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下册《实数》教案优质(优秀8篇)
教师要以东风化雨之情,春泥护花之意,培育人类的花朵,绘制灿烂的春天。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8篇《初中七年级下册《实数》教案优质》,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实数教案设计 篇一
知识目标:
掌握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与表示,认识开平(立)方与平(立)方的联系,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与立方根,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实数与数轴的对应关系。
过程目标:
经历从有理数到实数的扩展,体验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探究用实数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
运用实际例子帮助学生了解这些抽象概念的实际意义,学会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与表示,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与立方根。
教学难点:
实数与数轴的对应关系,探究用实数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通过填空,梳理知识系统)
1、如果一个数的____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做二次方根)
一个正数a有___个平方根,正平方根用___表示,负平方根用___表示,零的平方根是___,____没有平方根。求一个数的平方根运算叫做____。
2、正数的___平方根和___平方根,统称算术平方根。一个数a(a≥0)的算术平方根记做____。
3、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___根(也叫做a的三次方根),记做____。一个正数有一个___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___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___。
4、_________________叫做无理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_______。
5、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实数,____的数总比____的数大。
二、练一练:(学生抢答,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1、下列各数有没有平方根?并说明理由。
2、已知某数的一个平方根为,求这个数和它的另一个平方根。
4、求图中阴影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
5、一个立方体的体积是125,它的棱长是多少?
三、应用:(学生先小组讨论,再个别发言)
1、把一个长、宽、高分别为50cm,8cm,20cm的长方体铁块锻造成一个立方体铁块,问锻造成的立方体铁块的棱长是多少?
四.想一想:(学生口答,巩固概念)
(让学生动手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用数学思维方式来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实数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教育)
1、理解乘方、幂的有关概念、掌握有理数运算法则、运算委和运算顺序,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和简单的混合运算。
2、复习巩固有理数的运算法则,灵活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正确进行实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
3、会用电子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
教学重点实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的混合运算,绝对值、非负数的有关应用。
教学过程
一:【前预习】
(一):【知识梳理】
1、 有理数加、减、乘、除、幂及其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
(1)有理数加法法则:
①同号两数相加,取________的符号,并把__________
②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________________的符号,并用
____________________。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____。
③一个数同0相加,__________________。
(2)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____________。
(3)有理数法则:
①两数相乘,同号_____,异号_____,并把_________。任何数同0相乘,
都得________。
②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____________决定。当______________,
积为负,当_____________,积为正。
③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__________.
(4)有理数除法法则:
①除以一个数,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作除数。
②两数相除,同号_____,异号_____,并把_________。 0除以任何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数,都得0
(5)幂的运算法则: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___________; 负数的__________是负数,
负数的__________是正数
(6)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
