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学设计 >

师德师风教育论文优秀5篇

众鼎号分享 200614

众鼎号 分享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众鼎号为朋友们整理了5篇《师德师风教育论文》,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小学教师师德论文 篇一

强化小学师德师风建设,是整体提高小学教师素质的必然要求,也是素质教育改革在教师质量提升方面的中心环节。师德师风建设关系到一个学校的未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更是提高一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学校应该充分重视师德师风建设,通过转变考核方式、鼓励创新教学、丰富教师活动、采取激励奖励机制等一系列措施,强化小学师德师风建设。重点介绍了如何采取措施强化小学师德师风建设。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在质量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人们对教育的认可程度越来越大。但是在物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对物质的追捧远远大于精神,使得某些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忽略了自身的师德师风建设,对待教育事业失去了曾经的高尚性或者说纯洁性,这些教师在思想和行动上出现素质低下甚至严重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现象,这是值得每一位教师思考的问题。

教师的职业道德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关爱学生。但是受这个社会环境的影响,教师的师德师风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与警惕,那么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应该如何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小学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呢?本文从如下几个方面谈谈笔者的感想与建议。

一、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从转变教师职业道德观念开始。

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本身具有较高水平的教育教学技能,还需要具有高尚的师德和师风作为精神支撑,只有这样才能算是合格的教育工作者。那么,师德师风建设需要什么呢?我认为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首先需要教师转变职业道德观念。

那么,教师要怎样做才能尽快转变自身职业道德观念呢?

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这需要学校积极组织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的培训学习活动,为教师提升自身素质、学习师德师风理论知识提供物质基础。例如,学校可以为每位教师定制多本教材参考书作为本学期的学习目标,督促教师将书中知识点进行记忆实践,强调在实践中掌握真知,在理论学习中获得精神的升华,为此,我还建议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师德师风检查,提高教师对理论学习的重视。

其次,教师和教师之间应该多交流,针对本班级出现的典型学生事例进行探讨,根据师德师风要求商量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处理策略,也是对教师处理事物能力的考验以及将师德师风建设付诸行动的策略之一。

最后,学校要及时召开会议,要求教师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到的师德师风方面需要遵守的突出问题进行自我对照,及时发现和改正自身的不足之处,努力将自己培养成教学素质和精神面貌多方面优秀的教师。

二、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在完善制度建设中得到提升。

将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到制度化、规范化的高度来建设,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关键步骤。因为,师德师风建设是涉及到全国教师素质的关键方面,只有提升到制度层面对其进行改革和强化,才能够在根本上保证建设实施的有效性。

完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首先,要完善师德师风评价制度,通过教师之间的投票评价评选最团结友爱、师德高尚的教师,将全校教师在思想品德上划分为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每个等级根据学校规模都有固定的投票人数,如学校可以设定4个优秀名额,4个不合格名额,其余都为良好或者合格名额,其余人数规模的学校以此类推,从而在教师队伍当中形成相互比较、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良好师德师风评价氛围。

其次,还可以在学生之中对教师的上课风格和品德品行进行调查、抽查,及时了解在学生心目当中最受欢迎的教师,促使教师在学生面前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自律和他律的相互渗透结合。

再次,学校还可以动员级部主任、思想政治部主任、教务处主任等中层领导形成师德师风监督小组,切实将师德师风建设制度落实到实处。

最后,学校还应该建立师德师风监督举报箱以及开设举报电话,允许并且鼓励学生、家长、教师、校长甚至是路人,将教师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举报上来,为教师投票提供依据,并将属实信息登记到教师个人成长档案,给职业道德不明确,心理放松的教师以警示,督促其正确对待师德师风在教师成长中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建立对优秀教师的奖励机制,也是督促新教师的一项重要举措,奖惩并进是完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的重要措施,也是强化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必然要求。

