以《美丽的 》为题,写一篇习作。600字左右。
教后感:
由于首次接触《语文课程标准》和洪宗礼先生编写的苏教版课本,在教学游记时,觉得应与以前用过的新旧大纲有所不同,如课中有一步骤为“假如我是导游”,请你以导游的身份介绍阿里山的风光。这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以前教学时,我一般让学生找出游踪或画出游历线路图即可。在教学这篇新课文时,我采用了比较阅读的方法,既有两篇课文的比较,又有“移步换景”这一知识点的比较。比较阅读这一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课文《阿里山纪行》后,能用之解决相关课文中的不少问题。所谓“举一隅而三反也” 。在课外文章《阿里山风光》的引入与课后习作《美丽的 》的布置上,我也较好地注意到了课内外知识的衔接。
在撰写这一教案时,有些内容参阅了新疆青少年出版社编写的《最新初中教案与作业 设计·八年级〔上册〕新课标江苏教育出版社》一书,这里深表谢忱!
《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 篇二
一、导入
1、作者简介
吴功正,当代作家、文学评论家、美学家。1997年7月初,他应一批中国台湾学者的邀请,赴中国台湾讲学,交流两岸文化。之后,他游览了中国台湾著名的风景区阿里山。作者被迷人的阿里山风光深深陶醉。他想把阿里山描绘出来,介绍给大陆读者,让更多的人知道它,于是回国后写下了此文。
2、导语
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大海啊,故乡》和《阿里山的姑娘》的音像资料,营造气氛,引入美如画的阿里山。
展示有关阿里山的图片,包括阿里山全貌,阿里山树林和阿里山“神木”等,让学生饱览阿里山的风光。
二、朗读课文
配景朗读,把学生引入到一种优美的意境中去。
三、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本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一天内游览阿里山的全过程。全文10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简述两岸学者欢聚台北的融洽场面,以《大海啊,故乡》和《高山青》开启全文,定下抒情基调。
第二部分(2——9),描写游览阿里山的全过程,这是游记的'主体部分。
第三部分(10),写下山。仍以《高山青》作结,呼应开头,令人回味无穷。
四、探究
“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中国台湾?”“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读了课文,你对阿里山、神木一带的风光有了哪些认识和感受?你是怎样理解置身于阿里山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阿里山是中国台湾著名的风景区。阿里山有着“莽莽不尽的林海”,林海内“云雾浓稠”,再加上“古典文化”的氛围,确实给人一种独特的感受。神木巨大无比,历史悠久,它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有着一种丰富而深邃的内涵。作者置身于阿里山时,确实被那清澈的潭水、宁静的林区、阴凉的世界、厚密的青苔、神奇的神木所吸引、所陶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所以情不自禁地由衷地赞美“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十八 阿里山纪行 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
五、精读课文3——9段。
思考:作者怎样描写到阿里山神木的经过及所见到的风光?
课文第3段是过渡段。这一段先用设问句承接上段,然后交代进入神木的经过。
第4段,写潭水清澈。
第5段,写林区的宁静。
第6段,写山间的青苔路。
第7段,描写无边无际的森林。
第8段,描写看到的神木。
第9段,写“神木”经历的一次巨创。
六、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四。
《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设想:
《阿里山纪行》一文,是美学家吴功正先生的作品,在遣词造句上尤见功力。若只是将游览线路作导游式的讲解,恐学生难免学之无味。因此将重点放在对字词句的品味,并联系过去所学,或生活实际,创设欣赏美的情景,以期使学生能深入文章,去体味文字之奇妙,景致之奇美,语文之大美。
教学环节:
1、由名句导入
2、由填字引入文章整体把握
3、进入阿里山特有风光——神木描写的赏析
4、发现字词句之美,品味词句之奇,读出文章情味(着重把握几个动词、叠词、描摹优美的语句及蕴含人文色彩的语句)
5、总结本课内容,结语与导入语相呼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初一时,我们随郦道元一起去聆听过三峡的流水,也曾随刘叙杰一道登临过巍巍的钟山。所以林语堂曾经感慨地说:“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板书)今天我们就随中国当代作家、美学家吴功正一道,去领略大自然的另一个杰作——阿里山的风采。(板书课题)
二、自主诵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在读的过程中抓住一个字来概括阿里山神韵。(在学生诵读过程中,教师板书“泰山天下_____,华山天下_____,峨嵋天下_____,阿里天下_____”,后巡视课堂)
三、过渡: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祖国的山山水水也自有其独特的魅力。(看黑板,完成板书)泰山天下雄,华山天下险,峨嵋天下秀。那么阿里山呢?(引导学生发散想像,并对文章从整体把握)
生:我认为是“美”。因为,文章所写景色非常美,文句也非常优美。
生:我觉得是“静”。因为阿里山的氛围相当的安静。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文章无论是写姊妹潭,还是写未加砍伐的原始森林,还是曲径幽路,都充满了一种静谧的气氛。
师:从文章整体感受,的确阿里山的很多景致都被描绘非常静谧。其他同学有补充吗?