先算________ ,再算__________,最后算___________。
如果有括号,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数的运算顺序:在同一个算式里,先 、 ,然后 ,最后 .有括号时,先算 里面,再算括号外。同级运算从左到右,按顺序进行。
3、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_____________。 (2)加法结合律:____________。
(3)交换律:_____________。 (4)乘法结合律:_ ___________。
(5)乘法分配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数的大小比较
(1)差值比较法:
>0 > , =0 , <0 <
(2) 商值比较法:
若 为两正数,则 > > ; < <
(3)绝对值比较法:
若 为两负数,则 > < < >
(4)两数平方法:如
5、三个重要的非负数:
(二):【前练习】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与—m互为相反数 B. 互为倒数
C.1998.8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1.9988×102
D.0.4949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个有效数字的近似值为0.50
2、 在函数 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A.x>1 B.x<1 C.x≤1 D.x≥1
3、 按?顺序-12÷4=,结果是 。
4、 的平方根是______
5、计算
(1) 32÷( -3)2+- ×(- 6)+ ;(2)
二:【经典考题剖析】
1、已知x、y是实数,
2、请在下列6个实数中,计算有理数的和与无理数的积的差:
3、比较大小:
4、探索规律:31=3,个位数字是3;32=9,个位数字是9;33=27,个位数字是7;34=81,个位数字是1;35=243,个位数字是3;36=729,个位数字是9;…那么37的个位数字是 ;320的个位数字是 ;
5、计算:
(1) ;(2)
三:【后训练】
1、某公司员工分别住在A、B、C三个住宅区,A区有30人,B区有15人,C区有10人,
三个住宅区在同一条直线上,位置如图所示,该公司的接送车打算在此间设一个停靠站,为使所有员工步行到停靠站的路程之和最小,
那么停靠站的位置应设在( )
A.A区; B.B区; C.C区; D.A、B两区之间
2、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信息,20xx年全国税收收入完成25718亿元,比上年增长
25.7%,占20xx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9%。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①20xx年全国税收收入约为25718×(1-25.7%)亿元;②20xx年全国税收收入约为 亿元;③若按相同的增长率计算,预计20xx年全国税收收入约为25718×(1+25.7%)亿元;④20xx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约为 亿元。其中正确的有( )
A.①④;B.①③④;C.②③;D.②③④
3、当 < < 时, 的大小顺序是( )
A. < < ;B. < < ;C. < < ;D. < <
4、设是大于1的实数,若 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记作A、B、C,则A、B、C三点在数轴上自左至右的顺序是( )
A.C 、B 、A;B.B 、C 、A ;C.A、B、 C ;D.C、 A、 B
5、现规定一种新的运算“※”:a※b=ab,如3※2=32=9, 则 ※ ( )
A. ;B.8;C. ;D.
6、火车票上的车次号有两种 意义。一是数字越小表示车速越快:1~98次为特快列车;101~198次为直快列 车;301~398次为普快列车;401~498次为普客列车。二是单、双数表示不同的行驶方向,比如单数表示从北京开出,则双数表示开往北京。根据以上规定,杭州开往北京的某一趟直快列车的车次号可能是( )
A.20;B.119;C.120;D.319
7、计算:
(1)( - )2; ⑵( + )( - );⑶
(4) ;(5)
8、 已知: ,求
9、 观察下列等式:9-1=8,16-4=12,25-9=16,36-16=20,……这些等式反映出自然数间的某种规律,设n表示自然数,用关于n的等式表示出
10、小王上周五买进某公司股票1000股,每股25元,在接下的一周交易日内,小王记下该股票每日收盘价相比前一天的涨跌情况:(单位:元)
星期一二三四五
每股涨跌+2-0.5+1.5-1.8+0.8
根据表格回答问题
(1)星期二收盘时,该股票每股多少元?
(2)本周内该股票收盘时的最高价、最低价分别是多少?
(3)已知买入股票与卖出股票均需支付成交金额的千分之五的交易费。若小王在本周五以收盘价将传全部股票卖出,他的 收益 情况如何?
四:【后小结】
初中七年级下册《实数》教案优质 篇三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问题 学校要举行美术作品比赛,小鸥很高兴。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5 dm2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的得意之作参加比赛,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
师:∵52=25,
∴这个正方形画框的边长应取5 dm.
二、讲授新课
师:请同学们填表:
正方形面积 1 9 16 36 425
边长 1 3 4 6 25
师:上面的问题,实际上是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求这个正数的问题。
师: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读作“根号a”,a叫做被开方数。
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0.
师:我们一起来做题。
展示课件:
【例】 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1)100; (2)4964; (3)0.0001.
学生活动:尝试独立完成。
教师活动:巡视、指导,派一生上黑板板演。
师生共同完成。
解:(1)∵102=100,
∴100的算术平方根是10.
即100=10.
(2)∵(78)2=4964,
∴4964的算术平方根是78,即4964=78.
(3)∵0.012=0.0001,
∴0.0001的算术平方根是0.01,
即0.0001=0.01.