三、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要重视教师榜样的作用。

为人师表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之一,这句话不仅告诉我们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还告诉我们,教师也可以称为教师的榜样,在强化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过程中要重视榜样的力量,通过宣传优秀教师事迹、评选全国最优秀教师以及教学能手、优质思想课、优质心理课评选等活动,将隐藏在教师队伍当中优秀榜样发掘出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学生,也适用于教师。例如,“最美教师”“优秀青年教师”等的评选活动中,通过将教师的先进事迹在电视广播中宣传赞扬,以达到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的目的。

树立优秀教师典范,不仅是对优秀教师作为的肯定,也是对优秀社会风气的推广,更是在每一名教师心目中形成一个需要学习的榜样和示范,又或者说是目标与追求,是给每一位教师心里播种了一粒师德师风建设的种子,只要教师以优秀的品德和切实的行动去灌溉耕耘,就会收获希望的果实。

四、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要落实到教师职业道德的多个方面。

我国中小学生师德师风建设体现在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多个方面: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其中爱国守法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更作为一名中国公民,要将热爱祖国、遵守法律作为严格约束自己的一条准绳来要求自己,想要成为一名合格教师,首先要成为一名合格公民;热爱教师职业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前提,孜孜不倦、业精于勤、任劳任怨、追求卓越、无私奉献是一名优秀的教师的特点,拥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更是一名优秀教师不断攀登事业高峰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作为教师,只有牢记自己的职责与使命,不辜负广大人民的信任与尊敬,作出有良心有真心的业绩,才能够得到他人的爱戴和自我的心灵满足。

五、结束语

循规蹈矩的教育只能培养出埋头学习的学生,只有饱含教学激情、热爱教学事业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能力高超的人才,强化小学师德师风建设,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师德师风教育论文 篇二

[内容提要]传统的学校道德教育模式存在着教师的价值引导和学生的道德自主建构之间的矛盾。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乐教思想和美育实践,为中国古代美育、德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将德的内容与形式纳入到其它课程中,以多渠道进行道德教育,是解决在德育教育中存在困惑的出路之一。

[关键词]道德教育多元化

一、注重道德教育的情感性

列宁早就说过:没有人的情感,从来就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要克服学生道德学习的倦怠心理,必须注意营造情感课堂,实现学生道德教育情感化。

教育实践表明,师生这间具有良好的情感基础是教育成功的前提。人的情感具有强烈的感染性,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教育力量的源泉。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会激起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亲切感,从而乐于接受老师所讲的道理。这就需要老师在道德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以情激情,以趣激情,以美激情。老师的情感一旦激发了学生道德学习的热情,就能激发出学生巨大的情感能量和智慧能量,使学生愉快地投入到道德学习之中。这就要求道德学习的课堂管理应全面体现情感的交融,关注学生种种心理活动,注意给学生更广泛的心理支持,进行建构一个自由平等的、安全和谐的、宽容解放的、服务支持的道德学习氛围。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与他人友好相处、团结协作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向师性,实现师生间的各谐共振。

在日常的道德教育活动过程中,我们应该把关注学生的精神生命作为第一天职。老师要以爱的情感、爱和行为、爱的艺术,最大限度地在学生心田里播撒充足的阳光,给学生的精神以足够的自由,以引导学生的德性健康地发展。另外,老师还要敏感于学生的行为,敏感于学生的行为变化。真切地把握学生在生活中的恐慌、压力,并针对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指导、帮助,这些都有助于克服学生道德学习中的倦怠心理。

二、注重道德教育自主性

传统道德教育只见规则不问对象,应当说是“没有学生的德育”。由于不关注学生,使得学生在道德学习倦怠的心理。因此倡导自主化,培养学生主体、主导、积极能动的性质。道德学习活动过程中如果真正关注了道德学习主体的情感、意志,需要非智力因素,尤其是对需要的肯定和关心,那么就为解决传统道德教育未能解决的道德学习主体发动机制度问题提供了正确的选择。传统的道德教育过程执着于强制性灌输,无视道德学习主体的需要。教育过程实际上已脱变为阻抑学生剥夺学生的过程,这就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批判意欲和创构激情,有时甚至会导致学生陷入自我阻抑、自我剥夺的状态。