生:禅,因为文章中提到“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至可以说是禅的世界。”禅是佛教用语,给人一种非常安静,沉静的感觉。
师:嗯,仿佛入定一般,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生:我觉的“奇”字好。因为阿里山的山水和“神木”非常的美,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大自然的奇迹。
生:我觉得“幽”比较好,因为“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至可以说是禅的世界。”这一句让人觉得身处在这样的环境里,人的精神似乎也更加幽深起来……
师:嗯,更深入了,似乎不仅仅是外部环境的安静,内心也更沉静了。
四、过渡:大家所讲的都很有道理。我在备课的时候也找了一个字,同刚才那位同学一样——“奇”。接下来我谈谈我的理由。
凡概括一处的特征,总要从他最有代表性的景(板书)看起来。比如,苏轼曾经说,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化用过来,到中国台湾,不游阿里山,乃憾事也。到阿里山,不游神木,乃憾事也。(引入具体文段赏析)
我们一起来看这株神木到底独特在哪里?
(读课文说明神木形态的语句)58米是什么样的概念?虎丘塔48米,神木还要整整高出10米;6.5米的胸径等于多少周长?(请学生速算)20.41米,若是一人伸开双臂有1.5米,那么整整要14个人才能合抱,大家可以想像一下这是怎样的规模。(使学生对描写对象有直观的了解,为与作者产生情感体验的共鸣作准备)
所以我们看作者是怎样形容它的。
众生:罕见的庞然大物。
师:奇还奇在,即便遭受到巨创,被劈为三段,这棵树中巨子还是……
生: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
师:果然气势不凡。我们一起来把这一自然段读一下。
(生诵读段落,后师板书读错字词。指导应将这4组4字短语所表现的威风的气势读出来。生再读一遍。效果更好一些。)
五、过渡:文章的“奇”不仅仅表现在景物之奇,吴功正作为一位美学家,其遣词造句也是相当考究的,大家可以再次品读课文,你觉得文章中有没有用的非常精到的奇词妙句?有没有让你读来怦然心动的词句?(引入揣摩字词句之奇妙)
(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板书“动词,叠词……描写优美,有文化气息……”等作品读提示)
生:我觉得“那是静谧……禅的世界。”写的非常好,把整个宁静的世界用三个词就概括出来了。简单,但又很到位。
生:我喜欢“潭无……却又没有了。”用三个比喻,写出了声音的细切。
师:读到这里有没有联想到我们曾经学到的一个语段?(回顾所学内容,新旧文章在比较中更能使学生了解课文中所创设的情景)
众生:《老山界》里有一段相似的环境描写。
师:这两段相同的是,写声音的细小,其目的在于……
诸生: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师:我们可以再联系到我们所学的古诗,有哪几句与这段文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联系诗文,诗文的典雅与文章本身情境相辅相成,也为下文发现富有文化气息的语句作铺垫)
生:“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师:非常好。还有其它发现吗?
生:我喜欢后面那句,“偶有人声也是……安宁。”仿佛游客都不舍得打破森林的宁静,小心翼翼的样子,能体会到游客对森林的喜爱之情。
师:是啊,平常的句子后蕴含着深深的感情呢。其实我觉得这一段中最后一句也很有意思,不知你们有没有注意,你们读读看,当他们“深深地吸气”时是怎样的情态阿?
生:很用力。非常珍惜似的。
师:很用力,如饥似渴似的。我们可以体会到,现在都市的环境越来越差,充满喧嚣。突然来到这样一个静谧的环境里,这些游人怎么能不感到惊奇,深深吸气,顿觉返璞归真。这句也可以读出他们的喜爱之情。
生:我觉得是这句,“它仍然……标志、灵魂。”神木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有这样威风的气势,并且成为了阿里山的标志、灵魂。应该是代表阿里山,甚至是中华民族的那种坚强不屈的精神。
师:想得非常深入阿,将简单的叙述语句的内涵拔高到了精神层面,上升到了民族精神,很有深度呢。
生:“树木……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这句用多个比喻写出了森林树木的形态,非常形象。而且他用了一组对偶句,读来很有节奏感,琅琅上口
师:虽然是一片树林,树与树之间还有着细微的差别,所以喻体也有不同。如果我们把“孙武”、“秦皇”去除,喻体仍是“军阵”、“兵马”,读来又没有区别呢?