三、随堂练习
课本第41页练习。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与同伴交流。
师生共同归纳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
教师首先利用例子提出问题:请你说出上面等式右边各数的平方根,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加深对算术平方根概念的初步理解;然后在上面叙述的基础上提出算术平方根概念的符号表示方法,同时用练习巩固所学新知,由量变到质变,使学生能牢固掌握本节内容。
6.1 平方根(2)
能用夹值法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的近似值,会用计算器。
重点
夹值法估计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大小。
难点
夹值法估计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大小。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怎样用两个面积为1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
运用多媒体,展示课件:
怎样用两个面积为1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操作、观察、交流。
二、讲授新课
师:将两个小正方形沿对角线剪开,得到几个直角三角形?
生:4个。
师:大正方形的面积多大?
生: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
师:这个大正方形的边长如何求?
学生活动:尝试独立完成。
教师活动:启发,适时点拨。
师生共同归纳: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x,则x2=2,由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可知:x=2.
∴大正方形的边长为2.
师:小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为多少?
生:对角线长为2.
师:很好,2有多大呢?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交流。
教师活动:适时启发,点拨。
师生共同归纳:
∵12=1,22=4,
∴1<2<2.
∵1.42=1.96,1.52=2.25,
∴1.4<2<1.5.
∵1.412=1.9881,1.422=2.0164,
∴1.41<2<1.42.
∵1.4142=1.999396,1.4152=2.002225,
∴1.414<2<1.415.
……
如此进行下去,可以得到2的更精确的近似值。
其实,2=1.41421356……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指小数位数无限,且小数部分不循环的小数。
师:你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生:能,如:3、5、7等。
师:如何用计算器求出一个正有理数的算术平方根(或其近似值)。
学生活动:尝试独立完成例2.
师:请同学们用计算器求出引言中的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
学生活动:用计算器小组合作完成。
第一宇宙速度:v1≈7.9×103 m/s;
第二宇宙速度:v2≈1.1×104 m/s.
展示课件:
1、利用计算器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填在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 0.0625
0.625
6.25
62.5
625
6250
62500
…
… …
2、用计算器计算3(精确到0.001),并利用你发现的规律说出0.03,300,30000的近似值,你能根据3的值说出30是多少吗?
师:你能说出其中的规律吗?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交流。
师生共同归纳:
求算术平方根时,被开方数的小数点要两位两位地移动,当被开方数向左(右)每移动两位时,它的算术平方根相应地向左(右)移动一位。
新知应用:
师:我们一起来做题:
展示课件。运用多媒体:
【例】 小丽想用一块面积为400 cm2的正方形纸片,沿着边的方向裁出一块面积为300 cm2的长方形纸片,使它的长宽之比为3∶2.她不知能否裁得出来,正在发愁。小明见了说:“别发愁,一定能用一块面积大的纸片裁出一块面积小的纸片。”你同意小明的说法吗?小丽能用这块纸片裁出符合要求的纸片吗?
解:设长方形纸片的长为3x cm,宽为2x cm.
根据边长与面积的关系得
3x•2x=300,
6x2=300,
x2=50,
x=50.
因此长方形纸片的长为350 cm.
因为50>49,所以50>7.
由上可知350>21,即长方形纸片的长应该大于21 cm.
因为400=20,所以正方形纸片的边长只有20 cm.这样,长方形纸片的长将大于正方形纸片的边长。
【答】 不能同意小明的说法。小丽不能用这块正方形纸片裁出符合要求的长方形纸片。
三、随堂练习
课本第44页练习。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与同伴交流。
1、使每个学生都参与用计算器求一个正有理数的算术平方根,由于有的同学没有带计算器,所以没有很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
2、平方根移动的规律,须让学生通过查表、探索、发现、总结,最好是自己找出其中所蕴含的规律。
6.1 平方根(3)
数学实数教案 篇四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意义能用夹值法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的近似值;。
2、体验“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含义,感受存在着不同于有理数的一类新数
夹值法及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小的思想。
学习重点:无理数及实数的概念
学习难点;实数概念、分类。
学习过程:
一、学习准备
1、写出有理数两种分类图示
2、使用计算器计算,把下列有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你有什么发现?