道德学习活动过程中一旦确立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就会逐步地抬起头来,挺起胸来,把自己当“人”看待,这样就易于使个体完成从“义务感”到“崇高感”的转变,即到达道德自由阶段。这说主体已经认识到了道德需要求不仅是自觉自愿的,而且成为他心灵的一种内在需要,这种内在的心灵需要已经不是出于某种外在功利的考虑,也不是纯粹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结果,而是成了一种行为习惯。

三、注重道德教育的创新性

陈旧的内容,陈旧的方法,刻板的模式等是使学生厌烦道德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道德学习活动中,我们应该注重创新性,以克服学生道德学习倦怠的心理。历史发展的逻辑与人类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审时度势,敢于改革陈旧过时的“游戏规则”,推陈出新,不断制定出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新道德规范,制定出道德教育新的方式方法,道德教育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这正是道德及其教育的生命力之所在。因此,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把握时代气息,跟踪反映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生活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生活实践,与时俱进,乘势而上,注意用新的合适于学生的方式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与沟通。

在整个道德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工作者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都要围绕创新加以调整。要注意建立“红色网站”,开发道德教育软件,力求把严肃道德教育内容以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要注意精心设计教育内容,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把以前的“灌输式”教育改为“渗透式”的教育,使之成为育德性、知识性、交互性、生动性于一体的电子教材,使道德教育的创新化,十分有利于克服学生道德学习过程中的倦怠的心理。

四、注重班级道德教育多元化

信息多元化与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的信息来源、传播与内容都日益多样化,互联网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与表达思想、交流情感的重要场所。互联网是开放的,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迷信、黄色、有害的内容。网上有害信息严重腐蚀学生心灵,对学生失去了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产生重要影响。如一些学生失去思想政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片面强调物质利益的获得,忽视了人文素质的修养。同时,在学生中,由“泡网吧”引起的迟到、旷课现象屡禁不止。针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形势,班主任应客观辩证,以集体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以最大灵活性和高超的艺术性,改革和创新班级德育。以学生的需求为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管好各个环节,积极构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品质发展要求的现代道德模式,从而解决教学中的困惑和道德的倦怠心理。

利用博客的优点,加强纵向联系,提高德育的实效性。由于缺乏理论深度和前瞻性,目前中国社会的转型使社会的价值观日益走向多元化。这就要求教育不能传递特定的道德取向,引导未来公民的理性品质,又培育公共领域中各种价值的交流和尊重的传统。多元时代道德教育的要求应该是宽容、理解、尊重与共处。道德教育实现从传播价值体系养成道德主体的转变,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现实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交往,表现出不平等性,教学过程中成一场表演,缺乏平等心灵对话,博客交往不同于课堂中的伪饰性和被动的交往,交往真实、生动。教师和学生在博客中都是平等的主体,学生们可以将平时不好意思说,不愿说或不敢说的话写出来。教师也可以把不好当面说的鼓励话和赞美的话写入博客。这样,教师与学生可以实现平等的、真诚的交流。从而克服了教学中的困惑及学生的倦怠心理。

五、注重音乐教育的道德功能

音乐的德育功能,主要是指音乐在对人的道德情操的培养方面所起的有益的作用。席勒曾说过:“道德的阶段,只有通过审美的阶段才能实现,美是造就完善人格的必经之路。”通过音乐教育渗透德育,可以将人的审美情感内化为道德情感,并作用于人的道德行动,从而最终达到一定的德育目的,使音乐审美对现实会产生一定作用。

音乐教育中的德育作用于同一般的理论说教,也不是通过说理的、强制的方式,而是通过优美、动听的音乐作用于人的情感,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使人接受某种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意识观念的渗透,乃至灵魂的陶醉,从而使人达到优美崇高的思想境界;通过音乐形象在艺术表演、体验的过程中体现出来,从而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引起震颤,在接受艺术熏陶的同时,接受思想教育及情感疏导,也是克服学生倦怠心理。

