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学 > 教学设计 >

幼儿园教师随笔【精选5篇】

众鼎号分享 95100

众鼎号 分享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随笔吧?随笔是过去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语言灵动,婉而多讽。想看看大家都在写什么样的随笔吗?众鼎号为您带来了5篇《幼儿园教师随笔》,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幼儿园教师个人随笔 篇一

上半年,在我的点滴进步和成长中悄然而逝,领导的付出和班主任的培养为我搭建了进步的阶梯和实战的平台,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工作方面

秉承“把每个孩子当成天才来培养”的教育理念,和“给我们一个娇娇娃,还您一个娇娇子”的原则,努力培养孩子自信、大方的优点,并寻找其特有的闪光点。

二、教育教学方面

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和省编教材要求,制定每月计划,并基于计划组织有序的教学活动。下半年开始接手《数学》,对于课程的安排和内容的讲解,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让我对数学活动的组织进一步渗透。

三、家长工作方面

从最初班内老师与家长交流时的倾听,到将每个孩子的特点牢记在心,再到自然流畅的与家长交流孩子在园的点滴表现,渐渐发现,家长与老师可以配合的很好,因为爱孩子、教育孩子是家长和老师的共同目标。

四、卫生保健方面

年初迎着手足口,年末送走了甲型流感,一年的保健工作从没松懈过,大到橱子、图书的暴晒,小到餐巾杯子的消毒,为预防疾病的传播,我们努力做好每个环节。

让我们承载着希望和期许昂首向前,我深信:走过的便是路,走过的路便是风景,走过的风景便是人生!

幼儿教师随笔 篇二

教学,是师者和儿童一场又一场的相遇。我们都希翼在这场相遇中看到最好的儿童、最好的自己。通常,美好的相遇总是因热情而起。

一次午饭后的散步,大二班的孩子在幼儿园围墙边的大树上惊喜地发现了倒挂下来的南瓜。于是,关于南瓜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地冒了出来:“南瓜是从树上长出来的吗?”“我看到过的南瓜是大大的、金黄色的,这么小这么绿的也是南瓜吗?”“它还会长大吗?会长成南瓜妈妈吗?”……A老师安静地听着孩子们如麻雀般的啾鸣,时不时地和孩子们好奇的目光对视。傍晚离园的时候,大家约定:明天每个人带个南瓜来幼儿园。于是,第二天一场关于南瓜的学习自然生发了。

有的孩子用各种量具测量南瓜圆圆的身体,选出班级的“南瓜大王”:有的孩子对形状长得像葫芦的南瓜产生了“到底是不是南瓜”的疑问;有的孩子发现不管南瓜外皮是黄的还是绿的,里面的瓜肉都是黄色的。有一组孩子对南瓜肚子里的瓜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相互较着劲看谁先数清。数来又数去,37、38、50……越数越迷糊。

一直没有“动作”的A老师开始行动了。她找来一叠一次性纸杯,在纸杯上写上“10”。“孩子们,南瓜子太多,我们数起来有困难,请纸杯帮帮我们。猜猜这里的10表示什么?”一个聪明的孩子马上猜到了:“每个纸杯里放10粒瓜子,我们再10、20、30这样数,就不会错了。”于是,在纸杯的帮助下,孩子们最终数清楚了瓜子有一百多粒。

应该说,这是一位富有热情的老师。她在一旁静静倾听了孩子们关于南瓜的谈论,她和孩子们约定一起带南瓜来幼儿园探究,她敏感地意识到数清一百多粒瓜子对孩子是有挑战性的,所以她决定“适时”帮助孩子……也许,她相信,在事件与经验、问题与智慧之间,自己是最好的联结者和催化者。然而,A老师的热情真的转化成儿童的发展了吗?当她兴致勃勃找来一叠纸杯的时候,她也许没有意识到孩子原本如流水般流畅的学习过程被阻遏了:老师要的还是孩子能够数对瓜子的那个结果,这个结果也许还让她产生“自豪”:“瞧,在我的正确导引下,孩子们又学会了新的本领。”可是,这真的是儿童学习的全部吗?