二、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第11页的思考,想一想怎样用两个面积为1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动手试一试,并绘出示意图
方法1:方法2:
2、我们已经知道:正数x满足=a,则称x是a的算术平方根。当a恰是一个数的平方数时,我们已经能求出它的算术平方根了,例如,=4;但当a不是一个数的平方数时,它的算术平方根又该怎祥求呢?例如课本第11页的大正方形的边长是,表示2的算术平方根,它到底是个多大的数?你能求出它的值吗?阅读课本第11、12页夹值法探究,尝试探究,完成填空:
因为()2=3
所以<
因为()2=3
所以<
因为()2=3
所以<
因为()2=3
所以<
像上面这样逐步逼近,我们可以得到:≈
3、用计算器得出,的结果,再把结果平方,你有什么发现?多试试几个。
4、什么是无理数?例举我们学过的一些无理数
5、无理数有几种分类方法,写出图示。
三、学习体会:
本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哪些地方是我们要注意的?你还有哪些疑惑?
四、自我测试
1、判断:
①实数不是有理数就是无理数。()②无理数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③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④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⑤无理数一定都带根号。()
2、实数,,,3.1416,,,0.2020020002……(每两个2之间多一个零)中,无理数的个数有()
A.2个B.3个C.4个D.5个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无理数是开方开不尽的数B.无限小数不能化成分数
C.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D.一个负数的立方根是无理数
4、将0,3.14,,,π,,,,,,0.7070070007…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内。
有理数集合{ …};正分数集合{ …}
无理数集合{ …};负整数集合{ …}
实数集合{ …}。
拓展训练:
1、在实数范围内,下列各式一定不成立的有()
(1)=0;(2)+a=0;(3)+=0;(4)=0.
A.1个B.2个C.3个D.4个
2、阅读课本第18页“不是有理数”的证明。
3、根据右图拼图的启示:
(1)计算+=________;
(2)计算+=________;
(3)计算+=________.
数学小知识——祖冲之和π值的计算
祖冲之(429~500),中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在数学上的主要贡献是:
1、推算出圆周率π在不足近似值3.1415926和过剩近似值3.1415927之间、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
2、和祖暅一起解决了球体积的计算问题,得到球体积公式,并提出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的原理。
祖冲之还找到了两个近似于的分数值,一个是,称为约率,另一个是,称为幂率,后者是祖冲之独创的,因此,后人称之为“祖率”,以纪念这位数学家。
数学实数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会对实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分类能力;
2、了解分类的标准与分类结果的相关性,进一步了解体会“集合”的含义;
3、了解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
教学难点
理解实数的概念。
知识重点
正确理解实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
设计理念
试一试
学生以前学过有理数,可以请学生简单地说一说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分类.
试一试
1、使用计算器计算,把下列有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你有什么发现?
动手试一试,说说你的发现并与同学交流.
(结论:上面的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
可以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得到结论: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
2、追问:任何一个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都能化成分数吗?
(课件展示)
阅读下列材料:
设x=0.=0.333…①
则10x=3.333…②
则②-①得9x-3,即x=
即0.=0.333…=
根据上面提供的方法,你能把0,0化成分数吗?且想一想是不是任何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化成分数?
在此基础上与学生一起得到结论:任何一个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都能化成分数,所以任何一个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
学生自己回忆有理数的分类,为引入实数的分类作好铺垫.
让学生动手实践,自己去发现并学会与他人交流.
在学生解决了一个问题后,层层深入地提出了一个对学生
有更大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
引入新知
1、在前面两节的学习中,我们知道,许多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它们不能化成分数.我们给无限不循环小数起个名,叫“无理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例1(1)你能尝试着找出三个无理数来吗?
(2)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无理数?
解决问题后,可以再问同学:“用根号形式表示的数一定是无理数吗?”