音乐教育含有生动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例如,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但要达到爱国主义教育卓有成效,单纯地进行理论上,认识上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要把理论上的认识真正变为爱国主义的行动。歌咏比赛和业余合唱、合奏等活动,都是以集体形式参与的大型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整体意识与协作关系,从而有利于培养青少年遵纪守法、协调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克服学生倦怠心理。

六、注重道德教育整体性

道德教育本身就涉及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方方面面,是一个内容丰富、关系复杂的系统工程,能否全面优化校内外各种德育资源,有效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形成同向、同步、同质的教育合力,是我们克服学生道德学习的倦怠心理的重要保障。

在我国,家庭、学校和社会有着共同的利益和愿望,而当念社会又是一个大开放、大联合的社会,把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既是有益的,也是可行的。然而,要建立这样一个融“三方”于一体的教育体系,就要协调好这个大体系的行动。就学校的道德学习而言,我们要注意发挥学生个体的中介作用,因为在这样的教育体系中,学生不仅是受动教育客体,也是一个能动的主体;学生不仅是沟通三方之间联络的纽带,也是三方的调节者、改造者。所以在道德学习的活动中,我们在认识上要着眼于优化全社会德育资源配置,以学生为中介,注意拓宽与家庭的沟通渠道,用家、校教育的合力来克服教学中的困境及学生的倦怠心理。

总之,通过多种形势和多种渠道进行道德教育,既能解决教师在道德教学中的困境,也能克服学生道德学习中的倦怠心理。

师德师风教育论文 篇三

摘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师要做学生的表率,社会转型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面临着评价失范、价值取向紊乱、多重价值判断并存等问题教师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做到“八个为荣、八个为耻’,树立与现代化价值目标相一致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道德认知、情感、意志、行为、这是当前师德建设摆脱困境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师德建设:问题:对策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发表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指出: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胡锦涛同志的讲话是匡正当前从政道德、社会道德,社会风气的重要指导原则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荣辱观是由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的,是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其荣辱观念是有区别的荣辱观影响社会风气,体现一个社会的价值导向。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我国历代的思想家们重视荣辱观念如“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等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胡锦涛同志关于荣辱观的8个方面。概括精辟,寓意深刻,是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道德作为意识形态,必然对社会的经济基础起反作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体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洽国的有机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着眼当代中国发展的全局。面向中华民族的未来。紧密联系当前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间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对加强教师道德建设同样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目标之一是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具有忠诚于人民教育的事业心和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道德责任感,然而,对照“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我们在师德建设方面却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1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失范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即教师对自身行为的合理性`正义性、崇高性的理解,是教师对高尚的道德行为、优秀的道德品质、崇高的道德理想因产生景仰而作出的肯定,对卑鄙的行为、庸俗的品质`低级的趣味因产生耻辱而作出的否定这种评价在道德价值整合度较高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教师对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是一目了然的,或者是约定俗成的,是不需要加以思索即可作出肯定或否定的」教师能根据内心的伦理觉悟毫不费力地作出为多数人普遍接受和认可的道德选择和价值判断但是,在社会经济转型决定道德转型的过渡期,教师受到双重标准或多元标准的影响。感到似乎无论哪一种标准都有一定的道理,而任何一种标准的背后。又都可以找到反向标准,它同样具有存在的合理性这种情境。使得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标准变得模棱两可,常常陷入自相矛盾的窘境比如,有的教师到社会兼任第二职业,持反对意见的人说,这是不务正业,不安心本职工作;而当事人则认为,教师不可能游离于市场经济潮流之外,它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好地服务学生;另一方面又可以凭借自己的智力劳动增加经济收入,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究竟孰是孰非。