生:有,秦皇、孙武都是历史人物,加了之后似乎更能突出原始森林的历史感。
师:在文章中加入历史元素,能使文章读来更厚重,有沉甸甸的感觉。使文章更具文化气息,你们能在文章中找到同样具有人文气息的语句么?
生:是“忽然间,我觉得……‘入云深处亦沾衣。’”化用了唐人的诗句。
师:为什么会想到这句呢?
生:因为林中山岚雾气很重,使得他的衣服也“分明有点薄湿了”。
师:于是就想起了一千年前所说的一句话,有时在某时某地,今人和古人在某一情景会产生一种心灵上的共鸣。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你们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引入语文活动,进行训练)
生:在秋天,西风吹起,霜叶渐渐变红的时候,我会想起杜牧“霜叶红于二月花”。
师:写文章时如果也能化入古诗文,就能使文章更富典雅意味了,大家可以在作文的时候实践一下。(导入本文在作文训练中值得借鉴的价值)
师:我们读了很多句子,再来品味一下词语,在文章中令你心动的词语?
生:我觉得第二自然段里,“葱郁如染”的“染”字用得很好,好像一支画笔一样,画出一片一片浓浓淡淡的绿色。
师:一个“染”字,使得文章的色彩有了层次。文章中还有没有同样用到这个“染”字的地方?
生:在第六自然段,“山间……染绿。”
师:这个“染”字,在这里突出了怎样的情状?
生:给人一种动态的感觉。好像青苔将曲径幽路慢慢染绿。
师:仿佛青苔也通了人性一样,有了灵性,体现出一种对曲径幽路亲密,依恋的感觉。读一下,这里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对这青苔,森林的喜爱之情。
师:看似普通的动词其实也是有情味的呢。
青苔是怎样的青苔?
生:“茸茸的……蒙蒙的。”
师:既然是修饰青苔的,为什么不把它放在“青苔”前呢?
生:这样更能突出青苔的特征。很可爱的样子。
师:这些都是叠词。叠词读上去与一般的词语有什么不同?
生:读起来更有节奏感,琅琅上口。
师:这个语段还有几个叠词,我们一起把这个语段一起读一下,体会一下他的节奏。
(诵读语段)
文章中的妙词佳句当然不止这些,我们在平常的学习中就应该学会揣摩,从中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
今天我们一起品析了文章奇妙的词句,透过这些奇妙的词句,我们欣赏到了阿里山奇美的风光,透过这些词语,透过这些风景,我们能体会到作者对阿里山的喜爱之情,的确可以赞叹说:阿里山的风景美如画。(总结教学内容,使学生明晰所学内容和文章之美,对文章所蕴的情进行感知)
现在,我们由吴功正引领,领略了“案头阿里山的山水”。我相信,我们终有一日能够亲临阿里山,去读一读那地上的美文。(与导语部分呼应)
《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 篇四
评价表检测题基础题1.辨音组词(8分)2.给加粗字注音。(6分)(1)风靡( ) (2)莽莽( ) (3)山岚( )(4)谛听( ) (5)幢顶( ) (6)禅的世界( )3.改正下列句中的错别字。(6分)(1)于是,晏席上便轻轻回汤着两支歌的旋律,我和这批中国台湾学者的心似乎融会起来了。( )(2)不过,它经过改装,变成了纯悴的旅游性小火车,还顽有古式小火车的模样和情调。( )(3)这是浓荫遮蔽下的青苔路,离开了那森森万树,离开了那浓浓团荫,绝计长不出这么密、这么厚的青苔。( )4.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5分)(1)一批中国台湾学者为我接风洗尘:________________(2)引发了我们的思古幽情:________________(3)它堪称山间一明镜:________________(4)盛夏亭午时分:________________(5)无可匹敌:________________5.在下列横线上填进恰当的叠词。(3分)(1)山间的曲径幽路全被青苔染绿,________的、________的、________的。(2)它真像一________绿地毯,________地贴在地表上、台阶上,甚或依附在树干上。(3)树干都是湿________的,已不知多少年浸在山间雾气之中了。6.给下面一段文字的方格里点上恰当的标点。(2分)席上一位美学家的夫人对我说□“中国台湾人最喜欢唱的大陆歌曲是□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有些重要的活动还作为合唱的歌曲。”7.改写画线的句子,使全句连贯、简洁。(3分)脚下是深绿的草地,蔚蓝的天空在高高的头顶,身旁是清澈的小溪,溪边有五彩的花朵,茂密的丛林,翩翩起舞的蝴蝶,这是多么美的意境啊! 8.仿句。(3分)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中国台湾?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 9.佳句赏析。(6分)(1)山下尚是汗水津津,山间则是凉气侵人了。那股凉气给人的感觉不在温度,而在穿肌透骨的力度。这一句运用________手法,写出了山下与山间的巨大温差,从作者________的角度,突出凉气穿肌透骨的力度。(2)树木姿态各异,如幢顶,如伞盖,如古寺宝塔。作者连用三个________,写________、________,突出树木的“________”和“________”。(3)它们排列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作者以拟人化的________描写树木________。如诗如画的比喻,感受深切的________,使森林、古树成了富有________的情境。