一位真正专业的师者,不仅要有教学的热情,更要有教学的智慧。

如果可以重来,我们看到的数瓜子或许可以是这样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方法,这些方法或许是好的,或许是不太好的;有时我模仿你,有时我怀疑你;有数得清的,有数不清的。大家还可能会聚在一起继续讨论甚至比较彼此的方法,然后再分别试一试……

人们常说美丽的风景永远在路上,学习亦是如此。学习的结果固然重要,然而更重要的是,在寻找结果的路上孩子们所经历的学习:观察、分析、模仿、创造、怀疑、假设……孩子在学习历程中拥有了它们,不就拥有了有质量的学习吗?

那两天我注意到,大三班孩子们的另一个“瓜瓜行动”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那天自由活动时间,一个孩子高声叫起来:“苦瓜烂了,苦瓜烂了!”B老师好奇着孩子们的好奇:“真奇怪呀,只有苦瓜烂了。”寥寥数语点燃了孩子们进一步探究的热情:“老师,我们觉得瓜都会烂的。我们想做个调查,看哪种瓜先烂,哪种瓜最后烂。”于是,关于瓜的腐烂时间调查开始了。

可能是天气比较热,第二天,又一个苦瓜烂了;第三天,黄瓜的一侧发黑了;第五天,切开的南瓜也开始腐烂了,但没切开的南瓜安然无恙。随着探究的不断深入,孩子们尝试着对这些现象作出解释。“我觉得瓜的腐烂和它身体里的水分多少有关系。”“我觉得和瓜皮的厚薄有关系,瓜皮厚的不太容易烂。”“我觉得和空气有关系,你看,切下来的半个的南瓜烂了,但没切开的整个的南瓜却没有烂。”B老师欣喜地看到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她鼓励孩子们把自己的发现和解释记录下来,并进一步启发孩子:“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你的观点是对的?我们能试着延缓瓜瓜的腐烂速度吗?”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每一个孩子都尝试开展了“瓜瓜保鲜”实验,他们努力建立假设,寻找材料,和同伴讨论,自然形成了若干个实验小组。有的决定把瓜存放到冰箱里去,有的决定把瓜用保鲜膜包起来,有的说要把瓜浸泡到水里去,还有的说要把瓜埋在泥土或沙堆中去。各小组还就实验规则达成一致:为了公平,要用同一种瓜,约定好时间同时开始实验。最后,实验证明埋在沙堆里的瓜保鲜效果最好,用孩子们的话说是“因为沙子把空气隔离了”。在这一段学习旅程中,孩子们为自己像个真正的科学家而感到极大的满足。

细细品味后一个儿童的学习过程,B老师的存在感似乎并不明显。我发现,更多的时候,她也像孩子一样,好奇、惊讶、欣喜。但在某个恰当的时刻,她会用提问的方式为孩子们的'深入探究提供支架。她不急,也不教,但她时刻关注着孩子们能否从一个个现象、一次次谈论中自主建构有价值的学习经验。

也许,孩子们对于瓜的腐烂、保鲜等问题的解释并不那么准确,但是孩子们能时时发现身旁值得探究的问题,乐于观察,乐于尝试建立自己的假设,乃至积极寻找实验材料印证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学习对于儿童来说不是更有价值吗? 教学,可以相遇相生,从而浑然天成;师者,可以举重若轻,从而云淡风轻。在这一切的背后,有一个关乎怎样发现、理解、发展儿童的哲理世界。

我们和儿童相遇,是彼此点燃.彼此照亮。我们和儿童相生,是彼此唤醒,彼此促发。师者最美的芳华,终因相遇而散发出智慧的光芒!

幼儿教师每天随笔 篇三

最近,我们班有些小朋友因前几天没来幼儿园,有些常规教育跟不上。入园后,在教室里乱窜乱跑,经常和小朋友争抢玩具的现象时有发生。尽管老师尽心的看护,有的孩子有时还是为争玩具和小朋友打架,不小心会碰到别的小朋友。

一天早晨,孙元魁的奶奶来幼儿园问我:“老师,谁是杨一凡?昨天我的孙子说杨一凡打他了,今天也不愿意来园。”就在这时,杨一凡进来了。一进门就说:“老师早”

我很自然地和孩子打招呼“杨一凡早”那位家长也迎上去说:“你就是杨一凡?你打他了?”她指指自己的孙子说。杨一凡先是看了看我,然后又看看那个小朋友,说“我没有打他”。