2教师职业道德价值取向紊乱

在双重或多元标准的社会评价系统中,任何一种现象一种活动,一种行为,都会因价值标准不同而得到完全不同的评价而评价失范必然导致道德选择迷惘和价值取向紊乱任何一种选择的背后。似乎都可以获得一种价值观的文化支持,受到一种价值标准的肯定与赞扬,而同时又会成为对另一种价值标准的否定与批评这种道德选择的矛盾冲突。今天已渗透到教育领域的各个层面,人们常常感到它的存在无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以实际教益是教师职业道德形成的基础但是。在经济体制转型对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模式产生重大影响的条件下,我们给学生的“实际教益”是加强`科技教育”还是重视“素质教育`’,是培养“专才”还是培养。`通才”,理论上见仁见智,实践中各行其是,价值取向的紊乱严重干扰着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工作质量。使各种教学工作的效率大大降低

3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多重价值判断并存

教师职业道德品质是后天境况的结果,而不是他们的先天本质要使教师养成高尚的道德人格,离不开有效的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根据社会需要和人类文明的历史走向对教师进行关于道德观念、道德规范、道德理想等方面的教育。以逐步培养和形成教师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现在。我们面临的间题是。由于双重或多重价值判断并存,道德教育的内容往往缺乏专一性和相对稳定性例如。我们经常教育职工要“诚信”、“言必信。行必果”、遵守承诺和契约但是。我们也同时告诫人们,社会存在着陷阱。存在着“道德风险”。这种道德教育中价值判断取向的不一致。加深了受教育者的困惑

二、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思路

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现代中国正处在由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历史主题是全方位的现代化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离不开具有内在活力的完整的文明主体人民教师承担着传播人类文化。开发人类智能,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职责他们的思想观念道德培养、理想信念不仅对当代青年学生而且对整个现代化建设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以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为准则,树立与现代化价值目标相一致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并能促进其发展的道德责任和伦理精神。是当前师德建设摆脱困境的必然选择。

1努力提高教师与现代化相适应的职业道德认知

教师职业道德认知,是指教师对教育劳动中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以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原则、规范的认识荀子日:“知明而行无过“`在社会转型时期,要求教师必须树剑与现代化相一致的职业道德规范。扬弃与现代化文明和现代教育不相适应的旧的职业道德观念。深刻领会体现时代精神的职业道德的实质内容和要求,了解确定这些内容要求的客观依据,明确其对实现现代化的特殊意义这是教师履行职责。调整教育活动过程中多种人际关系、个入与事业的关系以及自身品德修养方面行为的基础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认知。不仅要掌握与现代化相适应的职业道德的基本知识,从道理上懂得是非、善恶、美丑的区别,而且还要在现代化的实践进程中分清上述各种界限,培养道德评价判断能力

2不断培养教师与现代化相适应的职业道德

情感教师职业道德情感主要指老师在教育活动中应当培养和具备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深厚的道德内心体验诚然,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对本职业的热爱和忠诚,但从事神圣而平凡、复杂而艰巨、与升官发财基本无缘的教师职业。就需要更深的爱和更多的忠诚,因为现代社会条件下。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靠教育,教育靠教师教师只有认识和体验到自已所从事的工作的重要和高尚,具有为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培养优秀人才的庄严使命感,并引为自豪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不受道德取向紊乱的干扰,始终保持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对学生的热爱;才能化作默默无闻、诲人不倦、矢志不渝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工作的内在情感动力

3加强锻炼教师与现代化相适应的职业道德意志

教师职业道德意志,主要是指教师不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始终坚信自已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是神圣而崇高的,都能以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去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偏见。诱惑和困难。情愿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由于种种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原因,在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教育事业社会价值观的模糊认识和肤浅理解,存在着对教师职业的轻视和偏见教师的生活还相对比较清苦,多方面的待遇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必然地会使教师的价值观受到一定的冲击因此,加强锻炼教师与现代化相适应的职业道德意志,教育他们面对物欲横流不非分、面对灯红酒绿不媚俗、面对新潮时尚不附势、面对强权威压不折腰,不为各种偏见左右、不为多种诱惑而迷茫。排除干扰。忠诚于自己从事的职业,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4积极引导教师与现代化相适应的职业道德行为