2、实数的分类
(1)画一画
学生自己回忆并画出有理数的分类图.
(2)挑战自己
请学生尝试画出实数的分类图.
例2把下列各数填人相应的集合内:
整数集合{…}
负分数集合{…}
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有理数集合{…}
无理数集合{…}
给出无理数定义后,请学生自己找找无理数,让学生在寻找的过程中,体会无理数的基本特征.
应该让学生自己小结得出结论: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
无理数,应该从它们的定义去辩别,而不能从形式上去分辩.
学生自己尝试画出实数的分类图,体会依据分类标准的不
同会有不同的分法.
探一探
我们知道,在有理数中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例如3和-3,和-等,实数的相反数的意义与有理数一样。
请学生回忆在有理数中绝对值的意义.例如,|-3|=3,|0|=0,||=等等.实数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的绝对值的意义相同.
试一试完成课本第176页思考题.
引导学生类比地归纳出下列结论:
数a的相反数是-a
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随着数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原来在有理数范围里讨论的相反数、绝对值等,自然地拓展到实数范围内。
练一练
例1求下列各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2.5,0,3
例2一个数的绝对值是,求这个数。
例3求下列各式的实数x:
(1)|x|=|-|;
(2)求满足x≤4的整数x
教学中应该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想法的时间,自己体会有理数关于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同样适用于实数。
小结与作业
布置作业
必做:课本第178页习题10.3第1、2、3题;
选做:课本第179页习题10.3第7题
数学实数教案 篇六
课题:一元二次方程实数根错例剖析课
【教学目的】精选学生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有关问题时出现的典型错例加以剖析,帮助学生找出产生错误的原因和纠正错误的方法,使学生在解题时少犯错误,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深刻性。
【课前练习】
1、关于x的方程ax2+bx+c=0,当a_____时,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当 a_____时,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_______,当△_______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_______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________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典型例题】
例1 下列方程中两实数根之和为2的方程是()
(A) x2+2x+3=0 (B) x2-2x+3=0 (c) x2-2x-3=0 (D) x2+2x+3=0
错答: B
正解: C
错因剖析: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1+x2=2,极易误选B,又考虑到方程有实数根,故由△可知,方程B无实数根,方程C合适。
例2 若关于x的方程x2+2(k+2)x+k2=0 两个实数根之和大于-4,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 k>-1 (B) k<0 (c) -1< k<0 (D) -1≤k<0
错解 :B
正解:D
错因剖析:漏掉了方程有实数根的前提是△≥0
例3(20xx广西中考题)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1-2k)x2-2 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求k的取值范围。