杨一凡妈妈说“杨一凡,你打小朋友了?以后可不能这样了。” 杨一凡很委屈的说“我没有打他” 。 看到这,我觉得杨一凡被冤枉了,因为他好几天没来上学,再就是平时他真做错了事,老师批评他都会说以后我不敢了、我听话;但如果冤枉了他,就会据理力争。

针对这件事我做了反思: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小小班的孩子故意打人的现象确实不多,通常是玩玩具发生争抢,走路碰撞或者向对方发出玩的邀请的时候发生的误会,导致了有些家长不理解。因此,作为教师应注意多观察了解每一个孩子,注意这方面的常规教育,通过儿歌、故事等形式渗透到日常教育活动中,教育孩子们要慢慢走,别乱跑,学会正确的走路,而不是跑路,不推拉小朋友。玩玩具时不争不抢、大家一块分享。再就是多与家长沟通,请家长朋友遇到这样的事情千万不要着急、心疼,多理解别人的孩子,了解自己的孩子,不要轻易的冤枉孩子。共同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幼儿教师随笔 篇四

童年于儿童而言意味着什么?3年的幼儿园生活我们究竟应该给与孩子的是什么?这是一代代“六一人”在平凡工作中永不间断的思考与探索。

从1945年延安第二保育院诞生伊始,就确定了“保教合一,教养并重,保中有教,教中有保”的办院方针。“养成教育”从那时起便成为了保育院的教育核心。“养成教育”的提出是历史赋予的使命,在近70年的发展中不断深入,逐渐科学,并且在每一个不同的时代,耕耘出不同的深刻内涵。

概括而讲,“养成教育”在六一幼儿院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1945年~1950年):养成教育的萌芽期。建院初的5年内,在战火连绵的艰苦年月,全院人员从零开始,以康克清同志提出的“保教合一”方针为指导,反复观察、了解幼儿,不断摸索,于1946年以《幼儿一日生活顺序》手册呈现了养成教育的最初探索经验,为延安第二保育院继续开展与研究养成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阶段(1950年~1 995年):养成教育的理论形成期。1950年延安第二保育院迁到北京更名为北京市六一幼儿院,继续在深入学习、贯彻教育方针中坚持探索“养成教育”这一课题,并于1995年由姚淑平院长主编了《幼儿一日活动常规》一书,将六一幼儿院半个世纪的养成教育经验总结提升,标志着养成教育的理论体系初步形成。我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前理事长史慧中先生在为该书作序时写到:“平平常常的幼儿园生活,透出不容丝毫懈怠的节奏!日复一日的实践,编织出了幼教科学规律!‘生活常规’,这在幼教界熟悉不过的字眼,已被六一幼儿院50年的心血结晶折射得五光十色,细腻,科学。这里,既展示了全院职工的理想与情操,又体现了一代又一代院领导班子的教育科学和艺术造诣。”

第三阶段(1995年至今):养成教育的创新发展期。建院70年来,伴随着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深入学习和养成教育的实践与反思,六一幼儿院“养成教育”走人了新的创新发展期,主要表现为“三个转变”与“三个关注”。

养成教育的“三个转变”,即由过去“严格的常规”变为“快乐的常规”,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需求”,由“消极的保护”变为今天“积极地培养、锻炼”。在实践中养成教育的培养目标没有改变,依然是坚持保教合一的原则,为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等做出不懈努力,但是“三个转变”的实践要求教育者在培养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到了幼儿的原有生活经验、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的情感需求、幼儿的个体差异以及幼儿学习过程中经历、感受、体验的重要性。因此这一阶段养成教育的要求不再是完全统一不变的,我们会根据幼儿的特点与差异为他们提出适宜的标准;教育的过程不再是简单的传授,我们会关注幼儿的学习特点,注重幼儿的经历、感受和体验,使养成教育更加符合幼儿的发展需求。

如果说“三个转变”是我院养成教育在新时期的创新,是对我院保教合一的继承和发展,那么,“三个关注”——关注幼儿情感表达、关注幼儿自主选择、关注幼儿交往范围,是我院养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是我们在学习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实践中对幼儿心理健康的进一步认识,对幼儿健康成长的进一步尊重。这样的认识和尊重不仅使教师更加理解和接纳幼儿,在生活与学习中创设了更加适宜的师生氛围、教学策略,更使幼儿拥有了更加快乐、自主的生活游戏体验。