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需要亿万人民共同参与团结奋斗的伟大事业,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持之以恒地为之付出艰苦努力的宏篇巨作教师只有把职业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这些精神领域的东西,落实到为实现现代化而教书育人的具体行为上。才能检验他们的道德品质是否高尚只有真正做到了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有资格成为学生的导师,否则,被教育者是不会信服的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行为对学生是一种期望一种召唤、一道无声的命令。是引导和激励学生完善品德、积极向上的一种精神力量,必须以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为行为准则,加强引导。

参考文献

[1]李春秋。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0页

师德师风教育论文 篇四

【摘 要】师德教育更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如何抓好师德建设工作是每所学校致力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如何更好地对学前教育的学生进行师德教育,更是每个一线教师不容推卸的历史责任。幼儿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修养、文化修养、身心修养,成为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作风正派、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楷模。幼儿教师还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化水平,保证每个幼儿受到公平教育的权利,促进每个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师;师德;教育

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师说》一文中,指出教师的三大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这些论述都体现了对教师职业道德作用的重视。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师德教育,把师德教育放在学校德育工作的首位。

教师的行为规范是教师个人道德情操的反映,是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幼教改革的新要求以及新型教师的自身要求都对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幼儿教师不仅要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幼儿,勤于学习新知识,了解新信息,还要不断更新理念、增强能力且具有高度责任感。幼儿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修养、文化修养、身心修养,成为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作风正派、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楷模。幼儿教师还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化水平,保证每个幼儿受到公平教育的权利,促进每个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作为培养幼儿教师航母的幼儿专科学校,必须有一支思想政治素质高和业务素质强的教师队伍。而师德教育更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如何抓好师德建设工作是每所学校致力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如何更好地对学前教育的学生进行师德教育, 更是每个一线教师不容推卸的历史责任。 多年的历史、政治教学实践,让我在这方面有了一些体会。

一、师德教育目标要与时俱进

师德建设涉及到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除了要让教职工知道师德总要求外,还要注意分阶段分步骤强化具体要求。因此,要抓好师德建设工作还要有长远的目光和足够的耐心,要善于根据不同时期,时代提出的新的要求,制订不同的师德工作目标、任务。而作为一线教师,更要认真贯彻执行学校制定的师德工作目标。

二、结合教学实践,把师德建设内容具体化

师德建设的核心就是进行职业道德的教育。虽然有关的教育政策、法规对各行业职业道德内容都有比较明确的规定,但如何在工作中体现,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执行制度的问题、同事之间的团结协助问题、工作态度与责任心问题、勤俭办园问题等。因此,我们必须把师德建设内容具体化。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教师,我们必须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结合师德教育的具体内容,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师德教育。

三、教育学生对我国幼儿教师师德现状有清醒的认识

近年来,我们身边有许多老师多年来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赢得了广大幼儿、家长、老师们的信赖与尊重。但是在看到主流的同时,我们也要让学生对目前在我国幼儿教师师德建设中不尽人意的状况和现象给予高度的重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的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落后,学习意识、法制观念淡漠,有的一味崇尚师道尊严,强调遵守纪律和集体统一,缺失人文性。二是有的教师缺乏爱心,敬业育人意识淡薄。个别教师把从事教育仅仅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厌倦和鄙视本职工作,工作敷衍了事。挖苦、训斥孩子,体罚孩子的行为仍时有发生。三是部分教师在工作作风和言谈举止,表率作用欠缺,自身素质有待提高。教育学生对这一现状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应该正确看待,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

四、用正确的观点看待人,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

所谓用正确的观点看待人,就是指我们要用全面、发展、辩证的观点看待人,善于发现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坚决杜绝“带有色眼镜看人”、“从门缝里看人”等错误的待人观念。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受人尊敬、获得友谊和被人关怀的需要,这种需要得到了满足,人们就会产生积极、愉快、欢乐的情绪,反之,人们就会产生消极、不愉快的情绪。而我们师德建设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有感情的小知识分子,在进行师德教育时要讲究尊重、信任、关心,用正确的眼光看人,这样才可以增进情感上的沟通,从“动之以情”入手,运用“晓之以理”的方法,可赢得“导之以行”的效果。相反,如果采取冷漠相待、训斥甚至讽刺挖苦的错误态度,即使道理讲得再对,其结果往往使对方产生逆反心理,不是阳奉阴违就是抵触“顶牛”,工作难以奏效。我们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教师,更要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每一个孩子。不然,我们有什么资格要求我们的学生今后在工作岗位上热爱幼儿、关心幼儿呢?