错解: 由△=(-2 )2-4(1-2k)(-1) =-4k+8>0得 k<2又∵k+1≥0∴k≥ -1。即 k的取值范围是 -1≤k<2
错因剖析:漏掉了二次项系数1-2k≠0这个前提。事实上,当1-2k=0即k= 时,原方程变为一次方程,不可能有两个实根。
正解: -1≤k<2且k≠
例4 (20xx山东太原中考题) 已知x1,x2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1)x+m2+1=0的两个实数根,当x12+x22=15时,求m的值。
错解: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x1+x2= -(2m+1), x1x2=m2+1,
∵x12+x22=(x1+x2)2-2 x1x2
=[-(2m+1)]2-2(m2+1)
=2 m2+4 m-1
又∵ x12+x22=15
∴ 2 m2+4 m-1=15
∴ m1 = -4 m2 = 2
错因剖析:漏掉了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实根的前提条件是判别式△≥0。因为当m = -4时,方程为x2-7x+17=0,此时△=(-7)2-4×17×1= -19<0,方程无实数根,不符合题意。
正解:m = 2
例5 若关于 x的方程(m2-1)x2-2 (m+2)x+1=0有实数根,求m的取值范围。
错解:△=[-2(m+2)]2-4(m2-1) =16 m+20
∵ △≥0
∴ 16 m+20≥0,
∴ m≥ -5/4
又 ∵ m2-1≠0,
∴ m≠±1
∴ m的取值范围是m≠±1且m≥ -
错因剖析:此题只说(m2-1)x2-2 (m+2)x+1=0是关于未知数x的方程,而未限定方程的次数,所以在解题时就必须考虑m2-1=0和m2-1≠0两种情况。当m2-1=0时,即m=±1时,方程变为一元一次方程,仍有实数根。
正解:m的取值范围是m≥-
例6 已知二次方程x2+3 x+a=0有整数根,a是非负数,求方程的整数根。
错解:∵方程有整数根,
∴△=9-4a>0,则a<2.25
又∵a是非负数,∴a=1或a=2
令a=1,则x= -3± ,舍去;令a=2,则x1= -1、 x2= -2
∴方程的整数根是x1= -1, x2= -2
错因剖析:概念模糊。非负整数应包括零和正整数。上面答案仅是一部分,当a=0时,还可以求出方程的另两个整数根,x3=0, x4= -3
正解:方程的整数根是x1= -1, x2= -2 , x3=0, x4= -3
【练习】
练习1、(01济南中考题)已知关于x的方程k2x2+(2k-1)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
(1)求k的取值范围;
(2)是否存在实数k,使方程的两实数根互为相反数?如果存在,求出k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根据题意,得△=(2k-1)2-4 k2>0 解得k<
∴当k< 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存在。
如果方程的两实数根x1、x2互为相反数,则x1+ x2=- =0,得k= 。经检验k= 是方程- 的解。
∴当k= 时,方程的两实数根x1、x2互为相反数。
读了上面的解题过程,请判断是否有错误?如果有,请指出错误之处,并直接写出正确答案。
解:上面解法错在如下两个方面:
(1)漏掉k≠0,正确答案为:当k< 时且k≠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k= 。不满足△>0,正确答案为:不存在实数k,使方程的两实数根互为相反数
练习2(02广州市)当a取什么值时,关于未知数x的方程ax2+4x-1=0只有正实数根 ?
解:(1)当a=0时,方程为4x-1=0,∴x=
(2)当a≠0时,∵△=16+4a≥0 ∴a≥ -4
∴当a≥ -4且a≠0时,方程有实数根。
又因为方程只有正实数根,设为x1,x2,则:
x1+x2=- >0 ;
x1. x2=- >0 解得 :a<0
综上所述,当a=0、a≥ -4、a<0时,即当-4≤a≤0时,原方程只有正实数根。
【小结】
以上数例,说明我们在求解有关二次方程的'问题时,往往急于寻求结论而忽视了实数根的存在与“△”之间的关系。
1、运用根的判别式时,若二次项系数为字母,要注意字母不为零的条件。
2、运用根与系数关系时,△≥0是前提条件。
3、条件多面时(如例5、例6)考虑要周全。
【布置作业】
1、当m为何值时,关于x的方程x2+2(m-1)x+ m2-9=0有两个正根?