养成教育的探索从未停止过前进的脚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除了关注前进的速度,也从管理的角度提出了“骨干先行,全体跟进,骨干引领新经验,全体固化成日常”的教学管理策略,通过有效的管理,让每一位教师在教学深化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与完善,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获得成长与进步。

20xx年,70载的历史积淀,半个多世纪的探索践行,在走向“养成教育”本质的过程中,“六一人”坚定了一条主旋律:养成于生活,养成需真爱。我们将用这份朴素的爱精心呵护幼儿,潜心研究教育,让六一幼儿院的“养成教育”更加符合孩子们成长的真正需求,为孩子们的童年留下宝贵而有意义的成长经验。

幼儿教师随笔 篇五

大学毕业后,我怀着满腔的热情,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微笑着走进了孩子们中间,成为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此刻我的身份也发生了改变,以前走进校园是学生,现在是教师,经历着从被教到教人的转换。

还记得在等待入职的时间里我在家里一遍一遍幻想着和孩子们和谐相处的场景真是又激动又兴奋,终于到我上班的日子,怀着忐忑心情的走进教室,看着一张张稚嫩的小脸,听着他们叫我“林老师”,心里真是感慨万分,我真的成为一名幼儿教师了,当时还在想:原来和孩子相处也不是很难,孩子们都这么乖巧,当幼师还是挺容易的。可是工作了几天,我的想法变了,我不禁感叹,想做好一个幼儿教师,是真不容易啊!以前以为幼师就是哄孩子,可自己干了幼师才知道幼师这个职业并不轻松,每天的工作是琐碎而又重要的,从早晨接到孩子的那一刻起,一天的神经就要崩起来了,不仅要注意孩子的教育教学活动,更要注意孩子们的日常活动,如入厕、洗手、喝水等。给孩子们上教育活动时更要精心准备道具、视频、图片等,记得我第一次组织教学活动时心里很紧张,虽然之前在心里模拟了好几次但还是害怕出现状况,我一遍一遍地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上课了,请大家坐坐好。”可是有的孩子就像没听见,照样做着自己的事情,我心里更着急了,不知道该怎么组织孩子了,好不容易孩子们都坐好了,我又不知道该怎样和孩子们沟通了,我用成年人的语气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故事,可是孩子们好像都不感兴趣,我提问问题时也没有反应,只是瞪着小眼睛看着我,让我感到很尴尬。这可怎么办啊,这时我们班的袁老师说:“孩子们,林老师第一次给小朋友讲故事,稍微有点紧张,咱们鼓励鼓励老师好不好。”“好”小朋友大声喊着。“老师,你别紧张,我都不紧张”“老师,别怕,我保护你”甚至还有的孩子跑上来抱了抱我。.。.。.听着孩子们那一句句关怀的话,我真的放松下来了,不再那么拘谨,很快我也转变了语气用幽默夸张的方式重新给孩子们讲了一遍,这次孩子们都明白了,大声的回答着我的问题,我越来越放松,终于可以和孩子们很好的互动,第一次教育活动还是不错的。在后来的日子里我终于变成了孩子王,开心的和孩子们玩在一起,一起学儿歌,一起讲故事,一起做游戏,我已经越来越适应这个职业,也越来越喜欢这个职业。

我要感谢我的孩子们,是他们让我真正成为一名幼师,我想孩子们是我最好的老师,虽然有理论知识做铺垫,但是和孩子们的相处才让我真正成长。

以前的我是一个我行我素的女孩儿,自从我当了幼师后我变了,是孩子们让我发生了改变,在和孩子们相处中我学会了)众鼎号○www.1126888.com(谦让、学会了信任、学会了反思,我要感谢我的孩子们。我更是在心里暗暗许下誓言:我一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好好教育孩子们,让他们健康快乐的度过幼儿园。

成为一名幼儿教师后我也不断挑战自己,丰富着自己,完成了很多以前从来不敢尝试的东西。初为人师,我不懂的太多,但我想懂得更多,这就需要我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自己。我相信,在今后的幼教之路上,我会实现我的誓言,我将会努力的充实自己,使自己做的更好、更优秀,与我可爱的孩子们一起同行,一起健康快乐的成长。

以上内容就是众鼎号为您提供的5篇《幼儿园教师随笔》,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教师职称申请书最新8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