五、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我们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名言充分说明了言传身教的重要性。我们是培养幼儿教师的教师,我们的一言一行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自己首先要做到,决不能做“言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否则,道理讲得再透,学生可能也只是“这只耳朵进,那只耳朵出”。事实证明,师德建设成效如何,我们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我们必须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表率,用良好的师德风尚带动学生,引领师德水平向更高层次健康发展。

幼儿园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素质教育所倡导的品质培养,都应该从可塑性极强的幼儿开始。加强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让孩子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取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她是为孩子成功的一生奠定坚实基础的摇篮。所有这些活动的完成,都需要有着完整人格和高尚职业道德的幼儿教师。

总之,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幼儿园教育工作状况和孩子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幼儿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性,以最大的努力促进幼儿园的健康和谐发展。

师德师风教育论文 篇五

摘要:人才的培养是国家的一项重要工程,对师范生的培养更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因为师范生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教育质量的高低。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通过深刻了解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和目的,认为加强师范生师德教育势在必行。本文将从师范生师德教育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重要作用、实施现状以及加强师范生师德教育的关键措施等三个方面来重点讨论。

关键词:素质教育;师范生;师德教育

一素质教育背景下师范生师德教育的重要性

实施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期盼。因为在当今世界,时代不断向前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突飞猛进,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互竞争体现在经济和科技上的差距日益缩小,而最主要是体现在人的素质上的差距。因此,要想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实力,只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一大批一流的人才,才能为我们早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素质教育也关系到我们全世界家庭的幸福问题,只有通过素质教育,才能提高人们的素质,才能让学生们成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学有所长、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的社会才是安定的社会、和谐的社会,这也正是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国家所期盼的。而人们的素质怎么提高,素质教育怎么样才能提高教育效果,如期达到教育目的,归根结底是要加强师范生的师德教育。师德教育是师范生教育的重中之重,师德是影响学生在未来是否拥有健康灵魂所不可或缺的东西。一个教师身上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体现在他身上闪闪发光的师德。人们经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也把教师形容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培育祖国花朵的辛勤“园丁”。教师的道德水平、思想观点、专业素质和教研能力,以及教师的所作所为都会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成才。更进一步说,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对我们国家新一代人的道德水平、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文化素养等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更关系着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因此,只有教师的师德水平提高了,教师的素质才能提高,素质教育的目的才有可能达到。实施素质教育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要让学生们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均衡发展。而师范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职业特点等正迎合了我们的要求,师范生师德教育也是符合现代教育的正确发展趋势的。因此,加强师范生师德教育势在必行。

二我国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师范生师德教育的现状

我们党和国家一直以来就非常重视素质教育,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就针对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先后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各个省市、地方院校也都纷纷探索、尝试着各种方式方法、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虽然大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时至今日我们会发现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突出问题存在着。这些问题也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比如青少年自杀现象还是越来越多;教师辱骂、殴打、虐待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把学生当作赚钱的一个因素;很多地方院校仍然把应试教育看的很重要;有些院校始终把升学作为教育的唯一目标等等这些问题不容忽视,归根结底最重要的是师范生师德教育没有能够很好的发挥作用,师范生的素质也有待提高。稍加总结,我们会发现师范生师德教育实施的现状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一)许多学校里虽然开设了一些师范生师德教育的相关课程

大多都停留在理论的说教上,并且课时量很少,最多只有一学期,学生感觉像是选修课可有可无的,重视程度不高,并且不是特别感兴趣,再者,理论未能上升到实践应用层面,导致效果很不理想,因此像这样仅仅是为了应付教育的要求而不能使其发挥实际作用的课程,并不能给学生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因此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师范生师德教育的水平,更何况在部分院校根本就没有开设类似的课程。