2、已知,关于x的方程mx2-2(m+2)x+ m+5=0(m≠0)没有实数根。
求证:关于x的方程
(m-5)x2-2(m+2)x + m=0一定有一个或两个实数根。
考题汇编
1、(20xx年广东省中考题)设x1、 x2是方程x2-5x+3=0的两个根,不解方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x1-x2)2的值。
2、(20xx年广东省中考题)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x+m-1=0
(1)若方程的一个根为1,求m的值。
(2)m=5时,原方程是否有实数根,如果有,求出它的实数根;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
3、(20xx年广东省中考题)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m-2)x+ m2=0有两个实数根,且两根的平方和比两根的积大33,求m的值。
4、(20xx年广东省中考题)已知x1、x2为方程x2+px+q=0的两个根,且x1+x2=6,x12+x22=20,求p和q的值。
数学实数教案 篇七
学习目标:
1、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算术平方根;
2、 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3、能运用算术平方根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能运用算术平方根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
区别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
掌握本章基本概念与运算,能用本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通过梳理本章知识点,挖掘知识点间的联系,并应用于实际解题中。
【情感态度】
领悟分类讨论思想,学会类比学习的方法。
【教学重点】
本章知识梳理及掌握基本知识点。
【教学难点】
应用本章知识解决实际与综合问题。
一、知识框图,整体把握
【教学说明】
1、通过构建框图,帮助学生回忆本节所有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2、帮助学生找出知识间联系,如平方与开平方,平方根与立方根,有理数与实数等等。
二、释疑解惑,加深理解
1、利用平方根的概念解题
在利用平方根的概念解题时,主要涉及平方根的性质: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且它们互为相反数;以及平方根的非负性:被开方数为非负数,算术平方根也为非负数。
例1已知某数的平方根是a+3及2a-12,求这个数。
分析:由题意可知,a+3与2a-12互为相反数,则它们的和为0.解:根据题意可得,a+3+2a-12=0.
解得a=3.
∴a+3=6,2a-12=-6.
∴这个数是36.
【教学说明】
负数没有平方根,非负数才有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而0是其中的一个特例。
2、比较实数的大小
除常用的法则比较实数大小外,有时要根据题目特点选择特别方法。
实数教案设计 篇八
教学目标
1、掌握实数运算中的近似计算的方法;
2、能运用实数的运算方法,解决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及难点
实数的近似计算及实数运算的应用。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引入
1、按指定的精确度计算:
(1)(精确到0.01);
(2)。
解:(1)
≈6.083+0.26-1.710
≈4.63.
也可由计算器直接输入算式进行计算:
≈4.632786584
≈4.63.
(2)
≈-0.242061459
≈-0.242.
[说明]在进行近似计算时,中间过程中的近似数一般比指定的精确度要求多一位,对最后所得结果按指定精确度要求取近似值;若向计算器直接输入算式进行计算,那么只要对最后显示的结果按指定精确度要求取近似值。
二、学习新课
1、例题分析
例题1:已知,,当≈6.378×10,≈9.807时,求和的近似值(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解:当≈6.378×10,≈9.807时,
例题2:伞兵在高空跳离飞机往下降落,在打开降落伞前,下降的高度h(米)与下降的时间t(秒)的关系可以近似地表示为h=4.9t(不计空气阻力)。一个伞兵在打开降落伞前的一段时间内下降了920米,这段时间大约有多少秒?(精确到1秒)
解:由h=4.9t,h=920,得t。
又因为t>0,所以t。
答:这段时间大约14秒。
2、问题拓展
在地面上围建一个花坛,底部形状设计如图所示,它的外周由圆弧ABC与正方形ADEC的三条边组成。已知圆弧的半径r=OA=AD,∠AOC=60°,正方形ADEC的面积为30m,求花坛底部的周长(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三、巩固练习
课本:练习11.6(3)
四、课堂小结
1、实数的近似计算;
2、实数运算的应用。
五、作业布置
1、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
2、完成练习册。
教学设计说明
1、实数运算中增加了近似计算的内容,对近似计算提出了两种精度要求,即保留几位小数或者保留几个有效数字,这样使实数的近似计算更加规范。
2、通过实数的近似计算,让学生通过练习,熟悉运算性质和法则;通过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实数的近似计算通常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要注意每题中的精确度要求。近似计算的中间过程应多保留一位小数;中间用“≈”联结。
4、教材中没有具体介绍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只是提出参照“使用说明书”教师应了解计算器的功能,掌握常用计算器的操作技能,以便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和操作辅导,同时要鼓励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解题实践和探索规律的活动,发展操作技能和探究能力。
5、拓展问题中的条件“∠AOC=60°”是多余的,增加了这个条件的原因是学生此前没有学过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以上内容就是众鼎号为您提供的8篇《初中七年级下册《实数》教案优质》,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众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