10.阅读语段,完成题目。(18分)(一)峰回路转,迂曲穿过一片林区,眼前骤然一亮,出现一泓水潭。它堪称山间一面明镜,清澈透亮。仿佛山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1)这一段运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比喻来写潭水的________和林区的________。(2)这段文字的字里行间充满着作者________________,这是一种________的手法。(二)满眼是未加采伐的原始森林。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了。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偶有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气,仿佛把整个阿里山的空气都吸进去,不再吐出来。(1)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了。作者连用三个________,写若有若无的声音,以________反衬________。(2)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作者采用________手法,运用流畅而节奏鲜明的文字,强调林区的________。(3)这一段文字以有声反衬________,营造一个“静谧的世界”,收到了“________________”(填一诗句)的艺术境界。(三)下山的路上,不知谁哼起《高山青》,“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但整个游程却没有看到。山中,树多人少,不知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何方。树密、阴厚,仿佛能揉出浓汁。我只觉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1)“不知谁哼起《高山青》”句与文章开头唱《高山青》相呼应,以歌________,以歌________,首尾呼应,浑然一体。(2)“整个游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仿佛能揉出浓汁”中的“仿佛”是________意思,这一句是不是比喻句?(4)作者在整个游程并没有看到“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为什么还要赞美“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①②③ 综合题本文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描写阿里山美丽的风光。试问什么叫移步换景?请结合课文具体谈谈这样写的好处。参考答案基础题1.(1)情调 调虎离山 南腔北调;调解 风调雨顺 调嘴学舌(2)系在树上;关系 系数(3)参天 参数 参加;参差 参错;人参 参商;(4)行别银行 行情;树行子;道行(僧道修行的功夫,比喻技能本领。);穿行 行若无事 2.(1)mǐ(2)mǎngmǎng(3)lan(4)di(5)chuang(6)chan 3.(1)宴荡(2)粹 颇(3)阴 阴(以前“树阴”写作“树荫”,现在规定一律写作“树阴”)决 4.(1)请刚从远道来的人吃饭(2)深远的感情(3)可以称为(4)正午;中午(5)对等;相称 5.(1)茸茸 毛毛 濛濛(2)条条 紧紧 (3)漉漉 6.: ‘ ’ 7.头顶上是高高的蔚蓝的天空 8.示例:不到泰山,何以能说到了泰安?不到玉皇顶,又何以能说到了泰山? 9.(1)对比 感觉(2)比喻 树躯 树身 大 高(3)比喻 排列之整肃 联想 审美价值 10.(一)(1)明镜 水墨画 清澈透亮 迷人风光(2)由衷的赞美之情 融情于景 (二)(1)比喻 声(有声)静(无声)(2)反复 宁静(3)无声 此地无声胜有声 (三)(1)起 结(2)旅游阿里山(3)好像 不是比喻句,“仿佛”在这里表示想像。(4)①作者旅游阿里山不尽然为看那“美如水”的“阿里山姑娘”,言外之意,也是为了欣赏阿里山的美丽风光;②作者在整个旅游中,确实看到了阿里山的风光如画,并为之陶醉,他的赞美出于肺腑之言;③“一方山水育一方人”,看到了山水之美,也等于看到了阿里山的姑娘之美。 综合题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这种描写方法叫移步换景。《阿里山纪行》正是采用这种方法来描写阿里山的风光的。作者以行踪为线索,“从台北松山机场搭机”到“中国台湾的中部城市”,改乘小火车进山;“经过三个小时的运行,到了阿里山站”;“从火车站到神木,尚有一段路程”;“峰回路转,迂曲穿过一片林区”;“曲径通幽”;“几乎在树身之间穿行”“终于看到了神木”;最后“下山”。从进山到下山,作者边行,边看,边描写所见风光。这种写法不仅可把线索交代得很清楚,而且表现了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景物风貌,给人一种移动感,使读者从中感受一种动态美、整体美。(完整答出得“优”;分析不够具体得“良”;只答出什么叫移步换景和线索得“中”;只答出什么叫移步换景得“下”。)(由于不看课文,作者行踪只要大致说对即可。)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带来的4篇《《阿里山纪行》教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