(二)许多地方都未能营造出良好的师德环境

师范生师德教育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情,而是全体人员的共同任务。学校各个职能部门、领导班子、各级教师以及社会各方面,大都没有能够正确认识师德教育,没有抓好师德教育,也未能制定出完善的奖惩措施,更没有通过有力的手段来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比如;表彰、总结和推广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先进师德个人等等。再有就是对每位教师的考核不够全面,存在重智轻德现象。

(三)教师的角色使用不全面

比如好多教师责任心、事业心不强,热情程度不高,仅仅追求学生的高分率、升学率或是自己的发展,而不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缺乏作为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要求即未能把“教书”与“育人”很好地统一起来,停留在只重视传授专业知识,而忽视学生做人处事等方面的能力。虽然这也只是个别存在的现象,但如果不能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的话,今后教育的结果不堪设想。正如小平同志所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

三加强师范生师德教育的关键措施

第一,提高师范生师德教育在课程教学中的地位和分量。首先,课程设置结构要合理,除了有专门的师德课程,还应该在专业课、公共课的日常教学中,在教学知识中渗透师德教育的相关内容,让老师和学生们都根本上认识师德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其次,学生的实习课程和课下作业部分可以设置一些相关的主题活动模块,通过以师德教育、师德养成教育目标为活动主题,开展相关的师德养成教育活动,比如每个班级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可以是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最终达到共同的效果。再次,经常邀请一些德才兼备的'教学名师来校讲学,让学校老师们和学生们通过学习楷模,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亲自参与体验,认真学习总结,在全校形成良好的师德教育风尚,内化和提升道德品质。第二,教师应该重视和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目前大多院校都主要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最关键的学生的道德能力的培养。道德能力是人们认识道德现象、理解道德规范,在面临道德问题时能够鉴别是非善恶,做出正确评判和道德选择,并付诸行动的能力。它是人的本质能力,是顺利完成道德行为所必需的心理特征,是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条件。师范生师德教育不能仅仅靠理论知识的灌输和传授,也不能寄希望于学生们自己日积月累慢慢养成,关键是教师应该重视并且从各方面、各渠道来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比如教师可以用自己的言行来感化学生,还可以在师德教育的过程形式、师德教育的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变革。第三、构建完善的师范生师德教育和养成教育环境设施,增强师德教育环境氛围。依托学工部、教学部、公共艺术教育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旋律,让我们深刻认识伟大的师德、弘扬伟大的师德。设立教育名言宣传栏,公开宣传、表彰奖励相关师德优秀的教师和品德优秀的学生,让大家以他们为榜样,最终形成校风学风优良、制度有力、精神昂扬的大学育人环境条件。建设高雅的、积极向上的、具有师范特色的育人环境,陶冶情操,净化品德,对师范生的师德教育和养成教育产生健康、向上的促进作用,使师范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师德的熏陶和感染,从而提升师范生师德教育的水平。

四总结

当前我们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就是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培养人”是教育中带有全局性和方向性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对于师范生的培养又是重中之重,因为师范生的素质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的质量,而对于师范生的教育,师德具有导向作用,决定其在未来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方向、态度和行为表现。因此,素质教育背景下加强师范生师德教育无论在理论体系的构建上,还是在具体实践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曹瑞,麦清,郝琦。校外教育、社区教育和社会教育概念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

[2] 林建鸿。邓小平教育思想新探[J].柳州师专学报,

[3] 成都师范学院。构建全方位的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新模式。成都师范学院“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工程”,

[4] 蔡志良。论青少年道德能力的培养[J].教育评论,

[5] 夏雪芹。群众路线视野下高校工会促进师德建设的途径分析[J].科技展望,

[6] 高淑君。高师院校应重视和加强师范生的师德教育[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众鼎号为大家整理的5篇《师德师风教育论文》,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音乐教学论文【7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